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0篇文章
< 1 2 2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Foretinib的合成
1
作者 赵培培 张帆 王刚 《合成化学》 CAS 2023年第9期707-713,共7页
Foretinib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而现有的合成路线普遍存在总收率较低的问题。本文以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2)作为起始原料,经醚化、硝化、亲核取代、缩合、还原环合、氯代、醚化、还原和酰化反应制得... Foretinib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而现有的合成路线普遍存在总收率较低的问题。本文以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2)作为起始原料,经醚化、硝化、亲核取代、缩合、还原环合、氯代、醚化、还原和酰化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Foretinib(1),总收率为26.06%,纯度为99.40%。Foretinib及反应中间体的结构经1H NMR和MS(ESI)确征。上述合成路线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且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tinib c-met激酶抑制剂 抗肿瘤 喹啉化合物 合成
下载PDF
新型2-吲哚酮类c-Met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首国 王洁颖 +6 位作者 颜海燕 彭涛 温晓雪 王刚 孙云波 刘曙晨 王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7-574,579,共9页
目的设计合成新型2-吲哚酮类c-Met激酶抑制剂。方法以c-Met激酶抑制剂SU11274为先导化合物,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出系列2-吲哚酮类衍生物。以2-吲哚酮为起始原料,先后经历与氯磺酸的氯磺酰化、与3的磺酰胺化、与6a^6h,7a^7h和4a^4b... 目的设计合成新型2-吲哚酮类c-Met激酶抑制剂。方法以c-Met激酶抑制剂SU11274为先导化合物,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出系列2-吲哚酮类衍生物。以2-吲哚酮为起始原料,先后经历与氯磺酸的氯磺酰化、与3的磺酰胺化、与6a^6h,7a^7h和4a^4b的缩合反应制得目标产物10a^10r,并测定它们对c-Met激酶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成功合成了设计的18个2-吲哚酮类化合物,产物结构经1H NMR和ESI-MS确证。部分化合物显示出一定的c-Met激酶和MCF-7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对目标产物进行了初步构效关系分析,为该类化合物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 c-met激酶抑制剂 2-吲哚酮 设计合成
下载PDF
新型吡啶类c-Met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平 李俊明 +6 位作者 秦婷婷 常先磊 杨洋 梁欢 祝宇 赵砚瑾 李庶心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93-98,106,共7页
以BMS-777607和E7050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11个新型的吡啶类c-Met激酶抑制剂(9a^9f和10a^10e),其结构经1H NMR和MS(ESI)表征。采用MTT法测定了9a^9f和10a^10e对人胃癌细胞株(NCIN87和GTL-16)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9a... 以BMS-777607和E7050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11个新型的吡啶类c-Met激酶抑制剂(9a^9f和10a^10e),其结构经1H NMR和MS(ESI)表征。采用MTT法测定了9a^9f和10a^10e对人胃癌细胞株(NCIN87和GTL-16)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9a,9d和10a对GTL-16的抑制活性较好,其IC_(50)分别为0.60μmol·L^(-1),1.36μmol·L^(-1)和0.93μmol·L^(-1),优于BMS-777607(2.50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et激酶抑制剂 吡啶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c-Met激酶抑制剂LY28对PC-3、NCI-H441、MDA-MB-231细胞和PC-3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莹 井维娜 +3 位作者 程捷 任刚 王敬章 刘玉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7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Y28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取对数生长期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人肺癌NCI-H441细胞及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接种于96孔板,培养24 h后分为1个对照组和14个实验组。对照组用...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Y28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取对数生长期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人肺癌NCI-H441细胞及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接种于96孔板,培养24 h后分为1个对照组和14个实验组。对照组用0.04%DMSO的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分别用0.1、1、10、20、40、80、100μmol/L的LY28、克唑替尼培养,每组3个复孔。各组细胞置于培养箱中孵育72 h后弃培养基,每孔加入0.5 mg/m L的MTT溶液100μL。培养箱中孵育4 h,在酶标仪570 nm波长处检测各孔光密度(OD)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Graphpad Prism5软件计算LY28、克唑替尼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IC50值。2制作PC-3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挑选模型裸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包括LY28 10 mg/kg组、LY28 20 mg/kg组、LY28 40mg/kg组及克唑替尼组),每组8只。给药组分组当天即开始每天单次灌胃给予10 mg/kg的LY28、20 mg/kg的LY28、40 mg/kg的LY28、40 mg/kg的克唑替尼,周期21 d。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结束后处死裸鼠,剥离肿瘤组织。