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formation control of asymmetric floor heave in a deep rock roadway:A case study 被引量:10
1
作者 Sun Xiaoming Wang Dong +2 位作者 Feng Jili Zhang Chun Chen Yanwe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4年第6期799-804,共6页
In order to control asymmetric floor heave in deep rock roadways and deformation around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after excavation,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failure mechanism and coupling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u... In order to control asymmetric floor heave in deep rock roadways and deformation around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after excavation,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failure mechanism and coupling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using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FLAC3D) combined with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typ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t Xingcun coal mine. It is indicated by the analysis that the simple symmetric support systems used in the past led to destruction of the deep rock roadway from the key zone and resulted in the deformation of asymmetric floor heave in the roadway. Suitable reinforced support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reduc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loor heave and the potential risk during mining. The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present support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bett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asymmetric coupling support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iscrepancy deformation at the key area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but also effectively control floor heave, which helps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support and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deep rock roadways at Xingcun coal m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耦合 变形控制 巷道变形 底鼓 案例 围岩开挖 有限差分法 FLAC
下载PDF
倾斜底板非对称底鼓灾变机理及灾变模式研究
2
作者 贾永杰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7,11,共8页
深部高应力倾斜底板岩层易发生非对称底鼓灾害。采用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数值方法(FDEM)研究倾斜底板非对称底鼓灾变机制、灾变模式,以及岩层倾角对底鼓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1)应力驱动型底鼓灾变机制为碎胀性的渐进挤压大变形,环形切... 深部高应力倾斜底板岩层易发生非对称底鼓灾害。采用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数值方法(FDEM)研究倾斜底板非对称底鼓灾变机制、灾变模式,以及岩层倾角对底鼓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1)应力驱动型底鼓灾变机制为碎胀性的渐进挤压大变形,环形切向集中应力是造成上述灾变的应力驱动源;(2)当倾角为15°~30°时,非对称底鼓特征明显;当倾角为45°~75°时,非对称特征减弱;当倾角为0或90°时,底板呈对称底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底鼓 倾斜底板岩层 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数值模拟 裂隙扩展 大变形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煤柱巷道软岩底板非对称底臌机理与控制 被引量:15
