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Need for Building Science Education
1
作者 Joseph Laquatra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5年第7期775-779,共5页
As the demand for high-performance housing grows, so does the need for improvements in building science education. Trial and error has long been the method for learning how to avoid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e... As the demand for high-performance housing grows, so does the need for improvements in building science education. Trial and error has long been the method for learning how to avoid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efficient housing, including water intrusion and mold growth. Building codes have addressed these issues in prescriptive ways that were not evidence-based. Stricter building codes or builder licensing requirements are not necessarily the solutions to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building science. Motivating professionals currently involved in the housing industry to learn through continuing education is a start, but the core problem must be addressed by including building science education in curricula related to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fields. The long-term solution is to include building science education in academic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gram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history of what has come to be known as building science and its importance to the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oblems that result from a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the field are covered and a potential solution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ilding science education high-performance housing academic programs.
下载PDF
中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TALIS 2018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后慧宏 师欢欢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63,共12页
健全高质量中小学科学教师教育体系亟需从国际视角审视我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基于教师教学国际调查数据(TALIS 2018),采用描述统计、回归分析与夏普里值分解法对中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科学... 健全高质量中小学科学教师教育体系亟需从国际视角审视我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基于教师教学国际调查数据(TALIS 2018),采用描述统计、回归分析与夏普里值分解法对中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存在高学历人才少、专业对口率低和编制岗位不足的问题;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知识本位特征;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呈现“高参与、高需求”模式;良好的学校氛围和教师合作有助于提升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建议深入实施“国优计划”政策,加快落实科学教师岗位编制;学校要创设科学教师交流学习平台,实施精准化职后培训;科学教师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不断锤炼自身专业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科学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家精神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ons and the base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rovincial higher education
3
作者 HUANG Feng LIU Ziman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7年第6期10-14,共5页
At present, there are certain motivations and corresponding base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rovincial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proposal of the strategy to "Gi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con... At present, there are certain motivations and corresponding base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rovincial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proposal of the strategy to "Gi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construct the power with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strategy of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s the political motivation. The people's demand for the high-quality higher educational resources is the cultural driving force,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is internationalized motivation. The provincial economic strength is growing, and the 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input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is gradually increased, which laid a solid economic foundation for it.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various provinces is developing from the elite education to the mass stage and to the popularization stage, which is the scale basis. The two-level management of the central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the division of labor with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s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dominated by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ational policies are the institutional b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vincial higher education build a power province of higher education MOTIVaTION foundation
下载PDF
基于“学科-科教-产教”多维融合的能源动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昊 李钰 +2 位作者 耿莉敏 张鹏 杨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1期58-61,共4页
