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挤压重组糙米-刺五加茶酒的研制、品质分析及抗氧化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家磊 管立军 +6 位作者 高扬 严松 王崑仑 徐娜 李波 周野 陈国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94,共6页
以挤压重组糙米蒸馏酒为酒基、刺五加茶汁为茶基,配以赤藓糖醇和柠檬酸制作茶酒,并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法优化茶酒制作工艺。结果表明,茶酒最佳制作配方为柠檬酸添加量0.14%,赤藓糖醇添加量4%,酒基与茶基的体积比0.5∶1.0,制备的茶... 以挤压重组糙米蒸馏酒为酒基、刺五加茶汁为茶基,配以赤藓糖醇和柠檬酸制作茶酒,并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法优化茶酒制作工艺。结果表明,茶酒最佳制作配方为柠檬酸添加量0.14%,赤藓糖醇添加量4%,酒基与茶基的体积比0.5∶1.0,制备的茶酒色泽橙黄、晶亮透明、无沉淀和悬浮物,茶香和酒香融合协调,口感丰富,酸甜适口。酒精度为9.0%vol、总酸含量为4.23 g/L、可溶性固形物为14.18%、透光率为76.68%,总黄酮、总多酚和多糖含量分别为28.57 mg/L,287.08 mg/L和1 112.68 mg/L,特征物质紫丁香苷和异嗪皮啶含量分别为4.09 mg/L和5.86 mg/L,且对DPPH、羟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0.39±3.32)%、(88.33±2.89)%、(80.81±3.19)%,清除能力较强。因此,该研究制备的茶酒具有较高的品质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酒 挤压重组糙米 刺五加 品质分析 抗氧化评价
下载PDF
双边发酵法生产发芽糙米酒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连冬 臧晋 吴德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3-155,共3页
发芽糙米辅以大米为原料,以发芽糙米中的酶为糖化剂,以酿酒酵母为发酵剂,通过双边发酵,研制出一种新型低醇酿造酒。通过对加水比、接种量、培养温度以及发酵周期的研究,确定发芽糙米酒最佳生产条件为:料∶水=1∶2.5;接种量为0.1%;发酵... 发芽糙米辅以大米为原料,以发芽糙米中的酶为糖化剂,以酿酒酵母为发酵剂,通过双边发酵,研制出一种新型低醇酿造酒。通过对加水比、接种量、培养温度以及发酵周期的研究,确定发芽糙米酒最佳生产条件为:料∶水=1∶2.5;接种量为0.1%;发酵温度为32℃;发酵周期为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发酵 工艺流程 发芽糙米酒
下载PDF
糙米酵素红曲酒的小鼠口服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姜忠丽 杨平 +1 位作者 杨秋菊 高英杰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7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糙米酵素红曲酒的引用安全性。方法: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糙米酵素红曲酒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小鼠30d喂养试验。结果:糙米酵素红曲酒对雌雄小鼠的急性... 目的:研究糙米酵素红曲酒的引用安全性。方法: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糙米酵素红曲酒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小鼠30d喂养试验。结果:糙米酵素红曲酒对雌雄小鼠的急性经口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20g/kg体重;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均为阴性;小鼠30d喂养试验中,试验动物生长情况良好,体重检查、血清检查、脏体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糙米酵素红曲酒属实际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初步估计其未观察到损害作用的剂量(NOAEL)为20g/kg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酵素红曲酒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亚急性毒性 食品安全
下载PDF
黑米、糯米混合甜酒发酵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唐远谋 焦士蓉 +1 位作者 邱实 唐鹏程 《酿酒》 CAS 2010年第1期84-86,共3页
