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Wind Speed, Stay Cable Inclination Angle and Wind Yaw Angle on Formation of Rivulets
1
作者 毕继红 武骥 +1 位作者 关键 王剑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6年第6期508-515,共8页
Combining lubrication theory and CFD technology, a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he rain-wind-induced vibration(RWIV). Based on Spalart-Allmaras(S-A)turbulence type, COMSOL software is adopted to ca... Combining lubrication theory and CFD technology, a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he rain-wind-induced vibration(RWIV). Based on Spalart-Allmaras(S-A)turbulence type, COMSOL software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wind pressure coefficient and wind friction coefficient that vary with the location and time. To verify the verac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is method,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rivulets at different wind speeds are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Furthermore, the time, location, height and width of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rivulets are analyzed at different wind speeds, cable inclination angles and wind yaw ang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 influencing factors mentioned above have great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rivulet, and the influencing tendency, range and degree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n-wind-induced vibration RIVULET wind speed wind yaw angle cable inclination angle
下载PDF
Wavelet-Based Nonstationary Wind Speed Model in Dongting Lake Cable-Stayed Bridge 被引量:3
2
作者 Xuhui He Jun Fang +1 位作者 Andrew Scanlon Zhengqing Chen 《Engineering(科研)》 2010年第11期895-903,共9页
The wind-rain induced vibration phenomena in the Dongting Lake Bridge (DLB) can be observed every year, and the field measurements of wind speed data of the bridge are usually nonstationary. Nonstationary wind speed c... The wind-rain induced vibration phenomena in the Dongting Lake Bridge (DLB) can be observed every year, and the field measurements of wind speed data of the bridge are usually nonstationary. Nonstationary wind speed can be decomposed into a deterministic time-varying mean wind speed and a zero-mean stationary fluctuating wind speed component. By using wavelet transform (WT), the time-varying mean wind speed is extracted and a nonstationary wind speed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wind characteristics of turbulence intensity, integral scale and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he bridge are calculated from the typical wind samples recorded by the two anemometers installed on the DLB using the proposed nonstationary wind