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ROGEN NUTRIENT MECHANISM IN SECONDARY SUCCESSION PROCESS OF THE MIXED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PINUS KORAIENSIS) FOREST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玉文 王业遽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00-104,共5页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vedations of nitrogen nutrient among the dominance trees species in secondary succession process of the mixed broad - leaved/Korean pine forest on Cha...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vedations of nitrogen nutrient among the dominance trees species in secondary succession process of the mixed broad - leaved/Korean pine forest on Changbai Mountains, Northeast China. Amounts of total nitrogen, anunonium and NRA in soils of virgin broad-leaved/Korean pine forest which is in climax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econdary birch forests those are in succession Stage. The amount of nitrate was in the other hand. In climax, dominance trees species are tolerant mesophytic trees such as Pinus Koraiensis, Tilia amurensis, Acer mono and also Fraxinus mandshurica, they are all ammonium + nitrate adapted species, but they show a preference for the anunonium rather than those of the pioneer trees species in secondary birch forest, such as Populus davidiava and Betula platyphylla. Because they have more ammonium in their leaves and roots, especially Pinus koraiensis. Populus davidvana and Betula plaaphlla are intolerant trees, amounts of nitrate and total nitrogen is higher in their leaves and roots and also NRA in their leaves, so they preference for the nitrate rather than the others.In secondary birch forest, the regeneration trees species adapt their nitroggn nutrient to the variation of nitrogen nutrient situation in soil, finally they could survival well and the secondary birch forest would succession to climax. In climax, dominance trees species adapt their Nitrogen nutrient to the situation in soil and there are not strong competition in nitrogen nutrient among them, so they can coexist well and keep the climax as stable vege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nutrient mechanism Secondary succession process mixed broad-leaved/Pinus koraiensis (Korean pine) forest Stability of climax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种子雨组成及其季节动态 被引量:42
2
作者 张健 郝占庆 +3 位作者 李步杭 叶吉 王绪高 姚晓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45-2454,共10页
为了解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的种子雨组成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hm^2样地内,设置了150个种子收集器,收集掉落于种子收集器中的果实、种子等。所有收集到的样品分别鉴定其种类并分为成熟种实... 为了解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的种子雨组成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hm^2样地内,设置了150个种子收集器,收集掉落于种子收集器中的果实、种子等。所有收集到的样品分别鉴定其种类并分为成熟种实、未成熟种实、花序和果实或种子碎片及其附属物4类,计算各类别的数量,而后分别烘干秤重。从2005年6月到2006年11月,共收集到隶属11科12属20种的种实及其生殖器官残体。累计收集到121291粒种实,其中成熟种实23147粒,仅占所有种实总个体数的19.1%。种实数最多的树种是紫椴(Tilia amurensis)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两个树种种实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90%。对2006年5月-11月种子雨季节动态的分析发现:种实在7月中旬至10月下旬数量极大,但主要由未成熟种实组成;在10月中旬出现成熟种实散落高峰,但未成熟种实仍占一定的比例。按每个收集器收集到的成熟种实数统计,成熟种实数量在100-200之间的收集器数量最多。按每个收集器收集到的树种数统计,收集器中最多收到的树种数为7,树种数为3和4的收集器个数最多。对6个主要树种成熟种实所在收集器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发现,紫椴和水曲柳的成熟种实在整个样地都有分布,春榆(Ulmusjaponica)、糠椴(T.mandshurica)、色木槭(Acermono)和假色槭(A.pseudo-sieboldianum)则只在样地的局部区域收集到成熟种实。成熟种实的空间分布与母树的空间分布大都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表明这些树种的成熟种实并没有扩散到离母树较远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雨 种子扩散 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 长白山
下载PDF
