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ε-Caprolactone Using Lanthanide Tris(4-tert-butylphenolate)s as a Single-component Initiator 被引量:4
1
作者 Cui Ping YU, Li Fang ZHANG, Zhi Quan SHEN Institute of Polymer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021-1023,共3页
Th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e-caprolactone (CL) initiated by novel single lanthanide tris(4-tert-butylphenolate)s [Ln(OTBP)3] is reported. Single-component La(OTBP)3 can effectively prepare polycaprolactone (PC... Th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e-caprolactone (CL) initiated by novel single lanthanide tris(4-tert-butylphenolate)s [Ln(OTBP)3] is reported. Single-component La(OTBP)3 can effectively prepare polycaprolactone (PCL) with over 90% yield and viscosity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about 60 x 10 under quite mild conditions: molar ratio of CL to initiator is 1000, 60 C, 2 h in toluene. Mechanism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monomer inserts into the growing chain via the break of acyl-oxygen bond of 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thanide tris(4-tert-butylphenolate)s e-caprolacton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下载PDF
Degradation of 2,6-di-tert-butylphenol by an isolated high-efficiency bacterium strain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Ya-lei FANGZhen-weit +3 位作者 XUDe-qiang XIAOYi-ping ZHAOJian-fu QIANGZhi-mi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71-275,共5页
An aerobic bacterium strain, F-3-4, capable of effectively degrading 2,6-di-tert-butylphenol(2,6-DTBP), was isolated and screened out from an acrylic fiber wastewater and the biofilm in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 An aerobic bacterium strain, F-3-4, capable of effectively degrading 2,6-di-tert-butylphenol(2,6-DTBP), was isolated and screened out from an acrylic fiber wastewater and the biofilm in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This strain was identified as Alcaligenes sp. through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examinations. After cultivation, the strain was enhanced by 26.3% in its degradation capacity for 2,6-DTBP.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rain was able to utilize 2,6-DTBP, lysine, lactamine, citrate, n-utenedioic acid and malic acid as the sole carbon and energy source, alkalinize acetamide, asparagine, L-histidine, acetate, citrate and propionate, but failed to utilize glucose, D-fructose, D-seminose, D-xylose, serine and phenylalanine as the sole carbon and energy source. The optimal growth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to be: temperature 37℃, pH 7.0, inoculum size 0.1% and shaker rotary speed 250 r/min.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degradation kinetics of 2,6-DTBP with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100 mg/L was studi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62.4% of 2,6-DTBP was removed after 11 d. The degradation kinetics could be expressed by Eckenfelder equation with a half life of 9.38 d. In additio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2,6-DTBP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degradation ability of the strain. The maximum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2,6-DTBP was determined to be 200 mg/L. Above this level, the strain was overloaded and exhibited significant inhib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di-tert-butylphenol bacterium strain Alcaligenes sp. ISOLATION
