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lx2 over-expression: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first branchial arch malformation
1
作者 代杰文 王旭东 沈国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31-333,共3页
The first branchial arch malformation(FBAM) is a rare congenital defect associated with anomalous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branchial arches.Cause of FBAM still remains unknown,and is thought in most cases t... The first branchial arch malformation(FBAM) is a rare congenital defect associated with anomalous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branchial arches.Cause of FBAM still remains unknown,and is thought in most cases to be multifactorial,involving both genetic and enviromental factors.Dlx2 as a member of the Dlx homeobox gene family,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branchial arch.The tissues regulated mainly by Dlx2 are coincident with the tissues mainly involved in FBAM.Dlx2 over-expression generated by electroporation transfection can disturb the mig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ranial neural crest cells(CNCCs),which migrate to the branchial arches and in turn give rise to much of the facial skeleton and connective tissues.Furthermore,Dlx2 over-expression can be found in the first branchial arch spontaneous mutant mice.So we hypothesize that Dlx2 over-expression mutation causes FBAM due to an increase in cell-cell adhesion and inhibiting the migration of CNCC to the first branchial arch in the early stage,or migrating to an incorrect position and can't differentiate into normal tissues.What an exact role of Dlx2 over-expression in FBAM remains to be investigated and Dlx2 over-expression transgenic mouse will be a nice model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FB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口腔医学》 期刊 摘要 编辑部
下载PDF
Wnt1-Cre和Pax2-Cre标记的小鼠第一鳃弓颅颌面部神经嵴细胞异质性研究
2
作者 徐珏 刘双 +3 位作者 符宏高 邵美瑛 陈美玲 黄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443,共9页
目的利用Wnt1-Cre和Pax2-Cre小鼠特异性标记颅颌面神经嵴细胞(CNCs)迁移到第一鳃弓时的分化异质性及机制。方法分别收取胚胎期(E)8.0~E9.25Wnt1-Cre;R26R^(mTmG)及Pax2-Cre;R26R^(mTmG)小鼠胚胎进行整体荧光观察,利用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对... 目的利用Wnt1-Cre和Pax2-Cre小鼠特异性标记颅颌面神经嵴细胞(CNCs)迁移到第一鳃弓时的分化异质性及机制。方法分别收取胚胎期(E)8.0~E9.25Wnt1-Cre;R26R^(mTmG)及Pax2-Cre;R26R^(mTmG)小鼠胚胎进行整体荧光观察,利用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对E15.5的Pax2-Cre;R26R^(Ai9)和Wnt1-Cre;R26R^(Ai9)小鼠所标记的CNCs在颅面部主要组织器官中的谱系分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E10.5的Wnt1-Cre;R26R^(mTmG)和Pax2-Cre;R26R^(mTmG)小鼠的第一鳃弓组织中CNCs进行单细胞测序分析,并对差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验证。结果Pax2-Cre和Wnt1-Cre小鼠特异性标记的CNCs均在E8.0自神经板开始迁移,但Pax2-Cre小鼠仅标记迁移到第一鳃弓的CNCs,而Wnt1-Cre同时标记了迁移到第一和第二鳃弓的CNCs;在分化谱系示踪方面,二者皆标记了CNCs分化形成的颅颌面部组织器官的间充质,但Wnt1-Cre在上腭和舌中标记CNCs更多;在第一鳃弓间充质中,Pax2-Cre所标记的CNCs特异性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成骨,而Wnt1-Cre所标记的CNCs特异性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肢体发育、细胞迁移和成骨,q-PCR结果也证实了两者高表达差异基因参与了以上功能。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Pax2-Cre小鼠可特异性用于第一鳃弓CNCs及其衍生组织成骨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颌面部神经嵴细胞 第一鳃弓 Wnt1-Cre Pax2-Cre 单细胞测序
下载PDF
罕见先天性右面部不典型面横裂伴颊瘘及下颌骨角化囊肿1例报道
3
作者 胡明委 宋云江 +2 位作者 马文泽 迪力夏特·吾加西木 陈丽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14-417,共4页