Carbon pool structure and carbon density of soil in Pinus koraiensis plantation ecosystem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壮 张彦东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77-182,I0005,共7页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s,carbon density and carbon storage of the soil in the Pinus koraiensis plantation eco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in Maoershan experimental forest farm,Shangzhi County,Heilongjiang,on the west s...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s,carbon density and carbon storage of the soil in the Pinus koraiensis plantation eco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in Maoershan experimental forest farm,Shangzhi County,Heilongjiang,on the west slope of the Zhangguangcai Mountains in northeastern China for providing data to evaluation of the carbon balance in forest ecosystem of northeastern China.These soil carbon indicators were measured in three forest types,pure P.koraiensis plantation,P.koraiensis and Betula platyphylla mixed forest,and the P.koraiensis and Quercus mongolica mixed forest.The soil carbon pool consisted of four compartments,namely L layer,F layer,H layer and B layer.With variance analysis,we found that both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carbon density of the soil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forest types,soil compartments and slope positions.The highest soil carbon density(278.63 Mg·ha^-1).was observed in the mixed forest of P.koraiensis and Q.mongolica.The B layer had the highest carbon density(212.28 Mg·ha^-1) among all the soil compartments.In terms of slope position,the highest soil carbon density(394.18 Mg·ha^-1) presented in the low slope.Besides,soil carbon content and carbon density had a marked change with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vertical depth of the soil in each compartment.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mplied that in the temperate humid region,the mixed ecosystem of regional Pinus koraiensis plantations and natural forest had relatively high carbon storage cap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carbon pool soil carbon density soil carbon content Pinus koraiensis plantation ecosystem mixed forest
下载PDF
基于疤痕大小建立节子体积预测模型
4
作者 李泽霖 贾炜玮 +2 位作者 纪鑫妍 郭昊天 赵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4,共9页
【目的】以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东京城林业局林场29块标准地中49株人工红松共计1207个节子数据为研究对象,并以其相关的数据为基础,构建节子体积预测模型,通过人工红松树干内部节子体积的分布规律分析,实现无破坏性地评价木材质量,为... 【目的】以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东京城林业局林场29块标准地中49株人工红松共计1207个节子数据为研究对象,并以其相关的数据为基础,构建节子体积预测模型,通过人工红松树干内部节子体积的分布规律分析,实现无破坏性地评价木材质量,为科学合理地利用木材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通过剖析法收集相关数据,查阅相关文献,建立基础模型;在构建混合模型时,引入样木与样地水平的随机效应,通过比较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等评价指标,选出拟合效果最佳的混合模型;构建双水平嵌套混合模型时,将样木水平嵌套于样地水平中,根据拟合评价指标,得出最优的双水平嵌套混合模型。【结果】3种模型中,单水平混合模型与双水平嵌套混合模型的拟合精度均大于基础模型,AIC、BIC等评价指标显示,双水平嵌套混合模型在对节子属性的拟合效果更优于单水平混合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基础模型的预测精度大于90%,两种混合模型的预测精度均在98%以上,说明构建的模型能够对节子体积进行较好地预测。【结论】基于双水平嵌套混合模型,不仅能实现无破坏性地预估节子体积,还能更加准确地体现人工红松树干内部节子体积的分布规律。实现无破坏性地评价木材质量,为科学合理地利用木材提供参考,进而提高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 节子体积 疤痕面积 混合模型
下载PDF
红松果材兼用林苗木培育技术应用分析
5
作者 张鑫 王清泉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红松作为长周期树种,其培育期限长,成本高,在科学经营、合理培育下可以使三大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红松果材兼用林苗木培育的重点是做好种苗基地建设,利用大苗移栽培育果材兼用林及对红松中幼龄林改造技术,可以提高红松人工林单位面积木... 红松作为长周期树种,其培育期限长,成本高,在科学经营、合理培育下可以使三大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红松果材兼用林苗木培育的重点是做好种苗基地建设,利用大苗移栽培育果材兼用林及对红松中幼龄林改造技术,可以提高红松人工林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和球果结实量,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对红松果材兼用林苗木的苗圃建立、土壤管理、移植育苗和灾害防治等8个方面阐述和总结,以期为相关林农进行苗木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果材兼用林 苗木培育技术
下载PDF
红石林业有限公司阔叶红松林林分生长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奇 高铭蔚 +3 位作者 张骁 李昕忆 高欢 毕鑫 《吉林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29-32,共4页
本文利用吉林森工红石林业有限公司森林资源调查2016年小班数据库,构建了阔叶红松林林分生长模型,并进行拟合精度检验,最终筛选出最佳的林分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的林分公顷蓄积量随林龄增加呈“S”型增长,选择的6个林分生长... 本文利用吉林森工红石林业有限公司森林资源调查2016年小班数据库,构建了阔叶红松林林分生长模型,并进行拟合精度检验,最终筛选出最佳的林分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的林分公顷蓄积量随林龄增加呈“S”型增长,选择的6个林分生长模型检验结果均达到显著水平,除了Korf模型参数b不在置信区间内,其余5个林分生长模型参数拟合结果均达到显著水平。Logistic模型的各项拟合精度检验结果较好,选择Logistic模型为红石林业有限公司阔叶红松林的最佳林分生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生长模型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Individual Growth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Naturally Regenerated Young Pinus koraiensis under Secondary Natural Forest
7
