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换药方式对降低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感染率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谢文敏 蔡柔妹 +2 位作者 陈纯玲 高晓莹 肖丹萍 《智慧健康》 2024年第5期182-185,共4页
目的 探究不同换药方式对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感染率的效果,进一步探究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的换药规范和标准。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 目的 探究不同换药方式对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感染率的效果,进一步探究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的换药规范和标准。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规范换药方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换药方式。对两组的感染率实施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感染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换药方式可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有效提高经烧伤创面股静脉置管期间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期间的安全性,增强患者对标准用药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药标准 两种换药方式 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 感染率
下载PDF
阿芬太尼干预烧伤患者换药操作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邱艳丽 窦懿 +1 位作者 曲冬梅 庄蕾 《上海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344-350,共7页
目的探索清醒烧伤患者经静脉用阿芬太尼的最大耐受剂量(MTD),评价阿芬太尼对烧伤患者换药操作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传统“3+3”设计法确定阿芬太尼MTD(该试验于2022年3—7月进行)。验证阿芬太尼镇痛效果试验纳入2022... 目的探索清醒烧伤患者经静脉用阿芬太尼的最大耐受剂量(MTD),评价阿芬太尼对烧伤患者换药操作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传统“3+3”设计法确定阿芬太尼MTD(该试验于2022年3—7月进行)。验证阿芬太尼镇痛效果试验纳入2022年8月—2023年7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烧伤患者128例,其中男86例、女42例,年龄18~65岁,BMI<40 kg/m^(2),ASA分级Ⅰ至Ⅲ级,烧伤面积1%~50%,烧伤部位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阿芬太尼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对照组),每组64例。在换药开始前5~10 min,开始静脉恒速泵注阿芬太尼500μg/mL或0.9%氯化钠溶液直至换药结束。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构成、年龄、身高、体重、BMI、烧伤表皮总面积(TBSA)、ASA分级、烧伤分度、焦虑程度、既往史],换药前5~10 min(T_(1))、清除敷料时(T_(2))、清创时(T_(3))、更换敷料时(T_(4))、换药后即刻(T_(5))、换药后1 h(T_(6))、换药后2 h(T_(7))的生命体征[平均血压(MBP)、心率、指脉搏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疼痛VAS评分。测定患者T_(1)、T_(7)时间点的炎症因子(IL-4、IL-5、IL-6、TNF-α)水平。记录T_(7)时间点患者的换药满意度、换药时长、用药(阿芬太尼或0.9%氯化钠溶液)总剂量,以及阿芬太尼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传统“3+3”试验确定60μg/(kg•h)为阿芬太尼MTD。阿芬太尼组TBSA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2)。两组间换药全程MBP、心率、SpO_(2)、R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阿芬太尼组T_(5)时间点的MBP显著增高(P<0.05),T_(3)至T_(5)时间点的RR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换药全程阿芬太尼组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阿芬太尼组T_(1)至T_(7)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换药操作期间(T_(2)至T_(4)时间点),阿芬太尼组最大疼痛VAS评分和最小疼痛VAS评分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Z=4.355、6.624,P值均为0.000)。与同组T_(1)时间点比较,两组T_(7)时间点IL-4、IL-5、TNF-α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T_(7)时间点的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阿芬太尼组T_(1)、T_(7)时间点IL-4、IL-5、TNF-α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_(7)时间点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阿芬太尼组T_(1)时间点IL-6水平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芬太尼组患者换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阿芬太尼组换药时长显著长于对照组(P=0.002),用药总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01)。阿芬太尼组有6例患者用药后出现轻微头晕、嗜睡的症状,停药后明显好转。结论60μg/(kg•h)阿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缓解烧伤患者的换药操作性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可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提高换药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疼痛 换药 镇痛 阿芬太尼
下载PDF
分层换药法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康复中的价值探讨
3
