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TIR技术的环保气体C_(5)F_(10)O/N_(2)分解组分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峰 田双双 +3 位作者 张晓星 方雅琪 王毅 杨志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15-2624,共10页
近年来,C5F10O因优良的绝缘性能和环保特性被广泛关注,且C5F10O混合气体已经在气体绝缘环网柜等设备中开始应用。研究C5F10O混合气体分解组分的检测方法,对于设备的故障诊断和运维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C_(5)F_(10)O/N_(2)混合气体热分... 近年来,C5F10O因优良的绝缘性能和环保特性被广泛关注,且C5F10O混合气体已经在气体绝缘环网柜等设备中开始应用。研究C5F10O混合气体分解组分的检测方法,对于设备的故障诊断和运维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C_(5)F_(10)O/N_(2)混合气体热分解产物为研究对象,搭建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检测实验平台,基于FTIR技术探索C_(5)F_(10)O/N_(2)混合气体过热分解组分的种类,并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的检测结果对比,确定FTIR检测混合气体分解组分的可行性。通过FTIR检测分析,确定C_(5)F_(10)O/N_(2)热解后的分解组中含有CF_(3)H、C_(3)F_(6)、C_(3)F_(7)H、CO、CO_(2)和CH4气体。对CF_(3)H、C_(3)F_(6)、C_(3)F_(7)H这3种气体的吸收光谱进行分析并建立浓度标定模型,确定了采用FTIR可以分别在1130~1170、1020~1050、890~930 cm^(-1)波段对CF_(3)H、C_(3)F_(6)、C_(3)F_(7)H气体实现定量分析,得到CF_(3)H、C_(3)F_(6)、C_(3)F_(7)H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1.34×10^(-6)、27.39×10^(-6)、7.78×10^(-6),与GCMS的检测结果20.88×10^(-6)、27.88×10^(-6)和7.62×10^(-6)相近。该研究可以为C_(5)F_(10)O/N_(2)混合气体绝缘设备过热故障的分解气体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5)F_(10)O/N_(2)混合气体 热分解 红外光谱技术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热分析-红外分析法在人造烯烃橡胶定性鉴别上的应用
2
作者 张仲荣 谢宇 +1 位作者 张云霞 李明贺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8期147-150,共4页
通过热分析-红外分析联合技术研究了人造橡胶产品的主成分差异:热分析试验使用热重分析仪考察了人造橡胶的失重情况;使用差示扫描量量热分析获得了人造橡胶中热塑性树脂热稳定性结果;通过溶剂溶解并分离,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分析橡胶组... 通过热分析-红外分析联合技术研究了人造橡胶产品的主成分差异:热分析试验使用热重分析仪考察了人造橡胶的失重情况;使用差示扫描量量热分析获得了人造橡胶中热塑性树脂热稳定性结果;通过溶剂溶解并分离,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分析橡胶组分,获得了人造橡胶组分的特征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热分析-红外两种技术结合实现了对人造烯烃橡胶主成分的定性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烯烃橡胶 热分析 红外光谱 定性
下载PDF
Complexes of Rare Earth Picrates with 1,10-Phenanthroline-N-Oxide
3
作者 刘伟生 谭民裕 陈勇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81-84,共4页
Rare earth picrate complexes with the ligand PhenNO, RE(PhenNO)2(pic)3(RE = La, Pr, Nd, Sm to approximately Tb, Er, Y), have been prepared in non-aqueous medium. Th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Rare earth picrate complexes with the ligand PhenNO, RE(PhenNO)2(pic)3(RE = La, Pr, Nd, Sm to approximately Tb, Er, Y), have been prepared in non-aqueous medium. Th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molar conductance, IR, Raman, electronic, fluorescence and 1H NMR spectra and TG-DTA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analysis COMPLEXATION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Electronic properties Gravimetric analysis infrared spectroscop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Raman spectroscopy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CHIFF BASE POLYMERS DERIVED FROM 4,4'-METHYLENEBIS(CINNAMALDEHYDE)
4
作者 M.Y. Khuhawar A. Shah M.A. Mughal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99-407,共9页
