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漫性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BMA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郭迎春 王宇 +1 位作者 张志欣 王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BMA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手术切除的64例弥漫性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瘤周水肿组织BMAL1表达;术前进行脑MRI检查,计算水肿指数评估... 目的探讨弥漫性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BMA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手术切除的64例弥漫性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瘤周水肿组织BMAL1表达;术前进行脑MRI检查,计算水肿指数评估瘤周水肿程度。结果64例均伴有瘤周水肿,其中轻度水肿20例,中度水肿9例,重度水肿35例;瘤周水肿组织BMAL1高表达39例,低表达25例。瘤周水肿组织BMAL1免疫组化染色评分与水肿指数呈明显正相关(r=0.408;95%CI 0.179~0.59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AL1高表达是弥漫性胶质瘤并发重度瘤周水肿的独立影响因素(OR=5.558;95%CI 1.897~8.467;P<0.001)。结论弥漫性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BMAL1表达水平与瘤周水肿程度呈正相关,提示BMAL1可能参与弥漫性胶质瘤瘤周水肿的发生、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胶质瘤 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BMAL1) 瘤周水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生物钟基因BMAL1通过促进ROCK1调控滋养层细胞功能障碍的研究
2
作者 李发敏子 吴淑娟 +3 位作者 韩璐 周梦琪 吴莲芝 杨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34-943,共10页
目的 分析生物钟基因脑和肌肉组织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类似蛋白1(BMAL1)对Ras同源物基因组成员A(RhoA)/Rho相关激酶1(ROCK1)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对滋养层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选择滋养层细胞系JEG3细胞,根据转染BMAL1过表达... 目的 分析生物钟基因脑和肌肉组织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类似蛋白1(BMAL1)对Ras同源物基因组成员A(RhoA)/Rho相关激酶1(ROCK1)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对滋养层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选择滋养层细胞系JEG3细胞,根据转染BMAL1过表达质粒以及添加1μmol/L、2μmol/L、5μmol/L ROCK1抑制剂Y27632,分为对照组、BMAL1组、BMAL1+1μmol/L Y27632组、BMAL1+2μmol/L Y27632组、BMAL1+5μmol/L Y27632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BMAL1、RhoA、ROCK1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记物N-cadherin、Vimentin和转录因子Snail、Slug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周期、凋亡以及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JEG3细胞过表达BMAL1后,与对照组相比,ROCK1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RhoA mRNA表达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BMAL1组N-cadherin、Vimentin、Snail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在蛋白水平,BMAL1组ROCK1、RhoA及Snail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Y27632处理可以显著降低Vimentin及Snail蛋白表达(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BMAL1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01),BMAL1+Y27632各浓度组较BMAL1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MAL1组细胞周期由G0/G1期向S+G2/M期转化,细胞总凋亡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胞内ROS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BMAL1组相比,BMAL1+1μmol/L Y27632组和BMAL1+2μmol/L Y27632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BMAL1+1μmol/L Y27632组细胞ROS平均荧光强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AL1+2μmol/L Y27632组细胞ROS平均荧光强度较BMAL1组显著增加(P<0.001)。结论 生物钟基因BMAL1通过促进ROCK1表达参与调控滋养层细胞增殖、DNA合成、凋亡及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和肌肉组织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类似蛋白1(BMAL1)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ROCK1) 滋养层细胞 复发性流产
下载PDF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中时钟基因BMAL1与MyoD的作用
3
作者 刘志杨 傅泽铤 +1 位作者 夏雨 丁海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0-515,共6页
