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文英 熊丽 +3 位作者 刘荣 蒋园 胡芹芹 王黎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将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暴露于DBP5个浓度组中96h急性染毒,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8.51mg·L-1,从而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85mg·L-1.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将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暴露于DBP5个浓度组中96h急性染毒,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8.51mg·L-1,从而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85mg·L-1.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4个质量浓度0.38、0.85、1.90、4.25mg·L-1进行20d慢性染毒,期间每5d测定斑马鱼的体重、肝重和鳃重,同时测定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结果表明,斑马鱼比肝重总体随DBP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1),而比鳃重总体变化不大.随DBP浓度增大和暴露时间延长,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均显著受到抑制(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毒性 斑马鱼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腺三磷酸酶(ATPase)
下载PDF
双酚A和四溴双酚A对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毒性 被引量:55
2
作者 刘红玲 刘晓华 +2 位作者 王晓祎 王晓蓉 于红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84-1787,共4页
采用静态生物急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双酚A和四溴双酚A对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命早期阶段的生长发育影响.结果表明,大型溞的幼溞接触不同浓度的双酚A和四溴双酚A,活动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48 h的EC50分别为8.91和0.69 mg.L-1;对... 采用静态生物急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双酚A和四溴双酚A对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命早期阶段的生长发育影响.结果表明,大型溞的幼溞接触不同浓度的双酚A和四溴双酚A,活动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48 h的EC50分别为8.91和0.69 mg.L-1;对斑马鱼也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96 h的LC50分别为9.06和1.78 mg.L-1.根据化学物质对鱼类和溞类的毒性评价标准,这2个化合物都属于高毒物质.双酚A和四溴双酚A对斑马鱼生命早期阶段毒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造成胚胎发育畸形甚至死亡,斑马鱼胚胎72 h孵化畸形是双酚A的最敏感指标,EC50为2.90mg.L-1,72 h未孵化是四溴双酚A的最敏感指标,EC50为0.14 mg.L-1.双酚A和四溴双酚A对鱼卵发育有显著影响,双酚A对鱼卵有致畸作用,四溴双酚A抑制了鱼卵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四溴双酚A 大型涵 斑马鱼 毒性
下载PDF
菲对斑马鱼鳃和肝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吴玲玲 陈玲 +2 位作者 张亚雷 李建华 赵建夫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8-692,共5页
采用浓度为0、0.05和100.0μg·L-1的菲水溶液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进行36d的暴露实验,研究了菲对斑马鱼鳃、肝结构的影响。H-E染色显示:在0.05和100.0μg·L-1的菲溶液暴露下,受试鱼的鳃受到损伤,均发生鳃小片上皮细胞... 采用浓度为0、0.05和100.0μg·L-1的菲水溶液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进行36d的暴露实验,研究了菲对斑马鱼鳃、肝结构的影响。H-E染色显示:在0.05和100.0μg·L-1的菲溶液暴露下,受试鱼的鳃受到损伤,均发生鳃小片上皮细胞肥大和水肿;菲浓度为100.0μg·L-1时,受试鱼还发生鳃丝上皮增厚、鳃小片上皮隆起现象。此外,菲暴露造成斑马鱼的肝组织损伤,0.05μg·L-1的菲溶液暴露下,受试鱼的肝细胞发生肿大,胞质产生空泡;菲浓度为100.0μg·L-1时,受试鱼的肝细胞变得不规则,细胞核萎缩变形和偏离细胞中心,部分肝细胞空泡化程度加重,发生核溶解或细胞溶解,造成局部肝组织坏死。表明水环境中菲浓度达到0.05μg·L-1即已对斑马鱼的鳃、肝产生毒性作用;而菲浓度达到100.0μg·L-1时,受试鱼的鳃、肝将受到较严重的损伤;伴随菲浓度的升高,鱼的鳃、肝损伤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毒性作用
下载PDF
PCBs对斑马鱼鳃及肝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凤君 郑文彪 +3 位作者 方展强 伍育源 聂湘平 蓝崇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112-114,共3页
