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汉中民居特征分析与新民居设计
1
作者 虞志淳 郭振兴 《华中建筑》 2024年第8期160-165,共6页
汉中民居生长于秦巴山区独特的自然气候与地理环境,滋养于多元移民文化,形成了建筑风格杂糅并举,布局依山傍水、自由灵活的特征。针对汉中民居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兼顾冬夏、重视通风设计等需求,在面向未来的新民居建设中,地域材料与现代... 汉中民居生长于秦巴山区独特的自然气候与地理环境,滋养于多元移民文化,形成了建筑风格杂糅并举,布局依山傍水、自由灵活的特征。针对汉中民居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兼顾冬夏、重视通风设计等需求,在面向未来的新民居建设中,地域材料与现代建材相结合,从平面布局入手延续传统,并结合现代需求,运用缓冲空间、自然通风、遮阳与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等技术,改善建筑性能与提升热舒适性,探索汉中民居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汉中民居 特征分析 新民居 缓冲空间 建筑设计
下载PDF
医用缓冲空间设计要点思考
2
作者 邱航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介绍了医用缓冲空间的特点,分析了医用缓冲空间的设计标准和设计要素,并指出医用缓冲空间设计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从布局和空间装饰设计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医用缓冲空间的设计原则,为今后的医用缓冲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医院建筑 缓冲空间 医院感控 传染预防
下载PDF
一岛两侧站与单岛站十字换乘方案设计研究
3
作者 姚显贵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8-1076,共9页
为解决两线十字交叉换乘站设计中换乘易拥堵、建设地下大空间投资大以及施工期交通组织与管线迁改困难等问题,通过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结合自身设计实践,提出采用一岛两侧站台、增加楼扶梯数量及点位、扩大站厅十字交叉区域面积、优化换... 为解决两线十字交叉换乘站设计中换乘易拥堵、建设地下大空间投资大以及施工期交通组织与管线迁改困难等问题,通过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结合自身设计实践,提出采用一岛两侧站台、增加楼扶梯数量及点位、扩大站厅十字交叉区域面积、优化换乘路径等方式,使上下车乘客流线分离、换乘客流单向循环,最大程度减少客流交叉、加大缓冲区域,有效缓解换乘便捷与拥堵的矛盾;同时,借助客流仿真进行优化设计,达到大客流车站换乘的最佳效果;针对常规十字换乘站地下空间压抑、视线不通透的问题,在节点区域采用组合结构,实现大跨度、大层高设计,改善空间尺度和乘客舒适性。在节点区域采用小埋深、大空间,是在提高换乘功能、空间效果的基础上节约投资的有效途径。在十字路口下方的节点区采用盖挖逆作法,可提高深基坑的安全性,显著减小工程建设对道路交通、市政管线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并可节约大量混凝土支撑等临时结构,是一种安全、环保的建造方法。研究和实践表明:针对城市核心区的两线十字交叉大客流换乘站,综合利用一岛两侧站台、组合结构、盖挖逆作法等方法,可以达到车站设计综合效果最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一岛两侧 十字换乘 地下大空间 缓冲区域 客流仿真
下载PDF
探析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的检验方法及与对重越程距离的关联性
4
作者 董委 《品牌与标准化》 2024年第3期127-129,共3页
本文提出了新装曳引驱动电梯轿厢顶部空间的检验方法及与对重越程距离的关联性,对轿厢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距离进行符合性判定。并通过检验实例,测量轿厢在顶层平层时的相关数据和对重的越程距离,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出该电梯顶层空间不满... 本文提出了新装曳引驱动电梯轿厢顶部空间的检验方法及与对重越程距离的关联性,对轿厢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距离进行符合性判定。并通过检验实例,测量轿厢在顶层平层时的相关数据和对重的越程距离,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出该电梯顶层空间不满足相关现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结论,并提出整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顶部空间 缓冲器 越程距离 压缩行程
下载PDF
超大面积钢网架整体顶升施工技术
5
作者 洪丽丽 《广东建材》 2024年第6期127-130,共4页
结合广州市某汽车集团公司产能扩建厂房项目,对超大面积钢网架整体顶升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与应用。针对大面积网架整体顶升重量大、面积大、稳定性难以控制等施工技术难点,通过采用点触式高强度应力集中临时支顶、分段应力缓冲降落体... 结合广州市某汽车集团公司产能扩建厂房项目,对超大面积钢网架整体顶升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与应用。针对大面积网架整体顶升重量大、面积大、稳定性难以控制等施工技术难点,通过采用点触式高强度应力集中临时支顶、分段应力缓冲降落体系、同步液压控制系统等方法,使整体顶升在紧凑的工期内实现安全高效施工,极大减少施工成本,效益显著,推广性强。此项超大面积钢网架顶升技术的研发及成功应用,对同类型钢网架结构工程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网架 整体顶升 支顶 分段应力缓冲降落 液压
下载PDF
可重入柔性流水车间有限缓冲区容量动态预留方法
6
