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Governing the Country Based on the Unity of “Party Spirit-People’s Nature”
1
作者 Li Ka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5-225,共11页
The unity of “party spirit-people’s nature” is the basic proposition of Xi Jinping’s governance.Deng Xiaoping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in the early day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and put forward the ba... The unity of “party spirit-people’s nature” is the basic proposition of Xi Jinping’s governance.Deng Xiaoping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in the early day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and put forward the basic line of the “leadership and unity” of the party in the early stage of socialism around “one center,two basic points”;Xi Jinping’s so-called “unification”,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 basic line of Deng Xiaoping’s initial stage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country that is “rich,strong,democratic,civilized,harmonious and beautiful”,has further established the importance of “people as the center” and “party’s leadership”.Therefore,the “people-centered” and “the party’s overall leadership” are unified and become the basic idea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governance of the country.Xi Jinping has put forward the unity of “party spirit-people’s nature”,the “consistency” between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politics,and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people’s interests and the party’s leadership,thus forming “persistence”,“comprehensive”,“confidence”,“maintenance” and other asser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UNITY of party spirit-people's NaTURE governing the country XI Jinping THOUGHT
下载PDF
Putting People First and Global Human Rights Governance--A Summary of Academic Viewpoints of“2021 South-South Human Rights Forum”
2
作者 李文军 CHFN Feng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2年第1期197-213,共17页
On December 8, 2021, China’s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SCIo) and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co-hosted the “2021 South-South Human Rights Forum” in Beijing. The forum is themed on “putting people First and ... On December 8, 2021, China’s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SCIo) and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co-hosted the “2021 South-South Human Rights Forum” in Beijing. The forum is themed on “putting people First and Global Human Rights Governance”. Four sub-themes, namely, “Building a Global Community of Health for All and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Anti-poverty Ffforts and Realization of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Multilateralism and Global Human Rights Governance”, and “The Rol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Global Human Rights Governance”, were discussed by delegates from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theme of the forum, the delegates fully discussed on how to better respect and protect human rights, advance equal cooperation, share development outcomes, seek comm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intain fairness and just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improve the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so on.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human rights, the South-South Human Rights Forum has effectively promoted mutual understanding, inclusiveness and mutual learning on human rights gover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South Human Rights Forum putting people first developing countries global human rights governance
下载PDF
交通强国战略下交通院校建筑类研究生特色化培养机制研究
3
作者 袁红 袁芬 崔叙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3期47-55,共9页
交通强国战略导向下,交通院校应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进行建筑类研究生特色化培养,以满足我国交通建设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需求。对国内8所交通特色院校建筑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发现,理论课程及... 交通强国战略导向下,交通院校应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进行建筑类研究生特色化培养,以满足我国交通建设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需求。对国内8所交通特色院校建筑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发现,理论课程及设计实习均较少涉及对交通建设问题的探索,国际教育受限于学制和学籍管理而系统性和特色性不强,研究及实践未结合交通建设的前沿问题而创新性不足。因此,结合研究生高质量培养和交通强国战略的要求,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交通院校建筑类研究生特色化培养机制:建立多学科交叉、理论联合实际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立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国际联合培养机制。这对我国交通院校建筑类研究生特色化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强国战略 交通院校 建筑类研究生 多学科交叉 政产学研协同 国际联合培养
下载PDF
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中国情境——基于南京市Q区社区治理创新的观察
4
