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angiogenesis effect of Demethyl bryoanthrathiophene(DBT) in vitro
1
作者 Chen Zhong Xiangdong Zhou +1 位作者 Minghui Zhang Yide Hu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1年第2期63-69,共7页
Objective: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methyl bryoanthrathiophene(DBT) on proliferations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 and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 A549,and an... Objective: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methyl bryoanthrathiophene(DBT) on proliferations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 and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 A549,and antiangiogenic effect of DBT on HUVECs in vitro.Methods:MTT assay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BT on proliferations of HUVECs and A549 cells,flat plate scarification assay and tube formation in vitro test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impact of DBT on migration and vaso-formed ability of HUVECs.The effects of DBT on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of HUVECs were calculated by flow cytometry.Results:MTT assay showed that treatment with DBT resulted in strong inhibition to the growth of HUVECs and A549 cells.The inhibition effects of DBT on HUVECs and A549 cells were related to dosage and times of dependency.In different doses of DBT(0.16,0.32 and 0.48 μmol/L) of flat plate scarification for 24 h,inhibition rates of DBT to migration of HUVECs were 14.70%,38.23% and 58.82%,respectively.In dose of DBT from 0.04,0.20 to 0.40 μmol/L for 24 h in tube formation,there were significance differences(P < 0.01) in the decreasing number of angiogenesis and incomplete blood vessel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s.All results showed that DBT promoted the apoptosis rate of HUVECs,and th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 of DBT accompanied the acceleration of apoptosis rate.Conclusion:DBT could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s of HUVECs and A549 cells,and effectively suppress angiogenesis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ethyl bryoanthrathiophene(dbt) ANGIOGENESIS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 A549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DBT联合MRI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析
2
作者 卢祖坤 曹雄锋 刘慧慧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3期437-440,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用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mammary tomography;DBT)联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疑似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采取DBT与MRI诊断,以...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用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mammary tomography;DBT)联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疑似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采取DBT与MRI诊断,以手术病理或活检作为金标准,分析单独DBT、MRI、DBT联合MRI的疾病检出率与诊断效能;比较不同检验技术与金标准的Kappa值、Youden指数。结果:单独DBT、MRI疾病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明显低于DBT联合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T联合MRI与金标准疾病检出率及诊断效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BT联合MRI检出Kappa值、Youden指数分别为0.953、0.875,与单独DBT、MRI诊断比较有较大差异。结论:DBT、MRI在乳腺癌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帮助临床鉴别病型,但DBT联合MRI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较单独DBT、MRI诊断效能更高,具有与金标准相当的诊断效能,应用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t 乳腺癌 MRI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肝细胞癌铜死亡标志物SLC31A1、DBT的鉴定及化合物筛选