将黑米、糯米混合进行甜酒发酵,选取黑米和糯米比例、酒药添加量、发酵时间以及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以发酵甜酒的酒精度、总糖、总酸及感官指标为标准,确定了黑米和糯米混合发酵的最佳配比量是1:4.2,酒药添加量是米总重量的0... 将黑米、糯米混合进行甜酒发酵,选取黑米和糯米比例、酒药添加量、发酵时间以及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以发酵甜酒的酒精度、总糖、总酸及感官指标为标准,确定了黑米和糯米混合发酵的最佳配比量是1:4.2,酒药添加量是米总重量的0.8%,发酵时间是64h,发酵温度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 黑米 甜酒 混合发酵
下载PDF
糙米酵素红曲酒的抗疲劳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姜忠丽 杨平 +2 位作者 庞文录 王俊伟 高英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88-493,共6页
现代社会因为饮酒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研究一种低酒精度、口感醇厚的保健酒饮料来代替部分高酒精度的白酒是未来的市场需求,也是人们健康生活的需要。糙米酵素红曲酒是以糙米酵素、大米为原料,利用红曲霉... 现代社会因为饮酒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研究一种低酒精度、口感醇厚的保健酒饮料来代替部分高酒精度的白酒是未来的市场需求,也是人们健康生活的需要。糙米酵素红曲酒是以糙米酵素、大米为原料,利用红曲霉进行发酵研制而成的功能酒。通过糙米酵素红曲酒灌胃小鼠后的体重检测试验、负重游泳试验,爬杆试验、脏器指数检测、血清生化检测以及氧自由基清除试验,考察糙米酵素红曲酒功能性饮料的抗疲劳作用,结果发现糙米酵素红曲酒对小鼠生活状态几乎无任何影响,对小鼠肝、肾、脾脏脏器指数和血清生化检测值无异常,并能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延长爬杆时间,对氧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清除率最高可达12.69%,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酵素红曲酒 抗疲劳 清除自由基
下载PDF
黄酒陈化中产生褐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惠明 邱聪 +1 位作者 张会娟 田青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0,32,共6页
黄酒色泽是反映黄酒陈化品质的重要指示因子。为了进一步揭示黄酒的褐变机制,为黄酒陈化过程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以糯米黄酒为例,对可能影响其陈化的生物因素(微生物和酶)、化学因素(pH和O2)和物理因素(温度和光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试... 黄酒色泽是反映黄酒陈化品质的重要指示因子。为了进一步揭示黄酒的褐变机制,为黄酒陈化过程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以糯米黄酒为例,对可能影响其陈化的生物因素(微生物和酶)、化学因素(pH和O2)和物理因素(温度和光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和Tukey's HSD多重比较来探讨影响糯米黄酒陈化过程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糯米原酒中存在着丰富的酶和微生物,压酒和煎酒操作会对糯米黄酒的褐变产生显著影响,但压酒和煎酒处理后,酶和微生物失活,生物因素对糯米黄酒后续的陈化褐变无显著影响;化学因素中,O2对糯米黄酒褐变的影响极显著,陶坛的微氧环境有利于糯米黄酒的褐变,采用人工供氧时以2 m L/100 m L为宜;黄酒陈化过程中的pH一般维持在3.8~4.6,在此范围内,pH对糯米黄酒褐变的影响极显著,过高的pH则会抑制糯米黄酒的褐变反应;物理因素中,温度对糯米黄酒褐变的影响极显著,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加速美拉德等褐变反应,从而促进糯米黄酒的褐变;光照对糯米黄酒褐变的影响也极显著,光照可以为多酚的氧化聚合提供能量,从而加速糯米黄酒的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褐变 影响因素 显著性 多重比较
下载PDF
功能性全谷物糙米酒酿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吕美 《酿酒科技》 2015年第4期46-48,共3页
将糙米发芽后,以发芽糙米为主要原料,利用酒曲进行发酵,以功能活性成分——谷胱甘肽为指标,研究全谷物糙米酒酿制工艺。结果表明,糙米用30℃水浸泡6 h后,用水轻轻冲洗,沥干水,在30℃恒温箱内发芽36 h,期间每隔1 h换气1次,每隔8 h淘洗1次... 将糙米发芽后,以发芽糙米为主要原料,利用酒曲进行发酵,以功能活性成分——谷胱甘肽为指标,研究全谷物糙米酒酿制工艺。结果表明,糙米用30℃水浸泡6 h后,用水轻轻冲洗,沥干水,在30℃恒温箱内发芽36 h,期间每隔1 h换气1次,每隔8 h淘洗1次,芽体长度可达到1 mm左右。当酒曲添加量为10%,加水量为200%、发酵温度25℃,发酵8 d时,谷胱甘肽含量最高,达到1.31 mg/g。成品米酒米香浓郁,酒味清爽、醇厚、柔和适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谷物 发芽糙米 糙米酒 谷胱甘肽
