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otal Alkaloids in Different Solvent Extracts from Climbing Groundsel Herb Produced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被引量:3
1
作者 饶海 周镁 +2 位作者 秦拴梅 黄秀平 覃容贵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10期1417-1420,1428,共5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contents of total alkaloids in different solvent extracts from climbing groundsel herb produced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Method] The content of...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contents of total alkaloids in different solvent extracts from climbing groundsel herb produced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Method] The content of total alkaloids was measured by UV spectrophotometry, and Oxford cup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each solvent extract. [Result] There was a good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bsorbance measured by the UV spectrophotometer and the content of total al- kaloids within the concentration of 0.011 0-0.054 8 mg/ml at 207 nm, and the re- gression equation was Y=23.654X+0.021, R=0. 999 7 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was 99.2%. The contents of total alkaloids in 60% ethanol extract, 95% ethanol and water ethanol were 38.71, 52.25 and 60.50 mg/g, respectively. The 60% ethanol ex- tract had stro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taphylo- coccus aureus and Escherichia coil; the water extractive had stronge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Escherichia colr, 95% ethanol extract had weak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ith no inhibi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accurate, simple, with good repeatability,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lkaloids content of the climbing groundsel herb; there is no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tent of total alkaloids in different solvent extracts of climbing groundsel herb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bing groundsel herb (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Total alkaloids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Antibacterial activity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木薯皮活性物质工艺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晓明 李开绵 +3 位作者 台建祥 叶剑秋 陆小静 吕飞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89-396,共8页
木薯皮乙醇提取物同时具有抗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抗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活性,为了能充分提取和利用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物质,研究了超声波提取木薯皮活性物质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 Design法设计的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 木薯皮乙醇提取物同时具有抗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抗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活性,为了能充分提取和利用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物质,研究了超声波提取木薯皮活性物质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 Design法设计的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木薯皮中抗胆碱酯酶活性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并比较了超声波提取与传统溶剂浸提的提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木薯皮中抗胆碱酯酶活性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95%,超声波功率550W,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60℃,液料比12mL/g,在此工艺条件下,木薯皮活性物质的平均得率为8.97%,质量浓度为0.5mg/mL时的AChE抑制率为54.62%,BuChE抑制率为45.7%;影响木薯皮活性物质得率的4个主要因素的显著程度排列顺序为:超声波提取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与传统溶剂浸提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得率高,提取物活性好,溶剂用量少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提取 优化 木薯皮 响应曲面法 乙酰胆碱酯酶 酰胆碱酯酶 抑制剂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胆碱酯酶活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蓝江 肖雁 +5 位作者 顾然 齐晓岚 单可人 况时祥 刘芳 官志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53-75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中两种胆碱酯酶(ChE),即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uChE)的活性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29例AD患者并33例健康老年人,采用改进的Ellman比... 目的探讨血浆中两种胆碱酯酶(ChE),即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uChE)的活性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29例AD患者并33例健康老年人,采用改进的Ellman比色法分别测定血浆中AChE及BuChE活性,并进行相关比较分析。结果AD患者血浆AChE活性(1.39±0.57)nmol/(min.ml)较正常老年人(2.16±0.86)nmol/(min.ml)低(P<0.001);而BuChE活性在AD患者和正常老年人之间无显著差异;两种ChE活性在性别和年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患者血浆AChE活性较正常老年人明显降低,这种降低与性别和年龄无关。血浆ChE活性的测定可作为AD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乙酰胆碱酯酶 丁酰胆碱酯酶 血浆