作者 FANShaohui ZHANGQun SHENHailong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Impacts on growth of young trees of Pinus Koraiensis of 6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intensityof sunlight, direct sunlight, thickness of soil humus, neighboring trees, upper canopy species, herbs andshrubs were investig... Impacts on growth of young trees of Pinus Koraiensis of 6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intensityof sunlight, direct sunlight, thickness of soil humus, neighboring trees, upper canopy species, herbs andshrubs were investigated on young tree of Pinus Koraiensis and 4 neighboring trees which are consideredthe structural unit of the microenvironme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6 environmental factors underinvestigation had effects, to various extents, on growth of the young trees. Based on the findings, suitablegrowing conditions for regenerated young tree of Pinus Koraiensis under forest were identified andcorresponding silvicultural measures were proposed for operation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us koraiensis-broadleaf mixed forest artificial regeneration young tree of Pinus koraiensis growing micro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影响不同林型天然红松混交林林隙更新的土壤特征因子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少冲 陈立新 +5 位作者 段文标 张超 李少博 李亦菲 李少然 梁薇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072-4083,共12页
采用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统计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兴安岭天然红松混交林3种不同林型(椴树红松混交林(TP)、枫桦红松混交林(BP)、云冷杉红松混交林(PAP))的林隙及其邻近郁闭林分的土壤特征因子和树木更新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旨在阐... 采用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统计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兴安岭天然红松混交林3种不同林型(椴树红松混交林(TP)、枫桦红松混交林(BP)、云冷杉红松混交林(PAP))的林隙及其邻近郁闭林分的土壤特征因子和树木更新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旨在阐明林隙土壤特征因子对树木更新的影响,从而为小兴安岭天然红松混交林植被更新、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和实践参考。结果表明:郁闭林分土壤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显著高于3种不同林型的林隙。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BP内与其他林型之间差异显著。3种林型林隙内p H值均略高于其郁闭林分,但与其差异均不显著。3种林型林隙内更新总密度、幼树更新密度与郁闭林分差异显著(P<0.05),PAP林隙中更新总密度和幼树更新密度最高。BP林隙面积与更新密度相关不显著,乔木幼苗、幼树更新密度与有机质(r=-0.400,r=-0.475)、全氮均呈显著负相关(r=-0.519,r=-0.603)。TP林隙内全氮与乔木幼苗更新密度呈正相关(r=0.092),而与乔木幼树更新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0.585)。PAP林隙内全氮与乔木幼苗、幼树更新密度均呈负相关。郁闭林分幼苗更新密度分别与有机质、全氮、速效钾、p H值、脲酶和蛋白酶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全氮是影响林隙和郁闭林分树木更新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红松混交林 林隙 更新 土壤特征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样地(CBS):群落组成与结构 被引量:122
9
作者 郝占庆 李步杭 +3 位作者 张健 王绪高 叶吉 姚晓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8-250,共13页
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带性植被,长白山区是阔叶红松林的核心分布区。参照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 (BCI) 50hm2热带雨林样地的技术规范,于2004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阔叶红松林内建立了一块25hm2的固定... 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带性植被,长白山区是阔叶红松林的核心分布区。参照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 (BCI) 50hm2热带雨林样地的技术规范,于2004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阔叶红松林内建立了一块25hm2的固定样地(简称CBS),这是目前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中国森林多样性动态研究网络中最北端的一块,也是全球温带地区最大的一块森林样地。2004年夏的第一次调查结果表明,样地内胸径≥1cm的木本植物有52种,隶属于18科32属。总的独立个体数为38902,包括分枝的总个体数为59121。植物组成上属典型的长白山植物区系,同时混有一些亚热带和亚寒带成分。群落优势种明显,个体数最多的前3个种的个体数占到总个体数的60%,前14个种占到95%,而其余38个种只占到5%。从物种多度、胸高断面积、平均胸径和重要值来看,群落成层现象显著,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种。主要树种的径级结构近似于正态分布或双峰分布,而次林层和林下层树种则表现出倒"J"形或"L"形。红松、紫椴(Tilia amur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色木槭(Acermono)和春榆(Ulmus japonica)几个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随物种、径级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分布格局,其它一些树种的分布格局也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动态 空间格局 生物多样性 阔叶红松林 长白山
下载PDF
红松混交林中红松幼树生长环境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6
10
作者 张群 范少辉 沈海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6-224,共9页
针对我国东北东部山区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红松混交林的恢复与发展,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红松混交林中红松幼树阶段生长环境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林分结构、光照条件、伴生树种、立地条件等几方面的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 针对我国东北东部山区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红松混交林的恢复与发展,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红松混交林中红松幼树阶段生长环境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林分结构、光照条件、伴生树种、立地条件等几方面的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混交林 红松幼树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大小林隙小气候特征 被引量:36
