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ntegrated technology for the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O_(2)in alkanolamine solu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aCO_(3)in a high-gravity environment
1
作者 Kangrui Nie Ruize Shang +3 位作者 Fuming Miao Liuxiang Wang Youzhi Liu Weizhou Jia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17-125,共9页
In this study,an integrated technology is proposed for the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O_(2)in alkanolamine solu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aCO_(3)in a high-gravity environment.The effects of absorbent type,high-g... In this study,an integrated technology is proposed for the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O_(2)in alkanolamine solu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aCO_(3)in a high-gravity environment.The effects of absorbent type,high-gravity factor,gas/liquid ratio,and initial BaCl2concentration on the absorption rate and amount of CO_(2)and the preparation of BaCO_(3)a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bsorption rate and amount of CO_(2)follow the order of ethyl alkanolamine(MEA)>diethanol amine(DEA)>N-methyldiethanolamine(MDEA),and thus MEA is the most effective absorbent for CO_(2)absorption.The absorption rate and amount of CO_(2)under high gravity are higher than that under normal gravity.Notably,the absorption rate at 75 min under high gravity is approximately 2 times that under normal gravity.This is because the centrifugal force resulting from the high-speed rotation of the packing can greatly increase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and micromixing.The particle size of BaCO_(3)prepared in the rotating packed bed is in the range of 57.2—89 nm,which i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prepared in the bubbling reactor(>100.3 nm),and it also has higher purity(99.6%)and larger specific surface area(14.119 m^(2)·g^(-1)).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high-gravity 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increase the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O_(2)in alkanolamine solu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aCO_(3).This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and carbon u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gravity technology Wet absorption co_(2)capture Enhanced mass transfer co_(2)utilization Barium carbonate
下载PDF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s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_(2)sequestration monitoring
2
作者 LYU Weifeng LI Yushu +4 位作者 WANG Mingyuan LIN Qianguo JIA Ninghong JI Zemin HE Ch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3期727-740,共14页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s of various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O_(2)sequestration monitoring,analyz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O_(2)sequ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s of various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O_(2)sequestration monitoring,analyz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O_(2)sequestration monitoring,and prospects 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O_(2)sequestration monitoring.Currently,the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pplied in CO_(2)sequestration monitoring mainly include five