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rared-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i>Camellia oleifera</i>Shell/Meal during Composting
1
作者 Jinping Zhang Yue Ying +1 位作者 Xuebin Li Xiaohua Yao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8年第10期1286-1298,共13页
The compost products of Camellia oleifera shell/meal mixed at different mass ratio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t different composting stages to monitor the structural changes... The compost products of Camellia oleifera shell/meal mixed at different mass ratio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t different composting stages to monitor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ir compon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Camellia oleifera meal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composting rate of the shell, but did not change the degradation order and decomposition of the related compounds. During the composting process, microorganisms used the highly decomposable carbon source materials, such as proteins and sugars, first to grow and multiply, and then decomposed hemicellulose, cellulose and lignin by oxidative cleavage after these nutrients were consum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decomposition products were then condensed into more stable humic acids. The degradation rates of the compounds were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amount of Camellia oleifera?meal. The compounds in Camellia oleifera shell were composted faster with higher amounts of Camellia oleifera meals, resulting in less lignocellulose in the final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llia oleifera SHELL camellia oleifera meal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COMPOSTING Degradation
下载PDF
熔融盐——淬火联用制备油茶粕衍生碳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2
作者 刘涛 卢鹏飞 +4 位作者 叶晓燕 邱翔宇 李丹丹 刘郁林 曾源浩 《河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为了促进油茶粕资源化处理,该文提出了使用油茶粕制备优异碳负电极的研究路线,期望能够推动油茶粕资源化处理持续向好发展。首次利用熔融盐淬火法制备油茶粕衍生碳材料,经研究发现:油茶粕熔融盐650℃下焙烧60 min后淬火制备的碳材料负... 为了促进油茶粕资源化处理,该文提出了使用油茶粕制备优异碳负电极的研究路线,期望能够推动油茶粕资源化处理持续向好发展。首次利用熔融盐淬火法制备油茶粕衍生碳材料,经研究发现:油茶粕熔融盐650℃下焙烧60 min后淬火制备的碳材料负电极在电流密度为0.5 A/g下,比电容高达232 F/g;熔融盐能作为模板剂保护碳不被氧化,K元素对材料具有刻蚀作用,这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孔隙结构,淬火过程不能增加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但促进了电子的传质和转移速率。该研究为解决油茶粕增值问题和设计适合实际应用的碳材料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碳材料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混菌发酵对油茶粕中茶皂素表面活性指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韩帅鹏 曾万祥 +5 位作者 伍丹惠 蓝秀权 华涛 程建华 周心慧 周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5,共7页
采用水提、醇提、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发酵、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发酵和混菌(LP+LC,1∶1)发酵提取油茶粕中的茶皂素,对比分析提取液中的主要成分差异,并对水提、醇提、混菌发酵茶皂素提取物的表面活... 采用水提、醇提、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发酵、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发酵和混菌(LP+LC,1∶1)发酵提取油茶粕中的茶皂素,对比分析提取液中的主要成分差异,并对水提、醇提、混菌发酵茶皂素提取物的表面活性指标和抗氧化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混菌发酵液中茶皂素含量为(21.86±0.39)mg/mL,显著高于水提液、醇提液和单菌发酵液(P<0.05),各提取液中多糖、多酚、黄酮、蛋白质含量具有较大差异。相比于水提和醇提茶皂素,混菌发酵提取茶皂素样品具有更高的纯度(75.2%)和提取率(14.12%),其水溶液具有更低的表面张力(39.2 mN/m)、更优异的起泡性(128%)和稳泡性能(96.9%)。混菌发酵茶皂素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优于水提茶皂素,低于醇提茶皂素。对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而言,发酵茶皂素优于另外两者,在4 mg/mL质量浓度下与抗坏血酸的测试结果相当。