speed model based on W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calculated by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and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he compar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avelet-based nonstationary wind speed model is more reasonable and appropriate than the EMD-based nonstationary and traditional stationary models for characterizing wind speed in analysis of wind-rain-induced vibration of cab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VARYING Mean WIND speed NONSTATIONARY WIND speed Model cable-STAYED Bridge Wavelet Transform (WT) WIND Characteristic Wind-Rain-Induced Vibration
下载PDF
Dynamics analysis of drawing cables for pipe robot over long distance
3
作者 邓宗全 王少纯 +1 位作者 胡明 姜生源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3年第1期55-59,共5页
Focusing on the speed control problem,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on the stick slip phenomena of cable driven by pipe robot and the critical conditions of stick slip. By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field experiments, the... Focusing on the speed control problem,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on the stick slip phenomena of cable driven by pipe robot and the critical conditions of stick slip. By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field experiment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has been proved to be practical and valid. The result is of considerable theoretical value in the speed control for pipe robot on receiving and putting 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 robot cable stick slip phenomena speed control
下载PDF
收缩徐变对高速铁路斜拉桥单箱单室混合梁位移的影响及调控
4
作者 秦煜 张鑫 +3 位作者 曾永平 刁志帅 王亭 王威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7,共7页
以某主跨300 m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合梁斜拉桥为背景,运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其数值模型,进行桥塔、桥面板、箱梁等混凝土构件收缩徐变对主梁位移影响研究,并提出主梁位移调控措施。结果表明:成桥10年后,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 以某主跨300 m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合梁斜拉桥为背景,运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其数值模型,进行桥塔、桥面板、箱梁等混凝土构件收缩徐变对主梁位移影响研究,并提出主梁位移调控措施。结果表明:成桥10年后,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跨中主梁向下位移共计79 mm,桥塔、桥面板、箱梁收缩徐变的影响占比在施工阶段分别为58%,32%和10%,在运营阶段分别为48%,38%和14%;跨中主梁向下位移的主要原因是桥塔和桥面板变形,混凝土收缩徐变缩小了桥塔竖向及桥面板纵桥向尺寸,改变了斜拉索锚点位置及索力,导致主梁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分别产生56和18 mm的向下位移;预抬高斜拉索的桥塔锚点位置10 mm,可消除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钢梁架设初始误差;混凝土桥面板预制后存放6个月、桥塔采用低徐变混凝土、成桥后延迟90 d铺轨等措施,能改善混凝土收缩徐变对单箱单室混合梁位移的不利影响,可减小跨中主梁向下位移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斜拉桥 收缩 徐变 单箱单室混合梁 位移
下载PDF