3
作者 张楠楠 周伊帆 +3 位作者 朱燚 安明宇 邓颖 李军 《山东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39-50,共12页
探究铜死亡相关基因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影响,并挖掘治疗HCC的活性成分。通过GEO数据库下载GSE84402数据集,获取肝癌差异表达基因,通过文献检索铜死亡相关基因,两者取交集获得肝癌相关铜死亡基因。进一步分析交... 探究铜死亡相关基因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影响,并挖掘治疗HCC的活性成分。通过GEO数据库下载GSE84402数据集,获取肝癌差异表达基因,通过文献检索铜死亡相关基因,两者取交集获得肝癌相关铜死亡基因。进一步分析交集基因,使用UALCAN分析其差异表达,R语言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的相关性,Kaplan-Meier Plortter分析其预后价值,HCMDB分析其与肝癌转移的关系,并使用THPA分析其与肝癌的病理关系。最后进行化合物预测与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铜死亡关键基因SLC31A1、DBT在肿瘤中表达水平下调,病理分析显示其蛋白在HCC组织中表达增加,且与临床相关性变量性别、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其高表达与肝癌预后良好相关,其中SLC31A1低表达与肝癌向肾上腺、肺部转移显著相关。最后筛选出可能与SLC31A1、DBT结合的活性化合物,其中白藜芦醇、叶酸对接分数高。研究认为铜死亡相关基因SLC31A1、DBT在H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HCC的诊断及治疗药物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铜死亡 SLC31A1 dbt
下载PDF
微通道反应器合成DBT连续工艺研究
4
作者 李显辉 王开林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111-112,103,共3页
传统的对苯二甲酸二丁酯(DBT)制备工艺需要使用催化剂,工艺相对繁琐且经济成本略高。本研究开发利用微通道反应器,以对苯二甲酸(PTA)和正丁醇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不使用催化剂直接制备出对苯二甲酸二丁酯。通过考察反应温度、反应... 传统的对苯二甲酸二丁酯(DBT)制备工艺需要使用催化剂,工艺相对繁琐且经济成本略高。本研究开发利用微通道反应器,以对苯二甲酸(PTA)和正丁醇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不使用催化剂直接制备出对苯二甲酸二丁酯。通过考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醇酸比等反应条件,最终确定最佳酯化产物收率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在反应温度350℃左右、反应压力15 MPa、反应停留时间13 min、醇酸比20∶1时原料PTA一次酯化转化率达到99.13%,目标产物DBT收率达到82.83%;二次酯化原料转化率达到99.40%,目标产物收率达到9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dbt合成 连续酯化 最佳工艺条件
下载PDF
FFDM联合DBT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葛金梅 孙维东 +2 位作者 曾莉 李先军 孟玉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6期1086-1089,共4页
目的:探讨对自主乳头溢液性疾病,行乳腺导管造影后,进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与数字化乳腺断层(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联合摄影,分析此方法在诊断乳头溢液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目的:探讨对自主乳头溢液性疾病,行乳腺导管造影后,进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与数字化乳腺断层(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联合摄影,分析此方法在诊断乳头溢液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间进行乳腺导管造影且每一例都行FFDM+DBT联合摄影的乳头自主溢液患者116例,由两位医师分别对同一入组患者的图像进行回顾性阅片,一名医师只对FFDM图像进行阅片(对照组),另一名医师对FFDM联合DBT组合图像进行阅片(研究组),均对检出的病灶征象进行描述并做出影像诊断,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比较研究:(1)分别统计分析两组对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2)统计分析两组诊断为导管扩张症的准确性。结果:(1)116例中,对照组(FFDM)检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49例,检出率为42.2%,研究组(FFDM+DBT)检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64例,检出率为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116例中,对照组(FFDM)诊断为导管扩张症40例,研究组(FFDM+DBT)诊断为导管扩张26症例,其中对照组诊断为导管扩张症的40例中有14例在研究组DBT图像上通过逐层观察发现为导管重叠所致的假阳性。结论:(1)FFDM联合DBT导管造影对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FFDM乳腺导管造影。(2)FFDM联合DBT导管造影可避免单纯FFDM导管造影因多支导管重叠所致的假阳性,故前者诊断导管扩张症准确性优于后者。FFDM联合DBT导管造影乳头溢液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溢液 导管造影 FFDM联合dbt
