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aided river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and bodies of Jurassic Badaowan formation in Block T13 of Junggar basin 被引量:4
1
作者 SUN Xiaofang JIN Zhenkui +2 位作者 WANG Zhaofeng HUANG Xiaoping GU Junfe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3期446-452,共7页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lanar and volume distribution of sand bodies of the Jurassic Badaowan formation in Block T13 of Junggar basin,we used analysis of field outcrop and 3D seismic data,which play an essential ro...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lanar and volume distribution of sand bodies of the Jurassic Badaowan formation in Block T13 of Junggar basin,we used analysis of field outcrop and 3D seismic data,which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areas of sparse well coverage.We describe sedimentary facies characteristics,sand body planforms,width and connectivity patterns of sand bodies,and vertical associations and successions by acoustic impedance inversion technology and sedimentological theory.Results of our study show braided fluvial strata deposits in the Jurassic Badaowan formation.Each sand body is approximately lenticular in shape.The width of each sand body falls in the range 100~800 m,with most between 200 and 400 m.The sand bodies vary in thickness from 4 to 13 m,with most below 9 m.The width/thickness ratios lie in the range 20~55.The connectivity of braided fluvial channel sand bodies is controlled by changes of accommodation space.One fining-upward sedimentary cycle of base-level rise is recognized in Badaowan formation,representing an upward rise of base level.The connectivity of sand bodies was found to be greatest in the early stage of base-level rise,becoming progressively worse with increasing base-level r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ck T13 Badaowan formation braided river sand body distribution patterns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山西组砂体叠置模式及油气开发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雷涛 莫松宇 +5 位作者 李晓慧 姜楠 朱朝彬 王桥 瞿雪姣 王佳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9,共13页
河流相砂体储层构型对致密砂岩中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和天然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和钻井岩心观察,结合测井、录井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2井区二叠系山西组致密砂岩的砂体构型要素、叠置模... 河流相砂体储层构型对致密砂岩中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和天然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和钻井岩心观察,结合测井、录井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2井区二叠系山西组致密砂岩的砂体构型要素、叠置模式及油气开发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2井区二叠系山西组发育六级复合辫流带和五级单一辫流带,其中单一辫流带包括河床(分流河道)和河漫共2个四级构型单元,河道内单个心滩沉积包含有三级增生体和落淤层;(2)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五级单一辫流带中的四级泛滥平原沉积较辫状河河漫沉积更加发育,辫状河心滩沉积中落淤层欠发育;(3)山西组上部山2-2亚段辫状河单一辫流带内砂体呈“河道-心滩”连续沉积,泥质不发育,砂体叠置程度高(多呈复合式叠置)、连通性好,优质储层多;(4)山西组中下部山1段和山2-1亚段三角洲平原沉积中,西部河道连片性好,砂体以复合式和侧拼式叠置样式为主,连通性和生产效果均较好,东部砂体多为孤立式和侧接式,砂体钻遇率低,单井产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构型 三角洲平原 辫状河 辫流带 山西组 二叠系 大12井区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上乌尔禾组退覆式扇(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滩坝复合砂砾岩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3
