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isotropic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of monocrystalline sapphire during orthogonal cutting and nanoindentation experiments 被引量:3
1
作者 Philipp Maas Yuta Mizumoto +1 位作者 Yasuhiro Kakinuma Sangkee Min 《Nano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8年第3期157-171,共15页
Single-crystal sapphire is utilized as a high-performance engineering material,especially in extreme and harsh environments.However,due to its extreme hardness and brittleness,the machinability of sapphire is still a ... Single-crystal sapphire is utilized as a high-performance engineering material,especially in extreme and harsh environments.However,due to its extreme hardness and brittleness,the machinability of sapphire is still a challenge.By means of nanoindentation and plunge-cut experiments,the anisotropic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of the prismatic M-plane and rhombohedral R-plane is examined by analyzing crack morphologies and the critical depth-of-cut(CDC).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nanoindentation tests are correlated to the plunge-cut experiment.Both the prism plane and the rhombohedral crystal plane exhibit a two-fold symmetry of ductility with various crack patterns along the machined grooves.The direction-dependent plasticity of the hexagonal sapphire crystal is mainly connected to a twinning process accompanied by slip dislo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PHIRE ANISOTROPY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ORTHOGONAL cutting
下载PDF
A review on ductile mode cutting of brittle materials 被引量:7
2
作者 Elijah Kwabena ANTWI Kui LIU Hao WANG 《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8年第2期251-263,共13页
Brittle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employed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due to their excellent mechanical, optic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But obtaining smooth and damage-free surface on brittle materials b... Brittle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employed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due to their excellent mechanical, optic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But obtaining smooth and damage-free surface on brittle materials by traditional machining methods like grinding, lapping and polishing is very costly and extremely time consuming. Ductile mode cutting is a very promising way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and crack-free surfaces of brittle materials. Thus the study of ductile mode cutting of brittle materials has been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effort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ductile mode cutting of brittle materials including ductile nature and plasticity of brittle materials, cutting mechanism, cutting characteris- tics,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 critical undeformed chip thickness,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subsurface