下载PDF
全数字乳腺摄影(FFDM)做对比并探讨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DB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祺荣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3期479-483,共5页
目的:研究全数字乳腺摄影(FFDM)和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DB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我院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均接受DBT和FFDM的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单纯钙化病灶、肿块不伴钙化病灶... 目的:研究全数字乳腺摄影(FFDM)和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DB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我院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均接受DBT和FFDM的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单纯钙化病灶、肿块不伴钙化病灶检出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DBT组检出边界清晰情况优于FFDM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DBT组检出毛刺征、血管穿入征显著多于FFDM组(P<0.05)。结论:相比于FFDM诊断乳腺癌患者,DBT诊断更有利于观察病灶边缘,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同时便于观察病灶特征,对于提早确诊治疗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FFDM dbt 病灶特征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及局部加压放大摄影在致密型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龙敏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10期1889-1891,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及局部加压放大摄影在致密型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致密型乳腺疾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及局部加压放大...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及局部加压放大摄影在致密型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致密型乳腺疾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及局部加压放大摄影诊断,以DBT诊断结果为对照组,以DBT及局部加压放大摄影联合诊断结果为观察组。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结果准确率以及对病灶特征显示情况。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得出,观察组良性、恶性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边界清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血管穿入征、毛刺征的显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钙化的显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BT及局部加压放大摄影联合应用于致密型乳腺疾病诊断中可显著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能够将病灶特征很好的显示,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召回及辐射暴露,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 局部加压放大摄影 致密型乳腺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氮化物对NiW/Al_2O_3上DBT和4,6-DMDBT加氢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倩 龙湘云 聂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34,共5页
以碱性氮化物喹啉和非碱性氮化物吲哚为杂质模型化合物,考察其对DBT和4,6-DMDBT在NiW/Al_2O_3上的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化物对DBT和4,6-DMDBT的加氢脱硫反应存在截然不同的作用结果;氮化物存在条件下,DBT的加氢脱硫... 以碱性氮化物喹啉和非碱性氮化物吲哚为杂质模型化合物,考察其对DBT和4,6-DMDBT在NiW/Al_2O_3上的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化物对DBT和4,6-DMDBT的加氢脱硫反应存在截然不同的作用结果;氮化物存在条件下,DBT的加氢脱硫反应通过直接脱硫路线活性的提高得到改善,而4,6-DMDBT的加氢脱硫反应由于氮化物的存在受到抑制,这主要是因为氮化物在加氢活性位上的吸附抑制了硫化物在加氢活性位上的吸附,从而抑制了加氢路线的进行;但氮化物作用下催化剂表面结构重排使硫化物氢解活性提高成为可能,此时硫化物的分子大小和分子结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DBT由于分子体积小、通过S原子与氢解活性位接触容易而提高氢解活性,4,6-DMDBT由于分子体积大和4、6位的位阻效应以及氮化物的拥塞效应,其氢解活性随N含量的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物 dbt 4 6-DMdbt 加氢脱硫
