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海地区遗传性乳腺癌和健康遗传高危人群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学远 高雪原 +1 位作者 陈洁清 刘家麒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北海地区遗传性乳腺癌和健康遗传高危人群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特征。方法:选取北海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50例遗传性乳腺癌患者及150例健康遗传性高危人群,PCR-DNA直接测序法检测BRCA1、BRCA2的全编码外... 目的:探讨北海地区遗传性乳腺癌和健康遗传高危人群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特征。方法:选取北海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50例遗传性乳腺癌患者及150例健康遗传性高危人群,PCR-DNA直接测序法检测BRCA1、BRCA2的全编码外显子基因序列。结果:50例遗传性乳腺癌患者中共有8例BRCA1/2基因突变,总突变率为16%;其中BRCA1突变占12.0%,BRCA2突变占4.0%。三阴性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率为57.1%(4/7),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9.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例健康遗传性高危人群存在2例致病性突变,均位于BRCA1的11外显子,突变率为1.3%(2/150)。结论:北海地区女性遗传性乳腺癌存在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三阴乳腺癌有关,突变类型以碱基置换突变为主;健康遗传高危人群也存在BRCA1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乳腺癌 基因突变 brca1 BRCA2
下载PDF
FANCF/BRCA1蛋白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应答的关系
2
作者 郭媛媛 宋辉 张琳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005-1009,共5页
目的 分析FANCF/BRCA1蛋白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应答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2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120例AML患者(观察组),以48例行骨髓活检的非恶性血液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提取所有研究对象骨髓液单个核细胞,采... 目的 分析FANCF/BRCA1蛋白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应答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2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120例AML患者(观察组),以48例行骨髓活检的非恶性血液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提取所有研究对象骨髓液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法半定量分析FANCF/BRCA1蛋白表达,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FANCF/BRCA1蛋白表达差异。对AML患者进行诱导治疗,记录其完全缓解率,分析FANCF/BRCA1蛋白表达与患者治疗应答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FANCF/BRCA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120例AML患者中,FANCF/BRCA1蛋白高表达(≥0.79)62例、低表达(<0.79)58例。FANCF/BRCA1蛋白表达与AML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有关(P<0.05)。FANCF/BRCA1蛋白表达与AML患者治疗应答呈正相关(r=0.548,P<0.05);FANCF/BRCA1蛋白高表达组治疗后完全缓解率(82.26%)高于FANCF/BRCA1蛋白低表达组(56.90%)(P<0.05)。结论 FANCF/BRCA1蛋白表达与AML患者治疗应答呈正相关,可用于评估患者治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NCF/brca1蛋白 急性髓系白血病 治疗应答 完全缓解
下载PDF
FOXP3在BRCA1/2突变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陈琳茜 胡丽 +4 位作者 陈久安 姚璐 张娟 徐晔 解云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561-566,共6页
目的探讨BRCA1/2突变乳腺癌FOXP3表达情况及潜在意义。方法选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48例BRCA突变者(BRCA116例,BRCA232例)和78例年龄匹配的非突变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乳腺癌组织FOXP3的表达情况。为验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TCGA-BRCA... 目的探讨BRCA1/2突变乳腺癌FOXP3表达情况及潜在意义。方法选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48例BRCA突变者(BRCA116例,BRCA232例)和78例年龄匹配的非突变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乳腺癌组织FOXP3的表达情况。为验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TCGA-BRCA中39例BRCA1、36例BRCA2和948例非携带者乳腺癌的FOXP3 RNA表达水平及其与同源重组缺陷评分的关系。结果在BRCA1突变者中FOXP3阳性率43.8%(7/16),BRCA2突变者为59.4%(19/32),非携带者为9.0%(7/78)。BRCA1/2突变患者FOXP3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突变者(P=0.002;P<0.001)。TCGA-BRCA结果显示,BRCA1/2突变乳腺癌的FOXP3 RNA水平也显著高于非携带者(P=0.02,P=0.004)。FOXP3 RNA水平与同源重组缺陷评分正相关(Spearman R=0.30,P<2.2e-16)。结论BRCA1/2突变乳腺癌较非突变者FOXP3表达更高,可能对免疫治疗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1/2突变 乳腺癌 FOXP3 同源重组修复缺陷
下载PDF
前列腺导管内癌临床、病理特征及BRCA1/2基因突变状态分析(附15例报告)
4