该研究为微生物发酵法应用于茶皂素的工业化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茶皂素 发酵 水提法 醇提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超高压法提取油茶籽粕中茶皂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孝辉 郭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以油茶籽粕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高压提取茶皂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高压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308 MPa、提取时间8.5 min、乙醇体积分数65%、料液比1∶20(g/mL),在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19.... 以油茶籽粕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高压提取茶皂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高压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308 MPa、提取时间8.5 min、乙醇体积分数65%、料液比1∶20(g/mL),在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1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茶皂素 响应面法 超高压
下载PDF
粤北油茶粕中茶皂素热水提取工艺优化
5
作者 华军利 梁锦霞 +1 位作者 温金梅 敬思群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6期37-40,共4页
以粤北脱脂油茶粕为试验研究的原材料,利用热水提取茶皂素。以茶皂素的提取率为主要考查指标,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茶皂素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和浸提次数对茶皂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茶... 以粤北脱脂油茶粕为试验研究的原材料,利用热水提取茶皂素。以茶皂素的提取率为主要考查指标,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茶皂素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和浸提次数对茶皂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茶皂素热水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65℃,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10(g∶mL),浸提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茶皂素提取率为6.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茶皂素 水提法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油茶籽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免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祥元 唐伟 +1 位作者 于桂阳 方勤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82-85,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油茶籽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将240头130日龄的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猪分别饲喂用油茶籽粕等量替代5%、10%...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油茶籽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将240头130日龄的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猪分别饲喂用油茶籽粕等量替代5%、10%和15%豆粕的试验日粮。预饲期7d,正式期42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油茶籽粕能显著降低试验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P<0.05),试验Ⅰ组育肥猪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油茶籽粕显著降低了育肥猪粗蛋白质、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P<0.05)。日粮中添加油茶籽粕对育肥猪的食入氮无显著影响(P>0.05),而尿氮显著升高,沉积氮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油茶籽粕显著增加了育肥猪血清中ⅠgM、ⅠgG的含量(P<0.05),试验Ⅰ组育肥猪血清中Ⅰ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油茶籽粕对育肥猪血清中ⅠL-8、ⅠL-10、TNF-α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测定指标,日粮中添加5%的油茶籽粕替代豆粕饲喂育肥猪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猪 油茶籽粕 生长性能 消化代谢 免疫
下载PDF
油茶粕绿色发泡剂制备泡沫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毅松 刘乐冕 陈剑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6-1232,1241,共8页
以天然植物组织油茶粕为原料,通过水提法制备绿色发泡剂,并采用物理发泡方式制备泡沫混凝土,研究混泡时间、水胶比和泡沫掺量对泡沫混凝土干密度、抗压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发泡剂泡沫稳定性高,可用于制备低密度泡沫混凝土... 以天然植物组织油茶粕为原料,通过水提法制备绿色发泡剂,并采用物理发泡方式制备泡沫混凝土,研究混泡时间、水胶比和泡沫掺量对泡沫混凝土干密度、抗压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发泡剂泡沫稳定性高,可用于制备低密度泡沫混凝土,是一种优质的新型绿色发泡剂;当泡沫掺量为750 mL、混泡时间为180 s、水胶比为0.45时,所制备的A05密度等级泡沫混凝土的吸水率为45%,抗压强度为1.52 MPa,并且绿色发泡剂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孔径分布均匀,孔径小(最大气孔孔径dmax<0.6 mm),气孔形态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绿色发泡剂 泡沫混凝土 物理发泡 微观孔结构 孔径分布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和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油茶籽粕酱油酿造工艺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晓媛 王雪菲 +2 位作者 朱静 尤书会 姜兴旭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8-205,共8页