作者 郭文建 郭瑞婧 +5 位作者 唐勇 纪友亮 马铮涛 刘笑语 梁涛 马玉龙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4-599,共16页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从源外常规圈闭逐渐走向源内岩性圈闭,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是该盆地增储上产的主力层系,沉积体系展布对上乌尔禾组岩性油气藏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利用岩心数据、薄片资料等,并结合地震数据和钻测井资料,对准噶尔...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从源外常规圈闭逐渐走向源内岩性圈闭,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是该盆地增储上产的主力层系,沉积体系展布对上乌尔禾组岩性油气藏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利用岩心数据、薄片资料等,并结合地震数据和钻测井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体系分布特征进行了识别和刻画,总结了大型退覆式扇(辫状河)三角洲-滩坝复合砂砾岩体的沉积模式,并分析了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1)研究区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滩坝等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在盆地西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在盆地东部和北部,滩坝相叠置在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之上或在其前端独立分布;(2)准噶尔盆地上乌尔禾组各段沉积体系是在整体湖侵的背景下发育的,乌一段沉积时期湖盆面积较小,沉积的砂体较厚,延伸距离近,靠近凹陷的中央;乌二段沉积时期物源持续供应,湖盆水体加深,湖盆面积增加,沉积砂体厚度薄,分布广;乌三段沉积时期湖侵作用增强,湖盆面积进一步扩大,湖盆内广泛发育湖泛泥岩;(3)扇三角洲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在湖平面不断变化与湖浪的改造下,形成了扇(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滩坝复合砂砾岩体;(4)准噶尔盆地上乌尔禾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气候、物源供给、湖平面变化和沉积时的古地形坡度和古地貌。该研究为上乌尔禾组油气勘探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上乌尔禾组 扇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滩坝 复合砂砾岩体 沉积模式
下载PDF
白狼城地区长2辫状河砂体叠置样式与沉积特征
4
作者 宁涛 白惠文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0-737,共8页
为研究白狼城地区延长组长2砂体叠置样式及沉积特征,利用野外露头、岩芯和测井相分析辫状河沉积相、砂体连通模式、砂体叠置和沉积模式等。结果表明:白狼城地区长2辫状河主要为河道、泛滥平原亚相,河道亚相可细分为心滩、水道2种沉积微... 为研究白狼城地区延长组长2砂体叠置样式及沉积特征,利用野外露头、岩芯和测井相分析辫状河沉积相、砂体连通模式、砂体叠置和沉积模式等。结果表明:白狼城地区长2辫状河主要为河道、泛滥平原亚相,河道亚相可细分为心滩、水道2种沉积微相,发育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块状层理等;辫状河砂体为叠覆泛砂体,分布范围广、厚度大、连续性强、物性好、非均质性强,心滩与水道相间分布,具有“滩道相间、宽滩窄道”的特征;辫状河河道亚相是辫状河沉积砂体主要区域,水道砂体与心滩砂体相互叠置,两侧泛滥平原亚相为良好的隔夹层,为油气成藏提供良好的盖层。研究结果对白狼城地区辫状河沉积特征及砂体构型具有指导意义,对不同盆地的辫状河沉积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沉积 河道亚相 砂体叠置 沉积模式
下载PDF
辫状河—曲流河河型转换前后砂体差异性研究——以东营凹陷东辛地区东二段为例
5
作者 王跃刚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1-569,共9页
