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纪念性建筑的象征性表达——贵州习水四渡赤水纪念馆方案构思 被引量:4
1
作者 罗建平 黄芳燕 李仁斌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四渡赤水战役是红军长征历史上重要的战役之一。四渡赤水纪念馆用地环境的特殊性给方案设计带来挑战:用地地块狭小,地形高差较大,新旧建筑混杂。通过对历史事件、建设用地和实例的剖析,从纪念性氛围营造和象征手法在纪念性表达中的... 四渡赤水战役是红军长征历史上重要的战役之一。四渡赤水纪念馆用地环境的特殊性给方案设计带来挑战:用地地块狭小,地形高差较大,新旧建筑混杂。通过对历史事件、建设用地和实例的剖析,从纪念性氛围营造和象征手法在纪念性表达中的应用介绍了四渡赤水纪念馆方案的设计思想和造型特点:通过象征隐喻的手法表达出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精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渡赤水 纪念馆 土城镇 象征性 纪念性建筑
下载PDF
略谈周恩来在四渡赤水之战中的贡献
2
作者 肖居孝 王敏 秦云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70-75,共6页
四渡赤水之战是毛泽东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光辉战例,毛泽东自己也说过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对周恩来在四渡赤水之战中的贡献鲜有论及。而作为遵义会议后"党内委托的对于指... 四渡赤水之战是毛泽东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光辉战例,毛泽东自己也说过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对周恩来在四渡赤水之战中的贡献鲜有论及。而作为遵义会议后"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周恩来在四渡赤水之战中是有重要贡献的。这从周恩来在土城之战失利时的果断决策、一渡赤水时的架桥指挥、博洛交权时的作用发挥、改变攻打打鼓新场计划时的当机立断等过程中,都能充分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红军 长征 周恩来 四渡赤水 贡献
下载PDF
红色文化“四渡赤水”蕴含的时代教育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韦佳 《教育文化论坛》 2012年第4期119-122,共4页
"四渡赤水"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谱写的一曲壮歌,其惊心动魄、波澜壮阔实为战争史中的奇迹,被毛泽东誉为一生中最得意之笔。在这场战役中,红军战士所体现出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坚定信念的精神被称之为极具时代价值的民... "四渡赤水"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谱写的一曲壮歌,其惊心动魄、波澜壮阔实为战争史中的奇迹,被毛泽东誉为一生中最得意之笔。在这场战役中,红军战士所体现出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坚定信念的精神被称之为极具时代价值的民族之魂,激励着后人奋发图强、开拓进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渡赤水 精神 文化 时代价值
下载PDF
诠释场所精神的纪念空间设计——古蔺太平四渡赤水纪念馆和纪念碑设计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招林 魏雷 《华中建筑》 2009年第1期58-62,共5页
该文在历史地段整体性保护规划框架之下,运用城市设计分析控制思想,结合太平古镇自然山水环境和其承载的红色文化遗址空间,挖掘四渡赤水这一历史事件的精神文化内涵,从地域空间的印象、场馆位置的思索、场所精神的诠释三个层次来探索四... 该文在历史地段整体性保护规划框架之下,运用城市设计分析控制思想,结合太平古镇自然山水环境和其承载的红色文化遗址空间,挖掘四渡赤水这一历史事件的精神文化内涵,从地域空间的印象、场馆位置的思索、场所精神的诠释三个层次来探索四渡赤水纪念馆和纪念碑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渡赤水纪念馆 场所精神 纪念空间 纪念碑
下载PDF
四渡赤水研究
5
作者 石永言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8-63,共6页
文章挖掘四渡赤水的史料,对三渡赤水进行探源,并对贵州地下党在四渡赤水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四渡赤水 三渡赤水 贵州地下党 史料研究
下载PDF
党史视域下的中央红军四渡赤水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新生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07-116,共10页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面临严峻的军事形势。而由遵义会议开始的中央领导体制重构,因各种原因没有完成。解决领导体制问题,指挥中央红军摆脱优势敌人的围追堵截,领导各地红军实现路线方针转变,是遵义会议后的党中央面临的紧迫任务。在中...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面临严峻的军事形势。而由遵义会议开始的中央领导体制重构,因各种原因没有完成。解决领导体制问题,指挥中央红军摆脱优势敌人的围追堵截,领导各地红军实现路线方针转变,是遵义会议后的党中央面临的紧迫任务。在中央红军四渡赤水过程中,在严峻的军事形势中,党中央成功实施中央领导体制重构,从而创造了精彩绝妙的军事行动。四渡赤水胜利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为此后佯攻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摆脱国民党军重兵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基础;其二,树立了遵义会议后新的党中央在全党和红军中的威信和权威。四渡赤水胜利的深远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主体框架;第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在党和红军中得以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红军 四渡赤水 毛泽东
下载PDF
《孙子兵法》与毛泽东军事思想——从四渡赤水说开去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则宁 《孙子研究》 2020年第3期118-125,共8页
四渡赤水作战中,毛泽东领悟战争规律的能力超群脱俗,其统驭艺术和指挥技巧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挥,与孙子揭示的战争规律和谋略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但这并不是说,中国革命战争是按照《孙子兵法》的原则去行动的,而只能说我们的行动符合... 四渡赤水作战中,毛泽东领悟战争规律的能力超群脱俗,其统驭艺术和指挥技巧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挥,与孙子揭示的战争规律和谋略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但这并不是说,中国革命战争是按照《孙子兵法》的原则去行动的,而只能说我们的行动符合战争的某些普遍规律。中国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特定国度里的特殊战争,自然有它许多特定的规律,但特殊寓于一般之中,从特殊中认识一般是研究战争规律的重要方法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孙子兵法 四渡赤水 战争规律
下载PDF
“致人而不致于人”思想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的应用
8