作者 谢汝昊 陈博文 +8 位作者 章宏峰 石玉香 李学超 徐长庚 汪志顺 昌磊 宋正帅 罗刚 舒博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4年第4期203-207,242,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分析BRCA1/2基因在IDC-P中的突变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137例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 目的探讨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分析BRCA1/2基因在IDC-P中的突变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137例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并IDC-P分为IDC-P组和非IDC-P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有无精囊侵犯、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以及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分析前列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结节评分情况、临床T分期、Gleason评分并进行比较,同时统计BRCA1/2基因在IDC-P组中具有临床意义的突变情况。结果合并IDC-P患者15例,IDC-P在前列腺癌中的构成比为10.95%。IDC-P组具有更高的年龄(χ^(2)=29.57,P<0.05)、Gleason评分(χ^(2)=10.17,P<0.05)以及临床T分期(χ^(2)=15.20,P<0.05),更易发生骨转移(χ^(2)=4.20,P<0.05)和精囊侵犯(χ^(2)=12.83,P<0.05)。9例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IDC-P患者术后BRCA1/2基因检测显示具有临床意义的突变均为阴性。1例根治术后的IDC-P患者出现了生化复发,并在治疗24个月后出现膀胱、直肠的侵犯;2例初诊时骨转移的患者治疗6个月内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结论IDC-P通常具有更强的侵袭性以及更差的预后,局限性IDC-P患者积极行根治手术辅以新型内分泌治疗可使患者有更好的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导管内癌 诊断 预后 治疗 brca1/2基因
下载PDF
BRCA1/2基因胚系变异意义未明位点的重新分析
5
作者 方健飞 马政霄 +1 位作者 朱蕊 苏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BRCA1/2基因胚系变异按照风险等级分为5类,其中3类意义未明位点(variants of the uncertain significance,VUS)需要定期复核。探索变异证据的更新对变异分类的影响并指导携带有害VUS位点的患者进行临床诊疗。方法收集971例进行了BRC... 目的BRCA1/2基因胚系变异按照风险等级分为5类,其中3类意义未明位点(variants of the uncertain significance,VUS)需要定期复核。探索变异证据的更新对变异分类的影响并指导携带有害VUS位点的患者进行临床诊疗。方法收集971例进行了BRCA1/2基因胚系检测的患者(乳腺或卵巢癌),筛选出VUS位点128个。整合人群频率数据库、疾病数据库、计算机软件预测、共分离证据、等位基因证据及人群队列研究等证据,重新分析这些VUS位点,明确变异分类是否发生改变。结果142例肿瘤患者携带BRCA1/2基因VUS位点,占14.6%(142/971),变异位点数为128个,其中错义突变、同义突变、框内非移码突变和非编码区突变的比例分别为70.3%、4.7%、3.1%、21.9%。重新复核分析发现11.7%(15/128)的VUS位点可降级为2类,疑似良性。结论随着胚系变异相关证据的不断更新,VUS位点经再次复核后变异分类可能会有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1/2基因 胚系变异 意义未明位点
下载PDF
BRCA1、BRCA2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6
作者 金敏 邵佳 +2 位作者 徐海波 何爱琴 姚涓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520-526,共7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EOC患者,采集术中切除的新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 目的 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EOC患者,采集术中切除的新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组织中BRCA1、BRCA2 mRNA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其对EOC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结果 EOC组织BRCA1、BRCA2 mRNA表达量、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癌旁组织(P<0.05)。腹腔积液量≥500 mL、国际妇产科学联合会(FIGO)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BRCA1、BRCA2 mRNA表达低于无腹腔积液和腹腔积液量<500 mL、FIGO分期Ⅰ—Ⅱ期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中位随访时间27(9~50)个月,随访率95.92%(4例失访),随访期间39例(39.80%)复发,26例(26.53%)死亡。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BRCA1、BRCA2 mRNA高表达者累积生存率高于低表达者(P<0.05)。BRCA1、BRCA2 mRNA高表达者累积无进展生存率高于低表达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化疗≤6疗程、腹腔积液量≥500 mL、FIGO分期Ⅲ+Ⅳ期及BRCA1、BRCA2 mRNA低表达是影响EO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残灶>2 cm、化疗≤6疗程、腹腔积液量≥500 mL及BRCA1、BRCA2 mRNA低表达是影响EOC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EOC癌变组织中BRCA1、BRCA2异常低表达,BRCA1、BRCA2 mRNA低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且影响患者PFS及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乳腺癌易感基因1 乳腺癌易感基因2 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BRCA1/2胚系突变乳腺癌临床诊疗进展
7
作者 王嘉 王杉(综述) 金锋(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957-962,共6页
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2,BRCA1/2)是重要的抑癌基因,BRCA1/2胚系突变(germline BRCA1/2 mutation,gBRCA1/2m)携带者罹患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显著升高。近年来,二代测序检测技术... 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2,BRCA1/2)是重要的抑癌基因,BRCA1/2胚系突变(germline BRCA1/2 mutation,gBRCA1/2m)携带者罹患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显著升高。近年来,二代测序检测技术的普及和靶向药物的研发促使gBRCA1/2m乳腺癌的诊疗格局发生变革。本文将从临床特征、检测规范、手术治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角度对gBRCA1/2m乳腺癌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gBRCA1/2m乳腺癌患者提供最新的临床诊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1/2胚系突变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预后
下载PDF
BRCA1/2胚系突变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第二原发肿瘤的影响
8