11
作者 段文标 王晶 李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61-2566,共6页
利用HOBO自动气象站对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大小林隙、郁闭林分和空旷地的小气候因子进行了为期一个生长季的测定.结果表明: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与对照样地的光照、地面温度和气温的日变化及其在生长季的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型曲线.... 利用HOBO自动气象站对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大小林隙、郁闭林分和空旷地的小气候因子进行了为期一个生长季的测定.结果表明: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与对照样地的光照、地面温度和气温的日变化及其在生长季的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型曲线.林隙和对照样地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均为早晨和傍晚较高,正午较低,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生长季内呈单峰型曲线,其中郁闭林分相对湿度最大,其次为小、中、大3个林隙,空旷地最小.林隙和对照样地降水量及降雨次数随林冠层郁闭程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大林隙降雨量约为小林隙的1.4倍.在生长季内,空旷地、大、中和小林隙以及郁闭林分最大风速分别为3.34、2.97、2.87、2.41和1.84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阔叶混交林 林隙 小气候
下载PDF
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土壤动物生态分布 被引量:20
12
作者 殷秀琴 蒋云峰 +2 位作者 陶岩 安静超 辛未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35-940,共6页
对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分布的上缘、典型分布区和分布下缘土壤动物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阔叶混交林三个分布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存在差异,其中典型分布区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组成均匀。甲螨亚目、辐螨亚目、节跳虫科、... 对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分布的上缘、典型分布区和分布下缘土壤动物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阔叶混交林三个分布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存在差异,其中典型分布区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组成均匀。甲螨亚目、辐螨亚目、节跳虫科、球角跳虫科、革螨亚目和山跳虫科相关性较大,共同出现在各分布区。土壤动物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且红松阔叶混交林的上缘和典型分布区表聚性更为突出。通过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表明,土壤全钾、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动物群落影响较大,而土壤全磷含量和pH对土壤动物的影响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生态地理 红松阔叶混交林 长白山
下载PDF
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土壤水分分布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猛 段文标 +3 位作者 陈立新 魏琳 冯静 王誓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96-1402,共7页
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法布点,通过对生长季内林隙各样点土壤含水量的连续观测,利用基本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并揭示了林隙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分布格局,旨在为红松阔叶混交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 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法布点,通过对生长季内林隙各样点土壤含水量的连续观测,利用基本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并揭示了林隙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分布格局,旨在为红松阔叶混交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林隙土壤含水量不仅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而且空间异质性的强度、尺度和空间结构组成随时间而改变。浅层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大于深层,林隙0—7.6 cm、0—12 cm和0—20 cm土壤含水量大小顺序均为9月>7月>8月>6月。林隙、郁闭林分和空旷地土壤含水量大小顺序均为0—7.6 cm>0—12 cm>0—20 cm。生长季内6月土壤含水量不同空间样点极差最大,各月变异都属于中等变异程度;基台值和变程大小顺序同样为0—7.6 cm>0—12 cm>0—20 cm;林隙月平均土壤含水量斑块连接度高,形状复杂,0—7.6 cm、0—12 cm和0—2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最大值均分布在林隙中心及其附近,最小值分布位置不固定;生长季内土壤含水量及其变化程度均为空旷地最大,林隙次之,郁闭林分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阔叶混交林 林隙 土壤含水量 地统计学 小兴安岭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草本植物多样性季节动态及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41
14
作者 李步杭 张健 +3 位作者 姚晓琳 叶吉 王绪高 郝占庆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7-473,共7页
基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hm2样地(CBS)一年内草本植物的4次调查数据,对样地内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季节动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样地内草本植物物种组成丰富,共有102种,隶属于40科84属.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 基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hm2样地(CBS)一年内草本植物的4次调查数据,对样地内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季节动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样地内草本植物物种组成丰富,共有102种,隶属于40科84属.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3.52、0.96和0.75;物种组成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以初夏物种数最多;各季节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较大,个体数量从早春到秋季逐渐减少;物种丰富度和多度的空间分布连续性较差,主要表现为斑块性分布,说明草本植物对微环境有较强的依赖性;坡向是影响物种丰富度和多度的主要因素,在早春、夏末和秋季,不同坡向的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差异极显著(P<0.01),且早春阶段北坡和东坡的丰富度高于南坡和西坡,夏末和秋季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物种多样性 季节动态 空间格局 阔叶红松林 长白山