罕遇地震下高速铁路大跨矮塔斜拉桥减隔震性能研究
5
作者 谢明志 袁晶莲 +2 位作者 郭世杰 杨永清 黄胜前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7,共17页
为研究不同减隔震装置对高速铁路大跨矮塔斜拉桥的减隔震机理,以某(90+180+90)m矮塔斜拉桥为研究背景,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摩擦摆支座、黏滞阻尼器和减隔震组合装置的减震效果及桥梁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 为研究不同减隔震装置对高速铁路大跨矮塔斜拉桥的减隔震机理,以某(90+180+90)m矮塔斜拉桥为研究背景,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摩擦摆支座、黏滞阻尼器和减隔震组合装置的减震效果及桥梁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全桥主塔处采用摩擦摆支座和黏滞阻尼器的组合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抗震问题,优化后选取摩擦系数为0.06、曲率半径为2 m的摩擦摆支座和阻尼系数为12000 kN·(m·s^(-1))-α、阻尼指数α为0.8的黏滞阻尼器;相比于单独使用摩擦摆支座或黏滞阻尼器,减隔震组合装置可大幅度减小全桥各关键截面的内力、桥墩位移及梁端转角,显著提升桥梁的抗震性能,剪力和弯矩的减震率分别达70.85%和76.94%,桥墩墩顶位移减震率达76.08%;各关键截面安全系数均大于1,结构均处于弹性范围,满足桥梁抗震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矮塔斜拉桥 罕遇地震 减隔震性能 摩擦摆支座 黏滞阻尼器 组合支座
下载PDF
梁桁组合结构高铁斜拉桥的收缩徐变分析——以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为例
6
作者 徐斌 卢皓 张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7,共8页
梁桁组合结构高铁斜拉桥中,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桥面线性的平顺性及行车的舒适性有直接影响,是桥上能够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因素。因此,为分析收缩徐变对梁桁组合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依托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铁汉江特大桥工程,采用CEB-FIP90... 梁桁组合结构高铁斜拉桥中,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桥面线性的平顺性及行车的舒适性有直接影响,是桥上能够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因素。因此,为分析收缩徐变对梁桁组合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依托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铁汉江特大桥工程,采用CEB-FIP90徐变计算模型,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收缩徐变影响下主要构件的内力和变形,评价各主要受力构件刚度变化对徐变变形的贡献程度,研究改善收缩徐变变形措施。结果表明:(1)收缩徐变引起主梁跨中下挠、桥塔向跨中侧偏移,同时引起主梁和桥塔的压缩变形,5年完成的收缩徐变变形占前10年的70%以上,且主梁产生的收缩徐变贡献超过50%;(2)收缩徐变引起斜拉索索力松弛,运营30年的最大变化率在5%以内;(3)收缩徐变引起主梁应力及上下缘应力差变化,随着运营时间增加主梁跨中区域应力差增大明显,主要表现在下缘压应力储备降低;(4)随着桥塔刚度、主梁刚度、加劲钢桁刚度增大,收缩徐变引起的变形有所减小,而斜拉索刚度则产生相反的趋势。(5)延长铺轨时间、适当增加底板钢束面积、增加斜拉索索力以及在跨中加劲钢桁上弦灌注混凝土可有效降低主梁跨中徐变下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斜拉桥 梁桁组合结构 有限元分析 收缩徐变 徐变计算模型 刚度
下载PDF
高速铁路主跨320 m钢-混部分斜拉桥无砟轨道适应性研究
7
作者 王俊冬 欧阳辉来 +2 位作者 魏周春 苏成光 高天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5,共7页
南玉高铁六景郁江特大桥设计将钢-混部分斜拉桥结构引入时速350 km高速铁路领域,而300 m级以上大跨度桥上无砟轨道的竖向变形极易超限,影响列车通过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系统研究在此大跨桥梁结构上铺设无砟轨道的适应性十分必要。通... 南玉高铁六景郁江特大桥设计将钢-混部分斜拉桥结构引入时速350 km高速铁路领域,而300 m级以上大跨度桥上无砟轨道的竖向变形极易超限,影响列车通过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系统研究在此大跨桥梁结构上铺设无砟轨道的适应性十分必要。通过建立有限元及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组合工况下无砟轨道结构的变形特点及动力特性,运用60 m弦测法探究各工况下无砟轨道的线形变化规律,从而确定大跨度钢-混部分斜拉桥铺设无砟轨道的适应性,并对设计和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在各种不利组合荷载作用下,桥上无砟轨道结构强度满足规范要求,列车通过大桥的各项安全性与舒适性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斜拉索升降温是影响无砟轨道线形标准的两大主因,应在无砟轨道施工前确保足够的沉降观测期和收缩徐变释放期,并充分考虑拉索的保温设计;在温度组合荷载作用下,桥上无砟轨道的60 m弦测不平顺幅值为6.79 mm,满足高速铁路静态验收标准;但在叠加列车荷载和收缩徐变后,变形弦测值均出现Ⅱ级及以上超限,通过合理设置预拱度后可有效改善轨道平顺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 钢-混部分斜拉桥 无砟轨道 车-轨-桥耦合 60 m弦测法 轨道不平顺
