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por-phase elemental mercury adsorption by residual carbon separated from fly ash 被引量:3
1
作者 WANGLi-gang CHENChang-he KruseH.Kolke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18-520,共3页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vapor-phase elemental mercury(Hg0) of residual carbon separated from fly ash was studied in an attempt for the control of elemental mercury emissions from combustion processes. At low mercu...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vapor-phase elemental mercury(Hg0) of residual carbon separated from fly ash was studied in an attempt for the control of elemental mercury emissions from combustion processes. At low mercury concentrations(<200 μg/m3), unburned carbon had higher adsorption capacity than commercial activated carbon. The adsorbality of unburned carbon was also found to be source dependent. Isotherms of FS carbon(separated from fly ash of a power plant of Shishi in Fujian Province) were similar to those classified as typeⅡ. Isotherms of XJ carbon(separated from fly ash of a power plant of Jingcheng in Shanxi Province) were more like those classified as type Ⅲ. Due to the relatively low production costs, these residual carbons would likely be considerably more cost-effective for the full-scale removal of mercury from combustion flue gases than other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CURY ADSORPTION residual carbon fly ash activated carbon
下载PDF
Modeling mercury adsorption on carbon particles in simulated flue gas
2
作者 王立刚 陈昌和 Kruse H.Kolker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6年第2期256-259,共4页
A model was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 of mercury in flue gas based on one residual carbon sample and one activated carbon sample.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ere established with mass balance... A model was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 of mercury in flue gas based on one residual carbon sample and one activated carbon sample.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ere established with mass balance of mercury in the gas phase and in the solid phase. Then the model was solved using a Matlab program with a Runge-Kutta process. The mercury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these two adsorbents were obtained by breakthrough column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low gas phase mercury concentrations ( 〈 0. 3 mg/ m^3),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of residual carbon is in accord with the case of a type Ⅱ isotherm of the Freundich theory. Whereas the data of activated carbon falls into the Langmuir relationship, it is the case of a type Ⅲ isotherm.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fitted to the Freundlich model by Matlab software. The variances of mercury concentration are smaller than 0. 81 which implies the agreement between measurements and simulation is quite agreeable considering the wide scatter of the measurements. This model is useful for forecasting mercury removal efficiency and is helpful to the mechanism analysis of mercury adsorption on carbon-based adsorb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CURY ADSORPTION residual carbon fly ash activated carbon
下载PDF
