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动力治疗右颊黏膜疣状癌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1
作者 吕世萍 杨璐 金鑫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疣状癌的光动力治疗方法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遵循医学伦理学要求,对1例发生在右颊黏膜直径约2.5 cm的口腔疣状癌的光动力治疗进行总结,结合文献对口腔疣状癌的特点、治疗及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光动力治疗... 目的探讨口腔疣状癌的光动力治疗方法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遵循医学伦理学要求,对1例发生在右颊黏膜直径约2.5 cm的口腔疣状癌的光动力治疗进行总结,结合文献对口腔疣状癌的特点、治疗及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光动力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口腔疣状癌患者先后进行4次光动力治疗,右颊病损面积显著减小。术后随访6个月,右颊白色疣状增生完全消退,无明显瘢痕形成。术后3年,右颊病损无复发,治疗区域无明显瘢痕形成,张口度3指,双侧颌下、颏下、颈部均未触及淋巴结肿大。文献回顾表明,口腔疣状癌是一种少见的鳞状细胞癌亚型,具有生长缓慢、低度恶性、极少转移的特点,手术是首选治疗手段,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光动力治疗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操作、不良反应轻微等优势,近年来光动力治疗已逐步应用于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和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并取得了积极结果,但尚未见用于口腔疣状癌治疗的报道。结论光动力治疗为口腔疣状癌提供了一种非手术切除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口腔疣状癌 口腔鳞状细胞癌 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 疣状增生 颊黏膜 光敏剂 光生物学反应
下载PDF
折叠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癌术后洞穿性缺损
2
作者 吴坤 彭勇淳 +2 位作者 张胜 吴汉江 范腾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折叠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颊癌术后软组织洞穿性缺损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折叠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部软组织洞穿性缺损的33例颊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30例,女3例,年龄35~69岁。记录并统计患者基本... 目的:探讨折叠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颊癌术后软组织洞穿性缺损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折叠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部软组织洞穿性缺损的33例颊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30例,女3例,年龄35~69岁。记录并统计患者基本信息、皮瓣大小,皮瓣脂肪厚度等资料。术后随访2~14个月,术后1、3、6个月定期门诊复查,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量表(UW-QOL)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取患者的言语、吞咽、咀嚼和外观等信息。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皮瓣均完全成活,患者颊部内外侧形态恢复良好,语言、吞咽功能恢复好,无流涎、咬颊症状,下肢负重、行走不受影响。结论:折叠游离股前外侧皮瓣重建颊部洞穿性缺损成功率高,形态功能恢复好,是一种修复颊癌术后软组织洞穿性缺损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癌 颊洞穿性缺损 折叠股前外侧皮瓣 修复重建
下载PDF
颊针疗法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杨欣竹 陈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5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颊针疗法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80例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后吞咽困难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康复组和联合组,各90例。康复组进行口周康复训... 目的探讨颊针疗法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80例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后吞咽困难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康复组和联合组,各90例。康复组进行口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康复组基础上进行颊针疗法,共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满意度,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分及中文版吞咽生命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结果治疗2个月后,联合组疗效优于康复组(P<0.05);两组GUSS评分、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康复组(P<0.05);联合组满意度高于康复组(P<0.05)。结论颊针疗法联合口周康复训练治疗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后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更好,可使吞咽功能得到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化疗 吞咽困难 颊针疗法
下载PDF