称瘤重并计算抑瘤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Met、p-Met、Akt、p-Akt、ERK1/2及p-ERK1/2。结果 LY28对PC-3、MDA-MB-231、NCI-H441细胞的IC50分别为(10.154±1.209)、(18.946±2.457)、(29.868±3.493)μmol/L,克唑替尼对PC-3、MDA-MB-231、NCI-H441细胞的IC50分别为(19.105±2.970)、(39.818±5.694)、(34.982±4.977)μmol/L。LY28对PC-3、MDA-MB-231、NCI-H441细胞的IC50均低于克唑替尼(P均<0.05)。LY28 10 mg/kg组、LY28 20 mg/kg组、LY28 40 mg/kg组、克唑替尼组抑瘤率分别为38.38%、67.17%、80.30%、77.27%。与模型组比较,LY28 10 mg/kg组、LY28 20 mg/kg组、LY28 40 mg/kg组及克唑替尼组p-MET及其下游信号p-Akt、p-ERK1/2水平降低(P均<0.05),且LY28 40 mg/kg组<LY28 20 mg/kg组<LY28 10mg/kg组(P均<0.05)。结论 LY28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能是通过抑制c-Met信号通路磷酸化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克唑替尼 前列腺癌 肺癌 乳腺癌 半数抑制浓度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蛋白激酶B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下载PDF
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赵宝港 齐一琳 王强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2期48-48,50,共2页
c-Met是异二聚体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亚族的原型成员,并且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受体。HGF与其受体c-Met的结合启动了许多的细胞信号传导,HGF/c-Met信号失调与许多恶性肿瘤的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cMet激酶已成为癌症药物开发的... c-Met是异二聚体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亚族的原型成员,并且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受体。HGF与其受体c-Met的结合启动了许多的细胞信号传导,HGF/c-Met信号失调与许多恶性肿瘤的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cMet激酶已成为癌症药物开发的新希望。该综述旨在总结近年来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药物化学开发的进展,作为潜在的抗癌药物,肯定会有助于未来研究人员在发现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方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et激酶 HGF/c-met通路 c-met抑制 肿瘤
下载PDF
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梁丹 易颖 +1 位作者 黄为福 农先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目的研究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TKIs)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治疗对标准治疗方案失败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2个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的晚期实体瘤患者,采用了MT... 目的研究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TKIs)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治疗对标准治疗方案失败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2个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的晚期实体瘤患者,采用了MTKIs联合ICIs的治疗方案,回顾性研究该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共纳入21例患者,截至2023年3月1日,整体人群ORR为38%,DCR为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0个月,中位生存期(mOS)为15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肺炎、口腔溃疡等。结论对于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实体瘤患者,MTKIs和ICIs联合治疗方法可能是一种治疗选择,但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以及探索出最有可能从这种治疗方法中获益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 免疫检查点抑制 实体肿瘤 标准治疗方案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血液毒性真实世界研究
7
作者 董俊丽 宋海斌 +1 位作者 张韶辉 郭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目的 基于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分析3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上市后的不良事件(AEs)信号,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共29个季度AEs... 目的 基于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分析3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上市后的不良事件(AEs)信号,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共29个季度AEs,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CDK4/6抑制剂AEs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CDK4/6抑制剂相关性血液毒性报告共有7 872份,各抑制剂血液毒性AEs占总AEs比例依次为哌柏西利(80.31%)>瑞博西利(15.36%)>阿贝西利(4.33%)。血液毒性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哌柏西利(2 982/6 322,47.17%)和瑞博西利(613/1 209,50.70%)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报告占比较阿贝西利(117/341,34.31%)更高,血液毒性主要发生在药物开始使用后60 d内(1 630,61.86%),哌柏西利中位时间最长,且用药90 d后仍有32.9%的患者存在血液毒性,不同CDK4/6抑制剂血液毒性临床表现及发生强度存在差异。结论 哌柏西利、阿贝西利、瑞博西利均会导致明显的血液毒性,其中阿贝西利致血液毒性报告最少,但要警惕阿贝西利致贫血后导致死亡的风险。用药后的2个月内密切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关注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等水平,警惕CDK4/6抑制剂相关血液AE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 血液毒性 药品不良反应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蛋白激酶CK2及其抑制剂在肿瘤多药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凌娜 徐贵国 +3 位作者 高铭泽 李玮璐 汲晨锋 王海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58-266,273,共10页
