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ergetic and Antagonistic Effects of Cadmium on Adsorption of Atrazine on Surficial Sediments 被引量:6
1
作者 LI Yu GAO Qian +2 位作者 WANG Xiao-li DONG De-ming WANG Ao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55-160,共6页
Co-contamination of atrazine(AT) and cadmium(Cd) on the surficial sediments(SSs) and natural suface coating samples(NSCSs) was investigated via thermodynamic adsorption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rfa... Co-contamination of atrazine(AT) and cadmium(Cd) on the surficial sediments(SSs) and natural suface coating samples(NSCSs) was investigated via thermodynamic adsorption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rface coatings have a stronger ability to adsorb AT owing to their higher active components compared with surficial sediments. Synergetic and antagonistic effects of Cd on the adsorption of AT were observed. Cd at a lower concentration(≤4.0 mg/L) in the solid/liquid phase enhanced AT adsorption onto the surficial sediments(surface coatings), while the adsorption of AT would be inhibited at a Cd concentration of more than 8.0 mg/L: AT coordinates strongly to Cd, and AT-Cd complexes seem to be more strongly adsorbed on sediments than AT alone, and at the adsorption of AT can take place on the sites where Cd has been previously adsorbed and Cd acts as a bridge for the interaction be- tween sediments and AT. With the increase of Cd concentration, the superfluous Cd may hold much more adsorption sites and thus inhibits the adsorption of AT. Meanwhile, the effects of co-existed AT on Cd adsorption on SSs(NSCSs) were insignificant since Cd has a stronger competitive ability to be absorbed on SSs(NSCSs). The present study could be useful in predicting interactions of the metal ions with herbicides and potentially aid the design of remediation strategies for contaminated sediments and ground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AZINE cadmium Surficial sediment Surface coating CO-CONTAMINATION
下载PDF
Changes to cadmium associations in canal sediments on drying and oxidation
2
作者 Samantha R. Cook John M. Chamock Andrew Parker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6年第B08期247-247,共1页
关键词 沉积物 氧化作用 水文化学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cadmium contamination in the sediments of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by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3
作者 Xueqi XIA Jun CHEN +1 位作者 Hongrui MA Junfeng JI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6年第B08期226-226,共1页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沉积物 长江 反射光谱法 水体污染
下载PDF
人工湿地中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与Cd结合机制——以株洲市某人工湿地为例
4
作者 张威宇 李伟峻 +4 位作者 刘玉玲 姚俊帆 晏德 李南 铁柏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7-1388,共12页