下载PDF
静风荷载下大跨斜拉桥上无缝线路受力与变形
8
作者 张鹏飞 温月 李兆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3,共7页
大跨度斜拉桥在自然风场中易因自身柔度特性发生位移变形。为研究静风荷载作用下大跨斜拉桥上CRTS(China Railway Track System)双块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桥梁及轨道结构在空间三向的力学性能分布规律,参照某一四线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工... 大跨度斜拉桥在自然风场中易因自身柔度特性发生位移变形。为研究静风荷载作用下大跨斜拉桥上CRTS(China Railway Track System)双块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桥梁及轨道结构在空间三向的力学性能分布规律,参照某一四线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工程实例,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大跨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精细化空间耦合模型,分析了横桥向静风荷载作用下桥梁体系及桥上轨道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桥梁及桥上轨道结构三向(应)力最大值基本分布在斜拉桥跨中及边墩附近;各结构三向(应)力中,底座板、桥梁结构纵向应力峰值最大,约为横向应力峰值的8倍,约为竖向应力峰值的7倍、15倍,轨道板结构表现为横向应力峰值最大,且与其余两向应力峰值之间差距较小;各结构三向位移中,横向、竖向位移均在跨中及附近达到最大值,纵向位移在斜拉桥边墩附近达到最大值,其中,横向位移峰值是其余两向位移峰值的20余倍;桥梁两侧构件竖向、纵向位移方向相反,即桥梁表现为静风作用下的倾覆、弯曲倾向。研究成果可为风环境中大跨斜拉桥上线路设计、维护检修以及健康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斜拉桥 静风荷载 桥上轨道结构
下载PDF
基于共建共享模式的高铁隧道5G/4G覆盖策略
9
作者 张涛 刘莹莹 +1 位作者 张磊 马亚南 《邮电设计技术》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针对西部高铁线路隧道占比大的特点,基于共建共享模式,深入研究了高铁隧道5G/4G频率规划、网络覆盖、基站设备选型及泄漏电缆的使用等策略,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高铁隧道无线网络覆盖,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共建共享 高铁隧道 5G/4G网络覆盖 泄漏电缆
下载PDF
国产Zn-5%Al-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高钒封闭索丝耐久性研究
10
作者 方舟 付俊杰 +3 位作者 史普安 马嘉豪 陈彬磊 王哲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7,共6页
以国家速滑馆首次应用的国产Zn-5%Al-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高钒封闭索丝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性能、基本特性及耐久性等进行研究。采用了国家速滑馆内部高空索体实际服役环境处的大气暴露试验方式,综合考虑索在加工安装过程中易产生的损伤,... 以国家速滑馆首次应用的国产Zn-5%Al-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高钒封闭索丝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性能、基本特性及耐久性等进行研究。采用了国家速滑馆内部高空索体实际服役环境处的大气暴露试验方式,综合考虑索在加工安装过程中易产生的损伤,对索丝试件进行了划痕、刮擦、焊点的预制缺陷设计,研究了含预制缺陷的国产Zn-5%Al-稀土合金镀层高钒封闭索丝在真实使用环境中的大气腐蚀行为规律,并采用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索丝在服役环境大气腐蚀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及不同缺陷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安装过程中在索丝表面合金镀层产生的划痕、刮擦、焊点等损伤,会破坏合金镀层的完整性。大气暴露试验和力学性能试验中,三类缺陷对索丝金属镀层防大气腐蚀性能和单丝抗拉强度均有负面影响,其中焊点缺陷影响最大,单丝抗拉强度下降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速滑馆 Zn-5%Al-混合稀土合金镀层 国产高钒封闭索 大气暴露试验 耐久性