New Schiff base polymers poly[4,4'-methylenebis(cinnamaldehyde)ethylenediimine] (PMBCen), poly[4,4'- methylenebis(cinnamaldehyde)1,2-propylenediimine] (PMBCPn), poly[4,4'-methylenebis(cinnamaldehyde)1,3-p... New Schiff base polymers poly[4,4'-methylenebis(cinnamaldehyde)ethylenediimine] (PMBCen), poly[4,4'- methylenebis(cinnamaldehyde)1,2-propylenediimine] (PMBCPn), poly[4,4'-methylenebis(cinnamaldehyde)1,3-propylenediimine] (PMBCPR), poly[4,4'-methylenebis(cinnamaldehyde) 1,2-phenylenediimine] (PMBCPh), poly[4,4'-methylenebis(cinnamaldehyde)meso-stilbenediimine] (PMBCS), poly[4,4'-methylenebis(cinnamaldehyde)urea] (PMBCUR), poly[4,4'- methylenebis(cinnamaldehyde)semicarbazone] (PMBCSc), poly[4,4'-methylenebis(cinnamaldehyde)thiosemicarbazone] (PMBCTSc) and poly[4,4'-methylenebis(cinnamaldehyde)hydrazone] (PMBCH) were formed by polycondensation of 4,4'- methylenebis(cinnamaldehyde) with ethylenediamine, 1,2-propylenediamine, 1,3-propylenediamine, 1,2-phenylenediamine, meso-stilbenediamine, urea, semicarbazide, thiosemicarbazide and hydrazine, respectively. The dialdehyde and polymer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through elemental micro-analysis, IR, UV-Vis and ^1H-NMR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Thermoanalytical studies and viscous flow of dilute solutions of dialdehyde and its polymers have been examined and comp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 base polymer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下载PDF
Studies on Rare Earth Complexes with Ethylene-1,2-Dioxydiacetic Acid
5
作者 薛文梅 崔育新 杨汝栋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81-85,共5页
Some new complexes RE2(EDODA)3&middot3H2O, where RE = La, Nd, Eu, Gd, Tb, Er, Yb, Lu and Y, EDODA = ethylene-1,2-dioxydiacetat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molar conductance, IR... Some new complexes RE2(EDODA)3&middot3H2O, where RE = La, Nd, Eu, Gd, Tb, Er, Yb, Lu and Y, EDODA = ethylene-1,2-dioxydiacetat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molar conductance, IR spectra, UV spectra, TG-DTA, 1H NMR and 13C NMR spectra. Various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complexes are of nine-coordinated binuclear structure. The carboxylates are bidentate ligands and the ether oxygen atoms also coordinate to rare earth ions. Three water molecules are crystalline water.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concentration on the chemical shift has been studied through the 1H NMR spectra of the complex Lu2(EDODA)3&middot3H2O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tic acid Chemical analysis COMPLEXATION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Electric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infrared spectroscopy Molecular structur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ORGANOMETALLICS Synthesis (chemical)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在草酸钙结石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谭燕华 欧阳健明 +2 位作者 马洁 冯海华 黄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00-704,共5页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病。