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erodynamic problems of cable-stayed bridges spanning over one thousand meters 被引量:1
1
作者 Chen Airong Ma Rujin Wang Dalei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09年第3期16-22,共7页
The elongating of cable-stayed bridge brings a series of aerodynamic problems. First of all,geometric nonlinear effect of extreme long cable is much more significant for cable-stayed bridge spanning over one thousand ... The elongating of cable-stayed bridge brings a series of aerodynamic problems. First of all,geometric nonlinear effect of extreme long cable is much more significant for cable-stayed bridge spanning over one thousand meters. Lateral static wind load will generate additional displacement of long cables,which causes the decrease of supporting rigidity of the whole bridge and the change of dynamic properties. Wind load,being the controlling load in the design of cable-stayed bridge,is a critical problem and needs to be solved. Meanwhile,research on suitable system between pylon and deck indicates fixed-fixed connection system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improvement performance of cable-stayed bridges under longitudinal wind load. In order to obtain aerodynamic parameters of cable-stayed bridge spanning over one thousand meters,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flutter derivatives of full bridge aero-elastic model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Furthermore,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and Reynolds number effect are detaile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le-stayed bridge dynamic properties suitable system between pylon and deck Reynolds number effect flutter derivatives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to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f Long-Spanned Cable-Stayed Bridge
2
作者 孟庆成 齐欣 李乔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7年第2期117-121,共5页
The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applied to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 of the Nanjing Third Yangtze River Bridge is introduced. The System makes it possible to get the structure capabilities and enviro... The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applied to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 of the Nanjing Third Yangtze River Bridge is introduced. The System makes it possible to get the structure capabilities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of the bridge at the predetermined moment. It sends the collected data over a long distance to an assigned position for display and analysis. The related methods and working condition of the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are discussed. The measured data during 48 h are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for the closure of the bri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on control Health monitoring Wireless monitoring Data collection Steel pylon cable-stayed bridge
下载PDF
Seismic experimental study on a concrete pylon from a typical medium span cable-stayed bridge 被引量:3