背景:一次大负荷运动后会引起肌联蛋白titin降解导致骨骼肌损伤,成肌调节因子家族MyoD参与骨骼肌生成,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一次大负荷运动不同时相下骨骼肌MyoD、时钟基因BMAL1与titin表达变化,以期明确BMAL1与... 背景:一次大负荷运动后会引起肌联蛋白titin降解导致骨骼肌损伤,成肌调节因子家族MyoD参与骨骼肌生成,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一次大负荷运动不同时相下骨骼肌MyoD、时钟基因BMAL1与titin表达变化,以期明确BMAL1与MyoD在运动诱导骨骼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24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n=4)和运动组(n=20)。运动组大鼠于跑台进行90 min下坡跑,运动后即刻(0 h)及运动后12,24,48,72 h取比目鱼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BMAL1、MyoD的mRNA表达量;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肌纤维超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观测MyoD与BMAL1、BMAL1与titin的定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透射电镜显示:一次大负荷离心运动后,大鼠比目鱼肌部分位置肌节变宽,Z线模糊不清呈水波状,其中运动后12 h损伤最为严重,72 h后基本恢复;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运动组BMAL1的mRNA表达呈现先升高,后趋于正常的状态;MyoD的mRNA表达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③免疫荧光观测:运动组可在12,24 h观测到BMAL1和MyoD的共定位;可在0,12,24 h观测到BMAL1和titin的共定位;④结果表明,MyoD与BMAL1共同参与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修复,可能是通过titin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 运动 骨骼肌 损伤 成肌调节因子 大脑/肌肉芳香经受体核转位因子样蛋白1 骨架蛋白 肌联蛋白
下载PDF
BMAL1基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洪智康 陈晓虎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23期2824-2829,共6页
生物钟基因及其编码翻译的蛋白质通过转录翻译反馈回路调控机体24 h昼夜节律,许多临床心血管生理病理现象存在一定的昼夜节律变化。脑和肌肉芳烃受体核转录因子样蛋白-1(BMAL1)基因是转录翻译反馈回路中的重要环节,BMAL1基因缺失可能破... 生物钟基因及其编码翻译的蛋白质通过转录翻译反馈回路调控机体24 h昼夜节律,许多临床心血管生理病理现象存在一定的昼夜节律变化。脑和肌肉芳烃受体核转录因子样蛋白-1(BMAL1)基因是转录翻译反馈回路中的重要环节,BMAL1基因缺失可能破坏机体的正常昼夜节律,从而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如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各种心肌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研究BMAL1基因与各类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探究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及信号通路,且有望在未来寻找到新的有效的基因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脑和肌肉芳烃受体核转录因子样蛋白-1基因 昼夜节律
下载PDF
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周期昼夜节律调节因子2、Notch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蒋海涛 杜胜奇 +1 位作者 李福青 王红 《癌症进展》 2023年第8期837-842,共6页
目的探讨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BMAL1)、周期昼夜节律调节因子2(PER2)、Notch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1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结直肠癌... 目的探讨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BMAL1)、周期昼夜节律调节因子2(PER2)、Notch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1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BMAL1、PER2、Notch1、GSK-3βmRNA的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腺癌及癌旁组织、30例经内镜切除的结直肠腺瘤组织中BMAL1、PER2、Notch1、GSK-3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BMAL1、PER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otch1、GSK-3β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结直肠腺癌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及结直肠腺癌癌旁组织中,BMAL1、PER2的表达呈递增趋势,而Notch1、GSK-3β的表达呈递减趋势。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结直肠腺癌患者结直肠腺癌组织中BMAL1、Notch1蛋白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患者(P﹤0.05);病理类型为黏液腺癌的结直肠腺癌组织中PER2蛋白的表达高于管状腺癌(P﹤0.05),GSK-3β的表达低于管状腺癌(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BMAL1的表达与PER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2,P=0.018),PER2的表达与GSK-3β的表达呈负相关(r=-0.291,P=0.040),Notch1的表达与GSK-3β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5,P=0.045),其余指标间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BMAL1、Notch信号通路、GSK-3β均可能参与调控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且GSK-3β可能与BMAL1和Notch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相互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癌 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 周期昼夜节律调节因子2 NOTCH1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α诱导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药物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嵇扬 曾国钱 +2 位作者 孙笃新 林爱友 芮耀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3,共3页
作者研究了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对培养的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在5~500pg·ml-1范围内,IL-1α可诱导培养的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当用50pg·m... 作者研究了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对培养的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在5~500pg·ml-1范围内,IL-1α可诱导培养的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当用50pg·ml-1IL-1α与该平滑肌细胞共孵育24h时,刺激作用最强,增殖率达29.1%。欧芹素乙、异欧芹素乙,6-(α,α-苯基乙酰哌嗪基苯基)-4,5-二氢-5-甲基-3(2H)哒嗪酮在浓度为10-6~10-4mol·L-1时,可剂量依赖性地拮抗IL-1α诱导的该平滑肌细胞增殖,药物浓度最高(10-4mol·L-1)时,抑制率值最大;6-(α,α-二苯基乙酰哌嗪基苯基)-4,5-二氢-5-甲基-3(2H)哒嗪酮,在低浓度时(10-6和10-5mol·L-1)可抑制IL-1α诱导的该平滑肌细胞增殖,药物浓度升高,抑制率也加大,而在高浓度时(10-4mol·L-1)抑制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平滑肌 欧芹素乙