作者 贾贺培 赵永健 梁彦辉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7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分层换药法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患者康复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南开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89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4... 目的:探讨分层换药法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患者康复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南开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89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法,研究组采用分层换药法,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疗效、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四肢、躯干、颜面部的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9 d后,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4.09%,研究组健康调查简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换药法应用于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有助于缓解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深度烧伤 残余创面 分层换药法 创面愈合时间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联合丙泊酚镇静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明仓 陈玲阳 +2 位作者 林仙菊 曹东航 项海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49-453,共5页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A)联合丙泊酚镇静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ASAⅠ或Ⅱ级,烧伤面积20%~50%的Ⅱ~Ⅲ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1μg组、3μg组和5μg组,每组20例。换药前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5μg/kg,3 min后丙...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A)联合丙泊酚镇静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ASAⅠ或Ⅱ级,烧伤面积20%~50%的Ⅱ~Ⅲ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1μg组、3μg组和5μg组,每组20例。换药前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5μg/kg,3 min后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最初效应室浓度为1.5μg/kg,调整其浓度使BIS值较基础值降低15%~20%后开始换药。PCA:舒芬太尼浓度为1μg/mL,维持为2 mL/h,3组按压锁定给药量分别为1 mL、3 mL和5 mL,锁定时间为5 min。记录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量、每10 min平均按压次数、给药次数和计算按压次数/给药次数比值;采用VAS法进行疼痛评分,评定手术医生和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5μg组丙泊酚用量较3μg组和1μg组减少(P<0.01,P<0.05),而3μg组较1μg组减少(P<0.05);舒芬太尼总使用量5μg组和3μg组较1μg组增多(P<0.01)。换药中平均VAS评分、每10 min按压次数、按压次数/给药次数比值1μg组显著高于3μg组和5μg组(P<0.01)。5μg组和3μg组患者和医生满意度较1μg组高(P<0.01),5μg组和3μg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μg组眩晕发生率显著高于1μg和3μg组(P<0.01,P<0.05)。结论:舒芬太尼0.25μg/kg负荷量后PCA,持续2 mL/h,按压泵量3 mL(3μg),锁定时间5 min,联合丙泊酚镇静用于烧伤病人换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自控镇痛 镇静 烧伤换药
下载PDF
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抽浪 许胜敏 +2 位作者 仇灵江 郑金满 孙菊妹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5期401-402,共2页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4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于换药前半小时口服维生素C,实验组口服尼美舒利,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血压变化及发热等症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4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于换药前半小时口服维生素C,实验组口服尼美舒利,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血压变化及发热等症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血压变化及换药后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烧伤换药前给予尼美舒利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镇痛 换药 烧伤
下载PDF