肌蒂型颈阔肌肌皮瓣在颊黏膜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黄龙 翦新春 +2 位作者 陈新群 苏彤 蒋灿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肌蒂型颈阔肌肌皮瓣(PMF)的主要特点、优点、皮瓣制备的改良措施,并评价其在颊黏膜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4月采用经MacFee切口的改良肌蒂型PMF修复因癌前病变及良恶性肿瘤切除导致的颊黏膜缺损23例... 目的探讨肌蒂型颈阔肌肌皮瓣(PMF)的主要特点、优点、皮瓣制备的改良措施,并评价其在颊黏膜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4月采用经MacFee切口的改良肌蒂型PMF修复因癌前病变及良恶性肿瘤切除导致的颊黏膜缺损23例。掀起皮瓣蒂部皮肤时,将大部分皮下脂肪置于颈阔肌表面;保持面动静脉的连续性;携带颈外静脉在颈阔肌的背面。结果 23例病例中21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部分坏死,另有2例颈部伤口愈合不良,经换药处理均二期愈合。所有病例经11~43个月随访,受区功能恢复良好,除2例颈部伤口愈合不良病例遗留较大面积瘢痕外,其余病例颈部外形满意,无局部及颈部复发病例。结论和传统PMF比较,肌蒂型PMF可提供更大的皮岛面积,功能美学效果更佳,是修复颊黏膜缺损的一种新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阔肌肌皮瓣 颊癌 MacFee切口 颊黏膜缺损 修复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原发性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韩波 李龙江 代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原发性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了解HIF-1α在60例原发性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阳性表达水平与颊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预后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原发性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了解HIF-1α在60例原发性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阳性表达水平与颊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预后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分化程度的颊癌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晚期颊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水平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原发灶肿瘤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预后差的颊癌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预后好组(P<0.05)。结论颊癌中HIF-1α的阳性表达水平与疾病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其是颊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颊黏膜鳞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颈阔肌皮瓣在颊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曾威 卢文辉 +1 位作者 张志利 王成 《口腔疾病防治》 2016年第6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颈阔肌皮瓣在颊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检查颊部及颌下淋巴结未见显性转移的颊癌患者40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均常规实施颊癌切除和择区性颈淋巴清扫术,观察组颊部缺损选择颈阔肌皮瓣修复,对照组选择前臂皮瓣... 目的探讨颈阔肌皮瓣在颊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检查颊部及颌下淋巴结未见显性转移的颊癌患者40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均常规实施颊癌切除和择区性颈淋巴清扫术,观察组颊部缺损选择颈阔肌皮瓣修复,对照组选择前臂皮瓣修复。随访1年,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皮瓣成活、颈部活动度、开口度以及颊部皮瓣黏膜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瓣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3,P=0.909)。但观察组内,皮瓣绕下颌骨者出现远端坏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绕下颌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9,P=0.044)。颈阔肌皮瓣术后1年供区疤痕明显软化,对颈部活动影响不大,2组颈部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年的开口度及颊部皮瓣黏膜化情况均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阔肌皮瓣对于术前颊部及颌下淋巴结未见显性转移的颊癌患者的术后缺损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尤其适用于颊部病灶切除后有牙列缺失者,以及手术风险较高不宜实施游离皮瓣者。与游离皮瓣相比,颈阔肌皮瓣具有手术创伤小、临床效果好、操作简单容易开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阔肌皮瓣 颊癌 术后缺损 游离皮瓣 皮瓣黏膜化
下载PDF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阮敏 马春跃 +3 位作者 周辉红 陶晓峰 章一新 何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颊癌根治术后颊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4年6月,修复6例颊癌根治术后颊部缺损,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CT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皮瓣面积30~63cm2,动脉管径0.6mm,静脉管径1.1mm,...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颊癌根治术后颊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4年6月,修复6例颊癌根治术后颊部缺损,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CT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皮瓣面积30~63cm2,动脉管径0.6mm,静脉管径1.1mm,动静脉血管蒂分别为6.9cm和7.3cm,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颊部形态良好,张口正常。结论: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质地柔软,穿支血管蒂较长,供区瘢痕隐蔽患者术后颊部外形丰满,张口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浅动脉 穿支皮瓣 颊癌 缺损重建
下载PDF