肿瘤耐药性是临床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蛋白激酶CK2是一种高度保守、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磷酸化数百种底物。CK2的激活及过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CK2通过多种机制和信号通... 肿瘤耐药性是临床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蛋白激酶CK2是一种高度保守、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磷酸化数百种底物。CK2的激活及过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CK2通过多种机制和信号通路参与耐药细胞中药物的外排、DNA损伤修复以及药物逃逸反应等,并调控耐药细胞中分子伴侣的活性。本研究主要对蛋白激酶CK2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肿瘤多药耐药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CK2抑制剂在血液系统肿瘤、乳腺癌、胃癌、肺癌等多种实体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为临床上开发新的肿瘤耐药分子标志物以及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K2 CK2抑制 肿瘤 多药耐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muvatinib的合成
9
作者 陶燕 吴安琪 王前进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74-76,共3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muvatinib的合成方法,以水杨腈为起始原料,经酯化、环化、关环、氯化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4-氯-苯并呋喃并[3,2-d]嘧啶;以1,3苯并二氧戊环-5-甲胺为原料,以N,N’-硫羰基二咪唑(TCDI)为硫代酰...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muvatinib的合成方法,以水杨腈为起始原料,经酯化、环化、关环、氯化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4-氯-苯并呋喃并[3,2-d]嘧啶;以1,3苯并二氧戊环-5-甲胺为原料,以N,N’-硫羰基二咪唑(TCDI)为硫代酰胺试剂,与哌嗪合成关键中间体N-(1,3-亚甲二氧基苯-5-甲基)-4-哌嗪-1-硫代酰胺;两个中间体经亲核取代得到最终产物Amuvatinib,总收率41.1%。该方法操作简便,反应后处理相对简单,产物结构经过1H NMR和MS确认,纯度可达9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uvatinib 酪氨酸激酶抑制 合成
下载PDF
微小RNA-150及靶基因SRC激酶信号抑制剂1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10
作者 李孝成 陈俞宏 韦征霞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38-344,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150及靶基因SRC激酶信号抑制剂1(SRCIN1)在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LEDVT组,另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150及靶基因SRC激酶信号抑制剂1(SRCIN1)在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LEDVT组,另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的外周静脉血,并分离内皮祖细胞。通过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NA-150的表达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NA-150的靶基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RCIN1蛋白的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检测内皮祖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EDVT组内皮祖细胞中miRNA-150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SRCIN1是miRNA-150的靶基因;在野生型SRCIN1中,与转染miRNA-NC的细胞相比,转染miRNA-150 agomir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在突变型SRCIN1中,miRNA-150对SRCIN1的负向调控作用消失。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miRNA-150antagomir组内皮祖细胞相比,miRNA-150 agomir组内皮祖细胞中SRCIN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LDVT组内皮祖细胞中SRCIN1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MTT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miRNA-150antagomir组相比,miRNA-150 agomir组的吸光度(OD)值在48、72 h时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miRNA-150在内皮祖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LEDVT的发生、发展有关。高表达的miRNA-150可能通过靶向SRCIN1促进内皮祖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治疗LEDVT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微小RNA-150 SRC激酶信号抑制1 内皮祖细胞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11
