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apital: Factor Structure,Value Assessment and Accumulation Mechanism
1
作者 Li Pingheng Yan Lidong +1 位作者 Zhu Xiaorong Deng Yuanjia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7年第6期1-5,14,共6页
As a kind of important new capital form,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apital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guaranteeing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conomy. Therefor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gricultural eco... As a kind of important new capital form,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apital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guaranteeing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conomy. Therefor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apital is favorable for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conomy,while clarifying factor structure,value assessment and 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apital is important content of understanding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apital. In this paper,factor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apital is firstly elaborated,and it is thought that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apital is the unity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gricultural ecological resource and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 Then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apital value is assessed according to use value method and non use value method,thereby realizing quant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apital. After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apital passes through value assessment,the value is more clear,which creates condition for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apital accumulation. Finally 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apital is analyzed. Accumulation channel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apital is explored from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and it is found that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apital accumulates in the forms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apital FACTOR VALUE accumulation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基于生产要素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蒋健 吴海涛 +1 位作者 李双双 柳清瑞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105,共12页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四大生产要素出发,实证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四大生产要素出发,实证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显著抑制农业经济韧性。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促进规模化农业经营土地面积的增加、农业技术的进步,进而提高农业经济韧性;通过抑制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以及农户农业资本投入,进而抑制农业经济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在西部、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产销平衡区内对农业经济韧性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化 农业经济韧性 土地 劳动力 资本 技术
下载PDF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保险发展:基于DEA-Probit模型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张建勋 太国兴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效率,加快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是亟待攻克的难题。本文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选用DEA模型对我国2011—2021年的农业保险效率值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村人力资...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效率,加快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是亟待攻克的难题。本文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选用DEA模型对我国2011—2021年的农业保险效率值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农业保险效率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提高农业保险效率。其中,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是其提高农业保险效率的重要机制,但该机制影响作用微弱。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口“空心化”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带来消极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农业保险效率提高的正效应。因此,应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优化人力资本顶层设计,积极推动农业生产主体和要素之间“增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效率 农村人力资本 科技创新力 人口空心化
下载PDF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机制与政策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严立冬 邓远建 屈志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6-1055,共10页
【目的】将绿色农业理论与生态资本理论紧密结合,探讨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的机制与政策,以促进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的良性运营和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在生态经济学和农业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分析方法,阐... 【目的】将绿色农业理论与生态资本理论紧密结合,探讨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的机制与政策,以促进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的良性运营和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在生态经济学和农业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分析方法,阐释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机制与政策。【结果】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包括自然积累和人为积累两方面,人为因素在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的机制包括绿色农业生态保护机制、生态修复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的路径包括农业经济的生态化和农业生态的经济化;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的政策包括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技术政策、投资政策与管理政策。【结论】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是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基础,健全的机制与完善的政策是绿色农业生态资本积累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 积累 机制 政策
下载PDF
人力资本积累如何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收入?——基于农业转移人口收入相对剥夺的视角 被引量:15
5
作者 袁冬梅 金京 魏后凯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5-56,共12页
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人力资本投入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途径.利用CGSS数据测算农业转移人口客观收入剥夺指数,并从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技能培训、健康水平等角度估计人力资本积累降低客观收入剥夺指数的作用.... 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人力资本投入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途径.利用CGSS数据测算农业转移人口客观收入剥夺指数,并从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技能培训、健康水平等角度估计人力资本积累降低客观收入剥夺指数的作用.研究表明:(1)受教育程度与工作经验对客观收入剥夺指数的作用呈现非线性变动,接受技能培训、提高健康状况均有利于降低客观收入剥夺指数.(2)机制检验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稳定性和主观阶层认同发挥了中介作用.(3)进一步回归结果显示农业转移人口人力资本积累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受剥夺程度异质性.研究结果为后续提高人力资本投入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收入提供了经验证据,为中国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人力资本积累 客观收入剥夺指数 教育投资