颊癌微血管分支类型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龙江 温玉明 王昌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9-82,共4页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20只金黄地鼠颊囊癌微血管铸型,根据肿瘤内血管形态、结构的不均一性,提出了肿瘤微血管的分类方案。结果显示:正常地鼠颊囊微血管的排列均匀一致,空间构筑合理。颊囊癌内微血管构筑紊乱,畸形血管多见,分支形...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20只金黄地鼠颊囊癌微血管铸型,根据肿瘤内血管形态、结构的不均一性,提出了肿瘤微血管的分类方案。结果显示:正常地鼠颊囊微血管的排列均匀一致,空间构筑合理。颊囊癌内微血管构筑紊乱,畸形血管多见,分支形式复杂。微血管分支角是判定颊囊癌内微血管分级的主要指标。采用离心分级方案,从主要供养和引流血管到毛细血管共分10级。小动、静脉位于1~3级血管,微动脉位于4~6级,微静脉位于4~7级,毛细血管分布在8~10级血管。各级血管间存在大量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癌 微血管 血管分支类型 血管铸型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顺铂诱导颊癌细胞凋亡及凋亡分子(Apo-1)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江宏兵 廖小宜 李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0-303,I013,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毒类化疗药——顺铂诱导人颊癌细胞凋亡发生的规律以及凋亡分子Apo-1的表达。探讨口腔癌化疗的细胞凋亡机制。方法:以建株人颊癌细胞系BcaCD885为对象,采用光镜、电镜以及流式细胞术等手段观察顺铂诱导颊癌细胞凋亡的形态... 目的:研究细胞毒类化疗药——顺铂诱导人颊癌细胞凋亡发生的规律以及凋亡分子Apo-1的表达。探讨口腔癌化疗的细胞凋亡机制。方法:以建株人颊癌细胞系BcaCD885为对象,采用光镜、电镜以及流式细胞术等手段观察顺铂诱导颊癌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及规律,同时检测顺铂对颊癌细胞Apo-1表达的影响。结果:顺铂作用后的颊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顺铂诱导颊癌细胞凋亡呈现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效应关系;顺铂能上调颊癌细胞Apo-1的表达。结论:细胞凋亡可能是顺铂杀灭颊癌细胞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颊癌细胞 细胞凋亡 APO-1
下载PDF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晓萌 张玮 +5 位作者 武和明 叶金海 陈洁 丁旭 吴煜农 袁冶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4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 2011年至2014年,选取11例颊粘膜鳞状细胞癌患者,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术后缺损。皮瓣制备时采用改良式参考线,并借助于多普勒超声定位穿支血管。血管吻合操作...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 2011年至2014年,选取11例颊粘膜鳞状细胞癌患者,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术后缺损。皮瓣制备时采用改良式参考线,并借助于多普勒超声定位穿支血管。血管吻合操作均在放大镜或显微镜辅助下完成。结果 11例皮瓣全部存活,没有发生血管危象。颊部缺损得到修复。患者术后开口及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受区无明显并发症。所有患者供区切口愈合良好,无伤口开裂、感染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术后线状瘢痕较为隐蔽。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是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良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 颊癌 游离移植
下载PDF
上臂外侧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浩 郑维银 +2 位作者 羊书勇 鄢兰元 吴云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964-966,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上臂外侧皮瓣(LAFF)在颊癌术后缺损修复应用中的特点,评价其适应范围。方法:对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应用LAFF一期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1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未出现营养不良局部... 目的:探讨游离上臂外侧皮瓣(LAFF)在颊癌术后缺损修复应用中的特点,评价其适应范围。方法:对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应用LAFF一期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1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未出现营养不良局部缺损坏死情况。术后3月患者张口度恢复,修复效果满意。结论:上臂外侧皮瓣质地柔软,组织量中等,大小有一定选择性,长度可随缺损要求而增加,可满足大部分颊癌术后缺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臂外侧皮瓣 颊癌 显微外科 缺损修复
下载PDF
血管密度对颊粘膜鳞癌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龙江 温玉明 王昌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收集65例颊癌手术标本及临床资料,正常人颊部组织作对照,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定量研究了颊癌内血管密度与其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发现:颊癌内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正常颊部,且随着局部淋巴结转移和全身转移的出现,其血... 