作者 熊坚威 李强 +6 位作者 唐涛 张立鑫 英保 赵开烽 熊永福 李敬东 武国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PD-1抗体治疗。观察肿瘤反应、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转化手术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65例病人的客观缓解率为49.2%(32/65),疾病控制率为89.2%(58/65),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0例,疾病稳定26例,疾病进展7例。65例病人中,18例转化为可切除肝癌,行R0手术切除,转化手术率为27.6%(18/65)。6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5个月。65例病人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4.5个月(95%CI为12.3~16.6个月)、8.8个月(95%CI为6.9~10.6个月)。65例病人治疗后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病人出现短暂的肝功能异常。3级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均在1周内恢复。部分病人合并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其中1例(1.5%)因顽固性呕吐停用TACE治疗,5例因治疗过程中严重肝功能损伤停用仑伐替尼,2例因严重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停用卡瑞利珠单抗,1例因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停用替雷利珠单抗,1例因顽固消化道出血停用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其他治疗病人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经药物减量及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TACE+TKIs+PD-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可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酪氨酸激酶抑制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临床疗效
下载PDF
3种口服Janus激酶抑制剂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综合评价
12
作者 殷科蕊 吴紫阳 +4 位作者 汪皖青 杭永付 王子涵 张晶晶 朱建国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9-1425,共7页
目的 对乌帕替尼、阿布昔替尼和巴瑞替尼3种口服Janus激酶抑制剂(JAKi)治疗特应性皮炎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方法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可及性、创新性6个维度进行评价。使用Meta分析评价3种口服JAK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检索国... 目的 对乌帕替尼、阿布昔替尼和巴瑞替尼3种口服Janus激酶抑制剂(JAKi)治疗特应性皮炎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方法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可及性、创新性6个维度进行评价。使用Meta分析评价3种口服JAK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检索国内外药物经济学研究并计算各JAKi治疗费用以评价经济性;结合文献和药品说明书等评价适宜性;使用问卷调查评价3种口服JAKi的可及性;从JAKi的作用机制角度阐述其创新性。结果 安全性方面,乌帕替尼30 mg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OR=1.47,95%CI(1.04,2.08),P=0.03]和鼻咽炎发生率[OR=1.44,95%CI(1.06,1.95),P=0.02]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巴瑞替尼4 mg组的鼻咽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OR=2.24,95%CI(1.39,3.61),P=0.000 8]和巴瑞替尼2 mg组[OR=0.48,95%CI(0.31,0.74),P=0.001]。有效性方面,3种口服JAKi无论剂量如何,有效性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且乌帕替尼和阿布昔替尼的有效性呈剂量依赖性(P<0.000 1)。经济性方面,巴瑞替尼的年治疗费用最低(13 870.0元),但其在我国没有获批AD适应证;其次为乌帕替尼(27 192.5元)。3种JAKi的总体适宜性较好,但均不适用于重度肝损伤患者。巴瑞替尼的可获得率最高(59.4%),但在我国医保体系下乌帕替尼的可负担性较好。3种JAKi中,乌帕替尼与阿布昔替尼的创新性更优。结论 3种口服JAKi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安全性可控,有效性良好;考虑到医保报销问题,建议我国患者优先使用乌帕替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激酶抑制 特应性皮炎 临床综合评价 乌帕替尼 阿布昔替尼 巴瑞替尼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疗效的单臂meta分析
13
作者 邵丽华 宋海侠 +4 位作者 祁月潇 董玉梅 郭丽云 蔡雅琴 魏世鸿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1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BCBM)中的疗效。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4月11日数据库(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中TKIs治疗Her-2阳性BCBM的临床研究,采用STATA 17.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项研究,...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BCBM)中的疗效。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4月11日数据库(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中TKIs治疗Her-2阳性BCBM的临床研究,采用STATA 17.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项研究,其中3项关于TKIs单药治疗,12项关于联合治疗,meta分析显示TKIs单药治疗的疗效欠佳,与未使用TKIs治疗相比总生存期(OS)差异不显著(P>0.05),但TKIs联合治疗的疗效改善,与未使用TKIs治疗、未使用抗Her-2治疗或仅基于曲妥珠单抗治疗相比,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神经系统(CNS)进展为TKIs单药或联合药物治疗的主要进展方式,发生率为59.0%~82.2%,而TKIs联合放疗的CNS复发率降低为22.9%。结论基于TKIs的联合治疗能够改善Her-2阳性BCBM的预后,但CNS复发率仍然很高,TKIs联合放疗能够降低CNS复发率,但相关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较少,需更多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确定最佳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阳性乳腺癌 脑转移 酪氨酸激酶抑制 META分析
下载PDF
