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uroprotective and neuroregenerative potential of pharmacologically-induced hypothermia with D-alanine D-leucine enkephalin in brain injury 被引量:4
1
作者 M.Grant Liska Marci G.Crowley +1 位作者 Julian P.Tuazon Cesar V.Borlonga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029-2037,共9页
Neurovascular disorders, such as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stroke, persist as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 thus, the search for nove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these disorders continues. Many hurdles hav... Neurovascular disorders, such as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stroke, persist as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 thus, the search for nove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these disorders continues. Many hurdles have hindered the translation of effective therapies fo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stroke primarily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complexity of neuropathologies and an inability of current treatment approaches to adapt to the unique cell death pathways that accompany the disorder symptoms. Indeed, developing potent treatments for brain injury that incorporate dynamic and multiple disorder-engaging therapeutic targets are likely to produce more effective outcomes than traditional drugs. The therapeutic use of hypothermia presents a promising option which may fit these criteria. While regulated temperature reduction has displayed great promise in preclinical studies of brain injury, clinical trials have been far less consistent and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effects, especially when hypothermia is pursued via systemic cooling. Accordingly, devising better methods of inducing hypothermia may facilitate the entry of this treatment modality into the clinic. The use of the delta opioid peptide D-alanine D-leucine enkephalin(DADLE) to pharmacologically induce temperature reduction may offer a potent alternative, as DADLE displays both the ability to cause temperature reduction and to confer a broad profile of other neuroprotective and neuroregenerative processes. 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prospect of DADLE-mediated hypothermia to treat neurovascular brain injuries, emphasizing the translational steps necessary for its clinical trans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ke traumatic brian injury NEURODEGENERATION temperature management regenerative medicine delta opioids metabolic suppressio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neurovascular disease
下载PDF
基于科学计量学分析的外文颅脑损伤护理相关研究热点和趋势
2
作者 吴明明 许健 《全科护理》 2023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护理相关研究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使用CiteSpace分析2021年9月1日前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颅脑损伤护理相关研究文献,使用文献共被引分析了解知识基础,运用关键词共现分析和突现分析研究热点...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护理相关研究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使用CiteSpace分析2021年9月1日前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颅脑损伤护理相关研究文献,使用文献共被引分析了解知识基础,运用关键词共现分析和突现分析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结果: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病人及青少年是重点关注人群,颅脑损伤病人的身心健康、结局指标影响因素为研究热点,对病人的管理及病人、照护者的颅脑损伤预防、护理知识为研究前沿。结论:科学计量学有助于帮助了解颅脑损伤护理研究进程及最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护理 科学计量学 研究热点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BDNF基因转移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iNO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国强 廖维宏 +2 位作者 沈岳 李芳 张微微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基因转移对创伤性脑损伤 (TBI)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将重组腺病毒载体 4 μl注入承受单侧... 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基因转移对创伤性脑损伤 (TBI)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将重组腺病毒载体 4 μl注入承受单侧大脑皮质重锤打击的大鼠海马 ,对照组注射病毒缓冲液。伤后 3h及 1,3,7,14d利用免疫组化单标 /双标染色 ,原位杂交 /组化染色及DNA末端原位标记等方法 ,检测伤侧大脑皮质和海马各区iN OS、BDNF及凋亡相关信号表达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 ,各损伤组大脑皮质及海马各区iNOS阳性细胞于伤后 3h开始显著增多 ,7d达高峰。多数iNOS阳性细胞同时呈现凋亡相关蛋白阳性反应或TUNEL阳性反应 ,但很少同时表达BDNFmRNA。注射病毒载体组伤后 3,7d ,海马CA1区和DH区表达iNOS、凋亡相关蛋白的细胞及凋亡细胞显著减少 (P均 <0 .0 1) ,而表达BDNFmRNA的神经元显著增多。提示 ,TBI诱导海马细胞表达iNOS及诱导海马细胞凋亡 ;腺病毒介导的BDNF基因转移通过抑制iNOS表达、增加BDNF表达及减少细胞凋亡的机制保护海马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合酶 创伤性脑损伤 细胞凋亡 BDNF INOS