作者 薛莉 房冠辛 吴蓉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67-79,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日益走向陌生化和个体化,对此亟须建构合乎新时代需求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进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从健全城市社区治理体系的视角出发,江苏省南京市Q区“两赋两强”和“双做双增”治理实践的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日益走向陌生化和个体化,对此亟须建构合乎新时代需求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进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从健全城市社区治理体系的视角出发,江苏省南京市Q区“两赋两强”和“双做双增”治理实践的案例研究表明:Q区通过基层党建的“红色赋能”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改革,推进知行共建、情理联结、人民至上的治理探索,实现价值赋能、机制赋能、组织赋能三个赋能层次的发展进路,构筑理念认同、协同互惠、社会信任的“强关系”型社会生活共同体。在中国情境下依托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助推城市社区重构新时代“熟人社会”的创新路径,为赋能特大城市的基层社区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社区治理 社会治理共同体 人民中心 赋能
下载PDF
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制度转换--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解读
5
作者 易继明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2,共15页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是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2020年)》之后,推动我国知识产权“由大到强”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以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是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2020年)》之后,推动我国知识产权“由大到强”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以知识产权现代化治理作为总基调,以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建设为核心,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制度转换:(一)以创新为基本原则,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限制不公平竞争行为;(二)从行政与司法的“双轨制”,转变为“协同保护体系”建设;(三)从注重国内市场的自我发展,到统筹国内和国外,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四)从强化知识产权指标体系,到拓宽知识产权的制度基础,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的基础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强国建设 现代化治理 创新发展 国际合作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空间逻辑
6
作者 闫广芬 任雪园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4,共12页
空间是数字时代理解教育变革的重要维度。教育空间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被赋予新的空间形态和功能,悄然改变着教育实践变革的形式和程度,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育空间的形塑能够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新的动能。基于空间理论审视教育数字化转型... 空间是数字时代理解教育变革的重要维度。教育空间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被赋予新的空间形态和功能,悄然改变着教育实践变革的形式和程度,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育空间的形塑能够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新的动能。基于空间理论审视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深层逻辑,应构建“空间机遇-空间诉求-目标对接”的分析框架,既要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空间机遇,以物质空间重塑提升教育实力,以精神空间重塑强化教育功能,以实践空间重塑重构教育生态;也要分析教育强国建设之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空间诉求,以物质空间资源整合助推教育自身之强,以精神空间价值引领助推教育服务之强,以实践空间制度创新助推教育认同之强;最终探寻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空间路向,促进二者实现教育供给与需求层面的目标对接,以物质空间治理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基,以精神空间治理为教育强国建设储能,以实践空间治理为教育强国建设谋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强国建设 空间机遇 空间诉求 空间治理
下载PDF
政府回应性、政治支持与政治参与的影响关系——基于济世兴邦政治价值观的调节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建君 高妍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8,共12页
制度化政治参与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而政府的回应性对公众制度化政治参与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既有文献对于政府回应性在何种条件下如何影响公民政治参与这一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仍相对缺乏。基... 制度化政治参与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而政府的回应性对公众制度化政治参与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既有文献对于政府回应性在何种条件下如何影响公民政治参与这一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仍相对缺乏。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构建政府回应性与公众政治参与之间的理论模型,并运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000份有效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对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回应性正向影响公民政治参与,政治支持在政府回应性与政治参与影响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济世兴邦政治价值观反向调节政府回应性与政治支持的影响关系;政治支持在政府回应性对公民政治参与影响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受到个体济世兴邦政治价值观的反向调节影响。从“政府行为—公民体验”视角研究政府回应性对政治参与的作用机制,拓展和增强了公共选择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的应用情境和检验效力,为促进政府有效回应、增进公民政治支持、推动政民互动等提供实证研究依据和实践方向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回应性 政治支持 制度化政治参与 济世兴邦政治价值观
下载PDF
《吕氏春秋》治国利民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锦霞 刘友田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作为“兼儒墨,合名法”的“杂家之管键”,《吕氏春秋》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利民思想。民贵君轻、仁政德治、修齐治平作为《吕氏春秋》治国利民思想的理论根基、关键方略和逻辑进路,道法自然、天下为公、尊贤上功和利民为本作为《吕氏春秋... 作为“兼儒墨,合名法”的“杂家之管键”,《吕氏春秋》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利民思想。民贵君轻、仁政德治、修齐治平作为《吕氏春秋》治国利民思想的理论根基、关键方略和逻辑进路,道法自然、天下为公、尊贤上功和利民为本作为《吕氏春秋》治国利民思想的理论遵循,饱含着丰富的价值底蕴。充分挖掘《吕氏春秋》治国利民思想的内涵底蕴,能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治国智慧、坚持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导向、推进德法兼济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治国利民 内涵底蕴 理论遵循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基于“主体-要素-过程”分析框架的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9
作者 崔元 索柏民 《中国人事科学》 2024年第8期18-26,共9页