面横裂属于颅面裂畸形中的一种临床类型。面横裂是一种较唇腭裂更为少见的先天性面裂畸形,其发生是由于胚胎时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能完全融合所致,表现为口角至颊部呈水平裂开,除口颊畸形外,还可伴有第一鳃弓的发育畸形,如颜面一侧发育不良... 面横裂属于颅面裂畸形中的一种临床类型。面横裂是一种较唇腭裂更为少见的先天性面裂畸形,其发生是由于胚胎时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能完全融合所致,表现为口角至颊部呈水平裂开,除口颊畸形外,还可伴有第一鳃弓的发育畸形,如颜面一侧发育不良,耳前瘘管及附耳等畸形。面横裂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营养或环境因素有关。本文就临床中发现的1例先天性右面部不典型面横裂伴颊瘘合并同侧下颌骨角化囊肿的病例进行报道,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 颅面裂畸形 面横裂 牙源性角化囊肿
下载PDF
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对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患儿遵医行为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4
作者 晁耀君 李鑫 秦媛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8期1135-1136,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对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患儿遵医行为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150例行序列治疗的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遵医行为及...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对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患儿遵医行为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150例行序列治疗的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遵医行为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合理饮食、配合检查、坚持服药、规律作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宣教联合心理干预可改善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患儿的遵医行为,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宣教 心理干预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 遵医行为 家属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3dMD摄影测量系统在半侧颜面短小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沈舜尧 辛鹏飞 +2 位作者 代杰文 王旭东 沈国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三维测量方法辅助半侧颜面短小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应用3dMD摄影系统对半侧颜面短小综合征患者进行摄影,用其配套的软件包重建患者三维软组织图像,测量并分析患侧头面部软组织与健侧的差异,辅助半侧颜面短小综合征的...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三维测量方法辅助半侧颜面短小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应用3dMD摄影系统对半侧颜面短小综合征患者进行摄影,用其配套的软件包重建患者三维软组织图像,测量并分析患侧头面部软组织与健侧的差异,辅助半侧颜面短小综合征的诊断及病情分析。结果:半侧颜面短小综合征患者健、患侧软组织间的差异可以表现在两侧的软组织容积差。结论:3dMD摄影系统,可以辅助评价半侧颜面短小综合征患者的颌面部软组织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测量 三维测量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 不对称畸形
下载PDF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综合手术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汪希 杨群 +2 位作者 张余光 钱云良 陈骏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综合治疗手段,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较短疗程且实用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小耳畸形伴同侧面部严重发育不良的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患者,用传统方法取自体肋软骨支架进行分期耳郭再造的同时,再用自体肋骨塑形分别... 目的探讨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综合治疗手段,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较短疗程且实用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小耳畸形伴同侧面部严重发育不良的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患者,用传统方法取自体肋软骨支架进行分期耳郭再造的同时,再用自体肋骨塑形分别填充同侧颧弓及下颌骨,纠正耳颌畸形,重塑面部轮廓。结果5例患者术后随访3~7个月,面形丰满,立体感强,双侧面部基本对称,肋骨及肋软骨支架未见变形、吸收、外露等并发症。结论此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效果满意,并发症少,为治疗第一二鳃弓畸形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 耳郭再造 颧弓 下颌骨填充
下载PDF
全反式视黄酸致小鼠腮弓畸形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韩静 肖颖 +2 位作者 林久祥 余增丽 李勇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4-197,共4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RetinoicAcid,RA)对小鼠胚胎腮弓的致畸作用及其可能的致畸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观察RA对孕8.5d小鼠腮弓的致畸作用;采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及检测... 背景与目的:研究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RetinoicAcid,RA)对小鼠胚胎腮弓的致畸作用及其可能的致畸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观察RA对孕8.5d小鼠腮弓的致畸作用;采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及检测,切口末端标记法,切片和整体免疫组化观察RA对颅神经嵴细胞(Cranialneuralcrestcells,NCC)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结果:RA诱导腮弓出现发育不良,发育不全,第一、二腮弓融合畸形;RA处理组腮弓BrdU掺入率减少,凋亡增加,NCC出现异常的迁移路径和方式。结论:RA诱导腮弓畸形,NCC增殖减少,凋亡增加,迁移改变是其可能的致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视黄酸 腮弓畸形 神经嵴细胞 增殖 凋亡 迁移
