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凸轮电液可变气门机构动态特性试验
1
作者 杜强 章振宇 +2 位作者 赵长禄 张体恩 吴瑶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1-279,共9页
设计开发了一种无凸轮电液可变气门机构(EHVVA),建立了该可变气门机构动态特性试验平台,通过试验探索了EHVVA在4种发动机转速(2500、2000、1500和1000 r/min)下的动态运行特性.与凸轮驱动气门机构不同,EHVVA运行特性受发动机转速影响较... 设计开发了一种无凸轮电液可变气门机构(EHVVA),建立了该可变气门机构动态特性试验平台,通过试验探索了EHVVA在4种发动机转速(2500、2000、1500和1000 r/min)下的动态运行特性.与凸轮驱动气门机构不同,EHVVA运行特性受发动机转速影响较小,丰满系数高于传统凸轮驱动气门机构;高速工况下EHVVA加速度峰值低因而具有更小的往复惯性力.EHVVA的柱塞腔内油压在单循环内的变化可分为油压建立阶段、油压保持阶段和油压卸荷阶段.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需提高驱动油压以实现气门快速开启,同时随着信号脉宽变短,气门运动逐渐由充分响应转换为非充分响应状态.探索了EHVVA的循环变动特性,结果表明:柱塞腔最大油压、最大升程及时面值的循环变动率均小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凸轮 液压 柔性可变 气门机构 动态特性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电液驱动无凸轮配气机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振峰 黄英 +1 位作者 张付军 杨守平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27,共4页
通过对传统下置凸轮轴驱动式配气机构的驱动系统进行改造,以适应无旋转机构的特种发动机配气机构及对配气机构有柔性调节要求的传统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驱动需求,实现了电子控制液压驱动的无凸轮柔性调节配气。与原凸轮轴驱动的配气机构对... 通过对传统下置凸轮轴驱动式配气机构的驱动系统进行改造,以适应无旋转机构的特种发动机配气机构及对配气机构有柔性调节要求的传统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驱动需求,实现了电子控制液压驱动的无凸轮柔性调节配气。与原凸轮轴驱动的配气机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配气机构在气门开启速度、气门时面值等方面明显优于原机;同时实现气门正时、气门升程、气门开启持续时间等参数的柔性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无凸轮配气机构 电液驱动 柔性调节
下载PDF
柴油机无凸轮轴配气机构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云开 于秀敏 +3 位作者 郭英男 梁金广 刘悦 李静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71-74,共4页
基于1105型单缸柴油机,开发了无凸轮轴电液配气机构。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组成,标定了所用电磁阀打开和关闭延迟,并进行了初步试验。试验表明,该机构具有高的工作可靠性和重复性,可以实现灵活的气门正时控制。同时也指出了机构的不足。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柴油机 可变配气机构 无凸轮轴发动机
下载PDF
一种动圈式电磁驱动气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梁 常思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283-2287,共5页
分析了发动机中应用电磁驱动气门的优越性及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动圈式电磁驱动气门的技术方案。建立了电、磁和机械耦合的系统模型,研制了样件并实测了样件的静态驱动力特性,并对电磁驱动气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 分析了发动机中应用电磁驱动气门的优越性及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动圈式电磁驱动气门的技术方案。建立了电、磁和机械耦合的系统模型,研制了样件并实测了样件的静态驱动力特性,并对电磁驱动气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动圈式电磁驱动气门的最小过渡时间可达到3.02ms,最大气门落座速度为0.031m/s,满足高速响应和低落座速度的要求,且与实验结果比较接近,具备在发动机中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凸轮发动机 电磁驱动气门 动圈式 动态特性
下载PDF
内燃机无凸轮电液驱动配气机构控制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苏炎玲 舒歌群 李志锐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39,共4页
无凸轮电液驱动配气机构在所有工况下都能连续、独立地控制气门运动 ,使发动机获得低排放、低能耗、高扭矩和高功率输出等优点。怎样解决控制问题是很关键的一步。本文对近来在无凸轮电液驱动配气机构控制技术方面的发展进行了介绍 ,阐... 无凸轮电液驱动配气机构在所有工况下都能连续、独立地控制气门运动 ,使发动机获得低排放、低能耗、高扭矩和高功率输出等优点。怎样解决控制问题是很关键的一步。本文对近来在无凸轮电液驱动配气机构控制技术方面的发展进行了介绍 ,阐述了其配气机构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无凸轮配气机构 电液控制 控制模型 工作原理
下载PDF
无凸轮电液驱动气门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舒歌群 桑海浪 +1 位作者 韩睿 卫海桥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5,共6页
以无凸轮电液驱动气门(EHCV)的开发为研究背景,运用SIMULINK工具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以利于无凸轮电液驱动气门控制策略算法的开发与仿真研究。通过改变模型的参数值,分析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优化系统性能。并以此模型为平台,进行了... 以无凸轮电液驱动气门(EHCV)的开发为研究背景,运用SIMULINK工具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以利于无凸轮电液驱动气门控制策略算法的开发与仿真研究。通过改变模型的参数值,分析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优化系统性能。并以此模型为平台,进行了气门峰值升程PID控制的研究。进行了低转速下的实验,结果能较好地与仿真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凸轮电液驱动气门 SIMULINK 峰值升程 闭环控制
下载PDF
柔性调节无凸轮配气机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振峰 张付军 李国岫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53,57,共5页
设计了液压驱动柔性调节的无凸轮配气机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气门运动特性,试制了原理样机,通过对原理样机的试验研究获得了该配气机构的气门运动特性,提出了气门"软着落"方案,有效降低了气门落座冲击。该柔性调节配气机构... 设计了液压驱动柔性调节的无凸轮配气机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气门运动特性,试制了原理样机,通过对原理样机的试验研究获得了该配气机构的气门运动特性,提出了气门"软着落"方案,有效降低了气门落座冲击。该柔性调节配气机构可以实现气门提前角、气门开启持续时间(时面值)、气门迟闭角等参数的连续可变。将该柔性调节配气机构成功应用于液压自由活塞柴油机的排气门,试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凸轮配气机构 液压驱动 柔性调节