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是一种多元主体共治、多种要素耦合和多类过程互动的治理体系。公共治理理论中的“主体-要素-过程”的三重分析框架与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在理论基础和治理实践中有着高度契合的一致性和适配性。利用三重分析框架梳理... 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是一种多元主体共治、多种要素耦合和多类过程互动的治理体系。公共治理理论中的“主体-要素-过程”的三重分析框架与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在理论基础和治理实践中有着高度契合的一致性和适配性。利用三重分析框架梳理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便于理解并把握人才发展治理体系中多元主体、多种要素和多类过程机制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显著特点。完善优化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在治理主体方面,应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和号召力,提升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能力;在要素整合方面,应实现人才要素、产业要素、科技要素和资本要素的快速结合和高度融合;在过程方面,需要不断优化已有的治理机制,使其向韧性治理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治理体系 协同治理
下载PDF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逻辑及其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崇辉 孟娴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2期49-58,共10页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扎根中国本土政治生活的核心范畴。从学理上印证全过程人民民主相较于西方民主的道义优势、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品格,必须要关切基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扎根中国本土政治生活的核心范畴。从学理上印证全过程人民民主相较于西方民主的道义优势、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品格,必须要关切基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逻辑的核心要义在于关注基层权利、重视基层参与以及吸纳基层经验。党建引领是其根本保障。必须以政治引领寻求包含基层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以组织嵌入搭建覆盖基层的民主之网;以制度吸纳建立基层民主参与的常态化机制。调查研究是其有效方法。必须以扩大基层调研为基点,增强民主的广泛性;以满足基层需求为动力,增强民主的真实性;以激活基层监督为目标,增强民主的有效性。基层治理是其根本场域。必须全方位动员,确保基层有效在场;多层次设计,保障基层有效参与;立体化覆盖,关照基层需求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全过程人民民主 党建引领 调查研究 基层治理
下载PDF
国家治理指数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国家治理指数构建课题组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1期83-98,共16页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国家治理能力的衡量和建构,有赖于科学的治理指标评价体系。本文梳理国家治理指数的历史沿革、理论概念和建构方法,探讨国家治理指数的政治经济学逻辑,研究了世界治理指数、民主...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国家治理能力的衡量和建构,有赖于科学的治理指标评价体系。本文梳理国家治理指数的历史沿革、理论概念和建构方法,探讨国家治理指数的政治经济学逻辑,研究了世界治理指数、民主多样性、法治指数等问题,分析了由西方主导的国家治理指数在评估发展中国家治理能力和绩效时可能产生的偏差,强调了国家治理指数构建应当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绩为基准,服务于南南合作与发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指数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 人民主体性 中国方案
下载PDF
新时代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阐释、实践成就与优化路径
12
作者 陆卫明 于晶晶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3,107,108,共22页
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是双向互动关系,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动力和制度保障,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目标导向,直接影响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式。在深刻把握两者互... 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是双向互动关系,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动力和制度保障,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目标导向,直接影响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式。在深刻把握两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新时代中国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五位一体”为基本架构全面推进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与改革深水区的急流险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秉持创新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的基本思想与科学方法,统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城市和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充分发挥我国制度、政党、理论、文化优势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全面领导 国家治理现代化 全过程人民民主 高质量发展 文化强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老子的“复德”国家观
13
作者 张建军 田丰赫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6-22,共7页
“国家”是政治哲学的重要范畴与核心话题之一。早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就对理想国进行了畅想。其中,道家老子对“国家”亦有着深刻的论述。虽然老子推崇以“有道”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状态,但其对国家亦有一定的思考。在老子看来,国家如若... “国家”是政治哲学的重要范畴与核心话题之一。早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就对理想国进行了畅想。其中,道家老子对“国家”亦有着深刻的论述。虽然老子推崇以“有道”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状态,但其对国家亦有一定的思考。在老子看来,国家如若有存在的合法性,也应源于“道生之,德蓄之”自然而然的发展。然而,现实的国家均是对“道”的反动。由此,老子提出了以“复德”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复德”即恢复至“有德”的时代,在其看来,国家存在的价值应在于辅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在老子的理想国中,“小国寡民”是理想的国家形态,无为政治是“复德”的理想政治实践。为了将理想国变为现实,老子提出了“善行,无辙迹”式的内部改造观以及“以德观德”的和平外交理念。但令人遗憾的是,老子也将善治的实现寄托于圣人,因而未能跳脱出君主专制的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小国寡民 无为而治 理想国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三重维度
14
作者 汪功平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5期17-25,55,109,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篇”,集中回答了为什么要办教育、办什么样教育、怎样办教育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从价值维度阐述了办好教育的重大意义,从目标维度指明了实现什么样的教育蓝...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篇”,集中回答了为什么要办教育、办什么样教育、怎样办教育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从价值维度阐述了办好教育的重大意义,从目标维度指明了实现什么样的教育蓝图,从实践维度阐释了怎样办教育的路径问题。既部署了我国教育发展面临“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了“桥或船”的问题,体现了理论与实践、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发展新境界,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以人民为中心 高质量发展 教育改革 教师队伍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书信交往的内涵要义与实践方略
