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ations of CO2 Mixing Ratios in the Air near the Ground in the European Territory of Russia
1
作者 Felix Kashi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 2013年第9期531-536,共6页
The instrumentation, method and measurement results used for measurements of CO2 concentrations in surface air of Obninsk (55.1° N, 36.9° E, 183 m above the sea level) located at a distance of 105 km to th... The instrumentation, method and measurement results used for measurements of CO2 concentrations in surface air of Obninsk (55.1° N, 36.9° E, 183 m above the sea level) located at a distance of 105 km to the south-west of Moscow are presented. Proposed is a method of experimental data filtering allowing one to separate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variations of CO2 concentrations. It is shown that minimal concentrations of CO2 registered in Obninsk and at the continental stations of GAW WMO characterize not only the "regional background" but also coincide with the data from GAW WMO background stations located in the oceanic regions. In this connection, one can assume that the excess in measured CO2 concentration over its minimal values, making about 5-6 ppm, is connected with an anthropogenic emission, and the contin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n anthropogenic source of C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dioxide mixing ratio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variations.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省域XCO_(2)变化与分析
2
作者 高淑贤 彭雨欣 +2 位作者 李文博 殷诗婷 马保东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11期29-32,40,共5页
利用卫星监测XCO_(2)变化已成为一种有效手段。根据2009—2021年的GOSAT卫星数据并结合夜光遥感数据、净初级生产力遥感数据,探究辽宁省近13年XCO_(2)变化趋势,获取XCO_(2)变化的影响因素及XCO_(2)变化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自2009年起... 利用卫星监测XCO_(2)变化已成为一种有效手段。根据2009—2021年的GOSAT卫星数据并结合夜光遥感数据、净初级生产力遥感数据,探究辽宁省近13年XCO_(2)变化趋势,获取XCO_(2)变化的影响因素及XCO_(2)变化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自2009年起辽宁省XCO_(2)便处于稳定增长趋势,且辽东地区XCO_(2)总体高于辽西地区;通过相关系数计算得,夜光遥感数据与GOSAT数据相关系数较高,说明人类活动与XCO_(2)变化关系密切;NPP数据与XCO_(2)相关系数较低,说明植物的固碳能力并不是影响XCO_(2)变化的主要因素。相关研究可为省域范围的大气CO_(2)排放监测与治理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柱浓度混合比 GOSAT卫星数据 夜光遥感数据 净初级生产力遥感数据
下载PDF
2021年青海玛多M_(S)7.4地震前后CO异常变化研究
3
作者 史延飞 辛存林 +1 位作者 梁浩东 刘海博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2-702,723,共12页