不同河流相砂体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差异较大,河型的转换主控了不同时期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几何参数及纵向叠置关系,进而决定了不同河流相类型储层的油气勘探与开发策略。基于东营凹陷东辛地区东二段岩心、测井曲线、三维地震等资料,借... 不同河流相砂体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差异较大,河型的转换主控了不同时期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几何参数及纵向叠置关系,进而决定了不同河流相类型储层的油气勘探与开发策略。基于东营凹陷东辛地区东二段岩心、测井曲线、三维地震等资料,借助定量岩心沉积构造、定量地震地貌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东二段4,3,2砂组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1砂组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2)东二段4,3,2砂组辫状河平均河道深度分别为17~52,20~59,19~52 m,平均河道宽度分别为1589~11602,2154~14597,1862~11923 m,定量地震地貌分析指示河道带宽度介于1000~7000 m;1砂组曲流河平均河道深度为11~30 m,平均河道宽度为665~4221 m,定量地震地貌分析指示河道带宽度介于700~3000 m。3)东二段4,3,2砂组辫状河砂体垂向以接触叠置式、下切叠置式为主,横向以独立接触式、侧切接触式、对接接触式为主;1砂组曲流河砂体垂向以分隔叠置式为主,横向以独立接触式为主。明确砂体几何形态及时空切叠方式,为东辛地区东二段河流相砂岩储层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实际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曲流河 定量沉积构造 砂体接触关系 东二段 东营凹陷
下载PDF
安塞油田黑山梁区长6油层组单砂体构型分析及平面展布特征
6
作者 马江波 冯纪慧 +3 位作者 李刚 韩彦斌 张寰萌 郭岭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8-1033,共16页
安塞油田黑山梁区块位于延安市安塞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其主力产油层。目前该区已进入注水开发阶段,但砂体展布、非均质性、砂体叠置规律等认识不清,导致开发过程中存在注水受效程度不均衡,整体水驱效果差等问题。为此,本次研究... 安塞油田黑山梁区块位于延安市安塞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其主力产油层。目前该区已进入注水开发阶段,但砂体展布、非均质性、砂体叠置规律等认识不清,导致开发过程中存在注水受效程度不均衡,整体水驱效果差等问题。为此,本次研究依托丰富的测井、录井资料,以及岩心、镜下薄片资料和分析测试数据,开展地层精细刻画、沉积微相、砂体平面分布及单砂体叠置规律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黑山梁地区长6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分选性中等-好,磨圆度中等,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微相较为多见,河口坝微相发育较少;水下分流河道为优势相,砂岩分布广、厚度大,沿河道方向延伸,早期形成的河口坝由于波浪作用和分流河道侵蚀作用被破坏,河口坝无法保存完整,仅有部分痕迹。砂体类型包括水下分流河道砂和河口坝砂两种,单砂体垂向叠置可分为孤立型、叠加型和切叠型3种;侧向拼接样式可分为孤立式、对接式和侧切式3种。研究区内砂体沿北东-南西方向呈长条状展布,由于河道频繁摆动和分叉,砂体切叠现象明显,顺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较好,垂直物源方向砂体被分流间湾泥隔开,砂体连通性较差,并结合生产动态数据,认为砂体连通程度越高,水驱动用效果越好。基于该研究成果建立了研究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为后期油藏完善注采井网、分层注水开发方案调整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三角洲 砂体构型 沉积模式 长6油层组 黑山梁区 安塞油田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上段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特征
7
作者 陈春峰 徐东浩 +5 位作者 张银国 唐贤君 万延周 冯桢鸣 何新建 俞伟哲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8,共10页
从分析岩芯资料和砂体平面展布着手,重新厘定了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上段H4、H5砂组的沉积相,创新提出了研究区花上段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研究区中南部发育规模性砂体。研究认为:在研究区的西部及东部边缘为辫状河三角洲... 从分析岩芯资料和砂体平面展布着手,重新厘定了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上段H4、H5砂组的沉积相,创新提出了研究区花上段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研究区中南部发育规模性砂体。研究认为:在研究区的西部及东部边缘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主导区,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河道砂体为主,局部有少量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发育。在研究区的中部及中南部,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交互发育区,主要特征是在较短的沉积期内形成了三角洲平原相与三角洲前缘相交互沉积;在枯水期时,以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南部边缘发育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在丰水期时,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及少量浅湖相沉积。在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指导下,在研究区中南部发现了众多三角洲水道砂体及朵叶状砂体,这些砂体被钻井证实为油气藏。研究区的中南部仍然是油气勘探的潜力区,这一认识已被最新探井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盆地 西湖凹陷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花港组 砂体展布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新安边地区延10辫状河相砂体构型研究