下载PDF
MK80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c-fos基因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柴旭斌 刘兴波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1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研究MK80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c-fos基因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脑缺血用药后再灌注组,用药组在再灌注前经腹腔注射MK801(0.5mg/kg);分别于再灌注后2、6、24和48... 目的:研究MK80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c-fos基因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脑缺血用药后再灌注组,用药组在再灌注前经腹腔注射MK801(0.5mg/kg);分别于再灌注后2、6、24和48 h,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印迹观察海马CA1区c-fo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c-fos基因的表达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 h即开始增强,至再灌注后6 h达到高峰,24 h表达降低,至48 h又至高峰,但较再灌注6 h后较低。用药组海马CA1区c-fos基因的表达均较模型组的相应时间段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海马CA1区c-fos基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升高,MK801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c-fos基因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MK801 C-FOS基因 大鼠
下载PDF
猫脑外伤后脑静脉6-keto-PGF_(1α)和TXB_2的变化及消炎痛对其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谭源福 李耀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观察脑损伤后早期前列腺素的变化及消炎痛对其的作用。方法 :将 3 6只杂种猫 ,随机分为 A,B,C3组 ,每组 12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 ,B组为损伤组 ,C组为损伤加消炎痛组。脑创伤按分级机械脑损伤实验动物模型制作 ,取中度脑损伤水平... 目的 :观察脑损伤后早期前列腺素的变化及消炎痛对其的作用。方法 :将 3 6只杂种猫 ,随机分为 A,B,C3组 ,每组 12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 ,B组为损伤组 ,C组为损伤加消炎痛组。脑创伤按分级机械脑损伤实验动物模型制作 ,取中度脑损伤水平进行研究。伤后 6h测定脑静脉血中前列腺环素 (PGI2 )和血栓素 (TXA2 )的最终分解产物 6- keto- PGF1α和 TXB2 、脑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脑含水量。结果 :猫脑外伤后早期脑静脉中 6- keto- PGF1α和 TXB2 均明显增加 ,6- keto- PGF1α增幅大于 TXB2 ,TXB2 / 6- keto- PGF1α倒置 ,脑含水量增加 ,同时脑组织总 SOD明显降低 (P <0 .0 1) ;C组 (与 B组比较 ) 6- keto- PGF1α和 TXB2 明显降低 ,与 A组接近 ,而总 SOD则有增加 (P <0 .0 1) ,脑含水量略降低 (P >0 .0 5 )。结论 :猫脑损伤后早期 PGI2和 TXA2 增加 ,并伴随自由基产生 ,由此加重脑损害。消炎痛通过调节脑损伤后 PGT2 / TXA2 失衡 ,减少自由基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外伤 脑静脉 6—keto—PGF1α TXB2 消炎痛
下载PDF
早产儿低血糖临床干预阈值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艳玲 李薇 +3 位作者 陈葵带 王义烔 洪玉玲 李曼莎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2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低血糖的临床干预阈值。方法早产儿共107例,入院后连续监测血清葡萄糖及振幅整合脑电图(a EEG)6h。根据血糖水平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血糖维持在3.30~6.10mmol/L;Ⅰ组:监测期间至少一次血糖处于2.60~3.29mmol/L;Ⅱ组... 目的探讨早产儿低血糖的临床干预阈值。方法早产儿共107例,入院后连续监测血清葡萄糖及振幅整合脑电图(a EEG)6h。根据血糖水平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血糖维持在3.30~6.10mmol/L;Ⅰ组:监测期间至少一次血糖处于2.60~3.29mmol/L;Ⅱ组:至少一次血糖处于2.20~2.59mmol/L;Ⅲ组:至少一次血糖〈2.20mmol/L。利用a EEG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将相应胎龄及校正胎龄早产儿总分的平均值减去原始分得校正后总分(ATS),以消除不同胎龄及校正胎龄所致差异,该值越大提示脑损伤越重。结果(1)Ⅰ、Ⅱ、Ⅲ组间低血糖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0.03±0.85)分]比较,Ⅱ组[(0.58±0.90)分]和Ⅲ组[(1.08±1.31)分]ATS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0.07±0.87)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的ATS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Ⅲ组的ATS比Ⅱ组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能引起脑功能受损的血糖阈值,即应考虑采取临床干预的血糖阈值是〈2.6mmol/L,无论是否伴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低血糖 干预阈值 振幅整合脑电图 低血糖性脑损伤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基底动脉ADAMTS-1表达与急性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吕国伟 朱继 +2 位作者 籍新潮 万伟峰 徐睿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检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海马组织中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1(a 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l motifs,ADAMTS-1)在基底动脉... 