在我国“双碳”战略和能源战略的指导下,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要求不匹配,主要问题包括学科背景单一,课程体系陈旧;教... 在我国“双碳”战略和能源战略的指导下,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要求不匹配,主要问题包括学科背景单一,课程体系陈旧;教学内容陈旧,知识体系不新;实践能力不强,实践环节薄弱。该文针对上述三方面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学科-科教-产教”融合的多维融合思想,构建创新型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模式,该模式有助于将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成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满足新时代的迫切需要。该文所提出的思想和培养模式对于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融合 科教融合 产教融合 能源动力类别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 新文科何为 被引量:4
5
作者 樊丽明 申树欣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新文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下,新文科肩负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特色自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使命,必须坚持交叉融合、开放互鉴,革... 新文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下,新文科肩负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特色自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使命,必须坚持交叉融合、开放互鉴,革故鼎新、守正创新,培根铸魂、育人为本。如此,才能引领带动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加快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教育强国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下载PDF
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克松 席小灵 《当代职业教育》 2024年第1期4-12,共9页
职业教育科教融汇是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科学技术与教育要素、科学研究与教学过程融合汇聚的过程,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新方向,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迫切需要和题中之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动力机制由引力、行动... 职业教育科教融汇是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科学技术与教育要素、科学研究与教学过程融合汇聚的过程,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新方向,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迫切需要和题中之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动力机制由引力、行动力、支持力和阻力构成,四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科教融汇的方向和速度。当前由于体制机制错位缺位、院校能力整体偏弱、办学主体共建不足、办学实践路径依赖等原因,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动力机制存在引力有限、行动力式微、支持力薄弱、阻力突显等阻滞困境。为保障职业教育科教融汇长远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深化科教融汇发展格局;提升核心办学能力,强化科教融汇内生力量;协同多元主体,聚合科教融汇外部供给;创新发展路径,生成科教融汇特色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科教融汇 动力机制 类型教育 教育强国
下载PDF
新中国幼儿科学教育75年发展述评
7
作者 邓泽军 钱孝兵 蔡其勇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0,共10页
回顾新中国幼儿科学教育75年发展历程,根据目标、内容和方法的不同时代特点,可将之划分为科学常识教育阶段、科学感知教育阶段、科学领域教育阶段和科学跨界教育阶段。我国幼儿科学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优势特点,但由于文化价值观念... 回顾新中国幼儿科学教育75年发展历程,根据目标、内容和方法的不同时代特点,可将之划分为科学常识教育阶段、科学感知教育阶段、科学领域教育阶段和科学跨界教育阶段。我国幼儿科学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优势特点,但由于文化价值观念的掣肘、教育协同机制的缺失、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隔阂,长期存在实施体系欠完善、实践成效进展缓慢、缺乏真善美圆融统一的核心困境。只有坚持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并举为理念指引,重视幼儿园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的协同推进,实行幼小衔接的科学教育一体化建设,确保幼儿科学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培养,才能有效推动我国幼儿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科学教育 科教强国建设 幼儿科学素养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底层逻辑与发展路向
8
作者 朱珂 王建明 +1 位作者 吴雅欣 李瑞丽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51,59,共10页
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力量,生产力的每一次跃迁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数智时代,新质生产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正在重塑教育生态,与教育强国构成了双向互促关系。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 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力量,生产力的每一次跃迁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数智时代,新质生产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正在重塑教育生态,与教育强国构成了双向互促关系。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文章以复杂性科学的“协同学”和“耗散结构论”为理论基础,从教育要素、教育结构、教育生态三个层面阐释了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底层逻辑,分别是:新质生产力催化教育系统内外要素协同融合;新质生产力促使教育结构从混沌走向有序;新质生产力激活教育生态涌现式创新。在此基础上,从“公平、质量、效率、普惠、绿色、可持续”六个维度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发展路向,包括弥合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全程公平;激发教育创新活力,培育教育优质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夯实教育强国基石;引领终身学习浪潮,助力学习型大国建设;增强绿色教育意识,培塑强国新质人才;推进教育生态重塑,驱动教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教育强国 复杂性科学 学习型大国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教育强国的几个底层问题
9
作者 柯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共12页
关于教育强国建设,依然还有几个源头和底层问题需要讨论。第一个底层问题是到底什么是教育强国?教育强国的重心是以教育“强”国。只有做如此理解,才可以回答为什么在已有《教育现代化2035》之后没多久还需要一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 关于教育强国建设,依然还有几个源头和底层问题需要讨论。第一个底层问题是到底什么是教育强国?教育强国的重心是以教育“强”国。只有做如此理解,才可以回答为什么在已有《教育现代化2035》之后没多久还需要一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第二个底层问题是什么国家才称得上教育强国?各个国家在教育领域都存在一些共同的挑战,哪个国家能率先攻克这些难题或者做得更好,这个国家就是教育强国。指标不是教育强国的本质,而是对教育强国的解释。第三个底层问题是教育何以强国?所有立志于成为大国的国家都一样,它需要教育从三大方面来“强”国:一是巩固和扩大本国的意识形态优势,二是为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高质量人才,三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第四个底层问题是如何实现教育强国?教育强国有三大战略任务,一是把决定一个国家是否能真正成为教育强国的关键内容,定位为主战场任务来正面攻坚。二是抓住智能社会的历史机遇,开辟智能教育新赛道;三是降低教育强国建设征途中的羁绊,打通掣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底层问题
下载PDF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控制学科研究生教学改革与研究
10
作者 任彦 刘慧博 +1 位作者 崔桂梅 刘丕亮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7期131-133,143,共4页
