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癌c-abl基因的突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邹丽红 卢美松 徐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57-960,共4页
目的:研究c-abl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和分析正常子宫内膜11例(正常内膜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21例(良性病变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6例(不典型... 目的:研究c-abl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和分析正常子宫内膜11例(正常内膜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21例(良性病变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6例(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癌62例(子宫内膜癌组)中c-abl基因在外显子3(exon3)、外显子4区(exon4)的突变,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c-abl基因在exon3、exon4的突变总体上表现为点突变。子宫内膜癌组及不典型增生组的突变率(77.42%,56.25%)较正常内膜组及良性病变组高(0,14.2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突变率与病理类型无关,随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降低、临床分期增高及淋巴结转移而增高(P<0.05);③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abl基因在exon3、exon4区的点突变集中在3个位点,它们或单独或共同存在,影响c-abl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结论:c-abl基因在exon3、exon4区的突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突变率随着子宫内膜癌的分化、临床分期的进展和淋巴结转移而增高,该基因的突变可成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l基因 突变 子宫内膜癌 外显子3 外显子4
下载PDF
c-abl基因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突变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春凤 李萌 安牧尔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研究c-abl基因在人卵巢肿瘤组织中的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在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技术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和分析88例正常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c-abl基因在外显子3、4区的突变。结果①c-abl基因... 目的研究c-abl基因在人卵巢肿瘤组织中的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在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技术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和分析88例正常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c-abl基因在外显子3、4区的突变。结果①c-abl基因在外显子3、4区的突变总体上表现为点突变。卵巢恶性肿瘤组织及交界性肿瘤的突变率较正常及良性肿瘤组高;②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突变率与病理类型无关,随肿瘤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进展而增高;③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c-abl基因在外显子3、4的点突变集中在5个位点,它们或单独或共同存在,影响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结论c-abl基因在外显子3、4区的突变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分化、临床分期和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可成为判断该肿瘤恶性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l基因 突变 卵巢肿瘤
下载PDF
c-Abl基因在Ang 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3
作者 孙图成 周先吾 +3 位作者 李华东 陈澍 许菲 蒋雄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0-385,共6页
目的探讨c-Abl基因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构建c-Abl基因过表达和沉默的慢病毒载体,并利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构建c-Abl过表达和沉默的VSMCs。实验分6组:(1)对照组、(2)AngⅡ组、(3)STI57... 目的探讨c-Abl基因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构建c-Abl基因过表达和沉默的慢病毒载体,并利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构建c-Abl过表达和沉默的VSMCs。实验分6组:(1)对照组、(2)AngⅡ组、(3)STI571组、(4)lenti-control组、(5)lenti-cAbl-shRNA组、(6)lenti-cAbl组。(1)^(3)组为正常VSMCs,(3)组用STI571预处理,(4)^(6)组为分别利用lenti-control、lenti-cAbl-shRNA、lenti-cAbl转染VSMCs,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干预,其余实验组用AngⅡ(1×10-7 mol/L)干预30min,并用Western blot测定c-Abl和p-cAbl蛋白表达量;活性氧测定: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干预,其余实验组用AngⅡ(1×10-7 mol/L)干预36h,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其活性氧分子(ROS)、二氢罗丹明(DHR)、二氢乙啶(DHE)水平。结果 AngⅡ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lenti-cAbl组的c-Abl和pcAbl蛋白表达最强,STI571组和lenti-cAbl-shRNA组p-cAbl蛋白表达最弱,而lenti-control组与AngⅡ组c-Abl和pcAbl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AngⅡ干预36h后,VSMCs氧化应激产物(ROS、DHE、DHR)均增加,但lenti-cAbl组氧化应激水平最高,lenti-cAbl-shRNA组、STI571组的氧化应激水平较AngⅡ组有所降低。结论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过表达c-Abl基因的VSMCs细胞系获得成功;c-Abl基因表达的增加与AngⅡ刺激下VSMCs的氧化应激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c-abl基因 血管平滑肌细胞 氧化应激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hAph2β和c-abl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秦静 葛超 李锦军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3-458,共6页