下载PDF
高速铁路小角度跨越高速公路桥梁方案研究
11
作者 王斌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5期38-42,共5页
新建广州至汕尾高速铁路跨越深汕西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夹角仅为26°。为了确定高速铁路跨越高速公路桥梁的合理设计方案,从功能要求、受力性能、轨道平顺性、经济性能、施工对高速公路的干扰、运营期维养等方面进行综合比... 新建广州至汕尾高速铁路跨越深汕西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夹角仅为26°。为了确定高速铁路跨越高速公路桥梁的合理设计方案,从功能要求、受力性能、轨道平顺性、经济性能、施工对高速公路的干扰、运营期维养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研究结果表明,主跨160m的拱承斜拉桥为该桥的合理桥式方案。通过结构体系、拱塔轴线线形、拱塔截面型式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拱承斜拉桥的合理结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跨越高速公路 方案比选 拱承斜拉桥 中承式拱桥 结构体系
下载PDF
桥梁刚度变化对高速铁路独塔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李波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9-26,共8页
以高速铁路独塔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建立车-轨-桥耦合系统的空间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开展高速铁路斜拉桥的车-轨-桥耦合振动的仿真分析。通过改变材料弹性模量的方式调整桥塔和主梁刚度,研究桥梁刚度变化对桥梁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规律... 以高速铁路独塔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建立车-轨-桥耦合系统的空间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开展高速铁路斜拉桥的车-轨-桥耦合振动的仿真分析。通过改变材料弹性模量的方式调整桥塔和主梁刚度,研究桥梁刚度变化对桥梁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桥塔刚度的增大,主梁跨中竖向和塔顶纵向位移响应逐渐减小,其峰值减幅分别为7.57%和10%;随着主梁刚度的减小,主梁跨中竖向位移和塔顶纵向位移峰值呈逐渐递增趋势,主梁刚度变化对车体竖向加速度和Sperling竖向舒适度指标影响相对较大;相比于桥塔刚度的变化,主梁刚度变化对车-桥振动响应的影响更大;整体上,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独塔斜拉桥 车-桥耦合振动 桥梁刚度 动力分析
下载PDF
温度-轨道不平顺组合激励下车-轨-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鹏鑫 邢书科 +3 位作者 王兆刚 郭玉鹏 杨宇栓 杨荣山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研究温度-轨道不平顺组合激励下千米级矮塔斜拉桥上无砟轨道的行车安全,根据运营环境确定温度荷载工况,并采用ANSYS进行静力分析,确定最不利温度荷载工况。基于车-轨-桥耦合动力分析理论,分析温度-轨道不平顺组合激励下千米级的矮塔... 为研究温度-轨道不平顺组合激励下千米级矮塔斜拉桥上无砟轨道的行车安全,根据运营环境确定温度荷载工况,并采用ANSYS进行静力分析,确定最不利温度荷载工况。基于车-轨-桥耦合动力分析理论,分析温度-轨道不平顺组合激励下千米级的矮塔斜拉桥上无砟轨道行驶高速列车的动力响应,计算不同行车速度对车辆和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并根据现有规范标准,评价千米级的矮塔斜拉桥上无砟轨道的行车安全,提出温度-轨道不平顺组合激励下桥上安全行车的舒适行驶速度范围。分析结果表明:以350km/h设计行车速度过桥时,动车、拖车垂向加速度最大值分别为0.8 m/s^(2)和0.66 m/s^(2),各动力响应数据均处于优良水平,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车体的加速度最值与行车速度呈正相关趋势;行车速度为400 km/h时,动车车体垂向加速度最大值为0.95 m/s^(2),是行车速度为250 km/h的1.48倍;当车速达到400 km/h时,Sperling舒适性指标由“优秀”转为“良好”,行车舒适度相对较差。为保证桥上行车安全,建议行车速度不超过400 k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斜拉桥 无砟轨道 组合不平顺 动力响应
下载PDF
对数律和指数律风剖面的差异分析及其对桥梁抗风性能评价的影响
14
作者 毛汇 杨詠昕 +2 位作者 朱进波 郑史雄 葛耀君 《结构工程师》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现有的公路桥梁抗风设计采用指数律风速剖面来计算各个基准高度的平均风速,然而气象学实践和一些国家规范中早已采用对数律风速剖面,两种风速剖面在不同高度处的平均风速差异及其对桥梁抗风的影响应当值得关注。对比了不同地表粗糙类型... 现有的公路桥梁抗风设计采用指数律风速剖面来计算各个基准高度的平均风速,然而气象学实践和一些国家规范中早已采用对数律风速剖面,两种风速剖面在不同高度处的平均风速差异及其对桥梁抗风的影响应当值得关注。对比了不同地表粗糙类型下对数律模型和指数律模型在不同高度处的风速差异,并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了实桥在风荷载下的位移和桥塔弯矩差异。结果表明,在地表粗糙度较大和离地高度较大时,对数律和指数律模型的风速差异较为明显,风荷载的差异对桥梁内力和位移造成的影响不可忽略。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这两种风速剖面模型在高空处的准确性,以更好地指导桥梁的抗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剖面 平均风速 斜拉桥 风荷载 静风响应
