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Sn@S-1&β-Mo_(2)C串联催化剂CO_(2)氧化丙烷脱氢制丙烯性能研究
1
作者 夏瑶靓 边凯 +3 位作者 刘思蕊 王志群 张光辉 郭新闻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103,共8页
PtSn双金属催化剂因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中。然而在高温下,催化剂易产生积炭从而导致稳定性降低。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CO_(2)-PDH)因其有望在转化丙烷的同时兼具消除积炭和推动脱氢反应正向移动的特点... PtSn双金属催化剂因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中。然而在高温下,催化剂易产生积炭从而导致稳定性降低。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CO_(2)-PDH)因其有望在转化丙烷的同时兼具消除积炭和推动脱氢反应正向移动的特点,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将逆水煤气催化剂β-Mo_(2)C与丙烷脱氢催化剂PtSn@S-1串联用于CO_(2)-PDH反应中,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剂,并结合XRD、CO_(2)-TPD、C3H6-TPD及热重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CO_(2)-PDH反应中,PtSn@S-1串联加入β-Mo_(2)C后,粉末混合的串联催化剂PtSn@S-1&β-Mo_(2)C的稳定性明显提升,并在连续运转1440min内未出现失活现象,催化剂的高稳定性归因于反应过程中CO_(2)消除了部分积炭。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发现在n(CO_(2)):n(C3H8)为1.0、m(PtSn@S-1):m(β-Mo_(2)C)为1.0:0.4时,粉末混合的串联催化剂PtSn@S-1&β-Mo_(2)C在CO_(2)-PDH反应中表现出最佳性能,丙烷转化率在反应500min后稳定在43.0%以上,丙烯选择性超过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Sn@S-1 β-Mo_(2)c 串联催化剂 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
下载PDF
NiW合金基带表面c(2×2)-S超结构的硫化处理
2
作者 王雪 李成山 +1 位作者 于泽铭 樊占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53-1156,共4页
由于硫元素与氧元素化学特性相近,利用硫在Ni基带表面形成的c(2×2)-S超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氧化物缓冲层在Ni基带表面的织构.本研究提出将单质硫在120℃下挥发,利用单质硫在基带表面的吸附与脱附形成有序c(2×2)-S超结构的新技... 由于硫元素与氧元素化学特性相近,利用硫在Ni基带表面形成的c(2×2)-S超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氧化物缓冲层在Ni基带表面的织构.本研究提出将单质硫在120℃下挥发,利用单质硫在基带表面的吸附与脱附形成有序c(2×2)-S超结构的新技术路线.X光电子能谱(XPS)结果显示,采用新技术处理的金属基带表面有明显的硫元素,基带表面Ni和S的原子比例符合c(2×2)结构中S的覆盖度,即0.5的要求.在经过硫化处理后的NiW基带表面制备缓冲层,结果显示,新硫化处理技术改善了NiW基带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有利于氧化物缓冲层的外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 c(2)-s 超结构 NiW基带 缓冲层
下载PDF
C-S-H凝胶对Cd^(2+)、Zn^(2+)和Cu^(2+)的吸附固化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晶 王昕 +1 位作者 汪澜 考宏涛 《水泥》 CAS 2012年第10期9-12,共4页
以分析纯Ca(NO3)2.4H2O、Na2SiO3.9H2O和重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通过溶液反应法分别制备钙硅比为0.8和1.8的纯净及含Cd2+、Zn2+和Cu2+的C-S-H凝胶,研究了C-S-H凝胶在形成过程中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固化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钙硅比的C-S-... 以分析纯Ca(NO3)2.4H2O、Na2SiO3.9H2O和重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通过溶液反应法分别制备钙硅比为0.8和1.8的纯净及含Cd2+、Zn2+和Cu2+的C-S-H凝胶,研究了C-S-H凝胶在形成过程中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固化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钙硅比的C-S-H凝胶均能吸附固化Cd2+、Zn2+和Cu2+,重金属离子较易进入低钙硅比C-S-H凝胶夹层结构中,可以置换高钙硅比C-S-H凝胶结构中的Ca2+,在水化液相中形成Ca(OH)2。C-S-H凝胶对Cd2+和Cu2+的固化能力好于对Zn2+的,低钙硅比C-S-H凝胶对Zn2+的吸附固化作用优于高钙硅比C-S-H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H凝胶 吸附固化 cd^2+ Zn^2+ cU^2+
下载PDF
钯催化3,4-二氢嘧啶-2-硫酮C2位功能化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喜存 陈辉 朱政和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70,共9页