下载PDF
中国南海海岸红树真菌Xylaria sp.代谢产物在体外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罗景慧 杨迎暴 +2 位作者 林永成 陈志良 吴雄宇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 :体外研究中国南海海岸红树林真菌Xylariasp 代谢产物XyloketalA~D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Ellmen法测定AChE活性 ,考察受试化合物在体外对AChE活性及其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并就这些化合物对AChE和丁酰... 目的 :体外研究中国南海海岸红树林真菌Xylariasp 代谢产物XyloketalA~D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Ellmen法测定AChE活性 ,考察受试化合物在体外对AChE活性及其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并就这些化合物对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 (BuChE)的选择性进行比较。结果 :xyloketalA~D在体外对ACh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并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 ,IC50 值分别为 2 9 9、137 4、10 9 3和 4 2 5 6μmol/L。通过对AChE酶抑制动力学曲线进行分析发现 ,xyloketals对AChE的抑制表现为可逆非竞争性抑制。此外 ,对于另一种胆碱酯酶BuChE ,阳性药维那克林及xyloketals均表现出一定降低作用 ,但相对而言xyloketals对AChE的选择性较强。结论 :xlylketals在体外对AChE活性有可逆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表明该类化合物可能作为抗早老性痴呆 (AD)药物进行开发 ,同时该结果亦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真菌 Xylariasp 代谢产物 乙酰胆碱酯酶 活性 丁酰胆碱酯酶 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
下载PDF
千里光多酚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新星 程春梅 +2 位作者 王炯 贝玉祥 戴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研究了千里光中酚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方法: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OH法来研究千里光多酚、茶多酚对.OH的清除能力;利用.OH诱发卵磷脂脂质过氧化损伤来研究千里光多酚、茶多酚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利用.OH引发DNA损伤来研究千... 研究了千里光中酚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方法: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OH法来研究千里光多酚、茶多酚对.OH的清除能力;利用.OH诱发卵磷脂脂质过氧化损伤来研究千里光多酚、茶多酚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利用.OH引发DNA损伤来研究千里光多酚、茶多酚对DNA的抑制能力.研究表明:千里光多酚、茶多酚对.OH的IC50分别为:1.120mg/mL、0.410 mg/mL;对脂质过氧化的IC50分别为0.980 mg/mL、0.950 mg/mL;对DNA损伤的IC50分别为:0.690 mg/mL、0.140 mg/mL,这表明千里光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光多酚提取物 茶多酚 抗氧化活性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血乙酰胆碱酯酶与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蔡爱珍 王俊虹 +2 位作者 李万华 孙海鹏 何跃忠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观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全血、红细胞的乙酰胆碱酯酶和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情况,分析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①体外实验:以新鲜人血制备红细胞和血清,等量酶原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敌敌畏进行染毒后,观测... 目的观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全血、红细胞的乙酰胆碱酯酶和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情况,分析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①体外实验:以新鲜人血制备红细胞和血清,等量酶原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敌敌畏进行染毒后,观测全血、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和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染毒前后活性变化情况。②动物实验: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3组按中毒程度轻、中、重分别予敌敌畏2mg/kg、5mg/kg、7mg/kg进行肌注染毒,观测大鼠染毒前后血中全血、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和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敌敌畏中毒后,全血、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均出现降低,并且活性抑制变化趋势基本是平行的,两酶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反映的中毒程度存在差异。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不应以乙酰胆碱酯酶的分级诊断标准作为丁酰胆碱酯酶的分级诊断标准,可用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之间的差异系数加以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乙酰胆碱酯酶 丁酰胆碱酯酶活性
下载PDF
基于谱效关系的头花蓼抑菌作用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胡露 张锦 +4 位作者 蔺良才 廖尚高 严征 徐国波 李勇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37-2040,共4页