Advanced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Approaches for Green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Crop Residues
3
作者 Omojola Awogbemi Ayotunde Adigun Ojo Samson Adedayo Adeleye 《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 EI CAS 2024年第1期1-28,共28页
The huge volumes of crop residues generated during the production,processing,and consumption of farm products constitute an ecological nuisance when ineffectively managed.The conversion of crop residues to green hydro... The huge volumes of crop residues generated during the production,processing,and consumption of farm products constitute an ecological nuisance when ineffectively managed.The conversion of crop residues to green hydrogen is one of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ubiquitous crop residues.Production of green hydrogen from crop residue sources will contribute to deepening access to clean and affordable energy,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and ensur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However,the deployment of conventional thermochemical technologies for the conversion of crop residues to green hydrogen is costly,requires long residence time,produces low-quality products,and therefore needs to be upgraded.The current review examines the conventional,advanced,and integrated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for crop residues for green hydrogen production.After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conventional thermochemical techniques,the review delves into the broad narration of advanced thermochemical technologies including catalytic pyrolysis,microwave pyrolysis,co-pyrolysis,hyropyrolysis,and autothermal pyrolysis.The study advocates the deployment of integrated pyrolysis,anaerobic digestion,pyrolysis,and gasification technologies will ensure scalability,decomposition of recalcitrant feedstocks,and generation of high grade green hydrogen.The outlook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to cost-saving and sustainable integrated technologies for green hydrogen production towards achieving carbon neutrality and a circular bio-econ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 residues carbon neutrality PYROLYSIS GASIFICATION green hydrogen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mesoporous activated carbons from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 for methane decomposition 被引量:6
4
作者 Jianbo Zhang Lijun Jin +1 位作者 Shengwei Zhu Haoquan Hu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2年第6期759-766,共8页
Mesoporous activated carbons were prepared from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 (CLR) by KOH activation method, and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KOH/CLR ratio, solvent for mixing t... Mesoporous activated carbons were prepared from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 (CLR) by KOH activation method, and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KOH/CLR ratio, solvent for mixing the CLR and KOH, and carbonization procedure on the resultant carbon texture and catalytic activity for catalytic methane decomposition (CM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ptimal KOH/CLR ratio of 2 : 1; solvent with higher solubility to KOH or the CLR, and an appropriate carbonization procedure are conductive to improving the carbon pore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activity for CMD. The resultant mesoporous carbons show higher and more stable activity than microporous carbons. Addition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rbon textural properties an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for CMD was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porous activated carbon KOH methane decomposition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 hydrogen