下载PDF
时钟基因Bmal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袁泉 赵博 +3 位作者 刘恋 黎梅 王雅枫 夏中元 《医学综述》 2019年第5期872-876,共5页
近年来关于生物钟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时钟基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熟悉,其中Bmal1基因是形成机体昼夜节律必不可少的时钟基因。Bmal1-Clock复合体是哺乳动物昼夜节律核心负反馈环中调控时钟基因转录的关键元件。Bmal1... 近年来关于生物钟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时钟基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熟悉,其中Bmal1基因是形成机体昼夜节律必不可少的时钟基因。Bmal1-Clock复合体是哺乳动物昼夜节律核心负反馈环中调控时钟基因转录的关键元件。Bmal1不仅仅作用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某一单一机制,而是多重影响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神经元细胞凋亡及自噬,并且损伤机制同时也会影响Bmal1的转录及翻译。而神经元氧化应激反应作为脑缺血再灌注的主要损伤机制,也受到Bmal1的调控。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也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Bmal1通过调控NO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以及维持血管正常结构来影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时钟基因 BMAL1 氧化应激 凋亡 自噬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药物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嵇扬 曾国钱 芮耀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BCSMC)增殖的影响。浓度为5~100ng·L-1的IL-1β与BCSMC共同孵育24h,即可明显诱导BCSMC的增殖,IL-1β浓度为50ng·L...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BCSMC)增殖的影响。浓度为5~100ng·L-1的IL-1β与BCSMC共同孵育24h,即可明显诱导BCSMC的增殖,IL-1β浓度为50ng·L-1时,增殖率为17%。欧芹素乙,异欧芹素乙,6-(α,α-二苯基乙酰哌嗪基苯基-4,5-二氢-5-甲基-3(2H)-哒嗪酮(简称DMDP),6-(α-本基乙酰哌嗪基苯基)-4,5-二氢-5-甲基-3(2H)-哒嗪酮(简称PMDP)分别在不同浓度可显著抑制IL-1β所诱导的BCSMC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平滑肌 欧芹素乙
下载PDF
Bmal1通过肠嗜铬细胞及其TPH1-5-HT信号通路参与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
9
作者 曾玮玮 王彦钧 +10 位作者 邹路 何雨芩 肖世莉 王静 乔丹 赵蓉 王斌 赵媚 陈东风 王帅 杨敏 《胃肠病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1-327,共7页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生与生物钟节律紊乱有关,IBS症状常具有昼夜波动等节律紊乱特征。肠嗜铬细胞(EC细胞)及其色氨酸羟化酶-1(TPH1)-5-羟色胺(5-HT)信号通路是目前公认的参与IBS发生的关键病理生理学机制。目的:探讨生物钟核心基...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生与生物钟节律紊乱有关,IBS症状常具有昼夜波动等节律紊乱特征。肠嗜铬细胞(EC细胞)及其色氨酸羟化酶-1(TPH1)-5-羟色胺(5-HT)信号通路是目前公认的参与IBS发生的关键病理生理学机制。目的:探讨生物钟核心基因Bmal1是否通过调控EC细胞及其TPH1-5-HT信号通路参与IBS的发生。方法:采用IBS模型和对照Sprague-Dawley大鼠以及Bmal1肠道特异性敲除(Bmal1△IEC)和野生型(WT)C57BL/6小鼠进行研究。以连续单一刺激方法建立IBS模型。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肠Bmal1、EC细胞嗜铬粒蛋白A(Cg A)、TPH1和5-HT表达。结果:大鼠实验:Bmal1主要表达于结肠上皮细胞,在EC细胞中亦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授时因子时间点(ZT)ZT8:00和ZT24:00时,IBS模型组结肠Bmal1表达明显增高,且模型组ZT8:00的Bmal1表达明显高于ZT16:00和ZT2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鼠实验:与WT组相比,Bmal1△IEC组结肠EC细胞数量明显减少,TPH1、5-HT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BS模型大鼠结肠生物钟基因Bmal1的表达存在昼夜异常波动,Bmal1表达的昼夜紊乱可通过EC细胞及其TPH1-5-HT信号通路参与IB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位样蛋白⁃1 肠易激综合征 肠嗜铬细胞 色氨酸羟化酶⁃1 5⁃羟色胺
下载PDF
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基因调控口腔及全身骨代谢的作用
10
作者 邓诗勇 宫苹 谭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98-204,共7页
近日钟基因调控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mal1)基因作为其核心组分之一,与多种生物行为活动密切相关,近年来,其在调控骨代谢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Bmal1基因可通过下游多种信号通路的介... 近日钟基因调控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mal1)基因作为其核心组分之一,与多种生物行为活动密切相关,近年来,其在调控骨代谢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Bmal1基因可通过下游多种信号通路的介导,分别参与调节骨相关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等细胞的生理活动,进而影响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骨代谢相关疾病,同时也在颌骨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就Bmal1基因调控骨代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口腔及全身相关骨代谢疾病的诊疗提供可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基因 骨发育 间充质干细胞 代谢性骨疾病
下载PDF