作者 任力 《孙子研究》 2017年第1期46-48,共3页
孙子"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论述可概括为:机动灵活;以我为主;保持攻势。红军长征中,毛泽东等指挥的"四渡赤水"战役,充分体现了灵活机动、以我为主和保持攻势的指挥艺术,在战略被动的不利局面中谋求战役主动,堪称夺取... 孙子"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论述可概括为:机动灵活;以我为主;保持攻势。红军长征中,毛泽东等指挥的"四渡赤水"战役,充分体现了灵活机动、以我为主和保持攻势的指挥艺术,在战略被动的不利局面中谋求战役主动,堪称夺取和把握战场主动权的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 致人而不致于人 四渡赤水 指挥艺术
下载PDF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探析
9
作者 李春艳 徐驰 舒榕 《长征学刊》 2023年第3期24-36,105,共14页
毛泽东是党内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代表人物。在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毛泽东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断同教条主义、机会主义作斗争,通过严密高效的军事情报搜集、研判体系,书写四渡赤水“得意之笔”,彻底扭转... 毛泽东是党内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代表人物。在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毛泽东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断同教条主义、机会主义作斗争,通过严密高效的军事情报搜集、研判体系,书写四渡赤水“得意之笔”,彻底扭转了战略被动;通过对红军思想政治状况的深入调查研究,开展了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了思想;通过深入群众的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毛泽东在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的调查研究工作,启发我们在新时代必须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坚持不懈地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稳步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渡赤水 毛泽东 调查研究
下载PDF
论四渡赤水战役胜利的历史启示及时代价值
10
作者 王强 刘霞 《长征学刊》 2023年第4期35-43,107,108,共11页
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为争取战略主动,在川滇黔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一场灵活机动、具有战略意义的运动战战役。它是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进入党中央决策核心后受命于危难之际指挥的第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也... 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为争取战略主动,在川滇黔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一场灵活机动、具有战略意义的运动战战役。它是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进入党中央决策核心后受命于危难之际指挥的第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变被动为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光辉战例。四渡赤水战役能取得胜利,是和毛泽东的高明指挥分不开的,是和党领导红军将士善于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分不开的,是和党领导红军将士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胸怀人民至上的情怀分不开的。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赓续四渡赤水战役胜利的红色血脉,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满怀信心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事业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渡赤水 斗争精神 担当作为
下载PDF
毛泽东四渡赤水战术在侦查工作中的运用
11
作者 李明霞 舒榕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8-75,共8页
四渡赤水战役的胜利,凸显了毛泽东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毛泽东的“避强击弱”“虚实结合”“迂直相间”“群众战争”等战术,蕴含丰富的认识论价值,这在当今社会实践中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犯罪侦查与军事战争二者的规... 四渡赤水战役的胜利,凸显了毛泽东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毛泽东的“避强击弱”“虚实结合”“迂直相间”“群众战争”等战术,蕴含丰富的认识论价值,这在当今社会实践中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犯罪侦查与军事战争二者的规律具有共通性,深刻领悟和灵活运用毛泽东四渡赤水战术中的方法论,对于提升侦查工作质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渡赤水 军事战术 认识论 侦查工作
下载PDF
四渡赤水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辨析与思考
12
作者 王建国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32-44,共13页
"四渡赤水"概念的首次使用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而不是长征时期。四渡赤水期间,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人对毛泽东的战略指挥曾经有不同看法。渡过金沙江,即便博古、李德也对毛泽东的指挥予以高度认同。在代表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 "四渡赤水"概念的首次使用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而不是长征时期。四渡赤水期间,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人对毛泽东的战略指挥曾经有不同看法。渡过金沙江,即便博古、李德也对毛泽东的指挥予以高度认同。在代表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汇报时,陈云更是将四渡赤水作为经典战例予以高度肯定。新中国成立后,四渡赤水作战也一直受到军界和学术界的一致推崇。毛泽东说过四渡赤水是自己的得意之笔,但他的评价并不为外界所知晓。"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说法最初是艺术表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一评价才逐渐为学术界所接受。所谓四渡赤水在毛泽东"亲自导演"下走上神坛的说法毫无事实根据。党史工作者必须依据客观史实进行学术创新,否则,很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渡赤水 毛泽东 历史评价 历史虚无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