8
作者 潘琦 郭峰 张力升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2-39,共8页
对于辫状河相砂体构型的研究,以新安边地区延10储层为例,运用铸体薄片、压汞法和常规的物性分析,结合岩心和测井曲线资料等对沉积相的确定以及对隔夹层的识别.结果表明:新安边地区延10储层发育砂质辫状河相,其微相包括心滩、河道和泛滥... 对于辫状河相砂体构型的研究,以新安边地区延10储层为例,运用铸体薄片、压汞法和常规的物性分析,结合岩心和测井曲线资料等对沉积相的确定以及对隔夹层的识别.结果表明:新安边地区延10储层发育砂质辫状河相,其微相包括心滩、河道和泛滥平原,岩性发育以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是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研究区隔夹层较为分布且隔夹层具有明显的区别,泥质隔夹层较多其次为物性隔夹层和钙质隔夹层,且泥质隔夹层厚度相对较大;辫状河砂体构型以多期型M和两期型D为主,其中河道微相以D2和S发育为主,厚度多在5~8 m之间,心滩微相以M型发育为主,其厚度大于9 m.该研究成果对于砂质辫状河相后期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相 砂体构型 隔夹层 储层
下载PDF
吐哈盆地苏巴什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地层、岩石学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9
作者 郭长林 尚高峰 +5 位作者 曹雷 王刚 薛栋 杨冰彬 宁强强 杨兴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48-658,共11页
吐哈盆地为中国西部中-新生代内陆山间盆地,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吐鲁番地块,苏巴什地区地处艾丁湖斜坡带之上。文章详细论述了苏巴什地区找矿目的层西山窑组地层、岩石学特征,指出艾丁湖宽缓的单斜构造有利于西山窑组的稳定沉积;苏巴什... 吐哈盆地为中国西部中-新生代内陆山间盆地,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吐鲁番地块,苏巴什地区地处艾丁湖斜坡带之上。文章详细论述了苏巴什地区找矿目的层西山窑组地层、岩石学特征,指出艾丁湖宽缓的单斜构造有利于西山窑组的稳定沉积;苏巴什地区西山窑组砂体层数少,厚度大,且有机质丰富,连通性较好,对含铀含氧水的顺层流动有利,有利于形成规模较大的层间氧化带及铀矿化。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范围广,泥-砂-泥结构较发育,铀矿化主要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的边部,为铀矿化提供了充足的储矿空间。西山窑组岩石学特征为孔隙式胶结,岩石固结程度以疏松-较疏松为主,在西山窑组沉积时期离蚀源区较近,岩石成熟度较低,成岩压实作用较弱,河道水动力条件较强,对砂岩型铀成矿有利。综合分析认为苏巴什地区西山窑组砂岩型铀成矿条件有利,找矿前景广阔,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巴什地区 西山窑组 砂体 辫状河三角洲相 岩石学
下载PDF
地震信号谐波提频技术在辫状河砂体精细识别的应用
10
作者 韦红 白清云 +2 位作者 孙佳林 张鹏志 孟云涛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5期577-584,共8页
渤海许多油田目前处于高含水低采收率阶段,亟需对油田的潜力进行深入研究,维持稳产。其中渤海B油田经过20年的定向井开发,一套层系合采强注,层间干扰严重,对剩余油的挖潜存在困难。由于现有地震资料分辨率有限,无法识别辫状河复合砂体... 渤海许多油田目前处于高含水低采收率阶段,亟需对油田的潜力进行深入研究,维持稳产。其中渤海B油田经过20年的定向井开发,一套层系合采强注,层间干扰严重,对剩余油的挖潜存在困难。由于现有地震资料分辨率有限,无法识别辫状河复合砂体内部的储层结构,包括隔夹层和薄砂体的纵、横向展布,因此目前主要采用定向井开发。本次提出地震信号谐波提频技术,使用地震数据中的基波信号预测谐波、次谐波信号,再将所有谐波信号叠加到原地震数据中,以拓展高频端和低频端地震信号,达到提频目的。该方法突破传统褶积模型的限制,不再需要估计地震子波、无需假设地层反射系数稀疏、无需井信息等等,减少人为主观因素。通过动静态信息验证,能有效精细识别辫状河砂体内部结构,指导定向井改为水平井开发,避免层间干扰,有效助力高效开采剩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信号 谐波 辫状河砂体 分辨率
下载PDF
基于辫状河储层特征控制的地震反演砂体刻画——以苏里格气田盒8下段为例
11
作者 翟羽佳 马君霞 +2 位作者 马旭 杨洋 张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1722,共12页
【目的】干扰试井显示苏里格气田主力产气层盒8下段砂体连通性差,SD27-36区块密井网(500 m×600 m)条件下砂体展布特征仍不明确。亟需探索砂体规模及叠置方式的刻画方法,以明确井间砂体的连通性。【方法】将现代河流和野外露头观测... 【目的】干扰试井显示苏里格气田主力产气层盒8下段砂体连通性差,SD27-36区块密井网(500 m×600 m)条件下砂体展布特征仍不明确。亟需探索砂体规模及叠置方式的刻画方法,以明确井间砂体的连通性。【方法】将现代河流和野外露头观测结果与地质统计学反演结合,以观测结果优化反演参数并建立刻画模型,精细识别砂体边界及其叠置关系,实现砂体三维空间定量刻画。【结果与结论】观测显示盒8下段辫状河单心滩砂体纵横向剖面上呈孤立、对接、切叠等多种接触关系,单砂体平面规模小(长200~600 m,宽50~250 m),以叠置、复合方式形成特定形态的复合心滩砂体。地质统计学反演获得的砂体三维刻画结果边界清晰,井间砂体与井点岩性过渡自然,砂体规模与沉积观测结果相似,砂体连通性认识与干扰试井试验结果符合率达87%。本次砂体刻画结果及方法不仅能指导苏里格气田的勘探和开发部署,也可以为其他辫状河砂体认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盒8下段 辫状河沉积 地质统计学反演 砂体刻画