为提高富蛋白油茶籽粕的利用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油茶籽粕酱油酿造工艺,以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探究油茶籽粕添加量、盐水质量分数、盐水添加量及发酵时间对油茶籽粕酱油氨基态氮、总酸、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模... 为提高富蛋白油茶籽粕的利用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油茶籽粕酱油酿造工艺,以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探究油茶籽粕添加量、盐水质量分数、盐水添加量及发酵时间对油茶籽粕酱油氨基态氮、总酸、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模糊数学能客观准确地综合评判油茶籽粕酱油的各项品质指标和感官评分,油茶籽粕酱油最佳加工工艺参数为油茶籽粕添加量41%,盐水质量分数16%,盐水添加量99%,发酵时间14 d。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油茶籽粕酱油氨基酸态氮为0.65 g/100 mL,总酸为0.52 g/100 mL,可溶性无盐固形物为15.8 g/100 mL,感官评分为82.3分,且色泽鲜亮,组织均匀,滋味鲜美,具有浓郁的酱香和酯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模糊数学 酱油 酿造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油茶籽粕茶皂素脱毒技术及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莫燕婷 曹清明 +3 位作者 王薇薇 李爱科 段涛 王丽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06-112,共7页
油茶籽粕是油茶籽榨油之后剩余的副产物,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作为一种优质的非常规饲料原料。茶皂素是油茶籽粕中的主要抗营养成分,过量的茶皂素对畜禽具有溶血作用,严重限制了油茶籽粕在饲料产业中的应用。目前对茶皂素的脱毒方法有蒸... 油茶籽粕是油茶籽榨油之后剩余的副产物,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作为一种优质的非常规饲料原料。茶皂素是油茶籽粕中的主要抗营养成分,过量的茶皂素对畜禽具有溶血作用,严重限制了油茶籽粕在饲料产业中的应用。目前对茶皂素的脱毒方法有蒸气爆破、浸提法和生物法。为进一步提高油茶籽粕的应用范围,文章对油茶籽粕中茶皂素的脱毒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油茶籽粕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研究和茶皂素的开发利用进行总结,以期提高油茶籽粕的综合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茶皂素 脱毒 生物法 综合利用
下载PDF
固态发酵降解油茶饼粕中茶皂素工艺优化及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彦玉 王磊 +2 位作者 邹春霞 陈江芬 贾玉龙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0-158,共9页
选用1株蜡样芽孢杆菌来固态发酵油茶饼粕,以茶皂素降解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降解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质量分数109.9%,温度31.1℃,接种量10.0%,发酵时间48.0 h,此时降解率达到76.04%。... 选用1株蜡样芽孢杆菌来固态发酵油茶饼粕,以茶皂素降解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降解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质量分数109.9%,温度31.1℃,接种量10.0%,发酵时间48.0 h,此时降解率达到76.04%。对比发酵前后的物质变化,结果显示蛋白质、黄酮、必需氨基酸等均显著增加,茶皂素、单宁、总糖等均显著下降。通过电子舌和风味分析结果,证明了油茶饼粕经发酵后苦味、涩味会显著减少;风味物质会产生明显差异,会新增3,3-二甲基辛烷、丙位庚内酯等风味物质。研究在保证油茶饼粕兼具营养成分增加、有毒物质减少的特性时,实现了油茶饼粕的高附加值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 固态发酵 蜡样芽孢杆菌 茶皂素 成分分析
下载PDF
油茶籽粕多糖的硫酸酯化修饰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建安 张超 +1 位作者 文焱炳 方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3-136,158,共5页
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将油茶籽粕多糖(COP)修饰成硫酸酯化油茶籽粕多糖(S-COP),以取代度为指标,研究硫酸酯化多糖的最佳工艺,并对比分析COP和S-COP的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氯磺酸与吡啶体积比1∶4、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 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将油茶籽粕多糖(COP)修饰成硫酸酯化油茶籽粕多糖(S-COP),以取代度为指标,研究硫酸酯化多糖的最佳工艺,并对比分析COP和S-COP的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氯磺酸与吡啶体积比1∶4、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最高取代度为1.235,COP与硫酸基成功形成了稳定的硫酸酯化合物;硫酸酯化修饰可明显改善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COP和S-COP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制能力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且S-COP的抑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多糖 硫酸酯化修饰 降血糖
下载PDF
不同提取工艺对油茶籽粕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静 杨洁茹 +4 位作者 李坤 陈龙 李静 李晓卓 朱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02-110,共9页