15
作者 边景景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9-34,45,共7页
书信往来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传递关怀、寄语希望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新时代书信交往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家国人民情怀、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文化自信自强的期盼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嘱托,蕴含马克思主义思想、工... 书信往来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传递关怀、寄语希望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新时代书信交往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家国人民情怀、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文化自信自强的期盼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嘱托,蕴含马克思主义思想、工作和实践方法,深刻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书信交往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新时代要善于在回顾过去中总结经验,在观照时代中展望未来;在典型教育中发挥榜样力量,在崇德修身中涵育中国精神;在互利合作中求真务实,在薪火相传中守正创新;在殷切期盼中团结奋斗,在强国复兴中建功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书信选集 治国理政 人民情怀 内涵要义 实践方略
下载PDF
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逻辑、政治内涵与实践路径
16
作者 袁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的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新型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了西方民主“资本至上”的理念,展现出新时...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的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新型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了西方民主“资本至上”的理念,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式民主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优越性。从历史逻辑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在四个伟大历史时期民主建设的必然结果;从政治内涵上看,全过程人民民主突显新时代“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从实践路径上看,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在党的领导中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利用资本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育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式民主 民主权益 现代化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
下载PDF
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17
作者 魏德平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全民族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不但在执行中共中央政策中承担试验、推广、完善政策任务,更是中共践行“局部执政”最为重要的地区。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后,加强陕甘宁边区政治工作是面对的首要任... 全民族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不但在执行中共中央政策中承担试验、推广、完善政策任务,更是中共践行“局部执政”最为重要的地区。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后,加强陕甘宁边区政治工作是面对的首要任务,也决定着西北局其他方面工作的成效。西北局通过贯彻落实《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在“三三制”原则指导下推进边区政权建设、推行边区精兵简政和组织开展边区防奸锄奸工作等重大举措,把边区的政治建设推向新的阶段,使边区成为当时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模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族抗战时期 中共中央西北局 陕甘宁边区 政权建设
下载PDF
构建新国家与良政政府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国庆 曹堂哲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1,共7页
构建新国家实际正在成为新时期中国现代化政治领导集团以及中国政府的历史使命。其意涵在于重塑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点,修正国家的发展战略,健全社会的制度基础,在协同民智、民愿、民力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复兴。与此相联系,有必要建构与新国... 构建新国家实际正在成为新时期中国现代化政治领导集团以及中国政府的历史使命。其意涵在于重塑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点,修正国家的发展战略,健全社会的制度基础,在协同民智、民愿、民力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复兴。与此相联系,有必要建构与新国家相一致的良政政府,为此,又有必要首先确立新时期良政政府的基本典则规范:有限政府和开明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政府 开明政府 政府职能 中国 以人为本 政府理念 治国理念 公共管理
下载PDF
论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的文化治理 被引量:40
19
作者 张良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79,共7页
文化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阶级性、相对独立性和建构性,决定了文化场域必然是国家将其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渗透于民众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化治理先后经历了以政治化为引导、以"... 文化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阶级性、相对独立性和建构性,决定了文化场域必然是国家将其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渗透于民众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化治理先后经历了以政治化为引导、以"市场化"为主的和以"福利化"为特征三个发展阶段,反应了国家文化治理不断寻求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合理关系、确定三者之间权利与义务边界的变迁历程。文化应该力求保持一种开放性、参与性、批判性的特质,在国家"管理逻辑"、社会"民本逻辑"、市场"效益逻辑"之间寻求一个互相制约与合作的平衡点。这不仅需要国家在文化领域保持宽容与协商的姿态,也需要引导社会文化力量发展壮大,并要对文化市场化的负面影响进行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治理 国家“管理逻辑” 社会“民本逻辑” 市场“效益逻辑” 国家-市场-社会三元合作
下载PDF
试论民国时期新乡绅阶层的形成及其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巨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21,共6页
国民党政权在民国时所进行的乡村政权建设,导致中国农村中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新乡绅阶层。这个阶层接受过新式教育,掌握着乡村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资源。他们依附和服务于国民党政权,是广大乡村地区的实际控制者,是国民... 国民党政权在民国时所进行的乡村政权建设,导致中国农村中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新乡绅阶层。这个阶层接受过新式教育,掌握着乡村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资源。他们依附和服务于国民党政权,是广大乡村地区的实际控制者,是国民党在乡村的统治基础,但又阻碍了国民党乡村改良政策的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乡绅阶层 基层政权建设 历史影响 乡村政权建设 社会阶层 政治 经济 文化 国民党 三民主义 地方自治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