作者 胡晓钰 蔡毓文 +3 位作者 叶富贵 邵志敏 胡伟刚 余科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的编码产物在维持机体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RCA1/2致病突变是否会导致机体对放射线的脆弱度增加,从而诱发第二原发肿瘤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的编码产物在维持机体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RCA1/2致病突变是否会导致机体对放射线的脆弱度增加,从而诱发第二原发肿瘤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放射治疗是否是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因素。方法:基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收集的回顾性三阴性乳腺癌队列(292例为BRCA1/2突变的女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针对其开展分析,分别在非BRCA1/2胚系突变患者(n=261)与BRCA1/2胚系突变患者(n=31)中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估影响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因素,并对上述两人群中的分析结果进行交互作用分析,从而评估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的交互作用。本研究除特殊说明外,均采用双侧检验且检验水准α=0.05。本研究所有样本的获得与使用均得到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050432-4-2108),且每个患者均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结果:在BRCA1/2胚系突变患者中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接受放疗相对于未接受放疗显著增加了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2.479,95%CI:1.971~3.118,P<0.001)。而在非BRCA1/2胚系突变患者中,放疗对第二原发肿瘤的效应则不显著。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对于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无显著的交互作用(OR=9.71,95%CI:0.32~295.25,P=0.193)。结论:虽然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接受放疗的患者相比,BRCA1/2胚系突变的患者术后放疗会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但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对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并无相互交叉作用,因而BRCA1/2胚系突变患者术后接受放疗可能并不会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1 BRCA2 放疗 第二原发肿瘤
下载PDF
陆林宇教授团队与朱依敏教授团队合作成果揭示BRCA1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同源重组及其检查点中的双重作用
9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41,共1页
2024年4月29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陆林宇教授团队与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朱依敏教授团队合作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BRCA1 safeguards genome integrity by activating chromosome asynaps... 2024年4月29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陆林宇教授团队与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朱依敏教授团队合作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BRCA1 safeguards genome integrity by activating chromosome asynapsis checkpoint to eliminate recombination-defective oocytes”(DOI:10.1073/pnas.2401386121)的研究论文,揭示了DNA损伤修复蛋白乳腺癌相关蛋白1(BRCA1)在减数分裂同源重组以及卵母细胞染色体联会检查点的重要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前期已发表的工作,该研究首先发现BRCA1完全缺失的雌性和雄性小鼠均无法生育后代。进一步研究发现,BRCA1完全缺失的雌性和雄性小鼠的卵母细胞和精母细胞均存在严重的减数分裂同源重组缺陷,重组酶RAD51和DMC1在DNA双链断裂位点的招募明显减少,同源染色体无法完成联会,且交叉几乎无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医院 brca1 同源染色体 团队合作 卵母细胞 检查点 精母细胞
下载PDF
BRCA1基因与肺腺癌免疫细胞浸润和预后的关系
10
作者 骆许静 孙桢 +1 位作者 马耀先 方晓瑞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与肺腺癌免疫细胞浸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8例手术切除新鲜肺腺癌组织与癌旁肺组织(>癌组织边缘10 cm)标本,qRT-PCR检测BRCA1mRNA水平与免疫组化BRCA1基因表达;采用Oncomine数据库、Kaplan-meier P...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与肺腺癌免疫细胞浸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8例手术切除新鲜肺腺癌组织与癌旁肺组织(>癌组织边缘10 cm)标本,qRT-PCR检测BRCA1mRNA水平与免疫组化BRCA1基因表达;采用Oncomine数据库、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TIMER数据库分析BRCA1基因与肺腺癌免疫细胞浸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采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显示肺腺癌(LUAD)中BRCA1基因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肺腺癌组织中BRCA1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ER数据库分析,BRCA1表达与中心粒细胞(γ=0.147,P=1.28×10-3)浸润水平具有强相关性,但与B细胞(γ=-0.09,P=4.73×10^(-2))、CD8+T细胞(γ=0.047,P=3.00×10^(-1))、CD4+T细胞(γ=0.039,P=3.91×10^(-1))、巨噬细胞(γ=-0.038,P=4.05×10^(-1))、及树突状细胞(γ=0.039,P=3.85×10^(-1))无相关性;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BRCA1基因高表达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期、无病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肺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CA1基因及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BRCA1基因与患者不良预后及中性粒细胞免疫浸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brca1基因 免疫细胞浸润 预后
下载PDF