在钯催化下,3,4-二氢嘧啶-2-硫酮(DHPMs)与芳基磺酰肼发生脱硫偶联反应制备了一系列2-芳基嘧啶类化合物.通过1HNMR和13CNMR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以芳基磺酰肼为芳基源,具有操作简单、底物范围广、官能团耐受性... 在钯催化下,3,4-二氢嘧啶-2-硫酮(DHPMs)与芳基磺酰肼发生脱硫偶联反应制备了一系列2-芳基嘧啶类化合物.通过1HNMR和13CNMR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以芳基磺酰肼为芳基源,具有操作简单、底物范围广、官能团耐受性好等优点,是一种合成2-芳基嘧啶类化合物简单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氢嘧啶-2-硫酮 芳基磺酰肼 c—S键断裂 2-芳基嘧啶
下载PDF
C(2×2)S/Fe(001)吸附体系的SCF-X_α-MS研究
5
作者 潘然 杨忠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94-299,共6页
采用SCF-X_α-MS方法,对于C(2×2)S/Fe(001)吸附体系,选择Fe_5S和Fe_9S两种原子簇模型,研究了该吸附体系的电子结构、吸附成键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图象。结果表明,S吸附于Fe(001)单晶表面具有较强的定域性质,S原子与底物Fe原子之间的... 采用SCF-X_α-MS方法,对于C(2×2)S/Fe(001)吸附体系,选择Fe_5S和Fe_9S两种原子簇模型,研究了该吸附体系的电子结构、吸附成键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图象。结果表明,S吸附于Fe(001)单晶表面具有较强的定域性质,S原子与底物Fe原子之间的吸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S(3p)-Fe(4s,3d)之间的轨道相互作用。通过对表面吸附键长的优化,其结果与X.S.Zhang等的ARPEFS的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催化剂 S 表面 ScF-Xα-MS
下载PDF
2-苯基环己硫醇在γ-Al_(2)O_(3)和SiO_(2)负载的MoS_(2)催化剂上的脱硫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琳 周学荣 +2 位作者 李翔 王安杰 刘盛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9-251,共13页
合成了2-苯基环己硫醇(2-PCHT),在临氢和非临氢条件下研究了其在γ-Al_(2)O_(3)和SiO_(2)担载的MoS_(2)催化剂上的脱硫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N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 合成了2-苯基环己硫醇(2-PCHT),在临氢和非临氢条件下研究了其在γ-Al_(2)O_(3)和SiO_(2)担载的MoS_(2)催化剂上的脱硫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N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MoO3高度分散于载体γ-Al_(2)O_(3)和SiO_(2)中;在240℃和5.0 MPa H2条件下,2-PCHT在MoS_(2)上主要通过β消除、氢解和脱氢3条路径脱硫,其中β消除和氢解并重,氢解快于β消除;非临氢条件下,主要通过β消除、C-S键均裂(或氢解)以及脱氢3条平行路径脱硫,并以β消除为主,临氢和非临氢条件下,2-PCHT在MoS_(2)催化剂上β消除路径不同。临氢条件下,MoS_(2)/Al_(2)O_(3)的氢解活性高于MoS_(2)/SiO_(2);非临氢条件下,MoS_(2)/Al_(2)O_(3)的β消除活性高于MoS_(2)/SiO_(2)。含氮化合物哌啶对β消除路径和脱氢路径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氢解和C-S键均裂路径几乎没有影响。MoS_(2)的加氢活性以及对2-PCHT的脱硫活性均高于W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基环己硫醇 MoS_(2) 脱硫 环烷基c-s 哌啶 SiO_(2) γ-Al_(2)O_(3)
下载PDF
[(C_2H_5)_4N]_2{Fe_4S_4[S_2CN(C_2H_5)_2]_4}的晶体和分子结构
7
作者 孙宏林 田玫 《化学与粘合》 CAS 1998年第1期30-31,共2页
本文报导含类立方烷型簇核Fe4s4的金硫配位化合物[(C2H5)4N]2{Fe4S4[S2CN(C2H5)2]4}的合成、晶体和分子结构测定的结果。
关键词 类立方烷型 晶体 Fe4S4 铁驻原子簇 金硫配合物
原文传递
涂层导体用NiW合金基带表面改性研究
8
作者 王雪 李成山 +3 位作者 于泽铭 郑会玲 冀勇斌 樊占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63-1466,共4页
由于硫元素与氧元素化学特性的相近,在Ni基带表面形成硫的c(2×2)-S有序超结构有助于控制在金属Ni基带表面生长的氧化物膜的织构类型。目前,大多数关于在Ni基带表面形成c(2×2)-S超结构的研究报道,都集中于以硫化氢气体作为硫源... 由于硫元素与氧元素化学特性的相近,在Ni基带表面形成硫的c(2×2)-S有序超结构有助于控制在金属Ni基带表面生长的氧化物膜的织构类型。目前,大多数关于在Ni基带表面形成c(2×2)-S超结构的研究报道,都集中于以硫化氢气体作为硫源,采用先吸附后脱附的方法形成该结构。首次提出通过硫化铵水溶液硫化NiW合金基带,再通过热处理去除无序的物理吸附层,形成有序c(2×2)-S超结构的新技术路线。采用AES和RHEED分别对采用新硫化技术处理后的样品表面成分和结构进行研究,并通过XRD对硫化前后的NiW基带上采用化学溶液技术制备的缓冲层织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新技术处理的金属基带表面有明显的硫元素存在,并且硫在NiW合金基带表面形成了c(2×2)-S超结构。新硫化处理技术改善了NiW基带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有利于氧化物缓冲层的外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s 超结构 NiW合金基带 缓冲层
