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w the Aggregates Determine Bound Rubber Models in Silicone Rubber? A Contrast Matching Neutron Scattering Study 被引量:1
1
作者 Li-Zhao Huang Yue Shui +6 位作者 Wei Chen Zhong-Ming Li Hong-Tao Song Guang-Ai Sun Jia-Zhuang Xu Gan-Ji Zhong Dong Liu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65-376,I0007,共13页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ggregates and bound rubber structures in silicone rubbers(S(phr)) with various silica fractions(ΦSi)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contrast matching small-angle neutron scattering(SANS), swelling ...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ggregates and bound rubber structures in silicone rubbers(S(phr)) with various silica fractions(ΦSi)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contrast matching small-angle neutron scattering(SANS), swelling kinetics, and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Mixed solvents with deuterated cyclohexane fractions of 4.9% and 53.7% were chosen to match the scattering length densities of the matrix(SMP(phr)) and the filler(SMS(phr)), respectively. All the data consistently suggest that:(i) There is a critical threshold ΦSic between 10 and 30 phr;below ΦSic, the isolated aggregates are dominant, while beyond ΦSic, some rubber fraction is trapped among the agglomerate;(ii) ΦSiindependent thicknesses around 7.5 nm(NMR) and 8.6 nm(SANS) suggest that the bound rubber formation is determined by inherent properties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 power-law around 4.2 suggests an exponential changed gradient density of the bound rubber;(iii) SMS(80) presents a bicontinuous bound rubber with three characteristic lengths of 41, 100, and 234 nm. The expanded correlation length, a 20 nm smaller aggregate sizes suggest that such existent bicontinuous network in dry samples with less ΦSi is kind of impacted by swelling. With the obtained bound rubber models, the reinforcing mechanism of filled silicone rubber is elucid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one rubber bound rubber structures Small-angle neutron scattering(SAN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原文传递
丁腈橡胶耐石油开采介质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李远 黄自华 +4 位作者 曹政 何剑 董晶晶 冯万盛 郑永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160-166,共7页
研究了结合丙烯腈含量、硫化体系、增强体系和增塑体系对丁腈橡胶(NBR)耐石油开采领域中常见化学介质腐蚀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增加,NB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均提高,耐煤油、海底控制液等非极... 研究了结合丙烯腈含量、硫化体系、增强体系和增塑体系对丁腈橡胶(NBR)耐石油开采领域中常见化学介质腐蚀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增加,NB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均提高,耐煤油、海底控制液等非极性介质的性能较好,耐甲醇、蒸馏水和乙二醇水溶液的性能逐渐下降,耐酸碱盐水溶液的性能相差不大;硫化体系主要影响NB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对NBR硫化胶耐各种石油开采介质的影响则相差不大;对于高硬度NBR硫化胶,当增强体系采用小粒径炭黑时,NB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最好,不同增强体系对NBR硫化胶耐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当增强体系采用大粒径炭黑时,NBR硫化胶具有更好的耐甲醇和煤油的性能,同时要求选用惰性填料进行增强;添加了大分子酯类增塑剂的NBR硫化胶较添加小分子酯类增塑剂、液体NBR增塑剂的物理机械性能更为优异,耐热空气老化性能相差不大,但耐各种石油开采介质的体积变化均偏大,耐甲醇、煤油及10%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性能较差,而耐其他石油开采介质的影响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石油开采介质 结合丙烯腈含量 硫化体系 增强体系 增塑体系 物理机械性能 耐热空气老化性能
下载PDF
微米/纳米二氧化硅共填充制备天然橡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3
作者 江帆 刘新玉 +1 位作者 田庆丰 丁涛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33-40,共8页