目的:检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海马组织中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1(a 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l motifs,ADAMTS-1)在基底动脉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大鼠SAH后急性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相关性,探讨其在SAH后早期脑损伤(earlybrain injury,EBI)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108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为SAH组(n=90)和假手术组(sham组,n=18)。SAH组取大鼠自体动脉血,用视交叉池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sham组注入等量0.9%氯化钠液)。将SAH组随机分为6h、12h、24h、48h、72h5个亚组,每个亚组18只,分别在相应时间点处死。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SAH各亚组及sham组基底动脉ADAMTS-1的表达,同时用HE染色法对基底动脉进行形态学观察。探讨ADAMTS-1与实验性大鼠SAH后急性CVS的相关性。结果:与sham组相比,SAH 6h亚组基底动脉ADAMTS-1表达无显著差异;12h亚组基底动脉ADAMTS-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24h亚组最高,48h亚组、72h亚组逐渐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sham组相比,SAH 6h亚组大鼠基底动脉变化不明显;12h亚组大鼠基底动脉管腔缩小,管壁增厚;24h亚组基底动脉痉挛最为明显;48h亚组基底动脉痉挛较24h亚组减轻;与24h亚组、48h亚组相比,72h亚组基底动脉管腔直径更大、管壁厚度更薄。ADAMTS-1蛋白表达与SAH后急性CVS呈正相关(r=0.916,P=0.003)。结论:大鼠SAH后早期基底动脉ADAMTS-1表达与急性CVS正相关,提示ADAMTS-1可能参与大鼠SAH后EBI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1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早期脑损伤
下载PDF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舒志强 任祖东 +4 位作者 姜新建 李明 戴荣权 吕文革 朱庆宝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6-17,共2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STBI患者49例分为A、B两组。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另予亚低温治疗3~5d。共检测7次血清CRP,治疗前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院后3个月行格拉斯哥预...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STBI患者49例分为A、B两组。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另予亚低温治疗3~5d。共检测7次血清CRP,治疗前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院后3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GCS、GOS和CRP值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入院时GCS、血清CR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CRP值第3d达到峰值,B组第4d达到峰值。从第3d开始,两组血清CR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G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能够使STBI患者血清CRP峰值提前到达,而且下降更快;亚低温作为一种脑保护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减轻脑水肿,对STBI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C-反应蛋白 亚低温
下载PDF
视频脑电图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郑侠 黑明燕 +4 位作者 方方 李华 董世霄 郑旭 刘颖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10-312,31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床旁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监测对判断早产儿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wborn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出...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床旁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监测对判断早产儿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wborn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出院后在新生儿科和神经康复中心进行随访的早产儿39例。根据住院期间头颅B超结果,将患儿分为早产儿脑损伤组和非脑损伤组,收集基本资料,分别在日龄(day of life,DOL)1周,纠正胎龄(correct age,CA)40周、44周及52周时各进行1次VEEG检查,每次2~3 h;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发生脑损伤的情况及VEEG特点。结果早产儿脑损伤组16例,非脑损伤组23例。仅DOL 1周时的VEEG结果与脑损伤有相关性(P<0.05)。早产儿随日龄增大,VEEG结果趋于正常。结论早期应用VEEG结合床旁头颅B超评估,可辅助评估早产儿脑损伤情况,给予高风险患儿早期干预以减少脑损伤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损伤 视频脑电图 头颅B超
下载PDF
ω-3脂肪酸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T细胞亚群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玉领 邵高峰 +4 位作者 赵明飞 杨刚 何超 陈江利 陈飞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6-328,331,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中添加ω-3脂肪酸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5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对病人行开颅手术治疗后,分别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和早期常规肠内营养,进行等热量和等...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中添加ω-3脂肪酸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5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对病人行开颅手术治疗后,分别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和早期常规肠内营养,进行等热量和等氮量的营养支持。在手术前、术后第7和第15天测定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总数、血清清蛋白水平,并统计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第15天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术后3个月的预后(GOS)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试验组病人T细胞亚群和淋巴细胞总数明显回升,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术后第15天GCS评分增高(P<0.05)。