下载PDF
大鼠第一腮弓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邓蔓菁 陈小红 +2 位作者 刘鲁川 安建平 匡桂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胚胎12.5d(E12.5d)大鼠第一腮弓上皮及外胚间充质细胞离散后肾被膜下移植的成牙能力。方法切取E12.5d大鼠第一腮弓(下颌突),酶消化离心后与明胶海绵支架复合植入大鼠肾被膜下,4周后收获移植物,对移植物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 目的观察胚胎12.5d(E12.5d)大鼠第一腮弓上皮及外胚间充质细胞离散后肾被膜下移植的成牙能力。方法切取E12.5d大鼠第一腮弓(下颌突),酶消化离心后与明胶海绵支架复合植入大鼠肾被膜下,4周后收获移植物,对移植物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抗牙本质涎蛋白(dentin sialoprotein,DSP)检测。结果种植4周,植入细胞在肾被膜下形成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DSP在新生的牙本质组织中呈阳性表达。Masson三色法显示绿色矿化基质形成。结论E12.5d大鼠第一腮弓细胞部分保留了牙齿自然发育的遗传信号,在肾被膜下可以构建形成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腮弓细胞 牙本质-牙髓复合体 牙齿发育
下载PDF
口外三角瓣联合口轮匝肌解剖复位矫正大口畸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伟 代天均 +1 位作者 陈亮 李晓格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美观、有效的大口畸形矫正的手术方法。方法 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15例大口畸形患者,针对大口畸形患者采用口外白唇皮肤设计对偶三角瓣、口轮匝肌重新排布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15例患者大口均得到... 目的探讨一种美观、有效的大口畸形矫正的手术方法。方法 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15例大口畸形患者,针对大口畸形患者采用口外白唇皮肤设计对偶三角瓣、口轮匝肌重新排布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15例患者大口均得到矫正,口角和健侧基本对称,在静态和动态下外形良好,口角瘢痕不明显。结论该方法改善大口畸形效果显著,外观良好,解剖复位,符合口裂生理美学,是一种较好的修复大口畸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横裂 一二鳃弓综合征 大口畸形 皮瓣
下载PDF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临床因素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藕小平 陈伟良 张胜 《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232-233,共2页
目的 探讨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病因学、临床症状及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 根据病史及临床症状确诊,分期手术有效恢复了患者的面形。结论 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诊断较容易,治疗以手术修复为主,... 目的 探讨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病因学、临床症状及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 根据病史及临床症状确诊,分期手术有效恢复了患者的面形。结论 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诊断较容易,治疗以手术修复为主,分期进行,形态和功能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鳃弓综合征 畸形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大鼠第一腮弓肾被膜下种植的成牙能力研究
11
作者 邓蔓菁 陈小红 +2 位作者 刘鲁川 安建平 匡桂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目的:观察E12.5d大鼠第一腮弓肾被膜下的成牙能力。方法:切取E12.5d大鼠第一腮弓(下颌突),种植于肾被膜下,4周后收获种植的组织块,组织学观察种植的第一腮弓的发育情况。结果:种植4周,第一腮弓在肾被膜下继续发育,形成牙齿样结构,包含... 目的:观察E12.5d大鼠第一腮弓肾被膜下的成牙能力。方法:切取E12.5d大鼠第一腮弓(下颌突),种植于肾被膜下,4周后收获种植的组织块,组织学观察种植的第一腮弓的发育情况。结果:种植4周,第一腮弓在肾被膜下继续发育,形成牙齿样结构,包含牙釉质、牙本质、牙髓、成牙本质细胞、上皮根鞘样结构及骨样组织。形成的组织结构与正常发育的牙齿形态结构相似。结论:E12.5d大鼠第一腮弓在肾被膜下可以模拟体内牙齿的发育过程,继续发育形成牙齿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腮弓 种植 牙齿发育
下载PDF
甲酰四氢叶酸拮抗维甲酸诱导颅面部畸形的体外研究
12