3
作者 Yan XU Shijie ZENG +1 位作者 Xinzhi DUAN Dongbing JI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8年第3期401-411,共11页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eismic design codes of bridges in China, cable-stayed bridges have been usually required to remain elastic even subjected to strong earthquakes. However, the possibilities of pylon plastic b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eismic design codes of bridges in China, cable-stayed bridges have been usually required to remain elastic even subjected to strong earthquakes. However, the possibilities of pylon plastic behavior were revealed in recent earthquake damages. The lack of due diligence in the nonlinear seismic behavior of the pylon has caused a blurry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uch widely built though less strong earthquake experienced structures. In light of this point, a 1/20 scaled concrete pylon model which from a typical medium span cable-stayed bridge was designed and tested on the shaking table longitudinally.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seismic behavior of the pylon were measured, evaluated and compared to reveal its vulnerable parts and nonlinear seismic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parts of the concrete pylon remain elastic even under very strong excitations, which means a sufficient safety margin for current pylon longitudinal design. The most vulnerable parts of the pylon appeared first at the pylon bottom region, cracks opening and closing at the pylon bottom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test, and then extended to the lower column and middle column around the lower str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le-stayed bridge pylon shaking table test seismic behavior
原文传递
V型桥塔竖转转轴设计与受力性能研究
4
作者 白路轶 顾小岗 张波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5期101-104,M0011,共5页
以宁波中兴大桥为背景,针对矮塔斜拉桥V型桥塔竖转施工转轴受力性能展开研究。转轴在桥塔转动过程中,受集中荷载效应较大,易产生破坏,威胁桥梁建造安全,V型桥塔对拉不同步转动受力性能更为复杂。建立桥塔竖转整体计算模型,分析集中荷载... 以宁波中兴大桥为背景,针对矮塔斜拉桥V型桥塔竖转施工转轴受力性能展开研究。转轴在桥塔转动过程中,受集中荷载效应较大,易产生破坏,威胁桥梁建造安全,V型桥塔对拉不同步转动受力性能更为复杂。建立桥塔竖转整体计算模型,分析集中荷载效应最不利施工状态;根据最不利施工状态建立竖转转轴局部分析模型,分析其局部受力性能。结果表明,V型桥塔在竖转施工过程中,转轴的强度和刚度均能满足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塔斜拉桥 V型桥塔 竖转转轴 转体施工 受力性能
下载PDF
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混凝土箱梁温度梯度取值研究
5
作者 李鑫 《江西建材》 2024年第4期98-100,共3页
为研究矮塔斜拉桥混凝土箱梁施工期的温度梯度取值,文中以广东东平水道矮塔斜拉桥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一年施工期内混凝土箱梁的实测温度结果,通过假设检验、参数估计、极值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温度样本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箱梁顶底... 为研究矮塔斜拉桥混凝土箱梁施工期的温度梯度取值,文中以广东东平水道矮塔斜拉桥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一年施工期内混凝土箱梁的实测温度结果,通过假设检验、参数估计、极值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温度样本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箱梁顶底板东西两侧的温差分布不同,特别是顶板的东西两侧温差累计概率分布差异较大;箱梁顶板最大正温差出现在西侧位置处,最大负温差出现在东侧,而底板最大负温差与最大正温差均出现在东侧;箱梁混凝土顶板的梯度升降标准值可偏于安全地,取22.5℃,梯度降温可以取9.0℃,底板的梯度升降标准值可偏于安全地,取5.5℃,梯度降温可以取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塔斜拉桥 混凝土箱梁 温度梯度 累积概率分布 统计学方法