针对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建设、导师团队建设等方面入手,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构建了“知识-创新-思政”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完善了实践基地建设,形成了导师团队协... 针对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建设、导师团队建设等方面入手,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构建了“知识-创新-思政”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完善了实践基地建设,形成了导师团队协同指导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通过改革有效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了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创新-思政 控制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教育 创新实践 能力培养
下载PDF
新时代职普融通的教育强国战略与评价改革赋能路径 被引量:17
11
作者 朱德全 王志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9,F0002,共13页
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职普融通作为党的二十大在以往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创造性新思路,对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职普融通是一个发展性概念,从“普职融通”到“职普融通”,凸显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职业... 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职普融通作为党的二十大在以往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创造性新思路,对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职普融通是一个发展性概念,从“普职融通”到“职普融通”,凸显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职业教育要融合普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吸引力;从“层次”到“类型”,职普融通是同等地位下两种教育类型的等值融通;从“类型”到“理念”,职普融通要超越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上升为一种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使职业教育在教育与生活中时时处处渗透融通。其表征指向人的发展的完整性的本质特征,开放、跨界与协同有序格局的结构特征,高质量发展与服务高质量发展相统一的内容特征。职普融通教育强国战略的实现路径需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赋能助力。但在现实推进过程中,职普融通仍面临观念束缚、制度瓶颈、思维局限以及评价制约的现实困境与评价痼疾,阻碍职普融通教育强国战略的价值实现。应通过文化再塑,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制度重构,构建职普融通的国家资历框架;思维进阶,遵从融合共生的系统思维范式;评价引领,扭转不科学评价的负向功能,推动新时代职普融通在教育强国战略中的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教育强国战略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评价改革
下载PDF
家校社协同开展科学教育的形势研判、关键挑战与政策路径--基于中国东中西部21省9199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二勇 张俊姣 李健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家校社协同开展科学教育,是建设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在科学教育的实施中,我国以多元主体推进科学教育内容的开发、家校社基于项目协同开展科学教育、建立科学设施和场馆的科学教育共促渠道,取... 家校社协同开展科学教育,是建设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在科学教育的实施中,我国以多元主体推进科学教育内容的开发、家校社基于项目协同开展科学教育、建立科学设施和场馆的科学教育共促渠道,取得良好效果。然而,在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建设中,学校科学教育师资薄弱、协同运行机制缺失,家庭科学教育的认知、能力、资源有待改进,社会科学教育布局、联动和共享机制不健全,科学教育多主体协同组织、机制、动力缺失,其制约科学教育的深入开展。这迫切需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建立家校社协同开展科学教育组织机制、建立科学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制度、建立标准化的科学教师专兼职聘任制度、建立家校社开展科学教育资源拓展机制、建立多元主体互促的科学教育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社协同育人 科学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强国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视角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与基本路径 被引量:8
13
作者 史少杰 郭静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世界强国崛起的历史规律,是我国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与人才培养、产业变革和科技进步...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世界强国崛起的历史规律,是我国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与人才培养、产业变革和科技进步同频共振。为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部署,职业教育要立足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核心任务,遵循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逻辑,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匹配度;深化科教融汇,增强服务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探索赋能路径,塑造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新优势;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夯实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深化职普融通,优化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业教育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科教融汇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建设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重要论述的逻辑框架与理论体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健 薛二勇 张俊姣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科学教育高质量开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运用综合集成法,深入学习和研究后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论述主要体现为科学教育内容、科学教育途径和科学教育主体三个方面,构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科学教育高质量开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运用综合集成法,深入学习和研究后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论述主要体现为科学教育内容、科学教育途径和科学教育主体三个方面,构成了科学教育的本体论、方法论和主体论的“三论体系”,深刻体现了对科学教育规律与实践的洞察和把握。科学教育本体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囊括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创业能力和思想政治意识。高效实施科学教育要推进“四个优化”,即优化教育组织管理、人才队伍制度、项目运行机制、科学环境氛围,这构成了科学教育的方法论。目的与方法的有效结合有赖于人,也就是科学教育的主体论,这要求党委和政府统筹,部门协同推进;两院和两科结合,加强联动引领;学校作为主阵地,发挥主要作用;学校与企业合作,产学融合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 科学教育 创新人才 教育强国 人才强国
下载PDF
船舶动力行业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探索
15
作者 范立云 李晶雪 +2 位作者 何丰硕 史艳鹏 费红姿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2期38-41,45,共5页