目的:明确头花蓼抗菌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和MCI柱层析技术分段制备头花蓼各组分;采用UHPLC-UV技术建立头花蓼各组分的图谱,并通过对照品对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指认;采用均匀设计,将获得的组分配制成峰组成各不相同的样... 目的:明确头花蓼抗菌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和MCI柱层析技术分段制备头花蓼各组分;采用UHPLC-UV技术建立头花蓼各组分的图谱,并通过对照品对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指认;采用均匀设计,将获得的组分配制成峰组成各不相同的样品;通过考察各样品对泌尿系统主要感染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确定它们的抑菌活性;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MIC与色谱峰峰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与抑菌活性相关的主要色谱峰,确定头花蓼抑菌作用的物质基础。结果:色谱峰没食子酸(1)、表儿茶素(6)、儿茶素(8)、芦丁(13)、槲皮素-3-O-(2″-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7)和槲皮素(18)与1/MIC关联度较好(>0.8)。结论:头花蓼抑菌作用是其多个化学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儿茶素、芦丁、槲皮素-3-O-(2″-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槲皮素是头花蓼发挥抑菌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该研究结果为头花蓼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及深层次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花蓼 抗菌作用 谱效关系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贵州金雀花抑菌活性主要成分测定 被引量:7
8
作者 余正文 杨占南 乙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5期26-27,共2页
为研究贵州金雀花不同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敏感菌、大肠杆菌、白色念株菌、鼠伤寒沙门氏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受试菌,采用体外抑菌圈法测定抑菌活... 为研究贵州金雀花不同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敏感菌、大肠杆菌、白色念株菌、鼠伤寒沙门氏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受试菌,采用体外抑菌圈法测定抑菌活性,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GC/MS法)测定活性部位成分,结果:金雀花的石油醚提取物在3mg/mL浓度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敏感菌、大肠杆菌均具有抑菌作用,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mm、12mm、10mm、8mm、9mm。GC/MS鉴定出9个化合物,脂肪酸及其酯和黄葵内酯为石油醚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它们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6.92%和22.37%。表明,脂肪酸及其酯和黄葵内酯可能是金雀花抑菌活性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花 抑菌活性 GC/MS 酯类化合物
下载PDF
鸡屎藤抑制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及活性部位的UPLC-Q-TOF-MS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冬梅 刘艾琳 +1 位作者 黄林芳 陈士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8,共5页
应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筛选发现具有丁酰胆碱酯酶(BuChE)抑制活性的中药提取物,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其活性部位进行分析和鉴别。药材经石油醚渗滤、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和... 应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筛选发现具有丁酰胆碱酯酶(BuChE)抑制活性的中药提取物,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其活性部位进行分析和鉴别。药材经石油醚渗滤、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和水煎煮后,得到4个提取部位。采用5,5'-二硫双硝基苯甲酸(DTNB)法检测BuChE活性,于412 nm波长处检测吸收度,计算提取物对BuChE的抑制率。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 8色谱柱,以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00~400 nm扫描,使用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显示,57种中药提取物中,鸡屎藤的乙酸乙酯部位显示较强的BuChE抑制活性,并从其活性部位中分析鉴定出9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分别是鸡屎藤苷、鸡屎藤苷酸、甲基鸡屎藤苷、咖啡酸-4-O-β-D-吡喃葡萄糖-鸡屎藤苷B和4个未知的环烯醚萜苷类,以及1个黄酮类成分蒙花苷。表明鸡屎藤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具有较强的BuChE抑制活性,IC50为12.415μg/mL,Q-TOF-MS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正离子信息鉴定鸡屎藤乙酸乙酯提取物中主要为环烯醚萜类成分,说明其含有的环烯醚萜苷类为抑制BuChE活性的主要成分,为进一步研究鸡屎藤活性成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屎藤 丁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高通量筛选 提取物 有效成分 UPLC-Q-TOF-MS
下载PDF
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在评估院前急性乐果中毒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翔 吴华容 +2 位作者 黄伟 方量 阮海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107,共3页
目的丁酰胆碱酯酶活性(BuChE)在院前急性乐果中毒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对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院前急性乐果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以收入院后60 d为观察终点,结局作为观察指标,... 目的丁酰胆碱酯酶活性(BuChE)在院前急性乐果中毒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对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院前急性乐果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以收入院后60 d为观察终点,结局作为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丁酰胆碱酯酶活性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计算,计算患者相应的预测指标。结果共有115例乐果中毒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丁酰胆碱酯酶活性≤30%正常值的患者23例次,占20.0%,丁酰胆碱酯酶活性〉30%正常值的患者92例次,占80.0%;死亡组丁酰胆碱酯酶活性较存活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酰胆碱酯酶活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判断院前中毒患者"潜在危重症"的最佳截断点为≤正常值30%,对危重症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76.0%,特异度为95.5%,准确度为91.3%,约登指数为0.715。结论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在急性乐果中毒患者病情评估及死亡的预测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酰胆碱酯酶活性 急性中毒 乐果 院前急救 病情评估
