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折线法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的防雷漏洞与改进
1
作者 郑江 林苗 《现代建筑电气》 2024年第5期1-6,52,共7页
用现行折线法确定避雷针高度为h的保护范围,由于没有考虑h的有效保护范围的影响,单支h及两支等高h之间的保护范围均存在防雷漏洞。分析了这些防雷漏洞,并对折线法进行了改进:设h=30 m时h在0.5h高度处的有效保护半径为r_(h/2)=15 m,h的... 用现行折线法确定避雷针高度为h的保护范围,由于没有考虑h的有效保护范围的影响,单支h及两支等高h之间的保护范围均存在防雷漏洞。分析了这些防雷漏洞,并对折线法进行了改进:设h=30 m时h在0.5h高度处的有效保护半径为r_(h/2)=15 m,h的圆锥体及圆台体保护范围的地面有效保护半径分别为r_(01)=30 m,r_(02)=45 m,推导出当h>30 m时,h对圆锥体的保护角α′及h在任意高度处的保护半径r_(x)的计算公式;取D<2r_(01)或D<2r_(02)限制两支等高h的针间距离,按h_(0)=r_(01)或h_(0)=r_(02)为半径的圆弧确定两支等高h的针间保护范围。改进后随着h的增高,α′减小,r_(h/2)、r_(01)、r_(02)保持不变,单支h的保护范围被拉高变窄,单支h及两支等高h之间的保护范围均在h的有效保护范围之内,有效堵住了折线法的防雷漏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雷针 保护角 高度影响系数 折线法 保护范围 雷闪距离
下载PDF
基于CPTU测试的桩基承载力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22
2
作者 蔡国军 刘松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479-482,共4页
首先回顾了基于静力触探试验(CPT)和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预测桩基承载力的方法。根据连盐高速和宁常高速公路工程中的PTC、CFG和PHC桩的CPTU试验资料,提出了基于CPTU预测桩基承载力的折线法。以静载荷和高应变试验得到的桩基承载力... 首先回顾了基于静力触探试验(CPT)和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预测桩基承载力的方法。根据连盐高速和宁常高速公路工程中的PTC、CFG和PHC桩的CPTU试验资料,提出了基于CPTU预测桩基承载力的折线法。以静载荷和高应变试验得到的桩基承载力作为参考值,评估了各种预测桩基承载力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折线法比其余三种方法在预测桩基承载力方面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具有简单、快速、多参数的优点,并且不依赖于操作者主观性的影响,值得在桩基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 孔压静力触探 桩基 承载力 折线法
下载PDF
大模数齿条齿根应力计算方法研究及测试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忠明 袁玉鹏 +1 位作者 肖伟中 张海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52-159,共8页
目前,尚缺乏模数超过50 mm的齿条齿根弯曲应力计算方法。为提高大模数齿条齿根应力计算的准确性,依据齿根疲劳裂纹扩展轨迹对折截面法进行修正,建立新的折-平截面齿根应力计算模型,并首次引入应力渗透因子标识折截面的宽度,采用积分迭... 目前,尚缺乏模数超过50 mm的齿条齿根弯曲应力计算方法。为提高大模数齿条齿根应力计算的准确性,依据齿根疲劳裂纹扩展轨迹对折截面法进行修正,建立新的折-平截面齿根应力计算模型,并首次引入应力渗透因子标识折截面的宽度,采用积分迭代法推导出齿根弯曲应力和齿根压缩应力计算公式。对影响折-平截面法计算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折截面角、应力渗透因子和弯曲力臂长的计算方法;由模型计算得到的齿条齿根截面上各点的应力解析值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数值解基本一致。依托三峡升船机齿条试验平台对齿条齿根弯曲应力进行测试,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转矩与齿根应力的关系,并得出名义转矩下的齿条齿根应力。将测试值、数值解与解析解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折-平截面法的解析解误差约为5%,更接近实测值。提出的折-平截面法可用于齿根应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数齿条 齿根应力 折截面法 应力渗透因子 应力测试
下载PDF
非均匀变截面梁弯曲问题的折线折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启平 李振宁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1-114,共4页
本文在折线折算的假定下,讨论了任意非均匀变截面梁的弯曲问题,给出了梁的挠曲线的解析表达式,该结果收敛速度和计算精度高于在阶梯折算假定下求得的结果,文末给出了计算实例。
关键词 变截面梁 弯曲问题 折线折算法 非均匀
下载PDF
灰度图像二维Otsu折线阈值分割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梁义涛 庞蕊 朱远坤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3期178-182,共5页
Otsu法是一个应用较为广泛的阈值分割方法。为实现图像较为精确的分割,充分考虑边界的影响,从二维线阈值分割替代传统的点阈值分割思想出发,提出了折线阈值型Otsu法。该方法以对边界信息的迭代分割的手段获得实际用于分割的二维折线阈... Otsu法是一个应用较为广泛的阈值分割方法。为实现图像较为精确的分割,充分考虑边界的影响,从二维线阈值分割替代传统的点阈值分割思想出发,提出了折线阈值型Otsu法。该方法以对边界信息的迭代分割的手段获得实际用于分割的二维折线阈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优于原始Otsu法的分割效果,特别适用于边缘丰富的图像分割,具有较好的分割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阈值选取 二维OTSU法 折线阈值
下载PDF