试验组病人预后较好者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清蛋白水平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ω-3脂肪酸免疫营养支持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免疫营养 Ω-3脂肪酸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Wnt1和LGR5在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小嫔 王衍廷 刘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中Wnt1和LGR5的表达变化,进而研究其与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的相关性。方法:健康7周龄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组和重度创伤性脑损伤(sTBI)组,...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中Wnt1和LGR5的表达变化,进而研究其与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的相关性。方法:健康7周龄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组和重度创伤性脑损伤(sTBI)组,每组10只。用电子皮质损伤撞击仪打击分别致mTBI及sTBI,造模前后分别对3组大鼠计算24和48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造模后48 h,大鼠在全麻下开腹利用多普勒血流量计测定胃底、胃大弯、幽门和贲门部黏膜血流量,造模48 h后处死大鼠并取胃组织进行HE染色,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Wnt1及LGR5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2种蛋白在细胞水平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TBI组和sTBI组NSS评分明显升高(P<0.01),TBI后大鼠胃各部黏膜血流量显著下降(P<0.01)且sTBI组较mTBI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mTBI组中Wnt1及LGR5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P<0.05),sTBI组较mTBI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sham组胃黏膜组织HE染色可见正常腺胃组织,未见异常改变,mTBI组与sTBI组胃黏膜腺体、黏膜及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结论:脑损伤后可导致Wnt1及LGR5表达上调,从而诱导胃黏膜组织发生炎性改变,进而诱发应激性溃疡。本研究对创伤后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1蛋白 LGR5蛋白 创伤性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丹苗 张翔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7期991-993,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46例因重度窒息后致脑损伤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上加用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蛋白水解...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46例因重度窒息后致脑损伤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上加用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各项症状、体征、神经行为及影像学的恢复时间都较对照组短,观察组影像学恢复效果较好,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临床疗效显著,病情症状恢复时间短,近远期后遗症少,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脑蛋白水解物 联合治疗 重度窒息后脑损伤
下载PDF
中、重型颅脑创伤并发创伤性脑梗死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龙连圣 辛志成 +8 位作者 王伟明 江基尧 赵朝晖 李夏良 张建忠 蒋超超 苏强 吴钟华 章红梅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81-885,共5页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动、静脉性脑梗死的相关风险因素,为防治颅脑创伤后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154例行急性硬膜下和(或)脑内血肿清除加标准去骨瓣减压的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入...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动、静脉性脑梗死的相关风险因素,为防治颅脑创伤后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154例行急性硬膜下和(或)脑内血肿清除加标准去骨瓣减压的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入院GCS评分、瞳孔变化、环池状态、中线移位、合并伤、围术期血压、大脑浅静脉损伤、血小板计数、血浆D-二聚体含量、脱水剂使用情况及围术期出入量13个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指标再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瞳孔变化、GCS评分、年龄、合并伤、围术期血压、环池状态、中线移位等7个指标与动脉性脑梗死的发生相关(P〈0.05);大脑浅静脉损伤、血浆D-二聚体含量和合并伤等三个指标与静脉性脑梗死的发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瞳孔散大和围术期低血压可能为动脉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大脑浅静脉损伤可能为静脉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瞳孔变化、GCS评分、年龄、合并伤、围术期血压、环池状态、中线移位是颅脑创伤继发动脉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其中瞳孔散大和围术期低血压是独立危险因素;大脑浅静脉损伤、D-二聚体含量及合并伤是颅脑创伤继发静脉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其中大脑浅静脉损伤是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梗死 创伤性 危险因素 大脑浅静脉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后甘露醇、呋塞米和白蛋白降颅压作用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国栋 贾军 +4 位作者 甄云 魏建功 梁日初 李维平 高永中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80-683,共4页