作者 韩忠华 刘约翰 史海波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59-2073,共15页
当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缓冲区容量有限时,如果同时存在可重入工序,会产生一种严重的生产阻塞现象,即死锁现象,该现象会严重影响整个生产进程.本文首先建立具有可重入工序的柔性流水车间有限缓冲区排产(RFFLBS)问题的数学模型,在对死锁现... 当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缓冲区容量有限时,如果同时存在可重入工序,会产生一种严重的生产阻塞现象,即死锁现象,该现象会严重影响整个生产进程.本文首先建立具有可重入工序的柔性流水车间有限缓冲区排产(RFFLBS)问题的数学模型,在对死锁现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有限缓冲区动态容量预留方法(DBRMMC),DBRMMC通过主动为折返重入的工件预留缓冲区容量,减少工件对缓冲区资源的竞争,降低死锁现象出现的概率,并通过在DBRMMC方法中引入基于自适应阈值二值化算法的偏差补偿措施减小预测偏差,进一步抑制死锁现象的出现,并与基于高响应比优先算法(HRRN)的局部指派方法结合,给出一种改进的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有限缓冲区容量动态预留方法(IDBRMMC-HRRN).建立多组仿真方案在不同数据规模下的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IDBRMMC-HRRN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具有可重入工序的柔性流水车间有限缓冲区排产过程中死锁现象出现的概率,给出合理可行的排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入工序 有限缓冲区 生产阻塞 死锁现象 马尔可夫链
下载PDF
自动化立体车库缓冲位设计与调度仿真研究
7
作者 马云峰 田子然 任亮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 2023年第2期261-270,共10页
自动化立体车库是一种缓解停车问题的大容量停车设备。提出一种带有多个缓冲停车位的自动化立体车库,车库底层设置存车缓冲区和取车缓冲区,配备多个缓冲停车位。在传统立体车库的系统结构和存取车流程基础上,建立立体车库的简化模型,提... 自动化立体车库是一种缓解停车问题的大容量停车设备。提出一种带有多个缓冲停车位的自动化立体车库,车库底层设置存车缓冲区和取车缓冲区,配备多个缓冲停车位。在传统立体车库的系统结构和存取车流程基础上,建立立体车库的简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就近原则的堆垛机调度策略,并给出计算堆垛机运行时间的数学表达式。建立仿真模型,用于评估立体车库的服务性能。将带有多个缓冲停车位的自动化立体车库与传统立体车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缩短了19.06%的堆垛机平均运行时间、减少了15.36%的顾客平均排队等待时间和18.25%的顾客平均消耗时间,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理论 自动化立体车库 缓冲停车位 调度策略 仿真模型
下载PDF
空间机器人在轨双臂辅助航天器对接力/位置嵌套双层滑模阻抗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安 陈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266-3278,共13页
为了实现空间机器人捕获航天器及辅助对接操作的柔顺化,对航天器对接装置的输出力与位姿的精确控制进行了研究,且在关节电机与机械臂之间添加了弹簧阻尼缓冲装置,以防止接触、碰撞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造成关节破坏。首先,结合Newton第三... 为了实现空间机器人捕获航天器及辅助对接操作的柔顺化,对航天器对接装置的输出力与位姿的精确控制进行了研究,且在关节电机与机械臂之间添加了弹簧阻尼缓冲装置,以防止接触、碰撞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造成关节破坏。首先,结合Newton第三定律、捕获点的速度约束及闭链系统的几何约束,获得了捕获航天器后的混合体系统动力学方程,通过动量守恒关系计算了碰撞冲击效应与冲击力。接着,通过航天器对接装置相对载体坐标系的运动学关系,建立了对接操作过程中的阻抗模型。然后,设计了一种鲁棒自适应双层滑模控制策略,其与阻抗控制相结合,采用力加载随动控制系统实现对接装置的位姿与输出力的精确控制,以降低接触、碰撞时的冲击力。该控制策略具有双层滑模结构,其第一层保证混合体系统在有限时间内收敛,第二层用于解决控制的高增益问题。最后,通过Lyapunov定理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利用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给定的速度下缓冲装置最大可将碰撞冲击力矩降低46.78%,输出力的控制精度优于0.5 N,位置、姿态的控制精度优于10^(-3)m,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臂空间机器人 缓冲装置 辅助对接操作 阻抗控制 双层滑模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的昆明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彦灵 吴学群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75-85,98,共12页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的重要基石,为了提升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旅游产业布局,以昆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利用POI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核密度估计等方式,初步对昆明市旅游资源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昆明市旅游资源分布总体上趋于...