Zebrafish (Brachydanio rerio) were exposed to PCBs (50 μg/L) for 4 weeks. The gill and the liver morphology were examined by transmission eletron microslog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embrane and partial cytoplasm ... Zebrafish (Brachydanio rerio) were exposed to PCBs (50 μg/L) for 4 weeks. The gill and the liver morphology were examined by transmission eletron microslog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embrane and partial cytoplasm of the epithelium cell in secondary lamella collapsed with lots of mucous and cell debris lying around. Hepatic cells which exposed to PCBs for 4 weeks showed the deforming nuclear deviated from cell centre, mitochondrim collapsed and rough-surfac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fractured. Furthermore, there were lots of lipofuscin granule and lipid droplet in the cytoplasm of the damaged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PCBS 超微结构 鳃丝 肝脏细胞 多氯联苯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两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联合毒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声敢 吴长兴 +4 位作者 陈丽萍 苍涛 俞瑞鲜 王彦华 赵学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5-148,共4页
为评价新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采用"半静态法"分别研究了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捷润,JIERUN)和硅氧烷化合物(好湿,High-Speed)与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联合毒性。结果表明:"捷润"和"好湿&q... 为评价新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采用"半静态法"分别研究了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捷润,JIERUN)和硅氧烷化合物(好湿,High-Speed)与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联合毒性。结果表明:"捷润"和"好湿"对斑马鱼的LC50值(96h)分别为有效成分5.90和17.4mg/L,分别属于中毒和低毒。"捷润"与氟虫腈、茚虫威和乙酰甲胺磷混用后对斑马鱼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39.52、107.24和165.65,其联合毒性效果分别为增毒、相加和增毒;"好湿"与氟虫腈、茚虫威和乙酰甲胺磷混用后对斑马鱼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11.36、48.26和80.08,其联合毒性效果分别为相加、拮抗和相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氟虫腈 茚虫威 乙酰甲胺磷 斑马鱼 急性毒性 联合毒性
下载PDF
季铵盐和有机硅助剂对啶虫脒杀虫活性及水生生物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北兴 李华 +2 位作者 张大侠 刘峰 慕卫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99,共7页
分别以浸渍法和相加指数法,评价了5种季铵盐助剂和3种有机硅助剂分别与啶虫脒混合使用时对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的联合作用,以及对两种非靶标水生环境生物大型溞Daphnia magna和斑马鱼Brachydonio rerio的毒性。结果表明,有机硅助剂... 分别以浸渍法和相加指数法,评价了5种季铵盐助剂和3种有机硅助剂分别与啶虫脒混合使用时对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的联合作用,以及对两种非靶标水生环境生物大型溞Daphnia magna和斑马鱼Brachydonio rerio的毒性。结果表明,有机硅助剂和季铵盐助剂对啶虫脒防治蚜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silwet 618的增效倍数高达210.2。环境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对两种水生生物均为低毒;供试季铵盐和有机硅助剂对大型溞的单一毒性均为剧毒,季铵盐助剂对斑马鱼为高毒,而有机硅助剂对斑马鱼为中毒。与农药联合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有机硅助剂对两种水生生物均表现为增毒作用;而5种季铵盐助剂除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427)对大型溞表现为增毒作用外,其他4种对两种水生生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此外,季铵盐和有机硅助剂还可以显著降低清水的表面张力(由清水的74.37 mN/m降为20.50~40.07 mN/m),提高叶片上的最大持留量(由清水的1.54μg/cm^2提高到2.39~4.34μg/cm^2)。因此,使用季铵盐和有机硅助剂作为增效剂时应考虑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其中季铵盐助剂对环境生物的潜在威胁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助剂 有机硅助剂 啶虫脒 蚜虫 大型溞 斑马鱼
下载PDF
五氯苯酚与邻氯苯酚和2,4-二氯苯酚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霓云 刘征涛 +1 位作者 王宏 李霁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5-148,共4页