Pathogenic Effects of Cloned Genomic DNA of Porcine Circovirus-like Virus P1 on Neonatal Mice via Different Inoculation Routes
11
作者 Sheng Shaoyang Ren Zili +2 位作者 Wen Libin He Kongwang Zhu Xuejiao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8年第3期191-193,共3页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pathogenicity of cloned genomic DNA of porcine circovirus-like virus Pl to neonatal mice via different inoculation routes (brain, liver and muscle). [Method] Cloned genomic D...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pathogenicity of cloned genomic DNA of porcine circovirus-like virus Pl to neonatal mice via different inoculation routes (brain, liver and muscle). [Method] Cloned genomic DNA of P1 was inoculated to neonatal mice via different routes of brain, liver and muscle. Tissues of heart, liver, spleen, lung, kidney and brain were taken from neonatal mice at 7, 14 and 21 d post inoculation, re- spectively. Pl in various tissues were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detected by using ordinary PCR and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Meanwhil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analyzed. [Result] Pl was detected in neonatal mice inoculated through three different routes. The viral load of tis- sues at 7 d post inocu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at 14 and 21 d post inoculation. Moreover, muscle inoculation led to the highest viral load in all tissues of neonatal mice. [Conclusion] Pl infection caused different degrees of pathological damage to heart, liver, lung, kidney and brain in neonatal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 Cloned genomic DNA brain inoculation Liver inoculation muscle inoculation
下载PDF
BMAL1、CLOCK及其靶基因PER1血浆蛋白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12
作者 方正美 朱丽君 +3 位作者 常微微 金岳龙 陈燕 姚应水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基因(BMAL1)、时钟基因(CLOCK)及其靶基因周期基因1(PER1)外周血中蛋白水平与高血压及其相关临床资料变量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弋矶山医院体检中心2019年7~8月原发性高血压服用降压药患者63例,... 目的:探讨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基因(BMAL1)、时钟基因(CLOCK)及其靶基因周期基因1(PER1)外周血中蛋白水平与高血压及其相关临床资料变量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弋矶山医院体检中心2019年7~8月原发性高血压服用降压药患者63例,未服用药者34例,正常血压者54名为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BMAL1、CLOCK、PER1血浆蛋白水平差异以及蛋白与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未服用药高血压组的血浆CLOCK蛋白水平下降[4.19(3.97,4.99)ng/mL vs.4.97(4.35,5.37)ng/mL,P=0.008]。血浆PER1水平与BMI水平呈正相关(r=0.225,P=0.036),CLOCK蛋白水平与收缩压水平呈负相关(r=-0.243,P=0.02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低CLOCK水平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17)。结论:血浆CLOCK蛋白低水平与高血压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时钟基因 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样1基因 周期基因1
下载PDF
和胃安神方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王硕 王长振 +7 位作者 李志慧 黄天科 王亮 田楚娇 邹涛 刘子涵 陈琦 李绍旦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145-2151,共7页
目的探讨和胃安神方治疗失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司唑仑组与和胃安神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2天构建大鼠失眠模型。造模成功后,艾司唑仑... 目的探讨和胃安神方治疗失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司唑仑组与和胃安神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2天构建大鼠失眠模型。造模成功后,艾司唑仑组予以0.33 mg/(kg·d)艾司唑仑水溶液灌胃,和胃安神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浓度为1、2、4 g/ml的和胃安神方10 ml/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10 ml/kg的生理盐水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7天。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给药后每天测量大鼠体质量。最后一次给药后次日采用戊巴比妥钠协同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睡眠情况,记录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长;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下丘脑时钟节律调节蛋白(CLOCK)、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MAL1)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在各时间点体质量较正常组大鼠降低(P<0.01);与艾司唑仑组同时间比较,和胃安神方低剂量组大鼠在给药第5、6、7天体质量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睡眠时长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睡眠时长增加(P<0.01);和胃安神方高剂量组与艾司唑仑组睡眠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和胃安神方中、低剂量组睡眠时长较艾司唑仑组缩短(P<0.01)。各组大鼠睡眠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均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CLOCK、BMAL1表达显著减少(P<0.01);和胃安神方低、高剂量组大鼠下丘脑中CLOCK、BMAL1表达均较模型组增多(P<0.05或P<0.01)。结论和胃安神方可改善模型大鼠的失眠状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下丘脑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和胃安神方 下丘脑 生物钟 时钟节律调节蛋白 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