下载PDF
人口结构、资本积累与储蓄传导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渝琳 刘俊茗 尹兴民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34,共10页
从世代交叠模型出发,将生命周期从两期扩展为三期,揭示出人口结构通过改变储蓄影响资本积累的传导机制。此外,根据1993-2012省级面板数据进行GMM估计。结论表明:少儿抚养比对资本有负向影响,老年抚养比与其呈正相关,老年抚养比存在门槛... 从世代交叠模型出发,将生命周期从两期扩展为三期,揭示出人口结构通过改变储蓄影响资本积累的传导机制。此外,根据1993-2012省级面板数据进行GMM估计。结论表明:少儿抚养比对资本有负向影响,老年抚养比与其呈正相关,老年抚养比存在门槛值0.129,目前我国老年抚养比已明显高于该门槛值,适度人口抚养比在中长期更有利于资本积累,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不利于资本积累。因此,适度放开生育政策,提高出生率,有利于改善目前人口结构,对加速资本积累和实现经济平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储蓄传导 资本积累 老龄化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方向问题 被引量:15
7
作者 温铁军 张俊娜 杜洁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5-110,共6页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推行了第一次土地规模化为主的农业现代化,其原因是中国不能像西方国家通过对外殖民掠夺扩张来形成本国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只能在资本极度稀缺的约束条件下通过农业集体化实行内向型积累来推进工业化。1998年开始的...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推行了第一次土地规模化为主的农业现代化,其原因是中国不能像西方国家通过对外殖民掠夺扩张来形成本国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只能在资本极度稀缺的约束条件下通过农业集体化实行内向型积累来推进工业化。1998年开始的以产业化为主的第二次农业现代化,主要背景是东亚危机导致城市工商业资本过剩,通过农业去资源化而实现资本化并占有剩余。此次农业现代化的结果是:一方面农业主产品都有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农产品过剩、食品安全问题和生态破坏。21世纪确立生态文明之后的第三次农业现代化应该是适应中产阶级崛起的农业三产化为主,通过综合性合作社内部化占有要素重新定价所产生的增量收益,使农业成为一个相对投入产出合理的多功能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积累 资本过剩 现代农业 生态文明
下载PDF
要素积累、人力资本与农业环境效率间门槛效应研究--低碳约束下面板门槛模型检验 被引量:12
8
作者 姚增福 唐华俊 刘欣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36,共11页
农业环境治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农户的身体健康。基于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均衡面板数据,建立以要素积累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环境效率提升非均衡变化的门槛效应... 农业环境治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农户的身体健康。基于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均衡面板数据,建立以要素积累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环境效率提升非均衡变化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农业环境效率间会因为经济发展和物质资本积累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双门槛区间效应,表现为从经济低发展区到高发展区,人力资本与农业环境效率提升间具有显著的"反N型"特征趋势,而物质资本从匮乏区到丰富区,人力资本与农业环境效率提升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趋势特征。应加快确立和制定农业环境政策的"优化经济发展水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间结构"的导向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积累 人力资本 农业环境效率 门槛效应
下载PDF
人力资本积累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0-108,共9页
随着我国可转移劳动力存量的下降,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为目的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之一。将资本利用率与代表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生产力作为内生因素引入RBC模型,检验了各主要经济指标对这两个因... 随着我国可转移劳动力存量的下降,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为目的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之一。将资本利用率与代表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生产力作为内生因素引入RBC模型,检验了各主要经济指标对这两个因素的脉冲响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经济起飞阶段,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贡献要大于资本利用率增长的贡献;相对于资本利用率,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降低单位劳动成本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解决我国短期产业加速转移及产业升级滞后所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模型 人力资本积累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新古典经济增长 城镇化 生产要素 人口红利 知识积 技术进步
下载PDF
社会抚养比对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渝琳 尹兴民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0-86,共7页
通过世代交叠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人力资本投资和储蓄内生化,考察社会抚养比对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我国1994~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少儿抚养比增加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 通过世代交叠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人力资本投资和储蓄内生化,考察社会抚养比对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我国1994~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少儿抚养比增加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小于其抑制物质资本积累进而阻碍经济增长的作用;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先后"阻碍-促进-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总抚养比与我国的经济增长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抚养比 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匡远配 陈梅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5-21,共7页
在人口红利窗口即将关闭、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背景下,农村人口老龄化是否会影响到粮食安全呢?基于199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率并不影响农业全... 在人口红利窗口即将关闭、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背景下,农村人口老龄化是否会影响到粮食安全呢?基于199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率并不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就必须加大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劳动力素质;构建对农业的反哺机制,促进资源向农业的回流;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弥合劳动生产率下降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化 人口红利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人力资本
下载PDF
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与农业技术进步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桂鹏 郑传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5-28,共4页
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了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与农业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认为劳动力迁移有利于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在短期内受到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强性约束。长期来看,约束因子... 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了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与农业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认为劳动力迁移有利于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在短期内受到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强性约束。长期来看,约束因子会不断放松;劳动力迁移对迁入地的农业技术进步是有贡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人力资本积累 技术效率 农业技术进步
下载PDF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内生资本视角 被引量:9
13
作者 马红梅 陈典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3-130,共8页
农业转移人口的内生资本关系着其城市融入,影响着市民化进程。构建西南民族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陷入了强城市融入意愿与弱城市融入能力的困境。应培育集体社会资本以稳固城市融入意愿... 农业转移人口的内生资本关系着其城市融入,影响着市民化进程。构建西南民族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陷入了强城市融入意愿与弱城市融入能力的困境。应培育集体社会资本以稳固城市融入意愿;对低城市融入能力群体需加强培训,增强其初始社会资本;加大对高城市融入能力群体健康的关注,同时增强其再生性社会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城市融入