下载PDF
基于乳腺DBT图像的乳腺肿块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艾华 牛淑娴 +4 位作者 曹艳 董越 于韬 罗娅红 蒋西然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125,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数字断层扫描(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影像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乳腺癌早期筛查患者(2018年02月至2020年02月)190例,分别提取和筛选DBT影像中常规手工特征和... 目的:探讨乳腺数字断层扫描(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影像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乳腺癌早期筛查患者(2018年02月至2020年02月)190例,分别提取和筛选DBT影像中常规手工特征和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特征,进行特征级融合,建立逻辑回归分类器模型,并绘制诺模图,通过ROC曲线、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影像组学手工特征与深度学习特征融合筛选后得到含有三个特征的最优特征集,融合模型的诊断效果优于单独特征;无监督聚类分析和箱线图表明获得的特征具有良好的良恶性鉴别能力;基于融合特征构建的诺模图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获得AUC值分别为0.985(95%CI 0.956~1.000,敏感性=0.970,特异性=0.929)和0.984(95%CI 0.956~1.000,敏感性=0.909,特异性=0.931),绘制决策曲线(DCA)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结论:通过影像组学手工特征与深度学习特征融合并建立计算机模型可辅助临床医生提高乳腺DBT影像对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dbt 计算机辅助诊断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下载PDF
氯氧化锆基三元低共熔溶剂的制备和氧化脱硫性能
10
作者 王添渤 李秀萍 赵荣祥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655,共9页
通过简单加热乙二醇,对甲苯磺酸和八水氯氧化锆混合物制备了三元低共熔溶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验证了低共熔溶剂成功合成。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旋转式黏度计对其酸性和黏度进行测试。以... 通过简单加热乙二醇,对甲苯磺酸和八水氯氧化锆混合物制备了三元低共熔溶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验证了低共熔溶剂成功合成。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旋转式黏度计对其酸性和黏度进行测试。以双氧水作为氧化剂,以合成的低共熔溶剂为萃取剂和催化剂构成萃取-氧化脱硫系统,考察了低共熔溶剂的组成、反应温度、氧硫比、剂油比以及不同硫化物等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氯氧化锆、乙二醇和对苯甲磺酸物质的量比为1∶10∶10,反应温度50℃、剂油比为1∶5、氧硫比为8的最佳反应条件下,二苯并噻吩(DBT)、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苯并噻吩(BT)模拟油的脱硫率分别为100%、92.2%、60%,且低共熔溶剂重复使用五次后脱硫率仍可达到96.2%,最后对氧化脱硫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氧化脱硫 二苯并噻吩 氯氧化锆
下载PDF
DBT1型D变异体母亲产生抗-D致新生儿溶血病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秀云 周根水 +5 位作者 刘昕 王莲慧 童小燕 舒锦 徐子恒 万贝妮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通过RHD基因测序分析,解析有溶血症的新生儿检出抗D而其母亲为RhD阳性的原因。方法患儿做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放散液进行抗体鉴定;母亲进行新生儿溶血病筛查,RhD血型检测,抗体鉴定;母亲血样进行RHD基因外显子序列直接测序。结果患儿... 目的通过RHD基因测序分析,解析有溶血症的新生儿检出抗D而其母亲为RhD阳性的原因。方法患儿做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放散液进行抗体鉴定;母亲进行新生儿溶血病筛查,RhD血型检测,抗体鉴定;母亲血样进行RHD基因外显子序列直接测序。结果患儿放散液和母亲血清均检出抗-D;母亲RhD血型血清学鉴定为阳性,基因测序结果为少见的RHD变异体DBT1型。结论母亲的RhD血型常规检测为正常RhD阳性,经基因检测确认为D变异体DBT1型。母亲因妊娠免疫产生抗-D使第二胎新生儿发生Rh溶血病。D变异体DBT1型引起新生儿溶血此前国内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溶血 D变异体 dbt1型 部分D 基因测序
下载PDF