先张法折线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艳 赵志有 章建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0-105,共6页
以岳常高速中的25m先张法折线配筋预应力箱梁预制施工为背景,介绍先张法折线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中张拉台座、弯起器的设计与施工、预应力的张拉与放张工艺等3项关键性施工技术和相关施工经验,并对张拉台座、弯起器的设计提出改进... 以岳常高速中的25m先张法折线配筋预应力箱梁预制施工为背景,介绍先张法折线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中张拉台座、弯起器的设计与施工、预应力的张拉与放张工艺等3项关键性施工技术和相关施工经验,并对张拉台座、弯起器的设计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改进后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箱梁预制质量良好,该项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和施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线预应力 先张法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深基坑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稳定性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熊赞民 隆威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2004年第2期24-27,共4页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对其支护稳定性的评价 ,均采用安全系数的方法 ,这种定值化的方法 ,没有考虑土体参数的空间分布特点。为了对复合土钉支护稳定性的评价有一个准确的指标 ,利用可靠性分析方法 ,...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对其支护稳定性的评价 ,均采用安全系数的方法 ,这种定值化的方法 ,没有考虑土体参数的空间分布特点。为了对复合土钉支护稳定性的评价有一个准确的指标 ,利用可靠性分析方法 ,明确了预应力锚杆对土钉墙的作用效果 ,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可靠性研究 ,得出了失稳概率。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 稳定性 可靠性 改进的双折线法
下载PDF
一种解决光刀断线问题的新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剑波 赵宏 谭玉山 《光学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用光切法测量物体的三维形貌 ,由于其原理简单、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 ,所以得以广泛应用。针对光切法中一直存在的光刀断线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采用自适应阈值的光刀中心提取法与一维、二维光刀数据修补技术相结合来解决此问题 ,可... 用光切法测量物体的三维形貌 ,由于其原理简单、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 ,所以得以广泛应用。针对光切法中一直存在的光刀断线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采用自适应阈值的光刀中心提取法与一维、二维光刀数据修补技术相结合来解决此问题 ,可同时消除噪声的影响。实验证明 :采用此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阈值法 数据修补技术 光刀断线 光切法
下载PDF
基于高弯曲承载能力的齿轮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于东洋 闫靠 +2 位作者 徐颖强 朱燃燃 纪宏志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4-1091,共8页
齿根过渡曲线是影响齿轮弯曲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它由刀具齿顶圆弧共轭形成,因此研究齿轮加工方式及刀具刀顶形状对于提高齿轮弯曲承载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渐开线圆柱齿轮弯曲承载能力,考虑不同的齿轮加工刀具及齿高系数和变... 齿根过渡曲线是影响齿轮弯曲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它由刀具齿顶圆弧共轭形成,因此研究齿轮加工方式及刀具刀顶形状对于提高齿轮弯曲承载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渐开线圆柱齿轮弯曲承载能力,考虑不同的齿轮加工刀具及齿高系数和变位系数等因素,建立相应的齿根过渡曲线模型,通过折截面法探究齿轮加工方式及刀具刀顶形状对齿轮弯曲承载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当齿轮基本尺寸不变时,对于不同使用要求,高变位时用齿条型单圆弧刀具加工的齿轮弯曲承载能力高于齿条型双圆弧刀具和齿轮型刀具;角变位且小齿轮变位系数为零时,用齿轮型单圆弧刀具加工的齿轮弯曲承载能力高于齿条型刀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根过渡曲线 齿轮加工方式 折截面法 弯曲承载能力
下载PDF
建筑物防雷接闪器保护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苗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对建筑防雷设计中接问器保护范围的确定采用新颁的滚球法与沿用多年的折线法进行分析比较和计算,从理论根据和保护范围及保护方式等三方面探讨采用这两种方法对新旧防雷工程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 滚球法 折线法 建筑物 接闪器 防雷设计
下载PDF
电极挤压机型咀曲线的研究和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文忠 《湖南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4期56-62,66,共8页