下载PDF
煤/重油加氢共炼残渣中甲苯可溶物制备中间相沥青的可行性研究
5
作者 李传 陈永政 +4 位作者 徐汪久 洪轲 邓文安 杜峰 罗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6-1156,共11页
以煤/重油加氢共炼残渣中的甲苯可溶物(TS)为原料,研究了在直接热缩聚基础上添加共炭化剂制备中间相沥青的可行性。探索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2个直接热缩聚条件,以及在优化的直接热缩聚条件下添加四氢萘(共炭化剂)对产物中间相含量、晶... 以煤/重油加氢共炼残渣中的甲苯可溶物(TS)为原料,研究了在直接热缩聚基础上添加共炭化剂制备中间相沥青的可行性。探索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2个直接热缩聚条件,以及在优化的直接热缩聚条件下添加四氢萘(共炭化剂)对产物中间相含量、晶体结构以及组成的影响,并通过热沉降对中间相沥青产物中的各向异性组分进行富集,以期获得不同中间相含量的中间相沥青。结果表明,TS的直接热缩聚产物中,各向异性组分极少,中间相质量分数最高仅为9.0%,而在直接热缩聚基础上添加四氢萘可有效促进中间相的形成。TS在反应温度400℃、反应时间6 h和添加10%(质量分数)四氢萘条件下,可制备出中间相质量分数为42.8%的中间相沥青。该中间相沥青在热沉降温度340℃、热沉降时间5 h条件下,可有效富集各向异性组分,得到从热沉降产物底部(中间相质量分数96.2%)到顶部(中间相质量分数3.9%)等不同中间相含量的中间相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重油加氢共炼残渣 甲苯可溶物 中间相沥青 直接热缩聚 共炭化剂 热沉降
下载PDF
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装置投产对重油制氢装置的影响
6
作者 严钧 《大氮肥》 CAS 2024年第4期237-240,共4页
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装置投产后,将溶剂脱沥青装置的原料由常减压装置洗涤油和减压渣油调整为渣油加氢裂化装置未转化油,作为重油制氢装置原料的脱油沥青性质由此发生变化。对比重油制氢装置原料油性质、主要操作参数、技术经济指标、气... 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装置投产后,将溶剂脱沥青装置的原料由常减压装置洗涤油和减压渣油调整为渣油加氢裂化装置未转化油,作为重油制氢装置原料的脱油沥青性质由此发生变化。对比重油制氢装置原料油性质、主要操作参数、技术经济指标、气化炉运行周期等参数,结果表明,渣油加氢裂化装置投产后,以脱油沥青为原料的重油制氢装置气化炉油气分布更均匀,气化单元有效气含量提高2.12个百分点,有效气产率提高0.20个百分点,碳转化率提高0.18个百分点,氢气产率提高1.21个百分点,吨氢标油能耗下降140 kg,装置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气化炉烧嘴运行周期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 重油制氢 溶剂脱沥青 脱油沥青 气化炉 氢气 碳转化率
下载PDF
基于高效解离-选择性絮凝耦合作用的煤气化渣提炭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锦文 邓小伟 +5 位作者 陈乐 侯迎港 仲国龙 吕波 房朝军 张传祥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
煤气化渣是由煤气化工艺产生的一种富含铝硅酸盐、灰组分及残炭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其规模化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将煤气化渣进行炭-灰分离是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以煤气化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高... 煤气化渣是由煤气化工艺产生的一种富含铝硅酸盐、灰组分及残炭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其规模化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将煤气化渣进行炭-灰分离是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以煤气化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解离-选择性絮凝耦合作用的工艺,为实现煤气化渣更为合理、高效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煤气化渣带来的土壤、空气、水体资源等污染问题,对煤气化渣进行提炭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煤气化渣的理化性质,其次采用单因素变量法探究了磨矿时间、pH、絮凝剂种类、絮凝剂用量、高速剪切转速对煤气化渣提炭实验的影响,以实现残余炭产品的高度富集。结果表明:原煤气化渣灰分质量分数为67.19%,普通湿筛筛上物料灰分质量分数为54.3%,当煤气化渣磨矿时间为5 s, pH为7,絮凝剂聚氧化乙烯用量为0.4 kg/t,在转速为4 000 r/min高速剪切15 min的条件下提炭效果最佳,最终可获得产率为26.6%、湿筛筛上灰分质量分数为43.3%的残炭产品。对比普通湿筛法,基于高效解离-选择性絮凝实验方法在普通湿筛的基础上灰分质量分数降低了11%,降灰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高效解离 选择性絮凝 耦合作用 炭-灰分离 提炭 残炭产品
下载PDF
粉煤灰基沸石X的制备与邻二甲苯、CO_(2)和H_(2)的吸附应用
8
作者 杨乐乐 刘志远 +2 位作者 张亚龙 张晓明 程星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22-2529,共8页