3
作者 贾后省 王璐瑶 +3 位作者 刘少伟 彭博 张伟光 范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0-1040,共11页
针对综放工作面煤柱巷道非对称底臌剧烈、支护维护困难、起底工程量大等难题,以大南湖一矿综放工作面煤柱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煤柱巷道围岩周边应力环境特征及其作用下的变形破坏形... 针对综放工作面煤柱巷道非对称底臌剧烈、支护维护困难、起底工程量大等难题,以大南湖一矿综放工作面煤柱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煤柱巷道围岩周边应力环境特征及其作用下的变形破坏形态。结果表明:煤柱巷道底板强度低下以及在采动影响下围岩应力环境出现非均匀现象,进而导致巷道底板塑性区出现非均匀分布,是造成非对称底臌的内在原因;底臌变形规律监测结果显示,非对称底臌程度与放煤厚度有内在联系,放煤厚度在5.9 m范围内,放煤厚度越大,基本顶岩层破断偏转角度亦越大,巷道围岩周边主应力比值、主应力旋转角度等参数越大,底板塑性破坏引起的非对称底臌变形越剧烈;底板最大塑性破坏深度位置随着主应力方向旋转角度的增加,逐渐向巷道中部位置移动,导致底臌变形最大位置分布不同,同时,煤柱巷道的这种底臌变形可控性较差,现有技术条件下企图采用高强支护是不可行的,控制上应以适应底臌变形为主;然而,当放煤厚度超过5. 9 m,基本顶岩层有沿煤柱边缘失稳切落的可能,巷道围岩应力环境趋于原岩应力状态,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大幅降低,底臌变形较小。据此,以巷道非对称底臌规律为依据,提出了以调整采掘关系、优化巷道底臌硬化方案为主的底臌控制对策,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底臌变形量有效减少的同时,巷道底臌处理工作量亦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煤柱巷道 底臌 非对称变形 塑性区
下载PDF
层状岩体隧道底鼓非对称变形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焱 翁梅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86,共4页
为研究隧道在层理影响下的非均匀性底鼓发生机理,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研究了岩层倾角为0°、30°、45°、60°、90°5种条件下隧道底鼓的非均匀性及围岩应力与孔隙水压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隧道底鼓分布受... 为研究隧道在层理影响下的非均匀性底鼓发生机理,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研究了岩层倾角为0°、30°、45°、60°、90°5种条件下隧道底鼓的非均匀性及围岩应力与孔隙水压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隧道底鼓分布受岩层倾角控制,当岩层倾角小于45°时,倾角越大底鼓非均匀性越强,当岩层倾角大于45°时,隧道底鼓的非均匀性则逐渐减弱。隧道竖直最大位移量方向与岩层倾角有关,倾角小于60°时,最大位移量法向和竖直方向夹角与岩层倾角近似相等,倾角大于等于60°时,最大位移量方向则受岩层倾角控制,与岩层倾角近似一致。隧道围岩应力和孔隙水压力分布随岩层倾角增加,非对称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非对称底鼓 数值分析 岩层倾角 围岩应力
下载PDF
巷道非对称底鼓的力学解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明中 井欢庆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38-43,共6页
探讨深部开采条件下非对称底鼓现象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为巷道底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根据郎肯土压力理论,建立了非对称底鼓的力学模型及分析计算简图,得到了4种非对称底鼓的破坏形式,导出了巷道底压的计算公式。通过给定部分参数,... 探讨深部开采条件下非对称底鼓现象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为巷道底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根据郎肯土压力理论,建立了非对称底鼓的力学模型及分析计算简图,得到了4种非对称底鼓的破坏形式,导出了巷道底压的计算公式。通过给定部分参数,得到了极限破坏深度、底压、底压偏移角分别与松散岩体折算摩擦角和巷道宽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岩性较差或者较为破碎的围岩以及宽度较大的巷道受非对称荷载比值的影响较大,且巷道底压会有一定的偏转。研究结果对于控制深井非对称底鼓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最后介绍了1个防治巷道底鼓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巷道底鼓 非对称 力学解析
下载PDF
沿空掘巷窄煤柱巷道底鼓破坏与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齐学元 耿俊俊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共3页