草酸钙是泌尿系结石中最常见的组分 ,尿石中的草酸钙主要是以一水草酸钙 (COM)、二水草酸钙 (COD)的形式存在。区分草酸钙结石中的COM和COD及其比例 ,对于准确诊断结石的成因和提出正确的预防其复发...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病。草酸钙是泌尿系结石中最常见的组分 ,尿石中的草酸钙主要是以一水草酸钙 (COM)、二水草酸钙 (COD)的形式存在。区分草酸钙结石中的COM和COD及其比例 ,对于准确诊断结石的成因和提出正确的预防其复发的方法非常重要。红外光谱法是研究泌尿系结石的一种较理想的常用方法 ,具有快速、简便、鉴定成分准确、使用样品少、可以回收等优点。文中重点综述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在泌尿系结石研究中对COM和COD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并介绍了零交叉点一次导数光谱法、FTIR与四极质谱仪、FTIR与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仪 (FTRS)联合分析尿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法 草酸钙 泌尿结石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成分分析
下载PDF
碳酸钙三级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彬 肖霄 +2 位作者 韩芸娇 张媛媛 于宏伟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7-101,共5页
采用红外(IR)光谱技术开展了碳酸钙的结构研究。实验发现,碳酸钙的红外吸收模式包括碳酸钙CO3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O3-碳酸钙)、碳酸钙CO3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O3-碳酸钙)、碳酸钙CO3面外弯曲振动模式(rCO3-碳酸钙)和碳酸钙CO3面... 采用红外(IR)光谱技术开展了碳酸钙的结构研究。实验发现,碳酸钙的红外吸收模式包括碳酸钙CO3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O3-碳酸钙)、碳酸钙CO3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O3-碳酸钙)、碳酸钙CO3面外弯曲振动模式(rCO3-碳酸钙)和碳酸钙CO3面内弯曲振动模式(βCO3-碳酸钙)等。采用变温红外(TD-IR)光谱开展了碳酸钙的热稳定性研究。在293~393 K的温度范围内,碳酸钙主要官能团对应的吸收强度及频率都有一定的改变。采用二维红外(2D-IR)光谱进一步研究了碳酸钙νasCO3-碳酸钙、rCO3-碳酸钙和βCO3-碳酸钙吸收峰变化快慢的信息,证明了三级红外(IR)光谱在重要的无机盐(碳酸钙)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结构 热稳定性 红外光谱
下载PDF
废弃羊毛中蛋白质提取初探 被引量:22
8
作者 杨旭红 钟林钧 +1 位作者 陈博 颜晓华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16,共3页
用过醋酸溶解羊毛,从中提取蛋白质,并对提取物进行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测定,为动物毛发的再生纤维化提供物质基础。结果表明,提取物为以α-螺旋型构象为主的角蛋白。
关键词 废弃羊毛 蛋白质 角蛋白 提取物 红外光谱 热分析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钙热行为初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赵斌元 胡克鳌 +2 位作者 范永忠 竺品芳 姚洪喜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3-37,共5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DSC)、热重分析 (TG)和升温红外光谱研究木质素磺酸钙的热行为 ,发现在室温到 40 0℃的范围内 ,木质素磺酸钙有三个主要的转变。第一个转变发生在较低温度范围内 ,可能与木质素磺酸钙的脱水和甲醛等小分子的反应...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DSC)、热重分析 (TG)和升温红外光谱研究木质素磺酸钙的热行为 ,发现在室温到 40 0℃的范围内 ,木质素磺酸钙有三个主要的转变。第一个转变发生在较低温度范围内 ,可能与木质素磺酸钙的脱水和甲醛等小分子的反应相关 ;第二个转变的转变峰顶温度在 30 0℃附近 ,与木质素的高温缩合反应相关 ;第三个转变为热分解反应 ,与第二个转变紧密相接。文章认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钙 热分析 红外光谱
下载PDF
PVC材料及其制品的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淑华 刘懿莉 +2 位作者 周志诚 谭亮红 王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4-47,共4页
详细介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和热重分析法快速定性定量分析PVC材料及其制品的方法。对于未知样品先用裂解法制样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初步定性 ,再用溶解法制样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验证 ;PVC材料热分解过程较复杂 ,不能直接从热重检测结果 (TG... 详细介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和热重分析法快速定性定量分析PVC材料及其制品的方法。对于未知样品先用裂解法制样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初步定性 ,再用溶解法制样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验证 ;PVC材料热分解过程较复杂 ,不能直接从热重检测结果 (TG曲线 )读出各组分含量 ,需将检测结果通过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得出PVC的含量 ,PVC含量在 30 %~ 80 %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83)。与传统的分离、分析方法相比 ,此方法具有方便、快速、分析结果准确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品 PVC材料 红外光谱分析 裂解 热重分析法 制样 溶解法 定性定量分析 检测结果 含量