EML4-ALK、BRCA1基因多态性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治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申晓燕 马耀先 +3 位作者 李伟 孙桢 方晓瑞 骆许静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8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探讨EML4-ALK、BRCA1基因多态性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治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3例,检测所有患者的EML4-ALK及BRCA1基因类型,对比各基因型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以及1年内的生存情况。结果所有... 目的探讨EML4-ALK、BRCA1基因多态性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治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3例,检测所有患者的EML4-ALK及BRCA1基因类型,对比各基因型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以及1年内的生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共检测出EML4-ALK阳性10例,其中V1型7例、V2型3例。所有患者的BRCA1分型包括:Ser/Gly 50例、Ser/Ser 20例、Gly/Gly 13例。EML4-ALK阳性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与阴性患者无明显差别(P>0.05)。各BRCA1基因型患者的疾病控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Ser/Gly、Ser/Ser、Gly/Gly(P<0.05)。EML4-ALK阳性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以及1年总生存率与EML4-ALK阴性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BRCA1基因的3种分型患者两两比较显示,Ser/Gly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Ser/Ser及Gly/Gly患者(P<0.05),Ser/Ser及Gly/Gly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Ser/Gly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高于Ser/Ser患者(P<0.05),而与Gly/Gly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Ser/Ser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与Gly/Gly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EML4-ALK阳性不会影响EGFR-TKIs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BRCA1基因多态性可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的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EGFR-TKIs治疗 EML4-ALK brca1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卵巢浆液性肿瘤患者E-cadherin、BRCA1及P53的表达变化研究
12
作者 陈冬莲 李红红 叶倩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8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卵巢浆液性肿瘤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P53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的50例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为A组,同时期的40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患者为B组,30例... 目的:探究不同卵巢浆液性肿瘤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P53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的50例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为A组,同时期的40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患者为B组,30例卵巢良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为C组。检测及比较三组的组织E-cadherin、BRCA1、P53表达情况,并比较A组中不同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FIGO分期及不同病理分级者的检测结果。结果:A组的E-cadherin及BRCA1阳性率显著均低于B组及C组,B组则显著均低于C组(P<0.05);A组P53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及C组,B组则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中低级别浆液性癌者E-cadherin和BRCA1阳性率均高于高级别浆液性癌者,低级别浆液性癌者P53阳性率显著低于高级别浆液性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不同年龄及FIGO分期者的组织E-cadherin、BRCA1及P53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淋巴结转移者E-cadherin和BRCA1阳性率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有淋巴结转移者P53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中E-cadherin及BRCA1呈低表达,而P53呈高表达,且不同临床病理情况者存在差异,因此在卵巢浆液性癌的早期筛查检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浆液性肿瘤 E-钙黏蛋白 乳腺癌易感基因1 P53 临床病理
下载PDF
BRCA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对铂类药物预后的Meta分析
13
作者 张茂 刘鹏程 +2 位作者 赵天永 唐奇 孟祥宇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41-45,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胃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以及铂类化疗药物治疗后的预后。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Embase、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搜索关键词“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胃恶性肿瘤”“表达”“...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胃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以及铂类化疗药物治疗后的预后。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Embase、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搜索关键词“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胃恶性肿瘤”“表达”“铂类化疗药物”“预后”等关键词,筛选文献后记录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及数据,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统计。结果:最终纳入12篇参考文献,包含2826例患者数据。将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95%CI)视为效应指标,经分析统计得出,BRCA1在不同浸润深度胃癌组织中、在有无淋巴结转移、在不同分化程度、在临床TNM分期中表达存在差异(P<0.05),且与肿瘤直径存在关联(P<0.05);术后行铂类药物化疗后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以及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BRCA1阴性患者高于阳性患者。