在五氯苯酚(PCP)与邻氯苯酚(2-CP)和2,4-二氯苯酚(2,4-DCP)3种物质单一毒性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按照等毒性单位设计,采用相加指数法,对五氯苯酚(PCP)与邻氯苯酚(2-CP)或2,4-二氯苯酚(2,4-DCP)以及这3种物质共存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 在五氯苯酚(PCP)与邻氯苯酚(2-CP)和2,4-二氯苯酚(2,4-DCP)3种物质单一毒性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按照等毒性单位设计,采用相加指数法,对五氯苯酚(PCP)与邻氯苯酚(2-CP)或2,4-二氯苯酚(2,4-DCP)以及这3种物质共存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的联合毒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邻氯苯酚(2-CP)和2,4-二氯苯酚(2,4-DCP)与五氯苯酚的联合毒性效应均表现为协同作用,使五氯苯酚的毒性剧增.由于邻氯苯酚或2,4-二氯苯酚的存在以及3种物质共存,使五氯苯酚对斑马鱼的48 h LC50由原来的0.102 mg/L,分别下降到0.031,0.029及0.022 mg/L.因此可见,水体污染评价目前只考虑单一毒物的影响还远远不够,由此制定的控制标准对水体的保护不利,必须从联合毒性的角度对水质污染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苯酚 邻氯苯酚 2 4-二氯苯酚 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 联合毒性
下载PDF
联苯胺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红玲 于红霞 +3 位作者 姜威 王晓蓉 史淑洁 朱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4-99,共6页
应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对4种联苯胺类化合物(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3,3'-二氯联苯胺)的毒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4种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造成仔鱼畸形甚至死亡,具... 应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对4种联苯胺类化合物(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3,3'-二氯联苯胺)的毒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4种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造成仔鱼畸形甚至死亡,具有特定的最敏感毒理学终点及作用时间;联苯胺苯环上的取代基可以增强联苯胺的亲电作用或亲核作用,从而增强其胚胎毒性,其中尤以卤代产物(3,3'-二氯联苯胺)最为显著.其毒性排列顺序大致为:3,3'-二氯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联苯胺;4种联苯胺的斑马鱼胚胎毒性数据与lgKow没有显著相关性,推测这4种联苯胺的毒性机理属体内反应型,毒物参与生理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胺 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 胚胎发育 毒性
下载PDF
典型城市黑臭河道水体生物毒性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瑞瑞 蔡晓妍 +3 位作者 杨波 施华宏 黄民生 何德富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1-208,共8页
以黑臭为特征的城市内河污染近来受到关注,检测和分析污染河流水质的生物毒性对水质标识和生态评价十分必要。本研究逐月检测了温州市九山外河(JS River)和山下河(SX River)两条典型黑臭河道水样对斑马鱼、发光细菌和热带爪蟾胚胎的毒... 以黑臭为特征的城市内河污染近来受到关注,检测和分析污染河流水质的生物毒性对水质标识和生态评价十分必要。本研究逐月检测了温州市九山外河(JS River)和山下河(SX River)两条典型黑臭河道水样对斑马鱼、发光细菌和热带爪蟾胚胎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黑臭河道水体对斑马鱼、发光细菌(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Q67)和爪蟾胚胎均具有毒性效应。以斑马鱼死亡率和发光细菌相对抑光率表征的水质综合毒性较一致,且以发光细菌更为敏感。爪蟾胚胎致畸实验主要通过存活率和畸形率来表征水体的毒性。3类生物监测均显示SX水体毒性明显高于JS整体毒性,这与两条河黑臭程度相一致。通过发光细菌检测水体综合毒性的分析,显示SX和JS水体毒性在5月-8月的夏季较高,冬春季节较低,表明黑臭河道水质毒性季节性变化与水体温度(T)和溶解氧(DO)值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可为污染水体生物毒性检测和黑臭水体综合评价及后续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性 斑马鱼 青海弧菌 热带爪蟾 黑臭河道 水质
下载PDF
水体生态系统对不同浓度水平苯酚污染的急性毒性响应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建英 丁腾达 +2 位作者 梁璐怡 王凤平 陈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4-719,共6页
针对浙江某地苯酚泄漏事件,结合实地监测和实验室研究,探索苯酚的水体污染化学行为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急性毒性效应.本研究选取水生生态系统中明亮发光杆菌T3、优势藻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以及模式鱼斑马鱼Brachydanio r... 针对浙江某地苯酚泄漏事件,结合实地监测和实验室研究,探索苯酚的水体污染化学行为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急性毒性效应.