下载PDF
矮塔斜拉桥斜拉索设计参数优化分析
6
作者 农升伟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6期88-91,共4页
为分析矮塔斜拉桥的受力性能,以太原河汾大跨度矮塔斜拉桥为工程案例,针对斜拉索设计参数,选择斜拉索面积,斜拉索间距以及无索区长度作为分析参数,分别选取受力性能最差的斜拉索应力、主梁跨中挠度以及主梁截面最不利应力三个指标作为... 为分析矮塔斜拉桥的受力性能,以太原河汾大跨度矮塔斜拉桥为工程案例,针对斜拉索设计参数,选择斜拉索面积,斜拉索间距以及无索区长度作为分析参数,分别选取受力性能最差的斜拉索应力、主梁跨中挠度以及主梁截面最不利应力三个指标作为目标函数,定义结构综合目标函数W。根据正交试验方法的参数分析,确定了矮塔斜拉桥斜拉索最优参数组合,同时采用极差分析法对结构综合目标W进行分析,获得斜拉索设计参数对矮塔斜拉桥受力性能的敏感性及显著性。结果表明,矮塔斜拉桥斜拉索设计参数最优组合为:斜拉索面积为原设计的1.2倍、斜拉索间距4.0 m、无索区长度30 m,较原设计方案主梁应力减小了9.9%,主梁挠度减小了3.0%,斜拉索应力减小了7.4%;综合结构主要力学指标来看,参数敏感性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斜拉索间距、斜拉索面积以及无索区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塔斜拉桥 斜拉索 正交试验 参数优化分析
下载PDF
双幅同步转体矮塔斜拉桥设计 被引量:23
7
作者 文望青 林骋 +1 位作者 王斌 王伟民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广州市增城区新新公路跨广深铁路桥采用(114+96)m双幅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分幅跨越既有铁路。该桥主桥为塔墩梁固结体系,主梁采用单箱三室截面斜腹板变高箱梁,为平衡跨度不对称引起的不平衡重,主跨与边跨板厚采用不对称设计。桥塔采... 广州市增城区新新公路跨广深铁路桥采用(114+96)m双幅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分幅跨越既有铁路。该桥主桥为塔墩梁固结体系,主梁采用单箱三室截面斜腹板变高箱梁,为平衡跨度不对称引起的不平衡重,主跨与边跨板厚采用不对称设计。桥塔采用顺桥向人字形独柱混凝土塔,桥面以上高31.0 m;斜拉索采用强度为1860 MPa的钢绞线拉索,单索面双排扇形布置;主墩采用矩形实体混凝土墩,群桩基础。采用转体过程角度控制图指导双幅桥同步转体施工,转体结构最大悬臂长114 m,设计转体吨位为3.2万吨。经验算,结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幅斜拉桥 塔墩梁固结体系 主梁 矮塔 转体施工 结构受力 桥梁设计
下载PDF
高铁大跨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6
8
作者 谢明志 魏昌辛 +3 位作者 杨永清 李晓斌 张克跃 张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5-41,48,共8页
研究目的:为确保高铁大跨矮塔斜拉桥高效、高精度的施工控制,使结构安全可控,且成桥内力、线形及索力满足设计要求,本文以新建怀邵衡铁路沅江特大桥(90+180+90)m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根据理论计算、结构力学特点及工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研究目的:为确保高铁大跨矮塔斜拉桥高效、高精度的施工控制,使结构安全可控,且成桥内力、线形及索力满足设计要求,本文以新建怀邵衡铁路沅江特大桥(90+180+90)m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根据理论计算、结构力学特点及工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建立适用于该复杂体系的施工控制体系,重点开展参数敏感性分析以探明力学行为特点,并建立线形控制、索力控制、应力控制计算及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研究结论:(1)主梁变形及应力受梁体自重、预应力和斜拉索索力影响最大,混凝土收缩徐变和索梁塔温差均为影响成桥索力及塔偏的敏感因素;(2)与常规大跨斜拉桥相比,二者力学行为差异大;(3)理论及实践表明,采用的控制系统、计算分析处理方法确保了主梁线形平顺、应力安全可控、索力均匀,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类似复杂结构的施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大跨矮塔斜拉桥 高速铁路 施工监控 参数敏感性
下载PDF
斜拉桥索塔低回缩环向预应力锚固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曾永平 陈克坚 +2 位作者 袁明 陈思孝 戴胜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5,共5页
为设计一种新型的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预应力锚固结构,避免采用常用环向预应力索塔锚固结构带来的局限性,在调查分析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锚固区环向预应力损失的原理出发研究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措施,提出了新型的低回缩环向预应力锚固... 为设计一种新型的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预应力锚固结构,避免采用常用环向预应力索塔锚固结构带来的局限性,在调查分析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锚固区环向预应力损失的原理出发研究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措施,提出了新型的低回缩环向预应力锚固结构方案。以韩家沱长江特大桥索塔锚固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索塔低回缩环向预应力锚固结构和U形环向预应力锚固结构,并对这2种方案的有效预应力及预应力作用下索塔锚固区混凝土应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低回缩环向预应力锚固结构可显著减少预应力损失且有效应力沿程分布均匀,索塔锚固区的混凝土应力分布也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索塔锚固结构 环向预应力 低回缩预应力锚具 预应力损失
