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多目标配电网络重构新算法 被引量:22
1
作者 孙健 江道灼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57-61,共5页
配电网络重构是配电管理系统的重要内容 ,从本质上讲 ,它是一个非线性组合优化问题 ,采用传统方法处理十分复杂 ,难以得到理想结果。文中提出一种新的配电网重构算法 ,充分利用并综合负荷均衡法和支路交换法的优点 ,改进了负荷均衡过程 ... 配电网络重构是配电管理系统的重要内容 ,从本质上讲 ,它是一个非线性组合优化问题 ,采用传统方法处理十分复杂 ,难以得到理想结果。文中提出一种新的配电网重构算法 ,充分利用并综合负荷均衡法和支路交换法的优点 ,改进了负荷均衡过程 ;采用新的配电网络分块潮流计算方法 ,依据支路交换配电网损估算公式导出新的启发式规则 ,较好地解决了多目标配电网重构问题。理论分析和算例表明 ,该方法高效可行 ,适合配电网自动化的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网络重构 变结构耗散网络 负荷均衡 支路交换法 启发式规则 配电自动化
下载PDF
锥形渐变截面驻波管及其极高纯净驻波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闵琦 尹铫 +1 位作者 李晓东 刘克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5-651,共7页
锥形渐变截面驻波管是用锥形管代替突变截面驻波管突变截面部分的驻波管。为对比研究锥形渐变截面驻波管与突变截面驻波管的声学及其极高纯净驻波场性质,首先借助传递矩阵,对锥形渐变截面驻波管的声学性质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与... 锥形渐变截面驻波管是用锥形管代替突变截面驻波管突变截面部分的驻波管。为对比研究锥形渐变截面驻波管与突变截面驻波管的声学及其极高纯净驻波场性质,首先借助传递矩阵,对锥形渐变截面驻波管的声学性质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与突变截面驻波管一样,锥形渐变截面驻波管也属于失谐驻波管。利用其失谐性,在一阶共振频率激励下,锥形渐变截面驻波管获得了181dB的极高纯净驻波场。在对锥形渐变截面驻波管和等长的突变截面驻波管的驻波饱和性质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后发现,在一阶共振频率下,锥形渐变截面驻波管不仅能很好地抑制管内驻波场高次谐波的增长,而且能有效地降低管内驻波场的能量损耗,在相同扬声器激励电压下获得声压级更高的大振幅纯净驻波场。实验研究还发现,在三阶共振频率激励下,锥形渐变截面驻波管的大振幅驻波场三次谐波频率接近声压级传递函数谷值对应的声源端七阶阻抗共振频率,三次谐波随基波快速增长并表现出趋于二次谐波的饱和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实验 驻波管 变截面 锥形管 驻波场 高纯 共振频率 声学性质
下载PDF
含小水电群的配电网网损分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家军 杨晓倩 +1 位作者 陈乃兴 段建东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3-99,共7页
在含小水电群的配电网网损分摊计算中,由于边际网损系数法未考虑平衡节点及平衡节点选取不同对分摊结果的影响,提出边际网损系数法与支路耗散功率转归分量法相结合的网损分摊方法。首先从电路定律出发,利用诺顿等值将所有电源等效成节... 在含小水电群的配电网网损分摊计算中,由于边际网损系数法未考虑平衡节点及平衡节点选取不同对分摊结果的影响,提出边际网损系数法与支路耗散功率转归分量法相结合的网损分摊方法。首先从电路定律出发,利用诺顿等值将所有电源等效成节点注入电流,基于支路耗散功率转归分量法得出包含平衡节点的各电源节点应分摊的网损,然后利用边际网损系数法得出除平衡节点外的其他各节点分摊的网损。最后对含小水电的陇南地区电网进行了计算分析,将文中所提方法与传统的改进平均网损分摊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水电群 网损分摊 边际网损系数法 支路耗散功率转归分量法
下载PDF
准稳态灵敏度方法在节点边际电价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登波 严正 +1 位作者 杨建林 姜文 《现代电力》 2010年第2期82-86,共5页
在考虑电力系统动态功率频率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整步功率系数,来求得发电机组用于分摊系统功率不平衡量的承担系数αnG,然后将其与准稳态灵敏度方法相结合,计算得到发电机功率转移因子GSDF。用此方法求得的GSDF因子不再依靠平衡节点,这... 在考虑电力系统动态功率频率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整步功率系数,来求得发电机组用于分摊系统功率不平衡量的承担系数αnG,然后将其与准稳态灵敏度方法相结合,计算得到发电机功率转移因子GSDF。用此方法求得的GSDF因子不再依靠平衡节点,这也意味着节点边际电价的阻塞分量与平衡节点的选择无关,从而可以向市场参与者收取合理的阻塞费用。最后对IEEE30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说明本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边际电价 准稳态灵敏度法 整步功率系数 阻塞分量 功率转移因子
下载PDF
多支路同时断开时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快速搜索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岩 郅静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2,共7页
为避免潮流转移引起连锁跳闸,提出一种多支路同时断开时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快速搜索方法。利用矩阵运算和等相角理论确定各开断线路的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在此基础上通过路径搜索得到潮流转移线路集合。采用直流潮流法估算该集合中各线路... 为避免潮流转移引起连锁跳闸,提出一种多支路同时断开时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快速搜索方法。利用矩阵运算和等相角理论确定各开断线路的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在此基础上通过路径搜索得到潮流转移线路集合。采用直流潮流法估算该集合中各线路的潮流转移增量,综合考虑潮流转移增量和热稳定功率极限定义潮流转移危险指数,筛选得到存在过载风险的潮流转移危险线路。仿真算例证明了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在潮流转移中具有重要地位,文中所提方法克服了多条线路同时断开时潮流转移增量计算困难的缺点,改进了以往方法仅以潮流转移增量判断线路危险程度的不足。在IEEE39节点系统中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潮流转移 多支路同时断开 等相角并行输电线路 直流潮流法