采用湿法混炼工艺制备了二氧化硅分散粒径为100 nm的天然橡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胶母粒,结合传统干法混炼技术制备了二氧化硅总填充量为60份(质量)的微米/纳米共填充天然橡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结果显示,湿法混炼过程中填充的小粒径二... 采用湿法混炼工艺制备了二氧化硅分散粒径为100 nm的天然橡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胶母粒,结合传统干法混炼技术制备了二氧化硅总填充量为60份(质量)的微米/纳米共填充天然橡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结果显示,湿法混炼过程中填充的小粒径二氧化硅仍然以小粒径分散,与橡胶分子链更倾向于形成紧密结合层。湿法混炼技术的使用提升了二氧化硅的分散性,复合材料的Payne效应更弱。与干法混炼技术并用制备的小粒径与大粒径二氧化硅比例为50/10时,填料形成了较宽的粒径分布,形成了适中的填料-橡胶结合强度,进一步提升了天然橡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天然橡胶 微米/纳米共填充 紧密结合胶层 湿法混炼 PAYNE效应 拉伸性能
下载PDF
环氧化溶聚丁苯橡胶改性的溶聚丁苯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的性能
4
作者 肖同畅 李翔宇 +1 位作者 曲晓 杜爱华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将环氧度为15%的环氧化溶聚丁苯橡胶作为改性剂,研究了环氧化溶聚丁苯橡胶对溶聚丁苯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白炭黑分散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加入减缓了复合材料的硫化速率... 将环氧度为15%的环氧化溶聚丁苯橡胶作为改性剂,研究了环氧化溶聚丁苯橡胶对溶聚丁苯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白炭黑分散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加入减缓了复合材料的硫化速率,混炼胶中的结合胶含量增大;溶聚丁苯橡胶/白炭黑硫化胶的定伸应力、耐磨性及回弹性能提高,压缩生热降低,同时硫化胶的抗湿滑性能得到提升、滚动阻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环氧化 结合胶 白炭黑 硫化特性 物理机械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影响测定H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因素
5
作者 刘品 《齐鲁石油化工》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通过测定氢化丁腈橡胶(H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探究了影响结果的因素,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并确定最佳分析条件。结果表明:样品抽提140 min,真空干燥120 min,真空干燥后称量0.4 g,加入20 mL硫酸和10 g催化剂,采用程序升温进行消解,用全... 通过测定氢化丁腈橡胶(H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探究了影响结果的因素,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并确定最佳分析条件。结果表明:样品抽提140 min,真空干燥120 min,真空干燥后称量0.4 g,加入20 mL硫酸和10 g催化剂,采用程序升温进行消解,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本方法参照丁腈橡胶(NBR)的测定步骤,得出H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最佳测定条件,分析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丁腈橡胶 结合丙烯腈含量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 重复性 回收率
下载PDF
门尼黏度和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对丁腈橡胶3604和2707力学性能和溶胀度的影响
6
作者 张守汉 肖晔 李铁柱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研究了丁腈橡胶(NBR)3604和2707生胶门尼黏度和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对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及溶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胶门尼黏度的增加,NBR 3604和NBR 2707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均呈线性增加的趋势,而溶胀度则均... 研究了丁腈橡胶(NBR)3604和2707生胶门尼黏度和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对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及溶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胶门尼黏度的增加,NBR 3604和NBR 2707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均呈线性增加的趋势,而溶胀度则均呈线性减小的趋势;NBR 3604和NBR 2707生胶门尼黏度每增加1个单位,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分别增加0.15 MPa和0.02 MPa,扯断伸长率分别增加1.13%和1.30%,溶胀度分别减小0.02%和0.21%。随着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的增加,NBR 3604和NBR 2707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均呈线性增大的趋势,而扯断伸长率和溶胀度则均呈线性减小的趋势;NBR 3604和NBR 2707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每增加1%,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均增加0.04 MPa,扯断伸长率分别减小0.08%和2.77%,溶胀度分别减小0.06%和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生胶 硫化胶 门尼黏度 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 拉伸强度 扯断伸长率 溶胀度
下载PDF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丁腈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
7