本研究选取水生生态系统中明亮发光杆菌T3、优势藻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以及模式鱼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探索水体中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等整个生态系统对不同苯酚浓度胁迫下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水生生物对苯酚污染浓度的生态响应差异显著,虽然苯酚对发光细菌、四尾栅藻及鱼体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影响,但四尾栅藻抑制率与苯酚浓度之间并没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发光细菌的相对发光率与苯酚浓度的关系表明,0.2—25 mg.L-1苯酚浓度对水体会产生低毒作用,而30—100 mg.L-1苯酚浓度对水体会产生中毒作用.苯酚对四尾栅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破坏,高浓度苯酚处理组中四尾栅藻会将残余苯酚浓度作为自身碳源而短暂地促进其生长.斑马鱼在苯酚浓度高于15 mg.L-1时,会发生体重下降、死亡率上升、呼吸急促、游动迅速以及导致水质变坏等现象,并且在100 mg.L-1苯酚浓度处理下,鱼体内富集大量苯酚,通过食物链进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明亮发光杆菌T3 四尾栅藻 斑马鱼 生态响应
下载PDF
硫酸铜和氰戊菊酯对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吕爱军 李晓芹 +2 位作者 胡秀彩 张艳华 程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1,共4页
为探究重金属和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选用硫酸铜、氰戊菊酯对斑马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以24~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判定斑马鱼对这两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硫酸铜24 hLC_(50)48h LC_(50)、72 h LC_(50)、96 h LC_(50)分... 为探究重金属和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选用硫酸铜、氰戊菊酯对斑马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以24~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判定斑马鱼对这两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硫酸铜24 hLC_(50)48h LC_(50)、72 h LC_(50)、96 h LC_(50)分别为12 mg/L、7.9 mg/L、6.8 mg/L、5.4 mg/L;氰戊菊酯24 h LC_(50)、48 h LC_(50)、72 h LC_(50)、96h LC_(50)分别为1.2× 10^(-4)mg/L、0.9 × 10^(-4)mg/L、0 9×10^(-4)mg/L、0.9×10^(-4)/mg/L;硫酸铜安全质量浓度为1.03 mg/L,氰戊菊酯为1.52×10^(-5)mg/L。参照我国化学物质对鱼类毒性分级标准,判定硫酸铜对斑马鱼急性毒性为Ⅱ级,氰戊菊酯对斑马鱼急性毒性为Ⅰ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保护学 斑马鱼 急性毒性 硫酸铜 氰戊菊酯
下载PDF
10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 被引量:30
12
作者 赵于丁 徐敦明 +1 位作者 刘贤进 范青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801-6802,共2页
[目的]探究10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方法]采用半静态法在室内测定10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农药对鱼类的毒性等级划分,评价10种农药对鱼类的安全性。[结果]结果表明:有2种药剂... [目的]探究10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方法]采用半静态法在室内测定10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农药对鱼类的毒性等级划分,评价10种农药对鱼类的安全性。[结果]结果表明:有2种药剂的96hLC50〈0.1 mg/L,属于剧毒级;5种药剂的96 hLC50为0.1-1.0 mg/L,属于高毒级;1种药剂的96 hLC50为1.0-10 mg/L,属于中毒级;2种药剂的96 hLC50〉10 mg/L,属于低毒级。[结论]该研究为10种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斑马鱼 毒性 安全评价
下载PDF
3种农药亚致死浓度对斑马鱼AChE和ER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于丁 徐敦明 +1 位作者 范青海 刘贤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9-991,共3页
关键词 农药 ACHE EROD 斑马鱼 生物标志物 生态毒理学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安全评价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春青 钱坤 +5 位作者 李学锋 王成菊 何川 刘亮 姜辉 邱立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5027-15028,共2页
[目的]测定不同类型的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方法]以斑马鱼为试材,采用半静态法在室内测定了10种不同类型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对其进行安全评价。[结果]不同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差异较大,但所测药剂的LC50值均随时间延长而变小,毒... [目的]测定不同类型的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方法]以斑马鱼为试材,采用半静态法在室内测定了10种不同类型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对其进行安全评价。[结果]不同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差异较大,但所测药剂的LC50值均随时间延长而变小,毒性增加。[结论]根据96 h的LC50值,25%氟虫腈悬浮剂和8%精喹禾灵微乳剂对斑马鱼高毒;10%吡唑草胺乳油、5%己唑醇悬浮剂、40%乙草胺可湿性粉剂、30%三环.异稻可湿性粉剂和6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斑马鱼毒性中等;25%甲霜.霜霉威可湿性粉剂3、00 g/L双酰草胺乳油和35%吡.异可湿性粉剂对斑马鱼低毒。该研究为药剂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农药 毒性 安全评价