下载PDF
生、煅牡蛎鉴别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邵江娟 钟洁雯 +2 位作者 陈建伟 李祥 蔡宝昌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90-1594,共5页
目的:研究生牡蛎以及不同温度下煅牡蛎的差异性特征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多种方法对生牡蛎、不同温度下的煅牡蛎以及化学药品碳酸钙、氧化钙进行鉴别。结果:低温下的煅牡蛎成分比生牡蛎更接近于... 目的:研究生牡蛎以及不同温度下煅牡蛎的差异性特征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多种方法对生牡蛎、不同温度下的煅牡蛎以及化学药品碳酸钙、氧化钙进行鉴别。结果:低温下的煅牡蛎成分比生牡蛎更接近于碳酸钙。结论:结合上述分析方法可建立指纹图谱对生、煅牡蛎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差热分析 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分析
下载PDF
典型黑土区不同生态系统下土壤团聚体中胡敏酸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郝翔翔 窦森 +2 位作者 韩晓增 李明敏 安丰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4-833,共10页
为了揭示生态系统类型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分子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黑土区24 a长期定位试验处理下的自然草地(GL)、耕地(CL)和裸地(BL)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将土壤团聚体分为>2 mm、2~0.25 mm、0.25~0.053 mm和<0.053 mm ... 为了揭示生态系统类型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分子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黑土区24 a长期定位试验处理下的自然草地(GL)、耕地(CL)和裸地(BL)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将土壤团聚体分为>2 mm、2~0.25 mm、0.25~0.053 mm和<0.053 mm 4个粒级,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技术,对团聚体中胡敏酸(HA)的结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系统类型对团聚体中HA的分子结构产生了影响。耕地各级团聚体中HA的O+S含量以及(O+S)/C比值(摩尔比)普遍高于草地相应粒级团聚体,反映了耕地土壤团聚体中HA的氧化程度高于草地;差热分析中,耕地和裸地土壤团聚体中HA的中温放热量低于草地相应粒级团聚体,且二者的热量高/中比值均高于草地,说明耕地和裸地土壤团聚体中HA的芳香性/脂族性高于草地;草地和耕地土壤团聚体中HA在2 920和2 850 cm-1处代表脂族聚亚甲基和末端甲基中C-H伸缩振动的吸收峰明显强于裸地,脂族碳/羧基碳(2 920/1 720)以及脂族碳/芳香碳(2 920/1 620)比值高于后者。与自然草地相比,耕地和裸地生态系统会增强土壤团聚体中HA的缩合度、氧化度和芳香性,提高其分子结构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土壤腐殖质 元素组成 红外光谱 差热分析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剂酸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3
作者 朱玉霞 林伟 +1 位作者 田辉平 龙军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07-614,共8页
介绍了固体酸催化剂酸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胺滴定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程序升温脱附法及热分析法,并比较了这些分析方法的优缺点。目前人们广泛采用的是程序升温脱附和红外光谱法,前者可准确分析总酸量和酸强度,但... 介绍了固体酸催化剂酸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胺滴定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程序升温脱附法及热分析法,并比较了这些分析方法的优缺点。目前人们广泛采用的是程序升温脱附和红外光谱法,前者可准确分析总酸量和酸强度,但无法区分酸的类型;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法可区分B酸和L酸,但对酸强度及总酸量的定量分析方面不很理想。新发展起来的31P核磁共振技术可较好地实现B酸和L酸的酸中心分布、酸量及酸强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 催化剂 胺滴定 核磁共振 红外光谱 程序升温脱附 热分析 酸性质
下载PDF
秸秆深还对土壤团聚体中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0
14
作者 朱姝 窦森 陈丽珍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7-758,共12页