下载PDF
糯米甜酒褐变影响因素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国栋 杨琴 +2 位作者 李旭东 郭爱明 毛姝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12期17-18,25,共3页
针对糯米甜酒在贮藏期间褐变问题,推测其褐变为美拉德反应造成,以褐变指数A420为指标,对糯米甜酒褐变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糯米甜酒的褐变影响比较大,经过30 d的贮藏,高温和高光照的褐变指数急剧增加;而氧和含糖... 针对糯米甜酒在贮藏期间褐变问题,推测其褐变为美拉德反应造成,以褐变指数A420为指标,对糯米甜酒褐变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糯米甜酒的褐变影响比较大,经过30 d的贮藏,高温和高光照的褐变指数急剧增加;而氧和含糖量对褐变的影响比较小,各因素在不同水平下30 d贮藏后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甜酒 褐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发芽糙米和糯米甜酒酿的研制 被引量:5
9
作者 曾庆华 郑焕芹 +1 位作者 孙小凡 张晓晓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6-69,共4页
以发芽糙米和糯米为原料,经安琪甜酒曲发酵制成混合甜酒酿。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甜酒酿的研制工艺,得出最佳工艺:在31℃的条件下,将发芽糙米和糯米混合发酵55h,安琪甜酒曲的添加量为0.35%,蒸饭时间为38min,糙米与糯米的质量比... 以发芽糙米和糯米为原料,经安琪甜酒曲发酵制成混合甜酒酿。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甜酒酿的研制工艺,得出最佳工艺:在31℃的条件下,将发芽糙米和糯米混合发酵55h,安琪甜酒曲的添加量为0.35%,蒸饭时间为38min,糙米与糯米的质量比为1∶3。这是在传统糯米甜酒酿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混合发酵后的甜酒酿有发芽糙米独特的香气,并且增强了其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糯米 安琪甜酒曲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不同褐变抑制剂对醪糟的作用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丽莉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1年第1期89-91,101,共4页
试验以醪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异VC钠、偏重亚硫酸钠、柠檬酸、EDTA-2Na、氯化钙(CaCl2)和L-半胱氨酸盐酸盐褐变抑制剂,探讨其对醪糟褐变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在单因素试验中,几种褐变抑制剂对醪糟褐变的抑制作用的大小顺序是:偏重亚硫... 试验以醪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异VC钠、偏重亚硫酸钠、柠檬酸、EDTA-2Na、氯化钙(CaCl2)和L-半胱氨酸盐酸盐褐变抑制剂,探讨其对醪糟褐变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在单因素试验中,几种褐变抑制剂对醪糟褐变的抑制作用的大小顺序是:偏重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盐酸盐、EDTA-2Na>柠檬酸>异VC钠>氯化钙(CaCl2);由正交试验L9(34)确定复合添加剂的最佳组合为偏重亚硫酸钠0.23g/kg、EDTA-2Na 0.25g/L和L-半胱氨酸盐酸盐0.04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醪糟 褐变 抑制剂 优化条件
下载PDF
糙米芽酿造酒的研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连冬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103,共3页
研究了糙米发芽和糙米芽低醇饮料酒的酿造工艺。对加水比、接种量、发酵温度以及发酵周期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糙米芽酿造酒最佳生产条件为:料水比为1:3,干酵母接种量为0.1%;温度32℃,发酵时间4 d。
关键词 酿造酒 糙米芽 工艺流程
下载PDF
魔芋米酒制作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蔡沙 梅新 +6 位作者 胡宝兰 何建军 隋勇 施建斌 陈学玲 范传会 蔡芳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5期112-115,共4页