油茶籽粕作为茶油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含有大量未被利用的优质植物蛋白质,为了探究超声处理和酶处理在提取过程中对蛋白质的影响,采用碱溶酸沉法(Alkali dissolves acid precipitation,ADAP)、酶解(预处理)法(Enzyme Extraction,EE)、... 油茶籽粕作为茶油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含有大量未被利用的优质植物蛋白质,为了探究超声处理和酶处理在提取过程中对蛋白质的影响,采用碱溶酸沉法(Alkali dissolves acid precipitation,ADAP)、酶解(预处理)法(Enzyme Extraction,EE)、超声碱溶酸沉法(Ultrasonic Alkali Dissolving Acid Precipitation,UADAP)、超声酶解法(Ultrasonic Enzyme Extraction,UEE)从油茶饼粕中提取蛋白质,并对其结构性质和功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会使酰胺Ⅰ带的红外波峰从1629 cm^(−1)红移至1649cm^(−1),蛋白质分子内部的Trp残基被暴露出来,导致蛋白质的荧光强度升高,离子键的含量在分子间作用力中的占比提高至31.17%,酶法处理和碱溶酸沉处理同样会对蛋白质的结构造成影响,但二者无较大差别,且效果较弱;通过ADAP组与UADAP组对比,可以发现超声将油茶籽粕蛋白的乳化性提高了34.43%,凝胶硬度提高了51.36%,凝胶弹性提高了38.13%;ADAP组与EE组对比,发现酶解处理则能较好的增强蛋白质的乳化稳定性及起泡性,分别提高了93.35%和44.28%,而碱溶酸沉处理可使蛋白质的气泡稳定性提高5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蛋白质结构 超声波 起泡性 乳化性 胶凝性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油茶籽粕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小宇 江龙发 +4 位作者 章明 章超 万承波 刘晔 耿响 《红外》 CAS 2023年第9期38-45,共8页
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油茶籽粕检测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在简单介绍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分析过程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在油茶籽粕检测中的建模过程,为后续工作者更好地建立油茶籽粕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同... 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油茶籽粕检测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在简单介绍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分析过程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在油茶籽粕检测中的建模过程,为后续工作者更好地建立油茶籽粕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同时,通过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油茶籽粕检测指标、标准制定以及模型转移技术中的发展,总结出该技术在油茶籽粕检测中的三个研究方向:开拓新项目的模型建立、制定普遍适用的标准、解决台间差并完成模型转移。油茶籽粕广泛应用于动物饲料、特医食品、保健食品等行业,因此大力开拓和推广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油茶籽粕检测中的应用是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油茶籽粕 模型建立 标准制定 模型转移
下载PDF
油茶籽粕醇提物的抗氧化性及其在护手霜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唐辉 杨春绿 +3 位作者 敬思群 刘国凌 周娟 康林芝 《韶关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12,共7页
采用乙醇超声波法浸提韶关市油茶籽粕,对油茶籽醇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能力进行测定,并用正交试验法对油茶籽粕醇提物护手霜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油茶籽粕醇提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性... 采用乙醇超声波法浸提韶关市油茶籽粕,对油茶籽醇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能力进行测定,并用正交试验法对油茶籽粕醇提物护手霜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油茶籽粕醇提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性与醇提物的质量浓度成量效关系.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一种油茶籽粕醇提物护手霜最优配方为:油茶籽粕醇提物1.0 mg、白凡士林1.5 g、羊毛脂0.3 g、白油6.0 g、GTCC 8.0 g、16/18醇1.0 g、甘油10.0g、卡波姆U_(20)0.3 g、果胶0.5 g、精油0.2 g.该护手霜符合QB/T 1857—2013中的指标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超声浸提 油茶籽粕提取液 抗氧化性 最优配方 护手霜
下载PDF
油茶粕的营养特点、脱毒工艺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梅华迪 陈卫东 +1 位作者 马现永 余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946-6954,共9页
油茶粕是油茶籽提油之后的副产物,具有产量大、价格低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常规营养成分,同时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的特点,可作为一种优质的非常规饲料原料。然而,油茶粕中茶皂素、粗纤维含量较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皂素除了... 油茶粕是油茶籽提油之后的副产物,具有产量大、价格低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常规营养成分,同时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的特点,可作为一种优质的非常规饲料原料。然而,油茶粕中茶皂素、粗纤维含量较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皂素除了会产生抗营养作用外,还会对动物产生溶血作用,这严重限制了油茶粕的饲料化利用。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种方法来降解油茶粕中的茶皂素,不仅有助于推进其饲料化利用,还可节约常规饲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缓解我国饲料资源紧缺的压力。因此,本文就油茶粕的营养特点和成分组成、脱毒工艺以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油茶粕的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营养特点 茶皂素 脱毒工艺
下载PDF
光山油茶饼粕蛋白水解物的制备及功能活性分析
16