categories:eddy covariance method,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and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These technologies are involved in three aspects:monitoring data acquisition,positioning and data transmission,and data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support.Challenges faced by the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O_(2)sequestration monitoring include:selecting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hat match different monitoring purposes,different platforms,and different monitoring sites;establishing effective data storage and computing capabilities to cope with the broad sources and large volumes of monitoring data;and promoting collaborative operations by interacting and validating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with mature monitoring technologies.In the future,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methods and standards for designing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nitoring schemes,develop collaborative application methods for cross-scale monitoring technologies,integrate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technologies,and accelerate the application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ject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geological sequestration co_(2)sequestration monitoring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_(2)leakage CCUS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压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进展
3
作者 蔡灿 周圣文 +2 位作者 陈浩 赵玉龙 张烈辉 《重庆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1-19,共9页
超临界CO_(2)(SC-CO_(2))压裂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兴非常规油气储层增产技术,该技术不仅可有效避免传统水力压裂引发的地层损害、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还具有起裂压力低、成缝复杂等优势。SC-CO_(2)压裂实验是在室内开展SC-CO... 超临界CO_(2)(SC-CO_(2))压裂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兴非常规油气储层增产技术,该技术不仅可有效避免传统水力压裂引发的地层损害、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还具有起裂压力低、成缝复杂等优势。SC-CO_(2)压裂实验是在室内开展SC-CO_(2)压裂工艺研究、压裂增产机理认识和总结的重要技术手段。综述SC-CO_(2)压裂实验研究进展,以指导SC-CO_(2)压裂技术的发展。首先,介绍室内SC-CO_(2)压裂实验系统的组成及功能,针对实验装置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然后,归纳分析SC-CO_(2)压裂实验研究成果,认为SC-CO_(2)渗透性强,因此相较于水力压裂其起裂压力低,同时SC-CO_(2)能够沟通岩石内部的微裂缝和微孔隙,促进复杂裂缝网络的形成。最后,总结各项实验研究所得的裂缝内SC-CO_(2)携支撑剂运移规律。研究表明,SC-CO_(2)携支撑剂的运移规律与水基压裂液相似,但运移效果稍差之。目前,需加强SC-CO_(2)携支撑剂运移室内实验研究,以进一步优化SC-CO_(2)压裂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技术 超临界co_(2)压裂 裂缝扩展 支撑剂运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管道瞬态输送工艺研究进展及方向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欣泽 袁亮 +7 位作者 张超 王梓丞 邢晓凯 熊小琴 陈晓玲 尚妍 张文辉 陈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共11页
长距离超临界CO_(2)管道瞬态输送的核心技术还有待突破,相关模型和方法亟需工业规模示范工程的验证及修正。以成就型综述法,对超临界CO_(2)管道输送过程中停输、水击、泄漏和放空工况下形成的CO_(2)瞬态流加以描述、成果比较和综合评价... 长距离超临界CO_(2)管道瞬态输送的核心技术还有待突破,相关模型和方法亟需工业规模示范工程的验证及修正。以成就型综述法,对超临界CO_(2)管道输送过程中停输、水击、泄漏和放空工况下形成的CO_(2)瞬态流加以描述、成果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瞬态流的关键因素是温度、压力、相态变化、协同作用;超临界CO_(2)管道安全停输时间可定义为从停输开始至管内任一点流体即将进入气液共存区的时间;CO_(2)发生相变首先造成流速突变,进而是压力的突变,产生水击现象,引起新的瞬变流动;站场放空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在放空过程不出现冰堵、材料冷脆、噪声污染、放空系统激振等问题的前提下,放空时间尽量短;埋地管道泄漏规律涉及到土壤渗流场、温度场、浓度场等多场耦合问题。研究结果可为超临界CO_(2)管道流动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管输 瞬变特性 停输再启动 水击 放空 泄漏 相变
下载PDF