本文通过探索碱熔活化条件,获得了最优的活化粉煤灰的条件(400℃,m(氢氧化钠)∶m(粉煤灰)=1∶2),并且在80℃下水热合成18 h获得了相对结晶度最高的粉煤灰基沸石X,通过XRD、FT-IR、SEM、BET等表征了粉煤灰基沸石X的物理特征。结果表明,... 本文通过探索碱熔活化条件,获得了最优的活化粉煤灰的条件(400℃,m(氢氧化钠)∶m(粉煤灰)=1∶2),并且在80℃下水热合成18 h获得了相对结晶度最高的粉煤灰基沸石X,通过XRD、FT-IR、SEM、BET等表征了粉煤灰基沸石X的物理特征。结果表明,合成沸石的相对比表面积达315.6 m^(2)/g,平均孔径为8.53 nm,总孔容积为0.412 cm^(3)/g。粉煤灰基沸石X展现了显著的邻二甲苯、二氧化碳和氢气吸附能力,分别为75.20 mg/g、2.45 mmol/g和0.22%(质量分数),且其吸附行为可以被Langmuir吸附等温线很好地拟合,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本研究降低了粉煤灰沸石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并且所制备的粉煤灰基沸石X在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潜在的商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沸石 吸附 邻二甲苯 二氧化碳 氢气
下载PDF
铁基碳铝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玉米秸秆热解制氢研究
9
作者 卢岩 李学琴 +3 位作者 李艳玲 孙堂磊 刘鹏 雷廷宙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3,共9页
以生物质玉米秸秆(CS)为原料,将废弃铝灰(WA)活化处理后得到的活化铝灰(AWA)作为载体,Fe为活性组分,采用水热炭化法(HTC)制备铁基碳铝催化剂(Fe/CS-AWA)并用于催化CS热解制氢。在探讨了Fe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响应... 以生物质玉米秸秆(CS)为原料,将废弃铝灰(WA)活化处理后得到的活化铝灰(AWA)作为载体,Fe为活性组分,采用水热炭化法(HTC)制备铁基碳铝催化剂(Fe/CS-AWA)并用于催化CS热解制氢。在探讨了Fe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响应面(RSM)法优化了水热炭化条件对Fe/CS-AWA结构性质和催化CS热解制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CS热解相比,AWA和CS混合水热炭化作为催化剂使CS热解产氢能力提高了19.11 mL/g;更重要的是Fe提高了CS-AWA的催化活性,且负载量为10%时,气体总产率为160.93 mL/g,氢气占比为39.96%。经RSM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 AWA∶m_(CS)为2∶1、250℃停留时间60 min、炭化温度500℃。此工况下制备的Fe/CS-AWA催化CS热解的气体总产率为267.43 mL/g,H_(2)占比达37.80%。表征发现,Fe/CS-AWA表面形成了不规则的铁碳化物和Al—O—C中间体,提高了Fe/CS-AWA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灰 水热炭 碳铝催化剂 响应面法 热解制氢
下载PDF
渣油加氢装置催化剂全蜡油硫化技术应用总结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勤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14-19,共6页
分析了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开工全部使用蜡油硫化方案的可行性。某公司首次采用全蜡油硫化对新鲜催化剂进行预硫化,全蜡油硫化可节省装置开工时间16 h,减少装置开工柴油使用量,减少产生不合格蜡油720 t,在低温硫化阶段蜡油硫化的上硫率更... 分析了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开工全部使用蜡油硫化方案的可行性。某公司首次采用全蜡油硫化对新鲜催化剂进行预硫化,全蜡油硫化可节省装置开工时间16 h,减少装置开工柴油使用量,减少产生不合格蜡油720 t,在低温硫化阶段蜡油硫化的上硫率更高,硫化更均匀。对比分析了全蜡油硫化与分阶段硫化的催化剂性能,在工艺条件、原料性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两种不同方式硫化后的催化剂杂质脱除率同样高,活性相当。使用全蜡油硫化的催化剂运行周期相对较长,说明全蜡油硫化催化剂的稳定性较高。全蜡油硫化具有操作简单、节约资源、还原活性好等优点,对于其他同类装置具有借鉴意义,为今后同类装置开工优化预硫化操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装置 氧化态 催化剂 预硫化 全蜡油硫化 脱硫率 脱氮率 脱残炭率
下载PDF
劣质减压渣油直接催化裂化的工业应用
11
作者 孔令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
目的测试DPC催化剂将劣质减压渣油在工业装置上直接进行催化裂化的可行性,同时探索掺炼劣质减压渣油对产品结构主要是低碳烯烃产量的影响。方法利用1.2 Mt/a催化裂化装置进行工业试验,通过设定不同DPC催化剂藏量占比及原料掺渣比,研究... 目的测试DPC催化剂将劣质减压渣油在工业装置上直接进行催化裂化的可行性,同时探索掺炼劣质减压渣油对产品结构主要是低碳烯烃产量的影响。方法利用1.2 Mt/a催化裂化装置进行工业试验,通过设定不同DPC催化剂藏量占比及原料掺渣比,研究工艺运行及产品结构的变化。结果利用DPC催化剂将减压渣油直接生产烯烃的工业实践表明:在DPC催化剂藏量占比达到26.5%、进料中减压渣油掺炼比例提升至15.25%时,催化干气中乙烯体积分数达到16.57%,较空白标定增加2.46个百分点,液化气中丙烯及三烯(乙烯、丙烯和1,3-丁二烯)收率分别达到7.35%和8.38%,较空白标定增加0.67和0.83个百分点,月度增效可以达到1963.92万元。结论DPC催化剂可实现将劣质减压渣油直接催化裂化加工的目标,具有加工流程短、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特点,可为企业降本增效、节能降碳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催化剂 低碳烯烃 加氢 催化裂化
下载PDF
固定床渣油加氢反应器流程模拟与应用
12