Janus激酶抑制剂在皮肤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柴淑芳 李俊琴 +1 位作者 张志祥 李新华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期156-160,共5页
Janus激酶(JAK)抑制剂是一种抑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的药物,可选择性抑制JAK家族,近几年已成为治疗许多炎症性皮肤病的新方案。JAK/STAT通路是一种细胞内信号通路,细胞因子通过该通路引起疾病。使用JAK抑制剂可... Janus激酶(JAK)抑制剂是一种抑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的药物,可选择性抑制JAK家族,近几年已成为治疗许多炎症性皮肤病的新方案。JAK/STAT通路是一种细胞内信号通路,细胞因子通过该通路引起疾病。使用JAK抑制剂可能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用策略。本文对JAK抑制剂治疗皮肤病的机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Janus激酶抑制 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
下载PDF
含吡唑酮基团的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作为EGFR/VEGFR-2双靶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15
作者 许佳敏 魏洪磊 +3 位作者 李亚鑫 杨磊夫 莫善雁 胡利明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250-260,281,共12页
双靶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克服药物抗性和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设计并合成了含有吡唑酮基团的喹唑啉衍生物作为EGFR/VEGFR-2双靶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标化合物由喹唑啉中间体和吡唑酮中间体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 双靶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克服药物抗性和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设计并合成了含有吡唑酮基团的喹唑啉衍生物作为EGFR/VEGFR-2双靶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标化合物由喹唑啉中间体和吡唑酮中间体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喹唑啉中间体以2,3,4-三羟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酯化、硝化、还原、氯化和环化等反应合成;吡唑酮中间体以4-取代苯基肼盐酸盐为原料,通过甲基化和氧化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采用ADP-Glo激酶活性检测方法和CCK-8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EGFR和VEGFR-2的抑制活性以及对Hela细胞、A549细胞、HUVEC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其对EGFR和VEGFR-2抑制活性IC_(50)值为10~899 nM,15~712 nM;对部分在分子水平测定表现出较高活性的化合物进行了抗增殖活性测定,所选定的化合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_(50)值为10~267 nM,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半抑制浓度IC_(50)值为11~433 nM,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几乎没有表现出抑制活性。对在细胞和分子水平测试均表现出良好活性的化合物5l通过分子对接研究发现其能够很好地结合在EGFR激酶和VEGFR-2激酶的活性口袋中。本研究为发现EGFR和VEGFR-2双靶标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噁烷并喹唑啉 吡唑酮 双靶标抑制 酪氨酸激酶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或化疗栓塞术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对比研究
16
作者 陈路皓 杨奕 +4 位作者 张精文 刘琦 卢俊蓉 侯英文 刘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3-548,共6页
目的探索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chemotherapy,HAIC)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 目的探索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chemotherapy,HAIC)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HCC患者101例,其中50例患者接受TACE+TKI+ICI治疗,51例患者接受HAIC+TKI+ICI治疗。比较两组的OS、PFS,并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以评估方案的安全性。结果TACE+TKI+ICI组中位PFS为12.0个月,HAIC+TKI+ICI组为11.0个月(P=0.030)。TACE+TKI+ICI组中位OS未达到,HAIC+TKI+ICI组为14.6个月(P=0.005)。TACE+TKI+ICI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总胆红素升高(46.0%)及肝功能损伤(26.0%),HAIC+TKI+ICI组则为白蛋白降低(62.7%)、乏力(39.2%)及胃肠道反应(31.4%)。结论TACE+TKI+ICI方案有着更佳的远期生存获益,而HAIC+TKI+ICI方案能更好地维持患者的肝功能储备,两种方案均未出现意外的毒性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灌注术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酪氨酸激酶抑制 免疫治疗 联合疗法
下载PDF
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期间左心功能的关系
17
作者 张瑶 李倩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期间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入选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收治的115例老年NSCLC患者作为... 目的 探讨血清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期间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入选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收治的115例老年NSCLC患者作为病例组(NSCLC组);另以同期在医院接受体检的115例65岁以上老年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NSCLC组均接受吉非替尼治疗,21天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检查治疗前、治疗3周期、6周期时血清HIF-1α与左心功能,对照组仅在NSCLC组治疗前同步检查。