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21世纪网络神经外科临床实践的思考
1
作者 赵继宗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百年神经外科发展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经典神经外科时期、显微神经外科时期和微创神经外科时期。进入21世纪,现代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神经外科跨入网络神经外科新时期。网络神经外科是以脑网络的拓扑特性为基础,以多模态智能神经功能... 百年神经外科发展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经典神经外科时期、显微神经外科时期和微创神经外科时期。进入21世纪,现代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神经外科跨入网络神经外科新时期。网络神经外科是以脑网络的拓扑特性为基础,以多模态智能神经功能影像和微创手术技术为手段,在诊治神经系统疾患过程中,使患者脑功能网络得到保护或重塑,藉此提高难治性神经系统疾患诊治水平,它将成为脑科学转化研究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网络神经外科学 神经网络 脑解剖与功能 医学影像 医疗器械 脑机接口
下载PDF
眼针疗法影响脑血流量机制探讨
2
作者 刘雯君 王鹏琴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90-194,共5页
该文为探究眼针疗法对增加脑血流量产生作用的机制,首先从眼针针刺的范围、针刺的深度和可能涉及到的解剖结构,以查阅书籍、文献的方式归纳眼针穴区内的这些解剖结构,包括神经、动静脉、肌肉,探索这些结构的作用,并着重阐述这些结构通... 该文为探究眼针疗法对增加脑血流量产生作用的机制,首先从眼针针刺的范围、针刺的深度和可能涉及到的解剖结构,以查阅书籍、文献的方式归纳眼针穴区内的这些解剖结构,包括神经、动静脉、肌肉,探索这些结构的作用,并着重阐述这些结构通过眼针针刺后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是通过何种机制影响脑血流量的。经过文献检索,文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机制:即自动调节机制、化学调节机制、神经元调节机制、血管内皮细胞调节机制等能够增加脑血流量的机制,阐明了眼针疗法可能是从这些方面途径来提高大脑血流量的。其中的神经元调节机制更值得关注,并对神经血管耦合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为其可能是眼针疗法调节脑血流量的直接作用机制,值得日后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眼解剖 脑血流量 周围神经
下载PDF
Pain perception and its genesis in the human brain 被引量:5
3
作者 Andrew CN CHEN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7-685,共9页
In the past two decades,pain perception in the human brain has been studied with EEG/MEG brain topography and PET/fMRI neuroimaging techniques.A host of 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loci can be activated by various nocice... In the past two decades,pain perception in the human brain has been studied with EEG/MEG brain topography and PET/fMRI neuroimaging techniques.A host of 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loci can be activated by various nociceptive conditions.The activation in pain perception can be induced by physical(electrical,thermal,mechanical),chemical(capsacin,ascoric acid),psychological(anxiety,stress,nocebo) means,and pathological(e.g.migraine,neuropathic) diseases.This article deals mainly on the activation,but not modulation,of human pain in the brain.The brain areas identified are named pain representation,matrix,neuraxis,or signature.The sites are not uniformly isolated across various studies,but largely include a set of cores