下载PDF
含氮杂环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江敏 李咏梅 顾国维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53-1258,共6页
研究了6种典型含氮杂环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获得了吲哚、吡啶、喹啉、异喹啉、2甲基喹啉和8羟基喹啉对小球藻的48hEC50、对大型蚤的48hLC50、对斑马鱼的96hLC50及对发光细菌的15minEC50值.6种物质对大型蚤、斑马鱼及发光细菌的... 研究了6种典型含氮杂环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获得了吲哚、吡啶、喹啉、异喹啉、2甲基喹啉和8羟基喹啉对小球藻的48hEC50、对大型蚤的48hLC50、对斑马鱼的96hLC50及对发光细菌的15minEC50值.6种物质对大型蚤、斑马鱼及发光细菌的毒性与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辛醇水分配系数显著相关.发光细菌毒性结果与大型蚤、斑马鱼的毒性结果显著相关,而与小球藻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杂环化合物 小球藻 大型蚤 斑马鱼 发光细菌 价分子连接性指数、辛醇/水分配系数
下载PDF
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在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4
16
作者 朱琳 史淑洁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52-254,共3页
对斑马鱼 (Brachydaniorerio)胚胎发育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斑马鱼胚胎毒性技术是各国际标准组织认可的标准毒性测定方法之一 ,属于致畸效应检验 .该项技术成本低、易操作、灵敏度高 ,特别是具有可记录多项毒性指标的特... 对斑马鱼 (Brachydaniorerio)胚胎发育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斑马鱼胚胎毒性技术是各国际标准组织认可的标准毒性测定方法之一 ,属于致畸效应检验 .该项技术成本低、易操作、灵敏度高 ,特别是具有可记录多项毒性指标的特点 ,并可以此判断污染物的致毒机理 .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受重金属影响较大 ,其中Cu的毒性最强 ,Hg次之 ,Cr最弱 ;有机农药中三苯基锡类 (TPTA)的毒性最强 ,林丹次之 ;有机试剂中含卤素取代基和苯胺类毒性最大 .这与其它毒性测定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 ,并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 ,特别是选用非致死性的指标 .可以初步认定这对测定复合污染物毒性并分析毒物的致畸效应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胚胎发育 毒性评价 应用 污水
下载PDF
夹竹桃叶乙醇提取物对斑马鱼的毒性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建明 何月平 +1 位作者 张珏锋 陈列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5-840,共6页
研究表明,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及其提取物对多种害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已在害虫生物防治中显示出较大作用。为了合理开发夹竹桃植物,需要进一步评价夹竹桃植物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和对动物的毒理学。文章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 研究表明,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及其提取物对多种害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已在害虫生物防治中显示出较大作用。为了合理开发夹竹桃植物,需要进一步评价夹竹桃植物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和对动物的毒理学。文章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夹竹桃叶乙醇粗提物,并进一步用氯仿萃取浓缩、硅胶柱层析方法提取分离乙醇精提物,经鉴定为强心甙组分。在此基础上,委托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评价了乙醇粗提物对实验动物的毒理学,并采用静态法评价了这二种提取物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效应。结果表明:夹竹桃叶乙醇粗提物的提取率为45%,乙醇精提物(主要成分为强心甙组分)的提取率为0.25%。乙醇粗取物对大鼠经口和经皮毒性为低毒级,对家兔皮肤和眼无刺激,对豚鼠的致敏反应属弱致敏性。这说明夹竹桃叶乙醇粗提物对哺乳动物十分安全。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发现斑马鱼的死亡率与提取物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处理浓度越大,斑马鱼的死亡率越高;同一浓度处理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用24 mg/L乙醇粗提物处理6、12、24和48h的死亡率分别为26.67%、60%、91.11%和95.56%;用0.5 mg/L乙醇精提物处理12、24、48、72和96h的死亡率分别为6.25%、33.33%、52.08%、54.17%和60.42%;用24 mg/L乙醇粗提物处理96h或32 mg/L处理48h,或者用1 mg/L乙醇精提物处理24h,斑马鱼全部死亡。在慢性毒性试验中,用3.33—10.0 mg/L乙醇粗提物处理斑马鱼28d,其死亡率为12%—20%。乙醇粗提物处理斑马鱼后,急性毒性LC50=12.52 mg/L(药后96h)>10 mg/L,慢性毒性LC50=199.51 mg/L(药后28d);乙醇精提物处理斑马鱼后,急性毒性LC50=0.46 mg/L(药后96h)<1 mg/L,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1990)中农药对鱼类的毒性分级标准,说明夹竹桃叶乙醇粗提物对斑马鱼的毒性属于低毒,比较安全;乙醇精提物对斑马鱼的毒性则为高毒,十分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叶 乙醇提取物 斑马鱼 毒性评价