damage, as well as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ductile mode cutting enhancement. It is believed that ductile mode cutting of brittle materials could be achieved when both crack-free and no subsurface damage are obtained simultane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tile mode cutting brittle materials critical undeformed chip thickness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subsurface damage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NANOSCALE CUTTING OF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被引量:2
3
作者 LI Xiaoping CAI Minbo RAHMAN Mustafizur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8-11,共4页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brittle material,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can be machined in ductile mode in nanoscale cutting when the tool cutting edge radius is reduced to nanoscale and the undeformed chip thickness i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brittle material,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can be machined in ductile mode in nanoscale cutting when the tool cutting edge radius is reduced to nanoscale and the undeformed chip thickness is smaller than the tool edge radiu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ductile mode cutting of silicon, the molecular dynamics (MD) method i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nanoscale cutting of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The simulated variation of the cutting forces with the tool cutting edge radius is compared with the cutting force results from experimental cutting tests and they show a good agreement.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re is silicon phase transformation from monocrystalline to amorphous in the chip formation zone that can be used to explain the cause of ductile mode cutting. Moreover, from the simulated stress results, the two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ductile mode cutting, the tool cutting edge radius are reduced to nanoscale and the undeformed chip thickness should be smaller than the tool cutting edge radius, have been expl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tile mode cutting Molecular dynamics Phase transformation Force Stress
下载PDF
铣削硬质合金时的材料脆延转变特性试验研究
4
作者 史卫奇 赵威 +2 位作者 李浩 蒋涛 李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硬质合金是一种难加工材料,具有很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为了实现对硬质合金材料的高效精密切削加工,本文以聚晶金刚石(Polycrystalline diamond, PCD)刀具铣削WC-15Co硬质合金为研究对象,基于Bifano切削厚度模型计算出WC-... 硬质合金是一种难加工材料,具有很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为了实现对硬质合金材料的高效精密切削加工,本文以聚晶金刚石(Polycrystalline diamond, PCD)刀具铣削WC-15Co硬质合金为研究对象,基于Bifano切削厚度模型计算出WC-15Co的临界切削厚度,进而与切削参数对应的最大切削厚度比较,初步确定了被加工材料脆性域切削与延性域切削共存的跨域铣削参数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高速铣削试验,分析了每齿进给量、径向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等切削参数对试件已加工表面质量和切削力等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跨域铣削参数下,即当切削速度为300 m/min时,控制每齿进给量在11μm/z以内,径向切削深度小于1 mm,可以获得延性域切削表面,此时表面粗糙度小于0.2μm,表面无明显脆性破坏缺陷,材料去除率最高可达到157 mm^(3)/min,显著高于纯延性域切削时的43 mm^(3)/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跨域铣削 脆延转变 临界切厚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脆性材料超精密磨削时影响表面质量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陈明君 董申 +1 位作者 李旦 张飞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10,共5页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脆性材料在超精密磨削过程中影响表面质量的各种主要因素。