sites:thalamus and primary somatic area(SI),second somatic area(SII),insular cortex(IC),prefrontal cortex(PFC),cingulate,and parietal cortices.Other areas less reported and considered important in pain perception include brainstem,hippocampus,amygdala and 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MA).The issues of pain perception basically encompass both the site and the mode of brain function.Although the site issue is delineared to a large degree,the mode issue has been much less explored.From the temporal dynamics,IC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initial stage in genesis of pain perception as conscious suffering,the unique aversion in the human b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基因 人类 大脑
下载PDF
经双耳上头皮后切口的取脑法
4
作者 王建伟 刘怀存 +6 位作者 程全成 丁慧如 孙艳荣 谷培良 栾英杰 张军伟 张卫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传统的环状切口或十字切口取脑法无法满足保护捐献者遗容的要求。我们提出经双耳上头皮后切口的取脑法,有效地保护了捐献者的遗容。方法采用距枕外隆凸上方2.0 cm,至耳廓最前缘切口,获取完整的脑。结果该切口未涉及头面部皮肤,且切... 目的传统的环状切口或十字切口取脑法无法满足保护捐献者遗容的要求。我们提出经双耳上头皮后切口的取脑法,有效地保护了捐献者的遗容。方法采用距枕外隆凸上方2.0 cm,至耳廓最前缘切口,获取完整的脑。结果该切口未涉及头面部皮肤,且切口小,有利于缝合修复,减少了渗液。结论该切口有效地保护了捐献者的遗容,将有利于脑库的建立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切口 取脑 脑库 头皮 解剖学
下载PDF
人脑语言功能区与相关白质纤维束通路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常涛 冀珍妮 +2 位作者 周培志 毛庆 陈尧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86-188,共3页
传统的经典语言结构模型认为大脑的语言功能区位于额下回的Broca区和颞上回的Wernicke区,这两个语言区域通过弓状束纤维相互连接;功能上额叶被定义为语言产生区域,颞叶则被视为语言理解区域.现代的语言组织模型则基于脑网络的语言处理模... 传统的经典语言结构模型认为大脑的语言功能区位于额下回的Broca区和颞上回的Wernicke区,这两个语言区域通过弓状束纤维相互连接;功能上额叶被定义为语言产生区域,颞叶则被视为语言理解区域.现代的语言组织模型则基于脑网络的语言处理模型,包含在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区域之间分布的并行和互连的双流体系.本文通过对大脑语言中枢的脑皮质定位和传导通路的研究展开分析,以帮助神经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建立现代语言组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功能 解剖 脑功能定位 白质纤维
下载PDF
大脑前交通动脉成窗现象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兵 杨华 +7 位作者 刘健 李玉明 隋建美 陈益民 出良钊 胡阳春 向欣 匡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胚胎大脑前交通动脉成窗现象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具用质量分数为20%的甲醛溶液固定的胚胎,行大脑血管彩色乳胶灌注。胎龄为16—40周,平均(28±6)周。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前交通动脉成窗的解剖学特征... 目的探讨胚胎大脑前交通动脉成窗现象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具用质量分数为20%的甲醛溶液固定的胚胎,行大脑血管彩色乳胶灌注。胎龄为16—40周,平均(28±6)周。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前交通动脉成窗的解剖学特征。按胎龄分为16—20周7例,21—24周10例,25—28周19例,29—32周9例,33—36周12例,37—40周3例。结果胚胎前交通动脉成窗的发生率为20%(12/60)。根据形态学大致分为4类:线型为8%(5/60),网状型为3%(2/60),丛状型3%(2/60),复合型5%(3/60),各组间前交通动脉成窗的发生与胎龄无相关性(x^2=1.134,P〉0.05)。结论前交通动脉成窗的发生与胎龄无明显相关性,可能与胚胎个体发育和血流动力学等多种因素相关,并容易被误诊为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解剖学 前交通动脉 成窗