Enabling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to achieve carbon neutrality: Directional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O_(2) into carboxylic acids 被引量:5
5
作者 Xiaofei Zhang Wenhuan Huang +4 位作者 Le Yu Max García-Melchor Dingsheng Wang Linjie Zhi Huabin Zhang 《Carbon Ener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35,共35页
The increase in anthropogenic carbon dioxide(CO_(2))emissions has exacerbated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which should be controlled to achieve carbon neutrality.Central to the core goal of achieving c... The increase in anthropogenic carbon dioxide(CO_(2))emissions has exacerbated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which should be controlled to achieve carbon neutrality.Central to the core goal of achieving carbon neutrality is the utilization of CO_(2) under economic and sustainable conditions.Recently,the strong need for carbon neutrality has led to a proliferation of studies on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O_(2) into carboxylic acids,which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CO_(2) emissions and create high-value chemicals.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carboxylic acids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_(2) conversion into carboxylic acids through photo-,electric-,and thermal catalysis.Special attention is focused on the regulation strategy of the activity of abundant catalysts at the molecular level,inspiring the prepar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catalysts.In addition,theoretical calculations,advanced technologies,and numerous typical examples are introduced to elaborate on the corresponding proc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talytic activity.Finally,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are provided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is field.It is hoped that this review will contribute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version of CO_(2) into carboxylic acids and inspire more innovative breakthroug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neutrality carboxylic acids co_(2)conversion heterogeneous catalyst in situ technology
下载PDF
大气^(14)CO_(2)的加速器质谱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崔晓宇 邢冠华 +2 位作者 王超 于建钊 袁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2,共12页
利用加速器质谱技术测定大气^(14)CO_(2)以示踪大气化石源CO_(2)成为当前减污降碳工作的热点。该文从加速器质谱14 C分析基础出发,系统介绍了加速器质谱的工作原理、大气样品的采集及纯化、石墨化样品的制备和测定,阐述了大气碳监测领域... 利用加速器质谱技术测定大气^(14)CO_(2)以示踪大气化石源CO_(2)成为当前减污降碳工作的热点。该文从加速器质谱14 C分析基础出发,系统介绍了加速器质谱的工作原理、大气样品的采集及纯化、石墨化样品的制备和测定,阐述了大气碳监测领域^(14)CO_(2)测试的研究进展。随着加速器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气^(14)CO_(2)的研究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大气化石源CO_(2)的来源,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减污降碳工作。未来应统一制定^(14)CO_(2)监测方法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和质控手段,完善实验仪器配套设施,加快提升监测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 ^(14)co_(2)分析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CO_(2)转化技术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刚 汪晨曦 +5 位作者 罗春林 郭泽宇 刘敏 张洪雷 徐梦侠 吴韬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第3期13-22,共10页