为探究人工湿地不同季节的溶解性有机质(DOM)组分变化以及与Cd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差异,本研究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多种光谱表征技术,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和二维相关光谱(2D... 为探究人工湿地不同季节的溶解性有机质(DOM)组分变化以及与Cd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差异,本研究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多种光谱表征技术,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和二维相关光谱(2D-COS)分析对春秋两季湿地沉积物中DOM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湿地沉积物DOM主要来源于微生物活动、植物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亲水性强且芳香性较低。春季与秋季的DOM含量分别为434 mg·kg^(-1)和700 mg·kg^(-1),其中春季主要由两种类蛋白和两种腐殖质组成,而秋季则为一种类蛋白和三种腐殖质。各组分与Cd的淬灭过程主要是静态淬灭,其中春季的蛋白质残基表现出最为明显的淬灭效果,存在两类以上结合位点,而秋季的类蛋白和类富里酸为单齿络合物。类蛋白和类富里酸与Cd的结合比其他组分更为强烈且稳定,并且类蛋白质组分与Cd优先结合。结合过程中,Cd主要与DOM的酰胺、酚羟基、羧基官能团相互作用,其中酰胺的结合速率最快,其次是酚羟基和羧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人工湿地沉积物 结合过程 二维相关光谱
下载PDF
河湖沉积物中重金属镉污染治理技术及应用
5
作者 朱吉颖 刘军武 +2 位作者 方迎春 吴振斌 张义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45-52,共8页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迅猛发展,矿山开采、冶炼及农业生产等活动逐渐增加,向环境排放的重金属Cd含量也逐年增多。湖泊沉积物作为“储蓄库”,其Cd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河湖底泥中富集的Cd在水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易重新释放入水体,被水生生...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迅猛发展,矿山开采、冶炼及农业生产等活动逐渐增加,向环境排放的重金属Cd含量也逐年增多。湖泊沉积物作为“储蓄库”,其Cd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河湖底泥中富集的Cd在水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易重新释放入水体,被水生生物体吸收利用,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目前,我国河流湖泊底泥中呈现出不同程度的Cd污染,且在部分底泥中Cd已成为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对重金属Cd污染底泥的处理与处置已刻不容缓。因此,文中综述了我国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Cd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依次介绍了Cd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治理技术研发进展及不同修复方法的机理与应用,并对湖泊重金属Cd污染底泥治理技术前景进行了展望,拟为湖泊重金属Cd污染底泥修复提供技术参考:(1)研究如何系统地统计分析Cd污染底泥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规定不同底泥环境中Cd的规范值十分必要;(2)碳基吸附剂的再生及可分离性等问题有待解决;(3)开展植物修复Cd污染底泥的中试试验及规模应用有利于底泥修复技术的研究;(4)选择合适有效的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相结合对沉积物Cd进行控制和修复,可能是未来治理湖泊底泥Cd污染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镉 污染现状 潜在生态风险 治理技术 植物修复
下载PDF
江苏南京沿江地区土壤-底泥重金属Cd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
6
作者 刘强 胡建 +2 位作者 宫少军 罗锋 杨贵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6-765,共10页
镉(Cd)等重金属元素污染是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探究南京沿江地区不同生态系统中重金属Cd富集特征及污染情况,为该区土壤安全利用提供依据,对该区农用地、建设用地、栖霞山矿区、长江底泥、滨江湿地等不同地类共采集了3552个土壤/... 镉(Cd)等重金属元素污染是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探究南京沿江地区不同生态系统中重金属Cd富集特征及污染情况,为该区土壤安全利用提供依据,对该区农用地、建设用地、栖霞山矿区、长江底泥、滨江湿地等不同地类共采集了3552个土壤/底泥样品,并测定其pH值和重金属Cd含量,采用累积指数法(ACd)、超标指数法(PCd)、地累积指法(Igeo)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r)对各地类重金属Cd污染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栖霞山矿区、长江底泥和滨江湿地表层土壤/底泥中Cd含量出现高度异常,平均含量分别为1.25 mg/kg、0.82 mg/kg、0.72 mg/kg;与丘陵岗地区相比,长江冲积平原也出现Cd的富集,平均含量为0.35 mg/kg;Cd平均含量依次为栖霞山>长江底泥>滨江湿地>长江冲积平原区>丘陵岗地区>滁河底泥≈南京市背景值;重金属Cd累积指数(ACd)依次为长江底泥>滨江湿地>长江冲积平原>滁河底泥>丘陵岗地区;Cd单项超标指数(PCd)揭示全区95%的区域处于安全状态,约5%的区域出现Cd超标,超标级别为轻微—轻度级,超标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八卦洲中南部;地累积指法(Igeo)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r)均揭示,全区约有50%的区域存在生态危害风险,主要分布于长江冲积平原和长江底泥。对于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区建议采用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pH值、轮作种植、深耕或添加重金属钝化剂等安全利用措施,同时加强土壤-作物环境监测工作,以防土壤环境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底泥 重金属 南京