原文传递
糖尿病大鼠脑内微血管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艳 吴兴临 +1 位作者 张建中 王岩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9期881-883,886,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脑膜、脑实质微血管的病理改变及其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其下游作用底物转录因子Elk-1的磷酸化状态,探讨糖尿病血管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制备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脑膜、脑实质微血管的病理改变及其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其下游作用底物转录因子Elk-1的磷酸化状态,探讨糖尿病血管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制备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制模后3d和2、4、8周脑膜、脑实质微血管病变,免疫组织化学观察高血糖状态下脑内微血管中p-ERK1/2及下游作用底物p-ELK1的表达情况。结果 p-ERK1/2、p-ELK1在各时间点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大鼠脑膜、脑实质微血管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p-ERK1/2在糖尿病4、8周组脑膜、脑实质微血管中表达均明显上调;p-ELK1在糖尿病4、8周组脑膜、脑实质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均明显的上调(P<0.05),分别与糖尿病3d、2周组及各期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各组脑膜微血管平滑肌细胞中p-ELK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4、8周组SD大鼠脑内微血管中存在ERK1/2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ts样基因1 微血管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昼夜节律与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锦锋 杨凡 邓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9-922,共4页
研究发现,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可能受到昼夜节律基因的调控。昼夜更迭和光线刺激可调节昼夜节律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组成转录-翻译环路,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和中枢钟-子钟基因表达变化共同调节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 研究发现,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可能受到昼夜节律基因的调控。昼夜更迭和光线刺激可调节昼夜节律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组成转录-翻译环路,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和中枢钟-子钟基因表达变化共同调节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从而调控心律失常。本文主要综述昼夜节律调控心律失常的分子基础、机制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心律失常 生物钟 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 昼夜运动输出周期蛋白
下载PDF
运动调控昼夜节律在抗肌萎缩中的作用
16
作者 黄杰轮 梁计陵 陈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5-1022,共8页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剧,老年人口剧增,伴随着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体育锻炼减少与生活作息不规律等问题愈发严重。这样的结果显著增加了骨骼肌萎缩的发病率,降低了老年和慢性疾病人群机体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与此同时,饮食不均...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剧,老年人口剧增,伴随着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体育锻炼减少与生活作息不规律等问题愈发严重。这样的结果显著增加了骨骼肌萎缩的发病率,降低了老年和慢性疾病人群机体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与此同时,饮食不均衡和运动量降低以及激素水平波动等进一步加剧骨骼肌萎缩的发生,其病理机制主要为慢性炎症加重、线粒体功能障碍、自噬功能状态低下、细胞凋亡增加、肌卫星细胞功能受损以及昼夜节律紊乱等。其中,随着昼夜节律相关研究的深入,骨骼肌作为机体最大的外周生物钟,可通过调控昼夜节律核心基因BMAL 1以及CLOCK基因,对骨骼肌纤维结构、线粒体功能、肌肉质量等产生影响。运动锻炼作为改善骨骼肌质量的重要干预策略,还可激活昼夜节律信号通路,调控其相位,进而改善肌肉再生、提高肌肉力量,发挥延缓肌萎缩作用。为此,本文从昼夜节律的角度去阐述其与肌萎缩发生以及潜在运动干预的分子机制,以期为肌萎缩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提供新的靶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 昼夜节律 运动 脑和肌ARNT样蛋白1 时钟基因
下载PD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gene transfection in repair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eurysm wall
17
作者 Lei Jiao Ming Jiang +3 位作者 Jinghai Fang Yinsheng Deng Zejun Chen Min W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6期2915-2921,共7页