2022年全球CO_(2)排放量约为360.7亿t,仅2.3亿t CO_(2)被捕获并利用,占比仅为0.64%。为了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CO_(2)排放量需降至50亿t,CO_(2)利用总量需达到12亿t,其利用占比将增至24%,提高CO_(2)利用水平迫在眉睫。碳捕集、利用... 2022年全球CO_(2)排放量约为360.7亿t,仅2.3亿t CO_(2)被捕获并利用,占比仅为0.64%。为了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CO_(2)排放量需降至50亿t,CO_(2)利用总量需达到12亿t,其利用占比将增至24%,提高CO_(2)利用水平迫在眉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已经成为减少CO_(2)排放、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最具潜力的技术选择之一,通过不同的技术路径将捕集的CO_(2)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但不同的转化技术对于CO_(2)减排的潜在贡献仍存在不确定性。对近年来CO_(2)转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聚焦于3种具有代表性的CO_(2)转化路径和产品,并结合工业应用案例,对不同技术路径和不同产品的环境影响和技术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分析。CO_(2)的碳酸化、利用CO_(2)生产聚合物产品等路径具有较高的碳负排放潜力,对于减少总体CO_(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co_(2)利用技术 全生命周期评价 碳负排放
下载PDF
CO_(2)激光作用玻璃管的热效应
8
作者 杨发宇 史晋芳 +3 位作者 邱荣 胡阳阳 郭德成 杨森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3-929,共7页
激光对单一玻璃管进行热熔封接的过程中,加工质量与玻璃管内的温度分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考虑表面热辐射、材料内部热传导和空气热对流的情况下,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CO_(2)激光作用高硼硅酸盐玻璃管的温度场进... 激光对单一玻璃管进行热熔封接的过程中,加工质量与玻璃管内的温度分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考虑表面热辐射、材料内部热传导和空气热对流的情况下,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CO_(2)激光作用高硼硅酸盐玻璃管的温度场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了温度场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比较了激光功率、激光光斑半径和旋转速度对玻璃管温度分布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激光功率越大,光斑半径越小,玻璃管旋转速度越低,玻璃管温度越高。根据仿真结果,选择合适的加工参数能够达到高硼硅酸盐玻璃管进行激光加工的工艺要求,此项研究为后续玻璃管激光热熔封接的工艺参数选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加工技术 co_(2)激光 温度场 coMSOL Multiphysics 高硼硅酸盐玻璃管
下载PDF
MgO基CO_(2)吸附剂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宋锦博 屈婷 +1 位作者 荆洁颖 李文英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共12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使用固体吸附剂捕集CO_(2)是减少CO_(2)排放的可靠途径之一。在各种固体吸附剂中,MgO基吸附剂由于具有来源广泛、再生温度低以及理论吸附容量高的特点备受关注。但成型后的MgO...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使用固体吸附剂捕集CO_(2)是减少CO_(2)排放的可靠途径之一。在各种固体吸附剂中,MgO基吸附剂由于具有来源广泛、再生温度低以及理论吸附容量高的特点备受关注。但成型后的MgO基吸附剂颗粒面临着机械强度低、稳定性差和极易逸出反应器等问题,难以在工业中被广泛应用。重点总结了不同成型方法以及成型工艺条件对MgO基吸附剂的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在MgO基吸附剂成型时,颗粒尺寸较小的吸附剂的碳酸化速率较快,磨耗率较低。添加适量成型助剂和蒸汽可以改善吸附剂颗粒的化学性能和机械强度,但较高的煅烧温度会加剧吸附剂颗粒的烧结和磨损。今后,MgO基CO_(2)吸附剂成型技术的研究重点应以简单的工艺、低成本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为立足点,制备既具有良好CO_(2)吸附性能,又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吸附剂颗粒应用于工业化CO_(2)捕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基吸附剂 co_(2)捕集 成型方法 成型技术
下载PDF
不同类型生物炭对CO_(2)吸附性能及其机理
10
作者 游新秀 曹苓玉 +3 位作者 徐浩亮 戴欢涛 项玮 张学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5,283,共8页
本研究以5种生物质为原料制备了生物炭,并对其进行理化表征,考察了生物炭对CO_(2)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椰壳(YK)、松木(SM)生物炭的比表面积是玉米芯(YM)、芦苇秆(LW)、椰衣(YY)生物炭的1.99~2.90倍。YK、SM对CO_(2)的吸附量(108... 本研究以5种生物质为原料制备了生物炭,并对其进行理化表征,考察了生物炭对CO_(2)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椰壳(YK)、松木(SM)生物炭的比表面积是玉米芯(YM)、芦苇秆(LW)、椰衣(YY)生物炭的1.99~2.90倍。YK、SM对CO_(2)的吸附量(108.78~118.89 mg/g)高于YM、LW、YY(95.33~105.55 mg/g)。此外,YK中较高的S含量(2.17%)与碱度对CO_(2)吸附也起着促进作用。研究发现,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孔径、碱度、官能团均是影响CO_(2)吸附的重要因素,当孔隙差异明显时,孔隙结构对CO_(2)吸附的影响会掩盖碱度带来的差异。Avrami模型和Langmuir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生物炭对CO_(2)的吸附过程,表明CO_(2)在生物炭上的吸附以单层吸附为主。生物炭吸附CO_(2)是以物理吸附为主伴有化学吸附作用的过程,且受温度影响较大,当温度从0℃升高到65℃时,生物炭对CO_(2)的吸附量降低了73.42%~77.14%。经过5次CO_(2)吸脱附循环后,生物炭仍具有较高的可重复使用性(85.26%~98.41%),这表明生物炭具有良好的CO_(2)捕集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生物炭 吸附 温室气体 吸脱附循环