目的比较甘露醇、呋塞米和白蛋白的不同配伍使用方式在451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降颅压治疗过程中降颅压作用的效果。方法5家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符合标准的sTBI患者451例,随机分为5组,观察期间全部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连续观察甘... 目的比较甘露醇、呋塞米和白蛋白的不同配伍使用方式在451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降颅压治疗过程中降颅压作用的效果。方法5家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符合标准的sTBI患者451例,随机分为5组,观察期间全部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连续观察甘露醇、呋塞米和白蛋白5种配伍方式对颅内压、电解质、红细胞压积(HCT)和肾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甘露醇或呋塞米单独使用后1—3h内均可使颅压明显降低(P〈0.05);半量甘露醇加呋塞米或白蛋白的配伍方法降颅内压作用较强,颅内压降低幅度较大,与全量甘露醇、半量甘露醇及甘露醇和呋塞米交替使用的降颅压作用及持续时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露醇和呋塞米交替使用后电解质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其他配伍组(P〈0.05);全量甘露醇,治疗后颅内压反跳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配伍组(P〈0.05);配伍使用白蛋白的患者,肾功能指标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甘露醇和呋塞米交替使用组及半量甘露醇和呋塞米联用组(P〈0.05)。电解质和肾功能指标的异常多是可逆的。结论半量甘露醇+呋塞米降颅内压的方法较为合理,半量甘露醇联合中、大剂量白蛋白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 脑损伤 甘露醇 呋塞米 白蛋白类
原文传递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 被引量:8
15
作者 俞学斌 陈左权 +1 位作者 金国良 赵振华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carotid-cavernousfistulas,TCCF)可脱性球囊栓塞术的技术要点并客观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以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59例TCCF,共进行栓塞术64次。随访时间3个月-2年。结果48例成功闭塞瘘口且...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carotid-cavernousfistulas,TCCF)可脱性球囊栓塞术的技术要点并客观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以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59例TCCF,共进行栓塞术64次。随访时间3个月-2年。结果48例成功闭塞瘘口且保留颈内动脉通畅,颈内动脉通畅率为81%;11例瘘口及颈内动脉被同时闭塞。5例在治疗后3d内复发(复发率为8%),再次行栓塞术,其中1例出现栓塞后失明,再次行球囊栓塞后成功闭塞,但视力未恢复;1例术后3d出现脑内血肿,急诊再次行栓塞,闭塞颈内动脉和瘘口,但左侧肢体轻瘫。结论以可脱性球囊栓塞是治疗TCCF的可靠方法,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若出现复发症状,应及时复查脑血管造影及头颅CT,急诊处理复发的TC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颈动脉海绵窦瘘 栓塞 可脱性球囊
原文传递
颅脑损伤后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对大鼠继发性脑损伤和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兰兰 陈心 +2 位作者 柴艳 江荣才 张建宁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9-554,共6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大鼠继发性脑损伤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地塞米松正常给药组、甲基强的松龙正常给药组、创伤对照组、小剂量地塞米松组、中剂量地...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大鼠继发性脑损伤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地塞米松正常给药组、甲基强的松龙正常给药组、创伤对照组、小剂量地塞米松组、中剂量地塞米松组、大剂量地塞米松组、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后7组统称损伤组),每组各22只。损伤组通过液压打击方法制备成颅脑损伤模型且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不同类型糖皮质激素处理,并于伤后24h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UNEL法于伤后24h、48h、7d和14d时检测各组大鼠损伤侧海马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观察伤后14d内各组大鼠的死亡率,并通过尸检和常规HE染色观察死亡大鼠脑组织、垂体、心脏和肺脏的变化。结果损伤组间伤后24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俨〉0.05)。损伤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凋亡细胞于伤后24h开始出现,48h达到高峰,7~14d内降至正常,其中大剂量地塞米松组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凋亡细胞数在伤后48h时均明显高于创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00,p=-0.002)。大剂量地塞米松组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的大鼠死亡率也均明显高于创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38)。尸检发现大剂量地塞米松组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的死亡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间质性肺炎及垂体淤血。结论颅脑损伤可以导致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而伤后早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进一步加重其凋亡,同时增加死亡率,其原因可能为间质性肺炎和垂体淤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糖皮质激素 继发性脑损伤 细胞凋亡 间质性肺炎 垂体淤
原文传递
脑缺血大鼠肺组织中IL-6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燕 蒋淑一 +3 位作者 但齐琴 夏宜兰 李劲涛 张云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7-909,917,共4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变化。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肺损伤组,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堵塞脑缺血肺损伤模型。脑缺血后24h取肺组织用RT-PCR,48h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IL-6的表达量。... 目的探讨脑缺血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变化。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肺损伤组,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堵塞脑缺血肺损伤模型。脑缺血后24h取肺组织用RT-PCR,48h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IL-6的表达量。脑缺血后72h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IL-6蛋白定位分布。结果肺组织IL-6基因和蛋白表达在脑缺血肺组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阳性染色主要位于气道上皮细胞胞和巨噬样细胞。结论脑缺血后肺组织IL-6表达明显上调,提示IL-6与脑缺血肺损伤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肺损伤 白细胞介素-6 大鼠