RhD DBT-1基因及临床分析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雪莹 田力 +4 位作者 宋艳艳 徐敏 曹昕瑞 欧阳旭 于笑难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分析1例D变异体DBT-1表型引起输血后产生抗D抗体的原因及分子机制。方法用常规血清学方法确认样本Rh D、C、c、E、e血型及抗体鉴定;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扩增RHD基因特异性的外显子1—10;结果该例Rh D血... 目的分析1例D变异体DBT-1表型引起输血后产生抗D抗体的原因及分子机制。方法用常规血清学方法确认样本Rh D、C、c、E、e血型及抗体鉴定;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扩增RHD基因特异性的外显子1—10;结果该例Rh D血清学检测为阳性,Rh分型为CCee,部分D表型为DBT-1类型,输入Rh DE阳性血产生抗-D及抗-E,效价分别为128和4;PCR-SSP方法扩增RHD基因特异性的外显子1—10,外显子5—7缺失,其余RHD基因外显子序列与标准序列相同。结论证实DBT-1部分D表型个体可被正常D抗原致同种免疫反应,在输血及新生儿溶血病方面有重要意义,应提高检测水平,若需要可选择Rh D阴性红细胞制品配合性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D变异体 dbt-1型 同种免疫 PCR-SSP
下载PDF
硫化物对3,5-DBT二氯代区域选择性的影响
13
作者 李媛 尚岩 张元静 《化学试剂》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41-142,共2页
研究了硫化物对3,5-DBT二氯代区域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物-三氯化铝共催化剂能显著提高该底物邻二氯代的区域选择性。
关键词 dbt 氯代反应 区域选择性 二氯甲苯 合成
下载PDF
基于Cx-DBT的微生物脱硫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新法 张光华 石振海 《能源环境保护》 2004年第2期14-17,共4页
烷基取代二苯并噻吩Cx -DBT作为微生物脱除煤中有机硫研究的模型化合物在理论和研究实践中可以获得足够的支持,而传统的脱硫研究仅仅是围绕单一模型化合物DBT展开的。对已经用于研究工作的模型化合物和基于Cx-DBT的微生物脱硫研究进展... 烷基取代二苯并噻吩Cx -DBT作为微生物脱除煤中有机硫研究的模型化合物在理论和研究实践中可以获得足够的支持,而传统的脱硫研究仅仅是围绕单一模型化合物DBT展开的。对已经用于研究工作的模型化合物和基于Cx-DBT的微生物脱硫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取代基、分子形态和温度等参数对于微生物脱除Cx-DBT结构中有机硫活性的影响,介绍了不对称取代Cx-DBT脱硫时的第一个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dbt 微生物脱硫技术 二苯并噻吩 环境保护 含硫化合物 大气污染
下载PDF
建立DBT细胞模型比较药物对MHV-A59病毒的抗毒作用
15
作者 付红焱 徐波 +1 位作者 王宏军 宫泽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利用病毒学方法建立对小鼠肝炎病毒(MHVA59)易感的星形胶质瘤细胞(DBT)模型,在细胞水平上建立抗冠状病毒药物的筛选的实验方法。方法:通过测定细胞病变效应(CPE)的半定量法及噬斑定量法测定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以PEG沉淀法部... 目的:利用病毒学方法建立对小鼠肝炎病毒(MHVA59)易感的星形胶质瘤细胞(DBT)模型,在细胞水平上建立抗冠状病毒药物的筛选的实验方法。方法:通过测定细胞病变效应(CPE)的半定量法及噬斑定量法测定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以PEG沉淀法部分纯化病毒,利用免疫学方法免疫动物制备抗MHVA59的多克隆抗体;以血清学方法进行中和实验及酶联免疫方法定量测定病毒抗体的滴度及特异性;以100倍的TCID50病毒量感染细胞同时加不同稀释度的药物,在同一条件下,动态观察不同时间的细胞的CPE变化。以能保护CPE<50%为阳性。并比较药物的最低抗毒浓度。结果:制备的抗体对MHV病毒具有特异性的翻转作用;合成新药Cinanserin和Pkumdlcvs1003对MHV所致的细胞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结论:建立的MHVA59敏感的DBT细胞模型可以用于抗冠状病毒药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星形胶质瘤细胞 组织培养感染量 酶联免疫 抗体
下载PDF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及病理学特征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刘梁生 马文娟 +3 位作者 张宇 李艳博 王嘉慧 路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11-615,共5页
目的:研究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影像特征及病理学特征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breastconserving surgery,BCS)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BCS成功保留乳房... 目的:研究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影像特征及病理学特征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breastconserving surgery,BCS)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BCS成功保留乳房422例和术中改行乳房全切术(mastectomy)211例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收集两组病例的术前DBT影像及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BCS手术结果相关的特征,随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20)、结构扭曲(P<0.001)、乳腺构成类型(极致密型,P=0.001)和分子分型(Her2过表达型,P=0.001)在保留乳房组及乳房全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构扭曲(P<0.001)、乳腺构成类型(极致密型,P=0.003)和分子分型(Her2过表达型,P<0.001)在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构成类型、结构扭曲以及分子分型与BCS结果具有一定相关性,乳腺构成类型为极致密型、病变表现有结构扭曲以及分子分型为Her2过表达型的患者提示更大的改行乳房全切术可能性,可作为术前评估乳腺癌BCS结果的有效指标,从而制定准确的手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 影像特征 分子分型