下载PDF
CO_(2)化学转化碳酸二甲酯/乙二醇的能量集成和碳流分析
11
作者 纵华健 李英 张香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69-5380,共12页
CO_(2)化学转化可获得高值化学品,实现CO_(2)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碳中和”问题的理想方法之一。两步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DMC)、副产乙二醇,是实现CO_(2)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针对该过程面临的CO_(2)活化难、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难题... CO_(2)化学转化可获得高值化学品,实现CO_(2)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碳中和”问题的理想方法之一。两步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DMC)、副产乙二醇,是实现CO_(2)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针对该过程面临的CO_(2)活化难、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难题,本文采用碳酸乙烯酯一步吸收环氧乙烷、离子液体催化剂、反应精馏实现酯交换以及变压精馏分离碳酸二甲酯和甲醇共沸物等过程强化方法实现CO_(2)两步转化。本文首先利用AspenPlus完成全流程模拟,再采用BP神经网络和第二代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优化酯交换过程参数,基于夹点技术对酯交换过程进行能量集成并对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碳流分析。能量集成结果表明,酯交换过程热公用工程用量降低40.34%;碳流分析结果表明,全过程总碳原子利用率达到99.81%,考虑能源消耗的间接碳排放,碳原子利用效率为86.90%,净CO_(2)排放量0.314kgCO_(2)/kgDMC。与文献报道的工艺相比,本文工艺流程所得DMC产品纯度较高(99.9995%)、能耗更小(1.10kW·h/kgDMC),可为CO_(2)化学转化碳酸二甲酯和乙二醇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化学转化 酯交换 反应精馏 遗传算法 夹点技术 碳流分析
下载PDF
天然CO_(2)沿井筒泄漏两相反应流动特征模拟
12
作者 郑长远 蔡雨娜 +1 位作者 雷宏武 封官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6-204,239,共10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大规模碳减排的重要途径,而CO_(2)注入储层后的泄漏风险是CCUS技术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目前CCUS工程中还未有深部封存的CO_(2)泄漏事故发生,但天然CO_(2)泄漏事件并不少见,因此以天然CO_(2)井筒泄漏...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大规模碳减排的重要途径,而CO_(2)注入储层后的泄漏风险是CCUS技术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目前CCUS工程中还未有深部封存的CO_(2)泄漏事故发生,但天然CO_(2)泄漏事件并不少见,因此以天然CO_(2)井筒泄漏点为研究对象进行类比研究可为CCUS工程泄漏风险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以西宁盆地南部天然CO_(2)泄漏场地中的典型CO_(2)井筒泄漏点———ZK10井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数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该井间歇喷发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及伴随的化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ZK10井的水气间歇喷发过程受CO_(2)过饱和析出、气举效应及储层动态补给的协同控制;②受控于CO_(2)的过饱和析出及流体混合作用,井筒内CO_(2)闪蒸点以上位置地下水的pH值随深度减小而增大,并随喷发过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③ZK10井间歇喷发过程中,井筒内形成方解石和石英矿物沉淀,受控于矿物的溶解特性,其沉淀特征各异。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的天然或CCUS工程中CO_(2)井筒泄漏点的泄漏机制及化学特征研究提供参考,进而为相关部门制定监测及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二氧化碳 井筒泄漏 间歇喷发 化学反应 CCUS技术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吸附CO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汐龙 方嘉 +3 位作者 衣程程 王柯鉴 王佳欣 韩志强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39-49,共11页
由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CO_(2)是对温室效应影响最大的气体。我国提出了“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实现目标的前提是提高对CO_(2)的减排与控制,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碳的捕集至关重要。金属有机骨... 由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CO_(2)是对温室效应影响最大的气体。我国提出了“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实现目标的前提是提高对CO_(2)的减排与控制,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碳的捕集至关重要。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CO_(2)的捕集。本文阐述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分类、合成方法以及改性方法的优缺点,探讨该材料吸附CO_(2)的机制,并对比在单组分和多组分条件下的吸附效果,提出使用醋酸盐或者氯化氢辅助加热优化传统水热法,以及使用不同氨基种类和氨基负载优化改性方法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最后展望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吸附剂的前景,为进一步开展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吸附CO_(2)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吸附技术 金属有机骨架 改性 水热法 氨基功能化