下载PDF
砂体构型特征与剩余油分布模式——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Kumkol South油田为例 被引量:29
12
作者 赵伦 梁宏伟 +4 位作者 张祥忠 陈礼 王进财 曹海丽 宋晓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3-441,共9页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Kumkol South油田为例,通过对曲流河、辫状河和三角洲砂体构型特征、开发效果、剩余油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不同类型砂体构型特征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模式。辫状河砂体构型特征简单,为近水平泥质夹层分布的...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Kumkol South油田为例,通过对曲流河、辫状河和三角洲砂体构型特征、开发效果、剩余油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不同类型砂体构型特征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模式。辫状河砂体构型特征简单,为近水平泥质夹层分布的"泛连通体"构型模式,水驱波及较均匀,边底水推进快,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模式为近水平的泥质落淤层"垂向遮挡控油模式";曲流河砂体构型特征为废弃河道和点坝内泥质侧积层的"半连通体"构型模式,注入水主要沿砂体中下部波及,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模式为废弃河道和泥质侧积层"侧向遮挡控油模式";三角洲砂体构型特征复杂,为侧向与垂向泥岩隔层和泥质夹层发育的"镶嵌式"构型模式,注入水主要沿水流优势通道波及,波及程度相对较弱,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模式为泥岩隔层和泥质夹层的"复合遮挡控油模式"。不同类型砂体剩余油分布规律不同,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剩余油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砂体 曲流河砂体 辫状河砂体 砂体构型 水驱开发效果 剩余油分布 剩余油挖潜 南图尔盖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辫状河三角洲水动力条件与砂体分布规模定量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陈彬滔 杨丽莎 +3 位作者 于兴河 李顺利 谭程鹏 谢京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90-1298,共9页
不同主控水动力条件的三角洲具有不同的平面形态、砂体分布频率和规模尺寸。为了定量表征陆相三角洲的主控水动力条件,将其按水动力相对强度分为浪控、河流影响型浪控、波浪影响型河控、河控4类。实测层段的露头岩心柱状图定量分析结果... 不同主控水动力条件的三角洲具有不同的平面形态、砂体分布频率和规模尺寸。为了定量表征陆相三角洲的主控水动力条件,将其按水动力相对强度分为浪控、河流影响型浪控、波浪影响型河控、河控4类。实测层段的露头岩心柱状图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工河组为河流影响型浪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而西山窑组为波浪影响型河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两类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均主要发育3种类型的砂体,分别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但河流影响型浪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以席状砂为主,分布频率高达57%;波浪影响型河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主,分布频率分别为42%和33%。河流影响型浪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的宽厚比均明显大于波浪影响型河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应砂体的宽厚比;河口坝砂体属于残余成因单元,宽厚比定量关系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辫状河三角洲 砂体类型 定量地质知识库 水动力条件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辫状河体系带特征 被引量:33
14