作者 张召锋 李丽 +2 位作者 韩静 柳鹏 李勇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5年第6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甲酰四氢叶酸(FA)对维甲酸(RA)诱导颅面部畸形的作用。方法采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模型,将8.5日龄的ICR小鼠胚胎在大鼠即刻离心血清中旋转培养48 H,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体积分数为0.1%二甲基亚砜、4×10-7 MOL/L RA、4... 目的探讨甲酰四氢叶酸(FA)对维甲酸(RA)诱导颅面部畸形的作用。方法采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模型,将8.5日龄的ICR小鼠胚胎在大鼠即刻离心血清中旋转培养48 H,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体积分数为0.1%二甲基亚砜、4×10-7 MOL/L RA、4×10-7 MOL/L RA+10-3 MOL/L FA、4×10-7 MOL/L RA+10-4 MOL/L FA、4×10-7 MOL/L RA+10-5 MOL/L FA共5个剂量组。观察各组胚胎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形态分化。结果4×10-7 MOL/L RA对胚胎的脑部、听觉系统、腮弓、下颌突、腮弓长发育有致畸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当补充 10-3 MOL/L和10-4 MOL/L的FA叶酸对胚胎脑部、听觉系统、腮弓、下颌突、鳃弓长发育的致畸作用有明显拮抗作用,差异有显著性(P<0.05);10-5 MOL/L FA的拮抗作用不明显,与4×10-7 MOL/L R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FA能明显抑制RA诱导的小鼠早期颅面部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酰四氢叶酸 维甲酸 全胚胎培养 颅面部畸形 鳃弓
下载PDF
140例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患者腮腺发育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亚峰 周侠 +1 位作者 商菲菲 马莲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及评价第一、二鳃弓综合征(first and second branchial arch syndrome,FSBAS)患者头颅CT的腮腺影像,分析FSBAS患侧腮腺的发育状况。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8年11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140例第一、... 目的:通过观察及评价第一、二鳃弓综合征(first and second branchial arch syndrome,FSBAS)患者头颅CT的腮腺影像,分析FSBAS患侧腮腺的发育状况。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8年11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140例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病例,解读并整理放射科评价腮腺的CT报告结果,将其归纳为3类表现形式:第Ⅰ类—与对侧相比,腮腺大致对称;第Ⅱ类—患侧腮腺明显小于对侧(发育不良);第Ⅲ类—患侧未见腮腺影像(缺如)。对3种类型的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140例FSBAS患者中,3类腮腺表现的构成比为第Ⅰ类32例,占22.9%;第Ⅱ类22例,占15.7%;第Ⅲ类86例,占61.4%。结论: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腮腺表型中,患侧腮腺缺如(或发育不良)占绝大多数。腮腺缺如或许可作为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主要表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 腮腺缺如 腮腺发育不良
下载PDF
第一鳃弓综合征并发皮样囊肿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唯凰 刘旸 +2 位作者 马晓周 刘欣辰 于子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8-1081,F0003,共5页
目的:分析第一鳃弓综合征并发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阐明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第一鳃弓综合征并发皮样囊肿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手术方法。结果:患... 目的:分析第一鳃弓综合征并发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阐明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第一鳃弓综合征并发皮样囊肿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手术方法。结果:患者,女性,9岁,因右面部无明显诱因肿胀1周,自行抗炎治疗无效,肿胀缓慢加重入院。专科检查见面部左右不对称,右侧面部肿胀明显,表面可见窦道,挤压可见黄白色液体。两侧腮腺咬肌区可见附耳,右侧外耳道形态异常。患者父亲左侧外耳道畸形,耳屏形态异常,右侧耳屏前有一圆形赘生物。CT和MRI检查可见患者颌骨发育不全,右侧下颌升支后份及髁状突部分骨质缺如,右侧腮腺体积较对侧减小。彩超检查显示右面颊部皮下1.6 cm×1.1 cm以囊性为主囊实性回声。术后病理诊断为皮样囊肿。结论:第一鳃弓综合征伴有无明显诱因肿胀,抗炎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第一鳃弓综合征并发皮样囊肿。该病有家族遗传倾向,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鳃弓综合征 皮样囊肿 先天畸形 口腔颌面部
下载PDF
先天性髁突畸形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15
作者 丁羽 俞律峰 邹德荣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745-749,共5页
先天性髁突畸形(congenital condyle deformity)常见于第一、二鳃弓综合征中,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已有报道。了解先天性髁突畸形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有助于进一步预防疾病,明确诊断,提高术后疗效,为随后的... 先天性髁突畸形(congenital condyle deformity)常见于第一、二鳃弓综合征中,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已有报道。了解先天性髁突畸形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有助于进一步预防疾病,明确诊断,提高术后疗效,为随后的正颌外科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本文就先天性髁突畸形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简单的论述,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畸形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 髁突重建 牵张成骨
下载PDF