下载PDF
无凸轮电液驱动气门配气机构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志锐 舒歌群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介绍了无凸轮电液驱动配气机构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无凸轮电液驱动配气机构控制技术的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指出了今后内燃机无凸轮电液驱动配气机构的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 无凸轮电液驱动气门配气机构 技术原理 控制技术 内燃机
下载PDF
电液无凸轮发动机气门结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丁 陈新记 王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60-163,共4页
无凸轮发动机技术具有提高燃料效率、功率输出以及减少内燃机排放等优点。设计一套新型电液无凸轮发动机气门机构(EH-CEVA),利用AMESim和MATLAB联合仿真,研究EH-CEVA的动态特性和操作性能。基于原型测试平台开展EH-CEVA试验研究,并与仿... 无凸轮发动机技术具有提高燃料效率、功率输出以及减少内燃机排放等优点。设计一套新型电液无凸轮发动机气门机构(EH-CEVA),利用AMESim和MATLAB联合仿真,研究EH-CEVA的动态特性和操作性能。基于原型测试平台开展EH-CEVA试验研究,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AMESim模型可准确模拟EH-CEVA的动态特性,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响应性和稳定性,能够实现对气门正时、气门升程以及持续期的实时控制,满足发动机工作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凸轮发动机 气门结构 动态特性 软落座
下载PDF
发动机无凸轮配气机构浅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冲 卢贵忠 +2 位作者 赵亮 戚蒿 蒲树先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0-923,共4页
针对传统配气机构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国内外无凸轮配气机构在发动机上的进展及应用情况,并对其典型结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该机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帮助。
关键词 无凸轮配气机构 发动机 探讨
下载PDF
无凸轮内燃机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及其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鲁佳 王华 胡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75-79,共5页
为解决大部分可变气门控制器无法实现气门的完全可变性,提出一种包含压电和液压部件的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采用自适应前馈控制器实现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的有效控制。构造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模型,建立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中压电... 为解决大部分可变气门控制器无法实现气门的完全可变性,提出一种包含压电和液压部件的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采用自适应前馈控制器实现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的有效控制。构造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模型,建立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中压电结构、伺服活塞结构和液压结构的数学模型。设计一种包含2个前馈控制器和1个反馈控制器的自适应前馈控制器。采用MATLAB软件对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进行仿真,并与传统PI控制器的控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前馈控制器的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的跟踪性能明显提高,跟踪误差减少约50%,控制电压范围也大大减小。该执行机构能很好地实现无凸轮内燃机气门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凸轮内燃机 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 自适应前馈控制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发动机无凸轮配气机构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贺建国 楼狄明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主要阐述了电磁、电液驱动无凸轮可变配气机构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相应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改善发动机性能方面的优势,另外还介绍了旋转阀配气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其相对于传统配气机构的优势。
关键词 无凸轮配气机构 电磁 电液 旋转阀
下载PDF
基于无凸轮式进气型线的发动机进气性能研究
13
作者 张鹏博 何义团 袁晨恒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37,共5页
建立某增压CNG发动机仿真模型,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设计了进气晚关角为0°的无凸轮式进气型线并使节气门全开,模拟分析了转速1600r/min、进气管压力120kPa时,无凸轮式进气型线对该发动机进气性能的影响,并与原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建立某增压CNG发动机仿真模型,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设计了进气晚关角为0°的无凸轮式进气型线并使节气门全开,模拟分析了转速1600r/min、进气管压力120kPa时,无凸轮式进气型线对该发动机进气性能的影响,并与原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工况下,采用无凸轮式进气型线,进气门在下止点关闭时,能够有效防止进气回流,发动机充量系数相比原机提高1.70%,指示功率相比原机提高1.29%,燃油消耗率相比原机降低2.88%,由进气过程进气道及缸内速度场切片和一维仿真数据可知,循环进气量提高1.45%,进气更为充分;进气压力与转速升高时,无凸轮式进气型线对应的最佳进气晚关角也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无凸轮式进气型线 充量系数
下载PDF
基于混合控制的无凸轮发动机气门电液执行机构跟踪误差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路全新 张强 于淼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2-55,70,共5页