目的:探讨hAph2β蛋白与c-abl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相互作用。方法: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c-abl基因和hAph2基因在肝癌细胞株及永生化人肝细胞株中的表达。脂质体转染、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h... 目的:探讨hAph2β蛋白与c-abl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相互作用。方法: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c-abl基因和hAph2基因在肝癌细胞株及永生化人肝细胞株中的表达。脂质体转染、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hAph2β与c-abl在SMMC-7721细胞中的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hAph2β和c-abl在SMMC-7721细胞中的定位。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Aph2β和c-abl蛋白在肝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统计学分析其表达差异的临床意义。结果:RT-PCR检测结果表明,c-ablmRNA在HepG2、L-02及MHCC-LM3细胞中高表达,在SMMC-7721、BEL-7402、Hep3B和Chang’sliver细胞中中度表达,而在Huh-7、MHCC-97L细胞中低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发现,hAph2总蛋白在HepG2、Huh-7、MHCC-LM3和MHCC-97L细胞中高表达,在BEL-7402、L-02细胞中低表达;c-abl蛋白在Huh-7细胞中低表达。免疫共沉淀观察发现SMMC-7721细胞中过表达的hAph2β-GFP和内源性c-abl相互作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发现hAph2β和c-abl在SMMC-7721细胞中部分共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hAph2β/c-abl蛋白在人正常肝组织、硬化肝组织、癌旁肝及原发性HCC癌组织中的强阳性率分别为:100%/50%、91.7%/100%、100%/89.5%和50.9%/19.3%,其中hAph2β和c-abl在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肝癌组织(均P<0.001),2者在56.1%(32/57)的肝癌组织中同时高或低表达。结论:hAph2β和c-abl在SMMC-7721细胞中相互作用,在原发性HCC及相关组织中共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基因表达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基因 hAph2β 基因 c-abl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梅寒芳 李荷 朱家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809-1812,共4页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过氧化氢诱导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氧化损伤及细胞周期阻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Abl和plk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原花青素对100μmol/L过氧化氢诱导6 h的PC12细胞增殖率...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过氧化氢诱导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氧化损伤及细胞周期阻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Abl和plk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原花青素对100μmol/L过氧化氢诱导6 h的PC12细胞增殖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原花青素对诱导的PC1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原花青素对诱导的PC12细胞c-Abl和plk1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过氧化氢显著降低PC12细胞增殖率(P<0.01)、显著增高PC12细胞S期分布比例(P<0.01)、显著诱导c-Abl和plk1基因蛋白水平表达增强(P<0.01)。与过氧化氢诱导组比较,原花青素剂量依赖性提高PC12细胞的增殖率(P<0.01)、缓解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周期S期阻滞(P<0.01)、降低c-Abl和plk1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P<0.01)。结论原花青素对过氧化氢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缓解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周期S期阻滞、降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c-Abl和plk1的蛋白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过氧化氢 PC12细胞 plk1基因 c-abl基因
下载PDF
Oncogene:长链非编码RNA与免疫细胞癌变研究获进展
6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5期106-106,共1页
Abelson鼠白血病病毒(A-MuLV)是一种可以诱导小鼠淋巴细胞癌变的逆转录病毒,v-Abl是A-MuLV的癌基因。Bcr-Abl癌基因是由位于人类9号染色体的c-Abl基因和22号染色体的Bcr基因断裂易位融合而成,编码的Bcr-Abl融合蛋白可以诱发人的慢... Abelson鼠白血病病毒(A-MuLV)是一种可以诱导小鼠淋巴细胞癌变的逆转录病毒,v-Abl是A-MuLV的癌基因。Bcr-Abl癌基因是由位于人类9号染色体的c-Abl基因和22号染色体的Bcr基因断裂易位融合而成,编码的Bcr-Abl融合蛋白可以诱发人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细胞癌变 BCR-ABL融合蛋白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abl基因 免疫 长链
下载PDF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对糖氧剥夺诱导的少突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竣 张莹 +2 位作者 王树坤 侯琳 袁增强 《精准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Abl)对糖氧剥夺(OGD)诱导的少突胶质细胞(OLs)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少突胶质细胞系(oli-neu),分别经OGD处理第0、3、6、9小时时采用CELL TITER-GLO(CTG)法检测oli-neu的活力,使用Anexin V-FITC... 目的探讨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Abl)对糖氧剥夺(OGD)诱导的少突胶质细胞(OLs)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少突胶质细胞系(oli-neu),分别经OGD处理第0、3、6、9小时时采用CELL TITER-GLO(CTG)法检测oli-neu的活力,使用Anexin V-FITC/PI试剂盒检测oli-neu的凋亡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oli-neu中酪氨酸245位点磷酸化的c-Abl(Y245-c-Abl)和酪氨酸182位点磷酸化的p38(p-p38)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从C 57 BL/6 J小鼠脑组织中分离并培养原代OLs,分别检测经OGD处理第0、3、6、9小时时OLs中Y245-c-Abl、p-p38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检测oli-neu经100 nmol/L ABL001预处理后再经OGD处理第6小时时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以及oli-neu内Y245-c-Abl、p-p38的相对表达水平和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d-3)和前体半胱氨酸蛋白酶-3(pro-caspased-3)蛋白比值;检测经100 nmol/L ABL001预处理后再经OGD处理第6小时时OLs中Y245-c-Abl、p-p38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oli-neu经OGD处理第0、3、6、9小时后细胞活力逐渐下降、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F=249.10、68.18,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li-neu和OLs经OGD处理第0、3、6、9小时时,各时间点细胞内Y245-c-Abl、p-p38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F=4.68~15.93,P<0.05);oli-neu经ABL001预处理再经OGD处理6 h后细胞活力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oli-neu中Y245-c-Abl和p-p38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及cleaved-caspase-3/pro-caspase-3比值明显降低(t=2.80~4.23,P<0.05)。OLs经ABL001预处理再经OGD处理6 h后,OLs中Y245-c-Abl和p-p38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3.06、3.79,P<0.05)。结论c-Abl参与了OGD诱导的oli-neu和OLs凋亡过程,而c-Abl抑制剂可以减轻细胞的凋亡,c-Abl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c-Abl-p38通路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神经胶质 糖氧剥夺 细胞低氧 原癌基因蛋白质c-abl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下载PDF