下载PDF
Pore water trace metal chemistry in polluted sediments of a tropical estuary of SE Brazil
7
作者 Sambasiva Rao Patchineelam Edouard Metzger +1 位作者 Didier J uel Gerard Sarazin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6年第B08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沉积物 岩化作用 淡水 孔隙水
下载PDF
沉积物镉污染下苦草与根际微生物群落响应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余俊琪 徐一峰 +6 位作者 郭瑶 刘相粉 李亚华 姚璐 王培 吴振斌 周巧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87-1797,共11页
研究以典型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研究对象,通过在0、1、5、10、20和50 mg/kg沉积物镉(Cd)污染环境下苦草鲜重、株高和叶绿素(Chlorophyll)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 研究以典型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研究对象,通过在0、1、5、10、20和50 mg/kg沉积物镉(Cd)污染环境下苦草鲜重、株高和叶绿素(Chlorophyll)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测定来分析苦草对镉的耐受效应,并借助生物/底泥富集因子(BSAF)和植物转运因子(TF)来了解苦草的富集能力,同时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研究苦草根际细菌的群落结构对沉积物镉污染环境下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当Cd≥20 mg/kg处理时,苦草植株鲜重、株高、叶绿素含量和抗逆能力下降,SOD和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上升;(2)BSAF均超过1表明苦草能有效地富集污染底泥中的镉,转运系数(TF)均小于1,说明苦草依靠根滤机制来富集镉,建议在收获苦草时需要定期连根去除;(3)测序结果表明苦草根际由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等37个门细菌组成,包含鞘氨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马赛菌属、芽孢杆菌属和节杆菌属等植物促生细菌,这些细菌可能在促进苦草生长、耐受和富集重金属镉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分析了苦草在镉胁迫环境下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和苦草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对镉胁迫的响应特征,为后续提高苦草修复效果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富集能力 微生物群落 苦草
下载PDF
王水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的砷、镉、铅、铊、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璐 辜洋建 +3 位作者 王玉环 张晓霞 李云龙 高玉花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7期78-82,共5页
建立王水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砷、铬、铅、铊、钨等元素的分析方法。采用5 mL体积分数为30%王水-沸水水浴消解土壤和沉积物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砷、镉、铅、铊、钨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00、... 建立王水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砷、铬、铅、铊、钨等元素的分析方法。采用5 mL体积分数为30%王水-沸水水浴消解土壤和沉积物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砷、镉、铅、铊、钨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00、0~100、0~500、0~100、0~100μg/L范围内与质谱峰强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0.9999,检出限为0.003~0.20 mg/kg,定量限为0.01~0.67 mg/kg。用该方法测定6种不同土壤和沉积物标准物质,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07%~3.56%,相对标准偏差为0.35%~6.36%(n=12)。该方法样品处理过程简便高效,适用于批量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砷、镉、铅、铊、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水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土壤 沉积物
下载PDF
长江(湖北段)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及镉的形态 被引量:14
10
作者 闭向阳 马振东 +2 位作者 任利民 龚敏 金志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0-264,共5页
