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α1-Antitrypsinase in Bronchioalveolar Carcinoma and Clinical Pathology
1
作者 吴翠环 陈春莲 +3 位作者 杨毅 郝春荣 倪娟 车东媛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0年第1期26-28,共3页
Summary: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LSAB method and imaging analysis technique, the ex- pression of al-antitrypsinase (α1-AT) in 41 cases of bronchioalveolar carcinoma (BAC) was quan- titatively detected to explo... Summary: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LSAB method and imaging analysis technique, the ex- pression of al-antitrypsinase (α1-AT) in 41 cases of bronchioalveolar carcinoma (BAC) was quan- titatively detect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α1-AT expression in BAC tissues and clinical patholog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for α1-AT expression was 85. 4 %. The positive rate for α1-AT expression in alveolar BAC was 100 %, with the immunity reactive stain- ing intensity being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papillary BAC, mucinous BAC or sclerosing BAC (P<0. 05). The positive rate in papillary BAC was 93. 3 %, with the intensity higher mucinous BAC or sclerosing BAC (P<0. 01); The positive rate in both mucinous BAC and sclerosing BAC was 66. 7 % (P>0. 05); The expression intensity in lymph node metastatic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without metastasis (P<0.01); The patients with mucinous BAC were diagnosed at a younger age than those with other histologic types of BAC (P<0. 05). It was suggested that BAC cells could also produce al-AT. Detection of α1-AT could be used as a new method to diagnose BAC and might play a role in assessing BAC meta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nchioalveolar carcinoma α1-antitrypsinase IMMUNOHISTOCHEMISTRY imaging analysis
下载PDF
17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徐志红 胡家安 +2 位作者 陈俊佶 蔡凡 任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其病理基础,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影响BAC疗效与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按照2009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公布的新修订的肺癌分期系统进行TNM分... 目的:回顾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其病理基础,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影响BAC疗效与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按照2009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公布的新修订的肺癌分期系统进行TNM分期,通过统计学方法总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70例BA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男女之比为1:1.4,吸烟与无吸烟之比为1:2.9,中位生存期为6.48年。单纯BAC和伴有BAC成分的腺癌可能与吸烟关系不大。病理类型、影像学类型和治疗方案的组间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影像学表现、TNM分期以及是否放化疗与BAC患者预后有关;而性别、年龄、吸烟以及靶向治疗与BAC患者的生存时间无关。结论:BAC发病在非吸烟者中多见,单纯性BAC较其他病理类型有较长的生存期;BAC患者中咳大量泡沫样痰的症状并不多见,治疗上以尽可能手术为主,以结合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为原则;EGFR-TK1的一线治疗可用于晚期B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细支气管肺泡癌 预后 生存期
下载PDF
局限型细支气管—肺泡癌44例的临床手术X线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林浩皋 郑国樑 +3 位作者 江新源 张伟章 杨贤卫 谢传淼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4-136,共3页
本文收集经我院手术病理确诊的局限型肺泡癌44例。男26例,女18例,其中50岁以上者32例(72.7%),多数无明显症状而经体检发现。因此,强调老年人体检发现肺部局限性肿块时,应警惕本病的可能。本文描述了本病的X线表现,着重分析本病与其它... 本文收集经我院手术病理确诊的局限型肺泡癌44例。男26例,女18例,其中50岁以上者32例(72.7%),多数无明显症状而经体检发现。因此,强调老年人体检发现肺部局限性肿块时,应警惕本病的可能。本文描述了本病的X线表现,着重分析本病与其它外围型肺癌的异同,其主要不同点是病灶内出现支气管气相征或多个小空泡征或支气管气相征与胸膜凹陷征同时出现,均是本病较为典型的X线表现,对诊断有帮助。最后讨论了有关早期诊断的检查方法以及治疗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癌 空泡征 肺肿瘤
下载PDF
VEGF-C、COX-2在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邹亮 高慧淳 +1 位作者 周建洪 冯琼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中VEGF-C、COX-2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 BAC60例为实验组,肺腺癌伴BAC20例和肺腺癌22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VEGF-C、COX-2蛋白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VEGF-C在BAC、肺腺癌伴BA...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中VEGF-C、COX-2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 BAC60例为实验组,肺腺癌伴BAC20例和肺腺癌22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VEGF-C、COX-2蛋白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VEGF-C在BAC、肺腺癌伴BAC和肺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66.7%、90.0%和95.5%,各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在BAC非黏液型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黏液型(P<0.05),伴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VEGF-C表达与性别、年龄、肿块部位、大小及TNM分期均无关联(P>0.05)。COX-2在BAC、肺腺癌伴BAC和肺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63.3%、75.0%和77.3%,各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BAC伴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肿块直径≥3cm组阳性率明显高于肿块直径<3cm组(P<0.05),COX-2表达与性别、年龄、肿块部位、病理类型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VEGF-C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r=0.269,P<0.05)。结论 VEGF-C联合COX-2检测可用于BAC侵袭、转移特性的评估及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COX-2 VEGF—C 转移
