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增设对有影响力人员行贿罪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道萃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6,共6页
《反腐败公约》第18条分别从行贿和受贿的角度规定"影响力交易"犯罪。受制于"重受贿、轻行贿"的不对称立法思维,《刑法修正案(七)》增设的第388条之一仅完成第18条第2款的国内法转化任务。基于条约必须履行的国际...
《反腐败公约》第18条分别从行贿和受贿的角度规定"影响力交易"犯罪。受制于"重受贿、轻行贿"的不对称立法思维,《刑法修正案(七)》增设的第388条之一仅完成第18条第2款的国内法转化任务。基于条约必须履行的国际法准则、贿赂犯罪的对向性与贿赂犯罪罪名完善等理由,应根据《反腐败公约》增设"对有影响力人员行贿罪",并明确相应的罪名、条文、罪状和法定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力交易
对有影响力人员行贿罪
罪名
法条
罪状
法定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犯罪性的变化性与犯罪化的阶段性——兼谈我国自然人一般受贿罪刑事政策
被引量:
3
2
作者
荣晓红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8-54,共7页
我国目前自然人一般受贿罪屡禁不止、多发易发、数额巨大,犯罪形势十分严峻,司法机关处理有明显轻缓化表现,这些情况促使人们对行为的犯罪性和犯罪化问题进行深入而又现实的思考,从而揭示出犯罪性具有变化性、犯罪化具有阶段性这一相对...
我国目前自然人一般受贿罪屡禁不止、多发易发、数额巨大,犯罪形势十分严峻,司法机关处理有明显轻缓化表现,这些情况促使人们对行为的犯罪性和犯罪化问题进行深入而又现实的思考,从而揭示出犯罪性具有变化性、犯罪化具有阶段性这一相对应的刑事政策学命题,为我们预防和遏制自然人一般受贿罪提供积极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性
犯罪化
自然人一般受贿罪
变化性
阶段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请托人行贿行为之入罪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3年第6期141-144,共4页
2013年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检察院检察长郑红提出的《关于增设"对有影响力者行贿罪"》的议案,将请托人行贿行为之入罪问题正式地置于立法层面,而请托人行贿行为之入罪乃法益保护、当前严峻的犯罪形势及《联合国反腐...
2013年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检察院检察长郑红提出的《关于增设"对有影响力者行贿罪"》的议案,将请托人行贿行为之入罪问题正式地置于立法层面,而请托人行贿行为之入罪乃法益保护、当前严峻的犯罪形势及《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之要求,对请托人行贿行为拟制为行贿罪予以规制显得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请托人
行贿行为
入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犯罪主体之界定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玉杰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新增的一种犯罪,刑法学界对其构成要件中的犯罪主体,诸如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人和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都存在争议,鉴于此,有必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对其进一步界定。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非国家工作人员
近亲属
关系密切的人
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问题探究
5
作者
肖本山
《肇庆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增设的意义主要在于适应打击当前贿赂犯罪以及诉讼证明的现实需要。"利用影响力"既是本罪的本质特征,也是理解本罪客观行为结构的重点。同时,"关系密切人"是理解和认定本罪行为主体的关键。此外,...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增设的意义主要在于适应打击当前贿赂犯罪以及诉讼证明的现实需要。"利用影响力"既是本罪的本质特征,也是理解本罪客观行为结构的重点。同时,"关系密切人"是理解和认定本罪行为主体的关键。此外,在界定本罪中相关人员刑事责任问题上需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客观行为
行为主体
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关系密切的人”辨析
6
作者
张敏发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56-60,共5页
《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增加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该罪的犯罪主体中包括"关系密切的人"。结合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的规定,运用文理解释、体系解释和社会学解释方法对"关系密切的人"进行分析,"关系密切的人&q...
《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增加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该罪的犯罪主体中包括"关系密切的人"。结合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的规定,运用文理解释、体系解释和社会学解释方法对"关系密切的人"进行分析,"关系密切的人"应该是指能对国家工作人员或者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产生非权力性影响力关系亲近的人,其外延可从血缘、地缘、学缘以及其他具有一定感情基础的情况加以圈定。"关系密切的人"与"特定关系人",两者的外延都有"近亲属"、"其他"兜底性的规定,其外延都比较宽泛,两者存在一定的重叠;但是两者在内涵、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对向关系和司法认定的规则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关系密切的人
非权力性影响力
特定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理论困境及破解
被引量:
5
7
作者
陈海鹰
黄金钟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63-69,共7页
在我国法律语境下,受贿罪的实质是"权钱交易",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自身的权力和请托人进行财物交换的行为,此处的权力应仅限于国家的公权力,不应扩大到影响力,而且利用公权力的行为人应与公权力的拥有者相统一。利用影响力...