然后针对影响脆性材料已加工表面质量的各种主要因素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脆性材料,砂轮的平均磨粒尺寸对已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很大。试...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脆性材料在超精密磨削过程中影响表面质量的各种主要因素。然后针对影响脆性材料已加工表面质量的各种主要因素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脆性材料,砂轮的平均磨粒尺寸对已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很大。试验证明:当采用超精密磨床并在Vs=1200m/min、f=0—200μm/r、ap=0.1—10μm的磨削条件下进行磨削时,只有当金刚石砂轮的平均磨粒尺寸小于 20μm,才能在塑性磨制模式下加工出高质量的超光滑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磨削加工 脆性材料 金刚石砂轮 塑性域磨削加工 表面质量
下载PDF
微磨削与超声振动复合加工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建华 田富强 +1 位作者 张明路 赵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7-109,共13页
微细切削技术是传统加工工艺向微观尺度的延伸,在微加工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三维零件及微结构的加工。与其他微细切削技术相比,微细磨削技术具有加工零件棱边精度高、适于硬脆性材料加工等优势,但其存在加工效率低、磨削热量... 微细切削技术是传统加工工艺向微观尺度的延伸,在微加工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三维零件及微结构的加工。与其他微细切削技术相比,微细磨削技术具有加工零件棱边精度高、适于硬脆性材料加工等优势,但其存在加工效率低、磨削热量大、微砂轮易磨损等缺陷。已有研究表明,于机械加工辅加超声振动的复合加工技术可有效降低切削力、切削温度,增大脆性材料脆-塑转变临界切削深度,改善加工表面质量等。因而超声振动辅助微磨削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可有效解决微磨削加工现存缺陷的技术。主要从微磨削技术研究现状、尺寸效应机理研究、脆性材料塑性域去除机理研究、超声振动切削实验研究、超声振动切削断续切削机理研究及微磨削动态有效磨刃密度建模研究六个方面,对微磨削技术及超声振动辅助切削技术相关领域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超声振动辅助微细磨削技术加工机理研究及未来发展需注重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磨削 超声振动 塑性域去除 尺寸效应 断续切削 有效磨刃密度
下载PDF
硬脆光学晶体材料超精密切削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31
7
作者 卢泽生 王明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5-21,共7页
硬脆光学晶体材料在航空航天、光学和光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超精密切削加工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切削模型、脆塑转变机理和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硬脆光学晶体材料超精密切削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 硬脆光学晶体材料在航空航天、光学和光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超精密切削加工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切削模型、脆塑转变机理和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硬脆光学晶体材料超精密切削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脆光学晶体材料 切削模型 脆塑转变 超精密切削
下载PDF
KDP晶体各向异性对划痕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栋 冯平法 +1 位作者 张承龙 张建富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8-572,共5页
对KDP晶体二倍频晶面样品进行金刚石球形压头纳米划痕实验,划痕方向为0°、45°和90°,划痕长度为420μm,恒斜率载荷变化范围为0~150 mN,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划痕形貌进行观察。通过对划痕深度-距离曲线及划痕形貌进行... 对KDP晶体二倍频晶面样品进行金刚石球形压头纳米划痕实验,划痕方向为0°、45°和90°,划痕长度为420μm,恒斜率载荷变化范围为0~150 mN,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划痕形貌进行观察。通过对划痕深度-距离曲线及划痕形貌进行分析,获取各划痕方向脆塑去除比例和脆塑转换位置。实验结果表明:0°、45°和90°方向脆塑转变位置分别为209.0μm、158.5μm和112.6μm,从而可知沿0°方向划痕的样品脆塑转变最晚,临界载荷最大,划痕脆性去除最少,是样品的最优加工方向。磨削加工验证实验结果显示,0°方向平均切削力及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均最小,进一步证实其为KDP晶体二倍频表面最优加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P晶体 划痕实验 各向异性 脆塑转变 切削力 最优加工方向