下载PDF
正交法优选醋炙三棱最佳炮制工艺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陆兔林 毛春芹 叶定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65-667,共3页
以三棱总黄酮、扭体镇痛法及抗凝血作用为指标 ,选择炒制温度、炒制时间、醋用量 3个因素 ,用 L9(3) 4正交设计表 ,采用综合评分和方差分析的数学分析方法 ,对三棱进行醋制工艺优选。结果表明 ,每 10 0 kg三棱用醋 2 5kg,温度 130℃ ,炒... 以三棱总黄酮、扭体镇痛法及抗凝血作用为指标 ,选择炒制温度、炒制时间、醋用量 3个因素 ,用 L9(3) 4正交设计表 ,采用综合评分和方差分析的数学分析方法 ,对三棱进行醋制工艺优选。结果表明 ,每 10 0 kg三棱用醋 2 5kg,温度 130℃ ,炒 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 正交设计 总黄酮 炮制 醋炙
下载PDF
中药三棱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新炜 段玉峰 +1 位作者 韩果萍 杨杰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2-25,共4页
简要介绍了三棱的来源、性味功能、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和资源状况,概述了三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表明三棱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三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野棉花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朝喜 田语诗 +4 位作者 李丹 魏玉情 贺冬梅 徐静伟 王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242-246,共5页
野棉花主要含有皂苷、有机酸类、甾类和挥发性成分等化学成分,主治泄泻、痢疾、黄疸、疟疾、蛔虫病、清湿热和解毒杀虫等.本文从名称考证、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野棉花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野棉花 毛莨科 药理学活性
下载PDF
树头菜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玉芬 夏海涛 颜薇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145-3148,共4页
以80%乙醇为提取溶剂,以树头菜(Crateva unilocalaris Buch.)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用响应面法优化野生树头菜黄酮的提取条件,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1.3 h、液料比28∶... 以80%乙醇为提取溶剂,以树头菜(Crateva unilocalaris Buch.)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用响应面法优化野生树头菜黄酮的提取条件,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1.3 h、液料比28∶1(mL∶g)、提取2次,树头菜黄酮提取率为0.497%。树头菜黄酮具有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615、0.415 mg/mL,其抗氧化能力高于抗坏血酸(VC)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头菜(Crateva unilocalaris buch.) 响应面法 黄酮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三棱的环二肽类成分抗凝活性 被引量:21
15
作者 刘贝 王淑美 +4 位作者 王佰灵 许亚韬 闫二磊 胡旭光 梁生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研究从三棱中分离得到的环-(酪氨酸-亮氨酸)、环-(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和环-(苯丙氨酸-酪氨酸)这3个环二肽类成分的体外抗凝活性。方法使用试剂盒测定三棱乙醇提液分离得到3个环二肽类成分对取自雄性SD大鼠腹主动脉贫血小板血浆的凝... 目的研究从三棱中分离得到的环-(酪氨酸-亮氨酸)、环-(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和环-(苯丙氨酸-酪氨酸)这3个环二肽类成分的体外抗凝活性。方法使用试剂盒测定三棱乙醇提液分离得到3个环二肽类成分对取自雄性SD大鼠腹主动脉贫血小板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结果环-(酪氨酸-亮氨酸)、环-(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和环-(苯丙氨酸-酪氨酸)均可使大鼠血浆PT、APTT和TT显著延长(P<0.1)。前二者未呈现出量效关系,后者呈现正性量效关系。结论三棱的环二肽类成分均具有抗凝活性,以环-(苯丙氨酸-酪氨酸)的抗凝作用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 环-(酪氨酸-亮氨酸) 环-(苯丙氨酸-苯丙氨酸) 环-(苯丙氨酸-酪氨酸) 抗凝血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下载PDF
粘毛蓼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常星 魏金凤 +1 位作者 刘瑜新 康文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0-553,共4页
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对粘毛蓼体外总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与6-羟基-2,5,7,8-四甲基苯并二氢吡喃-2-羧酸(Trol... 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对粘毛蓼体外总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与6-羟基-2,5,7,8-四甲基苯并二氢吡喃-2-羧酸(Trolox)及阳性对照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比较发现,粘毛蓼提取物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IC50=7.89 mg/L)的能力比BHT清除能力(IC50=18.71 mg/L)强,比BHA(IC50=3.20 mg/L)清除能力略弱;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IC50=6.67 mg/L)比BHT(IC50=7.72 mg/L)清除能力强,比BHA(IC50=1.88 mg/L)清除能力弱;还原Fe3+的能力〔FRAP=(1362.55±47.22)μmol TE/g〕比BHT〔FRAP=(1581.68±97.41)μmol TE/g〕略低。在3种提取物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最高的抗氧化能力,甲醇提取物次之。3种方法中,DPPH方法和ABTS方法相关性最高(R=0.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毛蓼 体外抗氧化活性 DPPH ABTS FRAP 中药现代化技术