结论:BRCA1与胃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此基因影响铂类化疗药物对胃癌治疗的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易感基因1 胃癌 铂类化疗药物 META分析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RCC1和BRCA1的表达及与顺铂耐药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单利 韩志刚 +5 位作者 刘莉 帕提古丽.阿尔西丁 王效刚 马玲 王强 张琰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1-574,共4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与顺铂耐药的...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与顺铂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1例NSCLC患者标本ERCC1和BRCA1蛋白的表达,并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病理学类型、临床分期、吸烟指数及含铂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ERCC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5.80%,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及吸烟指数无关,ERCC1蛋白在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表达阳性组的化疗有效率(24.14%)低于阴性组(6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表达阳性组的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12.1个月)低于阴性组(20.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1.8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吸烟指数无关;BRCA1表达阳性组化疗有效率(38.10%)低于阴性组(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表达阳性组的MST(15.2个月)与阴性组(16.7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ERCC1和BRCA1蛋白表达检测可预测NSCLC患者对铂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助于临床上NSCLC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基因表达 抗药性 肿瘤 顺铂 基因 ERCC 1 BRCA 1
下载PDF
219例中国汉族遗传性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饶南燕 周婕 +6 位作者 赵林 胡震 狄根红 苏逢锡 李文凤 沈镇宙 邵志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70-375,共6页
背景与目的:BRCA1和BRCA2是通过家系连锁分析确定的与乳腺癌、卵巢癌家族高度相关的两个基因,目前国内关于中国汉族遗传性乳腺癌BRCA1和BRCA2突变研究的样本量都不大,而且大部分研究仅检测了BRCA1或部分BRCA2,并不能真正反映汉族遗传性... 背景与目的:BRCA1和BRCA2是通过家系连锁分析确定的与乳腺癌、卵巢癌家族高度相关的两个基因,目前国内关于中国汉族遗传性乳腺癌BRCA1和BRCA2突变研究的样本量都不大,而且大部分研究仅检测了BRCA1或部分BRCA2,并不能真正反映汉族遗传性乳腺癌的遗传特征。本研究旨在建立中国汉族人群遗传性乳腺癌患者中BRCA1和BRCA2的突变谱,并确定高危突变的家族特征。方法:来自3个中心的219个独立的家系纳入本研究,每个家系中的先证者进行BRCA1和BRCA2全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内含子拼接区的突变检测。结果:219例患者检测到23例致病性突变,7例位于BRCA1,16例位于BRCA2。BRCA1和BRCA2的突变率与家系特征有关,家族性乳腺癌/卵巢癌患者BRCA1和BRCA2的突变率分别14.3%(1/7)和28.6%(2/7);早发性遗传性乳腺癌患者BRCA1的突变率为22.2%(2/9);而在非早发性遗传性乳腺癌患者BRCA2的突变率明显高于BRCA1(7.8%,6/77vs0%,0/77,P=0.028)。结论:BRCA1和BRCA2突变率与家族特征有关,在非早发性遗传性乳腺癌家族中BRCA2突变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1 BRCA2 基因 突变 汉族
下载PDF
ERCC1、XPD和BRCA1基因多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6
作者 苏彤 赵立军 +6 位作者 常文军 王国萍 何永超 孙沁莹 张宏伟 李强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NER)的3个重要基因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对124例接受含铂...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NER)的3个重要基因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对124例接受含铂类药物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TaqMan探针法对ERCC1Asn118Asn(rs11615)、XPD Lys751Gln(rs13181)和BRCA1 Ser1613Gly(rs1799966)进行基因型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BRCA1 Ser1613Gly遗传多态与铂类药物化疗临床受益显著相关(P=0.014),携带Gly等位基因的患者临床受益率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P=0.006)。没有发现ERCC1 Asn118Asn和XPD Lys751Gln与临床受益的相关性。这3个基因多态存在一定联合作用,携带变异等位基因(ERCC1 T,XPD Gln和BRCA1 Gly)的数目越多,化疗临床受益率越高(P=0.036)。结论NER系统中的BRCA1 Ser1613Gly遗传多态与晚期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临床受益相关,联合分析多个基因的SNPs可能对指导化疗药物的选择更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ERCC1 XPD brca1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中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患乳腺癌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杨晓晨 胡震 +3 位作者 吴炅 柳光宇 沈镇宙 邵志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7-252,共6页