对长江(湖北段)不同时期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Cd,Zn,Pb,Cu,As,Hg,Cr,Ni,Mn)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早期(一万年至两千年前)到现代(2002年),长江沉积物中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有明显的增加,尤其是Cd,Pb和Hg,由早期的0.25mg·kg-1,20.1mg... 对长江(湖北段)不同时期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Cd,Zn,Pb,Cu,As,Hg,Cr,Ni,Mn)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早期(一万年至两千年前)到现代(2002年),长江沉积物中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有明显的增加,尤其是Cd,Pb和Hg,由早期的0.25mg·kg-1,20.1mg·kg-1和0.046mg·kg-1分别增加至现代的0.71mg·kg-1,42.1mg·kg-1和0.098mg·kg-1.用连续提取法对沉积物中Cd赋存形态的测定结果显示,从早期到现代,碳酸盐结合态Cd所占比例有明显的增长,由早期的14.5%增加至现代的28.7%,松结和紧结有机结合态Cd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的比例显著降低,由早期的31.3%变为现代的14.9%;残渣态Cd的百分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沉积物 微量元素 分布特征 形态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中的镉及不同形态镉的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永富 罗先香 +2 位作者 樊玉清 潘进芬 程凤莲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09-913,共5页
镉是一种生物非必需的毒副作用很强的重金属元素。进入海洋环境中的镉,最终有相当部分进入沉积物中,并对底栖生物造成危害。通过测定不同镉质量浓度暴露条件下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内的镉的形态和含量,研究了海洋沉积物中不同形态镉... 镉是一种生物非必需的毒副作用很强的重金属元素。进入海洋环境中的镉,最终有相当部分进入沉积物中,并对底栖生物造成危害。通过测定不同镉质量浓度暴露条件下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内的镉的形态和含量,研究了海洋沉积物中不同形态镉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对Cd的蓄积随着时间增加,呈现先快速增加的趋势,在24h内其蓄积速率最大,96h后生物体内镉的质量分数出现缓慢下降趋势。在蓄积时间一定的条件下,在任何Cd含量沉积物下,菲律宾蛤仔都可以蓄积Cd,而且随着沉积物中镉质量分数升高,生物体内蓄积的镉的质量分数也呈现上升趋势。活性镉(可交换态)是沉积物中镉存在的主要形式(45.48%~78.96%),硅酸盐结合态和黄铁矿结合态的金属只占较小的比例,活性镉是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镉生物可利用性的最有效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生物有效性 菲律宾蛤仔
下载PDF
沉水植物对受重金属镉、锌污染的水体底泥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28
12
作者 乔云蕾 李铭红 +2 位作者 谢佩君 晏丽蓉 朱剑飞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1-609,共9页
为了探究常见沉水植物对水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富集效果,选取浙江水域较为常见的3种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inn.f.)Royle)、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在模拟天然水体环... 为了探究常见沉水植物对水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富集效果,选取浙江水域较为常见的3种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inn.f.)Royle)、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在模拟天然水体环境中,将3种沉水植物培养在含有重金属Cd、Zn的底泥中生长一个生活周期.依据沉水植物对重金属Cd、Zn的富集量和生物-沉积物生物富集因子(biota-sediment accumulation factor,BSAF)等指标,筛选出对2种重金属元素富集效果较好的沉水植物,为受重金属污染底泥生态修复的植物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3种沉水植物对重金属Cd、Zn的耐受性均较强,同时对重金属Cd、Zn都有较高的富集能力,生物富集因子大于1,对底泥中的Cd、Zn均具有较好的祛除效果;由相关分析可知,3种沉水植物体中的Cd、Zn的质量分数与其根部底泥中Cd、Zn的质量分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因此这3种植物均可作为重金属Cd、Zn污染的修复物种.苦草对重金属Cd、Zn的富集量及BSAF均大于黑藻和金鱼藻,对重金属Cd的富集量分别达到了黑藻和金鱼藻的1.90和3.02倍.因此可考虑苦草作为水体底泥Cd、Zn复合污染生态修复的先锋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黑藻 金鱼藻 底泥 富集作用
下载PDF
从铜镉渣中回收铜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懋华 奚长生 +1 位作者 彭翠红 龙来寿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4-319,共6页
对不同的金属还原剂从铜镉渣中置换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新制海绵镉置换铜的新方法,减少了共存离子的置换,有效地防止了有毒气体的生成. 用含铜2%的铜镉渣制得了纯度高达95%的海绵铜,铜的回收率达到99%以上.