胰岛素外用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HIF-1α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曾勇 简华刚 +2 位作者 高兵 苏晓林 秦开秀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0-864,共5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外用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外用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 目的:观察胰岛素外用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外用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42只,雌雄不限,建立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烧伤模型,完全随机分为胰岛素外用组及空白对照组,即分别用胰岛素及生理盐水敷料每日换药两次。于治疗1、2、3周后,取创面全层组织,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创面组织中HIF-1α mRNA的含量的变化和HIF-1α及VEGF的阳性表达情况以及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胰岛素干预1、2、3周后,创面愈合率明显增大,创面组织中HIF-1α mRNA相对含量和HIF-1α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而VEGF的阳性表达细胞数则明显增多(P<0.05),且微血管密度也显著增高(P<0.05)。结论:胰岛素外用能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的愈合,其机制与下调HIF-1α的水平、上调VEGF的表达水平,进而促进创面血管生长,改善创面的血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外用 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影响烧伤监护室菌落数变化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寅 周景祺 +3 位作者 骆智臻 王玉梅 杨定婷 张勤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4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烧伤监护室细菌量改变的相关因素,为控制监护室内空气细菌量,建立更规范的消毒隔离制度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相同朝向,相同面积的3间烧伤监护室作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分析影响烧伤监护室细菌量改变的相关因素,为控制监护室内空气细菌量,建立更规范的消毒隔离制度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相同朝向,相同面积的3间烧伤监护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撞击法(QuickTake 30采样泵)在患者换药前30 min和换药后监护室湿法清扫后30月min进行空气采样,对采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烧伤监护室患者换药后的细菌量有明显增加(P<0.01)、进出监护室的人数越多换药后细菌量越大(P<0.05),换药期间的人员进出与换药后细菌量的增加具有相关性(r=0.499,P<0.01);同监护室内收治大面积烧伤患者越多,监护室内细菌量也越高(P=0.038<0.05),且具有相关性(r=0.40,P<0.01);同监护室内患者同时换药人数越多,监护室内细菌的量越高(P<0.05),且具有相关性(r=0.471,P<0.01)。结论烧伤监护室需要设计合理医护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在患者换药期间应减少不必要人员进出,换药护士尽量固定,。在日常工作中应合理安排监护室收治人数,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尽可能收治单人监护室,加强监护室内的空气流通和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换药 监护室 空气 细菌量
下载PDF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烧伤换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孙文琴 周爱国 +2 位作者 莫洪 吴雪峰 潘道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4-107,共4页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烧伤换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50例择期行烧伤换药的患者,先后观察两次换药,一次为静脉注射地佐辛10 mg,另一次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效应室浓度2.0ng/ml,比较两次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烧伤换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50例择期行烧伤换药的患者,先后观察两次换药,一次为静脉注射地佐辛10 mg,另一次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效应室浓度2.0ng/ml,比较两次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瑞芬太尼组术中NRS评分低于地佐辛组(2.8±0.7 vs6.5±1.2,P<0.05),患者满意度更高(4.6 vs 2.3,P<0.05)。瑞芬太尼组有2例心动过缓、1例低血压,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而地佐辛组仅有3例恶心,余未发生。但瑞芬太尼组Ramsay镇静评分较地佐辛组低(2.3±1.2vs 4.4±0.8,P<0.05)。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烧伤换药,具有镇痛良好、保留患者意识和自主呼吸、副作用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换药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自主呼吸
下载PDF
曲马多联合芬太尼对严重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辛国华 周湘桂 +2 位作者 邓伟武 曾元临 张友来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观察曲马多联合芬太尼在严重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成4组:曲马多组、芬太尼组、联合治疗组(曲马多+芬太尼)和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记录换药前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 目的观察曲马多联合芬太尼在严重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成4组:曲马多组、芬太尼组、联合治疗组(曲马多+芬太尼)和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记录换药前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组患者在创面换药前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创面换药过程中及换药后各时间点,曲马多组、芬太尼组和联合治疗组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且联合治疗组又显著低于曲马多组和芬太尼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各组患者在镇痛干预用药前及创面换药开始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曲马多组和芬太尼组恶心呕吐和头晕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P值均<0.05),但各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严重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曲马多联合芬太尼镇痛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创面换药 操作痛 镇痛 疗效