下载PDF
网络社交媒体使用、社会资本积累与新时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合——基于六市1409个样本的调查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传江 覃艳丽 李雪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98-108,共11页
从社会资本积累的视角,我们对农业转移人口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将其构建的网络分为"整合型"社会网络和"跨越型"社会网络,首次使用问卷调查取得的微信、QQ两种微观的个人社交媒体数据,从网络结构、网络规模... 从社会资本积累的视角,我们对农业转移人口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将其构建的网络分为"整合型"社会网络和"跨越型"社会网络,首次使用问卷调查取得的微信、QQ两种微观的个人社交媒体数据,从网络结构、网络规模和网络密度三个层面,研究网络社交媒体对农业转移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城市融合的影响,并对影响网络社交媒体使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跨越型社会网络能促进城市融合水平,而整合型社会网络会产生阻碍作用,但是当前跨越型社会网络的建立尚不发达。网络社交媒体对城市融合各维度的影响并不均衡,现阶段网络社交媒体对社会融合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对经济融合和文化融合的影响并不显著。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在年龄、教育程度和地区层面差异较大,但在性别、婚姻状况方面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市民化 农业转移人口 网络社交媒体 社会资本 城市融合
下载PDF
人力资本集聚: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娓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43,共4页
于20世纪90年代初诞生的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而被迅速推广,其发展不仅是一个地区技术、资金的角逐,更重要的是一场高智力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本成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农业科技园区人力资本集聚作... 于20世纪90年代初诞生的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而被迅速推广,其发展不仅是一个地区技术、资金的角逐,更重要的是一场高智力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本成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农业科技园区人力资本集聚作为研究视角,首先探讨了农业科技园区中人力资本集聚的重要性;其次以实际案例为依托分析了农业科技园区中人力资本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中加强人力资本集聚效应的对策。通过以上论述得出,农业科技园区中拥有越多出类拔萃的高技术人才,农业科技园区就相对拥有更为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本集聚
下载PDF
农地政策回应如何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基于生计资本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杜巍 仝一晴 车蕾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2-92,127,共12页
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化中的角色举足轻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高质量实现。土地承载着物质保障和情感依附功能,是农业转移人口留置于农村最重要的资源。生计资本是生计活动的基础,是在城镇稳定居住的决策基... 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化中的角色举足轻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高质量实现。土地承载着物质保障和情感依附功能,是农业转移人口留置于农村最重要的资源。生计资本是生计活动的基础,是在城镇稳定居住的决策基础,也是农地政策对农村家庭禀赋提升的结果。因此,农地政策作为生计系统的外部因子对于市民化决策的影响可能隐含着"农地政策回应→生计资本→市民化意愿"这一因果链条。本文采用11个省份开展的"全国百村农业转移人口调查"数据,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农地政策回应、生计资本现状及市民化意愿选择之间的关系,探索农地政策回应、生计资本影响市民化的具体路径,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1)农业转移人口对农地政策回应程度较高,农地流转参与经历对于市民化选择有较强的促进作用。(2)多数农业转移人口具有定居城镇的意愿,自然资本发挥推力作用,社会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拉力作用显著。(3)在农地政策回应、生计资本与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机制上,农地政策回应通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市民化产生正面影响。研究的可能性贡献在于证明了政策回应、生计资本和市民化之间的因果链条;强调了农地政策在推行过程中要及时关注政策执行细节及反馈,适当的政策引导将保障低生计资本群体的发展权利,促进高生计资本群体的城镇生活取向;提出农地政策、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和住房政策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契合,以更好地弥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不想"和"不能"之间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农地政策回应 生计资本 市民化意愿
下载PDF
论“农业社会主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志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51,共7页
作为五四前后国内兴起的各种民粹主义思潮中的一种,"农业社会主义"曾经长期影响甚至左右了中共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用主义地对待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是农业社会主义一以贯之的思维方法。中国20世纪七八... 作为五四前后国内兴起的各种民粹主义思潮中的一种,"农业社会主义"曾经长期影响甚至左右了中共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用主义地对待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是农业社会主义一以贯之的思维方法。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对农业社会主义的自我反省与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粹主义 农业社会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下载PDF
家庭韧性何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伟新 殷徐康 苗苗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2-601,共10页
基于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使用熵权法构建农户家庭韧性指数,并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家庭韧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及生计资本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家庭韧性的提高显著增强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 基于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使用熵权法构建农户家庭韧性指数,并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家庭韧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及生计资本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家庭韧性的提高显著增强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且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可靠;异质性分析发现,家庭韧性对家中无耕地、父母有外出经历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区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转移人口的生计资本在家庭韧性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据此,建议多举措增强农业内生韧性,着力提升农户生计资本水平,分层次有序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韧性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意愿 生计资本
下载PDF
生计资本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角色研究——基于GL街道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中艮 雍万洁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14-119,共6页
通过对GL街道农业转移人口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农业人口转移后的资本状况,判别了不同类型生计资本在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除社会资本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作用外,其余4种生计资本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市民化的进程。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生计 生计资本
下载PDF
"三农问题"与资本原始积累 被引量:10
20
作者 许经勇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1-6,共6页
我国"三农问题"的严重性,是和我国农民所承受的繁重的资本原始积累任务联系在一起的。我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是:强制性低价收购农产品、强制性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强制性压低农民工工资和福利待遇。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 我国"三农问题"的严重性,是和我国农民所承受的繁重的资本原始积累任务联系在一起的。我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是:强制性低价收购农产品、强制性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强制性压低农民工工资和福利待遇。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就必须使广大农民群众逐步从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原始积累 价格剪刀差 农民工工资 征用农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