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的重要基石,为了提升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旅游产业布局,以昆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利用POI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核密度估计等方式,初步对昆明市旅游资源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昆明市旅游资源分布总体上趋于集聚,在各个地区的数量分布不均衡.昆明旅游资源核密度呈现“中心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高等级旅游资源与道路等要素对昆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研究可为同一城市内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旅游产业差异化发展、空间管理与产业规划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POI 空间分布 核密度估计 缓冲区分析
下载PDF
基于热缓冲的建筑空间层级布局思路
10
作者 张李瑞 陈晓扬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0期133-137,共5页
空间热缓冲是与建筑结合最紧密的绿色策略。围绕空间层级布局与热缓冲相互作用,在空间设计、热调节、自然通风、季节模式四个方面探寻设计思路。空间层级布局依据传热规律,让外层空间成为加强版的“保温隔热”层,能和自然冷热媒结合加... 空间热缓冲是与建筑结合最紧密的绿色策略。围绕空间层级布局与热缓冲相互作用,在空间设计、热调节、自然通风、季节模式四个方面探寻设计思路。空间层级布局依据传热规律,让外层空间成为加强版的“保温隔热”层,能和自然冷热媒结合加强热调节效果,并优化冬夏对流换热次序。其中,自然通风策略较为关键,灵活启闭的外表皮使建筑具有季节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缓冲 建筑空间 层级布局 自然通风 灵活表皮
下载PDF
德城区河流缓冲区生态空间变化研究
11
作者 安文明 张霞 +1 位作者 张东旭 李洋洋 《德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2-66,共5页
河流作为城市和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河流缓冲区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与河流的水生生态系统存在信息交换,也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基于此,选取德城区的主要河流,并设定0-500 m的缓冲范围,通过缓冲区内土... 河流作为城市和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河流缓冲区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与河流的水生生态系统存在信息交换,也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基于此,选取德城区的主要河流,并设定0-500 m的缓冲范围,通过缓冲区内土地利用变化探究德城区河流缓冲区内的生态空间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在所选河流的0-500 m缓冲范围的生态空间面积在2010-2021年间呈明显增加趋势,说明该区域的生态建设有良好的效果;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角度看,主要发生的地类变化是耕地转为林地,而草地和水域增加面积较少,说明该地区在生态空间建设中类型相对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缓冲区 土地利用 生态空间 德城区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东关街缓冲地带优化策略研究
12
作者 曹流 胡沈健 +1 位作者 李珂 金承协 《城市建筑》 2023年第4期88-91,共4页
本文以大连东关街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理论、通过软件计算模拟等研究方法,对东关街历史街区缓冲地带空间特性进行分析。当前东关街受到周边地带渗透影响较强,城市环境的层次与系统尚不完善。针对此空间特点与现状问题提出控制街区... 本文以大连东关街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理论、通过软件计算模拟等研究方法,对东关街历史街区缓冲地带空间特性进行分析。当前东关街受到周边地带渗透影响较强,城市环境的层次与系统尚不完善。针对此空间特点与现状问题提出控制街区空间层次、优化区域交通属性、建立慢行系统、完善视廊体系的空间环境优化策略,推进历史街区与城市空间体系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空间句法 缓冲地带 优化策略
下载PDF
一种空间对接机构的简化建模方法及其在实验舱侧向再对接中的应用
13
作者 胡雪平 沈晓鹏 +3 位作者 刘璟龙 甘克力 柏合民 罗斌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6期11-17,共7页
针对异体同构周边内翻式对接机构,从详细的传动原理及工程实践两方面说明可以建立简化的对接机构缓冲系统模型,既不损失对接机构性能特点,且简化了模型实现和计算。基于此,建立转位机构辅助实验舱侧向再对接仿真模型,给出仿真结果,并与... 针对异体同构周边内翻式对接机构,从详细的传动原理及工程实践两方面说明可以建立简化的对接机构缓冲系统模型,既不损失对接机构性能特点,且简化了模型实现和计算。基于此,建立转位机构辅助实验舱侧向再对接仿真模型,给出仿真结果,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的数值和趋势一致性较好,运动量的误差值小于10%,模型仿真结果可以作为空间站侧向再对接流程设计的依据。这种简化的对接机构模型也可以用于机械臂辅助再对接动力学过程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对接机构 缓冲系统 简化建模 侧向再对接
下载PDF
内嵌式停车位设置关键问题研究
14