下载PDF
漳州战备大桥设计——三跨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箱梁桥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凯 陈亨锦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3,共3页
漳州战备大桥为双塔单索面三跨连续矮塔斜拉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 ,主桥孔跨布置为 ( 80 .8+132 +80 .8)m ,采用塔梁固结 ,塔梁与墩分离 ,墩顶设支座的结构形式。主要介绍主梁、主塔及斜拉索等方面的设计。
关键词 矮塔斜拉桥 预应力混凝土梁 箱形梁 桥塔 斜拉索 桥梁设计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矮塔斜拉桥地震主导振型识别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谢明志 杨永清 +3 位作者 张明 赵金钢 李晓斌 郑克川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56,共7页
研究目的:为探明高速铁路矮塔斜拉桥地震响应特性,以某主跨(90+180+90)m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基于理论推导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采用平均模态应变能系数为指标,开展该桥型地震作用下主导振型识别,研究其动力特性.研究结论:(1)平均模态... 研究目的:为探明高速铁路矮塔斜拉桥地震响应特性,以某主跨(90+180+90)m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基于理论推导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采用平均模态应变能系数为指标,开展该桥型地震作用下主导振型识别,研究其动力特性.研究结论:(1)平均模态应变能系数能同时考虑结构及地震动特性,可作为矮塔斜拉桥振型识别指标,具有高效、精确等特点;(2)梁式体系矮塔斜拉桥在x和z方向主导振型较y方向敏感,反映出结构在这两个方向的动力效应更显著;(3)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对比可得出,考虑主导振型组合能满足实际工程需求,桥梁主导振型识别对掌握结构地震响应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地震损伤分析、桥梁减隔震设计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大跨矮塔斜拉桥 高速铁路 主导振型 平均模态应变能系数
下载PDF
钢-混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力学行为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15
12
作者 肖林 刘丽芳 +1 位作者 卫星 刘德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3-930,944,共9页
为了解斜拉桥钢-混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力学行为并对结构设计进行优化,以重庆嘉悦大桥为依托,通过足尺模型试验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对比分析,对钢-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力学性能、荷载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索塔锚... 为了解斜拉桥钢-混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力学行为并对结构设计进行优化,以重庆嘉悦大桥为依托,通过足尺模型试验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对比分析,对钢-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力学性能、荷载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索塔锚固区混凝土主拉应力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进而提出了结构优化设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钢锚箱与混凝土塔壁的应力水平较低,应力分布均匀流畅;钢锚箱与混凝土塔壁的相对滑移值均很小,最大值仅0.029 mm;剪力键的抗剪刚度对混凝土端塔壁的主拉应力水平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当刚度增加5倍,混凝土端塔壁主拉应力减少了17.3%;该桥所采用的组合索塔锚固区结构参数是安全、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塔斜拉桥 索塔锚固结构 钢-混组合结构 模型试验 传力机理 优化分析
下载PDF
银湖矮塔斜拉桥无索区长度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凤奎 蔺鹏臻 +2 位作者 陈权 甘燕燕 楼松庆 《铁道标准设计》 2004年第5期11-13,共3页
结合银湖矮塔斜拉桥 ,分析独塔两跨矮塔斜拉桥边支座无索区长度和塔根无索区长度对活载作用下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影响 ,得出无索区长度的合理取值范围 ,对进一步认识矮塔斜拉桥的结构性能及同类桥梁的总体布置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矮塔 斜拉桥 无索区长度 载荷分析 变形分析
下载PDF
济阳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桥位及桥式方案比选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亚成 陈应陶 +3 位作者 张小坤 吴文华 刘红绪 赵会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81,共7页