地震前后气体地球化学信息的研究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研究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_(S)7.4地震与CO时空变化之间的关系,在以瓦里关大气观测站地面数据验证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反演数据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取玛多M_(S)... 地震前后气体地球化学信息的研究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研究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_(S)7.4地震与CO时空变化之间的关系,在以瓦里关大气观测站地面数据验证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反演数据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取玛多M_(S)7.4地震前后AIRS反演的CO数据,通过滑动均值法、差值法对玛多地震前后不同尺度的CO浓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提取CO地球化学信息是可靠的。时间上,玛多M_(S)7.4地震前两个月CO浓度开始波动,出现峰值,地震发生后恢复平静;空间上,震中位置的CO浓度在近地面变化尤其明显,震中及附近区域的CO浓度从3月开始逐渐升高,由离散分布逐渐向震中和发震断裂带聚拢靠近,到4月底达到最大异常18.60×10^(-9),异常高值中心的连线与发震断层江错断裂走向、地表破裂分布一致。排除背景值和季节变化的影响,推断CO浓度异常变化是地震引起的,主要归因于地下气体释放和岩石挤压碰撞产气,气体逸散后在大气圈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起次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玛多 M_(S)7.4地震 AIRS传感器 CO柱浓度 CO体积混合比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星载短波红外CO_(2)柱浓度估算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静波 张莹 盖荣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99-1509,共11页
利用OCO-2卫星遥感数据、全球碳柱总量观测网(TCCON)站观测数据、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ERA5大气数据,采用决策树和集成学习(XGBoost、普通随机森林、极端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对二CO_(2)平均柱浓度进行预测.通过相关性分析、特征选... 利用OCO-2卫星遥感数据、全球碳柱总量观测网(TCCON)站观测数据、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ERA5大气数据,采用决策树和集成学习(XGBoost、普通随机森林、极端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对二CO_(2)平均柱浓度进行预测.通过相关性分析、特征选择与特征提取,建立模型预测CO_(2)平均柱浓度,再与TCCON站点的地基观测数据进行比对.通过分析不同模型(决策树、XGBoost、普通随机森林、极端随机森林、梯度提升)预测的结果,发现使用极端随机森林回归模型预测CO_(2)平均柱浓度的精度最高,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0.953、0.492×10^(-6)、0.260×10^(-6)、0.063%,其余模型次之,因此对极端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预测性能随自身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2×10^(-6)),极端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和梯度提升回归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一样,都为98.10%.由于CO_(2)的背景浓度较高,而边界层内CO_(2)浓度的空间差异相对较小,因此需要进一步缩小误差的范围,在±1×10^(-6)误差范围内,极端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和梯度提升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91.82%和90.51%.所以采用极端随机森林算法预测CO_(2)柱浓度的结果更好,精度更高,符合CO_(2)预测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平均柱浓度 集成学习 极端随机森林 梯度提升 决策树 XGBoost 短波红外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和XGBoost算法的31个城市NO_(2)、CO_(2)浓度比率变化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玉敏 魏阳 +8 位作者 常政威 张凌浩 刘洪利 刘雪原 曾文 赵子翔 李春圆 米潭 詹宇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55-1367,共13页
研究城市二氧化氮(NO_(2))与二氧化碳(CO_(2))的共同排放水平对于实现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具有重要意义。NO_(2)与CO_(2)的人为排放具有同源性,二者的浓度比率可以体现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综合水平。基于XGBoost算法,利用对流层... 研究城市二氧化氮(NO_(2))与二氧化碳(CO_(2))的共同排放水平对于实现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具有重要意义。NO_(2)与CO_(2)的人为排放具有同源性,二者的浓度比率可以体现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综合水平。基于XGBoost算法,利用对流层星载监测仪(TROPOMI)、轨道碳观测2号(OCO-2)和3号(OCO-3)卫星的遥感数据以及相关环境协变量,重构全国2019~2020年NO_(2)垂直柱浓度(X NO_(2))和CO_(2)垂直柱浓度(X CO_(2))的高分辨率数据集,并分析31个城市的X NO_(2)年均值与ΔX CO_(2)(X CO_(2)观测值与背景值之差)的比率(X NO_(2)/ΔX CO_(2))变化情况。