在我国法律语境下,受贿罪的实质是"权钱交易",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自身的权力和请托人进行财物交换的行为,此处的权力应仅限于国家的公权力,不应扩大到影响力,而且利用公权力的行为人应与公权力的拥有者相统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不符合受贿罪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的受贿罪理论存在冲突,应借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之规定,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定位为利用影响力交易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公权力
影响力
交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被引量:
1
8
作者
易志鹏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1-45,共5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七)中新设立的罪名,即把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地位或者其他影响,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严重行为定为犯罪。本罪的设立体现了刑...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七)中新设立的罪名,即把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地位或者其他影响,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严重行为定为犯罪。本罪的设立体现了刑法的与时俱进,弥补了现有受贿犯罪立法的缺陷,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刑事法网,同时也有利于与国际刑法接轨,但在本罪的认定过程中仍应严格把握两个问题,即本罪与受贿罪的界限问题,关于共犯的问题,以期对本罪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准确的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构成要件
关系密切的人
特定关系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问题研究
9
作者
吴进启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3期89-94,共6页
《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设立,彰显了我国从严惩治贿赂性犯罪的立法倾向;该罪主体中的"关系密切的人"的标准与范围以及客观方面对"利用影响力"的解释,关系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认定;利用...
《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设立,彰显了我国从严惩治贿赂性犯罪的立法倾向;该罪主体中的"关系密切的人"的标准与范围以及客观方面对"利用影响力"的解释,关系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认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立法上存在完善的空间,并且与受贿罪存在竞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受贿罪
“关系密切的人”
“利用影响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贿赂罪共同犯罪问题研究
被引量:
25
10
作者
赵秉志
许成磊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7-52,共16页
贿赂罪共同犯罪问题 ,是研究贪污贿赂犯罪中不可回避之重要刑法理论问题 ,其不仅作为典型的共同犯罪问题而倍受刑法共同犯罪理论研究的广泛关注 ,而且对于当前惩治腐败 ,加强廉政建设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非国家工作人员能构成受贿罪...
贿赂罪共同犯罪问题 ,是研究贪污贿赂犯罪中不可回避之重要刑法理论问题 ,其不仅作为典型的共同犯罪问题而倍受刑法共同犯罪理论研究的广泛关注 ,而且对于当前惩治腐败 ,加强廉政建设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非国家工作人员能构成受贿罪共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罪
单位犯罪
自然人犯罪
共同犯罪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增设对有影响力人员行贿罪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道萃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6,共6页
文摘
《反腐败公约》第18条分别从行贿和受贿的角度规定"影响力交易"犯罪。受制于"重受贿、轻行贿"的不对称立法思维,《刑法修正案(七)》增设的第388条之一仅完成第18条第2款的国内法转化任务。基于条约必须履行的国际法准则、贿赂犯罪的对向性与贿赂犯罪罪名完善等理由,应根据《反腐败公约》增设"对有影响力人员行贿罪",并明确相应的罪名、条文、罪状和法定刑。
关键词
影响力交易
对有影响力人员行贿罪
罪名
法条
罪状
法定刑
Keywords
the
crime
of trading in influence
the
crime
of offering
bribery
to influential persons
charge
provi- sion position
description of
crime
statutory penalty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犯罪性的变化性与犯罪化的阶段性——兼谈我国自然人一般受贿罪刑事政策
被引量:
3
2
作者
荣晓红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出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8-54,共7页
文摘
我国目前自然人一般受贿罪屡禁不止、多发易发、数额巨大,犯罪形势十分严峻,司法机关处理有明显轻缓化表现,这些情况促使人们对行为的犯罪性和犯罪化问题进行深入而又现实的思考,从而揭示出犯罪性具有变化性、犯罪化具有阶段性这一相对应的刑事政策学命题,为我们预防和遏制自然人一般受贿罪提供积极的指导。
关键词
犯罪性
犯罪化
自然人一般受贿罪
变化性
阶段性
Keywords
the
crime
s' properties
criminalization
the popular
bribery
committed
by the natural persons
changes
phases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请托人行贿行为之入罪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杰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3年第6期141-144,共4页
文摘
2013年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检察院检察长郑红提出的《关于增设"对有影响力者行贿罪"》的议案,将请托人行贿行为之入罪问题正式地置于立法层面,而请托人行贿行为之入罪乃法益保护、当前严峻的犯罪形势及《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之要求,对请托人行贿行为拟制为行贿罪予以规制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请托人
行贿行为
入罪
Keywords
bribery
crime
by the Influence
Entrusting Person
bribery
Criminalization
分类号
D924.392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犯罪主体之界定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玉杰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处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03-105,共3页
文摘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新增的一种犯罪,刑法学界对其构成要件中的犯罪主体,诸如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人和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都存在争议,鉴于此,有必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对其进一步界定。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非国家工作人员
近亲属
关系密切的人
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Keywords
bribery
crime
using influence
non-state staff
close relative
person
with
close ralation
state staff off job