本文通过用折线法和圆弧法与三次样条函数法对瑞士φ500型咀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对比,认为采用三次样条函数设计的曲线具有光滑度高,力学性质良好,所需挤压力最小,同时设计计算简便及便于采用计算机计算等优点,故提出用三次样条函数来设计... 本文通过用折线法和圆弧法与三次样条函数法对瑞士φ500型咀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对比,认为采用三次样条函数设计的曲线具有光滑度高,力学性质良好,所需挤压力最小,同时设计计算简便及便于采用计算机计算等优点,故提出用三次样条函数来设计电极挤压机型咀曲线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挤压机 型咀 曲线 样条函数
下载PDF
成层地基中单桩受扭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邹新军 徐洞斌 王亚雄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2-78,共7页
为了探讨成层地基中单桩的受扭性状,基于桩侧土双折线模型,以塑性区开展深度为变量,推导了桩侧土分别处于弹性和塑性状态时桩顶的扭矩扭转角曲线和桩身扭矩、扭转角分布曲线的递推计算方法,并编制出相应的计算程序,由此对比分析了... 为了探讨成层地基中单桩的受扭性状,基于桩侧土双折线模型,以塑性区开展深度为变量,推导了桩侧土分别处于弹性和塑性状态时桩顶的扭矩扭转角曲线和桩身扭矩、扭转角分布曲线的递推计算方法,并编制出相应的计算程序,由此对比分析了单层与双层地基中桩身的受扭性能.最后,结合工程算例进行了应用,并完成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桩侧土分别处于弹性和塑性状态所得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桩顶扭矩T一定时,桩顶扭转角φ随桩身材料剪切模量G p和半径r0的增加而减小;r0对T-φ曲线影响显著,同等条件下r0提高一倍,桩顶抗扭承载力提高4~6倍;可对桩周上部土层进行处理来提高桩身抗扭性能,其有效处理厚度为桩长的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成层地基 扭矩荷载 荷载传递法 双折线模型
下载PDF
剩余推力法在抗滑桩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晓雷 陈凯 李品先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2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折线滑动法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抗滑桩设计的内力计算方法,给出剩余推力的计算过程,指出具体条件下剩余推力法在滑坡体抗滑桩设计中的应用,并成功的指导实践,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 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折线滑动法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抗滑桩设计的内力计算方法,给出剩余推力的计算过程,指出具体条件下剩余推力法在滑坡体抗滑桩设计中的应用,并成功的指导实践,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推力 抗滑桩 折线滑动法 滑坡稳定性 传递系数
下载PDF
基于折线滑动面法的土石坝坝坡稳定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才 丰土根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年第3期53-55,69,共4页
采用折线滑动面法,利用visual basic程序语言编制计算程序求解危险工况下的最小稳定安全系数Kc值。经计算,在三种工况下,水位在1/3坝高处、稳定渗流期设计洪水位以及正常蓄水位+地震,Kc值均满足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了上游水位变化... 采用折线滑动面法,利用visual basic程序语言编制计算程序求解危险工况下的最小稳定安全系数Kc值。经计算,在三种工况下,水位在1/3坝高处、稳定渗流期设计洪水位以及正常蓄水位+地震,Kc值均满足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了上游水位变化对坝坡稳定的影响以及折坡折点位置变化对坝坡稳定的影响,并验证了与文献[8]中所述利用公式法计算得出的相关结论一致性,即坝内最小Kcmin值的折面不会通过坝顶平面,只限于坝坡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折线法 坝坡稳定分析 计算程序 最小稳定安全系数
下载PDF
新型换流变压器断线故障计算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木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105,共6页
新型换流变压器断线故障计算是其配套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设计的基础。基于新型换流变压器正常数学模型和稀疏列表法建立网络方程的原理,结合新型换流变压器的有向图,根据新型换流变压器断线故障的类型,通过修改相应故障支路对原网络方... 新型换流变压器断线故障计算是其配套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设计的基础。基于新型换流变压器正常数学模型和稀疏列表法建立网络方程的原理,结合新型换流变压器的有向图,根据新型换流变压器断线故障的类型,通过修改相应故障支路对原网络方程贡献的方法来计算新型换流变压器各种断线故障。实际算例验证了本文设计的新型换流变压器断线故障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该算法对于解决各种复杂多绕组变压器断线故障计算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变压器 网络方程 稀疏列表法 断线故障 有向图
下载PDF
混凝土折线式基础板地基反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镇凯 韩志宇 马连军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9年第4期372-375,共4页