下载PDF
红松阔叶混交林凋落叶、土壤动物、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 被引量:25
15
作者 殷秀琴 李金霞 董炜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7-282,共6页
对小兴安岭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红松阔叶混交林的凋落叶、土壤动物、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微量元素在凋落叶、土壤动物和土壤中含量排序均为Mn>Zn>Cu.不同环境组分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同.其中,Mn的含量为土壤&... 对小兴安岭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红松阔叶混交林的凋落叶、土壤动物、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微量元素在凋落叶、土壤动物和土壤中含量排序均为Mn>Zn>Cu.不同环境组分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同.其中,Mn的含量为土壤>凋落叶>土壤动物;Zn的含量为土壤动物>凋落叶、土壤;Cu的含量为土壤动物>土壤>凋落叶.阔叶凋落叶中微量元素变化幅度大于针叶凋落叶.不同土壤动物对不同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蚯蚓体内Mn含量最高,蜈蚣体内Zn含量最高,而马陆体内Cu含量最高.土壤动物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与环境本底值、凋落物分解速度、土壤动物食性以及对微量元素的选择性吸收和富集作用等有关.3种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均是土壤层(5~20cm)大于腐殖质层(0~5cm),不同土层中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 土壤动物 微量元素 红松阔叶混交林 小兴安岭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温度效应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杜颖 关德新 +1 位作者 殷红 吴家兵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7-792,共6页
森林温度特征的研究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估森林环境效益的基础。对2004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内外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林内外空气温度、土壤温度明显不同。白天林内气温一般低于林外,夜间高于林外。昼间气温... 森林温度特征的研究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估森林环境效益的基础。对2004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内外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林内外空气温度、土壤温度明显不同。白天林内气温一般低于林外,夜间高于林外。昼间气温差夏季较大,7月平均差值为1·6℃;夜间气温差冬季较大,1月平均差值为1·5℃。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日振幅总是林内小于林外,7月空气温度日振幅林内比林外低1·7℃,4月土壤温度日振幅林内比林外低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空气温度 土壤温度
下载PDF
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土壤动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苗雅杰 殷秀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09,共6页
Soil animal communities of Pinus koraiensis broad_leaved mixed forest were studied.The purpose was to discuss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soil animals and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The ecosystem geogra... Soil animal communities of Pinus koraiensis broad_leaved mixed forest were studied.The purpose was to discuss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soil animals and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The ecosystem geography distribution law of soil animals, soil animals’role and function in ecological system were revealed.In June,August,October each year,three plots were selected. In each plot, four layers were sampled(litter layer,0~10 cm,10~20 cm & 20~30 cm),adding up to 72 soil sample.The area for large_sized soil animals was 50 cm×50 cm,and the area for middle_small_sized soil animals was 10 cm × 10 cm.Separated soil animals through adopting hand_picking method and Tullgren method respectively.Sampled the soil animals in two continuing years.Shannon_Wiener index wa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diversity of soil animals.Monad liner regression was used to 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animal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The dominant groups were Oribatida, Isotomidae.There were relatively great changes in groups and individual numbers of dominant groups and rare groups when the reason changed.The individual numbers of dominant groups and the groups of rare groups changed.The number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was the most in August.Obviously it correlated with climatic factors in middle temperate zone.The evenness was low and dominance was high. The diversity index was not most.Among the annual fluctuating there was a increasing trend. The evenness was low and dominance was high.The diversity index was low.It conformed with the law of reason change.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animals and atmospheric temperature,rainfall,ground temperature and sunlight showed the correlation with rainfall and soil temperature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阔叶混交林 群落研究 土壤动物 小兴安岭 index dynamic with system search was and the The area most PINUS MONAD great group PLOT for cm to sam cha In