下载PDF
基于变切深纳米刻划的K9玻璃表面成形特征及去除机制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飞虎 李琛 +2 位作者 孟彬彬 赵航 刘忠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65-71,共7页
采用Berkovich压头,在纳米压痕仪上对K9光学玻璃进行了变切深纳米刻划试验。为探究摩擦因数与脆塑转变的深度,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法向力、切向力关于刻划深度进行了拟合,并利用相关系数r检验其可靠性。利用AFM和SEM对刻划沟槽表面... 采用Berkovich压头,在纳米压痕仪上对K9光学玻璃进行了变切深纳米刻划试验。为探究摩擦因数与脆塑转变的深度,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法向力、切向力关于刻划深度进行了拟合,并利用相关系数r检验其可靠性。利用AFM和SEM对刻划沟槽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刻划过程存在弹塑转变、塑性去除和脆性断裂三个阶段。基于Hertz接触理论求得K9玻璃弹塑转变深度,根据AFM和SEM的结果,以裂纹刚开始萌生作为脆塑转变点,获得脆塑转变的临界深度。基于脆塑转变深度,通过添加修正系数,改进WEI提出的脆塑转变表征方法,建立了用摩擦因数来表征K9玻璃脆塑转变的表达式。通过分析压头在刻划过程中与工件产生的摩擦区,对脆性断裂阶段裂纹的产生和裂纹方向与刻划方向近似呈60°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切深纳米刻划 K9玻璃 去除特征 脆塑转变
下载PDF
海冰强度对应变速率敏感性及其演化模式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洪升 杜小振 岳前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6-690,共5页
海冰对应变速率变化较敏感,在不同应变速率范围内可表现出不同的力学行为和强度特性.如辽东湾海冰在低应变速率下(ε.<1.0×10-3s-1),表现为连续体特征,其变形行为符合流动定律;在高应变速率下(ε.>3.0×10-3s-1),表现为... 海冰对应变速率变化较敏感,在不同应变速率范围内可表现出不同的力学行为和强度特性.如辽东湾海冰在低应变速率下(ε.<1.0×10-3s-1),表现为连续体特征,其变形行为符合流动定律;在高应变速率下(ε.>3.0×10-3s-1),表现为脆性体特征,强度特性可用断裂力学理论描述;在韧-脆转变的范围内(1.0×10-3s-1<ε.<3.0×10-3s-1),海冰强度达到最大值.因此在不同应变速率段,海冰强度具有不同的本构模型.用海冰演化模式对辽东湾海冰(T=268K,d=7.0mm)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十分吻合,说明该演化模式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力学 海冰强度 应变速率 敏感性 演化模式 韧-脆转变 断裂力学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各向同性热解石墨超精密车削加工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聂鹏 康晓峰 +1 位作者 王明海 田禾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7-179,共3页
通过各向同性热解石墨的纳米印压试验结果分析,并结合基于晶体结构和压头形状的应变梯度理论研究,计算出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材料发生脆塑性转变的临界切削厚度,其临界切削厚度在(335.63~1343.15)nm之间,在此范围内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材料... 通过各向同性热解石墨的纳米印压试验结果分析,并结合基于晶体结构和压头形状的应变梯度理论研究,计算出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材料发生脆塑性转变的临界切削厚度,其临界切削厚度在(335.63~1343.15)nm之间,在此范围内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材料发生了脆塑性转变,主要以塑性方式去除为主。根据脆性材料超精密切削中的脆塑性转变机理,建立了各向同性热解石墨超精密车削加工模型,并通过超精密车削试验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表明了所建立超精密切削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热解石墨 脆塑性转变 临界切削厚度
下载PDF
不同圆角半径金刚石划擦单晶SiC过程中的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段念 黄身桂 +2 位作者 于怡青 黄辉 徐西鹏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71-180,共10页