为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探索船舶动力行业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之路。在中国梦的时代召唤下,围绕“电控梦,创未来”为主题的党建品牌,建立“一二三四五”工作室建设思路。其中,“五项预期服务的目标对象”是党建... 为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探索船舶动力行业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之路。在中国梦的时代召唤下,围绕“电控梦,创未来”为主题的党建品牌,建立“一二三四五”工作室建设思路。其中,“五项预期服务的目标对象”是党建品牌的灵魂,因此对其进行深入探析。通过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室全面辐射自身影响,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功能。此外,通过“四融合,四带动”工作法,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得到有序开展、有效推动,并取得一定成效。党支部发展思路清晰、体系成熟、方法完备、可供推广,为船舶动力行业特色的“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带头人”党支部 船舶动力 党建品牌 学科交叉 科教融合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专题研究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满忠坤 王文馨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8-79,共12页
教育强国建设自党的二十大提出就成为了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教育强国作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专题,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深化”三个阶段。教育强国建设专题研究中的“中国经验”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方法论... 教育强国建设自党的二十大提出就成为了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教育强国作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专题,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深化”三个阶段。教育强国建设专题研究中的“中国经验”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方法论指导,以问题导向推进理论创新为学术立场,以服务教育决策为价值遵循,以达成理实互促为范式规范。面向未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研究应进一步明确逻辑框架,聚焦教育强国建设专题问题研究;恪守学科立场,重视教育强国建设理论普及;坚持学术对话,促进教育强国建设理论创新;重视循证研究,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研究范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中国经验 科教兴国
下载PDF
“国优计划”实施的动因、举措与挑战
17
作者 段世飞 仲淑涵 吴舒怡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5期9-20,共12页
“国优计划”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开拓了新局面,对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国优计划”回应了我国目前缺... “国优计划”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开拓了新局面,对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国优计划”回应了我国目前缺乏兼具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高质量教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科学教师供需两侧结构性失衡等现实困境,同时也面临研究生能否得到多重保障、高水平高校与师范院校在联合培养中如何各司其职、试点高校能否落实遴选标准等挑战,在未来实施过程中需要总结既有经验,及时跟踪实施结果,加强学术研究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优计划 教师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 科学教育
下载PDF
教育研究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
18
作者 满忠坤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11,共9页
教育强国作为教育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首先应明确其作为教育学命题的特殊性。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是教育研究的时代使命与学术自觉,也是构建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的应然选择。厘清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梳理教育强国建设的“中... 教育强国作为教育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首先应明确其作为教育学命题的特殊性。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是教育研究的时代使命与学术自觉,也是构建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的应然选择。厘清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梳理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经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回应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问题,是教育研究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定位。扎实开展教育强国建设专题问题研究,协同推进“中国经验”与国际比较研究,弘扬“经世致用”的中国学术优良传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教科研共同体,重视教育学知识的普及与实践成效,秉持开放多元的方法论原则,是教育研究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达成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教育强国建设 “中国经验” 中国学术优良传统 教科研共同体 教育学知识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核心要义、多重逻辑与行动路向
19
作者 陈亮 孙谦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9,F0002,共10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驱动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变革与调整。新质生产力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赛道,深度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同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科技支持与人才支撑。新质生产力和高等教育强国建...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驱动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变革与调整。新质生产力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赛道,深度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同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科技支持与人才支撑。新质生产力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共同致力于回应时代需求与驱动高质量发展,凝练了培养新型劳动者、创造新型劳动资料和拓展新型劳动对象的核心任务,展现出历史逻辑、战略逻辑、实践逻辑、话语逻辑等层面的互促发展规律。基于此,高等教育须把握新质生产力变革方向,从擦亮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自主培养底牌、铸造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王牌、锚定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金牌、创建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优势品牌等几个方面,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思想力提升的路径与方法——以交叉学科教育为核心的研究
20
作者 费正清 衡益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5-93,96,共10页
新时代,随着知识边界的拓展、问题深入导向,科学教育需要研究“思想力”以适应交叉科学创新的迫切需要。从思想力内涵辩析出发,该论文阐述思想力培养的五个着力点:独立思考能力、内驱力、卓越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思想力卓越性,是... 新时代,随着知识边界的拓展、问题深入导向,科学教育需要研究“思想力”以适应交叉科学创新的迫切需要。从思想力内涵辩析出发,该论文阐述思想力培养的五个着力点:独立思考能力、内驱力、卓越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思想力卓越性,是方法、实践和价值的有机统一。思想力培养要以马克主义辩证法为指导,符合形式逻辑,运用深度学习、类脑认知等最新研究成果,寻求具有交叉学科普适性的科学论证方式。不断“发现问题,实现新突破,产生新创造”彰显了科学家精神,是思想力卓越性标志。思想力在科学教育中交叉学科培养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分析验证工具,需要个性化学习方案和以学习成长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来保障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力 科学教育 交叉学科 批判性思维 创新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