作者 郭智 贾爱林 +2 位作者 何东博 唐海发 刘群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7-204,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石盒子组8段、山西组1段主体为河流相沉积,河道多期切割、叠置,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辫状河体系"。根据沉积条件和沉积特征的差异,可分为叠置带、过渡带和体系间3个辫状河体系带。研究深化并...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石盒子组8段、山西组1段主体为河流相沉积,河道多期切割、叠置,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辫状河体系"。根据沉积条件和沉积特征的差异,可分为叠置带、过渡带和体系间3个辫状河体系带。研究深化并发展了辫状河体系带的概念及沉积内涵,建立了沉积相-辫状河体系-辫状河体系带的多级沉积格架,提出了辫状河体系带的多参数定量划分标准。综合分析岩心、测井、钻井等资料,认识到辫状河体系带对沉积微相展布和规模、砂体的叠置样式、有效砂体的类型和集中程度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是控制气田沉积、储层的关键地质因素。叠置带心滩发育频率高,规模大,砂体多期叠置,有效砂体富集,是气田开发的主力相带单元,过渡带河道充填发育,有效砂体以孤立型分布为主,辫状河体系间砂体零星发育,开发潜力较差。分别针对叠置带、过渡带建立了水平井地质目标优选标准,优化了井轨迹,为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提供了更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砂体 沉积微相 辫状河体系 致密砂岩气 苏里格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盒8段河流相砂体展布与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白振华 詹燕涛 +1 位作者 王赢 曾丽媛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1期56-62,共7页
河流相砂体横向相变快,连续性和连通性差,储层非均质性强,严重影响了河流相储层的开发效果。依据储层沉积学的研究方法,对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盒8段河流相砂体展布与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14井区盒8段属于早期辫状河沉积向晚... 河流相砂体横向相变快,连续性和连通性差,储层非均质性强,严重影响了河流相储层的开发效果。依据储层沉积学的研究方法,对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盒8段河流相砂体展布与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14井区盒8段属于早期辫状河沉积向晚期曲流河沉积逐渐转化的沉积背景,其主要沉积微相包括河道滞留沉积、心滩、边滩、决口扇、天然堤、河漫砂及泛滥泥。受基准面升降与沉积物供应的共同作用,该区河流相砂体演化呈阶段性变化,大致经历了辫状河繁盛发育期、辫-曲共存转化发育期及曲流河繁盛发育期3个阶段,其中辫状河繁盛发育期的心滩砂体与辫-曲共存转化发育期的心滩及边滩砂体是主力含气储层。研究区优质储集砂体的发育受沉积微相展布与基准面旋回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砂体 辫状河 曲流河 砂体展布与演化 盒8段 苏14井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6区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砂体叠置模式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畅 何辉 +4 位作者 王友净 胡亚斐 李积永 谢琳 李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33,共9页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叠置关系以指导油田精细挖潜,综合利用岩心分析、测录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精细表征沉积特征,建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明确相控储层砂体展布规律及叠置类型。研究表明:昆北油田切6区古...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叠置关系以指导油田精细挖潜,综合利用岩心分析、测录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精细表征沉积特征,建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明确相控储层砂体展布规律及叠置类型。研究表明:昆北油田切6区古近系岩石类型丰富,以含砾砂岩、粉细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中等—低,结构成熟度中—差,主要发育水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及水下三角洲前缘2类亚相,其中平原亚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越岸及泛滥平原3种沉积微相,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河口坝、席状砂及河道间5种沉积微相;总结出辫状河三角洲砂体"2类5种"叠置模式,包括堆叠型、拼接型、决口型、溢岸型及孤立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砂体叠置模式 辫状河三角洲 切6区 昆北油田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准中地区三工河组三角洲砂体成因地质模型 被引量:12
17