济阳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是济南至滨州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结合沿线控制因素,对该段落内的3处桥位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选,与规划G308共通道跨越黄河的公铁合建桥位方案节省通道资源、与主河槽水流夹角小,行洪条件好,同时符合济阳站设站... 济阳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是济南至滨州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结合沿线控制因素,对该段落内的3处桥位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选,与规划G308共通道跨越黄河的公铁合建桥位方案节省通道资源、与主河槽水流夹角小,行洪条件好,同时符合济阳站设站条件,最终确定为推荐桥位。在该桥位上,根据防洪、通航及构筑物等限制条件,确定了主河槽中采用(228+240+300) m不等跨布置孔跨方案。结合跨度、桥位处机场限高要求,提出了钢桁梁矮塔斜拉桥、上加劲连续钢桁梁及钢箱梁矮塔斜拉桥3种公铁两用特大桥主桥的桥式方案,孔跨布置均为(72+144+228+240+300+132+84) m。通过对结构受力、施工、接线条件及技术经济性等多个因素比选分析,发现3个桥式方案均能满足结构功能需求,但钢箱梁矮塔斜拉采用公铁同层,虽然降低了公路桥面高程,但公路接线条件差,上加劲连续钢桁梁刚度最大,但用钢量也大,经济性差,最终推荐采用公铁分层的钢桁梁矮塔斜拉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 桥位 桥型 钢桁梁 钢箱梁 矮塔斜拉桥 方案比选
下载PDF
矮塔斜拉桥的力学行为分析与设计实践 被引量:45
15
作者 李晓莉 肖汝诚 《结构工程师》 2005年第4期7-9,22,共4页
浙江长兴港大桥是一座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主桥的孔跨布置为:(39+88+38.9)m,采用塔梁固接,墩顶设支座的结构形式,设计构思独特。以该桥为背景,通过计算,分析了矮塔斜拉桥的力学行为,阐述了其设计构思,并对该种桥型的发... 浙江长兴港大桥是一座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主桥的孔跨布置为:(39+88+38.9)m,采用塔梁固接,墩顶设支座的结构形式,设计构思独特。以该桥为背景,通过计算,分析了矮塔斜拉桥的力学行为,阐述了其设计构思,并对该种桥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塔斜拉桥 力学行为 桥梁设计 矮塔斜拉桥 力学行为 设计实践 行为分析 预应力混凝土 设计构思 浙江长兴 孔跨布置 发展前景
下载PDF
行波效应对矮塔斜拉桥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小珍 刘桢杰 +1 位作者 雷虎军 洪沁烨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9-54,共6页
研究目的:为探讨行波激励条件下铁路矮塔斜拉桥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变化规律,基于弹塑性分析理论基础,本文以某主跨(144+288+144)m的铁路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大刚度法实现多点激励以模拟行波效应,对比分析一致激励和行波激励(... 研究目的:为探讨行波激励条件下铁路矮塔斜拉桥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变化规律,基于弹塑性分析理论基础,本文以某主跨(144+288+144)m的铁路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大刚度法实现多点激励以模拟行波效应,对比分析一致激励和行波激励(考虑不同剪切波速)条件下铁路矮塔斜拉桥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差异。研究结论:(1)相比一致激励,行波效应会引起桥墩产生更大的弹塑性位移、弯矩响应及其非线性位移延性比(延性指标),并使桥墩发生更大的塑性变形;(2)当剪切波速为200 m/s时,行波效应使9^#、10^#主墩福州与平潭侧薄壁墩身非线性位移延性比分别增大6.32%、17.90%、17.67%和33.92%,降低了其延性抗震能力;(3)进行类似结构延性抗震设计时,应考虑地震行波效应的影响;(4)该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桥梁延性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塔斜拉桥 大刚度法 行波效应 弹塑性
下载PDF
济滨铁路公铁两用黄河特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亚成 张小坤 +3 位作者 陈应陶 孙洪斌 刘红绪 吴文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0-65,共6页
研究目的:济南至滨州铁路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建设环境复杂,在距济南遥墙机场附近约7 km处跨越黄河,下游距既有济阳黄河公路桥仅2 km,黄河防凌度汛压力较大,同时本段河道为Ⅳ级航道,孔跨布置需满足防洪、通航要求,机场净空限制轨面以上... 研究目的:济南至滨州铁路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建设环境复杂,在距济南遥墙机场附近约7 km处跨越黄河,下游距既有济阳黄河公路桥仅2 km,黄河防凌度汛压力较大,同时本段河道为Ⅳ级航道,孔跨布置需满足防洪、通航要求,机场净空限制轨面以上桥梁结构最大高度不超过52 m,桥型选择非常有限.本文结合济滨铁路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的建设环境、桥型选择、孔跨布置、主桥设计等方面的成果,重点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桥式孔跨方案的确定及主桥、引桥的设计.研究结论:(1)(84+144+228+240+300+120+60)m四塔三主跨的非对称矮塔斜拉加劲钢桁梁的总体布置,与桥址建设环境契合,同时满足了防洪、通航、公路、铁路多个部门的需求;(2)不等高桥塔与不等跨主跨很好地匹配,既满足了航空限高要求,又与结构受力相结合;(3)34.9 m的超宽双主桁设计、铁路桥面系两侧镂空的构造处理方式,传力顺畅,节省工程投资;(4)对于长联大跨、公铁两用的重载桥梁结构,采用阻尼器斜向布置的设计,可同时解决纵、横两个方向的抗震难题;(5)本研究成果可为复杂边界条件下大型跨河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 桥型布置 主桥设计 非对称矮塔斜拉桥 减隔震设计 施工方法