分类号
DF636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问题探究
5
作者
肖本山
机构
肇庆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肇庆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文摘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增设的意义主要在于适应打击当前贿赂犯罪以及诉讼证明的现实需要。"利用影响力"既是本罪的本质特征,也是理解本罪客观行为结构的重点。同时,"关系密切人"是理解和认定本罪行为主体的关键。此外,在界定本罪中相关人员刑事责任问题上需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客观行为
行为主体
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Keywords
bribery crime committed with personal influencing power
objective behavior
behavior sub-ject
criminal deeds of the related people
分类号
DF79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关系密切的人”辨析
6
作者
张敏发
机构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出处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56-60,共5页
文摘
《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增加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该罪的犯罪主体中包括"关系密切的人"。结合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的规定,运用文理解释、体系解释和社会学解释方法对"关系密切的人"进行分析,"关系密切的人"应该是指能对国家工作人员或者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产生非权力性影响力关系亲近的人,其外延可从血缘、地缘、学缘以及其他具有一定感情基础的情况加以圈定。"关系密切的人"与"特定关系人",两者的外延都有"近亲属"、"其他"兜底性的规定,其外延都比较宽泛,两者存在一定的重叠;但是两者在内涵、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对向关系和司法认定的规则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关系密切的人
非权力性影响力
特定关系
Keywords
bribery
crime
by the influence
a person who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s
non-
power
influence
a person who has a special relationship
分类号
DF636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理论困境及破解
被引量:
5
7
作者
陈海鹰
黄金钟
机构
丽水市人民检察院
出处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63-69,共7页
文摘
在我国法律语境下,受贿罪的实质是"权钱交易",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自身的权力和请托人进行财物交换的行为,此处的权力应仅限于国家的公权力,不应扩大到影响力,而且利用公权力的行为人应与公权力的拥有者相统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不符合受贿罪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的受贿罪理论存在冲突,应借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之规定,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定位为利用影响力交易罪。
关键词
受贿罪
公权力
影响力
交易
Keywords
crime
of
bribery
public
power
influence
trade
分类号
D924.3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被引量:
1
8
作者
易志鹏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1-45,共5页
文摘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七)中新设立的罪名,即把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地位或者其他影响,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严重行为定为犯罪。本罪的设立体现了刑法的与时俱进,弥补了现有受贿犯罪立法的缺陷,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刑事法网,同时也有利于与国际刑法接轨,但在本罪的认定过程中仍应严格把握两个问题,即本罪与受贿罪的界限问题,关于共犯的问题,以期对本罪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准确的定性。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构成要件
关系密切的人
特定关系人
Keywords
the
crime
s of
bribery
of use of
influencing
power
elements of the constitution
the people
with
close relations
certain related people
分类号
D924.392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问题研究
9
作者
吴进启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3期89-94,共6页
文摘
《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设立,彰显了我国从严惩治贿赂性犯罪的立法倾向;该罪主体中的"关系密切的人"的标准与范围以及客观方面对"利用影响力"的解释,关系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认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立法上存在完善的空间,并且与受贿罪存在竞合关系。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受贿罪
“关系密切的人”
“利用影响力”
Keywords
crime
of taking bribes
with
good offices
crime
of
bribery
" Persons closely related "
" Taking theadvantage of influence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贿赂罪共同犯罪问题研究
被引量:
25
10
作者
赵秉志
许成磊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7-52,共16页
文摘
贿赂罪共同犯罪问题 ,是研究贪污贿赂犯罪中不可回避之重要刑法理论问题 ,其不仅作为典型的共同犯罪问题而倍受刑法共同犯罪理论研究的广泛关注 ,而且对于当前惩治腐败 ,加强廉政建设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非国家工作人员能构成受贿罪共犯 ;
关键词
贿赂罪
单位犯罪
自然人犯罪
共同犯罪
Keywords
crime
of
bribery
crime
s
committed
by a danwei
crime
s
committed
by a natural person
joint offences
分类号
D924.392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增设对有影响力人员行贿罪
孙道萃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论犯罪性的变化性与犯罪化的阶段性——兼谈我国自然人一般受贿罪刑事政策
荣晓红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请托人行贿行为之入罪
刘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犯罪主体之界定
王玉杰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问题探究
肖本山
《肇庆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关系密切的人”辨析
张敏发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理论困境及破解
陈海鹰
黄金钟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易志鹏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问题研究
吴进启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贿赂罪共同犯罪问题研究
赵秉志
许成磊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
2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