背景与目的: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终生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显著增高。通过遗传咨询,突变携带者可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相应肿瘤的发生风险。目前,相关的报道几乎均为白种人,尚缺乏中国人群的资料。该研究旨在探索中国汉族人群... 背景与目的: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终生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显著增高。通过遗传咨询,突变携带者可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相应肿瘤的发生风险。目前,相关的报道几乎均为白种人,尚缺乏中国人群的资料。该研究旨在探索中国汉族人群中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患乳腺癌的风险。方法:回顾20个经基因检测证实携带BRCA1或BRCA2致病性基因突变的汉族乳腺癌高风险家系。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对女性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单侧乳腺癌及对侧乳腺癌的累积发病风险进行估算。结果: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70岁时单侧乳腺癌的累积发病风险(外显率)分别为67.2%(sx 0.100)和76.8%(sx 0.079)。与BRCA1不同的是,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70岁后乳腺癌累积发病率继续增加,到80岁时达93.1%。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对侧乳腺癌10年和20年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9.4%(sx 0.089)和50.3%(sx 0.15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具有很高的乳腺癌发病风险。因而对中国高风险人群进行BRCA1/2基因突变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1 BRCA2 乳腺癌 外显率
下载PDF
ERCC1、RRM1和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57
18
作者 陈芹 周彩存 张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32例肺癌及16例癌旁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基因的mRNA进行定量检测。用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Kap lan-M ...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32例肺癌及16例癌旁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基因的mRNA进行定量检测。用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Kap lan-M e ier生存曲线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SCLC中ERCC1、RRM1和BRCA1在癌组织内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在癌内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RM1在肺鳞癌中高于腺癌,但在不同分期中表达无差异;ERCC1和BRCA1在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中表达均无差异;RRM1和BRCA1高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长于低表达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RRM1表达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NSCLC中,ERCC1、RRM1和BRCA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RRM1和BRCA1高表达组的生存期长于低表达组。RRM1和BRCA1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种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DNA修复酶类 基因表达 预后 ERCC1 基因 RRM1 brca1
下载PDF
中国湖南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隽 唐利立 +3 位作者 胡震 夏婷 饶南燕 邵志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566-572,共7页
背景与目的:BRCA1和BRCA2基因是已经证实的乳腺癌遗传易感基因,与家族性及早发性乳腺癌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湖南省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中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位点及携带情况。方法:以来自湖南地区的50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 背景与目的:BRCA1和BRCA2基因是已经证实的乳腺癌遗传易感基因,与家族性及早发性乳腺癌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湖南省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中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位点及携带情况。方法:以来自湖南地区的50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发病年龄≤35岁)为研究对象,其中26例(52%)有乳腺癌家族史。由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对BRCA1和BRCA2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进行扩增。突变分析由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进行预筛,之后进行DNA测序证实。结果:在50例乳腺癌患者中发现有5种致病性突变,其中2种为新发现突变——BRCA2基因无义突变2372C>G和移码突变2808delACAA。BRCA1基因中发现一种已报道的无义突变220C>T;其他两种为已报道的BRCA2移码突变位点1796delTTTAT和6275delTT。我们还发现4个未知功能的突变位点(UV)及11个基因多态性位点。湖南家族性乳腺癌中BRCA1突变率4%低于BRCA2突变率16%。结论:在中国湖南人群中,BRCA2基因的突变对于遗传性乳腺癌的发生可能具有较重要意义;新发现的2个突变位点可能是中国人群中的特有突变;湖南地区BRCA1在家族性乳腺癌中突变率明显低于国内外报道,而BRCA2突变发生率与西方国家相近,但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这可能是中国湖南人群中的特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1 BRCA2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志强 韩宝惠 +9 位作者 沈洁 顾爱琴 戚大江 黄进肃 施春雷 熊丽纹 赵怡卓 姜丽岩 王慧敏 陈玉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2例晚期NSCLC组织进行ERCC1、RRM1及BRCA1蛋白表达检测。回顾性分析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反应及...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2例晚期NSCLC组织进行ERCC1、RRM1及BRCA1蛋白表达检测。回顾性分析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反应及预后与肿瘤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122例晚期NSCLC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5%、35.2%和46.7%。ERCC1和RRM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况、体力状况ECOG评分及肿瘤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女性患者肿瘤组织BRCA1蛋白表达阳性率(63.6%)显著高于男性患者(40.4%)。ERCC1和BRCA1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M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RRM1蛋白表达阴性患者(P<0.05)。结论肿瘤组织中RRM1蛋白表达与晚期NSCLC患者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修复基因家族 ERCC1 RRM1 brca1 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