作者 秦鹏 耿占杰 +4 位作者 范国宁 王芳 胡海华 王春龙 赵洪国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315,共3页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丁腈橡胶中的结合丙烯腈含量,研究了裂解炉温度和样品量对裂解效果的影响;利用质谱检测器对丁二烯和丙烯腈碎片进行了识别,建立了丙烯腈裂解碎片峰高与结合丙烯腈含量之间的关系,并与凯氏定氮法...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丁腈橡胶中的结合丙烯腈含量,研究了裂解炉温度和样品量对裂解效果的影响;利用质谱检测器对丁二烯和丙烯腈碎片进行了识别,建立了丙烯腈裂解碎片峰高与结合丙烯腈含量之间的关系,并与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裂解温度600℃、样品量0.3~0.6 mg的条件下,丁腈橡胶中的丁二烯和丙烯腈碎片有良好的峰形和识别度,丙烯腈质谱特征离子M/Z53的峰高与结合丙烯腈含量呈正相关,定量曲线的线性系数可达0.99以上。与凯氏定氮法相比,该方法测定结合丙烯腈含量的绝对偏差不大于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丁腈橡胶 结合丙烯腈含量 测定
下载PDF
丁腈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的研制
8
作者 黄世英 刘俊保 +1 位作者 曹帅英 王震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3-367,共5页
将经过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后符合丁腈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定值的样品进行多家实验室联合定值,定值数据按照标准物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实验室的定值数据在显著水平为0.05时,数据无可疑值,处于正态分布、等精... 将经过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后符合丁腈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定值的样品进行多家实验室联合定值,定值数据按照标准物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实验室的定值数据在显著水平为0.05时,数据无可疑值,处于正态分布、等精度,定值标准物质的标准值为31.1%~3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结合丙烯腈 标准物质 研制
下载PDF
低结合丙烯腈含量丁腈橡胶结合丙烯腈含量的调控
9
作者 胡育林 王永峰 +2 位作者 钟启林 赵志超 邵卫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3-198,共6页
考察了聚合反应过程中NBR产品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单体竞聚率、单体转化率、单体浓度、聚合反应温度和压力,分析了产品的结构组成,并进行了聚合反应动力学探究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温度为5.0℃、聚合压力... 考察了聚合反应过程中NBR产品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单体竞聚率、单体转化率、单体浓度、聚合反应温度和压力,分析了产品的结构组成,并进行了聚合反应动力学探究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温度为5.0℃、聚合压力为0.15~0.20 MPa条件下,采用多段补加丙烯腈的方式,同时将单体转化率控制在70%~75%,可得到丙烯腈结构单元分布均匀、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为17%~19%的NBR产品,所用聚合配方和工艺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结合丙烯腈含量 单体竞聚率 单体转化率 单体配比
下载PDF
丁腈胶乳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精密度确定方法的比较
10
作者 宋洁瑞 李晓银 +3 位作者 刘随波 王春龙 刘智辉 王震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9-382,共4页
通过Mandel的实验室间平均值分散性统计量和实验室内方差分散性统计量检验出离群值,采用数据剔除法和升序趋势(AOT)参数替代法对其进行处理,对比分析此2种处理方法对丁腈胶乳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精密度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参加精密度... 通过Mandel的实验室间平均值分散性统计量和实验室内方差分散性统计量检验出离群值,采用数据剔除法和升序趋势(AOT)参数替代法对其进行处理,对比分析此2种处理方法对丁腈胶乳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精密度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参加精密度的实验室数量不超过6个时,由AOT参数替代法确定的精密度数值大于数据剔除法,其中丁腈胶乳试样1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别高出0.091%和0.157%,丁腈胶乳试样2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别高出0.046%和0.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胶乳 结合丙烯腈含量 精密度 离群值 数据剔除法 参数替代法
下载PDF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
11
作者 黄世英 刘俊保 曹帅英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3年第2期46-48,共3页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的研制,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及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样品的均匀和稳定也是标准物质研制的前提条件。本文按照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的相关要求,对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的研制,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及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样品的均匀和稳定也是标准物质研制的前提条件。本文按照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的相关要求,对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进行了均匀性、稳定性研究和检验,并采用方差分析法进行检验结果的统计,通过统计其F值为1.24,小于临界值F_((0.05,14,30))2.04,表明研制的标准物质均匀;并用直线拟合法对短期和长期稳定性进行检验,表明标准物质在短期和长期均稳定。因此,该研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标准物质满足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 结合丙烯腈含量 标准物质 均匀性 稳定性 研究