作者 赵环宇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采用日本KBC公司开发的Petro-SIM系列软件中RHDS-SIM模型对390万t/a渣油加氢装置的反应器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该模型对渣油加氢装置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的工况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有效反映装置实际生产工... 采用日本KBC公司开发的Petro-SIM系列软件中RHDS-SIM模型对390万t/a渣油加氢装置的反应器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该模型对渣油加氢装置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的工况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有效反映装置实际生产工况,主要产品的模拟结果偏差均低于2%;在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时,为了满足产品含硫量要求,反应器入口温度需升高4℃,化学氢耗增加了3.5 m^(3)/m^(3),R^(1),R^(2),R^(3)床层催化剂寿命依次缩短了26.5,30.7,38.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 流程模拟 积炭 失活 金属失活 化学氢耗
下载PDF
生产低硫残渣型船用燃料的加氢反应条件研究
13
作者 韩坤鹏 刘铁斌 +2 位作者 翁延博 袁胜华 耿新国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9期26-29,共4页
为生产低硫残渣型船用燃料油,采用典型高硫渣油原料在中型渣油加氢装置上开展了反应条件(体积空速、氢分压、反应温度及氢油比等)对渣油加氢脱硫及残炭加氢转化过程影响规律的研究,并进行了反应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催化剂体系... 为生产低硫残渣型船用燃料油,采用典型高硫渣油原料在中型渣油加氢装置上开展了反应条件(体积空速、氢分压、反应温度及氢油比等)对渣油加氢脱硫及残炭加氢转化过程影响规律的研究,并进行了反应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催化剂体系下,体积空速、氢分压和反应温度是影响渣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的关键因素,而氢油比的影响较小;在兼顾加氢催化剂体系的加氢脱硫性能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较高且适宜的体积空速(0.20~0.24 h^(-1))、适合的氢分压(13~15 MPa)以及不高于380℃的反应温度更有利于渣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基于以上结果,通过综合调整匹配不同反应参数,在满足加氢产品硫质量分数低于0.50%的情况下,残炭提升了11.3百分点、降残炭率降低了5.1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硫残渣型 船用燃料油 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 体积空速 氢分压 反应温度 氢油比 降残炭率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残碳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罗海华 张世红 +2 位作者 陈汉平 刘德昌 杨海平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5,共5页
采用了浮选法从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中提取残碳,在德国NETZSCH公司的STA 409型热分析仪上研究了原煤与飞灰残碳的燃烧特性的差别,并研究了两种飞灰残碳在不同氧浓度下的燃烧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飞灰残碳的反应性温度以及着火温度较原煤高... 采用了浮选法从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中提取残碳,在德国NETZSCH公司的STA 409型热分析仪上研究了原煤与飞灰残碳的燃烧特性的差别,并研究了两种飞灰残碳在不同氧浓度下的燃烧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飞灰残碳的反应性温度以及着火温度较原煤高,残碳的反应活性并不仅仅依赖其入炉煤,还与电厂的具体燃烧工况有关.随着氧浓度增大,飞灰残碳的着火温度呈下降趋势,着火时间提前,飞灰残碳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提高;当氧浓度小于40%时,飞灰残碳燃烧特性改变较大,当氧浓度大于40%时,改善趋势变缓.因此采用膜法富氧燃烧时,宜采用的氧浓度为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飞灰 残碳 TGA 燃烧特性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残碳生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于广辉 路霁鸰 +1 位作者 郭庆杰 岳光溪 《煤炭转化》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25,共7页
论述了近十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残碳生成机理的主要研究成果 ,对国内外飞灰残碳生成机理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结果作了分类介绍和分析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残碳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探讨了今后飞灰残碳生成机理的研究方向 .
关键词 飞灰 残碳 循环流化床锅炉 发电站 煤燃烧
下载PDF
滚筒冷渣器传热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司小东 吕俊复 +1 位作者 王巍 李金晶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2-346,共5页
分析了携带翅片滚筒冷渣器内灰渣颗粒的流动过程和传热过程,提出了滚筒冷渣器一维轴向传热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渣中未燃尽碳的残余燃烧,模型参数根据文献和实验室实验确定.利用该模型对一台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上滚筒冷渣器的温度进行了... 分析了携带翅片滚筒冷渣器内灰渣颗粒的流动过程和传热过程,提出了滚筒冷渣器一维轴向传热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渣中未燃尽碳的残余燃烧,模型参数根据文献和实验室实验确定.利用该模型对一台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上滚筒冷渣器的温度进行了预测,并与实际运行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滚筒冷渣器出口灰渣的温度和冷却水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滚筒冷渣器 传热模型 残碳燃烧
下载PDF
