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资本”到“符号资本”——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消费文化
1
作者 安博 杨佩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商品交换循环公式出发,提出资本增值的循环公式,并进一步预言了“资本”的增值可以脱离于物质生产继而独立。在鲍德里亚看来,该预言已经在后现代主义的“消费文化”驱动下,以符号象征交换价值掩替了商品交换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商品交换循环公式出发,提出资本增值的循环公式,并进一步预言了“资本”的增值可以脱离于物质生产继而独立。在鲍德里亚看来,该预言已经在后现代主义的“消费文化”驱动下,以符号象征交换价值掩替了商品交换价值。但他忽略了“资本”增值源自物质生产的一般政治经济学逻辑。只有在金融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产业资本与“符号资本”所衍生出的双重剥削才能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 消费社会 资本主义体系 符号资本
下载PDF
论慈善信任的国际视野与制度构筑 被引量:1
2
作者 钱海梅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中国社会慈善信任问题由于2011-2012年多起慈善信任事件受到广泛关注。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历史上也曾有过慈善信任危机,尽管国情不同,慈善信任危机发生的背景、状况和原因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结果却是共同的,即被曝光的慈善丑闻对... 中国社会慈善信任问题由于2011-2012年多起慈善信任事件受到广泛关注。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历史上也曾有过慈善信任危机,尽管国情不同,慈善信任危机发生的背景、状况和原因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结果却是共同的,即被曝光的慈善丑闻对于慈善公信力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中国社会慈善事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我们将研究视野拓展到国外慈善信任的相关问题,解读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如何走出慈善信任危机,探索各国在如何构筑慈善信任方面基于自身特色所发展出的一些共性,并通过文化、规制、惩戒构筑慈善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信任 公益慈善 制度资本
下载PDF
从生产分布的历史演变看珠江三角洲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司徒尚纪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13-120,共8页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地区,生产分布深受国际市场制约,其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①鸦片战争以前,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③辛亥革命到解放前夕。这种历史结合和演变,为三角洲生产发展提供某种机遇和可能,形成三角洲新的经济...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地区,生产分布深受国际市场制约,其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①鸦片战争以前,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③辛亥革命到解放前夕。这种历史结合和演变,为三角洲生产发展提供某种机遇和可能,形成三角洲新的经济地理面貌,并作为一种历史遗产,供今天批判与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生产分布 世界体系 经济地理
下载PDF
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历史逻辑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景峰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6-60,共5页
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既不是沃勒斯坦所认为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殖民扩张所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认为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使世界... 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既不是沃勒斯坦所认为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殖民扩张所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认为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使世界经济扩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导致的西欧社会经济变化从而进行海外扩张的逻辑结果。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欧洲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是欧洲殖民国家剥削、压迫、奴役和控制殖民地国家,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也延续到当今世界体系之中,决定了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场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扩张 世界体系 国际分工
下载PDF
科技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景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5年第3期1-6,共6页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最初是在16世纪的欧洲产生的,但没有科技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不可能最终形成。三次科技革命分别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扩大、发展和完全形成中产生的深刻影响,说明了科技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形成过...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最初是在16世纪的欧洲产生的,但没有科技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不可能最终形成。三次科技革命分别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扩大、发展和完全形成中产生的深刻影响,说明了科技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而且科技革命也将在未来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科技革命 工业革命
下载PDF
文化自主性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定位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孝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8-72,共5页
西方文化霸权在我国文化领域泛滥,社会主义文化自主性受到侵蚀。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定位存在着内在矛盾,是产生这一状况的重要的思想根源。这一矛盾的核心是理论与实践的错位,以针对发达资本主义中心国家... 西方文化霸权在我国文化领域泛滥,社会主义文化自主性受到侵蚀。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定位存在着内在矛盾,是产生这一状况的重要的思想根源。这一矛盾的核心是理论与实践的错位,以针对发达资本主义中心国家的社会主义理论概括边缘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忽视了社会主义实践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心地区向边缘地区转移及其历史使命的变化。因此,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主性,必须澄清中国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边缘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这一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主性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世界体系论派
7
作者 吴苑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5-15,共11页
世界体系论派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仍然是最有效力的科学研究方法,于是他们结合反思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重思了生产方式、社会形态、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 世界体系论派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仍然是最有效力的科学研究方法,于是他们结合反思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重思了生产方式、社会形态、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的理论创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世界历史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社会主义世界政府
下载PDF
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历史逻辑
8
作者 赵景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5-18,共4页