下载PDF
Biodegradation of 2,6-ditert-butylphenol by immobilized microorga- nism strains
3
作者 ZHANG Ya-lei ZHANG Zhi-gang +3 位作者 XU De-qiang QIANG Zhi-min LI Guang-ming ZHAO Jian-f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69-372,共4页
2,6-Ditert-butylphenol (2,6-DTBP) is a major organic contaminant presenting in acrylic fiber manufacturing wastewaters. This compound is of high bio-resistance due to its complex structure which consists of one phen... 2,6-Ditert-butylphenol (2,6-DTBP) is a major organic contaminant presenting in acrylic fiber manufacturing wastewaters. This compound is of high bio-resistance due to its complex structure which consists of one phenol group and two highly branched tert-butyl groups. This research attempted to improve the bio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2,6-DTBP through various strain immobilization methods. The stratified immobilization can settle oxygen transmission in the single microorganism immobilization, and can realize two-process reaction in the single device by choosing two symbiotic microorganisms. Two effective strains, named F-1-4 and F-3-4, which were screened out in our previous work, were used to degrade 2,6-DTBP after being immobilized in calcium alginate ge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ubstrate removal efficiency of various immobilization methods follows the order: stratified 〉 single F-3-4 〉 mixed ≈single F-1-4. The immobilized biodegradation capacity was higher than the free one. After an incubation time of 12 d, 91% of 2,6-DTBP could be degraded by the stratified immobilization method, compared to 79% achieved by the mixed immobilization method with an initial 2,6-DTBP concentration of 100 mg/L. The stratified immobilization satisfies the oxygen demand nature of the aerobic F-3-4 and the facultative F-1-4, thus yielding the highest degradation efficiency. Both the outer layer strain F-3-4 and the inner layer strain F-1-4 can grow actively on the substrate of 2,6-DTBP, as illustrated by SEM images.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highly bio-refractory compound, 2,6-DTBP, can be effectively degraded using appropriately inunobilized microorganism st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EGRADATION 2 6-ditert-butylphenol immobilization microorganism strains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黑色素瘤凋亡抑制蛋和或肾凋亡抑制蛋白与β转化生长因子的影响
4
作者 刘莹莹 姜维实 郑敏 《当代医学》 202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山东省荣军总医院收治的9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比组(n=45)与研究组(n=48)。参比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给予盐酸...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山东省荣军总医院收治的9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比组(n=45)与研究组(n=48)。参比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研究组在参比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指标、病情发展进程、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清抗凋亡因子(L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E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高于参比组,血浆细胞间黏附分子-1(IGAM-1)、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低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病情发展进程,降低血管炎症反应,保护脑组织细胞功能,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丁苯酚 盐酸多奈哌齐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羟基邻位三齿[OSO]双酚钛络合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性能的研究