下载PDF
炭黑对橡胶增强机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孟春财 陈建 +2 位作者 张敬雨 金永中 伍雅峰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8-161,共4页
介绍了目前炭黑增强橡胶的一些理论,如分子链滑动理论、结合胶理论、填料网络理论、炭黑表面结构理论和范德华网络理论,分析了这些理论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指出了橡胶增强理论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炭黑 橡胶 增强 分子链滑动 结合胶 填料网络 综述
下载PDF
纳米SiO2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莉 黄旭 +2 位作者 方显力 陆臻 陈苏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共6页
采用沉淀法和气相法纳米SiO2补强硅橡胶,考察纳米SiO2的添加量和比表面积对结合橡胶量、橡胶吸附层厚度以及硅橡胶补强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溶胀平衡实验计算填料补强能力参数C值,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填料纳米SiO2在硅橡胶中的分散状态.... 采用沉淀法和气相法纳米SiO2补强硅橡胶,考察纳米SiO2的添加量和比表面积对结合橡胶量、橡胶吸附层厚度以及硅橡胶补强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溶胀平衡实验计算填料补强能力参数C值,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填料纳米SiO2在硅橡胶中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填料添加量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效果显著,当质量比为0.4时,补强橡胶具有较好的力学综合性能,结合橡胶量增大至49.24%,吸附层厚度增至6.87 nm.对于气相法纳米SiO2,增大填料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结合橡胶量,改善填料的补强效果,补强硅橡胶热稳定性也相应提高,此外填料的C值也随之增大,进一步验证了填料的补强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硅橡胶 结合橡胶 补强
下载PDF
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补强硅橡胶界面-结合橡胶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何颖 李春忠 +1 位作者 程起林 胡彦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4,89,共5页
采用不同表面性质的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利用硅橡胶混炼胶界面结合橡胶来研究高温硫化硅橡胶补强作用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界面的作用形式.结果表明结合橡胶以纳米二氧化硅的网络结构为骨架,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结构性越高,形... 采用不同表面性质的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利用硅橡胶混炼胶界面结合橡胶来研究高温硫化硅橡胶补强作用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界面的作用形式.结果表明结合橡胶以纳米二氧化硅的网络结构为骨架,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结构性越高,形成的三维立体网络结构结合橡胶体越好,对硅橡胶制品的补强效果越好.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填加质量分数为0.26~0.29时,表面羟基个数在1.1~1.4之间,有效补强体积最大,补强效果也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气相法白炭黑 纳米二氧化硅 结合橡胶 补强性能
下载PDF
凹凸棒土填充SBR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丁永红 孙传金 +2 位作者 姚超 张良 许晓锋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94,共4页
试验研究不同硅烷偶联剂改性凹凸棒土(简称AT)填充SBR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并以结合橡胶研究补强机理。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和Si69能明显提高AT/SBR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热重分析显示这些偶联剂提高了AT/SBR混炼胶的结合橡胶含... 试验研究不同硅烷偶联剂改性凹凸棒土(简称AT)填充SBR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并以结合橡胶研究补强机理。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和Si69能明显提高AT/SBR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热重分析显示这些偶联剂提高了AT/SBR混炼胶的结合橡胶含量,增强了AT与SBR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AT经偶联剂Si69改性后可以部分替代炭黑和白炭黑用于填充S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凹凸棒土 硅烷偶联剂 有机改性 结合橡胶
下载PDF
SiO_2/EPDM复合材料微观形态与动态力学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林桂 钱燕超 +3 位作者 吴友平 田明 刘力 张立群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4-69,共6页
利用DMTA方法研究了分散剂、硅烷偶联剂以及二者并用对二氧化硅增强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扫描电镜和橡胶加工分析仪测试了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和填料在基体中形成的填料网络结构 ,利用结合胶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 利用DMTA方法研究了分散剂、硅烷偶联剂以及二者并用对二氧化硅增强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扫描电镜和橡胶加工分析仪测试了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和填料在基体中形成的填料网络结构 ,利用结合胶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中填料 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实验结果表明 :按照空白样和采用分散剂、硅烷偶联剂、分散剂 +硅烷偶联剂对SiO2 进行表面处理 ,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程度提高 ,填料 填料的相互作用逐渐弱化 ,填料网络结构逐渐减弱 ,橡胶复合材料在低应变下的储能模量逐渐降低 ,抗滚动阻力性能逐渐提高。同时 ,结合胶含量逐渐提高 ,玻璃化转变峰逐渐变宽 ,复合材料的抗湿滑性能逐步提高。分散剂与硅烷偶联剂并用改性二氧化硅对橡胶复合材料性能提高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剂 硅烷偶联剂 二氧化硅 动态力学性能 填料一填料相互作用 填料一橡胶相互作用 结合胶