以单晶碳化硅(Si C)作为加工对象,通过不同尖端圆角半径的圆锥型金刚石磨粒划擦试验观察了单晶Si C的去除过程,并采用FEM与SPH耦合算法模拟仿真了三种不同尖端圆角半径的单颗磨粒划擦Si C过程中的材料去除过程,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 以单晶碳化硅(Si C)作为加工对象,通过不同尖端圆角半径的圆锥型金刚石磨粒划擦试验观察了单晶Si C的去除过程,并采用FEM与SPH耦合算法模拟仿真了三种不同尖端圆角半径的单颗磨粒划擦Si C过程中的材料去除过程,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采用仿真手段从最大等效应力和接触力的角度分析了三种不同尖端圆角半径对单晶碳化硅材料脆塑转变过程材料去除机理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尖端圆角半径的增加,弹塑性变形-塑脆临界的转变点趋近于0.14μm,而且纯粹的塑性变形模式逐渐消失;脆塑临界去除模式所占的区域逐渐变长,由脆塑临界-脆性去除的转变点的深度也在不断变深;脆塑转变过程中的微裂纹的长度及粗细程度逐渐增加,材料破坏的形式也逐渐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磨粒划擦 单晶碳化硅 脆塑转变 材料去除模式
下载PDF
超精密切削氟化钙单晶金刚石刀具磨损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浩锋 王建敏 +2 位作者 戴一帆 郑子文 焦飞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519-1522,1526,共5页
为了研究氟化钙(CaF2)单晶超精密切削过程中的金刚石刀具磨损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对CaF2晶体进行了超精密切削实验,系统观测了刀具磨损形貌随切削路程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刀具磨损机理,同时通过分析不同切削路程下切削表面微观形貌和切... 为了研究氟化钙(CaF2)单晶超精密切削过程中的金刚石刀具磨损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对CaF2晶体进行了超精密切削实验,系统观测了刀具磨损形貌随切削路程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刀具磨损机理,同时通过分析不同切削路程下切削表面微观形貌和切削力的变化,对刀具磨损与切削模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超精密切削CaF2晶体时刀具磨损模式为沟槽磨损和缺口破损,刀具磨损随切削路程的演变过程为后刀面沟槽磨损扩展到前刀面缺口破损,同时相应的切削模式由延性去除转变为脆性去除。该研究结果为大口径CaF2晶体纳米尺度延性域切削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切削 刀具磨损 CaF2晶体 延性域 金刚石刀具
下载PDF
微纳V槽脆/塑性域切削的3D激光检测及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晋 韦凤 田牧纯一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71-2778,共8页
针对微纳米级功能V槽微细加工及评价困难的问题,采用单点金刚石切削方法在超精密机床上对光学玻璃进行了V槽的微纳尺度加工,且利用非接触激光检测技术展现了V槽的加工形貌。依靠单晶金刚石的锋锐刃角在光学玻璃上进行V槽的微纳尺度切削... 针对微纳米级功能V槽微细加工及评价困难的问题,采用单点金刚石切削方法在超精密机床上对光学玻璃进行了V槽的微纳尺度加工,且利用非接触激光检测技术展现了V槽的加工形貌。依靠单晶金刚石的锋锐刃角在光学玻璃上进行V槽的微纳尺度切削试验,利用3D激光超精密检测仪器检测加工的V切痕,构建了微V槽切痕的形貌图,并建立了V槽形状误差PV值和V槽尖角圆弧半径的评价模式。最后,分析了微纳尺度加工中切除深度与V槽角度的形成机理以及切削深度对V槽形状误差及其尖角圆弧半径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亚微米级尺度加工中存在一个脆/塑性域切除加工状态转变的临界切削深度0.386μm。在切削深度<0.386μm的塑性域切削中,金刚石刀具尖角形状可以复制到工件表面,形成深度<0.386μm、形状误差PV值约为0.103μm的V槽。此外,由于V槽尖角圆弧半径在塑性域切削中随着切削深度减小而减小,所以切削深度需控制在V槽临界成型深度0.365μm以下,才能形成尖角半径为0.182μm的完整V槽。实验也表明,利用非接触激光检测的3D数据建立V槽形状误差PV值和尖角圆弧半径的参数模型,可用于V槽加工精度和微细程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塑性域切削 激光检测 形状误差 尖角圆弧半径
下载PDF
单颗磨粒切厚均匀化实现脆性材料延性域磨削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傅玉灿 张贝 +1 位作者 徐鸿钧 苏宏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4-761,共8页
脆性材料磨削加工中容易出现表面亚表面损伤等质量问题,而且加工效率较低,这已经成为脆性材料产品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的瓶颈。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工艺构想,即采用磨粒有序排布的砂轮及其精细的修整工艺实现单颗磨粒切厚均匀化,使得每颗磨... 脆性材料磨削加工中容易出现表面亚表面损伤等质量问题,而且加工效率较低,这已经成为脆性材料产品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的瓶颈。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工艺构想,即采用磨粒有序排布的砂轮及其精细的修整工艺实现单颗磨粒切厚均匀化,使得每颗磨粒都处于脆性材料的延性加工状态,从而实现脆性材料的延性域磨削。基于此构想,制作了磨粒有序排布的单层钎焊超硬磨料砂轮,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整和磨削试验,最后实现了氧化锆陶瓷的延性域磨削。实验证明该工艺方法可行,有效且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材料 延性域磨削 单层钎焊砂轮 单颗磨粒切厚
下载PDF