原文传递
应激剂量氢化可的松对颅脑外伤后危重症相关皮质类固醇不足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邓全军 陈心 +4 位作者 柴艳 赵子龙 雷平 江荣才 张建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3-189,共7页
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TBI)后早期应激剂量氢化可的松(HC)对危重症相关皮质类固醇不足(CIRCI)的治疗作用.方法 利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建立液压打击TBI模型,在伤后第1天通过电应激刺激筛选出CIRCI大鼠.将CRICI大鼠随机分为CIRCI对照... 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TBI)后早期应激剂量氢化可的松(HC)对危重症相关皮质类固醇不足(CIRCI)的治疗作用.方法 利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建立液压打击TBI模型,在伤后第1天通过电应激刺激筛选出CIRCI大鼠.将CRICI大鼠随机分为CIRCI对照组、小剂量甲泼尼龙(MP)治疗组、应激剂量HC治疗组,分别于伤后第1、3、7及14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比较三组的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并于伤后14 d内考查各组大鼠存活率;伤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进行电应激刺激,比较三组大鼠的CIRCI患病率.分别于伤后第3、7及14天对三组大鼠进行下丘脑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CD31和Claudin 5免疫荧光染色法比较室旁核区血脑屏障内皮细胞及紧密连接改变的差异,结合伊文思蓝染色检测该部位的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 应激剂量HC治疗组大鼠的存活率显著高于CIRCI对照组(P =0.046);应激剂量HC治疗组大鼠在伤后第7天和第14天其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CIRCI对照组(P=0.002,P=0.005)及小剂量MP治疗组(P=0.012,P=0.001),且在伤后第14天其CIRCI患病率显著低于CIRCI对照组(P=0.036).与CIRCI对照组比较,伤后第3天应激剂量HC治疗组的下丘脑室旁核区血脑屏障内皮细胞CD31及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 5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3,P=0.000),而伊文思蓝的渗透量显著降低(P =0.020).结论 应激剂量HC可以显著减轻TBI模型大鼠的下丘脑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提高机体应激水平,减少CIRCI的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进而增加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危重症相关皮质类固醇不足 氢化可的松 血脑屏障 下丘脑 大鼠
原文传递
BDNF对脑缺血肺损伤大鼠肺组织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荣荣 杨婷婷 +2 位作者 李劲涛 但齐琴 张云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8-921,共4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脑缺血肺损伤肺水肿的影响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调节。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肺损伤组、脑缺血肺损伤给予BDNF抗体处理组(BDNF抗体干预组),每组13只。于BDNF抗体干预后3...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脑缺血肺损伤肺水肿的影响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调节。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肺损伤组、脑缺血肺损伤给予BDNF抗体处理组(BDNF抗体干预组),每组13只。于BDNF抗体干预后3d取大鼠肺组织样本,HE染色(n=5)观察各组肺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n=5)和Western blot技术(n=8)检测脑缺血后肺组织IL-1β的定位与相对表达量。结果气道上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见IL-1β表达。BDNF抗体处理后3d,肺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肺组织IL-1β表达明显减少,与脑缺血肺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抗体处理可减轻脑缺血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水肿及降低IL-6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肺损伤 白细胞介素-1Β 大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前体凋亡前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俊彦 刘俊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oNGF)凋亡前信号各因子的表达变化及亚低温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择体重(220±10)g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脑缺血一再灌注组(B组)、亚低温组(C组),... 目的探讨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oNGF)凋亡前信号各因子的表达变化及亚低温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择体重(220±10)g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脑缺血一再灌注组(B组)、亚低温组(C组),B、C组又分为3,6,9h亚组,动物死亡或模型不成功者剔除,每亚组8只。TUNEL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及亚低温处理后脑皮质中凋亡细胞数的变化情况。RT—PCR检测每组各时相点脑皮质中proNGF、神经降压素受体3(Sortilin)及P75的表达及变化情况。结果(1)随时间的延长,B组凋亡细胞数增加(P〈0.05),C组相同时相点凋亡数均少于B组(P〈0.05)。(2)三组中各时相点均有各因子的表达,且随损伤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上调(P〈0.05);(3)C组各时相点脑皮质中各因子含量均低于B组(P〈0.05)。结论(1)亚低温可减少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后的细胞凋亡。(2)proNGF所导致的细胞凋亡参与了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3)亚低温可能通过降低proNGF凋亡前信号的表达来减轻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继发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低温 人工 神经生长因子 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