下载PDF
中药三棱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李瑶 赵金双 +1 位作者 赵辉 余成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92-94,共3页
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削去外皮的干燥块茎,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临床多用生三棱和醋三棱。现对三棱的炮制、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三棱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棱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头花蓼中木脂素类降糖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叶全知 黄光辉 +3 位作者 黄豆豆 吕闪闪 吴志军 孙连娜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研究头花蓼中木脂素类成分及其降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头花蓼降糖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采用体外α-淀粉酶抑制实验对分离得到的木脂素类成分... 目的:研究头花蓼中木脂素类成分及其降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头花蓼降糖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采用体外α-淀粉酶抑制实验对分离得到的木脂素类成分进行体外活性实验。结果:从头花蓼中共分离出7个木脂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异落叶松脂醇(1)、(-)-南烛木树脂酚-2a-O-[6-O-(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酰基]-β-D-葡萄糖苷(2)、(-)-异落叶松脂素-2a-O-β-D-木吡喃糖苷(3)、(+)-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9-O-β-D-木吡喃糖苷(4)、(-)-异落叶松脂素-3a-O-β-D-葡萄糖苷(5)、nudiposide(6)、lyoniside(7)。结论:其中,化合物1、2、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7为首次从蓼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显示出了较好的体外α-淀粉酶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对体外α-淀粉酶抑制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花蓼 木脂素类 降糖活性
下载PDF
印度獐牙菜中酮及其细胞毒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左马怡 吴海燕 +3 位作者 盛誉 旷双秀 杨淬 李干鹏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58-2763,共6页
目的:研究印度獐牙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UV、IR、MS、~1H-NMR和^(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利用MTT染色法对Hep G-2、A549、PC12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从印度獐牙菜中分离鉴定了15个... 目的:研究印度獐牙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UV、IR、MS、~1H-NMR和^(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利用MTT染色法对Hep G-2、A549、PC12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从印度獐牙菜中分离鉴定了15个酮类化合物,分别为:8-O-[β-D-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1,7-二羟基-3-甲氧基酮(1)、1-羟基-3,5,8-三甲氧基酮(2)、1-羟基-3,7,8-三甲氧基酮(3)、1,3-二羟基-7-甲氧基酮(4)、1,3-二羟基-7,8-二甲氧基酮(5)、1,5-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6)、1,6-二羟基-3,7,8-三甲氧基酮(7)、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8)、7-O-β-D-吡喃葡萄糖基-1,8-二羟基-3-甲氧基酮(9)、1,3,7-三羟基酮(10)、1,2,3,4-四氢-1,4,8-三羟基-6-甲氧基酮(11)、campestroside(12)、1,2,3,4-四氢-1,4,6,8-四羟基酮(13)、1,3,7,8-四羟基酮(14)、1,3,5,8-四羟基酮(15)。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5、7、9~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6、10、13~15具有较好体外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獐牙菜 酮 化学成分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桂千金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抗菌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鹤龄 谭珍媛 +4 位作者 冯钟文 庞丽君 黄瑀莘 陈思韵 韦锦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2252-2258,共7页
目的:探讨桂千金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桂千金子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比较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的:探讨桂千金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桂千金子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比较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及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大小。测定桂千金子乙醇提取物作用后MRSA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外流DNA/RNA大分子含量、胞内蛋白含量的变化,采用电镜观察MRSA细胞形态。结果:桂千金子提取物对3种供试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5 mm,MIC为1.56~12.50 mg/mL,MBC为3.13~25.00 mg/mL,抗菌强度排序为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KP活性升高(P<0.05),各实验组与空白组外流DNA/RNA大分子含量和胞内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镜下MRSA菌体细胞变形,表面粗糙有颗粒附着。结论:桂千金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均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其抗菌作用可能与细胞壁结构破损致通透性发生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千金子 金黄色葡萄球菌 提取物 体外抗菌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