微-纳米复合陶瓷超声振动磨削的塑性-脆性转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雁 孙爱国 +1 位作者 朱训生 赵波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基于工件超声振动磨削的单磨粒运动模型,建立超声振动磨削单磨粒最大切削厚度agm ax公式;基于压痕断裂力学,给出硬脆材料超声振动磨削塑性-脆性转变临界条件,进行超声振动磨削与普通磨削对比试验,应用SEM和AFM分析陶瓷磨削表面微观形貌... 基于工件超声振动磨削的单磨粒运动模型,建立超声振动磨削单磨粒最大切削厚度agm ax公式;基于压痕断裂力学,给出硬脆材料超声振动磨削塑性-脆性转变临界条件,进行超声振动磨削与普通磨削对比试验,应用SEM和AFM分析陶瓷磨削表面微观形貌特征,重点研究磨削参数对其塑性-脆性转变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砂轮平均磨粒尺寸是影响塑性-脆性转变最为主要的因素,砂轮速度对其影响次之,磨削深度对塑性-脆性转变的影响最小;得出只有当agm ax小于临界切削深度agc时,才能实现硬脆材料塑性域磨削的重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振动磨削 微-纳米复合陶瓷 塑性-脆性转变 临界切削深度
下载PDF
基于螺旋刻划方法的KDP晶体临界切削厚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浩锋 王建敏 +2 位作者 戴一帆 郑子文 彭小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6,37,共6页
为了取得贴近切削加工的临界切削厚度,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金刚石刀具对KDP晶体进行螺旋刻划、基于所得刻槽微观形貌特征参数计算临界切削厚度的新方法;分析了切削速度和材料各向异性对临界切削厚度的影响;通过切削实验验证所得临界切削... 为了取得贴近切削加工的临界切削厚度,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金刚石刀具对KDP晶体进行螺旋刻划、基于所得刻槽微观形貌特征参数计算临界切削厚度的新方法;分析了切削速度和材料各向异性对临界切削厚度的影响;通过切削实验验证所得临界切削厚度。结果表明,晶体材料的各向异性对临界切削厚度有显著影响;在低速切削范围内,切削速度对临界切削厚度影响不显著;基于所得临界切削厚度选择切削参数,实现了KDP晶体全晶向延性域切削,取得了表面粗糙度为2.57 nm(Ra)的超光滑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切削厚度 KDP晶体 延性域切削 螺旋刻划
下载PDF
氧化锆陶瓷旋转超声加工脆塑转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宇辉 陈海彬 +2 位作者 马文举 赵恒 隆志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97,共8页
目的揭示旋转超声振动对硬脆材料脆塑转变特性及工艺参数对材料脆塑转变临界切削深度的影响规律。方法以氧化锆陶瓷为研究对象,在硬脆材料压痕断裂试验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超声振动加工硬脆材料脆塑转变的临界条件,并进行了纵向振动... 目的揭示旋转超声振动对硬脆材料脆塑转变特性及工艺参数对材料脆塑转变临界切削深度的影响规律。方法以氧化锆陶瓷为研究对象,在硬脆材料压痕断裂试验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超声振动加工硬脆材料脆塑转变的临界条件,并进行了纵向振动及纵扭共振形式的旋转超声振动划痕与普通划痕对比试验。结果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超声振动划痕较普通划痕有较高的材料脆塑转变临界切削深度。适当地增大超声能量,纵扭共振比纵向振动具有更大的脆塑转变临界切削深度值;而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大,纵向振动比纵扭共振具有更大的材料脆塑转变临界切削深度。结论通过不同划痕条件的对比,超声振动能有效提高氧化锆陶瓷的脆塑转变临界切削深度,增大塑性域加工范围,提高材料表面加工质量,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陶瓷 旋转超声加工 脆塑转变 临界切削深度 塑性域
下载PDF
纳米尺度延性域干切削KDP晶体的无粘屑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浩锋 戴一帆 +1 位作者 郑子文 彭小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04-1108,共5页
为了避免使用切削液及其相应清洗工艺对KDP晶体表面产生雾化、引入杂质等降低晶体抗激光损伤阈值的不利因素,采用干切削技术对KDP晶体进行超精密切削。在干切削KDP晶体工艺中所遇到的难点是切削屑片易粘附已加工表面,由此产生屑片粘附... 为了避免使用切削液及其相应清洗工艺对KDP晶体表面产生雾化、引入杂质等降低晶体抗激光损伤阈值的不利因素,采用干切削技术对KDP晶体进行超精密切削。在干切削KDP晶体工艺中所遇到的难点是切削屑片易粘附已加工表面,由此产生屑片粘附点难清洗、易雾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真空抽屑装置干切削KDP晶体的新工艺,重点解决了干切削工艺下KDP晶体表面粘屑现象,实现了无需清洗、无杂质的加工表面。在选择延性域切削参数条件下,取得了表面粗糙度为2.69 nm(Ra)的无粘屑、超光滑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P晶体 延性域 真空抽屑 干切削
下载PDF
KDP晶体塑性域切削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葛继强 陈金明 +1 位作者 吉方 刘兴宝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3-137,共5页
通过对KDP晶体等脆性材料压痕实验中的塑性行为分析,说明了实现KDP晶体等脆性材料塑性域切削的可行性。通过对脆性材料的切削模型进行分析,阐明了刀具几何尺寸以及切削用量对KDP晶体切削过程的影响。分析已有模型的不足,同时提出了从微... 通过对KDP晶体等脆性材料压痕实验中的塑性行为分析,说明了实现KDP晶体等脆性材料塑性域切削的可行性。通过对脆性材料的切削模型进行分析,阐明了刀具几何尺寸以及切削用量对KDP晶体切削过程的影响。分析已有模型的不足,同时提出了从微观角度建立材料脆性断裂判据,以完善KDP晶体塑性域切削机理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P晶体 脆性材料 塑性域切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