关键词 铜镉渣 置换 新制海绵镉 海绵铜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中镉的测定及环境意义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文 王义壮 +3 位作者 侯冀川 马绍辉 邱海鸥 汤志勇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14,共4页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湖泊沉积物中镉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沉积物中镉的提取条件和测定条件,研究了Cu元素对测定镉的干扰及消除方法。以武汉市涨渡湖为例,通过对总镉和有效态镉的测定揭示了涨渡湖近百年来镉的各形态垂直...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湖泊沉积物中镉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沉积物中镉的提取条件和测定条件,研究了Cu元素对测定镉的干扰及消除方法。以武汉市涨渡湖为例,通过对总镉和有效态镉的测定揭示了涨渡湖近百年来镉的各形态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涨渡湖沉积物中的总镉由深层到表层呈上升趋势,有效态镉变化不大但其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镉的潜在风险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内秦淮河逸仙桥处沉积物中镉吸附与释放及形态转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晓云 徐颖 +2 位作者 陈磊 路景玲 方盛荣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0年第3期19-22,共4页
通过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镉在内秦淮河逸仙桥处沉积物中的吸附与释放及形态转化规律的影响,发现吸附量和释放量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吸附量随pH值增大而增大、随盐度增大而减小;pH值改变对沉积物中镉形态的影响较小。盐度增大,镉的生物有... 通过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镉在内秦淮河逸仙桥处沉积物中的吸附与释放及形态转化规律的影响,发现吸附量和释放量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吸附量随pH值增大而增大、随盐度增大而减小;pH值改变对沉积物中镉形态的影响较小。盐度增大,镉的生物有效性降低。镉释放量随pH值增大而减少、随盐度增大而增大。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沉积物中镉达最大释放量时释放的形态不同,pH值为5时,释放镉以碳酸盐结合态为主,由20.67%降至2.1%;盐度为10%时,释放镉以有机结合态为主,由15.24%降至6.32%;温度为30℃时,以可交换态为主,由16.48%减少至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吸附 释放 形态
下载PDF
脱硫石膏对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中Cd的稳定固定化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瑶 杜显元 +1 位作者 李鸿业 李鱼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98-1402,共5页
研究了掺杂不同比例脱硫石膏的沉积物中Cd的吸附热力学特征及其稳定固定化效果。实验将脱硫石膏掺杂比例不同的沉积物与不同初始质量浓度的Cd溶液混合、振荡、离心后测定上清液中Cd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脱硫石膏掺杂量不同的沉积物吸附C... 研究了掺杂不同比例脱硫石膏的沉积物中Cd的吸附热力学特征及其稳定固定化效果。实验将脱硫石膏掺杂比例不同的沉积物与不同初始质量浓度的Cd溶液混合、振荡、离心后测定上清液中Cd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脱硫石膏掺杂量不同的沉积物吸附Cd的热力学过程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脱硫石膏掺杂比例的提高增强了沉积物对溶液中Cd的吸持能力,二者显著正相关;脱硫石膏的掺杂还削弱了溶液中Cd初始质量浓度对其固定率的影响,使研究中8个初始质量浓度下沉积物对Cd的固定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通过16个时间点对连续搅拌下的沉积物样品溶液中Cd质量浓度的测定,研究了模拟重金属污染沉积物和自然沉积物掺杂脱硫石膏前后对照了其中Cd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脱硫石膏的掺杂降低了沉积物中Cd的释放量,并将实验条件下两种沉积物中Cd的固定率均保持在99.2%以上且保持相对平稳状态。同时,脱硫石膏的掺杂可导致吸附体系pH的升高,促进了Cd与固相介质之间由吸附向沉淀作用的转化,从而提高了沉积物中Cd的稳定性,有利于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中Cd的稳定固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沉积物 稳定固定化 PH
下载PDF
龙江河水体与沉积物镉污染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7
17
作者 朱飞 李彦旭 +3 位作者 许振成 赵学敏 杜青平 魏东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6-61,65,共7页