下载PDF
手术室外床旁烧伤患者清创换药的疼痛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晓瑞 钟坤根 +1 位作者 胡清刚 冯泽国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0期2039-2043,2048,共6页
烧伤患者首次切削痂后会面临多次床旁清创换药,而清创换药引起的操作性疼痛可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预后,因此操作性疼痛管理是救治住院烧伤患者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清创换药的频率高、疼痛剧烈、患者恐惧焦虑、烧伤患者机体改变、... 烧伤患者首次切削痂后会面临多次床旁清创换药,而清创换药引起的操作性疼痛可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预后,因此操作性疼痛管理是救治住院烧伤患者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清创换药的频率高、疼痛剧烈、患者恐惧焦虑、烧伤患者机体改变、药物选择多样性及临床上医师和患者对烧伤操作性疼痛认识不足等因素,烧伤操作性疼痛的治疗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安全有效的操作性疼痛治疗方案多由麻醉医师在手术室内实施,占据手术室大量资源。未来,需进一步研究手术室外床旁烧伤清创换药的可行性疼痛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清创换药 操作性疼痛
下载PDF
表面麻醉药冷却后用于烧伤创面换药镇痛中的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凤芹 伍惠凤 +2 位作者 潘宝环 卢妙英 凌少梅 《现代临床护理》 2011年第12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药冷却后用于烧伤创面换药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Ⅱ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换药前在室温下应用0.5%利多卡因对患者喷涂创面,实验组换药前应用经...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药冷却后用于烧伤创面换药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Ⅱ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换药前在室温下应用0.5%利多卡因对患者喷涂创面,实验组换药前应用经冷却为10℃的0.5%利多卡因喷涂创面,比较两组患者换药前和喷药后5、10、30、60min时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换药前和换药后60min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喷药后5、10、30min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表面麻醉药冷却至10℃时喷涂烧伤创面后进行换药,可有效缓解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时引起的疼痛,增加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疼痛 换药 表面麻醉
下载PDF
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及湿性敷料处理难愈性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方梅 柳晖 +5 位作者 黄丽容 陈武鹏 袁志敏 向红霞 吴继红 刘胜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4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及湿性敷料处理难愈性小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深度烧伤后形成小面积难愈性残余创面168处的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在早期少量多次清创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贝复剂湿敷后给予湿... 目的研究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及湿性敷料处理难愈性小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深度烧伤后形成小面积难愈性残余创面168处的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在早期少量多次清创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贝复剂湿敷后给予湿性敷料包扎(改进法,100处),与仅外喷生长因子后给予碘伏敷料湿敷包扎的常规法(68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两法换药疼痛评分、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不同时期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采用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及湿性敷料处理难愈性小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能提高创面愈合速度及愈合质量,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难愈性残余创面 胰岛素 生长因子 优拓敷料 碘伏 换药 创面处理
下载PDF
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对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辛国华 周湘桂 +2 位作者 曾元临 邓伟武 张友来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操作痛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CRP可否作为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疼痛的应激反应的监测指标。方法测定在创面换药中有明显操作疼痛的烧伤患者(n=30,A组)和在创面换药中无操作疼痛的烧伤患者(n=3...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操作痛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CRP可否作为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疼痛的应激反应的监测指标。方法测定在创面换药中有明显操作疼痛的烧伤患者(n=30,A组)和在创面换药中无操作疼痛的烧伤患者(n=30,B组)在创面换药前、后CRP水平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n=10,C组)进行比较。结果与C组比较,A、B2组换药前、后CRP均显著升高(P<0.01);A组换药前CRP水平较B组明显升高(P<0.01);A组换药后CRP水平较换药前升高(P<0.05),B组换药前、后CR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烧伤创面换药过程中严重的操作疼痛可引起患者外周血CRP升高,CRP可作为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疼痛以及烧伤患者伤后产生应激反应的监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换药操作痛 C-反应蛋白 应激反应