作者 肖书影 《市政技术》 2023年第7期18-23,共6页
为满足部分停车需求,同时保障自行车行驶安全与通行效率,对内嵌式停车位在路段处、交叉口处和路侧开口处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精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为了避免机动车与自行车驶入“开门区”,内嵌式停车位两侧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缓冲区,且... 为满足部分停车需求,同时保障自行车行驶安全与通行效率,对内嵌式停车位在路段处、交叉口处和路侧开口处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精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为了避免机动车与自行车驶入“开门区”,内嵌式停车位两侧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缓冲区,且停车位长度应满足车辆1次入位需求;交叉口处不应设置停车位,以保证行车视距;在交叉口与渐变段处,可根据具体情况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一定宽度的缓冲区;在自行车交通量较大或机动车停车频率较高的路段设置内嵌式停车位,既可保障骑行者独立路权和交通安全,又可满足部分停车需求,同时还能降低施工与维护成本。该研究成果可为道路设计相关内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式停车位 缓冲区 非机动车交叉口渠化 路侧开口 视距三角形模型
下载PDF
基于满意优化的三电平PWM整流器瞬时开关频率抑制方法 被引量:22
15
作者 谭国俊 曹晓冬 +1 位作者 王从刚 李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057-4067,共11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满意优化的三电平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方法,将满意优化思想引入模型预测控制的在线规划中,代替传统方法...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满意优化的三电平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方法,将满意优化思想引入模型预测控制的在线规划中,代替传统方法中的权值函数,避免了复杂的加权系数整定过程。然而受到电力电子系统结构的限制,三电平PWM整流器仅可输出27种可行电压矢量,过多的控制约束被引入后,极易造成系统优化无解。该文采用几何分析法揭示了优化无解现象的产生原理,并论证了其与瞬时开关频率过高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约束松弛的方式弱化满意和失控的界限,使低优先级指标可以参与在线规划。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系统功率、中点电位等多项指标达到期望满意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开关动作频率,避免了高采样频率造成器件局部过热损坏。与经典矢量控制的对比结果可知,在较低的开关频率下(fs≈300 Hz)所提方法可获得更优异的动、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 直接功率控制 满意优化 缓冲区间 低开关频率
下载PDF
秸秆床厌氧发酵产沼气系统优化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广银 毕金华 +2 位作者 杜静 常志州 叶小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0-257,共8页
针对前期研究中发现秸秆床反应器内秸秆在发酵后期上浮、进水短流等问题,采取在秸秆床反应器内增加导气管、在秸秆捆底部预留缓冲空间以及2种方式组合的方式,研究改进措施对秸秆床反应器及整个发酵系统产气、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针对前期研究中发现秸秆床反应器内秸秆在发酵后期上浮、进水短流等问题,采取在秸秆床反应器内增加导气管、在秸秆捆底部预留缓冲空间以及2种方式组合的方式,研究改进措施对秸秆床反应器及整个发酵系统产气、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等的效果。结果表明:直接以打捆秸秆为固定相,以猪粪废水为流动相的处理在猪粪废水有机负荷为2.13 kg/(m3/d)条件下出现轻度酸化,产气受到明显抑制,日产气量明显低于其它处理,继续提高猪粪废水有机负荷后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别;采用增加导气管、增加缓冲空间以及导气管+缓冲空间的方式改善了秸秆床反应器内发酵环境,未出现酸化现象,日产气量稳定性明显提高。试验结束时,各处理秸秆床反应器累积产气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8.90%、9.05%和22.48%,累积产甲烷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02%、9.34%和25.21%;采用该研究提出的改进措施对二级反应器产气组成无明显影响,各处理平均甲烷含量均在68%左右,对整个秸秆床发酵系统累积产气量、平均甲烷体积分数以及COD去除率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在秸秆床反应器内增加导气管对提高反应器产气量、甲烷含量及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反应器底部增加缓冲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沼气 优化 秸秆床反应器 导气 缓冲空间 猪粪废水:厌氧发酵
下载PDF
四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绿地系统可达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董仁才 张娜娜 +3 位作者 李思远 张永霖 王韬 付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56-3263,共8页