为降低发动机气门运动位移输出误差,设计一种新的发动机气门电液执行机构。创建电液执行机构原理简图,对压电制动器和机械伺服系统进行分析。给出了电液执行机构的电路控制数学表达式,建立了液压驱动机构流量方程式。引用单一PID控制方... 为降低发动机气门运动位移输出误差,设计一种新的发动机气门电液执行机构。创建电液执行机构原理简图,对压电制动器和机械伺服系统进行分析。给出了电液执行机构的电路控制数学表达式,建立了液压驱动机构流量方程式。引用单一PID控制方法并进行改进,设计了串联PI-PID-PI混合控制方法。采用MATLAB软件对发动机气门运动位移和压电位移输出误差进行仿真,并且与单一PID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一PID控制方法,气门运动位移和压电位移输出误差在10%以内,误差变化幅度较大;采用串联PI-PID-PI混合控制方法,气门运动位移和压电位移输出误差在5%以内,误差变化幅度较小。采用串联PI-PID-PI混合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反应速度较快,能够提高发动机气门运动位移控制精度,改善气门运动特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凸轮发动机 气门 混合控制 电液执行机构 位移误差
下载PDF
无凸轮式配气相位优化设计及发动机性能仿真研究
15
作者 张鹏博 何义团 +1 位作者 邹晔 陶友东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21年第4期30-36,共7页
为探究无凸轮式配气相位的设计方法及应用无凸轮式配气相位后发动机性能的变化情况,搭建了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原机配气相位的基础上进行无凸轮式配气相位的优化设计,以最低排气损失为目标,设计了排气提... 为探究无凸轮式配气相位的设计方法及应用无凸轮式配气相位后发动机性能的变化情况,搭建了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原机配气相位的基础上进行无凸轮式配气相位的优化设计,以最低排气损失为目标,设计了排气提前角为0~57°CA BBDC的7组无凸轮式排气门升程曲线。以最大充量系数为目标,设计了进气门迟闭角为0~37°CA ABDC的5组无凸轮式进气门升程曲线,探究了转速及进气压力对最佳排气提前角、最佳进气门迟闭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无凸轮式排气门升程曲线,随着排气提前角的不断增加,推出损失先减少后增加,膨胀损失不断增加。为使排气损失最小,可适当减小排气提前角。为了增大充量系数,同时防止过多充量被反推至进气管,可使进气门开启持续期缩短;转速与进气压力的变化对最佳进气门迟闭角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凸轮式配气相位 进气门迟闭 排气提前 排气损失 充量系数
下载PDF
Design of a hybrid magnetomotive force electromechanical valve actuator 被引量:4
16
作者 Jawad ASLAM Xing-hu LI Faira Kanwal JANJUA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7年第10期1635-1643,共9页
We propose a novel axis-symmetric modified hybrid permanent magnet(PM)/electromagnet(EM) magnetomotive force actuator for a variable valve timing camless engine. The design provides a large magnetic force with low ene... We propose a novel axis-symmetric modified hybrid permanent magnet(PM)/electromagnet(EM) magnetomotive force actuator for a variable valve timing camless engine. The design provides a large magnetic force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coil inductance, PM demagnetization isolation, and improved transient respons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forces of about 200 N(in the presence of coil current) at the equilibrium position and 500 N(in the absence of coil current) at the armature seat. We compared our proposed design with a double solenoid valve actuator(DSVA).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designs of the DSVA and our proposed valve actuator were validated by experiments performed on manufactured proto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anent magnet ELECTROMAGNET Variable valve timing camless engine Magnetomotive force
原文传递
Effect of a semi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 valve on performance and emissions in a single cylinder spark ignited engine 被引量:1
17
作者 Bülent ZDALYAN Oguzhan DOGA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06-114,共9页
In this study, an electro-mechanical valve (EMV) system for the intake valve ofa fottr stroke, single cylinder, overhead valve and spark ignition (SI) engine wa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An engine with the EMV sy... In this study, an electro-mechanical valve (EMV) system for the intake valve ofa fottr stroke, single cylinder, overhead valve and spark ignition (SI) engine wa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An engine with the EMV system and a standard engine were tested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he EMV on engine performance and emissions at different speeds under full load. The EMV engine showed improved engine power, engine torque and break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BSFC). A 66% decrease in CO emissions was also obtained with the EMV system, but hydrocarbons (HC) and NOx emissions increased by 12% and 13%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 electro-mechanic camless engine Electro-mechanic engine valve Engine performance EMISSION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