为分析折线式混凝土基础板地基反力,以南昌市某电排站底板为例,综合考虑上部载荷、底板厚度和地基弹模3种因素的耦合作用,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底板地基反力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对3种影响底板反力主要因素组合方案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得到... 为分析折线式混凝土基础板地基反力,以南昌市某电排站底板为例,综合考虑上部载荷、底板厚度和地基弹模3种因素的耦合作用,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底板地基反力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对3种影响底板反力主要因素组合方案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得到:板厚与板中部地基反力成反比;上部载荷和地基反力变化规律相同;地基模量对地基反力影响最明显。传统设计中用弹性方法假定按直线分布简化计算地基反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出现较大偏差。文中提出了修正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线式基础板 地基反力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分层土中盾构隧道掌子面极限推力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傅鹤林 吴疆 +1 位作者 邓皇适 陈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0-1378,共9页
在盾构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受力十分复杂,盾构机对掌子面的推力对维持掌子面前方土体的稳定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此,基于筒仓理论和极限平衡法,改进传统楔形体模型,考虑盾构隧道掌子面处土体分层对掌子面极限推力的影响,建立折线型滑动模... 在盾构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受力十分复杂,盾构机对掌子面的推力对维持掌子面前方土体的稳定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此,基于筒仓理论和极限平衡法,改进传统楔形体模型,考虑盾构隧道掌子面处土体分层对掌子面极限推力的影响,建立折线型滑动模型,推导掌子面极限推力的计算公式。依据实际工程建立相应的数值模拟模型,并对计算公式中各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掌子面土体分层时极限推力的数值模拟解与由本文所得公式计算的理论解误差很小,验证了本文所述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掌子面极限推力随隧道埋深和直径增加而增大;分层土中引起极限推力变化的主要土体是上层软弱土;盾构直径越大,土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对极限推力的影响越大,且内摩擦角对极限推力的影响更显著;当盾构直径较小时,土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对极限推力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土 极限推力 筒仓理论 极限平衡法 折线型滑动模型
下载PDF
折线先张法混凝土预应力梁受力裂缝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丙权 王惠珠 《河南科技》 2019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折线先张法混凝土预应力梁避免了后张法及普通先张法梁体在耐久性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缺点,较为有效地控制了梁体裂缝出现和延伸。本文通过对后张法及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梁体进行受力后裂缝分析,验证了理论计算与室内试验的正确性,表明折... 折线先张法混凝土预应力梁避免了后张法及普通先张法梁体在耐久性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缺点,较为有效地控制了梁体裂缝出现和延伸。本文通过对后张法及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梁体进行受力后裂缝分析,验证了理论计算与室内试验的正确性,表明折线先张预应力梁体良好的受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线 先张法 裂缝 试验
下载PDF
考虑荷载传递非线性特性的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明华 张洋 张永杰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76,共6页
在现有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基础上,考虑桩侧荷载传递的非线性特征,采用双曲线模型表示桩侧摩阻力。同时,为反映施工中桩端沉渣对承载力的影响,采用三折线模型表示桩端阻力,在此基础上采用幂级数求解方法建立考虑荷载传递非线性特性... 在现有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基础上,考虑桩侧荷载传递的非线性特征,采用双曲线模型表示桩侧摩阻力。同时,为反映施工中桩端沉渣对承载力的影响,采用三折线模型表示桩端阻力,在此基础上采用幂级数求解方法建立考虑荷载传递非线性特性的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反映土体分层影响与桩桩土相互作用。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对桩侧剪力-位移实测数据采用双曲线函数拟合,效果较好,计算P-s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桩基础 荷载传递法 双曲线模型 三折线模型 幂级数
下载PDF
折线法显示二维曲线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继龙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3期67-70,共4页
分析了折线法显示二维曲线的方法,给出了实现这些方法的C程序。
关键词 二维曲线 显示 折线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