Medpor在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骥 刘元波 +3 位作者 宋彬 朱珊 臧梦青 刘东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717-1719,共3页
目的:观察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在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矫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例先天性第一、二鳃弓综合征以Medpor作为移植材料,在下颌骨体和角区表面贴附充填。结果:随访3个月~2年,5例面部不对称畸形获得矫正,外形效果满意,1... 目的:观察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在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矫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例先天性第一、二鳃弓综合征以Medpor作为移植材料,在下颌骨体和角区表面贴附充填。结果:随访3个月~2年,5例面部不对称畸形获得矫正,外形效果满意,1例出现感染、假体外露,最后取出。结论:Medpor置入矫正第一、二鳃弓综合征造成的面部不对称畸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必须结合严密的无菌操作、合理的雕刻固定技术,和术后轻柔的加压包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 整形
下载PDF
第一腮弓综合征1例报道
17
作者 牛勇梅 陈仁吉 +3 位作者 秦晓中 李高峰 唐海芳 董群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47-448,共2页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又称口-下颌-耳综合征,简称鳃弓综合征,为胚胎期第一、二鳃弓和位于其间的咽囊、第一鳃裂以及颞骨原基的发育不全所致。畸形多表现为耳部、颌骨畸形,面部肌肉发育异常。其发病率约为1/5 000~1/4 0...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又称口-下颌-耳综合征,简称鳃弓综合征,为胚胎期第一、二鳃弓和位于其间的咽囊、第一鳃裂以及颞骨原基的发育不全所致。畸形多表现为耳部、颌骨畸形,面部肌肉发育异常。其发病率约为1/5 000~1/4 000,大多为单侧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腮弓综合征 唇裂 腭裂 面横裂
下载PDF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畸形8例报告
18
作者 徐光 唐霞虹 《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1997年第1期28-30,共3页
由第一、二鳃弓发育障碍引起的综合征,波及范围广泛,所致畸形明显。本文介绍了我院近年收治的8例患者,经行面横裂修复,半侧颜面部充填,全耳再造后取得较为满意效果。对其修复时间及硅胶充填半侧颜面发育不全之可行性加以初步讨论。
关键词 整形手术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 半侧颜面萎缩 面横裂
下载PDF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口腔颌面畸形的序列治疗经验
19
作者 王旭东 朱敏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1-790,共10页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又称半侧颜面短小,hemifacial microsomia,HFM)是常见的颅颌面先天性发育畸形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唇腭裂。HFM累及下颌、耳、眼眶等,其中口腔颌面部畸形以半侧下颌骨发育不全及半侧软组织发育不足为特征性表现,且患者...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又称半侧颜面短小,hemifacial microsomia,HFM)是常见的颅颌面先天性发育畸形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唇腭裂。HFM累及下颌、耳、眼眶等,其中口腔颌面部畸形以半侧下颌骨发育不全及半侧软组织发育不足为特征性表现,且患者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临床治疗需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程度的组织畸形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根据笔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本文从患者的年龄及分型出发,提出对HFM口腔颌面部畸形序列治疗的建议,以期为口腔医师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畸形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 多学科治疗 序列治疗
原文传递
颈部鳃源性皮肤软骨遗迹的诊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咪咪 陈良嗣 +4 位作者 宫喜翔 黄舒玲 张贝 梁璐 盛晓丽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颈部鳃源性皮肤软骨遗迹(CCBR)的胚胎来源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2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5例CCBR患儿资料。15例患儿均表现为患侧胸锁乳突肌中下2/3段前缘或浅面肿物,外观似副耳,均未出现... 目的:探讨颈部鳃源性皮肤软骨遗迹(CCBR)的胚胎来源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2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5例CCBR患儿资料。15例患儿均表现为患侧胸锁乳突肌中下2/3段前缘或浅面肿物,外观似副耳,均未出现红肿、疼痛等,表面皮肤未见外瘘口;B超检查15例次,均表现为患处皮下软组织无回声区,其内未见彩色血流信号;MRI检查6例次,患处前方皮肤及皮下脂肪区分别见不规则结节,向前突起,等T1等T2信号影,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15例患儿均于全身麻醉下行颈部鳃源性皮肤软骨遗迹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为皮下组织及肌层间见弹性软骨,部分可见环层小体。术后无并发症,随访8~52个月(中位时间41个月)未见复发。结论:颈部鳃源性皮肤软骨遗迹较为罕见,可能来源自第二鳃弓,潜在合并其他先天畸形,基于美容的手术可改善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鳃源性皮肤软骨遗迹 鳃弓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