下载PDF
杉木粉对两种赤潮藻去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商文 杨维东 +3 位作者 李丽璇 刘洁生 吕颂辉 张信连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1-373,共3页
利用船基围隔试验,探讨了杉木粉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米氏凯伦藻(Karenia m ikim otoi)两种赤潮藻的去除效果。并以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和卤虫无节幼体(Artem ia sinica)为材料,对杉木粉及其有效成分杉木... 利用船基围隔试验,探讨了杉木粉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米氏凯伦藻(Karenia m ikim otoi)两种赤潮藻的去除效果。并以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和卤虫无节幼体(Artem ia sinica)为材料,对杉木粉及其有效成分杉木精油的毒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杉木粉用量为76.9 mg/L时具有显著去除米氏凯伦藻的作用;浓度为38.4mg/L时可显著去除东海原甲藻。杉木粉对斑马鱼的24 h、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8 g/L、2.4 g/L,安全浓度为0.6 g/L。利用杉木粉控制赤潮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杉木粉 东海原甲藻 米氏凯伦藻 斑马鱼 卤虫无节幼体
下载PDF
茚虫威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冯青 赖柯华 +4 位作者 黄伟康 刘禹杉 李江 章程辉 范咏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6-234,共9页
茚虫威属噁二嗪类新型广谱高效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用量的增加,由此产生的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使用斑马鱼进行茚虫威的急性毒性作用实验,并采用微核试验、彗星试验、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检测... 茚虫威属噁二嗪类新型广谱高效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用量的增加,由此产生的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使用斑马鱼进行茚虫威的急性毒性作用实验,并采用微核试验、彗星试验、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检测观察染毒后的斑马鱼是否被诱导产生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在24 h、48 h、72 h、96 h,茚虫威LC50值分别为2.263mg·L-1、2.184 mg·L-1、2.184 mg·L-1、2.133 mg·L-1。茚虫威对斑马鱼急性毒性属中等毒性。96 h茚虫威浓度为1.98 mg·L-1和2.16 mg·L-1时,斑马鱼的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达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采用彗星试验检测斑马鱼肝脏DNA损伤,结果显示斑马鱼暴露于高浓度1.98 mg·L-1和2.16 mg·L-1茚虫威后,与对照组相比,斑马鱼的DNA损伤均表现为极显著差异(P<0.01)。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结果表明染毒后24 h斑马鱼肝细胞出现细胞凋亡现象。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茚虫威对斑马鱼短期染毒后诱导细胞凋亡,表现出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茚虫威 斑马鱼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凋亡 微核试验 彗星试验 Annexin V-FITC/PI
下载PDF
肼与苯肼对斑马鱼胚胎和仔鱼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修瑞琴 高世荣 +1 位作者 许永香 任改英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7-69,共3页
采用国际新推出的鱼类长效应测定技术对水中肼与苯肼的毒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胼对鱼类具有很大毒性,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影响,最低影响浓度(LOEC)为0.049mg/L,无影响浓度(NOEC)为0.0245mg/L,对仔鱼存活的最低影响浓度为0.0035mg/L,... 采用国际新推出的鱼类长效应测定技术对水中肼与苯肼的毒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胼对鱼类具有很大毒性,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影响,最低影响浓度(LOEC)为0.049mg/L,无影响浓度(NOEC)为0.0245mg/L,对仔鱼存活的最低影响浓度为0.0035mg/L,无影响浓度为0.00175mg/L。苯肼的毒性比肼大,对斑马鱼鱼卵孵化的LOEC为0.0078mg/L,NOEC为0.0039mg/L,对仔鱼生存的LOEC为0.00098mg/L,NOEC为0.00049mg/L.结果表明,仔鱼比鱼卵对肼及苯肼的毒性更敏感.笔者认为斑马鱼胚胎和仔鱼毒性实验方法是一个能反映毒物对鱼类长期毒性效应的快速实验技术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肼 毒性 实验 斑马鱼 胚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