下载PDF
工业烟气CO_(2)的排放特征、测试及捕集技术研究
14
作者 刘含笑 罗水源 刘小伟 《发电技术》 CSCD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CO_(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减排CO_(2)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共识,工业烟气是重要的人为CO_(2)排放源。对工业烟气CO_(2)的排放特征、主要测试及治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电力、钢铁、水泥等工业行业排放烟气中CO_(2)浓度分别在9.... CO_(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减排CO_(2)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共识,工业烟气是重要的人为CO_(2)排放源。对工业烟气CO_(2)的排放特征、主要测试及治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电力、钢铁、水泥等工业行业排放烟气中CO_(2)浓度分别在9.7%~15%、2%~28%、11%~29%;CO_(2)测试技术主要有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气相色谱法、光谱法、化学吸收法等,其中,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在国内外应用最为成熟,是目前主流的固定源CO_(2)测试技术;CO_(2)捕集技术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深冷法等,其中,化学吸收法广泛用于低浓度CO_(2)烟气(体积浓度≤30%)捕集。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工业大幅降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烟气 co_(2)排放 捕集技术 测试方法
下载PDF
基于专利数据的CO_(2)捕集工艺节能降耗化学吸收剂的技术研发方向研究
15
作者 张双梅 刘群 +2 位作者 姚芳芳 冯先明 季小菊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4年第S01期50-59,共10页
CO_(2)捕集技术是CCUS工艺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化学吸收法是发展最为成熟的燃烧后CO_(2)捕集方法。本文从CO_(2)捕集工艺节能降耗化学吸收剂的角度,采用专利定量方法对CO_(2)工艺节能降耗化学吸收剂技术发展以来的国内外专利进行分析,... CO_(2)捕集技术是CCUS工艺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化学吸收法是发展最为成熟的燃烧后CO_(2)捕集方法。本文从CO_(2)捕集工艺节能降耗化学吸收剂的角度,采用专利定量方法对CO_(2)工艺节能降耗化学吸收剂技术发展以来的国内外专利进行分析,对全球与中国专利申请宏观态势、专利技术情况、各国专利技术流向等进行了研发阶段的专利导航,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人员在专利技术布局、专利竞争态势等方面提供专利申请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捕集 节能降耗 化学吸收剂 技术研发 专利导航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超临界CO_(2)压裂裂缝起裂与扩展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书源 朱万成 +1 位作者 刘赫洋 刘亚宁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6期70-83,共14页
为解决传统水力压裂在煤层气和页岩气开采中带来的环境和地层损害问题,超临界CO_(2)(SC-CO_(2))压裂技术凭借低黏度、高扩散性及无水特性,逐渐成为一种有效替代方案。通过综述实验与数值模拟的最新进展,探讨了该技术在裂缝起裂与扩展中... 为解决传统水力压裂在煤层气和页岩气开采中带来的环境和地层损害问题,超临界CO_(2)(SC-CO_(2))压裂技术凭借低黏度、高扩散性及无水特性,逐渐成为一种有效替代方案。通过综述实验与数值模拟的最新进展,探讨了该技术在裂缝起裂与扩展中的作用机制,重点分析了裂缝起裂压力、扩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压裂能够在较低起裂压力下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且应力状态、温度以及天然裂缝等因素对裂缝的起裂和扩展产生显著影响。并针对现有研究在精确模拟CO_(2)流动、相变效应及其与天然裂缝相互作用的复杂影响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建议与未来展望,以期为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的优化升级与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压裂技术 超临界co_(2)压裂 起裂压力 裂缝扩展 裂缝形态
下载PDF
CO_(2)-EOR井中低温对封隔器及密封圈性能影响
17
作者 邓祥龙 刘少胡 张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244-10252,共9页
“双碳”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术将发挥关键作用,其中针对CO_(2)-EOR井中低温对封隔器及密封圈老化问题,首先建立CO_(2)在注入井中温度分布理论模型;然后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密... “双碳”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术将发挥关键作用,其中针对CO_(2)-EOR井中低温对封隔器及密封圈老化问题,首先建立CO_(2)在注入井中温度分布理论模型;然后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密封圈数值模拟模型,开展不同温度下橡胶密封圈的等效应力、接触压力和真实应变的研究,并分析低温对密封圈力学性能影响和低温老化的原因。结果表明:CO_(2)注入井中封隔器密封工作温度在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以上,正常工作不会产生低温老化;低温对注入管阀门密封圈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较常温环境下的Mises应力和接触压力上升3~4倍。当环境温度低于T_(g)后,密封圈将会从高弹态转变为玻璃态,其硬度增加、弹性降低,老化程度逐渐加深,导致密封圈接触压力小于介质压力而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EOR技术 co_(2)注入井 封隔器 橡胶密封圈 力学性能 低温老化