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所在城市均十分重视绿地系统对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不但能提高城市生态空间容量,也能充分满足不同位置城市居民的需求,这使得城市绿地与其被服务对象——城市居民之间的可达性成为... 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所在城市均十分重视绿地系统对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不但能提高城市生态空间容量,也能充分满足不同位置城市居民的需求,这使得城市绿地与其被服务对象——城市居民之间的可达性成为评价城市绿地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指标。以高德公司生产的电子导航地图中居民区点和绿地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GIS缓冲区分析法,分别探讨了我国4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西城区、石景山区、绍兴市和日照市这4个城市的城市绿地系统斑块特征,以及<5,5—15,15—30min时间距离内所覆盖城市居民点数量,对其绿地可达性及其服务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内的绿地系统分布均比较合理,覆盖面广,尤其是30min时间距离内可达的绿地满足了95%的住区;80%以上的住区居民可以在15min内到达周边任意绿地,为城市绿地管理部门打造"一刻钟生活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发现,提供服务的绿地斑块面积比较细碎,大型绿地的配置率相对较低;而且多数绿地斑块从属于多个时间距离半径内,承受较大人口压力。最后,建议城市规划过程中,注重绿地系统与住区从时间尺度上的协调分析。此外,尝试性地采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电子导航地图开展城市绿地系统可达性分析,研究结果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可达性 缓冲区分析 绿地系统
下载PDF
自动化码头双小车岸桥-AGV协同调度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丁一 兰雨雁 林国龙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5-61,共7页
为缩短船舶停港时间、降低运营成本,以及提高AGV重载率,自动化码头采用双小车岸桥与AGV协同的方式对集装箱进行协调装卸搬运。在考虑双小车岸桥中转平台的情况下,对后小车作业进行时间窗约束,建立以AGV空载行驶成本、AGV总行驶成本以及... 为缩短船舶停港时间、降低运营成本,以及提高AGV重载率,自动化码头采用双小车岸桥与AGV协同的方式对集装箱进行协调装卸搬运。在考虑双小车岸桥中转平台的情况下,对后小车作业进行时间窗约束,建立以AGV空载行驶成本、AGV总行驶成本以及岸桥作业延误成本加权和最小为目标的AGV调度问题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通过CPLEX Optimization Studio进行数值试验,从4个方面对模型进行分析,验证了双小车岸桥对于AGV调度优化的优越性,并找出存在缓存区时AGV的数量配置和分派调度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小车岸桥:AGV调度 缓存区 作业时间窗
下载PDF
缓冲空间对拉萨市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能耗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恩 刘加平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47,共8页
冬季现场调研与热环境测试表明,拉萨市现有居住建筑的缓冲空间能明显改善室内热环境。但当地非采暖房间冬季热环境仍较差,居住建筑采暖需求明显。当地采暖能耗与环境负荷增长趋势明显。以拉萨市常见的单元式住宅为基础建立了热工计算模... 冬季现场调研与热环境测试表明,拉萨市现有居住建筑的缓冲空间能明显改善室内热环境。但当地非采暖房间冬季热环境仍较差,居住建筑采暖需求明显。当地采暖能耗与环境负荷增长趋势明显。以拉萨市常见的单元式住宅为基础建立了热工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南北向缓冲空间进深设计对冬季采暖能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南北向缓冲空间均能有效降低模型的采暖能耗,其中,随着南向缓冲进深增大,模型采暖能耗呈递增趋势;随北向缓冲空间进深增大,模型采暖能耗呈先降后增趋势,北向缓冲空间模型之间能耗差很小。缓冲空间优化设计模型与基础模型的能耗对比分析显示,合理设置的南北向缓冲空间能够大幅降低采暖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空间 采暖能耗 被动式设计 建筑节能
下载PDF
基于振动能量耗散的间隔阻尼层式支重轮缓冲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大刚 卢南炎 +1 位作者 冯辰生 徐铮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82,共9页
基于履带式工程车辆间隔阻尼层式支重轮振动能量的耗散,对支重轮的减振缓冲特性开展研究,建立其振动能量耗散模型.以310kW履带式推土机为应用对象,在3种典型工况下,建立间隔阻尼层式(阻尼层未间断)支重轮1/3实体有限元耗散模型.经计算发... 基于履带式工程车辆间隔阻尼层式支重轮振动能量的耗散,对支重轮的减振缓冲特性开展研究,建立其振动能量耗散模型.以310kW履带式推土机为应用对象,在3种典型工况下,建立间隔阻尼层式(阻尼层未间断)支重轮1/3实体有限元耗散模型.经计算发现,间隔层与约束层粘接处和1/3阻尼层端面处的应力与耗散能均较大,易导致"热软化".采用约束层和阻尼层均间断的方式对支重轮结构进行改进,经计算表明改进后的支重轮总耗散能增大,其减振缓冲性能提高;且其应力与耗散能整体均匀对称分布,降低了"热软化"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式车辆 支重轮 阻尼层 间隔式 缓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