下载PDF
音乐疗法对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疼痛、生活质量和恢复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吴红梅 武斌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4期2395-2398,共4页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疼痛、生活质量和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音乐疗法组,每组50例,15 d为一个疗程。比较...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疼痛、生活质量和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音乐疗法组,每组50例,15 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换药疼痛分级、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愈合时间。结果音乐疗法组患者创面换药疼痛分级1级46.0%、2级54.0%、3级0,优于对照组的30.0%、40.0%、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睡眠质量评分、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音乐疗法组干预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音乐疗法组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疗法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22.0±5.2)d,低于对照组的(27.5±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在重度烧伤患者中应用,可以改善患者创面换药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重度烧伤 创面 换药疼痛 生活质量 恢复时间 影响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自控镇痛在烧伤患者换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明仓 陈玲阳 +2 位作者 项海飞 曹东航 叶礼岳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344-346,共3页
目的 研究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自控镇痛(PCA)在烧伤患者换药中的应用.方法 ASAⅠ或Ⅱ级,烧伤面积20%~50%的Ⅱ~Ⅲ度烧伤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芬太尼+丙泊酚组(FP组),每组又随机分两亚组:F1、F2、FP1和FP2组... 目的 研究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自控镇痛(PCA)在烧伤患者换药中的应用.方法 ASAⅠ或Ⅱ级,烧伤面积20%~50%的Ⅱ~Ⅲ度烧伤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芬太尼+丙泊酚组(FP组),每组又随机分两亚组:F1、F2、FP1和FP2组,每组18例.F组:换药前5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自控镇痛:芬太尼浓度为10μg/ml,维持为2ml/h,锁定时间10min,每次按压给定量为2ml和3ml;FP组:换药前5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3min后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血浆浓度达1.5μg/kg后开始换药,镇痛泵同F组.记录每10min平均按压次数,给药次数和计算按压次数/给药次数比值;采用VAS法进行疼痛评分,评定手术医生和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换药中平均VAS评分、每10min平均按压数、按压数/给药数比值F1组显著高于F2组 ,PF1组显著高于PF2组,F2组和PF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1和PF2组患者满意度和眩晕发生率较F1和F2组显著增高(P<0.01),且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PF1和PF2组(P<0.05).PF2组3例出现呼吸抑制.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PCA在烧伤患者换药中是安全可行的;芬太尼1μg/kg负荷量后PCA,最佳剂量是持续2ml/h,按压需要量2ml(20μg),锁定时间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自控镇痛 镇静 烧伤换药
下载PDF
烧伤换药时使用度冷丁有关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欧阳华伟 罗成群 +1 位作者 贺达仁 周建大 《医学与哲学(B)》 2008年第10期36-37,共2页
对于烧伤换药伴随的操作痛,医生应积极地预防和处理。使用度冷丁控制操作痛有效且合理。度冷丁依赖的问题不容忽视,但重视度冷丁的依赖性并不意味着抵制度冷丁科学、规范地使用。烧伤换药前使用度冷丁的镇痛效果好于烧伤换药中患者出现... 对于烧伤换药伴随的操作痛,医生应积极地预防和处理。使用度冷丁控制操作痛有效且合理。度冷丁依赖的问题不容忽视,但重视度冷丁的依赖性并不意味着抵制度冷丁科学、规范地使用。烧伤换药前使用度冷丁的镇痛效果好于烧伤换药中患者出现剧痛后使用度冷丁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换药 度冷丁
下载PDF
腕踝针用于烧伤换药镇痛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秦洁 赵继军 沈峰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8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腕踝针针刺疗法用于烧伤创面换药镇痛的有效性。方法 将 100例Ⅱ度烧伤病人随机分为五组,各20例。观察 1组使用腕踝针后即刻换药,换药结束后5 min取针;观察 2组使用腕踝针后即刻换药,换药结束后病人疼痛消失时取针;观察3组使... 目的 探讨腕踝针针刺疗法用于烧伤创面换药镇痛的有效性。方法 将 100例Ⅱ度烧伤病人随机分为五组,各20例。观察 1组使用腕踝针后即刻换药,换药结束后5 min取针;观察 2组使用腕踝针后即刻换药,换药结束后病人疼痛消失时取针;观察3组使用并留置腕踝针后12 h换药,换药结束后5 min取针;观察4组使用并留置腕踝针12 h后换药,换药结束后病人疼痛消失时取针;对照组换药过程中未使用腕踝针。比较五组换药前及换药过程中10、20 min,换药后10、20、30 min疼痛评分。结果 疼痛评分换药前五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换药后观察各组各时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间比较,换药后各时段观察4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P<0.01)。结论 腕踝针针刺疗法可有效地缓解烧伤创面换药引起的疼痛,留针时间越长,镇痛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疼痛 换药 腕踝针针刺疗法