作者 朱静 吕静 +3 位作者 邢淑婕 陈亚蓝 李亚钦 陈龙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8-265,共8页
从光山油茶饼粕中提取蛋白,以油茶粕多肽含量为指标,通过酶法生产油茶饼粕蛋白水解物,并对其功能活性进行验证。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酶解时间、加酶量和底物浓度,利用Design Expert 8.0.6统计分析软件得到油茶粕多肽含量随加酶量、底物... 从光山油茶饼粕中提取蛋白,以油茶粕多肽含量为指标,通过酶法生产油茶饼粕蛋白水解物,并对其功能活性进行验证。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酶解时间、加酶量和底物浓度,利用Design Expert 8.0.6统计分析软件得到油茶粕多肽含量随加酶量、底物浓度和酶切时间变化的标准回归模型,采用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酶解条件,并做验证试验。最佳水解条件为:采用胃蛋白酶处理油茶粕,在加酶量6950 U/g、底物浓度2.9%、时间为4.1 h时为最佳酶解条件,油茶粕多肽含量为(6.20±0.15)μg/mL,通过检测发现,油茶粕蛋白多肽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93.89%,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61.29%和37.17%,对油脂吸附能力为0.414 g/g,0.20μg/mL的多肽胆酸盐结合能力为0.9μg/mL,说明油茶粕蛋白水解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降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多肽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活性 降脂能力
下载PDF
油茶粕产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黎继烈 胡铁 +3 位作者 崔培梧 丁丽霞 钟海雁 李忠海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6,60,共6页
以油茶粕为试验原料,通过摇瓶发酵优化产枯草芽孢杆菌的工艺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接种量、初始pH、摇瓶装液量、摇床转速、发酵温度和时间对产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发酵温度、摇床转速、发酵时间3个主要影... 以油茶粕为试验原料,通过摇瓶发酵优化产枯草芽孢杆菌的工艺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接种量、初始pH、摇瓶装液量、摇床转速、发酵温度和时间对产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发酵温度、摇床转速、发酵时间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Box-Behnken设计,得到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最优工艺条件。结果显示:500 mL摇瓶装培养基120 mL、发酵初始pH 6.8、接种9 mL菌悬液、摇床转速180r/min、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37 h,发酵液中活菌数可达2.04×1010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发酵 枯草芽孢杆菌
下载PDF
茶皂素浸提条件优化及其抑菌效果 被引量:27
18
作者 赵世光 薛正莲 +1 位作者 杨超英 魏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67,共4页
以脱脂茶籽粕为原料,以乙醇溶液为浸提剂,对茶皂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正交分析法确定茶皂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75℃,pH 10.0,乙醇体积分数85%,料液比1∶12。在此条件下浸提3 h,茶皂素得率为1... 以脱脂茶籽粕为原料,以乙醇溶液为浸提剂,对茶皂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正交分析法确定茶皂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75℃,pH 10.0,乙醇体积分数85%,料液比1∶12。在此条件下浸提3 h,茶皂素得率为18.13%。抑菌实验表明,所提取茶皂素对典型革兰氏阳性细菌、阴性细菌具有显著抑制效果,对酵母菌生长有强烈抑制作用,并部分抑制一些导致食品劣变的霉菌繁殖,具有食品防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粕 茶皂素 提取 抑菌
下载PDF
油茶籽粕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丁丹华 彭光华 +2 位作者 夏辉 万辉 何东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2-105,共4页
对油茶籽粕的基本组分进行测定,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油茶籽粕蛋白,在测定等电点基础上探讨油茶籽粕粉碎粒度、浸提液pH值、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提取油茶籽粕蛋白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g... 对油茶籽粕的基本组分进行测定,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油茶籽粕蛋白,在测定等电点基础上探讨油茶籽粕粉碎粒度、浸提液pH值、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提取油茶籽粕蛋白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g/mL)、pH10、浸提时间80min、浸提温度45℃和粉碎粒度80目,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为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蛋白质 提取
下载PDF
油茶籽综合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0
作者 熊道陵 吕琪 +1 位作者 张辉 汪杨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1,共5页
分别从茶籽仁、茶粕、茶壳三方面着手,详细地介绍了茶油的提取技术及其优缺点,结合市场现状对茶油的开发应用提出期望。对茶粕及油茶籽壳的开发应用进行阐述,指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油茶产业的发展趋势,期望对今后油茶籽综合开发... 分别从茶籽仁、茶粕、茶壳三方面着手,详细地介绍了茶油的提取技术及其优缺点,结合市场现状对茶油的开发应用提出期望。对茶粕及油茶籽壳的开发应用进行阐述,指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油茶产业的发展趋势,期望对今后油茶籽综合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 茶粕 茶壳 综合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