收集65例颊癌手术标本及临床资料,正常人颊部组织作对照,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定量研究了颊癌内血管密度与其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发现:颊癌内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正常颊部,且随着局部淋巴结转移和全身转移的出现,其血管密度也明显增加;血管密度达到30条/mm2时,是颊癌转移发生的警界值,以此值预测颊癌转移的发生,敏感性达89.19%、特异性达82.14%、准确率为86.84%,具有良好的阳性预测价值,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粘膜肿瘤 鳞癌 血管密度 肿瘤转移 预测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与前臂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婷 孙国文 文建民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颊癌扩大切除后不同缺损区域采用不同游离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03—2017-03本院收治的49例颊癌术后行颊部缺损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患者采用前臂皮瓣进行修复,26例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 目的:探讨颊癌扩大切除后不同缺损区域采用不同游离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03—2017-03本院收治的49例颊癌术后行颊部缺损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患者采用前臂皮瓣进行修复,26例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后临床效果及供区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前臂皮瓣组皮瓣存活率100%,其中1例静脉血栓,经抢救后成活。股前外侧皮瓣组术后皮瓣存活率92.3%,其中4例皮瓣危象,1例静脉血栓,1例血肿,经抢救均成活,2例完全坏死。随访时间为3~36个月,平均18.5个月。结论:前臂皮瓣对于前颊、唇颊缺损修复效果较好,股前外侧皮瓣适用于后颊、洞穿、累及上下颌骨缺损修复,针对不同颊部区域的缺损,选用合适的皮瓣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颊癌 颊部缺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颊粘膜鳞癌血管生成与转移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龙江 温玉明 +2 位作者 毛祖彝 王昌美 廖小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5-28,共4页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对48例颊粘膜鳞癌患者肿瘤内微血管与转移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颊癌内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随着肿瘤局部淋巴结转移和全身转移的出现,颊癌内微血管密度也增加,当400倍...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对48例颊粘膜鳞癌患者肿瘤内微血管与转移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颊癌内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随着肿瘤局部淋巴结转移和全身转移的出现,颊癌内微血管密度也增加,当400倍视野内血管密度超过45条/mm2时,100%的患者发生肿瘤转移。颊癌内微血管密度可以预测转移发生的危险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另外,本文对颊癌内血管生成与血道和淋巴道转移可能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部肿瘤 鳞状细胞癌 血管生成 肿瘤转移
下载PDF
鱼精蛋白对颊粘膜鳞癌微血管构筑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龙江 王莉娟 +1 位作者 温玉明 王昌美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3-115,共3页
目的 :了解抑制血管生成对颊癌微血管系统空间配布的影响 ,进而对肿瘤局部生长、浸润及转移的作用 .方法 :应用鱼精蛋白进行实验治疗 ,结合扫描电镜观察肿瘤微血管系统的变化规律 .结果 :鱼精蛋白确有抑制颊癌血管生成的作用 ,主要表现... 目的 :了解抑制血管生成对颊癌微血管系统空间配布的影响 ,进而对肿瘤局部生长、浸润及转移的作用 .方法 :应用鱼精蛋白进行实验治疗 ,结合扫描电镜观察肿瘤微血管系统的变化规律 .结果 :鱼精蛋白确有抑制颊癌血管生成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延缓肿瘤血管生成的发生、阻止其血管空间结构的建立、促进血管成熟 ,因此而抑制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 .结论 :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可有效地阻止肿瘤生长和转移所依赖的血管系统建立和发展 ,从而限制肿瘤细胞局部恶性行为的发展 ,达到治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癌 微血管构铸 血管生成抑制 口腔粘膜癌 鳞癌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谷氨酸纳米微球介导双自杀基因治疗金黄地鼠颊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东升 黄洪章 +3 位作者 潘朝斌 胡晓文 刘习强 唐海阔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聚谷氨酸(PEG-PBLG)纳米微球介导双融合自杀基因CDglyTK治疗金黄地鼠颊癌的疗效。方法:用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变,建立颊癌动物模型。以PEG-PBLG纳米微球为载体,介导携双自杀基因CDglyTK的真核表...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聚谷氨酸(PEG-PBLG)纳米微球介导双融合自杀基因CDglyTK治疗金黄地鼠颊癌的疗效。方法:用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变,建立颊癌动物模型。以PEG-PBLG纳米微球为载体,介导携双自杀基因CDglyTK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DglyTK瘤内转染,腹腔注射5-氟胞嘧啶(5-FC)和丙氧鸟苷(GCV),描绘肿瘤生长曲线,RT-PCR检测CDglyTK的mRNA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细胞核增殖抗原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两样本均数X^2检验。结果:成功建立金黄地鼠颊癌模型,RT-PCR可检测到转染肿瘤细胞中CDglyTK的mRNA表达;腹腔注射5-FC和GCV后,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联合使用5-FC和GCV的金黄地鼠颊癌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单用5-FC或GCV。5-FC和GCV联合使用组,凋亡指数(A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增殖指数(PI)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EG-PBLG纳米载体介导双自杀基因CDglyTK可有效治疗金黄地鼠颊癌,为口腔鳞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球 双自杀基因 金黄地鼠 口腔鳞癌 基因治疗
下载PDF
