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滞后型城乡关系及其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新才 魏丽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双重滞后型城乡关系特殊性,以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为收敛性分析基础,选取甘肃这一双重滞后型城乡关系中的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截面数据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对甘肃城乡差异及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就如何缩... 针对双重滞后型城乡关系特殊性,以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为收敛性分析基础,选取甘肃这一双重滞后型城乡关系中的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截面数据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对甘肃城乡差异及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就如何缩小双重滞后型区域城乡差距提出了方向性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收入比较 区域发展 西部欠发达地区 甘肃
下载PDF
建立健全密切农村干群关系机制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波 王恩宝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0-13,共4页
建立健全密切农村干群关系机制,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其基本路径有: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努力实现农民民主政治权利;不断... 建立健全密切农村干群关系机制,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其基本路径有: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努力实现农民民主政治权利;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综合素质,切实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充分尊重农民群众首创精神,有效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切实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干群关系 中国共产党 农民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城乡经济思想的百年流变与演进逻辑 被引量:4
3
作者 吴丰华 张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64,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百年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丰富科学的城乡经济思想:从革命战争时期的城乡互助思想、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思想、农业优先发展思想和农工商协调发展的思想;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促进城乡劳动力流动思想、工农...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百年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丰富科学的城乡经济思想:从革命战争时期的城乡互助思想、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思想、农业优先发展思想和农工商协调发展的思想;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促进城乡劳动力流动思想、工农业协调互助发展思想及农业机械化思想、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思想等;再到市场化改革中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思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和开发式扶贫思想;最终发展演进到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思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乡村振兴思想及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思想。党的城乡经济思想百年流变的演进逻辑是:党的城乡建设思想服务于党和国家的经济战略,党的城乡关系思想既依循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党的城乡发展思想以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为准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共同富裕 城乡经济思想 城乡发展 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近三十年来近代中国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樊翠花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04-110,共7页
近三十年来关于近代城乡关系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研究队伍日渐壮大。近代城市史研究工作更是丰富了该课题的研究内容,推动了中国城乡关系演进轨迹的厘清工作。从研究内容和角度看,研究重点以城乡经济关系为主,城乡社会多元研究... 近三十年来关于近代城乡关系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研究队伍日渐壮大。近代城市史研究工作更是丰富了该课题的研究内容,推动了中国城乡关系演进轨迹的厘清工作。从研究内容和角度看,研究重点以城乡经济关系为主,城乡社会多元研究为辅。从研究地理区域看,多集中在沿海、沿江、开埠地区的大城市及其腹地农村,而对于广大中小城市及其周边乡村,特别是内陆和边疆地区的城乡关系研究仍然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近代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从夫妻关系看华北抗日根据地乡村妇女家庭地位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郑立柱 《保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5-100,共6页
在华北抗日根据地,以经济与人格上存在依附关系、地位上不平等、感情上冷漠为特征的乡村家庭传统夫妻关系受到冲击,以平等、互尊、互爱为特征的新型夫妻关系开始出现。夫妻关系的上述变化,折射出华北抗日根据地乡村妇女家庭地位的变迁,... 在华北抗日根据地,以经济与人格上存在依附关系、地位上不平等、感情上冷漠为特征的乡村家庭传统夫妻关系受到冲击,以平等、互尊、互爱为特征的新型夫妻关系开始出现。夫妻关系的上述变化,折射出华北抗日根据地乡村妇女家庭地位的变迁,凸显着乡村社会的和谐、文明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抗日根据地 乡村家庭 夫妻关系 妇女家庭地位 婚姻自由
下载PDF
近代东北地区城乡关系的新变化及其动因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郎元智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13-117,共5页
近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乡村发展缓慢,且二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随之而来,原有的城乡关系也急速发生变化。"以城市为中心、以乡村为从属"的新型城乡关系格局初步形成,城乡间的交流逐渐加快,乡村... 近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乡村发展缓慢,且二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随之而来,原有的城乡关系也急速发生变化。"以城市为中心、以乡村为从属"的新型城乡关系格局初步形成,城乡间的交流逐渐加快,乡村人口开始向城市集中,大中型中心市场在城市形成并成为近代东北地区城乡交流的中心。而促使近代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发生变化的动因更值得我们深入探析,以期对近代东北社会史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东北地区 城乡关系 东北社会史
下载PDF
