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驱汽车I曲线复合制动力分配策略研究
1
作者 张行 郝慧荣 +1 位作者 李玉龙 张慧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3-187,共5页
以四驱汽车的I曲线制动力分配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I曲线复合制动力分配策略,对中低制动强度和高制动强度两种不同的工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控制策略。在中低制动强度下利用Simscape对固定比值前后轴制动力分配和基于I曲线的制动力分配的... 以四驱汽车的I曲线制动力分配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I曲线复合制动力分配策略,对中低制动强度和高制动强度两种不同的工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控制策略。在中低制动强度下利用Simscape对固定比值前后轴制动力分配和基于I曲线的制动力分配的效果进行对比。得出固定比值分配制动力在汽车运动过程中容易发生车轮抱死,不能够充分利用路面附着条件;根据I曲线进行制动力分配时,制动力分配更加合理,制动距离相对固定比值减少18%以上。验证了所提出的复合制动策略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系统 制动力分配 Simscape仿真 i曲线
下载PDF
汽车前后轴制动压力数字电液比例分配系统
2
作者 曹清华 张小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7-199,共3页
为使汽车在不同工况及路面时都能使前后轴制动力接近理想的制动力分配曲线,提高汽车运行的安全性,提出了用数字高速开关阀及单片机组成制动力电液比例分配装置,实现前后制动分泵的压力按比例进行分配,装置可根据汽车的载重量,确定与之... 为使汽车在不同工况及路面时都能使前后轴制动力接近理想的制动力分配曲线,提高汽车运行的安全性,提出了用数字高速开关阀及单片机组成制动力电液比例分配装置,实现前后制动分泵的压力按比例进行分配,装置可根据汽车的载重量,确定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制动力分配曲线,实施制动时,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制动器出口压力,由PWM信号控制的两个高速开关阀,适时调节前、后制动分泵中的压力,跟踪标准制动力分配曲线理论分析及台架试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可行,基本上能实现四轮同时制动而不抱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前后轴制动力分配 数字高速开关阀 数字电液比例压力分配
下载PDF
清障车制动力的理想分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勇 陈超 《专用汽车》 1998年第4期6-8,共3页
建立道路清障车拖带车辆制动工况时制动器制动力分配关系的力学模型,并绘制了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对分析道路清障车制动过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道路清障车 制动器 制动力 分配曲线
下载PDF
半挂汽车列车液压制动调节系统计算
4
作者 羊拯民 《安徽工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100-111,共12页
本文以半挂汽车列车的制动力合理分配为基础,对目前液压制动半挂汽车列车常用的管路布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在半挂列车制动管路中设置辐射式比例阀进行压力调节,来实现制动力固定分配比的半挂汽车列车的车轴的最佳抱死顺序。... 本文以半挂汽车列车的制动力合理分配为基础,对目前液压制动半挂汽车列车常用的管路布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在半挂列车制动管路中设置辐射式比例阀进行压力调节,来实现制动力固定分配比的半挂汽车列车的车轴的最佳抱死顺序。通过各轴固定的制动力分配比导出管路系统和辐射式比例阀的特性参数公式,并较详细地论述了调节系统的其它参数的计算,且附有计算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挂汽车列车 幅射式比例阀 最佳抱死顺序 制动稳定性参数 制动力分配比
下载PDF
客车制动力调节分析与优化建模设计
5
作者 孙飞豹 《客车技术》 2010年第5期9-13,18,共6页
根据对汽车制动过程的受力分析,建立理想制动力I曲线,初步确定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比,据ECE制动法规优化建模后,最终确定最佳制动力分配比,进而选定制动阀。
关键词 同步附着系数 制动力分配系数 i曲线 制动阀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策略仿真 被引量:6
6
作者 卢珊 刘志强 +1 位作者 葛进 叶青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90-96,共7页
为了使纯电动汽车在制动时既能保证安全性,又能获取最大的制动能量回馈效率,综合考虑了ECE法规线、I曲线、f线以及M线对制动力分配的规范作用,结合模糊控制算法,提出了一种以车速v、制动强度z以及蓄电池SOC三者为输入、制动能量回馈比... 为了使纯电动汽车在制动时既能保证安全性,又能获取最大的制动能量回馈效率,综合考虑了ECE法规线、I曲线、f线以及M线对制动力分配的规范作用,结合模糊控制算法,提出了一种以车速v、制动强度z以及蓄电池SOC三者为输入、制动能量回馈比例Kr为输出的模糊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再生制动模型,将其嵌入到ADVISOR 2002中,并在CYC_UDDS工况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新的再生制动策略比ADVISOR 2002原有的控制方案回收率提高了6.36%,显著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实际续航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ECE法规线 制动能量回馈效率 模糊控制系统 ADVis0R2002 续航里程
下载PDF
新型赛车制动踏板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思宇 李传昌 魏嘉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53-57,共5页