128例颊鳞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华 徐立群 +1 位作者 李思毅 张陈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颊黏膜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进行综合治疗及其预后评价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首次术后病理已确诊为鳞状细胞癌并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其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28例中,平均年龄为61.8岁... 目的:探讨颊黏膜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进行综合治疗及其预后评价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首次术后病理已确诊为鳞状细胞癌并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其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28例中,平均年龄为61.8岁。肿瘤生长方式以浸润性为主(62.3%)。首次手术时pTNM分期:pT1~2占36.3%,pT3~4占63.7%,pN1~2占22.7%。初次手术行单纯行病灶扩大切除者占44.6%,术后病理为SCCⅠ~Ⅱ级者占83.1%。第一次复发距手术的时间平均为10.9月,复发于原发部位者占77.3%。结论:颊黏膜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与年龄、肿瘤生长方式、pTNM分期有关,术后1年内为复发的高危时期。复发的部位大多发生在原手术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黏膜 鳞状细胞癌 复发
下载PDF
RGDV抑制金黄地鼠颊囊癌生长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洁 王丽京 +2 位作者 韩冰 赵媛 马宇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类短肽对金黄地鼠颊囊癌生长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RGDV)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8周叙利亚金黄地鼠,建立二甲基苯丙蒽(DMBA)诱发的颊囊癌模型;运用RGDV进行干...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类短肽对金黄地鼠颊囊癌生长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RGDV)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8周叙利亚金黄地鼠,建立二甲基苯丙蒽(DMBA)诱发的颊囊癌模型;运用RGDV进行干预;从整体水平上观察RGDV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肿瘤中BrdU和vWF-VIII的表达。结果:RGDV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瘤体抑制率达到53.36%;RGDV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降低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结论:RGDV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而发挥抗肿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 地鼠颊囊癌 细胞增殖 新生血管生成
下载PDF
颈阔肌肌皮瓣联合颊脂垫修复颊咽部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童永青 陈申国 +3 位作者 戴杰 沈显军 金杯 施更生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1期2018-2019,2022,共3页
目的:探讨颈阔肌肌皮瓣联合颊脂垫即刻修复颊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颊咽部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颊部恶性肿瘤切除后遗留的颊咽部缺损行颈阔肌肌皮瓣和颊脂垫修复,所有患者修复与颈淋巴清扫术同期进行。结果10例肌皮瓣和9例颊... 目的:探讨颈阔肌肌皮瓣联合颊脂垫即刻修复颊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颊咽部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颊部恶性肿瘤切除后遗留的颊咽部缺损行颈阔肌肌皮瓣和颊脂垫修复,所有患者修复与颈淋巴清扫术同期进行。结果10例肌皮瓣和9例颊脂垫全部成活,1例肌皮瓣远端部分出现瘀血感染坏死,2例颊脂垫出现部分坏死,给予清创修剪后愈合,1个月后口内所转移的肌皮瓣组织质地柔软,颊脂垫表面出现黏膜化,原清创区域为瘢痕组织愈合,所修复的颊咽部组织形态良好,经积极张口训练,术后10个月复查时8例患者张口无明显受限,3例患者轻度张口受限。结论颈阔肌肌皮瓣血供丰富、解剖恒定可靠、制作方便简单快捷、成功率高,颊脂垫柔软易伸展性、易塑形,是联合修复颊咽部组织缺损的一种可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阔肌肌皮瓣 颊脂垫 颊黏膜癌 组织缺损
下载PDF
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新青 阮慧 +2 位作者 吴大铭 张永红 张磊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9-631,共3页
目的 :研究颊鳞状细胞癌 (颊癌 )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颊癌细胞生长、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37例颊癌标本进行染色 ,观察VEGF的阳性表达率 ,并结合病理和随访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 :37例颊癌组织... 目的 :研究颊鳞状细胞癌 (颊癌 )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颊癌细胞生长、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37例颊癌标本进行染色 ,观察VEGF的阳性表达率 ,并结合病理和随访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 :37例颊癌组织中VEGF的总阳性表达率为 91 .89% ,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强阳性占 69.2 3 % ,无淋巴结转移者VEGF强阳性占 33 .33 % (χ2 =6 .48,P <0 .0 1 ) ;VEGF和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r =4.54 ,P <0 .0 1 ) ;5a生存组VEGF阳性率低于 5a内死亡组 (χ2 =3 .90 ,P <0 .0 5) ;COX分析结果表明VEGF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判断指标 (风险比 =2 .90 ,χ2 =7.95 ,P <0 .0 1 )。结论 :VEGF在颊癌生长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颊肿瘤 鳞状细胞癌 预后 VEGF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