下载PDF
大跨度曲线矮塔斜拉桥主梁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佩章 王永峰 马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15,20,共4页
以一座大跨度曲线矮塔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分析剪力滞、箱梁畸变、扭转等空间效应对梁体应力状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空间效应后,在移动荷载作用下,顶板拉应力和底板压应力增大,最大增幅分别为1.20 MPa和1.29 MPa,顶板压应力和底板... 以一座大跨度曲线矮塔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分析剪力滞、箱梁畸变、扭转等空间效应对梁体应力状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空间效应后,在移动荷载作用下,顶板拉应力和底板压应力增大,最大增幅分别为1.20 MPa和1.29 MPa,顶板压应力和底板拉应力减小,最大减幅分别为0.95 MPa和1.35 MPa;在恒载作用下,顶板压应力减小,最大减小2.16 MPa,底板压应力增大,最大增加3.27 MPa。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半横隔板箱梁在斜拉索锚固处的剪力分配问题,结果表明,剪力由横隔板和翼缘板共同承担,且横隔板承担剪力不超过50%,可按照横隔板和翼缘板共同抗剪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空间效应 数值计算 矮塔斜拉桥 半横隔板 剪力分配
下载PDF
列车荷载作用下矮塔斜拉桥索梁振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小珍 刘桢杰 +1 位作者 辛莉峰 刘德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7-822,844,共7页
为探讨不同列车速度下矮塔斜拉桥斜拉索振动与桥梁整体振动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列车-线路-桥梁耦合振动理论与动力学模型,以某主跨115 m+95 m的铁路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考虑斜拉索与桥梁整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数值积分得到梁体... 为探讨不同列车速度下矮塔斜拉桥斜拉索振动与桥梁整体振动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列车-线路-桥梁耦合振动理论与动力学模型,以某主跨115 m+95 m的铁路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考虑斜拉索与桥梁整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数值积分得到梁体、桥塔振动响应以及斜拉索局部振动响应.结果表明:列车荷载作用下索梁振动相关性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能量传递过程,当拉索端点位移激励频率与其自振频率接近时,能量易于在索梁间传递;当列车以225~350 km/h的设计时速通过桥梁、列车荷载的激励频率与斜拉索自振频率接近时,斜拉索在外激励作用下会产生共振,但共振幅值不大(斜拉索局部振动幅值小于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矮塔斜拉桥 列车-线路-桥梁耦合振动 索梁振动相关性
下载PDF
蒙华铁路汉江特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16
20
作者 许三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9-63,共5页
研究目的:我国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当铁路与大型通航河流交叉时,桥位选择受线路选线、接线条件、通航防洪、工程投资、施工、维养、社会效益等方面影响;桥型选择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技术标准,在技术、经济指标、景观效果、施工组织等... 研究目的:我国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当铁路与大型通航河流交叉时,桥位选择受线路选线、接线条件、通航防洪、工程投资、施工、维养、社会效益等方面影响;桥型选择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技术标准,在技术、经济指标、景观效果、施工组织等方面也要全盘考虑。本文结合蒙华铁路汉江特大桥桥位选择、桥型选择、主桥设计等方面成果,重点研究大型跨河桥梁桥式方案的确定和重载铁路矮塔斜拉桥主桥设计。研究结论:通过对蒙华铁路汉江特大桥桥位的选择、桥式方案的确定以及主桥的设计,研究分析得出:(1)大型跨河桥梁的桥位由于受河道条件、通航要求、大型结构受力复杂等方面因素,相邻线位应服从桥位的选择;(2)桥位的选择应结合防洪、通航要求、港口条件、水源特点、地方规划要求、相邻跨河建筑安全距离等综合确定;(3)桥梁结构型式的选择必须在满足功能要求、技术标准的前提下,从技术、经济指标、施工组织、景观效果等方面综合比选;(4)重载铁路设计活载大、疲劳要求高,部分斜拉桥设计应重点关注对结构的强度、疲劳及后期徐变等方面研究,蒙华铁路汉江特大桥矮塔斜拉桥是安全可靠的;(5)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路大型跨河桥梁设计及重载铁路斜拉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桥位 桥型 矮塔斜拉桥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