Surgery o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has some risk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aneurysm. We established an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eurysm model by dripping elastase in the crotch of the right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 Surgery o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has some risk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aneurysm. We established an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eurysm model by dripping elastase in the crotch of the right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rotid arteries of New Zealand rabbits. Following model induction, lentivirus carrying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was injected through the ear vein. We found that the longer the action time of the lentivirus, the smaller the aneurysm volume. Moreover,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in the aneurysm increased, but smooth muscle 22 alpha and hypertension-related gene 1 mRNA expression decreased. At 1,2, 3, and 4 weeks following model establishment, following 1 week of injection of lentivirus carrying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the later the intervention time, the more severe the blood vessel damage, and the bigger the aneurysm volume, the lower the smooth muscle 22 aJpha and hypertension-related gene ~ mRNA expression. Simultaneously,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decreased.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recombinant lentivirus carrying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can repair damaged cells in the aneurysmal wall and inhibit aneurysm dynamic growth, and that the effect is dependent on therapeutic d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LENTIVIRUS ANEURYSM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hypertension-related gene 1 smooth muscle 22 alpha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gene therapy brain injur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水平在食管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8
作者 汤金星 魏立 +5 位作者 陈晓 朱晓明 董冠中 杨冬 何苡 王建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47-2350,共4页
目的:探讨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BMAL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77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两组组织... 目的:探讨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BMAL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77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两组组织中BMAL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BMAL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BMAL1表达平均值作为阈值,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BMAL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BMAL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1.69±0.28、2.42±0.29)明显低于食管癌组织中BMAL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0.87±0.10、1.1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80、28.750,P<0.05)。不同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患者BMAL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患者BMAL1蛋白表达水平(1.87±0.21)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1.4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0,P<0.05)。低分化患者BMAL1蛋白表达水平(1.87±0.21)明显高于中高分化患者(1.4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10,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BMAL1蛋白表达水平(1.84±0.24)明显高于未淋巴结转移患者(1.46±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2,P<0.05)。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37.84%(14/37)和62.50%(25/40),高表达患者术后生存率(37.84%)明显低于低表达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10.342,P<0.05)。高表达组患者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表达阳性率[86.49%(32/37)]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患者阳性率[42.50%(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9,P<0.05)。BMAL1表达水平、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特征与食管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BMAL1高表达水平是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1.398,95%可信区间(CI):1.123~1.409,P<0.01]。结论:BMAL1在食管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患者临床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Ki-67表达水平等临床病理特征和标志物呈正相关,BMAL1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 食管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细胞核增殖抗原