下载PDF
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潘晶晶 赵绍宏 +2 位作者 蔡祖龙 聂永康 邢宁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DBAC)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7例DBAC的CT表现。结果以实变为主型10例,其中6例见"蜂窝"或网格影,2例见叶间裂膨隆,8例见充气支气管征,5例合并多发结节和(或)磨... 目的探讨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DBAC)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7例DBAC的CT表现。结果以实变为主型10例,其中6例见"蜂窝"或网格影,2例见叶间裂膨隆,8例见充气支气管征,5例合并多发结节和(或)磨玻璃密度影,4例行增强扫描均可在实变区内见"血管造影征"。多发结节/肿块型5例,其中单叶单段1例,单叶多段2例,多叶多段2例;主要特征有胸膜牵拉、磨玻璃密度、充气支气管征及空泡征。磨玻璃密度影2例,其中"铺路石"征1例。大多数患者呈多种征象混合表现。结论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征象复杂,应深入细致分析各种征象提高本病的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 支气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VEGF-C和VEGFR3在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邹亮 高慧淳 +3 位作者 欧阳莉 朱敏媛 刘文 周建洪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7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BAC患者的手术切除癌组织(BAC组)及其癌旁肺组织1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livison法检测VEGF-C和VEGFR3表达,并用D2-40标记...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BAC患者的手术切除癌组织(BAC组)及其癌旁肺组织1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livison法检测VEGF-C和VEGFR3表达,并用D2-40标记淋巴管,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VD);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及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BAC组VEGF-C、VEGFR3阳性率及LV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VEGF-C在BAC组非黏液型阳性率显高著于黏液型(P<0.01)、伴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VEGFR3在BAC组伴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LVD在BAC组伴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BAC组VEGF-C、VEGFR3与LVD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VEGF-C与VEGFR3在BAC新生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阻断其信号转导通路有望成为抗BAC淋巴结转移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微淋巴管密度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NSE、α_(1)-AT在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翠环 吴人亮 +2 位作者 周晟 陈春莲 车东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85-387,共3页
采用免疫组化 L SAB法及图像分析技术 ,定量检测 4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组织中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 α1 -抗胰蛋白酶 (α1 - AT)的表达 ,探讨其与 BAC的组织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 ,NSE和 α1 - AT阳性率分... 采用免疫组化 L SAB法及图像分析技术 ,定量检测 4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组织中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 α1 -抗胰蛋白酶 (α1 - AT)的表达 ,探讨其与 BAC的组织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 ,NSE和 α1 - AT阳性率分别为 70 .7% (2 9/ 41)和 85 .4% (35 / 41) ,α1 - AT的表达的强弱与组织亚型有关 ,肺泡型表达强度高于其他三型 (P<0 .0 5 ) ,乳头状型高于粘液型和硬化型 (P<0 .0 5 ) ,粘液型和硬化型间无明显差异 (P>0 .0 5 ) ,NSE表达的强弱与组织亚型无关 (P>0 .0 5 ) ;淋巴结转移组 NSE表达的强度 (0 .10± 0 .0 2 )明显高于无转移组 (0 .0 7±0 .0 2 ) ,淋巴结转移组 α1 - AT表达的强度 (0 .13± 0 .0 2 )则明显低于无转移组 (0 .15± 0 .0 2 )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提示 BAC也具有产生 α1 - AT的能力并大部分伴神经内分泌分化 ,NSE和 α1 - AT表达的强弱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神经内分泌 分化 α_(1)-抗胰蛋白酶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X线诊断(附45例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蔡超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提高对肺泡癌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总结分析了4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手术病理证实的肺泡癌的临床与X线表现。结果:根据病灶的X线表现,分为结节型、炎症型和弥漫型三种。结论:肺泡癌较易延误诊断,但只要提高警惕... 目的:提高对肺泡癌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总结分析了4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手术病理证实的肺泡癌的临床与X线表现。结果:根据病灶的X线表现,分为结节型、炎症型和弥漫型三种。结论:肺泡癌较易延误诊断,但只要提高警惕,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紧密结合临床,对多数患者是能及时作出诊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肺肿瘤 X线诊断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建东 郝淑玲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11期1984-1987,共4页