下载PDF
含二硫代甲酸酯配体铁硫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9
作者 韩聪 刘雁红 +1 位作者 黄骁南 刘伟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13-16,共4页
报道通过2–呋喃甲硫醇/十二羰基三铁/三乙胺体系所形成的中间物[(μ-2-SCH2C4H3O)(μ-CO)Fe2(CO)6]Et3NH同CS2作用生成络阴离子[(μ-2-SCH2C4H3O)(μ-S C—S—)Fe2(CO)6]后,同卤代物原位反应,合成了3个新颖的含μ–二硫代甲酸酯配体的... 报道通过2–呋喃甲硫醇/十二羰基三铁/三乙胺体系所形成的中间物[(μ-2-SCH2C4H3O)(μ-CO)Fe2(CO)6]Et3NH同CS2作用生成络阴离子[(μ-2-SCH2C4H3O)(μ-S C—S—)Fe2(CO)6]后,同卤代物原位反应,合成了3个新颖的含μ–二硫代甲酸酯配体的铁硫簇合物(μ-2-SCH2C4H3O)(μ-RS—C S)Fe2(CO)6(R=CH3、CH2Ph、CH2COOC2H5).这3个新颖配合物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硫簇合物 络阴离子[(μ-2-scH2c4H3O)(μ-sc—S-)Fe2(cO)6] 2–呋喃甲硫醇
下载PDF
DEA方法在中国电力行业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宇飞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88-392,共5页
同时使用DEA方法的C2R模型和C2GS2模型,并借助辅助模型对中国电力行业运行效率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不仅可以综合评价我国电力行业的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还可以分别讨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收益问题.然后在理论上给出了将非有效决策... 同时使用DEA方法的C2R模型和C2GS2模型,并借助辅助模型对中国电力行业运行效率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不仅可以综合评价我国电力行业的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还可以分别讨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收益问题.然后在理论上给出了将非有效决策单元调整为有效的方案.结果表明:我国只有少部分地区的电力行业运作有效,大部分地区都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方法 ^2模型 c^2GS^2模型 中国电力业 有效性评估
下载PDF
一种二阶滤波全数字功放器的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钟卫连 杨建红 王忠诚 《电声技术》 2017年第6期52-55,78,共5页
为了减小功耗,提高效率,实现电路的集成化、小巧化和贴片化,提出了一种全数字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案。采用RT9107为功率芯片,再配置优质的二阶低通滤波器,就能构成高性能的双声道全数字功率放大器。该功放器采用I2S总线输入,PWM信号输出方... 为了减小功耗,提高效率,实现电路的集成化、小巧化和贴片化,提出了一种全数字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案。采用RT9107为功率芯片,再配置优质的二阶低通滤波器,就能构成高性能的双声道全数字功率放大器。该功放器采用I2S总线输入,PWM信号输出方式,不但具有元件少,体积小的特点,而且还实现了音频信号的全数字处理。实践表明,此功率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达2×18 W,总谐波失真度加噪声(THD+N)在3%以下,电路效率可达90%以上,频率响应可达20 Hz^20 k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功放 RT9107 PWM信号 I^2S总线 I^2c总线 二阶滤波
下载PDF
Distance of Edges in the Curve Complex of a Surface
12
作者 Xiu Ying SHI Feng Chun LEI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and Exposition》 CSCD 2011年第6期1092-1096,共5页
Let S be a closed orientable surface of genus g ≥ 2,and C(S)the curve complex of S.In the paper,we introduce the concepts of 2-path between edges in C(S),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n analogue to the edge path betw... Let S be a closed orientable surface of genus g ≥ 2,and C(S)the curve complex of S.In the paper,we introduce the concepts of 2-path between edges in C(S),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n analogue to the edge path between vertices in C(S).We show that C(S)is 2P-connected,and the 2-diameter of C(S)is infin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ve complex distance of vertices 2-path between edges 2-diameter of 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