比较不同治疗时期老年晚期NSCLC患者血清HIF-1α与左心功能,并分析血清HIF-1α与老年NSCLC患者EGFR-TKI治疗期间左心功能的关系。结果 NSCLC组患者血清HIF-1α、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老年晚期NSCLC患者治疗3周期、6周期时LVEF、LVEDV均低于治疗前,血清HIF-1α、LVESV高于治疗前,治疗6周期时LVEDD、LVESD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老年晚期NSCLC患者EGFR-TKI治疗期间血清HIF-1α与LVEF、LVEDV呈负相关(r<0,P<0.05),与LVEDD、LVESD、LVESV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血清HIF-1α在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中表达上调,并且随着EGFR-TKI治疗周期延长血清HIF-1α表达处于升高趋势,血清HIF-1α表达上调与老年晚期NSCLC患者EGFR-TKI治疗期间左心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低氧诱导因子-1Α 左心功能 酪氨酸激酶抑制
下载PDF
放疗联合PD-1抑制剂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MSS型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及安全性
18
作者 丁宇轩 郭沥泞 +1 位作者 沈佳怡 王丽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3-1297,共5页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程序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微卫星稳定(MSS)型或错配修复正常(pMMR)型结直肠癌肝转移(CCL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25例MSS型CCLM患...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程序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微卫星稳定(MSS)型或错配修复正常(pMMR)型结直肠癌肝转移(CCL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25例MSS型CCLM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观察组(n=12)和对照组(n=13)。观察组给予放疗联合PD-1抑制剂及TKI治疗,对照组给予TKI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期以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长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放疗联合PD-1抑制剂及TKI药物的治疗方案与单用TKI对比,提高了MSS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值得进一步验证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放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 酪氨酸激酶抑制 肝转移
下载PDF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6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戴紫港 周晓曦 +1 位作者 张义成 黄亮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分析应用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及疗效不佳患者的后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应用BTK抑制剂(包括奥布替尼、泽布替尼)联合传统化疗诱导治疗的P... 目的:分析应用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及疗效不佳患者的后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应用BTK抑制剂(包括奥布替尼、泽布替尼)联合传统化疗诱导治疗的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PCNSL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62.5岁。病灶数目以多发为主,占56%;病理分型以非生发中心B细胞(non-GCB)型为主,占62%;双表达型占38%;9例患者有初诊脑脊液生化数据,脑脊液蛋白升高者占78%;7例患者有基因测序结果,MYD88突变占57%,CD79B突变占43%;16例患者中9例(56%)接受奥布替尼联合传统化疗治疗,7例(44%)接受泽布替尼联合传统化疗治疗;16例患者的总体反应率(ORR)为69%。5例疗效不佳的患者中,4例为多发病灶,4例为双表达类型,3例具有MYD88突变;2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序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auto-HSCT+CAR-T),获得完全缓解。结论:BTK抑制剂联合传统化疗治疗PCNSL患者的ORR为69%,多发病灶、双表达、MYD88突变可能是疗效差的因素。auto-HSCT+CAR-T可能是BTK抑制剂联合传统化疗治疗PCNSL疗效不佳患者可行的后续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抑制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介导肝细胞癌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的机制及应对策略
20
作者 葛晓英 郑丹 +2 位作者 江雪 鲍蕾蕾 卞俊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80-1284,共5页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是肝细胞癌系统治疗的重要进展,但由于其持续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会导致肿瘤缺氧增加,加速缺氧微环境的发展,促进缺氧诱导因子(HIF)表达,进而导致肿瘤患者对TKI耐药。本文从代谢重编程、癌及癌相关基因的异常...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是肝细胞癌系统治疗的重要进展,但由于其持续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会导致肿瘤缺氧增加,加速缺氧微环境的发展,促进缺氧诱导因子(HIF)表达,进而导致肿瘤患者对TKI耐药。本文从代谢重编程、癌及癌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铁死亡等方面总结了HIF介导肝细胞癌对TKI耐药的作用机制,并归纳耐药应对策略,以期为临床解决TKI耐药问题提供参考。结果发现,HIF/糖酵解轴抑制剂(如异黄酮染料木素、辛伐他汀等)可基于代谢重编程机制改善TKI耐药,癌基因靶向抑制剂和TKI的联合应用(如辣椒素和索拉非尼联合)可基于癌及癌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机制改善TKI耐药,脂肪酸合酶抑制剂(如奥利司他)可基于铁死亡机制改善TKI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酪氨酸激酶抑制 耐药 缺氧诱导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