为研究沿空掘巷底鼓破坏与控制技术,以王家河矿4209回风顺槽为研究背景,根据巷道开采技术条件分析了沿空巷道底鼓破坏特征:巷道底鼓呈非对称破坏,最大底鼓量达到850 mm,最大底鼓深度1.38 m,底鼓区域最大离层量236 mm,最大裂隙宽度46 mm... 为研究沿空掘巷底鼓破坏与控制技术,以王家河矿4209回风顺槽为研究背景,根据巷道开采技术条件分析了沿空巷道底鼓破坏特征:巷道底鼓呈非对称破坏,最大底鼓量达到850 mm,最大底鼓深度1.38 m,底鼓区域最大离层量236 mm,最大裂隙宽度46 mm。分析了护巷煤柱、支护方案、围岩应力、围岩强度对底鼓破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护巷煤柱合理加固技术方案,对巷道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并给出了底板卸压与加固方案。最后,将底鼓控制技术用于工程实践。实践表明,巷道底鼓控制技术合理有效,底板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较好地满足了工作面安全通风及辅助运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掘巷 窄煤柱 底鼓破坏 非对称破坏 控制技术
下载PDF
留巷充填体对底板非对称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姚壮壮 于海峰 程国强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9-81,共3页
利用FLAC3D软件模拟巷帮充填过程中底板变形量的变化,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巷帮充填体在不同强度、不同宽度情况下底板非对称变形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底鼓量随强度的增大而减小,超过该强度,底鼓量随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底鼓量随宽度的增... 利用FLAC3D软件模拟巷帮充填过程中底板变形量的变化,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巷帮充填体在不同强度、不同宽度情况下底板非对称变形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底鼓量随强度的增大而减小,超过该强度,底鼓量随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底鼓量随宽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对比分析模拟结果,得出了沿空巷道在不同支护条件下底鼓量大小,从而总结出适用于巷帮充填沿空巷道补强支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充填体 底鼓 非对称 补强支护
下载PDF
“挤压-挠曲”复合底鼓机理及相似模拟技术研究
8
作者 崔健 《山西焦煤科技》 2014年第7期26-29,52,共5页
底板自身的受力状态、周围岩体的物理力学特征以及巷道的布置位置、相邻巷道的开掘方式等造成了深埋巷道层状底板底鼓机理的差异。现场大量事实表明,阳煤五矿+211水平皮带运输巷的底鼓属于一种"挤压-挠曲型"复合底鼓,且底鼓... 底板自身的受力状态、周围岩体的物理力学特征以及巷道的布置位置、相邻巷道的开掘方式等造成了深埋巷道层状底板底鼓机理的差异。现场大量事实表明,阳煤五矿+211水平皮带运输巷的底鼓属于一种"挤压-挠曲型"复合底鼓,且底鼓的发生位置不是常见的底板中央。通过对复合底鼓机理的理论分析,结合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分析了深埋巷道底板变形、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分布规律。该研究对了解非对称条件下深埋巷道"挤压-挠曲"复合底板围岩变形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巷道 非对称条件 复合底鼓 相似模拟
下载PDF
复杂应力下巷道底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祥 谭维佳 《能源与环保》 2021年第11期299-304,310,共7页
针对回坡底煤矿1021软岩巷道底板变形失稳问题,旨在研究其底鼓变形机理,并提出合理的底鼓控制方案。采用了理论分析、现场监测、数值模拟、井下应用等研究手段,详细研究了巷道底板围岩非对称受力分布状态、底鼓非对称变形分布状态及底... 针对回坡底煤矿1021软岩巷道底板变形失稳问题,旨在研究其底鼓变形机理,并提出合理的底鼓控制方案。采用了理论分析、现场监测、数值模拟、井下应用等研究手段,详细研究了巷道底板围岩非对称受力分布状态、底鼓非对称变形分布状态及底鼓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021巷道处于上部采空区遗留煤柱底板破坏范围内,距离煤柱远的一侧位移速度更快;底板围岩受力非对称性,导致非对称性变形,巷道底板近煤柱侧水平变形量为近胶带侧1.2倍,近胶带侧底板垂直变形量为近煤柱侧的1.5倍;靠近煤柱侧采用卸压法改善应力环境,近胶带侧采用加固法控制围岩变形,因此提出了卸压孔和加固孔相结合的底鼓控制方案,并确定了相关孔位的具体技术参数。将该方案应用于井下巷道现场,防治段底板变形量与未防治段相比大幅减小,20 d后变形趋于稳定,底鼓控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应力 巷道 底鼓 非对称变形 底板破坏 应力分布
下载PDF
沿空回采巷道蝶叶型非对称底鼓机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靳俊晓 申金超 +1 位作者 刘元祥 许先富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4-209,共6页