下载PDF
混交对红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和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钱文丽 卢元 +1 位作者 王韶仲 谷加存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实验林场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纯林、红松×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和红松×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估计并比较了不同混交处理下红松、伴生树种和其他... 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实验林场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纯林、红松×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和红松×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估计并比较了不同混交处理下红松、伴生树种和其他木本植物细根(直径≤2.0 mm)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细根总生物量(0~30cm)以纯林最高(212.6 g·m^(-2)),红松×胡桃楸混交林最低(164.7 g·m^(-2)),而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居中(200.8 g·m^(-2));纯林中红松细根生物量显著高于红松×胡桃楸混交林,但与红松×水曲柳混交林没有显著差异;混交没有引起林分细根总生物量垂直分布的改变,均为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混交后红松细根生物量在土壤表层(0~10cm)分配的比例增加,但是吸收根(直径≤0.5 mm)生物量在土壤底层(20~30 cm)分配的比例在红松×胡桃楸混交林(64.5%)中比纯林高(40.1%),而在红松×水曲柳混交林中所占比例较低(22.0%)。方差分析显示,混交树种、土壤深度和根直径等级均是影响红松细根生物量的重要因子。这些结果表明,混交对红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有明显影响,这为深入认识红松及其混交树种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红松 水曲柳 胡桃楸 细根
下载PDF
阔叶红松混交林不同大小林隙地表温度和浅层土壤温度的时空异质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段文标 郭绮雯 +3 位作者 陈立新 冯静 王丽霞 杜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121,共14页
【目的】探究不同大小林隙地表温度和浅层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特征,为阔叶红松混交林苗木更新、生物多样性维持及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中林隙和小林隙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法和十字样线法分别布设地... 【目的】探究不同大小林隙地表温度和浅层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特征,为阔叶红松混交林苗木更新、生物多样性维持及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中林隙和小林隙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法和十字样线法分别布设地表温度表和土壤温度表观测样点,在植物生长季测定了两个林隙的地表温度、地表最低和地表最高温度以及浅层(5、10、15和20 cm)土壤温度,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对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进行测量及时空异质性的分析。【结果】(1)地表温度和地表最高温度在生长季内(6—9月)的月变化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单峰型曲线分布,且7月达到最大值。地表温度的升温速率高于降温速率,升温幅度大,降温幅度小。(2)不同样地间地面最高温度与地面温度的变化相同,生长季内(6—9月)地面温度变化为:中林隙>小林隙>郁闭林分,最低温度变化为:中林隙<小林隙<郁闭林分。(3)各月份林隙土壤温度空间变异程度不同,6月和9月变异程度较7月和8月有所增加;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温度的变异减小。(4)林隙日均地表温度和日均土壤温度均较郁闭林分高,且林隙土壤温度的最大值区域随时间出现动态变化。林隙中心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极其日较差均高于郁闭林分。中、小林隙各土层温度差并无明显差异。(5)7月和8月土壤温度均呈较弱变异,6月和9月部分呈中等变异。【结论】地表温度和浅层土壤温度在不同月份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生长季(6—9月)的地表温度与土壤温度恰恰是苗木更新及种子萌发的关键条件之一,本文旨在对群落演替和种群动态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阔叶混交林 林隙 地表温度 浅层土壤温度 斑块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影响乔木幼苗存活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18
20
作者 肖翠 刘帅 +4 位作者 黄珍 樊莹 王均伟 赵秀海 唐景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557-6565,共9页
应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影响幼苗存活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群落水平上,幼苗存活率和生物因素中同种幼苗邻居显著负相关,说明在阔叶红松林群落中存在负密度制约效应。(2)生物因子和非生物... 应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影响幼苗存活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群落水平上,幼苗存活率和生物因素中同种幼苗邻居显著负相关,说明在阔叶红松林群落中存在负密度制约效应。(2)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苗存活率影响不同。对于1年生的幼苗,幼苗存活率与异种大树邻居呈显著负相关,与同种大树邻居呈显著正相关;对于2—3年生的幼苗,其存活率和同种幼苗邻居、同种大树邻居均呈显著负相关,和非生物因子相关不显著;对于4年生以上的幼苗,其存活率和土壤主成分分析的PC1(低的有机质、速效钾、速效氮等比较贫瘠的土壤)显著负相关。(3)种子的传播方式不同,幼苗存活率的影响因子也不同。对于风传播的物种,存活率与同种幼苗邻居密度显著正相关。对于重力传播的物种,幼苗存活率与土壤PC3(高的全氮和速效氮,含氮较高的土壤)、异种大树邻居、草本密度呈负相关,与林冠开阔度和草本盖度成正相关。(4)对于不同的物种,影响幼苗存活的因素也不同。紫椴的幼苗存活率与土壤PC3、异种大树邻居、草本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主成分PC2(高的有机质和全氮等养分比较好的土壤)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幼苗存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