下载PDF
人脑连合纤维的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被引量:20
7
作者 于春水 李坤成 +3 位作者 李永忠 梁志刚 秦文 刘嘉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目的 建立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人脑连合纤维的显示方法 ,探讨显示结果与已知解剖知识的一致性。方法 对 1个正常志愿者进行单次激发回波平面弥散张量成像 ,利用纤维束成像软件包显示脑内连合纤维 ,观察重建的连合纤维与已知解剖知识... 目的 建立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人脑连合纤维的显示方法 ,探讨显示结果与已知解剖知识的一致性。方法 对 1个正常志愿者进行单次激发回波平面弥散张量成像 ,利用纤维束成像软件包显示脑内连合纤维 ,观察重建的连合纤维与已知解剖知识的一致性。结果 通过选择恰当的感兴趣区 ,设置不同的分数各向异性阈值、角度阈值、步长和体素内采样数目等参数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以清楚地显示胼胝体、穹隆和前连合等连合纤维的三维结构。显示结果与已知解剖知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纤维束成像的结果与解剖学描述具有高度一致性 ,该方法是一种可靠的研究人脑纤维连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束成像 连合纤维 人脑 解剖
下载PDF
非洲鸵鸟脑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彭克美 张维民 冯悦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经解剖学研究,发现了非洲鸵鸟脑的一些特点。全脑平均重量为26.34g,平均全长为59.26mm,宽42.30mm。小脑较发达,向背侧明显地突出,蚓部的后上方几乎形成一直角,蚓部的横沟明显地比北京鸭等家禽小脑的多,小脑... 经解剖学研究,发现了非洲鸵鸟脑的一些特点。全脑平均重量为26.34g,平均全长为59.26mm,宽42.30mm。小脑较发达,向背侧明显地突出,蚓部的后上方几乎形成一直角,蚓部的横沟明显地比北京鸭等家禽小脑的多,小脑表面积相对大。大脑呈钝三角形,表面光滑,没有脑回和脑沟,灰质很薄。大脑背面有弧形的大脑谷,矢状隆突呈椭圆形。嗅球很小。脑垂体呈小球状。全脑重量仅占体重的0.015%,与家禽脑相差17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非洲鸵鸟脑不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鸵鸟 解剖学 鸵鸟科 鸵形目 饲养
下载PDF
MR弥散张量三维脑白质纤维束成像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贻卓 黄子林 +5 位作者 魏一飞 谢传淼 何浩强 魏大年 陈林 吴沛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44-1247,1250,共5页
目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是一种新的无创性成像方法,它不同于常规T2加权成像(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它可以准确地反映水分子扩散的方向信息,并通过特殊的软件处理,能够实现白质的纤维跟踪与可视化。本文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 目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是一种新的无创性成像方法,它不同于常规T2加权成像(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它可以准确地反映水分子扩散的方向信息,并通过特殊的软件处理,能够实现白质的纤维跟踪与可视化。本文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显示人脑白质纤维束,探讨其与正常解剖学描述的一致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6例志愿者,男4例,女2例,年龄范围21~62岁。于GE 1.5T Sign CV/I型磁共振扫描机,相控阵列鸟笼状头部线圈,采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弥散张量成像序列扫描,GE公司Workstation中的Functool软件进行DTI数据的后处理及三维脑白质纤维束示踪。结果能较好显示的白质纤维有:连合系、钩束、上下纵束、下额枕束、内囊等。上述纤维束与已知的解剖学上的正常的同名纤维束的描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通过DTI方法,我们可以获得一套较为完整的主要正常脑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图,该方法是一种可使脑白质束快速可视化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白质纤维 脑/解剖学