作者 隋风贵 许涛 乔玉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综合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中部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与曲流河三角洲砂体的成因机理及差异性,认为辫状河三角洲较曲流河三角洲水动力条件、搬运能力及侵蚀能力均较强,砂体连通性及颗粒分选性较好,从而建立曲流河三角洲"孤... 综合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中部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与曲流河三角洲砂体的成因机理及差异性,认为辫状河三角洲较曲流河三角洲水动力条件、搬运能力及侵蚀能力均较强,砂体连通性及颗粒分选性较好,从而建立曲流河三角洲"孤立砂体"、辫状河三角洲"砂夹泥"和"泛连通块砂"等3种砂体成因地质模型,并分别对应岩性圈闭、构造-岩性圈闭或低幅构造圈闭等3种圈闭(组合)类型采取不同的勘探方式。最终明确在研究区早期油气充注、后期构造掀斜调整的背景下,三工河组二段上亚段的"孤立砂体"模型所对应的岩性圈闭是目前准中1区块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曲流河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砂体成因 地质模型
下载PDF
一种厘定复合辫状河道砂体期次的新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单敬福 李占东 +7 位作者 李浮萍 王一 胡光明 张彬 闫海利 陈欣欣 崔连可 葛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4,共7页
在对辫状河发育的地层进行小层划分对比研究过程中,常常遇到某些单井钻遇的厚层辫状河道砂体无法分期的情况,给辫状河道的平面组合和识别带来很大困难。为此,通过分析研究岩心、测井录井、野外露头剖面和现代卫星图片等资料,总结出了一... 在对辫状河发育的地层进行小层划分对比研究过程中,常常遇到某些单井钻遇的厚层辫状河道砂体无法分期的情况,给辫状河道的平面组合和识别带来很大困难。为此,通过分析研究岩心、测井录井、野外露头剖面和现代卫星图片等资料,总结出了一套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标志层顶拉平的基础上,呆用"去压实效应邻井单期河道标定法",用邻井的期次可明显划分的单期河道去标定复合河道,最终完成复合河道的分期。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区下二叠统石盒子组8段下亚段2小层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取心的岩心标定法验证结果表明:①该方法分期精度较高,有助于揭示砂体空间叠置与局部砂体富集规律,提高砂体的钻遇率;②在消除压实效应过程中,采用了"松弛回弹技术"对因泥岩段的大量压实造成的河道上拉进行了拉伸复位,从而提高了同期河道对比的准确性,避免了误判。结论认为:该方法能够对切叠较严重、分期难度较大的复合辫状河道进行准确分期,可为后续小层地层精确对比和同期河道砂体的平面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复合辫状河道砂体 期次 标志层 压实校正 单期河道 连续取心验证法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辫状河沉积体系与铀成矿关系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国荣 贾为卫 +3 位作者 杜默 黄松 鲁克改 孙潇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42-354,共13页
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测试分析,结合砂体沉积构造及剖面特征,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河流沉积体系的岩性、岩相及铀矿化发育特征,探讨了辫状河相砂体特征与铀成矿关系,认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辫状河相的厚大砂体是准... 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测试分析,结合砂体沉积构造及剖面特征,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河流沉积体系的岩性、岩相及铀矿化发育特征,探讨了辫状河相砂体特征与铀成矿关系,认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辫状河相的厚大砂体是准噶尔盆地南缘最有利的砂岩型铀成矿载体,控制了工业铀矿化的空间分布,使铀矿化呈多层状、板状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砂体 沉积特征 铀矿化
下载PDF
南堡凹陷南部物源古近系沙一段沉积特征 被引量:9
20
作者 文雯 赵晓东 +2 位作者 刘晓 李亮 乔海波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3-336,共4页
通过沉积构造、岩石类型、粒度、测井特征等分析,认为南堡凹陷南部物源古近系沙一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缘、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并局部发育深水滑塌浊积扇、滨浅湖滩坝微... 通过沉积构造、岩石类型、粒度、测井特征等分析,认为南堡凹陷南部物源古近系沙一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缘、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并局部发育深水滑塌浊积扇、滨浅湖滩坝微相以及滨浅湖沉积。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在平面上多呈条带状、片状分布;河口坝及滨浅湖滩坝在平面上主要呈椭圆状、土豆状或不规则状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的末端;水下分流河道侧缘在河道主体边侧呈条带状、席状分布;深水滑塌浊积扇主要呈不规则状分布在边界处或者河道砂体之外,整体呈现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的沉积组合,其物源来自南西方向。断裂、古地貌及物源供给方式是影响南堡凹陷南部物源沉积相发育及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砂体 辨状河三角洲前缘 沉积相 沙-段 古近系 南部物源 南堡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