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说“才将”
1
作者 王宝红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5-60,共6页
在现代汉语方言里,“才将”用作时间副词,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相当于普通话的“刚、刚刚、刚才”等词。“才将”见用于多个方言,同时并用的,有其逆序词“才将”、单音词“将”及其重叠形式等。在表示“刚才”这一意义上,一些... 在现代汉语方言里,“才将”用作时间副词,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相当于普通话的“刚、刚刚、刚才”等词。“才将”见用于多个方言,同时并用的,有其逆序词“才将”、单音词“将”及其重叠形式等。在表示“刚才”这一意义上,一些方言里“才将(将才、将)”等词与普通话的“刚才(才刚、刚)”等词构成两个同义词系列。对于“才将”之“将”与“刚才”之“刚”的语音及语义关系,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梳理“才将(将才、将)”等词在近代文献及现代方言中的用例,结合“刚”的语法化过程及副词“将”的近过去时的用法,认为在表示“刚才”义上,因“才将”类词与“刚才”类词发生语义重叠,所以出现两种写法混用的情形。其实,“才将”“刚才”两类词各有其来源,“将”“刚”二字之间不存在音义上的分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将 刚才 音义关系 文白异读 汉语方言
下载PDF
赣南蔡江A型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勋胜 张鸿 +3 位作者 田毓仁 吴勇 李志鹏 董昕昱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87-398,共12页
为系统研究赣南桃山复式岩体不同侵入体与铀成矿关系、评价总体铀资源潜力、摸清资源家底、指导铀矿勘查工作部署,对桃山复式岩体南西部的蔡江岩体开展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产铀性等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蔡... 为系统研究赣南桃山复式岩体不同侵入体与铀成矿关系、评价总体铀资源潜力、摸清资源家底、指导铀矿勘查工作部署,对桃山复式岩体南西部的蔡江岩体开展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产铀性等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蔡江岩体主要为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27.4±1.6)Ma(MSWD=1.5),成岩时代为晚三叠世。岩石富硅、富碱、具较高K_(2)O/Na_(2)O及FeO^(T)/MgO值、低镁、低钙,属弱过铝质-过铝质系列。稀土含量较高,轻稀土明显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铕负异常明显,稀土配分模式图呈右倾“V”字形。高场强元素Th、U等明显富集,Zr、Y、Ga、Nb、Ta等含量普遍较高,亲石元素Rb、K及LREE明显富集,而Ba、Sr、P、Ti等强烈亏损,具有较高Zr+Nb+Ce+Y及1000×Ga/Al值。岩石成因类型属A型花岗岩,物源区以砂屑岩为主、含少量泥质组分,为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的A型花岗质岩浆被动侵位于复式背斜核部虚脱部位而成。综合分析认为,印支期蔡江岩体铀含量较高,地球化学特征与华南其他的典型产铀花岗岩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产铀能力一般;花岗岩的源区性质、成因类型是判别花岗岩产铀和不产铀的重要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蔡江岩体 赣南
下载PDF
江西印支期蔡江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刘运超 姜耀辉 +1 位作者 青龙 杜佛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3-483,共11页
文章报道了江西蔡江花岗质岩体中发现暗色微粒包体,以及这些包体的地质、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包体多呈椭圆状,显示淬冷边和反向脉,具有典型的岩浆结构并含有针状磷灰石,有的包体含有长石捕虏晶。包体... 文章报道了江西蔡江花岗质岩体中发现暗色微粒包体,以及这些包体的地质、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包体多呈椭圆状,显示淬冷边和反向脉,具有典型的岩浆结构并含有针状磷灰石,有的包体含有长石捕虏晶。包体具有相对较低的SiO_(2)(低至57.05 wt%)和较高的MgO+Fe_(2)O_(3)(高达14.21 wt%)含量。LA-ICP-MS锆石U-Pb定年数据表明,包体形成于晚三叠世(224 Ma),与寄主花岗岩(230~228 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上述特征表明,包体是离散的幔源偏基性岩浆团或者是幔源与寄主岩浆混合的产物。原始包体岩浆属于超钾质岩浆,可能是通过岩石圈地幔中交代成因的金云母辉石岩脉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暗色微粒包体的发现为幔源岩浆底侵提供了直接证据,从而为蔡江花岗质岩石形成于较高温度提供佐证。该研究对于进一步探讨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形成的热源机制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色微粒包体 蔡江岩体 岩浆混合 底侵作用 热源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