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N0T1/T2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赵淑艳 马云海 +5 位作者 尹哲 詹想想 刘彬 文天鋆 程若川 钱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分析c N0T1/T2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区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探讨其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合理范围。方法:以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同一治疗组连续收治的c N0T1/T2期的... 目的:分析c N0T1/T2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区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探讨其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合理范围。方法:以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同一治疗组连续收治的c N0T1/T2期的532例P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加预防性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统计分析性别、年龄、原发灶肿瘤直径及病灶数目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c N0 T1/T2期PTC患者年龄>45岁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s,CLNs)转移率为27.0%(67/248),≤45岁的CLNs转移率为44.0%(125/284),χ2=16.584,P=0.000;女性的CLNs转移率为34.9%(150/430),男性的CLNs转移率为41.2%(42/102),χ2=1.415,P=0.234;多灶癌的CLNs转移率为40.0%(76/190),单灶癌的CLNs转移率为33.9%(116/342),χ2=2.103,P=0.147;非微小癌的CLNs转移率为50.3%(80/159),微小癌的CLNs转移率为30.0%(112/373),χ2=19.893,P=0.000;病灶数目与患侧中央区淋巴结(ipsilater central lymph nodes,Ipsi-CLNs)转移不相关(χ2=0.884,P=0.347)、单侧病灶的肿瘤直径与Ipsi-CLNs转移相关(χ2=6.648,P=0.010);病灶数目与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ralateral central lymph nodes,Cont-CLNs)转移不相关(χ2=0.202,P=0.653)、单侧病灶的肿瘤直径与Cont-CLNs转移相关(χ2=17.268,P=0.000);双侧多灶癌的肿瘤直径与喉返神经后中央区淋巴结(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central lymph nodes,LNpr RLN-CLNs)转移相关,(χ2=4.260,P=0.039)、左、右单侧单灶的肿瘤直径与LN-pr RLN-CLNs转移不相关(χ2=0.166,P=0.684;χ2=3.226,P=0.072)。结论:推荐对c N0 T1/T2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在有技术保障的情况下应常规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合理的清扫范围推荐为:(1)单侧非微小癌和双侧多灶癌尤其年龄≤45岁者,均应行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2)单侧单灶或多灶微小癌仅行患侧中央区清扫;(3)一般无须常规清扫右侧喉返神经后淋巴结,但对于双侧非微小癌、右侧非微小癌仍应注意右喉返神经后淋巴结的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cn0t1/t2期 中央区淋巴结 转移规律
下载PDF
纳米碳示踪剂用于cN0T1/T2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龚勤俭 张莹华 +2 位作者 杨再军 马洁 李志辉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应用于cN0T1/T2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cN0T1/T2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踪剂组(76例)和常规组(77...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应用于cN0T1/T2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cN0T1/T2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踪剂组(76例)和常规组(77例),其中踪剂组接受术中注射纳米碳示踪剂并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常规组接受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采用SPSS 21.0进行临床数据分析,围术期指标及淋巴结清扫数量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复发率采用χ2检验;预后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淋巴结检出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踪剂组人均清扫淋巴结数量为(9.3±2.3)枚、淋巴结检出阳性率95.1%,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踪剂组在术后1 d、3 d、术后3个月血钙和PTH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踪剂组甲状旁腺受损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在喉返神经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踪剂组复发率(15.8%)明显低于常规组(29.9%),P<0.05。两组组内复发与未复发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24个月总生存率为91.5%,不同淋巴结清扫数量与生存预后无相关性。体重指数、淋巴结平均直径、医师经验是纳米碳示踪剂检出淋巴结清扫数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纳米碳示踪剂能够明显增加cN0T1/T2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同时对预防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纳米管 淋巴转移 淋巴结切除术 cn0t1/t2期
原文传递
cN0 T1/T2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淑艳 程若川 +4 位作者 马云海 苏艳军 刘彬 文天鋆 钱军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83-288,共6页
目的分析CN0T1/T2期PT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探讨其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合理范围。方法以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同一治疗组连续收治的CN0T1/T2期的891例P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CN0T1/T2期PT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探讨其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合理范围。方法以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同一治疗组连续收治的CN0T1/T2期的891例P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加预防性双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通过统计学分析寻找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大量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中央区各区域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①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P=0.002)、年龄(P=0.002),原发肿瘤是否多灶(P=0.000)、肿瘤直径(P=0.000)及是否合并桥本氏病(P=0.031)对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P=0.010),肿瘤直径(P=0.000)对大量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患者年龄(P=0.000,P=0.011)与肿瘤直径(P=0.000,P=0.000)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OR值分别为0.962,2.856)及大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OR值分别为0.969,3.012)的独立危险因素。②病灶数目与Ipsi-CLNs、Cont-CLNs转移不相关(P=0.347、P=0.653)、单侧病灶的肿瘤直径与Ipsi-CLNs、Cont-CLNs转移相关(P=0.010、P=0.000);双侧多灶癌的肿瘤直径与LN-prRLN-CLNs转移相关(P=0.019),左、右单侧单灶的肿瘤直径与LN-prRLN-CLNs转移不相关(P=0.684、P=0.072)。结论推荐对cN0T1AT2期PTC在有技术保障的情况下应常规行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合理的清扫范围推荐为:①单侧非微小癌和双侧多灶癌尤其年龄W55岁者,均应行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②单侧单灶或多灶微小癌仅行患侧颈中央区清扫;③一般无需常规清扫颈中央区右侧喉返神经后淋巴结,但对于双侧非微小癌、右侧非微小癌仍应注意右喉返神经后淋巴结的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cn0t1/t2期 中央区淋巴结 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