下载PDF
油气藏型储气库CO_(2)腐蚀防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剑华 赵春 赵建国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3期76-81,共6页
国内外绝大多数地下储气库由枯竭油气藏改建而成,采气期采出天然气中通常含有液烃、水和CO_(2)。CO_(2)在湿气环境中具有腐蚀性,会对采气集输管线和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内腐蚀。为做好油气藏型储气库CO_(2)腐蚀防护,最大程度减缓CO_(2)... 国内外绝大多数地下储气库由枯竭油气藏改建而成,采气期采出天然气中通常含有液烃、水和CO_(2)。CO_(2)在湿气环境中具有腐蚀性,会对采气集输管线和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内腐蚀。为做好油气藏型储气库CO_(2)腐蚀防护,最大程度减缓CO_(2)腐蚀对采气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延长储气库服役寿命,通过对储气库采气系统CO_(2)腐蚀规律和各种腐蚀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对比分析不同腐蚀防护技术和手段,明确了油气藏型储气库更适合通过加注缓蚀剂对CO_(2)腐蚀进行防护。以辽河雷61储气库第一个采气期为例,定期化验监测CO_(2)摩尔体积分数、计算CO_(2)分压,依据规范要求,及时调整缓蚀剂加注量。采气期结束对腐蚀挂片和电子监测探针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显示缓蚀剂动态加注取得了良好防护效果。该研究可为类似工艺情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型储气库 co_(2)腐蚀 腐蚀防护技术 缓蚀剂
下载PDF
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监测方法和技术体系研究
19
作者 廖松林 马诗佳 +7 位作者 夏菖佑 高志豪 刘牧心 梁希 戴青 黄新我 蒋泽原 于冰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2,共12页
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的新一类CO_(2)地质封存方式,已在冰岛和美国成功开展技术示范。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主要将CO_(2)转化为固体矿物,在CO_(2)注入方式、埋存深度、储盖层物理性质要求等方面与砂岩储层碳封存差... 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的新一类CO_(2)地质封存方式,已在冰岛和美国成功开展技术示范。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主要将CO_(2)转化为固体矿物,在CO_(2)注入方式、埋存深度、储盖层物理性质要求等方面与砂岩储层碳封存差异较大,两者监测方案也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基于美国Wallula项目和冰岛Carbfix项目的监测经验,结合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特点,梳理不同CO_(2)注入相态(超临界态和溶解态)的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监测方案,横向比较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咸水层封存和油气藏封存的监测体系。砂岩储层的封存监测体系侧重观测CO_(2)储层的地质构造完整性,以及评价潜在泄漏路径上CO_(2)浓度的变化,监测周期通常要求在50 a以上。相较而言,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监测体系侧重于观测“水-CO_(2)-玄武岩”的矿化反应效果,反映井下流体物质性质的变化,包括各化学组分浓度、示踪剂浓度、p H值等参数,定性定量评价矿化反应程度及碳封存效果。最后,基于咸水层封存和油气藏封存的监测技术经验,结合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监测的技术需求,总结提出由监测范围、监测目的、监测方案和预警体系4大部分组成的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通用性监测体系,形成了“地下-井筒-地表-地上”的三维空间监测体系。文章提出的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监测方法和技术体系具有通用性,可为未来开展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示范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二氧化碳 矿化封存 监测技术 监测体系
下载PDF
CO_(2)捕集中有机胺吸收剂的金属腐蚀研究进展
20
作者 赵兴雷 李璐蕊 +2 位作者 叶舣 孙伟 吕建辉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1,共8页
通过溶剂法进行CO_(2)捕集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被广泛使用。有机胺作为常用的吸收剂,具有吸收速率快、吸收容量大等优点,但是由于有机胺与CO_(2)发生化学反应后,溶液具有腐蚀性,导致设备管线被腐蚀。综述了有机胺溶液的腐蚀机理... 通过溶剂法进行CO_(2)捕集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被广泛使用。有机胺作为常用的吸收剂,具有吸收速率快、吸收容量大等优点,但是由于有机胺与CO_(2)发生化学反应后,溶液具有腐蚀性,导致设备管线被腐蚀。综述了有机胺溶液的腐蚀机理,其中氢化胺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以及水分子是主要的氧化剂,为腐蚀的发生提供条件。探讨了有机胺溶液的种类和浓度、CO_(2)负载量、温度、O_(2)含量以及降解产物等因素对溶液腐蚀性的影响,其中CO_(2)负载量和温度是影响溶液腐蚀性的主要因素。归纳了采用无机和有机类缓蚀剂、调节溶液pH值和使用不锈钢材料等缓蚀方法,针对胺溶液的有机类缓蚀剂更值得关注。提出了未来缓蚀技术的发展方向,需开发新型缓蚀剂并与耐腐蚀材料相结合,可为深入研究及解决有机胺溶液的腐蚀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有机胺吸收剂 腐蚀机理 缓蚀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