论加强当前农村党群关系研究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詹学德 《襄樊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2-26,共5页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群关系中存在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加强当前农村党群关系研究对于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加强农村经济、政治和...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群关系中存在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加强当前农村党群关系研究对于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加强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中国农村 党群关系
下载PDF
华北农村“随姓”结合现象及其村落社会结构考察——基于石家庄白石村的个案研究
8
作者 蒋志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35-41,共7页
通过对华北农村以红白喜事互助为主要目的的"随姓"结合现象的考察表明:"随姓"结合关系具有多缘选择性、功能指向性、对等互惠性及代际传递性等特征;多姓聚居的历史沿革、传统文化中的族群集团意识以及村落认同的内... 通过对华北农村以红白喜事互助为主要目的的"随姓"结合现象的考察表明:"随姓"结合关系具有多缘选择性、功能指向性、对等互惠性及代际传递性等特征;多姓聚居的历史沿革、传统文化中的族群集团意识以及村落认同的内生性力量,是"随姓"结合关系生成的主要诱因。"随姓"结合现象呈现出华北农村社会结构的"阶序性"、"文化互嵌性"及"混合性"等特征,并折射出村落社会变迁过程中村民社会关系的不稳定性和日益疏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农村 “随姓”结合关系 生成原因 社会结构
下载PDF
基于城村矛盾对立互倚性的城中村解读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建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78,共7页
文章运用城市-村庄矛盾对立互倚分析框架,从城市-村庄矛盾运动的角度,梳理了1990年代中以来的城中村研究成果,考察城中村发展过程中蕴含的城乡关系运动,希望能为处在大城市周边的村庄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城中村 城乡关系 城村矛盾 对立互倚 村庄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任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8,共9页
纵观新中国建立70年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从生产要素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不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以“要素汲取型”为主要目的的工农城乡分割与制度化阶段;改革开放后以“放权让利型”为主要手段的工农城乡关系缓和与农村体制改革阶段... 纵观新中国建立70年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从生产要素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不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以“要素汲取型”为主要目的的工农城乡分割与制度化阶段;改革开放后以“放权让利型”为主要手段的工农城乡关系缓和与农村体制改革阶段;新世纪以来以“资源赋予型”为主要内容的工农城乡关系转型和政策支持阶段;新时代以来以“还权赋能型”为主要方式的工农城乡融合与要素市场化阶段。回顾工农城乡关系四个阶段,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经验:工农城乡关系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其中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交换是工农城乡关系的主线,而未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更有赖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从而建立农业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工农城乡关系 生产要素 中国现代化 农村改革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信凯 杨晓婷 高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91,共15页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中国共产党在农业农村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其中,围绕回答“社会主义农业与农民大国应采取何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摆布工农城乡关系...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中国共产党在农业农村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其中,围绕回答“社会主义农业与农民大国应采取何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摆布工农城乡关系”“党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应扮演何种角色”这三项理论与现实难题,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创新。这些理论创新揭示出中国道路背后的思想基础,而且能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复兴乡村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经济思想 理论创新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工农城乡关系 党的领导
原文传递
我国农村地区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演进及预期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波 万里虹 蒋晓虎 《保险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7,共5页
早期的社会保险是在参照和模仿商业保险的运作机理后,草创的一种新制度。作为一对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的概念,二者之间在我国农村地区不断发生变迁,从单方越位、竞争对立到目前的局部协同。本文从内、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二者关系出现变迁... 早期的社会保险是在参照和模仿商业保险的运作机理后,草创的一种新制度。作为一对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的概念,二者之间在我国农村地区不断发生变迁,从单方越位、竞争对立到目前的局部协同。本文从内、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二者关系出现变迁的深层次原因,提出须尽快改进二者关系,通过制造"双赢"效应,更好地服务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关系演进 前景预期
原文传递
从乡土中国到“两个”中国——读彭慕兰《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维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2-107,共6页
自19世纪中期开始,鲁西南农村地区遭受到席卷全球的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大的冲击,其中特别突出的就是棉种的改良和推广。随着经济的变化,在政治和社会方面也出现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在城市中,官、绅、商三位一体的组合更加紧密,并附属于... 自19世纪中期开始,鲁西南农村地区遭受到席卷全球的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大的冲击,其中特别突出的就是棉种的改良和推广。随着经济的变化,在政治和社会方面也出现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在城市中,官、绅、商三位一体的组合更加紧密,并附属于作为新兴经济中心的沿海城市网络;在乡村,则发生了一个从"正绅"主导到土豪劣绅称霸的变化。二是城乡关系的变化。数千年来,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其根都扎在农村,而现在,城市开始从经济上控制农村、从政治上领导农村了。但由于鲁西南乡村精英的权力主要在村庄本身,因此,在城市精英的权力日益扩张的同时,乡村精英的权力仍根深蒂固。于是,城乡差别越来越大,而双方矛盾日趋尖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史 华北 现代化 城乡关系 精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