下载PDF
人脑伏隔核的数字解剖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禹 韩锋 +5 位作者 王伟 郝嘉南 许冬明 晏发隆 刘学成 牛松青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人脑中伏隔核的定位、参数测量及三维显示。方法运用数控铣床完成1例45岁男性标本头部原始数据的采集,断面间距0.5mm。选取包含脑组织的连续横断面图像300幅,利用Photoshop CS软件完成尾状核、壳、伏隔核的图像分割,在重建... 目的探讨数字人脑中伏隔核的定位、参数测量及三维显示。方法运用数控铣床完成1例45岁男性标本头部原始数据的采集,断面间距0.5mm。选取包含脑组织的连续横断面图像300幅,利用Photoshop CS软件完成尾状核、壳、伏隔核的图像分割,在重建的连续冠状断面图像上按照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颅脑图像分割方法区分伏隔核,计算伏隔核体积及相关位置信息。利用Amira 3.1.1软件实现尾状核、壳、伏隔核的三维可视化。结果伏隔核及其毗邻结构、常用伏隔核损毁靶点清晰显示。伏隔核体积左侧为972.5mm3,右侧为830.6mm3,左侧大于右侧。伏隔核质心三维坐标,左侧(-11.0,24.4,1.3),右侧(9.3,23.9,1.7)。结论伏隔核的数字解剖能够清晰显示伏隔核的形态,明确伏隔核的体积、位置及毗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隔核 断面解剖 数字解剖 数字人
下载PDF
中国人颅脑数字化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幼琼 田勇 +5 位作者 陈禹 鲁澄宇 苏略 董国军 李波 吕衡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 :探讨虚拟人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 :选择一无器质性病变中年男性颅脑标本 ,采用冰冻刨削切片技术 ,间隔 1 mm作断层切片 ,经扫描仪、普通相机和数码相机摘取图像输入计算机 ,用自编软件处理平台重建颅脑三维结构。结果 :完成... 目的 :探讨虚拟人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 :选择一无器质性病变中年男性颅脑标本 ,采用冰冻刨削切片技术 ,间隔 1 mm作断层切片 ,经扫描仪、普通相机和数码相机摘取图像输入计算机 ,用自编软件处理平台重建颅脑三维结构。结果 :完成颅脑图像数据的采集工作 ,断面图像清晰 ;组建数据库 ,重建结构可任意放大或缩小 ,单独或叠加显示 ,并可任意角度旋转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解剖学和组织学 虚拟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三维定标法在冠、矢状位MRI脑结构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沈龙山 王震寰 +4 位作者 张磊 张顺花 张艳 张俊祥 刘志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16-719,共4页
目的:为冠状及矢状位断层影像解剖研究探讨新的方法。方法:应用个人计算机设备,采用计算机辅助的三维定标法,对大脑冠状位、矢状位MRI上中央进行了识别、定位,并与连续追踪法结果比较。结果:计算机辅助三维定标法精确、方便地实现了中... 目的:为冠状及矢状位断层影像解剖研究探讨新的方法。方法:应用个人计算机设备,采用计算机辅助的三维定标法,对大脑冠状位、矢状位MRI上中央进行了识别、定位,并与连续追踪法结果比较。结果:计算机辅助三维定标法精确、方便地实现了中央沟在冠状面、矢状面等各断层MRI的识别和准确定位,识别结果与连续追踪法互相印证。结论:计算机辅助的三维定标技术可用于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影像解剖 磁共振成像 三维定标法 中央沟
下载PDF
人脑伏核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何维为 王铁民 魏孝琴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索人脑伏核的位置关系和分部;伏核联系纤维伏核蒂的位置及走向;测定有应用价值的数值。以期对今后伏核的研究,为用立体定向外科手术进行戒毒治疗开阔思路,提供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共用11个成人脑。应用朱加也娃提出并详细阐述... 目的:探索人脑伏核的位置关系和分部;伏核联系纤维伏核蒂的位置及走向;测定有应用价值的数值。以期对今后伏核的研究,为用立体定向外科手术进行戒毒治疗开阔思路,提供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共用11个成人脑。应用朱加也娃提出并详细阐述的,经过特殊预处理后的人脑精细解剖方法。按设计的项目测量、统计、数码摄像。结果:人脑伏核埋伏於尾-壳核、内囊前肢的腹侧和钩束形成的薄板之间。