针对保德矿81306二号回风巷底板产生非对称破坏,造成巷道非对称大变形底鼓问题,引入蝶形塑性区理论,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沿空回采巷道蝶叶型非对称底鼓机理。研究表明了沿空回采巷道受采动应力影响,围压比成倍增加,产生蝶... 针对保德矿81306二号回风巷底板产生非对称破坏,造成巷道非对称大变形底鼓问题,引入蝶形塑性区理论,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沿空回采巷道蝶叶型非对称底鼓机理。研究表明了沿空回采巷道受采动应力影响,围压比成倍增加,产生蝶形破坏,最大主应力方向向采空区一侧倾斜,导致产生的蝶形塑性区蝶叶旋转到巷道底板一侧,底板蝶叶内岩石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产生剧烈的非对称性底鼓,这种底鼓定义为蝶叶型非对称底鼓。针对保德矿沿空回采巷道蝶叶型非对称底鼓,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提出通过适当增加煤柱宽度的控制思路来确定沿空巷道煤柱尺寸,从而调整蝶形塑性区蝶叶旋转角度,降低回采巷道围压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回采巷道 蝶叶型非对称底鼓 采动影响 煤柱尺寸 软岩
下载PDF
大跨度沿空回采巷道底鼓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先飞 彭志涛 《煤炭科技》 2019年第1期44-47,共4页
针对大跨度沿空回采巷道发生的非对称性底鼓现象,以赵固二矿11131工作面下顺槽为背景,建立力学模型,并分析底鼓机理,认为巷道两帮受集中应力的差异是造成非对称性底鼓的主导因素。采用底角锚杆联合底板注浆支护和底板全锚杆支护两种方... 针对大跨度沿空回采巷道发生的非对称性底鼓现象,以赵固二矿11131工作面下顺槽为背景,建立力学模型,并分析底鼓机理,认为巷道两帮受集中应力的差异是造成非对称性底鼓的主导因素。采用底角锚杆联合底板注浆支护和底板全锚杆支护两种方案控制底鼓,结果表明:方案一使底鼓量降低约70%,方案二使底鼓量降低约55%,且都能使非对称性底鼓造成的底板倾斜角度从最大6°减小为最大2°,有效控制了非对称性底鼓的发生,确保了大跨度沿空回采巷道的底板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 沿空回采巷道 非对称性底鼓 联合支护
下载PDF
9402运输顺槽底鼓防治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艳峰 《江西煤炭科技》 2021年第4期63-65,共3页
9402运输顺槽在上覆采空区煤柱应力作用下底板底鼓呈明显的非对称性,为确保巷道使用安全并降低底鼓防治工作量,提出综合使用卸压法及加固法对底鼓进行治理,并依据现场情况对底鼓防治技术方案进行设计。现场应用后,底鼓防治段底鼓量明显... 9402运输顺槽在上覆采空区煤柱应力作用下底板底鼓呈明显的非对称性,为确保巷道使用安全并降低底鼓防治工作量,提出综合使用卸压法及加固法对底鼓进行治理,并依据现场情况对底鼓防治技术方案进行设计。现场应用后,底鼓防治段底鼓量明显降低,在采动影响范围内巷道底鼓量较使用前降低1/2;采动影响范围以外巷道底鼓量在防治措施应用后20 d基本趋于稳定,最大变形量控制在82 mm以内,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底鼓 煤柱应力集中 非对称变形 卸压 注浆加固
下载PDF
宜兴煤业巷道控制底鼓支护设计改进
13
作者 侯俊山 《江西煤炭科技》 2016年第3期16-18,共3页
文中在充分分析宜兴煤业地质特点、巷道破坏特征等前提下,结合数值分析对支护设计参数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对称支护优化为针对性的非对称支护。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有效地控制了巷道泥岩底板的底鼓和巷道两帮的移近量,缩短巷道底板稳定的... 文中在充分分析宜兴煤业地质特点、巷道破坏特征等前提下,结合数值分析对支护设计参数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对称支护优化为针对性的非对称支护。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有效地控制了巷道泥岩底板的底鼓和巷道两帮的移近量,缩短巷道底板稳定的时间,同时改善了巷道的整体维护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鼓 非对称支护 现场监测
下载PDF
赵固二矿非对称底鼓破坏规律研究
14
作者 毕鹏 魏文胜 《煤》 2020年第10期8-11,14,共5页
针对赵固二矿采动巷道底板破坏严重的问题,以11060工作面轨道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离散元模拟软件3DEC,结合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11060轨道巷在巷道掘进影响稳定阶段和采动阶段下底鼓破坏形态、应力场及位移场的差异。结果表明:... 针对赵固二矿采动巷道底板破坏严重的问题,以11060工作面轨道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离散元模拟软件3DEC,结合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11060轨道巷在巷道掘进影响稳定阶段和采动阶段下底鼓破坏形态、应力场及位移场的差异。结果表明:受采动影响,赵固二矿深部采动巷道在高地应力作用下极易发生非对称底鼓,应力及位移场分布向采空区一侧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EC模拟软件 采动影响 高应力 非对称底鼓
下载PDF
基于“三铰拱-弹簧”模型的复合底板巷道非对称底鼓机制及卸压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晓鼎 周跃进 +2 位作者 高玉兵 付强 魏兴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1433,共13页