下载PDF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马华 努尔也木·麦麦提 +1 位作者 孙悦 姚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致密型乳腺疾病应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DBT和FFDM检查并有病理诊断结果的108例乳腺疾病患者(病灶115个),分析DBT、... 目的:初步探讨致密型乳腺疾病应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DBT和FFDM检查并有病理诊断结果的108例乳腺疾病患者(病灶115个),分析DBT、FFDM和FFDM+DBT对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良性病变93处(80.87%),恶性病变22处(19.13%)。DBT、FFDM+DBT对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DM、DBT、FFDM+DBT对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DM+DBT对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FFDM和DBT单一检查(P<0.05)。FFDM+DBT对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较单一检查高,且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13)。结论:FFDM+DBT对致密型乳腺疾病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优于FFDM和DBT诊断,FFDM+DBT对致密型乳腺疾病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较单一诊断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t 乳腺疾病 FFDM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束红球菌对DBT的脱硫条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杰 刘向荣 +3 位作者 甄学乐 赵顺省 陈欣娟 罗景雯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77,共6页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煤中有机硫的模型化合物,在单因素实验、显著性因子筛选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束红球菌对DBT脱硫的工艺条件。通过GC/MS和SO4^2-的检测实验测定和分析了液相产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培养温度、pH和培养时间...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煤中有机硫的模型化合物,在单因素实验、显著性因子筛选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束红球菌对DBT脱硫的工艺条件。通过GC/MS和SO4^2-的检测实验测定和分析了液相产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培养温度、pH和培养时间3个因素对束红球菌脱除DBT中有机硫的影响显著,最佳工艺条件是:培养温度为29.6℃、pH为6.0和培养时间为15 d,此时脱硫率达到88.59%;液相产物中主要是2-羟基联苯(2-HBP)和SO4^2-,说明束红球菌以4S途径将DBT中的有机硫转化为硫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红球菌 dbt 响应面法 显著性因子筛选 4S途径
下载PDF
基于DBT-DBN模型的气化炉超温动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涵 多依丽 +2 位作者 孙铁 王志荣 郭品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81,共9页
为加强煤气化装置核心设备气化炉的安全风险管理,利用动态领结(DBT)模型和动态贝叶斯网络(DBN)相结合的风险分析方法,构建气化炉超温事故风险分析模型。首先,分析设备故障的时序性,建立超温事故的DBT模型,结合模糊评价确定设备故障的发... 为加强煤气化装置核心设备气化炉的安全风险管理,利用动态领结(DBT)模型和动态贝叶斯网络(DBN)相结合的风险分析方法,构建气化炉超温事故风险分析模型。首先,分析设备故障的时序性,建立超温事故的DBT模型,结合模糊评价确定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然后,将DBT映射到DBN中,将故障维修的动态特征定义为转移概率,双向推理气化炉超温的风险因素;最后,预测气化炉发生超温及其后果的动态趋势,并依据诊断推理辨识导致气化炉超温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维修因素下气化炉运行一年后发生超温的概率为64.4%;气化炉超温的风险因素中,操作失误在生产周期内的影响较大,设备故障集中在磨煤制浆工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炉超温 动态风险分析 动态领结(dbt)模型 动态贝叶斯网络(DBN) 设备故障
下载PDF
让稳定成为必然 邀金邦科技副总解析内存DBT动态高温老化测试(上)
20
作者 马宇川 《微型计算机》 2009年第12期150-150,共1页
目前.绝大部分用户买到的内存在出厂前都只进行了简单测试.并未被长时间使用过。但近日金邦科技新推出的DBT系列内存在出厂前不仅被“使用过”,甚至还被“虐待”过。那么为什么要对内存进行“虐待”?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带着这些疑... 目前.绝大部分用户买到的内存在出厂前都只进行了简单测试.并未被长时间使用过。但近日金邦科技新推出的DBT系列内存在出厂前不仅被“使用过”,甚至还被“虐待”过。那么为什么要对内存进行“虐待”?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金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波先生进行了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测试 dbt 内存 科技 稳定 高温 解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