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既不是沃勒斯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开始所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认为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使世界经济... 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既不是沃勒斯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开始所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认为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使世界经济扩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导致西欧社会经济变化,从而进行海外扩张的逻辑结果。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欧洲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是欧洲殖民国家剥削、压迫、奴役和控制殖民地国家,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也延续到当今世界体系之中,决定了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场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扩张 世界体系 国际分工
下载PDF
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历史逻辑
9
作者 赵景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4期31-35,共5页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既不是沃勒斯坦所说的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开始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所说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使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既不是沃勒斯坦所说的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开始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所说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使世界经济扩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导致西欧社会经济变化从而进行海外扩张的逻辑结果。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欧洲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是欧洲殖民国家剥削、压迫、奴役和控制殖民地国家,它一直延续到当今世界体系之中,决定了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场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国际分工体系 生产关系 生产力 科学技术 生产方式
下载PDF
吟到中华以外天——论黄遵宪域外诗的世界观念
10
作者 李金涛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6-59,共4页
从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系统介绍与推崇,到对人类意识的极力倡导与鼓吹,再到对西方 近代文明和域外风物的广泛展现与描绘,黄遵宪的域外诗体现出了具有强烈近代色彩的世界观念。论文 从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角度对此做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 从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系统介绍与推崇,到对人类意识的极力倡导与鼓吹,再到对西方 近代文明和域外风物的广泛展现与描绘,黄遵宪的域外诗体现出了具有强烈近代色彩的世界观念。论文 从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角度对此做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并借此凸现出了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观念 资本主义制度 人类意识 西方近代文明
下载PDF
权力衍生的不平等世界——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资本主义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登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22-26,共5页
沃勒斯坦以"世界体系"作为研究的单元,重新定义资本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经济体,就是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它是一种攫取剩余产品的新形式,包含两个方面的属性,即世界经济体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指其运用世界市... 沃勒斯坦以"世界体系"作为研究的单元,重新定义资本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经济体,就是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它是一种攫取剩余产品的新形式,包含两个方面的属性,即世界经济体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指其运用世界市场机制方面的特征,而资本主义则是指无限制资本积累的驱动力。在这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形式结构特征,即核心—半边缘—边缘的不平等的世界体系。而这种不平等的世界体系的产生、维系和发展是奠定在政治和军事权力的基础之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世界体系 世界经济体 资本主义 权力
下载PDF
“共同价值”对“普世价值”的世界历史性镜鉴与超越 被引量:11
12
作者 田鹏颖 周鑫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4期41-47,共7页
'普世价值'和'共同价值'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东方社会主义制度对现代文明的两种回应。前者妄图建立一种同质的价值观来实施其政治霸凌行为,而后者则主张通过平等交流,寻求国际社会的价值认同,这种认同以实现世界人民... '普世价值'和'共同价值'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东方社会主义制度对现代文明的两种回应。前者妄图建立一种同质的价值观来实施其政治霸凌行为,而后者则主张通过平等交流,寻求国际社会的价值认同,这种认同以实现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旨归,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西方对'共同价值'的种种错误认识,有必要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点阐明'共同价值'拥有鲜活的社会主义属性,它主张通过合理斗争参与国际治理,是在构建国际新秩序过程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文明外溢,从而对'普世价值'进行回应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普世价值 共同价值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下载PDF
三种判断: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
13
作者 王庆五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3期24-29,共6页
当今世界既不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已渐趋成熟,也不是处在迈向社会主义的最后一道门槛上,仍然处在社会主义的漫长和艰辛的长征途中。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长过程中应该有若干个发展阶段或周期,前一个周期是后一个周期在历史经验、发... 当今世界既不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已渐趋成熟,也不是处在迈向社会主义的最后一道门槛上,仍然处在社会主义的漫长和艰辛的长征途中。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长过程中应该有若干个发展阶段或周期,前一个周期是后一个周期在历史经验、发展模式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积累,后一个周期是在前一个周期发展基础上的更高的台阶,是站在更高的制高点上的、更为成熟的体系周期。今天,中国人民正在探索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任何社会主义都没有走过的道路,这是社会主义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较低平台走向新的更高制高点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 世界资本主义历史体系
下载PDF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演进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塑造
14
作者 王旭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8,共8页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构性前提和外部条件,其百年演进对社会主义实践形成强大的塑造功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演进一方面表现为地理扩张,把越来越多的异质区域纳入其中,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在有限融入世界经济过程中面临...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构性前提和外部条件,其百年演进对社会主义实践形成强大的塑造功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演进一方面表现为地理扩张,把越来越多的异质区域纳入其中,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在有限融入世界经济过程中面临保持国家自主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发达国家产业不断升级,对边缘国家形成愈加牢固的资本控制。因此,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发挥制度优势实现经济后发赶超,成为摆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控制的必然要求。只有把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置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探索和边缘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维持国家自主性并实现后发赶超的双重维度中,才能更准确把握其制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地理扩张 国家自主性 资本控制 后发赶超