下载PDF
传递矩阵法在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冯栋梁 魏来生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0年第1期41-45,共5页
传递矩阵法实用性强,常用于计算集总参数模型的动态特性.JAVA语言则面向对象编程,且能方便地实现跨平台运行.根据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分析的特点,将两者有机结合,编制了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分析程序,并以某型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为例,完成... 传递矩阵法实用性强,常用于计算集总参数模型的动态特性.JAVA语言则面向对象编程,且能方便地实现跨平台运行.根据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分析的特点,将两者有机结合,编制了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分析程序,并以某型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为例,完成了其扭转振动固有频率、固有振型的计算,应用过程和结果分析充分说明了程序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传动系统 传递矩阵法 扭转振动 复杂分支系统 JAVA语言
下载PDF
小电阻接地系统高灵敏性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廖芳群 李海锋 +2 位作者 陈嘉权 梁远升 王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50-158,共9页
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时,由于对地故障电流小,难以实现可靠的故障区段定位。利用对称分量法和电流分支系数对故障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故障点上游的故障相工频变化量电流要远大于健全相的,而故障点下游和健全线路的三相电... 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时,由于对地故障电流小,难以实现可靠的故障区段定位。利用对称分量法和电流分支系数对故障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故障点上游的故障相工频变化量电流要远大于健全相的,而故障点下游和健全线路的三相电流工频变化量幅值则相近。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相电流工频变化量比值的高灵敏性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基于PSCAD/EMTDC进行了大量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过渡电阻达2000?时仍然能够可靠定位故障区段,且只需电流信息,易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阻接地系统 高阻接地故障 对称分量法 电流分支系数 相电流工频变化量比值
下载PDF
支路短路电流直流分量及衰减时间常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曹炜 张正 +1 位作者 陈春阳 张捷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39,共9页
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直流分量对断路器开断能力的影响被密切关注,但针对断路器支路短路电流直流分量计算方法的研究却非常少。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转移阻抗实现支路短路电流直流分量及其衰减时间常数计算的方法。利用支路追加... 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直流分量对断路器开断能力的影响被密切关注,但针对断路器支路短路电流直流分量计算方法的研究却非常少。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转移阻抗实现支路短路电流直流分量及其衰减时间常数计算的方法。利用支路追加法形成节点阻抗矩阵的原理,在已知原网络节点阻抗矩阵的条件下,根据系统短路时网络的特点,使变换后的网络能够方便地进行各断路器支路短路电流直流分量及其衰减时间常数的计算,并归纳出计及网络拓扑结构变化时修正节点阻抗矩阵的统一算法,该算法具有计算速度快、物理概念清晰以及易于编程实现扫描计算等特点。EMTP仿真验证该文方法的准确性,并与PSS/E计算支路短路电流直流分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路追加法 短路电流 直流分量 衰减时间常数 转移阻抗
下载PDF
充液分支管流固耦合振动及功率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江海 孙玉东 尹志勇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263,共11页
充液分支管中存在强烈的流固耦合现象。传递矩阵法通常适用于链式结构,论文将管路流固耦合传递矩阵转换为阻抗矩阵,利用分支节点处位移、力、管内流体及声压4个连续性边界条件,通过坐标变换,建立整体坐标系中分支管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对... 充液分支管中存在强烈的流固耦合现象。传递矩阵法通常适用于链式结构,论文将管路流固耦合传递矩阵转换为阻抗矩阵,利用分支节点处位移、力、管内流体及声压4个连续性边界条件,通过坐标变换,建立整体坐标系中分支管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对比FEM商业软件计算结果,进行分支管流固耦合振动及功率流计算方法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论文采用的阻抗综合计算方法,过程简单,结果精确;在分支管节点处,弹性波功率流会发生波形转换,使激励力输入功率流转换为面内其它波形的功率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管路 流固耦合 功率流 阻抗综合法 波形转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