利用粉煤灰制备高纯氧化铝新技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玉胜 张丽丽 +1 位作者 王宏涛 冯鑫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实现高铝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利用是行业的研究热点。研究了硫酸氢铵溶液浸出粉煤灰制备高纯氧化铝的工艺技术,结合SEM、XRD等手段对获得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相应的工艺参数可获得片...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实现高铝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利用是行业的研究热点。研究了硫酸氢铵溶液浸出粉煤灰制备高纯氧化铝的工艺技术,结合SEM、XRD等手段对获得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相应的工艺参数可获得片状、条状等形貌的氧化铝前躯体产物。前躯体在500℃条件下煅烧4 h可获得比表面积为571.32 m^2/g、孔体积为0.75 cm^3/g、孔径尺寸为6.15 nm的介孔氧化铝。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氧化铝颗粒趋于球形转变。经1200℃煅烧形成的氧化铝粒径大约为60 nm,纯度≥99.92%。获得的氧化铝产品可用做催化剂载体材料、复合材料、精细陶瓷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硫酸氢铵 碳酸铝铵 氧化铝 浸出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中碳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9
18
作者 汤根土 吕俊复 +2 位作者 张建胜 杨海瑞 岳光溪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6,共5页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飞灰含碳量分布及飞灰残碳形态的测量、CFB燃烧温度下焦炭失活过程的试验研究以及流化床条件下煤颗粒燃烧过程的分析,探讨了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中碳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实际运行的CFB锅炉飞灰中含碳量...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飞灰含碳量分布及飞灰残碳形态的测量、CFB燃烧温度下焦炭失活过程的试验研究以及流化床条件下煤颗粒燃烧过程的分析,探讨了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中碳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实际运行的CFB锅炉飞灰中含碳量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残碳集中于25~50μm的飞灰颗粒内;真实密度和XRD测量均表明,焦炭失活的2个条件是温度和时间,温度高于800℃,焦炭失活开始发生,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失活程度提高;焦炭颗粒长时间停留在主循环回路中,反应活性下降,由于颗粒的碎裂和磨耗,形成了飞灰中粒径较小的残碳;煤中的细小煤粒首次通过炉膛时未燃尽且未被分离器收集,形成了飞灰中较大颗粒的残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燃烧 飞灰 残碳 形成机理
下载PDF
花椒籽废渣制备活性炭及其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8
19
作者 查飞 于霞 +2 位作者 朱钰 郑海蓉 王亚飞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0-67,共8页
以花椒籽废渣为原料,在N2气氛下用ZnCl2活化制备了活性炭,采用FT-IR,BET,XRD,SEM和TG对制备的活性炭进行了表征.在碳化温度700℃、碳化时间60min、ZnCl2浓度50%(质量比)、ZnCl2溶液与花椒籽废渣质量比为1.5的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具有高... 以花椒籽废渣为原料,在N2气氛下用ZnCl2活化制备了活性炭,采用FT-IR,BET,XRD,SEM和TG对制备的活性炭进行了表征.在碳化温度700℃、碳化时间60min、ZnCl2浓度50%(质量比)、ZnCl2溶液与花椒籽废渣质量比为1.5的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具有高度破裂的多孔表面,比表面积为883.4m2·g-1,总孔体积为0.55cm3·g-1,平均孔径为2.47nm.以制得的活性炭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吸附剂投加量为0.5g·L-1、温度293K、pH=8.0、吸附时间为6h时,制备的活性炭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容量为334mg·g-1,吸附可用Sips等温方程较好模拟,吸附为自发的吸热过程,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籽废渣 活性炭 对硝基苯酚 吸附热力学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炼油与气化结合工艺技术的探索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治国 张瑞驰 汪燮卿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共6页
重质油加工过程中的过剩碳质可以通过气化反应生产H2。笔者探讨了类似催化裂化待生剂上焦炭制氢的技术问题。实验表明,空气烧焦时,烟气中CO含量随原料气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扩散控制区,温度升高不利于CO含量的增加。水蒸气或CO2与焦... 重质油加工过程中的过剩碳质可以通过气化反应生产H2。笔者探讨了类似催化裂化待生剂上焦炭制氢的技术问题。实验表明,空气烧焦时,烟气中CO含量随原料气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扩散控制区,温度升高不利于CO含量的增加。水蒸气或CO2与焦炭反应的有效气体(CO+H2)的产率为3.43l/g(以1gC计,以下同),但反应速率较低,910℃反应15min时,消炭率在50%(质量分数,以下同)左右。水蒸气与O2为反应气体时,有效气体产率在1.9l/g左右,910℃反应10min时,消炭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油 过剩碳质 待生剂 制氢 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