内侧依偎隔区,外侧是外囊。伏核分为内侧与外侧两部分。核的前端缩窄被大脑白质包裹,后端横宽紧靠前连合。伏核强大的联系纤维就存在于后端围绕着前连合。伏核联系纤维也分为内、外侧两部分。伏核联系纤维内侧部主要走向终纹、丘脑、大脑水管周围和中脑腹侧。外侧部趋向嗅结节、前穿质等脑底结构。结论:伏核仅其内侧部依偎于隔区,故称为伏核比叫伏隔核更确切。伏核内侧部和许多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脑结构相连是伏核的核心部分。伏核在腹侧纹状体和基底前脑中占有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 伏隔核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连续结构追踪技术对大脑中央沟精确定位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沈龙山 王震寰 +4 位作者 张磊 张顺花 张艳 张俊祥 刘志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12-715,共4页
目的:为脑皮质沟回精确定位探讨新的研究方法。方法:应用个人计算机设备,运用结构连续追踪技术,对大脑中央沟在横断层MRI图像上进行了识别、定位。结果:结构连续追踪技术实现了中央沟在横断断层MRI的识别和准确定位。结论:基于连续断层... 目的:为脑皮质沟回精确定位探讨新的研究方法。方法:应用个人计算机设备,运用结构连续追踪技术,对大脑中央沟在横断层MRI图像上进行了识别、定位。结果:结构连续追踪技术实现了中央沟在横断断层MRI的识别和准确定位。结论:基于连续断层的结构追踪技术可用于断层影像上解剖结构的定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央沟 断层影像解剖 磁共振成像 连续结构追踪
下载PDF
成人大脑中央前沟在冠状断面上的定位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娟 李传福 +4 位作者 刘树伟 郑金勇 李振平 侯金文 刘汉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探索大脑中央前沟在冠状断面上的准确定位。方法 :采用冠状断层标本与相应MRI图像对照观察、统计的方法。结果 :1 在豆状核首次出现断面上 ,中央前沟的出现率左侧 3 3 %、右侧 3 0 %。在中央前沟首次出现断面上 ,豆状核的出现率... 目的 :探索大脑中央前沟在冠状断面上的准确定位。方法 :采用冠状断层标本与相应MRI图像对照观察、统计的方法。结果 :1 在豆状核首次出现断面上 ,中央前沟的出现率左侧 3 3 %、右侧 3 0 %。在中央前沟首次出现断面上 ,豆状核的出现率左侧 97%、右侧 1 0 0 %。 2 在前连合断面上 ,中央前沟的出现率左、右侧均为 87% ,且位于大脑半球额叶上外侧面中点附近。 3 在中央前沟消失、中央旁小叶前部出现的断面上 ,中央前回的髓突粗大而饱满 ,出现率左侧 70 %、右侧 80 %。结论 :1 中央前沟首次出现在豆状核及内囊前肢出现而前连合及背侧丘脑尚未出现的 1~ 2个断面上。 2 前连合层面 ,中央前沟位于大脑半球额叶上外侧面中点附近。 3 当中央前回髓支粗大饱满、中央旁小叶前部出现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解剖学 磁共振成像 冠状断面 豆状核 杏仁体 成年人
下载PDF
颅脑断层标本和图像上的皮质机能定位和动脉区域配布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光忠 沈宗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7-400,共4页
在灰质染兰的脑断层标本上辨认其沟回后,在连续断层标本上追踪其沟回,以校验结构观察的正确性.依据相同层面的脑和颅脑标本上的脑表沟回,内部特征性结构和颅底骨性标志进行标本的层回定位.在断层标本的层次定位后,且在层面上正确认识结... 在灰质染兰的脑断层标本上辨认其沟回后,在连续断层标本上追踪其沟回,以校验结构观察的正确性.依据相同层面的脑和颅脑标本上的脑表沟回,内部特征性结构和颅底骨性标志进行标本的层回定位.在断层标本的层次定位后,且在层面上正确认识结构,则每个断层标本上的机能定位和大脑动脉的分布区域得以确定.同样的方法亦应用于CT.MR和ECT图像.标志动脉配布界线的沟和侧脑室各部的连结虚线作为断层标本或图像上的大脑动脉区域配布的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断层解剖 皮质机能定位 动脉区域配布
下载PDF
成人大脑中央后沟及缘上回在冠状断面上的定位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娟 刘树伟 +4 位作者 郑金勇 李振平 侯金文 李传福 刘汉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 :为给MRI冠状图像精确定位大脑内微小占位性病变及脑功能的影像学研究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用成年男性头部标本 3 0例和活体健康成年男性 6例 ,以经AC PC线中点的垂线为基线 ,获得 4mm层厚的颅脑连续冠状断层MRI图像。将... 目的 :为给MRI冠状图像精确定位大脑内微小占位性病变及脑功能的影像学研究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用成年男性头部标本 3 0例和活体健康成年男性 6例 ,以经AC PC线中点的垂线为基线 ,获得 4mm层厚的颅脑连续冠状断层MRI图像。