为解决动压巷道非对称底鼓变形难题和诱发动力学事件的隐患,基于巷道非对称变形几何形态和受力特征建立“三铰拱-弹簧支撑”模型,分析系统能量的耗散特征和系统总势能函数的尖点突变失稳的充要判别条件,研究表明底板在平衡曲线变形为两... 为解决动压巷道非对称底鼓变形难题和诱发动力学事件的隐患,基于巷道非对称变形几何形态和受力特征建立“三铰拱-弹簧支撑”模型,分析系统能量的耗散特征和系统总势能函数的尖点突变失稳的充要判别条件,研究表明底板在平衡曲线变形为两种形式,当沿路径I时变形是线性渐进的,不会发生大能量释放的动力学事件;当沿II路径时,变形是非线性的突发式底鼓,其中巷道底板的岩性、尺寸及侧应力是影响系统失稳的关键因素,可通过卸消压力方式来防治底板动力学事件发生。因此,提出切顶卸压底鼓控制技术,分析卸压机制,并在曹家滩煤矿开展卸压试验。研究表明,切顶是通过改变悬顶板支座形式来缩短顶板的垮落步距,进而来实现采场横、纵向压力卸载和集聚能量的释放,且横向压力卸压较纵向更为明显,进而有效控制了巷道底鼓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突变理论 复合底板巷道 非对称底鼓 能量耗散 切顶卸压
原文传递
沿空巷道非对称底鼓机理及防控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志强 王鹏 +4 位作者 吕文玉 石磊 苏泽华 武超 于峰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5-226,共12页
沿空巷道常表现出非对称底鼓特征,根据沿空巷道围岩结构及应力作用模式,结合朗肯土压力理论建立非对称底鼓力学模型,推导出非对称底鼓力源的计算方程。结果表明,两帮垂直应力是底鼓的主要因素,非对称分布的垂直应力是非对称底鼓的内在原... 沿空巷道常表现出非对称底鼓特征,根据沿空巷道围岩结构及应力作用模式,结合朗肯土压力理论建立非对称底鼓力学模型,推导出非对称底鼓力源的计算方程。结果表明,两帮垂直应力是底鼓的主要因素,非对称分布的垂直应力是非对称底鼓的内在原因,底板岩体由垂直应力高的巷帮一侧向垂直应力低的巷帮一侧运动,最大底鼓位置靠近垂直应力低的巷帮一侧。据此,提出通过降低两帮垂直应力控制底鼓的错层位负煤柱沿空巷道布置技术,错层位开采实体煤侧垂直应力较低,矸石堆与巷道上方自由空间能够使负煤柱沿空巷道免受关键块体运动影响,始终处于低应力区;沿空巷道两帮低应力区宽度增大,远离应力峰值,达到了降低两帮垂直应力传递至底板的目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负煤柱沿空巷道两帮垂直应力降低后底鼓破坏深度明显减小。负煤柱沿空巷道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未见明显底鼓,从而为待掘沿空巷道区域性防控底鼓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鼓 非对称 沿空巷道 错层位 负煤柱 区域性防控
原文传递
孤岛煤柱影响下巷道围岩非对称性变形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洪宝 程辉 +3 位作者 李金雨 王涛 刘一洪 秦逢缘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771-2784,共14页
通过现场监测与理论分析手段,揭示山西某矿1021巷在10~#煤层孤岛煤柱影响下的非对称变形机制,并提出合理的巷道支护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孤岛煤柱支承压力在底板引起了一定的应力变化,导致1021巷所受主应力与水平方向呈19°夹角,最... 通过现场监测与理论分析手段,揭示山西某矿1021巷在10~#煤层孤岛煤柱影响下的非对称变形机制,并提出合理的巷道支护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孤岛煤柱支承压力在底板引起了一定的应力变化,导致1021巷所受主应力与水平方向呈19°夹角,最大主应力来自于孤岛煤柱方向,最小主应力来自于巷道上方采空区方向,主应力的偏转导致巷道围岩塑性区呈"对角式"发育,巷道呈现非对称破坏;巷道顶梁最大弯矩位置随载荷非对称系数λ的增大,逐渐靠近距孤岛煤柱较近一侧巷帮,弯矩最大值M_(max)随λ增大呈线性增大,立柱支护应采用非对称形式;巷道底鼓类型属于复合型底鼓,直接底为挠曲褶皱性底鼓,其最大底鼓量位置随非对称系数λ变化而产生偏移,当λ=2时呈现为对称性,基本底为挤压流动性底鼓,其底板位移速度在远离孤岛煤柱的过程中不断增大,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也不断增大,导致底鼓呈现非对称性;最后根据1021巷围岩变形特点,提出了顶底板非对称支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非对称变形 “对角式”塑性区 最大弯矩 复合型底鼓 非对称支护
原文传递
沿空留巷非对称底鼓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昊 张飞 +2 位作者 范张磊 杜广盛 郝勇浙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5-100,共6页
沿空留巷底鼓控制对维持巷道围岩稳定、提升留巷成功率及安全高效回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现场实测等方法,构建了底板弹性地基梁力学模型,对底板非对称底鼓机理、决定性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底鼓控制措施。结果表明... 沿空留巷底鼓控制对维持巷道围岩稳定、提升留巷成功率及安全高效回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现场实测等方法,构建了底板弹性地基梁力学模型,对底板非对称底鼓机理、决定性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底鼓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巷内正下方底板挠度和弯矩达到最大值且呈非对称分布特征,底鼓值、非对称性和埋深、集中系数呈线性正相关,和底板刚度呈负指数相关;较大的底板抗弯刚度易导致巷内断裂。底板不同区域破坏难易程度依次为:巷道底板上表面、煤柱底板下表面、实体煤底板下表面。揭示了底鼓以垂直应力为根本、水平应力为直接原因角度的机制。基于此,提出卸压切顶及双控锚杆支护控制技术,底鼓快速变形区域及量值分别降低28.6%、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非对称变形 弹性地基梁 切顶卸压 底鼓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