5
作者 王静云 张丹 +2 位作者 于洪博 李君华 钱建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5,共4页
以4-叔丁基苯酚为原料,通过改变羟基邻位取代基经过溴甲基化、亲核取代以及金属络合反应得到了4种三齿[OSO]双酚钛络合催化剂[S(2-CH_(2)-4-^(t)Bu-6-R-C_(6)H_(2)O)2]TiCl_(2)(R^(1)=CMe_(3),R^(2)=CPhMe_(2),R^(3)=CPh_(2)Me,R^(4)=CP... 以4-叔丁基苯酚为原料,通过改变羟基邻位取代基经过溴甲基化、亲核取代以及金属络合反应得到了4种三齿[OSO]双酚钛络合催化剂[S(2-CH_(2)-4-^(t)Bu-6-R-C_(6)H_(2)O)2]TiCl_(2)(R^(1)=CMe_(3),R^(2)=CPhMe_(2),R^(3)=CPh_(2)Me,R^(4)=CPh_(3))。在温度30,50,70℃,压力0.6 MPa的条件下探讨乙烯聚合反应性能,通过改变催化剂的Al/Ti比和反应时间,得到不同条件下的聚烯烃产物,并利用凝胶色谱(GPC)对产物进行表征分析。对不同反应条件下的这4种催化剂进行比较,由于R基团位阻效应的影响,位阻越大催化剂的活性越高,结合实验结果得出,在50℃条件下[S(2-CH_(2)-4-^(t)Bu-6-CMePh_(2)-C_(6)H_(2)O)_(2)]TiCl_(2)催化剂的活性最高,为6.7×10^(6)g PE/(mol Ti·h)以及得到的聚烯烃产品M W为1.68×10^(5),分子量分布为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叔丁基苯酚 三齿[OSO]双酚钛络合催化剂 邻位取代基 乙烯聚合 凝胶色谱
下载PDF
对叔丁基苯酚选择加氢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6
作者 贺友 田春雨 +3 位作者 迟姚玲 牛彤 尚永幸 张谦温 《石油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43-1648,共6页
以氢氧化铝为前体制备了Al_(2)O_(3)载体,以MgO为结构助剂、Ni为活性组分制备了催化剂;采用XRD、N_(2)吸附-脱附、H_(2)-TPR、压汞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对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催化剂进行评价,考察... 以氢氧化铝为前体制备了Al_(2)O_(3)载体,以MgO为结构助剂、Ni为活性组分制备了催化剂;采用XRD、N_(2)吸附-脱附、H_(2)-TPR、压汞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对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催化剂进行评价,考察了Ni负载量、反应温度、压力、液时空速对对叔丁基苯酚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Ni负载量为30%(w)时,催化剂的选择加氢性能最佳;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0℃、液时空速2.5 h^(-1)、反应压力2 MPa,在此条件下,对叔丁基苯酚转化率可达到96.39%、对叔丁基环己醇的选择性可达到95.68%。在连续反应300 h的过程中,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基催化剂 Al_(2)O_(3)载体 对叔丁基苯酚 对叔丁基环己醇 选择加氢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华丽 李小磊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6期101-103,共3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月1月诊治的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月1月诊治的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丁苯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改良巴氏指数(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及Tau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100B、MBP水平低于对照组,Tau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损伤、消化道反应、皮疹、神经精神症状、血细胞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颅脑损伤标志物水平,其疗效及安全性高于依达拉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依达拉奉 丁苯酚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橡胶制品中的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
8
作者 余奕东 林家耀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112-114,共3页