下载PDF
高铁大跨度斜拉桥上无砟轨道变形适应性理论与试验研究
15
作者 郑纬奇 朱志辉 +2 位作者 盛兴旺 李的平 郭舜哲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6-1297,共12页
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应用无砟轨道可提高线路平顺性和稳定性,消除线路的潜在限速点,统一轨道类型,减少轨道线路运维成本,是我国高速铁路的重要技术创新。依托世界首座无砟轨道大跨度斜拉桥-昌吉赣客专赣州赣江特大桥,建立大跨度斜拉桥... 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应用无砟轨道可提高线路平顺性和稳定性,消除线路的潜在限速点,统一轨道类型,减少轨道线路运维成本,是我国高速铁路的重要技术创新。依托世界首座无砟轨道大跨度斜拉桥-昌吉赣客专赣州赣江特大桥,建立大跨度斜拉桥-无砟轨道体系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模型,探明了大跨度斜拉桥-无砟轨道一体化体系的变形特征,设计并制作了大跨度斜拉桥上无砟轨道变形适应性的等效比例室内试验模型,开展了大跨度斜拉桥上无砟轨道变形适应性理论与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大跨度桥上无砟轨道的不同长度、隔离层类型及布置方式的影响,研究了在各类变形条件下大跨度斜拉桥上无砟轨道的变形跟随性和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度斜拉桥梁端转角和主梁整体挠曲变形仍可依据现行规范中的中小桥梁相关限值进行控制;应合理控制斜拉桥主梁节间的局部变形,避免桥上无砟轨道层间出现脱空离缝;提出了大跨度斜拉桥上单元式无砟轨道设置橡胶隔离层的技术方案,论证了橡胶隔离层的应用效果,建立了桥上无砟轨道橡胶隔离层的“缓冲作用”理念和轨道层间“隔而不离”的设计目标,显著提高了桥上无砟轨道的变形适应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上无砟轨道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度斜拉桥 无砟轨道 隔离层 变形适应性 试验研究
下载PDF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主桥设计
16
作者 康炜 卢皓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主桥为主跨420 m的梁桁组合结构双塔斜拉桥,采用半飘浮体系。主梁采用钢桁加劲PC箱梁,梁高3.0 m,桥面全宽17 m。PC箱梁采用C55混凝土,单箱四室等高截面,加劲桁采用渐变三角桁式,材质为Q370qE钢,桁高9.4 m。斜拉索采...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主桥为主跨420 m的梁桁组合结构双塔斜拉桥,采用半飘浮体系。主梁采用钢桁加劲PC箱梁,梁高3.0 m,桥面全宽17 m。PC箱梁采用C55混凝土,单箱四室等高截面,加劲桁采用渐变三角桁式,材质为Q370qE钢,桁高9.4 m。斜拉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770 MPa的镀锌平行钢丝,双索面扇形布置。桥塔采用花瓶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塔高186.5 m,基础采用∅3 m的钻孔灌注桩,按长短桩设计。结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整体刚度性能优越,具有良好的颤振稳定性,设置的风嘴能有效抑制涡激振动,采取加劲钢桁上弦杆灌注混凝土、延迟铺轨时间等措施能有效控制主梁的收缩徐变,桥面线形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斜拉桥 半飘浮体系 钢桁加劲PC箱梁 斜拉索 受力分析 桥梁设计
下载PDF
电驱动海洋绞车自动排缆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晓进 赵延明 敬明洋 《机械工程师》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为了克服海洋环境下作业绞车时常出现空槽、乱缆、夹缆等排缆故障,综合考虑海浪、负载、缆绳、摩擦等因素,并通过缆绳张力引入外部干扰,建立起电驱动海洋绞车自动排缆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排缆丝杆转速响应,结果表明:海洋绞车运... 为了克服海洋环境下作业绞车时常出现空槽、乱缆、夹缆等排缆故障,综合考虑海浪、负载、缆绳、摩擦等因素,并通过缆绳张力引入外部干扰,建立起电驱动海洋绞车自动排缆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排缆丝杆转速响应,结果表明:海洋绞车运行过程中外部环境、绞车自身特性的变化,致使排缆丝杆转速的幅值、周期发生变化,易出现排缆误差,为电驱动海洋绞车自动排缆协同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绞车 排缆系统 仿真分析 丝杆转速
下载PDF