以脱壳糙米为原料,在传统工艺上添加魔芋粉,分析魔芋米酒制作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魔芋添加量对魔芋米酒品质影响较小,随着魔芋添加量的增加,各个品质指标呈较为平缓的变化趋势;预发酵时间和后发酵时间对魔芋米酒品质的影响较... 以脱壳糙米为原料,在传统工艺上添加魔芋粉,分析魔芋米酒制作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魔芋添加量对魔芋米酒品质影响较小,随着魔芋添加量的增加,各个品质指标呈较为平缓的变化趋势;预发酵时间和后发酵时间对魔芋米酒品质的影响较大,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个品质指标呈不规律的变化趋势;酒曲添加量对魔芋米酒品质影响最大,随着酒曲添加量的增加,各个品质指标呈大幅度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米酒 糙米 制作工艺 品质
下载PDF
即墨黄酒陈化中几种营养物含量与褐变度的相关性
13
作者 惠明 张会娟 +1 位作者 刁大鹏 田青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19年第4期187-191,共5页
以即墨黄酒为例,分析了黄酒陈化中易褐变营养物含量与褐变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即墨黄酒中葡萄糖含量与褐变度相关性显著(P<0.05);所含氨基酸中的苏氨酸(Thr)、苯丙氨酸(Phe)与褐变度相关性显著(P<0.05),亮氨酸(Leu)、赖氨酸(Lys... 以即墨黄酒为例,分析了黄酒陈化中易褐变营养物含量与褐变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即墨黄酒中葡萄糖含量与褐变度相关性显著(P<0.05);所含氨基酸中的苏氨酸(Thr)、苯丙氨酸(Phe)与褐变度相关性显著(P<0.05),亮氨酸(Leu)、赖氨酸(Lys)及精氨酸(Arg)与褐变度相关性均极显著(P<0.01);即墨黄酒中美拉德反应中间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与褐变度相关性显著(P<0.05),多酚含量与褐变度相关性极显著(P<0.01),抗坏血酸含量与褐变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为深入分析黄酒陈化中色泽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陈化 营养物 褐变度 色泽
下载PDF
糙米酒酿工艺优化与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苏佳佳 杨天 +5 位作者 佟恩杰 赵雪莹 何程豪 杨哪 徐学明 吴凤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7-185,共9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对糙米酒酿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法对糙米酒酿和糯米酒酿的风味特性进行对...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对糙米酒酿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法对糙米酒酿和糯米酒酿的风味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糙米酒酿风味组分与感官属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糙米酒酿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糙米浸泡时间8 h,蒸煮时间35 min,酒曲添加量0.4%,发酵温度35℃,恒温发酵时间60 h;此最佳工艺制得的糙米酒酿共鉴定出风味物质47种,能被嗅闻识别的挥发性化合物有29种,其中乙醇、丁酸乙酯、2-戊基呋喃、己醇、甲基庚烯酮、蘑菇醇等在分流稀释27倍条件下仍能被嗅闻识别,为糙米酒酿主体香气成分;PLSR分析结果显示乙醇、丁酸乙酯等风味组分与糙米酒酿的酒香、果香、花香呈较强的正相关性,2-戊基呋喃、甲基庚烯酮、己醇、蘑菇醇等与米香呈较强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为制备具有独特风味的糙米酒酿产品及其风味评价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酒酿 工艺优化 风味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
下载PDF
糙米酒发酵特征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斯茸 魏淑珍 +3 位作者 李苏红 朱旻鹏 王俊伟 张雷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64,共3页