原文传递
BCYRN1对大鼠哮喘模型中气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晓宇 马利军 +7 位作者 郭亚丽 高帅 赵丽敏 李晓苏 唐学义 程东军 张罗献 陈卓昌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6期3751-3756,共6页
目的探讨大脑细胞质RNA 1(BCYRN1)对大鼠哮喘病模型中气管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各10只。哮喘组利用卵清蛋白(OVA)构建大鼠慢性哮喘模型,从大鼠气管组织中分离... 目的探讨大脑细胞质RNA 1(BCYRN1)对大鼠哮喘病模型中气管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各10只。哮喘组利用卵清蛋白(OVA)构建大鼠慢性哮喘模型,从大鼠气管组织中分离ASMC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CYRN1的mRNA水平。ASMCs转染Ad-BCYRN1,2-(4-碘苯基)-3-(4-硝基苯基)-5-(2,4-二磺苯基)-2H-四唑(WST-1)法和实时细胞分析仪实验检测ASMCs的增殖变化,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ASMCs的迁移能力变化。用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BB(PDGF-BB)处理ASMCs以诱导其增殖,荧光定量PCR检测BCYRN1的mRNA水平;进一步细胞转染si-BCYRN1,检测ASMCs增殖和迁移能力变化。为检测BCYRN1下调对大鼠呼吸系统吸气和呼气阻力的影响,另取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A组)、致敏+Ad-GFP组(B组)、致敏+Ad-SM22α-si-BCYRN1组(C组)和正常+Ad-SM22α-si-BCYRN1组(D组)各10只。B、C、D组大鼠用鼻喷雾剂将相应腺病毒载体传递至肺后,B、C组的大鼠用OVA处理,A、D组大鼠则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在最后一次用OVA或生理盐水处理24 h后,各组大鼠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静脉注射乙酰甲胆碱,用气管乙酰甲胆碱反应评估各组大鼠呼吸系统吸气和呼气阻力变化。结果哮喘组ASMCs中BCYRN1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60±0.45比1.00);PDGF-BB处理的ASMCs中BCYRN1相对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3.53±0.35比1.00)(均P〈0.01)。ASMCs转染Ad-BCYRN1后,BCYRN1表达显著增加;且转染Ad-BCYRN1组中细胞活力及细胞增殖率分别是对照组的1.75倍和1.47倍,迁移率是对照组的2.42倍(均P〈0.01)。抑制BCYRN1的表达逆转PDGF-BB诱导的ASMCs增殖率和迁移上升。PDGF-BB处理的细胞增殖率和迁移细胞数均显著大于转染si-BCYRN1后的细胞[(4.87±0.21)%比(3.63±0.21)%和80.00±5.00比25.33±2.52,均P〈0.01)]。下调BCYRN1表达降低大鼠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当乙酰甲胆碱浓度达1 mg/kg时,A、B、C、D组吸气阻力分别为(8.27±0.21)、(25.40±0.56)、(12.07±0.67)、(8.40±0.46)cmH2O·s·ml^-1,呼气阻力分别为(13.30±0.56)、(38.37±1.33)、(16.40±0.56)、(13.40±0.46)cmH2O·s· ml^-1(均P〈0.01)。结论过表达BCYRN1促进大鼠哮喘模型气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平滑肌 气管 哮喘 大脑细胞质RNA 1 大鼠
原文传递
Bmal1对急性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绿 许伟红 +1 位作者 张婷 吴华香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41-945,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1(Bmal1)对急性高糖诱导的胰岛素瘤细胞-1(insulinoma cell lines-1,INS-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INS-1细胞分为6组:正常糖浓度对照组(NG)、高糖组(HG)、NG+空载体组(NG+pcDNA3.1)、NG+B...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1(Bmal1)对急性高糖诱导的胰岛素瘤细胞-1(insulinoma cell lines-1,INS-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INS-1细胞分为6组:正常糖浓度对照组(NG)、高糖组(HG)、NG+空载体组(NG+pcDNA3.1)、NG+Bmal1基因过表达组(NG+pcDNA3.1-Bmal1)、HG+空载体组(HG+pcDNA3.1)、HG+Bmal1基因过表达组(HG+pcDNA3.1-Bmal1)。NG组和HG组分别含5.5 mmol/L和33.3 mmol/L葡萄糖。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测Bcl-2、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均数两两比较用SNK-q检验。结果HG组较NG组细胞增殖率下降[(44.17±1.25)%vs(100±1.48)%,P<0.01],凋亡率增加[(1.86±0.28)%vs(0.56±0.04)%,P<0.0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1),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1);HG+pcDNA3.1-Bmal1组较HG+pcDNA3.1组细胞增殖率升高[(64.40±1.98)%vs(43.82±1.07)%,P<0.01],凋亡率下降[(0.95±0.26)%vs(1.66±0.15)%,P<0.05],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1),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1)。与NG+pcDNA3.1组比较,NG+pcDNA3.1-Bmal1组增殖率、凋亡率、Bcl2、Bax和Caspase-3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Bmal1可能通过调控Bcl-2/Bax/Caspase-3信号通路减轻急性高糖导致的胰岛β细胞凋亡,对β细胞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基因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1 急性高糖 细胞凋亡 Bcl-2/Bax/ Caspase-3信号通路 胰岛素瘤细胞-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