下载PDF
浅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15
作者 郭素清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0-21,31,共3页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评价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关键词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历史演变 评价
下载PDF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农立国派与以工立国派之争
16
作者 于雁 《德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2-76,共5页
本文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工立国派与以农立国派之间的论战为研究对象 ,归纳总结了论战双方的主要观点 ,指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扩张是以工立国派的立论基础 ,而文化冲突则是以农立国派的思想根源。
关键词 以工立国派 以农立国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文化冲突
下载PDF
阿根廷“荒漠远征”运动及其历史影响——环境史视野下的考察
17
作者 薛桐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5,共11页
19世纪30—80年代,在阿根廷发生了白人地主、畜牧业主抢占印第安人土地,并对所占土地进行开发的“荒漠远征”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扩张到潘帕斯草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来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心的巨大需求推动了... 19世纪30—80年代,在阿根廷发生了白人地主、畜牧业主抢占印第安人土地,并对所占土地进行开发的“荒漠远征”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扩张到潘帕斯草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来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心的巨大需求推动了上述地区畜牧业与农业的发展,使得阿根廷出口型经济日益繁荣。然而,随着出口型农牧业的扩张,物种入侵、土壤退化等生态问题也出现了。面对这些问题,阿根廷人并未寻求转变发展模式,而是罔顾环境的警示,采取铲除杂草和施加化肥等短期应对措施,依旧维持并扩大之前野蛮的破坏环境的生产方式。历史上阿根廷人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满足资本主义体系中心需求的行为,进一步强化了该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边缘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 环境史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荒漠远征”
原文传递
农村公社·东方道路·中国特色——马克思“农村公社”理论再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美堂 张晓庆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53-62,共1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晚年手稿,厘清“农村公社—东方道路—中国特色”的内在逻辑。马克思试图将农村公社视为东方社会的基础和本质,并将其上升为总体性范畴,有如商品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的功能。农村公社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晚年手稿,厘清“农村公社—东方道路—中国特色”的内在逻辑。马克思试图将农村公社视为东方社会的基础和本质,并将其上升为总体性范畴,有如商品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的功能。农村公社并不是资本主义体系之外的另一个问题,而是它的必要环节。马克思研究农村公社,是要确立“西方资本主义-东方社会”这个完整世界体系中的东方维度,是要找到一把解开东方社会奥秘的钥匙,以便解释东西方互动构成的资本主义总体危机。至于商品经济解构农村公社,进而影响东方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形,马克思设想了两种模式:俄国社会的“跨越”模式,以及其他东方国家的“冲击—解体—重构”模式。由于某些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较早、较彻底地消灭了农村公社,建立了强大的宗法皇权体制,故我国的现代历史路径有较大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农村公社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东方社会 社会主义前史
原文传递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结构性危机中的“一带一路”倡议——基于亚洲秩序变迁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经验的反思 被引量:9
19
作者 付宇珩 李一平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8,共35页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资本积累的无限性与民族国家主权边界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难以在霸权主导下通过开辟高利润、低成本的资本积累空间来克服。这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它在亚洲集中体现为经济结构与安全结构的脱节。世...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资本积累的无限性与民族国家主权边界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难以在霸权主导下通过开辟高利润、低成本的资本积累空间来克服。这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它在亚洲集中体现为经济结构与安全结构的脱节。世界帝国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现代国家构建经验,使亚洲成为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未来变迁趋势的关键因素。中国无论在前资本主义时代还是在资本主义时代,都自成相对独立的世界体系,而不只是抽象的政治实体。这赋予了中国通过内部变革影响体系变迁的大国能力,同时也塑造了其根深蒂固的国家脆弱性。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实质是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构。中国如果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与国家治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摆脱国家脆弱性的束缚,就必须依托于新的世界体系,而不能局限于对陷入结构性危机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行技术上的修补。"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具有世界体系构建意义的中国现代国家构建战略,它试图将中国的内部变革与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整合起来,最终发展出不同于霸权更替的体系变迁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结构性危机 世界帝国 “亚洲悖论”中国现代国家构建 “一带一路”倡议
原文传递
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剩余国际分配与政治转型 被引量:13
20
作者 汪仕凯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9-153,160,共26页
民主政体有较高的经济成本,只能建立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资本主义工业化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基本方式,因此成为民主政体得以建立和巩固的深层次根源。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因而一个国家能否建立和巩固民主政体,... 民主政体有较高的经济成本,只能建立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资本主义工业化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基本方式,因此成为民主政体得以建立和巩固的深层次根源。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因而一个国家能否建立和巩固民主政体,将取决于它能否从资本主义工业化创造的全球生产剩余总额中获得足够支付民主政体经济成本的份额。一个国家在生产剩余国际分配中究竟能够争取到多大份额,则取决于这个国家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的位置。生产剩余国际分配是高度不平等的,欧美国家分割了全球生产剩余中的大部分,因此它们最先建立了民主政体,第三世界国家由于只能在全球生产剩余分配中获得较少的份额,因而难以建立和巩固民主政体。只有当资本主义工业化创造的生产剩余足够多,即使在不平等的生产剩余国际分配中仍然能够获得足以支付民主政体经济成本的份额时,第三世界国家才能建立成熟的民主政体。世界大国之间的竞争将改变生产剩余国际分配的结果,中国复兴意味着其他国家得到的份额相应减少了,因此起源于欧美国家的自由民主体制将面临很大的变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工业化 政治转型 现代世界体系 生产剩余国际分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