糙米经蒸煮后拌入一定量的酒曲进行发酵,研究不同拌曲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条件下糙米酒中γ-氨基丁酸、糖以及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拌曲量的增加,米酒中GABA、糖以及酸含量均有增长,0.4%的拌曲量即可满足米酒发酵的需求... 糙米经蒸煮后拌入一定量的酒曲进行发酵,研究不同拌曲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条件下糙米酒中γ-氨基丁酸、糖以及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拌曲量的增加,米酒中GABA、糖以及酸含量均有增长,0.4%的拌曲量即可满足米酒发酵的需求。发酵温度与时间的升高,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还原糖含量随着温度与时间的升高,先升后降,且温度越高,开始下降的时间越早。在34~36℃时GABA生成量升高明显,发酵至132 h达到最高点。36℃发酵132 h时,GABA的含量达到最高为0.84 g/l。可见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可显著提高糙米酒中GABA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酒 γ-氨基丁酸(GABA) 还原糖 总酸度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发芽糙米酒茶复合饮料制备工艺 被引量:14
16
作者 傅金凤 黄美娜 +3 位作者 朱培渤 牟哲萱 程昊阳 姜瞻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93-201,共9页
为充分利用糙米的营养与功能价值,并进一步为糙米深加工产业提供新思路,本研究以发芽糙米为原料,发酵制得发芽糙米酒,再将其与金白龙茶浸提液进行复配得到富含γ-氨基丁酸的新型发芽糙米酒茶复合饮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 为充分利用糙米的营养与功能价值,并进一步为糙米深加工产业提供新思路,本研究以发芽糙米为原料,发酵制得发芽糙米酒,再将其与金白龙茶浸提液进行复配得到富含γ-氨基丁酸的新型发芽糙米酒茶复合饮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探究浸提茶叶所用的水茶比、茶汤与酒复配比例、木糖醇与柠檬酸添加量对发芽糙米酒茶复合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并以沉淀率为指标探究该酒茶复合饮料的最佳稳定工艺。结果表明,四个因素对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茶汤与酒复配比例>柠檬酸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水茶比。获得发芽糙米酒茶复合饮料最佳工艺参数为:水茶比为91.64:1 mL/g、茶汤与酒混合比例为4.28:1、木糖醇添加量为5.79 g/100 mL、柠檬酸添加量为0.066 g/100 mL。此时,该复合型饮料感官审评得分的理论最大值为89.996分,最优组合验证实验的感官评分为90.7分,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经分析得出添加0.1%的黄原胶时,该酒茶复合饮料沉淀率最低。同时,在此条件下生产的发芽糙米酒茶复合饮料GABA含量为358.68 mg/kg,茶多酚含量为805.71 mg/kg,且具有良好的风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糙米酒 金白龙茶 复合饮料 响应面法 感官评价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发芽糙米酒中γ-氨基丁酸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明成 谢智鑫 +2 位作者 刘容旭 刘丹怡 韩建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9-35,共7页
以发芽糙米为原料酿造米酒,对发芽温度、发芽时间、超高压处理压力、超高压处理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条件下酒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并对米酒成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 以发芽糙米为原料酿造米酒,对发芽温度、发芽时间、超高压处理压力、超高压处理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条件下酒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并对米酒成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发芽糙米酒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发芽条件为温度28℃、时间20 h,获得的发芽糙米GABA含量较高,为346.7μg/g。发酵后获得的发芽糙米酒GABA含量为24.7 mg/L。在超高压处理压力200 MPa、超高压处理时间30 min,获得的糙米酒成品GABA含量较高,达到27.4 mg/L。在200 MPa处理后的发芽糙米酒中共检测出醇类12种,酯类20种,酮类5种,酸类1种。相较于未经超高压处理的发芽糙米酒,超高压处理后的发芽糙米酒中酯类种类增加,醇类含量减少,酸类含量减少。通过感官评价,发现200和300 MPa处理的样品均优于未处理组,说明加压处理提高了发芽糙米酒的滋味,大大提高了米酒的风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处理 发芽糙米 米酒 γ-氨基丁酸( GABA)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GC/MS) 香气成分