结果表明:X NO_(2)及X CO_(2)重构模型的验证决定系数(R 2)分别为0.90和0.96;城市X NO_(2)和ΔX CO_(2)值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6);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相对发展水平一般的城市具有更高的X NO_(2)/ΔX CO_(2)值;受城市能源利用水平的差异影响,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X NO_(2)/ΔX CO_(2)值与城市GDP、常住人口数量及空气污染水平成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38、-0.10),而发展水平一般的城市则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32、0.47)。X NO_(2)/ΔX CO_(2)值与城市污染治理和能源利用水平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控制空气污染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氮 二氧化碳 浓度比率 遥感 机器学习 时空分布 减污降碳 城市
下载PDF
碳酸盐岩水热协同混合溶蚀作用机理的数值试验研究
6
作者 侯文隽 龚星 +1 位作者 刘锋 李红中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5-784,共10页
在封闭岩溶水系统中,当水化学组分或温度不同的饱和地下水发生混合时,将增加地下水的碳酸盐矿物溶解度,产生新的溶蚀能力。为了揭示常见地下水混合情况下的饱和溶液混合溶蚀和温度混合溶蚀协同作用机理,文章采用水文地球化学软件PHREEQ... 在封闭岩溶水系统中,当水化学组分或温度不同的饱和地下水发生混合时,将增加地下水的碳酸盐矿物溶解度,产生新的溶蚀能力。为了揭示常见地下水混合情况下的饱和溶液混合溶蚀和温度混合溶蚀协同作用机理,文章采用水文地球化学软件PHREEQC模拟了土壤入渗水与浅层地下水、深循环热水与浅层地下水、深部流体与浅层地下水混合条件下的碳酸钙溶蚀反应,讨论了地下水温度、二氧化碳分压(P_(CO_(2)))以及端元溶液混合比例对水热协同混合溶蚀作用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地下水混合条件下的水热协同混合溶蚀作用能够增加已经饱和地下水的溶蚀能力,混合溶液补充溶蚀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深部流体与浅层地下水混合,深循环热水与浅层地下水混合,土壤入渗水与浅层地下水混合;在土壤入渗水与浅层地下水混合、深循环热水与浅层地下水混合情况下,水热协同混合溶蚀作用以饱和溶液混合溶蚀作用为主,温度混合溶蚀作用为辅,在深部流体与浅层地下水混合条件下,虽然温度变化会使得饱和溶液析出碳酸钙沉淀,但混合溶液整体上仍表现为较强的侵蚀性。岩溶水系统中的水热协同混合溶蚀作用强度受温度和P_(CO_(2))变化同步控制,端元溶液温度和P_(CO_(2))差异越大,其水热协同混合溶蚀能力越强,端元溶液混合比例接近时,最有利于碳酸钙溶解。研究成果揭示饱和溶液溶蚀和温度混合溶蚀的协同作用机理,能够为碳酸盐岩地区水、地热、油气资源储存空间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地下水混合 温度 二氧化碳分压 混合比例
下载PDF
国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大气CO2研究综述 被引量:8
7
作者 洪光烈 章桦萍 +1 位作者 刘豪 胡以华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共14页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是探测大气CO_2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可或缺的工具。2.0μm波段Ho:Tm:YLF或Ho:Tm:LuLiF激光器复合外差接收机,1.6μm种子注入的KTP光参量振荡器或参量发生器复合光电倍增管的光子计数技术,可以探测7 km以下对流层大气CO_2...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是探测大气CO_2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可或缺的工具。2.0μm波段Ho:Tm:YLF或Ho:Tm:LuLiF激光器复合外差接收机,1.6μm种子注入的KTP光参量振荡器或参量发生器复合光电倍增管的光子计数技术,可以探测7 km以下对流层大气CO_2混合比的分布。调制连续波种子激光强度、共用1.6μm光纤放大器,以及相关检测技术的使用,积分路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在大气CO_2柱浓度探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和特色。探测大气二氧化碳柱浓度的空间计划有美国NASA的ASENDS计划,采用脉冲式、积分路径差分吸收工作方式。用CO_2气体吸收池作为参照物,稳定种子光频率和精确控制谐振腔长,锁定发射机的on光源波长,是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大气二氧化碳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二氧化碳 体积混合比
下载PDF
蒸发式稳定器气态燃料掺混特性和蒸发管的流量系数 被引量:4
8