下载PDF
白炭黑/溶聚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填料网络结构与动态黏弹性能 被引量:15
17
作者 赵青松 吴友平 赵素合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30,共5页
用橡胶加工分析仪研究了白炭黑用量和偶联剂Si 69原位改性对白炭黑/溶聚丁苯橡胶复合材料中填料网络结构与动态黏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炭黑用量为30份(质量,下同)时网络结构尚未形成,不能测定结合胶;填充了50份和70份的白炭黑复合... 用橡胶加工分析仪研究了白炭黑用量和偶联剂Si 69原位改性对白炭黑/溶聚丁苯橡胶复合材料中填料网络结构与动态黏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炭黑用量为30份(质量,下同)时网络结构尚未形成,不能测定结合胶;填充了50份和70份的白炭黑复合材料的结合胶含量较低,其网络结构的结点类型以刚性结点为主,混炼胶和硫化胶的Payne效应明显。混炼胶的温度扫描结果表明,随白炭黑用量增加,复合材料中填料的聚集程度加剧。经Si 69原位改性后,复合材料的结合胶含量大大提高,网络结构的结点类型以柔性结点为主,混炼胶和硫化胶的Payne效应明显减弱。在10.04%的大应变下进行频率扫描时,经Si 69原位改性硫化胶的储能模量和损耗因子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且明显低于未改性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炭黑 溶聚丁苯橡胶 填料网络 结合胶 动态黏弹性能
下载PDF
不同门尼黏度反式-1,4-聚异戊二烯与炭黑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付永 杜爱华 +2 位作者 刘玉鹏 姚薇 黄宝琛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研究了不同门尼黏度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与炭黑N 330的相互作用及其对TPI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TPI生胶门尼黏度增大,炭黑结合胶含量减少,炭黑分散性变差,增强作用减弱。未填充炭黑TPI硫化胶的100%定伸... 研究了不同门尼黏度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与炭黑N 330的相互作用及其对TPI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TPI生胶门尼黏度增大,炭黑结合胶含量减少,炭黑分散性变差,增强作用减弱。未填充炭黑TPI硫化胶的100%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随TPI门尼黏度的增大而显著提高;用炭黑增强后,不同门尼黏度TPI硫化胶的100%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差别不大。不同门尼黏度TPI硫化胶的压缩生热和压缩永久变形在填充炭黑后均增大,其中低门尼黏度的增加幅度显著大于高门尼黏度者;不同门尼黏度TPI硫化胶压缩生热的变化主要由炭黑与橡胶之间的作用引起。生胶门尼黏度为50~80的TPI硫化胶的动态疲劳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1 4-聚异戊二烯 门尼黏度 结合橡胶 物理机械性能 耐疲劳性能
下载PDF
凹凸棒土与炭黑粉体协同补强天然橡胶的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章凯 熊玉竹 +1 位作者 袁野 汤欣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43,共4页
采用球磨溶液改性的方法制备改性凹凸棒土,利用机械共混法制备凹凸棒土-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研究凹凸棒土与炭黑相互作用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11-110型硅烷偶联剂对凹凸棒土有良好的改性作用,凹凸棒土与炭黑之间具有明... 采用球磨溶液改性的方法制备改性凹凸棒土,利用机械共混法制备凹凸棒土-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研究凹凸棒土与炭黑相互作用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11-110型硅烷偶联剂对凹凸棒土有良好的改性作用,凹凸棒土与炭黑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补强效果,改性的凹凸棒土-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可以显著提高100%和300%的定伸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耐切割性能;硅烷改性的凹凸棒土与炭黑协同补强能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网络结构,使得橡胶复合材料有更大的储能模量;通过增加结合胶的厚度,橡胶分子链在结合胶表面,更容易滑移和解缠,有效增大了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天然橡胶 表面改性 结合胶 网络结构
下载PDF
SiO_2增强聚硅氧烷体系:键合橡胶与流变特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强 胡洪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键合橡胶的形成源于SiO2的表面与聚硅氧烷发生强烈相互作用。它具有三维结构,其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机制。本文根据Meissner、Cohen Addad以及Leblanc等理论,描述了键合橡胶的链吸附与缠结机理,讨论了SiO2增强粒子的加入对聚...  键合橡胶的形成源于SiO2的表面与聚硅氧烷发生强烈相互作用。它具有三维结构,其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机制。本文根据Meissner、Cohen Addad以及Leblanc等理论,描述了键合橡胶的链吸附与缠结机理,讨论了SiO2增强粒子的加入对聚硅氧烷体系的流变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 二氧化硅 键合橡胶 相互作用 流变行为 链吸附 缠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