秸秆深还(Deep application of straw, DAS)是指将玉米秸秆施入土壤亚表层(20~40cm),可以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同时提高土壤肥力、蓄水能力和作物产量。本文采集了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站玉米连作耕地试验田中的秸秆深还土壤和未秸秆... 秸秆深还(Deep application of straw, DAS)是指将玉米秸秆施入土壤亚表层(20~40cm),可以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同时提高土壤肥力、蓄水能力和作物产量。本文采集了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站玉米连作耕地试验田中的秸秆深还土壤和未秸秆深还土壤,采用湿筛法将其分为〉2mm、2~0.25mm、0.25~0.053mm和〈0.053mm 4个粒级,定性分析提取胡敏酸(HA),通过元素组成、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研究了秸秆深还对黑土各粒级团聚体中HA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土团聚体中的优势粒级为2—0.25mm粒级,优势粒级的团聚体含量和有机碳含量均是表层较亚表层低,DAS有利于优势粒级团聚体的形成,促使优势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增多;与亚表层相比,表层各粒级团聚体HA的缩合度、氧化度和热稳定性普遍较低,脂族碳/羧基碳和脂族碳/芳香碳较高;DAS促使土壤表层和亚表层各粒级团聚体中HA的缩合度、氧化度和热稳定性下降,其中表层HA的缩合度降低更明显;而亚表层氧化度和热稳定性的降低幅度较大。表层中HA的分子结构较亚表层的简单、年轻,秸秆深还促使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增加,HA的结构简单化、年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还 土壤团聚体 胡敏酸 元素组成 红外光谱 差热分析
下载PDF
硼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晓威 易新龙 +1 位作者 邵文尧 肖宗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6-231,共6页
通过合成性能优于传统酚醛树脂的新型酚醛树脂以满足国内工业、机械制造业飞速发展的配套需要.主要研究硼改性酚醛树脂的特定合成工艺,并与传统热固性酚醛树脂进行比较,研究催化剂用量、酚醛比、硼酸加入量等因素对硼改性酚醛树脂性能... 通过合成性能优于传统酚醛树脂的新型酚醛树脂以满足国内工业、机械制造业飞速发展的配套需要.主要研究硼改性酚醛树脂的特定合成工艺,并与传统热固性酚醛树脂进行比较,研究催化剂用量、酚醛比、硼酸加入量等因素对硼改性酚醛树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仪等分析手段对硼改性酚醛树脂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硼改性酚醛树脂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甲醛)∶n(苯酚)∶n(硼酸)=1.4∶1∶0.4,氢氧化钠用量为苯酚质量的3%,第一阶段反应时间为1.5h,反应温度为60℃,第二阶段反应时间为1.5h,反应温度为90℃,在该条件下合成的硼改性酚醛树脂的残碳率为71.07%,远高于传统酚醛树脂的残碳率48.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改性酚醛树脂 热重分析 红外光谱 热性能
下载PDF
秸秆深还对土壤团聚体中胡敏素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7
16
作者 朱姝 窦森 +1 位作者 关松 郭聘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秸秆还田主要是覆盖和表层浅施,存在着影响种子发芽生长、土壤升温慢和病虫害增加等问题。秸秆深还(corn stover deep incorporation,CSDI)是指将玉米秸秆施入土壤亚表层(20~40 cm),不仅能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还能达到保碳、蓄水、... 秸秆还田主要是覆盖和表层浅施,存在着影响种子发芽生长、土壤升温慢和病虫害增加等问题。秸秆深还(corn stover deep incorporation,CSDI)是指将玉米秸秆施入土壤亚表层(20~40 cm),不仅能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还能达到保碳、蓄水、培肥、稳产的目的,使秸秆还田得到改善。虽对秸秆深还后胡敏素(Hu)的结构性质有一些研究,但是对秸秆深还后土壤团聚体中Hu的变化还未见报道。探究秸秆深还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可以为如何提高土地肥力、如何利用秸秆深还创建合理耕层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集于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站玉米连作耕地试验田,采用湿筛法将其分为〉2 mm、2~0.25 mm、0.25~0.053 mm和〈0.053 mm 4个粒级并提取Hu,通过元素组成、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研究秸秆深还对团聚体中Hu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制备的黑土Hu的平均含碳量为721 g kg-1;H/C的平均值为0.776;Hu的缩合度高于相应的HA;秸秆深还促使土壤表层和亚表层团聚体中Hu的氧化度降低,脂族链烃减少,活性结构增多,稳定性降低,Hu的结构趋于简单化、年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还 土壤团聚体 胡敏素 元素组成 红外光谱 差热分析
下载PDF