下载PDF
糯米甜酒褐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道宽 张国栋 +2 位作者 张国亮 杨琴 郭爱明 《农产品加工》 2016年第8期67-68,共2页
糯米甜酒在贮藏过程中有褐变现象存在,根据食品褐变的类型,通过文献研究深入分析米酒的成分、米酒产生褐变的原因,综述了目前采取抑制褐变的措施,并对未来新型褐变控制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糯米甜酒 褐变 美拉德反应
下载PDF
复合发酵型黑糖红茶甜米酒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小明 沈圆圆 +1 位作者 陈碧 王文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2-197,共6页
以糯米、黑糖和红茶为主要原辅料,以甜酒曲和酿酒曲为发酵剂,研究复合发酵型黑糖红茶甜米酒发酵工艺,并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黑糖红茶汤制备工艺及黑糖红茶甜米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黑糖红茶汤制备最优工艺条件为:... 以糯米、黑糖和红茶为主要原辅料,以甜酒曲和酿酒曲为发酵剂,研究复合发酵型黑糖红茶甜米酒发酵工艺,并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黑糖红茶汤制备工艺及黑糖红茶甜米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黑糖红茶汤制备最优工艺条件为:黑糖添加量14%,红茶添加量6.5%,超声波功率180 W,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12 min;黑糖红茶甜米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甜酒曲添加量0.4%、酿酒曲添加量0.25%、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3.0 d。经理化与卫生指标检测,发酵型黑糖红茶甜米酒品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该产品生产工艺简便,产品质量稳定,酒精度较传统糯米甜酒高,黑糖和红茶风味与香气突出,具有一定特色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糖 红茶 甜米酒 发酵工艺 优化
下载PDF
糙米酒低温后发酵期的菌种演替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
20
作者 欧阳德文 宁亚丽 吴跃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72-180,共9页
糙米酒是我国的一种特色发酵酒,其独特风味不仅来自原料,更与其酿造微生物有关,而微生物的低温后发酵作用对产品最终品质具有决定影响。该文主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糙米酒后发酵期的菌种和风味物质变化,以期确定糙米... 糙米酒是我国的一种特色发酵酒,其独特风味不仅来自原料,更与其酿造微生物有关,而微生物的低温后发酵作用对产品最终品质具有决定影响。该文主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糙米酒后发酵期的菌种和风味物质变化,以期确定糙米酒后发酵期的优势菌和主要风味物质以及最佳后发酵期。结果表明,对于真菌,整个后发酵期中酿酒酵母菌为绝对优势菌种,平均丰度为93.90%。其它两种真菌即未分类毕赤氏酵母属菌种、卷枝毛霉的最高相对丰度分别为11.47%和8.32%。对于细菌,整个后发酵期中干酪乳杆菌和短乳杆菌为优势菌种,其丰度分别为85.72%和10.68%,后发酵第7天发现了污染的杂菌弯曲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这两种污染菌在随后的后发酵期内又显著降低。对于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11种酯、3种醇、2种酮及1种酚。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种类最多的化合物为酯类,达60%~80%,代表物质有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其次是相对含量为15%~30%的醇类,代表物质为β-苯乙醇、正癸醇、2-甲基-1-丁醇。含量最高的棕榈酸乙酯在后发酵阶段的相对含量先降后升,0~14 d由33.06%降至26.90%,14 d~28 d增加至33.38%;亚油酸乙酯0~21 d在5%~7%之间波动,后发酵第28天最高为12.36%。结合感官评价,确定出最佳后发酵期是4℃下发酵18 d,此时样品口感清爽、香气浓郁并适合饮用,且癸酸乙酯和月桂酸乙酯的含量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酒 后发酵 高通量测序 菌种演替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