目的提高对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多样性的认识。方法分析2012年7月收治的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文献复习。结果因发热、咳嗽、咳痰1月,呼吸困难1周于2012-7-26住院。肺部可闻及velcro啰音,胸部CT为双肺... 目的提高对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多样性的认识。方法分析2012年7月收治的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文献复习。结果因发热、咳嗽、咳痰1月,呼吸困难1周于2012-7-26住院。肺部可闻及velcro啰音,胸部CT为双肺散在分布的小结节,斑片模糊影,可见充气支气管征,血气分析为Ⅰ型呼吸衰竭,经甲强龙及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呼衰减轻。后经皮肺活检病理检查为肺泡细胞癌。EGFR基因检测外显子EXON 21突变。化疗效果欠佳,给予吉非替尼治疗,患者气短消失,肺部Velcro消失,肺部病变明显吸收。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呈多样性,极易误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从痰病理学检查或经皮肺活检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急性间质性肺炎 胸部CT
下载PDF
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与肺腺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邹亮 雷浪 +4 位作者 石丹 汪庆余 邬黎青 冯琼 廖首生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侵袭转移能力。方法收集43例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新鲜手术标本为实验组,对照组包括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17例、肺腺癌22例和癌旁肺组织10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RT-PCR检测VEGF-C蛋白和mRN... 目的探讨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侵袭转移能力。方法收集43例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新鲜手术标本为实验组,对照组包括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17例、肺腺癌22例和癌旁肺组织10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RT-PCR检测VEGF-C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和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P<0.01),但与肺腺癌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P<0.01),但与肺腺癌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中20例有淋巴结转移组VEGF-C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23例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中VEGF-C 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及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P<0.01),但显著低于肺腺癌组织(P<0.01)。结论 VEGF-C蛋白表达上调提示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可能具有与肺腺癌相同的侵袭转移特性;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较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黏液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VEGF-C 转移 侵袭性
下载PDF
肺泡癌临床影像诊断分析(附43例报告)
11
作者 方伟军 张颖 苏才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0年第5期227-229,共3页
目的 :总结肺泡癌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诊断分析与探讨。方法 :收集并复习 43例肺泡癌患者的资料 ,对胸部平片、体层摄影片、CT片及组织病理学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女多于男 ,15例为双肺弥漫型 ,2 3例为孤立结节型 ,5例为肺炎型 ,以... 目的 :总结肺泡癌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诊断分析与探讨。方法 :收集并复习 43例肺泡癌患者的资料 ,对胸部平片、体层摄影片、CT片及组织病理学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女多于男 ,15例为双肺弥漫型 ,2 3例为孤立结节型 ,5例为肺炎型 ,以上各型中 ,有 2 7例在CT影像上可见空泡征或 /和支气管充气征。结论 :肺泡癌诊断必须强调影像学与临床结合 ,CT扫描优于平片及体层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癌 X线计算机 影像诊断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胸片和CT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璇 陈清勇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9期915-916,共2页
目的回顾分析3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泡癌进行X线和CT检查,探讨各种诊断方法的价值。结果临床、胸片和CT的确诊率分别为20%、50%和73.3%。CT在显示病灶内部结构、边缘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明显优于胸片... 目的回顾分析3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泡癌进行X线和CT检查,探讨各种诊断方法的价值。结果临床、胸片和CT的确诊率分别为20%、50%和73.3%。CT在显示病灶内部结构、边缘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明显优于胸片。结论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对提高肺泡癌的诊断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CT检查 诊断分 胸片 临床 纵隔淋巴结转移 病理证实 诊断方法
下载PDF
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附38例分析) 被引量:55
13
作者 蔡祖龙 曹丹庆 郭晓东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0-23,共4页
笔者报告38例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井与31例直径小于3cm的其他类型的周围型肺癌进行了对照分析。本组肺泡癌CT上出现率较高的征象有:(1)空泡征或/和细支气管充气征;(2)病变位于肺外周或胸膜下(3)胸膜... 笔者报告38例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井与31例直径小于3cm的其他类型的周围型肺癌进行了对照分析。本组肺泡癌CT上出现率较高的征象有:(1)空泡征或/和细支气管充气征;(2)病变位于肺外周或胸膜下(3)胸膜皱缩征;(4)形态个规则,呈星状或斑片状。笔者对产生这些征象的病理基础作了解释,对肺泡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作了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肿瘤 CT 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