建立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即抗氧剂2246,在橡胶制品中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样品用二氯甲烷∶正己烷(1∶1)超声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表明,抗氧剂2246的质量浓度在1~5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 建立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即抗氧剂2246,在橡胶制品中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样品用二氯甲烷∶正己烷(1∶1)超声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表明,抗氧剂2246的质量浓度在1~5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方法检出限为14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113%,相对标准偏差为2%~3%。该方法分析时间短、精密度好,适用于橡胶制品中抗氧剂2246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剂2246 2 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冬季胶州湾及其周边河流中酚类环境激素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正炎 傅明珠 +1 位作者 王馨平 高会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1-455,共5页
分析青岛胶州湾及其临近河流中丁基酚、辛基酚、二氯酚和双酚A等环境激素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胶州湾水体中上述4种污染物的浓度分别为〈1.2-28.0,〈1.2~16.1,〈2.7-9.5和〈3.8~161.5ng/L;胶州湾沉积物中上述4种污染物... 分析青岛胶州湾及其临近河流中丁基酚、辛基酚、二氯酚和双酚A等环境激素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胶州湾水体中上述4种污染物的浓度分别为〈1.2-28.0,〈1.2~16.1,〈2.7-9.5和〈3.8~161.5ng/L;胶州湾沉积物中上述4种污染物的浓度分别为〈1.0~1.4,〈1.0-2.8,〈0.8~1.6和〈0.7~5.4ng/g。胶州湾内上述污染物均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说明湾内污染与沿岸工业分布和河流输入密切相关。胶州湾周围河流中上述污染物浓度远远高于湾内,其中墨水河污染最严重。文中同时讨论了酚类环境激素对当地生物的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酚 辛基酚 二氯酚 双酚A 环境激素 胶州湾
下载PDF
3-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合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吕九琢 冯雷 +2 位作者 徐亚贤 柴金荣 沈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85-688,共4页
对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合成工艺分为两步,第1步:以浓硫酸为催化剂,n(间甲酚)∶n(异丁烯)=1 00∶0 95,催化剂的用量为间甲酚总质量的2 0%,反应温度为80℃,常压,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用w(NaOH)=20%水溶液处理,... 对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合成工艺分为两步,第1步:以浓硫酸为催化剂,n(间甲酚)∶n(异丁烯)=1 00∶0 95,催化剂的用量为间甲酚总质量的2 0%,反应温度为80℃,常压,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用w(NaOH)=20%水溶液处理,将有机相在0 001MPa下蒸馏,收集120~123℃的馏分即为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收率为78%(以间甲酚计)。第2步:将分出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后剩余的釜底液进行烷基转移反应,按m(间甲酚)∶m(釜底液)=1∶2,不通入异丁烯,其他条件和后处理方法同第1步反应,得到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釜底液的一次回收利用率达到70%,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的总收率达到93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6-叔丁基苯酚 烷基化反应 烷基转移反应 抗氧剂
下载PDF
UV/H_2O_2/微曝气联用工艺对BP的去除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若愚 高乃云 +3 位作者 徐斌 曹俊 胡玲 乐林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4,共5页
采用新型工艺UV/H2O2/微曝气对水中内分泌干扰物(EDCs)4-叔丁基苯酚(BP)的降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UV/H2O2/微曝气工艺比UV/H2O2工艺可以更为有效地去除水中BP;UV/H2O2/微曝气联用工艺降解BP受BP初始浓度值、UV光强、初始H2O2投加浓... 采用新型工艺UV/H2O2/微曝气对水中内分泌干扰物(EDCs)4-叔丁基苯酚(BP)的降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UV/H2O2/微曝气工艺比UV/H2O2工艺可以更为有效地去除水中BP;UV/H2O2/微曝气联用工艺降解BP受BP初始浓度值、UV光强、初始H2O2投加浓度以及溶液初始pH影响较大.随着光强的增大,BP的降解速率呈线性增长;在329-882μg/L浓度范围内,k1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逐步降低;随着初始H2O2投加浓度从1mg/L上升到20mg/L,k1几乎呈线性增长;当BP溶液pH值为3.94时,UV/H2O2/微曝气对BP的降解速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4-叔丁基苯酚 UV/H2O2/曝气 ·OH 降解
下载PDF
新型水杨醛亚胺及其胺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公毅 李龙 +2 位作者 徐晓航 张爱清 谢光勇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769-1771,共3页