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故给当地的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全面了解龙江河镉污染事故后表层沉积物中镉的污染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及对下游珠江水系的影响,在龙江河上游未污染河段、龙江河污染及受影响河段、下游柳江河段共17个采样点采... 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故给当地的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全面了解龙江河镉污染事故后表层沉积物中镉的污染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及对下游珠江水系的影响,在龙江河上游未污染河段、龙江河污染及受影响河段、下游柳江河段共17个采样点采集了水样和沉积物样品,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调查河段的沉积物镉污染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事故应急结束后水质镉含量稳定达标;沉积物镉含量总体已趋于降低,部分河段其污染程度仍很严重,生态风险等级高,地积累指数大多大于5,镉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达到1 000以上;沉积物中镉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河 沉积物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下载PDF
贵州地表土壤及沉积物中镉的地球化学与环境问题 被引量:57
18
作者 何邵麟 龙超林 +3 位作者 刘应忠 黄道光 袁义生 易生伟 《贵州地质》 2004年第4期245-250,共6页
镉(Cd)是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镉含量过高会给动植物带来危害,镉过量可导致人体多种疾病或中毒死亡。本文综述了镉的化学性质及其在自然界的分布规律、存在形式及生物地球化学效应,利用区域化探扫面成果资料,特别分析了贵州地表覆盖... 镉(Cd)是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镉含量过高会给动植物带来危害,镉过量可导致人体多种疾病或中毒死亡。本文综述了镉的化学性质及其在自然界的分布规律、存在形式及生物地球化学效应,利用区域化探扫面成果资料,特别分析了贵州地表覆盖的土壤和水系沉积物等介质中镉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贵州的镉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及其风化的土壤和沉积物中,镉的高含量异常与中低温热液成矿作用中的锌和有机物含量密切相关。镉的化学结合形态有多种,但以可溶态和可交换态形式存在的镉才能具有生物地球化学效应。贵州应重视和防止镉及汞、砷、铅、铊等生命有害元素发生"化学定时炸弹"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土壤 松散沉积物 环境地球化学 贵州
下载PDF
珠江河口重金属镉的含量与分布的季节特征 被引量:10
19
作者 胡锡永 赖子尼 +5 位作者 赵元凤 王超 魏泰莉 蒋万祥 杨婉玲 庞世勋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9-635,共7页
对珠江河口水体、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重金属镉(Cd)的含量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Cd含量范围在0.022~0.047 1 mg/L,并且Cd含量在时间上由高到低依次为:2月、5月、11月、8月,2月Cd含量显著高于5月、8月和11月(P<0.05)。以... 对珠江河口水体、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重金属镉(Cd)的含量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Cd含量范围在0.022~0.047 1 mg/L,并且Cd含量在时间上由高到低依次为:2月、5月、11月、8月,2月Cd含量显著高于5月、8月和11月(P<0.05)。以海水水质标准衡量,珠江河口水体2008年中大部分时间为海水二类水质。沉积物中Cd含量范围在5.062~9.239 mg/kg,平均含量为6.974 mg/kg,并且沉积物中Cd含量均超过海洋沉积物3类标准。与国内外河口比较,珠江河口沉积物中Cd含量处在较高水平,污染比较严重,并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生物体中Cd含量范围在0.144~0.430 mg/kg,鱼类Cd含量均超过国家水产品卫生标准,并且肉食性鱼类Cd含量略高于杂食性鱼类,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往年调查进行比较发现,珠江河口鱼类Cd含量2000年较1988年有大幅增加,并且2000年以后增加也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河口 水体 沉积物 鱼类
下载PDF
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铜、镉形态对水生生物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杨震 章惠珠 孔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0-203,共4页
为了全面定量地考察沉积物中各种金属结合形态对不同水生生物富集的影响,运用重金属逐级提取法及采用人工半合成方法,对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铜、镉形态分布不同的情况下鲤鱼和螺蛳对这两种重金属的富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通... 为了全面定量地考察沉积物中各种金属结合形态对不同水生生物富集的影响,运用重金属逐级提取法及采用人工半合成方法,对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铜、镉形态分布不同的情况下鲤鱼和螺蛳对这两种重金属的富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通过对溶解态的贡献间接影响鲤鱼对铜、镉的富集,对螺蛳富集铜、镉同时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大小顺序为:阳离子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物和硫化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并得出了溶解态和沉积物各态对螺蛳富集铜、镉影响的贡献方程式,指出离子可交换态对富集的贡献比残渣态大10 ̄5倍。据此可以认为,为了减少受重金属污染河流中水生生物体内的富集量,对生活在水上、中层的鱼类来说,主要应控制水中的重金属浓度;对底栖生物来说,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都应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形态 水生生物 水体污染 重金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