针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锐狮车队设计的赛车制动踏板系统存在的不足,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注重材料的使用,车手的舒适度以及赛车制动力的保持,通过对制动力进行精确计算,对比分析制动器制动力理想分配曲线和实际分配曲线,结合一系列的... 针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锐狮车队设计的赛车制动踏板系统存在的不足,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注重材料的使用,车手的舒适度以及赛车制动力的保持,通过对制动力进行精确计算,对比分析制动器制动力理想分配曲线和实际分配曲线,结合一系列的仿真分析,设计一套新型赛车制动踏板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制动器制动力实际分配均匀,系统设计符合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踏板 制动力分配曲线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方法的商用车制动性能优化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罗志前 王意宝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7期13-17,共5页
对预装感载比例阀的商用车制动力分配进行研究.通过对装有感载比例阀的商用车制动力分配及其附着系数方程进行分析,提出了在满载与空载的不同使用频率下,装有感载比例阀的商用车在满足ECE法规的条件下,具有较高制动效率的一种优化设计方... 对预装感载比例阀的商用车制动力分配进行研究.通过对装有感载比例阀的商用车制动力分配及其附着系数方程进行分析,提出了在满载与空载的不同使用频率下,装有感载比例阀的商用车在满足ECE法规的条件下,具有较高制动效率的一种优化设计方法.以某型商用车为例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常用路面附着系数范围内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进行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方法用于对商用车制动系设计时,有比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制动力分配 感载比例阀
下载PDF
汽车曲线制动工况的轴间动态制动力分配数学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边铭瑞 丁品先 《安徽工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42-53,共12页
本文阐明了车轮抱死顺序,对汽车曲线制动稳定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分析汽车常见转弯制动工况的基础上,建立了曲线制动工况的轴间动态制动力分配(C曲线)数学模型,借以确定β线的合理变化范围。以EQ—140汽车为例,用计算机进行解模,其... 本文阐明了车轮抱死顺序,对汽车曲线制动稳定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分析汽车常见转弯制动工况的基础上,建立了曲线制动工况的轴间动态制动力分配(C曲线)数学模型,借以确定β线的合理变化范围。以EQ—140汽车为例,用计算机进行解模,其结果经分析,与实际装感载射线阀试验的车轮抱死顺序相吻合。因此,为制动系统,特别是为制动力调节装置的设计与选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制动 轴间动态 数学模型
下载PDF
V系列车制动性能分析计算
10
作者 覃光许 《广西机械》 2001年第1期30-35,共6页
叙述了如何利用理想制动力分配特性曲线 ( I线 ) ,在改变 V系列车原车整车参数时 ,分析、优化不同的结构参数 。
关键词 制动性能 理想制动力 分配特性曲线 优化设计 微型汽车
下载PDF
电涡流缓速器对汽车制动力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焱 刘成晔 +3 位作者 何仁 贝绍轶 袁传义 赵景波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7,共6页
为了考察在各种附着系数的路面上,电涡流缓速器处于不同档位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理想的汽车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之间的匹配关系。引入了能够反映制动性能的制动力利用率概念,根据不同的匹配关... 为了考察在各种附着系数的路面上,电涡流缓速器处于不同档位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理想的汽车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之间的匹配关系。引入了能够反映制动性能的制动力利用率概念,根据不同的匹配关系,推导出了对应的制动力利用率算法。针对某轻型客车,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当缓速器处于各档位时制动力利用率与路面附着系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缓速器工作时,随着路面附着系数的增加,制动力利用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缓速器工作在低档时,路面附着系数在0.06~0.81内,制动力利用率都在90%以上,随着缓速器档位的增加,制动力利用率呈现下降趋势,应尽量避免缓速器长时间工作于最高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电涡流缓速器 制动力利用率 制动力分配曲线 路面附着系数
原文传递
基于路面附着系数的制动力利用率评价法
12
作者 张焱 刘成晔 周金宇 《公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79,共4页
为了考察在各种附着系数的路面上汽车的制动性能,分析了理想汽车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之间的匹配关系。引入能够反映制动性能的概念"制动力利用率"作为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匹配关系导出对应... 为了考察在各种附着系数的路面上汽车的制动性能,分析了理想汽车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之间的匹配关系。引入能够反映制动性能的概念"制动力利用率"作为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匹配关系导出对应的制动力利用率算法。针对某轻型客车,详细地分析了其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同时改变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分析不同匹配关系下汽车的制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路面附着系数的增加,制动力利用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的增大,汽车在低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力利用率降低,在高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力利用率升高;制动力利用率评价法能够有效地评价汽车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附着系数 制动力利用率 制动性能 制动力分配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