下载PDF
优质护理模式在烧伤创面换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淑娴 罗琳雪 黄芬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8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在烧伤创面换药护理期间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烧伤护理,... 目的探讨在烧伤创面换药护理期间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烧伤护理,观察组以常规烧伤护理为基础应用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创面上皮完全覆盖比例大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1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1周、出院前及出院1个月后,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烧伤患者在创面换药护理期间接受优质护理,可在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的同时促进烧伤创面尽快愈合,并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换药 优质护理 创面愈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药浸浴联合换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杜伟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697-1699,1704,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浸浴联合换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后有残余创面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 目的:探讨中药浸浴联合换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后有残余创面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浸浴联合换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创面用药后有效率、疼痛缓解、细菌清除率、瘢痕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7.5%)大于对照组有效率(72.5%)(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优良率(75.0%)大于对照组优良率(40.0%)(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82.5%)大于对照组细菌清除率(40.0%)(P<0.05);观察组瘢痕发生率(17.5%)明显优于对照组(52.5%)(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2.49±2.51)d明显优于对照组(23.42±3.51)d(P<0.05)。结论: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存在残余创面的患者采用中药浸浴联合换药治疗能够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创面疼痛,有效清除创面细菌,减少瘢痕发生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浸浴 中药换药 西医烧伤治疗 大面积深度烧伤 残余创面 临床疗效
下载PDF
Paedfusor模型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1~3岁小儿烧伤换药麻醉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费翔 孙雪峰 +2 位作者 李萌萌 郝建华 米卫东 《感染.炎症.修复》 201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 paedfusor异丙酚靶控输注(TCI)模型镇静应用于1~3岁小儿烧伤换药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用脑电监测 Narcotrend值反映镇静程度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6月收治的 ASA I~Ⅱ级、烧伤面积〈30%TBSA、烧伤深度Ⅱ~Ⅲ... 目的:研究 paedfusor异丙酚靶控输注(TCI)模型镇静应用于1~3岁小儿烧伤换药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用脑电监测 Narcotrend值反映镇静程度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6月收治的 ASA I~Ⅱ级、烧伤面积〈30%TBSA、烧伤深度Ⅱ~Ⅲ度、择期行烧伤换药术的1~3岁小儿30例,采用 PaedfusorTCI模型,用 Alaris PK TCI泵输注异丙酚镇静,Ramsay 镇静评分评价镇静程度。术前预设 TCI 泵异丙酚靶浓度为5.0μg/ml,启动靶控至 Ramsay镇静评分≥5后给予芬太尼2μg/kg,实施手术。手术开始时将靶浓度下调为4μg/ml,若患儿有体动则上调0.5μg/ml,上限为6μg/ml。记录诱导期、术中、术毕不同时间点患儿的血压、心率、异丙酚理论血浆浓度(Cp)、Ramsay评分、Narcotrend值,以及诱导时间、清醒时间及并发症。观察 Cp、Ramsay评分、Narcotrend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CI开始后5 min患儿血压、心率较用药前下降(P〈0.001),其后保持稳定。手术期间,1例患儿出现呼吸抑制(SpO2〈0.95),2例患儿出现躁动。paedfusor 模型 TCI 靶控平均诱导时间为(3.1±0.6)min,最低 Narcotrend值为42.5±6.1;苏醒时间(靶控停止至 Ramsay≤2)为(12.5±3.2)min,此时Cp为(1.9±0.2)μg/ml,相应Narcotrend值为88.2±4.3。Cp与Ramsay呈正相关(r=0.968,P〈0.001)、与 Narcotrend值呈负相关(r=-0.898,P〈0.001);Ramsay 与 Narcotrend 值呈现负相关(r=-0.948,P〈0.001)。结论:Paedfusor药代动力学参数靶控输注异丙酚用于我国1~3岁小儿烧伤换药术术中镇静总体是有效的、安全的,Narcotrend值与 Ramsay镇静评分的相关性较好,其可作为Paedfusor模型药效学观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换药术 麻醉 靶控输注 异丙酚 Paedfusor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