软玉猫眼的红外吸收光谱及热相变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卢保奇 夏义本 亓利剑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用差热分析(DTA)、Fourier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X射线粉晶衍射(XRD)测试方法对四川软玉猫眼的热相变产物和相变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软玉猫眼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加热小于900 ℃时,软玉猫眼中透闪石的结构非常稳定;900~1 1... 用差热分析(DTA)、Fourier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X射线粉晶衍射(XRD)测试方法对四川软玉猫眼的热相变产物和相变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软玉猫眼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加热小于900 ℃时,软玉猫眼中透闪石的结构非常稳定;900~1 100 ℃范围,透闪石结构破坏,产生新物相;1 100 ℃时,热转变的最终产物是一种成分和结构都类似于透辉石的Ca-Mg辉石.并对软玉猫眼的热相变反应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玉猫眼 红外光谱 差热分析 X射线粉晶衍射 热相变
下载PDF
白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表征 被引量:14
18
作者 余丽丽 杨星昊 李春成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 有效表征白术挥发油 / β 环糊精 (β CD)包合物。方法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 ,研究白术挥发油 / β CD包合前后理化性状等的变化。 结果 与 β 环糊精相比较 ,包合物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 目的 有效表征白术挥发油 / β 环糊精 (β CD)包合物。方法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 ,研究白术挥发油 / β CD包合前后理化性状等的变化。 结果 与 β 环糊精相比较 ,包合物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差热分析以及红外光谱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白术挥发油 / β CD包合物形成后具有明显的特征 ,可表征包合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挥发油 Β-环糊精 包合物 表征
下载PDF
超临界干燥制备纳米SiO_2粉体及其性质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杨儒 张广延 +1 位作者 李敏 江南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1-286,共6页
以水玻璃和醋酸为原料,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传统高温干燥、乙醇和CO2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 了纳米多孔SiO2超细粉体。通过透射电镜、BET(BurnauerEmmettTeller)法、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等... 以水玻璃和醋酸为原料,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传统高温干燥、乙醇和CO2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 了纳米多孔SiO2超细粉体。通过透射电镜、BET(BurnauerEmmettTeller)法、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等手段对样品进行 了表征。结果表明:干燥工艺对产物的粒径、分散程度、热稳定性和比表面积有较大的影响,通过CO2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的SiO2超细粉体分 散性好,比表面积高,颗粒均匀呈球状,粒径为10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超临界干燥 水玻璃
下载PDF
全氟磺酸再生树脂的微结构和热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郎万中 童蔚 +1 位作者 杨虎 许振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8-392,共5页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再生全氟磺酸(PFSA)树脂的结构,比较了酸型PFSA再生树脂(PFSA-H)和钠型PFSA再生树脂(PFSA-Na)的微观结构,利用酸碱滴定的方法测定了再生PF-SA树脂离子交换容量(IEC),利用热重法、微商热重法及差示扫描量...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再生全氟磺酸(PFSA)树脂的结构,比较了酸型PFSA再生树脂(PFSA-H)和钠型PFSA再生树脂(PFSA-Na)的微观结构,利用酸碱滴定的方法测定了再生PF-SA树脂离子交换容量(IEC),利用热重法、微商热重法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等研究了PFSA再生树脂的热性能。结果表明:PFSA再生树脂中的磺酸根(-SO3^-)、侧链中的醚结构(C-O-C)及碳氟主链骨架(CF2)等特征基团都与Dupont公司的Nafion膜的PFSA的分子结构一致;PFSA再生树脂溶液中未发现F-8020型全氟离子交换膜中全氟羧酸层树脂;每摩尔交换基团所对应的PFSA再生树脂的质量(EW)达到1130,接近Dupont公司产品Nafion117的相应性能参数。热分析结果表明:PFSA-Na再生树脂的起始分解温度410℃左右;酸型树脂的起始分解温度200℃左右,且PFSA-H再生树脂的分解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200~250℃、250~375℃和375~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磺酸 Nation膜 红外光谱 热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