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花菜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任海龙 魏臻武 +2 位作者 陈祥 王小山 乔志宏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4,共5页
为了分析金花菜产量构成因素及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系,以来自金花菜主产区的7份金花菜为试材,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叶长、叶宽、株高、根长、分枝数、第1、2、3、4次收割产量和总产量等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 为了分析金花菜产量构成因素及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系,以来自金花菜主产区的7份金花菜为试材,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叶长、叶宽、株高、根长、分枝数、第1、2、3、4次收割产量和总产量等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金花菜在株高、分枝数、叶长、叶宽和收割产量上普遍存在差异。金花菜总产量与第2次收割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收割茬次间存在互补作用。金花菜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第2次收割产量最大,其后依次为株高、第3次收割产量、第1次收割产量、分枝数、叶长、叶宽、第4次收割产量、根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菜 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光周期与种质特性对南苜蓿初花期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祥 魏臻武 +1 位作者 任海龙 乔志宏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40,共7页
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短日照10h、自然日照13h、长日照16h,观察17份南苜蓿种质从真叶展开至初花期的天数,计算其长日照开花促进率(LD-FHR),并运用Sidak方法对南苜蓿初花期性状的因子水平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南苜蓿种质对光周期... 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短日照10h、自然日照13h、长日照16h,观察17份南苜蓿种质从真叶展开至初花期的天数,计算其长日照开花促进率(LD-FHR),并运用Sidak方法对南苜蓿初花期性状的因子水平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南苜蓿种质对光周期的敏感度差异较大。来自江苏海安的种质MP-2-14的LD-FHR值为45.56%,显著高于其他种质(P<0.05),表现为光周期敏感;来自浙江温岭的种质MP-1-14的LD-FHR值为11.34%,显著低于其他种质(P<0.05),表现为光周期钝感。光照13h、16h对大多数种质的初花期影响不显著。南苜蓿初花期受种质特性和光周期的显著影响,且二者间存在显著互作,其中光周期对初花期的影响最大,说明不同种质对光周期有特殊的适应性,即不同光周期条件是南苜蓿初花期存在差异的主要外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苜蓿 初花期 种质特性 光周期
下载PDF
金花菜与燕麦间作对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江舟 陈丰 +2 位作者 王东军 魏臻武 唐晨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7-135,共9页
为探索江淮地区最佳的人工牧草种植模式,设置5种不同牧草间作播种比例研究金花菜与燕麦间作对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金花菜和燕麦间作中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花菜与燕麦间作各农艺性状与牧草产量... 为探索江淮地区最佳的人工牧草种植模式,设置5种不同牧草间作播种比例研究金花菜与燕麦间作对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金花菜和燕麦间作中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花菜与燕麦间作各农艺性状与牧草产量的关联度顺序为:燕麦株高>金花菜株高>燕麦旗叶长>金花菜叶长>燕麦茎叶比>金花菜分枝数。金花菜播种比例高的间作处理与燕麦单播处理相比,其所获燕麦的产量及品质明显改善。与金花菜单播模式相比,金花菜播种比例高的间作处理对金花菜牧草品质影响不大,而在燕麦播种比例高或播种比例相等的处理中,金花菜株高下降明显,粗蛋白含量下降至11.60%~14.56%,相对饲用价值下降至151.74~155.15。在各处理中,金花菜与燕麦间作比例为2∶1的处理干草产量与饲用价值最高,总干草产量达2177.42g/m^2,与燕麦单播相比增加了28%,土地当量比为1.80;燕麦与金花菜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4.28%、26.29%,相对饲用价值分别为172.61、151.03;这个间作模式为江淮地区最佳的人工牧草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牧草间作 间作比例 豆科牧草 禾本科牧草 产草量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灰度医学图像平滑滤波算法
4
作者 杨吉宏 李元振 张民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5年第2期77-79,共3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度医学图像平滑滤波算法,此算法既有效地滤除了医学图像中的噪声,又能很好的保持了图像的边缘及细节,也克服了作者先前所提算法滤波后图像边缘出现毛刺的缺点。
关键词 医学图像 噪声 平滑滤波 算法改进 边缘毛刺
下载PDF
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士勇 陈光贵 +4 位作者 李军 李邦安 罗来兵 郑立升 狄广福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最优疗程。方法:回顾性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72例微创钻孔引流术后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阿托伐他汀用药疗程的不同分为短期组(1个月)...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最优疗程。方法:回顾性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72例微创钻孔引流术后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阿托伐他汀用药疗程的不同分为短期组(1个月)、中期组(2个月)和长期组(3个月)。比较分析3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治疗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短期组(69.23%)、中期组(92.31%)、长期组(95.00%)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治疗结束时,中期组和长期组的NIHSS评分低于短期组,ADL评分高于短期组(P<0.05);长期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中期组为61.54%,短期组为73.08%,中、长期组低于短期组(P<0.05);复发率方面,短期组(38.46%)、中期组(15.38%)、长期组(10.00%)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结论: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SDH,用药3个月为最优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微创钻孔引流术 阿托伐他汀 用药疗程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