2,4-二叔丁基苯酚与六亚甲基四胺进行甲酰化反应,生成3,5-二叔丁基水杨醛,再与2-丙硫基乙胺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杨醛亚胺型希夫碱2-[2-(丙硫基乙基氨基)甲基]-4,6-二叔丁基苯酚,进一步用硼氢化钠还原可得其胺衍生物。产物... 2,4-二叔丁基苯酚与六亚甲基四胺进行甲酰化反应,生成3,5-二叔丁基水杨醛,再与2-丙硫基乙胺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杨醛亚胺型希夫碱2-[2-(丙硫基乙基氨基)甲基]-4,6-二叔丁基苯酚,进一步用硼氢化钠还原可得其胺衍生物。产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叔丁基苯酚 甲酰化 水杨醛亚胺 希夫碱 还原
下载PDF
固定化菌种降解2,6-二叔丁基酚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志刚 徐德强 +2 位作者 李光明 张亚雷 肖义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8,共3页
用前期研究中获得的2,6二叔丁基酚(简2,6DTBP)降解菌(Aeromonassp.),进行了对2,6二叔丁基酚的降解性能等研究。结果表明菌株经固定化包埋后,降解底物2,6DTBP的能力大大提高。在100.0mg/L的初始浓度下其降解率在12d可达到81%。通过对固... 用前期研究中获得的2,6二叔丁基酚(简2,6DTBP)降解菌(Aeromonassp.),进行了对2,6二叔丁基酚的降解性能等研究。结果表明菌株经固定化包埋后,降解底物2,6DTBP的能力大大提高。在100.0mg/L的初始浓度下其降解率在12d可达到81%。通过对固定化菌株的降解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其对底物的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当2,6DTBP初始浓度为100mg/L时,固定化菌种其动力学常数为0.1232,半衰期为5.63day。扫描电镜观察到菌种在海藻酸钙包埋载体中能良好地生长和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动力学 2 6-二叔丁基酚 海藻酸钙
下载PDF
2,6-二叔丁基酚降解菌的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方振炜 徐德强 +2 位作者 张亚雷 肖义平 赵建夫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8-101,共4页
从腈纶废水处理构筑物的生物膜中分离、筛选得到 1株能降解 2 ,6 二叔丁基酚的菌株 ,经驯化 ,其对 2 ,6 二叔丁基酚的降解率提高了 2 6 % ,具有了较高降解能力 .经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 ,该菌株属于产碱菌属 (Alcaligenessp .) .通过摇... 从腈纶废水处理构筑物的生物膜中分离、筛选得到 1株能降解 2 ,6 二叔丁基酚的菌株 ,经驯化 ,其对 2 ,6 二叔丁基酚的降解率提高了 2 6 % ,具有了较高降解能力 .经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 ,该菌株属于产碱菌属 (Alcaligenessp .) .通过摇瓶试验考察了生长条件对菌株的生长和底物降解的影响 ,得出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 37℃ ,初始 pH为 7 0 ,接种量为 0 1% .在该条件下 ,对初始底物浓度为 10 0mg/L的降解过程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其 11d的降解率达 6 2 4 % ,而且降解过程符合Ecken felder动力学模型 ,半衰期为 9 38d .还对不同初始底物浓度对菌株降解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最佳初始底物浓度为 2 0 0mg/L ,当小于该值时 ,初始底物浓度的增加促进该菌株的生长和底物的降解 ,而当大于这个值时 ,则起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叔丁基酚 生物降解 产碱菌
下载PDF
铁炭微电解/Fenton预处理对叔丁酚甲醛树脂合成废水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吴云 张宏伟 +1 位作者 刘迎春 岳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88-91,共4页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法联合工艺预处理对叔丁酚甲醛树脂合成废水,考察了pH、反应时间及H2O2投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水COD为12300~17600mg/L时,在控制原水pH值为2.0、反应时间为120min的条件下,铁炭微电解对COD的去除率&...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法联合工艺预处理对叔丁酚甲醛树脂合成废水,考察了pH、反应时间及H2O2投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水COD为12300~17600mg/L时,在控制原水pH值为2.0、反应时间为120min的条件下,铁炭微电解对COD的去除率>50%;向铁炭微电解出水中再投加2.4mL/L的H2O2(30%)进行Fenton反应,在常温(20~30℃)下反应60min对COD的总去除率>83%,废水的B/C值从最初的0.034提高到0.35左右。对预处理出水(调节pH并稀释)进行后续的生化处理,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叔丁酚甲醛树脂合成废水 铁炭微电解 FENTON试剂
下载PDF
间歇法合成2,4-二叔丁基苯酚的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范文革 王彦斌 马麒麟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57-61,共5页
以甲基叔丁基醚 (MTBE)为烷化剂 ,在间歇式反应器中研究了苯酚烷基化反应合成 2 ,4 二叔丁基苯酚的反应规律 .结果表明 ,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下 ,反应可以在较温和的条件下顺利进行 .虽然 2 ,4 二叔丁基苯酚的单程收率受到... 以甲基叔丁基醚 (MTBE)为烷化剂 ,在间歇式反应器中研究了苯酚烷基化反应合成 2 ,4 二叔丁基苯酚的反应规律 .结果表明 ,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下 ,反应可以在较温和的条件下顺利进行 .虽然 2 ,4 二叔丁基苯酚的单程收率受到热力学平衡的限制 ,但利用副产物间的歧化反应可以打破平衡限制 ,2 ,4 二叔丁基苯酚的总收率可以达到约 9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叔丁基醚 2 4 二叔丁基苯酚 烷基化 间歇法 合成 反应规律