c-abl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白血病机制
8
作者 赖忠彬 孙关林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87-390,共4页
关键词 c-abl基因 生物学特性 白血病
原文传递
c-Abl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季烨龙 吴洋 +3 位作者 冷燕 张艺 张爱宁 夏中元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2-576,共5页
目的评价c-Abl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7~9周龄,体重21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6组:假手术组(S组,n=6)、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糖尿病假手术组(DS组,n=6)、糖尿病心... 目的评价c-Abl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7~9周龄,体重21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6组:假手术组(S组,n=6)、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糖尿病假手术组(DS组,n=6)、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R组,n=12)、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AVV9-siRNA-c-Abl组(DIR+c-Abl组,n=12)和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AVV9-GFP组(DIR+GFP组,n=12)。采用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柠檬酸盐缓冲液60 mg/kg的方法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DIR+c-Abl组和DIR+GFP组于糖尿病建模后4周尾静脉缓慢注射AVV9-siRNA-c-Abl和AVV9-GFP 1×1012 mg/kg。糖尿病建模后8周,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结束时记录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收缩压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取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LDH和CK-MB浓度,TTC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除S组和DS组),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c-Abl、p53、活化caspase-3的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法检测心肌组织c-Abl与p53的结合水平(c-Abl/p53)。结果IR组与S组相比、DIR组与DS组相比LVSP和±dp/dtmax降低,血清LDH和CK-MB浓度升高,凋亡指数和c-Abl/p53升高,c-Abl、p53和活化caspase-3表达上调(P<0.05);与DIR组相比,DIR+c-Abl组LVSP和±dp/dtmax升高,血清LDH和CK-MB浓度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小,凋亡指数和c-Abl/p53降低,c-Abl、p53和活化caspase-3表达下调(P<0.05),DIR+GFP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bl可能通过激活p53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癌基因蛋白质c-abl 糖尿病 心肌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c—Abl通过p53信号通路促进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屹茕 杨倩 +5 位作者 张璐 陈星华 梁伟 任志龙 陈铖 丁国华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4-449,共6页
目的研究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蛋白c-Abl在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体外培养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并用不同浓度葡萄糖不同时间刺激已分化足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印迹检测足细胞中c—Abl蛋白的表达和... 目的研究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蛋白c-Abl在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体外培养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并用不同浓度葡萄糖不同时间刺激已分化足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印迹检测足细胞中c—Abl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改变。采用c-Abl siRNA转染沉默足细胞表达c—Abl,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5mmol/L葡萄糖)、高渗对照(25mmol/L甘露醇)组、高糖组、高糖+c—Abl siRNA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及Hoechst33258染色评价足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c—Abl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足细胞内c—Abl分布的改变,免疫共沉淀法检测e—Abl与p53蛋白的结合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刺激导致足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c—Abl表达水平增加(P〈0.05),并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方式增加且存在核转移现象;同时p5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c-Abl与p53的结合水平增加(均P〈0.05)。与高糖组比较,c—Abl siRNA转染后c—Abl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核转移减弱,高糖诱导足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且c—Abl与p53结合水平降低(P〈0.05)。上述各项高渗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Abl蛋白是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促凋亡因子,其作用机制与p5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原癌基因蛋白质c-abl 细胞凋亡 糖尿病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