大跨度矮塔斜拉桥建造关键控制因素研究
18
作者 陈杰 宋飞 王法武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5期53-57,共5页
新建淮北至宿州至蚌埠高铁淮河特大桥采用(124+248+124)m矮塔斜拉桥跨越淮河。本文介绍了工程概况,施工方案,通过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主要从斜拉索第一次张拉力比值及二次张拉时序、预应力施工对徐变的影响、刚构体系对顶力、合龙温度... 新建淮北至宿州至蚌埠高铁淮河特大桥采用(124+248+124)m矮塔斜拉桥跨越淮河。本文介绍了工程概况,施工方案,通过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主要从斜拉索第一次张拉力比值及二次张拉时序、预应力施工对徐变的影响、刚构体系对顶力、合龙温度对刚构墩受力影响等施工关键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斜拉索第一次张拉力比值,二次张拉时序、跨中底板束及顶板束预应力施工对控制工后徐变影响明显,塔梁墩固结体系梁体合龙前施工对顶力、合龙温度对刚构墩受力影响较大,施工过程应严格控制这些关键因素以提高成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梁 大跨度 矮塔斜拉桥 施工控制
下载PDF
温度对车载高压电缆终端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潘贵翔 辛东立 +4 位作者 刘骁 孙传铭 刘凯 高国强 吴广宁 《四川电力技术》 2024年第2期51-57,93,共8页
电缆终端作为高速列车的一个重要设备,在接触网与列车之间的能量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电缆终端界面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严重影响着电缆终端的绝缘性能与列车的行车安全。通过实验的方法,制作了含有不同长度气隙的电缆终端试验品,... 电缆终端作为高速列车的一个重要设备,在接触网与列车之间的能量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电缆终端界面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严重影响着电缆终端的绝缘性能与列车的行车安全。通过实验的方法,制作了含有不同长度气隙的电缆终端试验品,并在27.5 kV的电压条件下进行了实验,探究了不同缺陷长度的电缆终端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局部放电特性。结果表明,相同气隙长度的电缆终端在27.5 kV的电压条件下,其局部放电量随着环境温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据这一特性可以知道在一定的电压等级之下,电缆终端的放电量主要受温度影响,当超过某一温度后,由于温升导致的电缆终端内部压力变化成为影响局部放电量的主要因素,并且随着气隙长度的增加,同一温度下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呈现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高压电缆 电缆终端 界面 气隙 碳痕 温度 局部放电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斜拉桥刚度理论分析与设计参数研究
20
作者 孙宗磊 郭辉 向律楷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6-1736,共11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斜拉桥的刚度特征以及合理结构设计参数,采用理论公式推导、数值分析等手段,得到结构设计参数刚度影响解析公式及其影响规律,用于指导桥梁设计。首先引入索梁活载刚度比的概念,通过建立斜拉桥主梁多点支承连续梁... 为研究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斜拉桥的刚度特征以及合理结构设计参数,采用理论公式推导、数值分析等手段,得到结构设计参数刚度影响解析公式及其影响规律,用于指导桥梁设计。首先引入索梁活载刚度比的概念,通过建立斜拉桥主梁多点支承连续梁的三弯矩方程得到主梁刚度,通过考虑主塔变形和拉索伸长量得到斜拉索等效刚度,进而给出斜拉桥整体刚度、索梁活载刚度比和主梁跨中挠度的理论公式,并基于理论公式得出主梁惯性矩、斜拉索倾角、塔高以及拉索面积对斜拉桥整体刚度的影响。以广湛铁路东平水道特大桥主桥(67.5+60+60+350+60+60+67.5)m钢箱混合组合梁无砟轨道斜拉桥为例,通过对比跨中活载位移理论解与数值解验证本文理论公式的准确性,进而采用理论公式分析结构设计参数对桥梁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拉索倾角增大或者塔高增加,主梁的跨中位移先减小后增大,索梁活载刚度比先增大再减小,拉索倾角为29.2°~73.9°时主梁跨中位移达到最小值36.4 cm,此时索梁活载刚度比为15.4。随着主梁的梁高增加,主梁跨中位移减小,索梁活载刚度比减小,但是减小幅度较为缓慢。拉索面积增大,主梁跨中活载位移减小,索梁活载刚度比增加。提出了桥梁合理梁高、塔高和斜拉索规格及拉索面积。桥梁结构静动力检算、桥上轨道静态高低不平顺验算以及无砟轨道受力与层间压缩量等检算结果均表明,该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行车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斜拉桥 混合组合梁 索梁活载刚度比 静力分析 车桥耦合动力分析 轨道静态高低不平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