下载PDF
抗氧剂168的质量控制分析及杂质鉴定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丹妮 刘雯雯 +1 位作者 练鸿振 朱劲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1-516,共6页
建立了测定抗氧剂168及其中有害杂质2,4-二叔丁基苯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分析方法,确定了0~5min,V(甲醇)∶V(水)为95∶5~100∶0,5~25min,V(甲醇)∶V(水)=100∶0的流动相条件进行梯度洗脱的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5μm,150... 建立了测定抗氧剂168及其中有害杂质2,4-二叔丁基苯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分析方法,确定了0~5min,V(甲醇)∶V(水)为95∶5~100∶0,5~25min,V(甲醇)∶V(水)=100∶0的流动相条件进行梯度洗脱的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5μm,150mm×4.6mm(i.d.),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5nm。抗氧剂168与2,4-二叔丁基苯酚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10-6~1.0×10-3g/mL和1.0×10-7~1.0×10-4g/mL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94和0.99995,检出限分别为1.0×10-7g/mL和1.0×10-8g/mL,实际样品中抗氧剂168和2,4-二叔丁基苯酚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和1.8%;并将2,4二叔丁基苯酚的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分光光度法并不能用于测定抗氧剂168中的2,4二叔丁基苯酚;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紫外可见光谱和色谱保留规律,分别定性鉴定了抗氧剂168工业产品中3种脱叔丁基杂质;在0~20min,V(甲醇)∶V(水)=100∶0等度洗脱的流动相条件下,本方法还可应用于复合抗氧剂中抗氧剂168的测定,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回收率为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剂168 二叔丁基苯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抗氧剂3114 被引量:7
18
作者 开小明 邱晓生 +2 位作者 王长明 汪六四 陈千钧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建立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抗氧剂3114的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采用μ BondapakC18为固定相,甲醇作为流动相,选择270nm作为检测波长,外标法定量,可在8min内完成测定任务。
关键词 抗氧剂3114 2 6-二叔丁基苯酚 三聚氰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邻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DNBP)对苯乙烯热聚合阻聚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凯 程文武 +2 位作者 陈丰秋 詹晓力 韩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9期709-711,726,共4页
用折光指数法考察了90~120℃下邻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DNBP)对苯乙烯热聚合的阻聚效果,并从温度和质量浓度(0.02%~1%)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阻聚效果逐渐变弱;随着阻聚剂浓度的增加,阻聚效果... 用折光指数法考察了90~120℃下邻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DNBP)对苯乙烯热聚合的阻聚效果,并从温度和质量浓度(0.02%~1%)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阻聚效果逐渐变弱;随着阻聚剂浓度的增加,阻聚效果逐渐变强;温度对于阻聚过程的影响要强于浓度对其的影响;温度为120℃,DNBP浓度超过0.1%时,可以产生表面意义上的诱导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仲丁基4 6-二硝基苯酚 苯乙烯 缓聚剂 热聚合
下载PDF
生物强化技术处理2,6-二叔丁基酚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亚雷 方振炜 +3 位作者 徐德强 肖义平 张志刚 赵建夫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34,共3页
利用从腈纶废水处理厂中分离出来的一株2,6二叔丁基酚高效降解菌F34菌株,进行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究。通过对照环境中的2,6二叔丁基酚降解效果的比较分析,发现包埋后的F34菌株降解底物的能力相比游离的略有提高;F34菌株在活性污泥存在时... 利用从腈纶废水处理厂中分离出来的一株2,6二叔丁基酚高效降解菌F34菌株,进行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究。通过对照环境中的2,6二叔丁基酚降解效果的比较分析,发现包埋后的F34菌株降解底物的能力相比游离的略有提高;F34菌株在活性污泥存在时受到其抑制作用,通过包埋,菌株所受的抑制作用减弱;在含活性污泥的B.H.和实际废水的环境中,投加F34菌株包埋颗粒显著改善了原系统对底物的处理能力,其对底物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64%和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叔丁基酚 生物强化 生物降解 细胞固定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