将扫描后的头部标本 ,开颅取脑 ,重要脑回涂以不同颜色 ,切制成与MRI扫描一致的脑连续冠状断层标本。把标本与相应MRI图像对照观察、统计 ,以确定中央后沟和缘上回在冠状MRI图像上的定位。结果 :(1)在中央后沟首次出现的断面上 ,锥体束大多消失 ,其出现率左侧 13 %、右侧 3 7% ;背侧丘脑半数仍然存在 ,其出现率左侧 43 %、右侧 5 3 %。 (2 )扣带沟缘支出现以后 ,中央后沟渐移至大脑半球上缘 ,顶内沟出现。 (3 )外侧沟由“Y”形变为“—”形时 ,缘上回完整显现 ,左侧 77%、右侧 83 %。结论 :(1)多数中央后沟首次出现在锥体束消失而背侧丘脑仍然存在的断面上 ;在切及侧脑室后角末端的断面上 ,中央后沟消失。 (2 )缘上回的辨认以外侧沟由“Y”形变为“—”形作为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解剖学 磁共振成像 冠状断面
下载PDF
大脑语言区断面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跃 姜均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00-102,共3页
采用断面解剖学方法,对31例成人颅脑语言区的研究中观察到.语言区结构与侧脑室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额叶岛盖,颞横沟和外侧裂后支升段是断面内识别语言区结构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断面解剖 语言区
下载PDF
小鼠脑Willis环的解剖及其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大宽 章翔 +4 位作者 蒋晓帆 彭雅滨 章薇 王西玲 宋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17,F0004,共5页
目的:研究小鼠W illis环的解剖结构,为不同种系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雄性昆明小鼠和Balb/C小鼠各20只,各随机等分成两组即分别为K1、K2、B1、B2组。K1和B1组经左心室灌注墨汁乳胶液约2m l,去骨取脑,观察颈内动脉及... 目的:研究小鼠W illis环的解剖结构,为不同种系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雄性昆明小鼠和Balb/C小鼠各20只,各随机等分成两组即分别为K1、K2、B1、B2组。K1和B1组经左心室灌注墨汁乳胶液约2m l,去骨取脑,观察颈内动脉及W illis环的结构。K2和B2组采用插线法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 CAO)模型,术后1h和24h观察并记录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后,取脑并切成2mm厚片,2%TTC染色,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对梗死体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昆明小鼠后交通动脉多发育良好,90%有完整的W illis环;而Balb/C小鼠后交通动脉多发育不良或缺失,90%W illis环不完整。昆明小鼠M CAO模型梗死灶仅波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24h症状轻,生存率100%;而Balb/C小鼠M CAO模型梗死灶波及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供血区,24h症状重,病死率40%。结论:小鼠M CAO模型的梗死灶大小与W illis环的结构密切相关;昆明小鼠与Balb/C小鼠比较,更适宜制作永久性M CAO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动脉环/解剖学和组织学 脑缺血/病理学 模型 动物 小鼠
下载PDF
数字人脑空间坐标转换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禹 常洪贤 +2 位作者 王伟 郝嘉南 牛松青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9-861,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使用Excel软件实现数字人脑空间坐标转换的方法。方法首先在头部数据集中建立初始坐标系,然后通过坐标系的1次平移和坐标轴的3次旋转,建立人脑标准空间坐标系。结果建立了由初始坐标系到标准坐标系坐标转换的数据表。结论... 目的介绍一种使用Excel软件实现数字人脑空间坐标转换的方法。方法首先在头部数据集中建立初始坐标系,然后通过坐标系的1次平移和坐标轴的3次旋转,建立人脑标准空间坐标系。结果建立了由初始坐标系到标准坐标系坐标转换的数据表。结论通过坐标转换,能够实现数字人脑坐标系统的标准化,为建立中国数字人脑模型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 空间坐标 断面解剖 人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