作者 郑殿峰 张会强 +1 位作者 林文漪 王家骅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用CO2作示踪剂,模拟蒸发式稳定器蒸发管供油,在蒸发管燃油蒸气射流和预燃流、回流、主流之间的掺混过程中,利用测得蒸发管出口混气CO2浓度平均值得到了蒸发管的流量系数.试验结果显示,各稳定器稳焰槽内,CO2浓度沿周向有明显的变化,具有... 用CO2作示踪剂,模拟蒸发式稳定器蒸发管供油,在蒸发管燃油蒸气射流和预燃流、回流、主流之间的掺混过程中,利用测得蒸发管出口混气CO2浓度平均值得到了蒸发管的流量系数.试验结果显示,各稳定器稳焰槽内,CO2浓度沿周向有明显的变化,具有三元流动的特征,而稳定器下游发展段CO2浓度沿周向的变化很小,处于二元流动状态.得到了不同蒸发管的流量系数,在0.55~0.70之间.结果说明,可用CO2气体模拟复杂流动中燃油蒸气分布规律,测定复杂部件孔的气体流量特性,可用于分析和对比不同结构型式蒸发式稳定器的燃油掺混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火焰稳定器 蒸发管 流量系数 CO2 浓度分布
下载PDF
大气臭氧不同量纲之间的转换 被引量:6
9
作者 汪自军 陈圣波 +1 位作者 吕航 韩念龙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2期63-67,共5页
在不同领域和不同研究目的中,大气臭氧会以数密度、体积混合比、质量浓度和柱量等不同物理量表示。由于这些不同量纲的臭氧量的同时存在,对大气臭氧的应用和相互比较造成混乱和不便。基于气体状态方程,推导了大气臭氧不同量纲之间的转... 在不同领域和不同研究目的中,大气臭氧会以数密度、体积混合比、质量浓度和柱量等不同物理量表示。由于这些不同量纲的臭氧量的同时存在,对大气臭氧的应用和相互比较造成混乱和不便。基于气体状态方程,推导了大气臭氧不同量纲之间的转换关系,并提出了臭氧数密度廓线与臭氧柱量廓线的相互转换模型。实际应用表明:IUP(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hysics)气象库提供的数密度和体积混合比转换差异在10%以内,转换精度受温度和气压影响。以激光雷达臭氧数据验证SBUS(Solar Backscatter Ultraviolet Sounder)臭氧数据时发现,最大偏差达20%,且第8、9层和11层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利用UGAMP(UK Universities Global Atmospheric Modelling Programme)库中臭氧数据与SCIA-O3(SCIAMACHY O3)产品比较发现,15—45 km之间平均偏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臭氧 数密度 体积混合比 质量浓度 柱量 量纲转换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测量大气中CO_2的稳定同位素比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单昌功 王薇 +4 位作者 刘诚 徐兴伟 孙友文 田园 刘文清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29-137,共9页
长期监测大气中CO_2及其稳定同位素不仅可以获得CO_2源和汇信息,还可以确定不同排放源对大气中CO_2的贡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是目前大气中痕量气体柱浓度高精度遥测的一种重要方法.本研究基于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 长期监测大气中CO_2及其稳定同位素不仅可以获得CO_2源和汇信息,还可以确定不同排放源对大气中CO_2的贡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是目前大气中痕量气体柱浓度高精度遥测的一种重要方法.本研究基于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的近红外太阳吸收光谱反演出大气中CO_2的稳定同位素^(13)CO_2和^(12)CO_2.在选择的^(13)CO_2的三个光谱窗口和^(12)CO_2的两个光谱窗口光谱拟合残差都很小,光谱拟合质量高.实验观测期间CO_2同位素^(13)CO_2和^(12)CO_2的反演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18±0.27)%和(0.89±0.25)%;利用Allan方差计算出观测系统的碳同位素比值δ^(13)C的测量精度为0.041‰.获得了2015年9月18日至2016年9月24日一年内大气中碳同位素比值δ^(13)C的长时间序列.结果表明,在整个测量期间δ^(13)C在-7.58‰--11.66‰范围内变化,平均值为(-9.5±0.57)‰;δ^(13)C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最小,夏季最大.分析了取暖导致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增多是冬季大气中CO_2重同位素^(13)CO_2贫化的原因.观测结果显示了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具有准确和高精度观测大气中CO_2的稳定同位素和同位素比值δ^(13)C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二氧化碳 稳定同位素比值 柱浓度
下载PDF
华北中元古代浅海碳酸盐沉淀方式变化:海水氧化还原条件波动的响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孟亭 方浩 +2 位作者 孙龙飞 史晓颖 汤冬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3-722,共20页
海相碳酸盐的沉淀方式被认为与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密切相关,即太古宙至古元古代缺氧的铁化海水中碳酸盐沉淀抑制剂Fe2+和Mn2+强力抑制灰泥在水柱中成核,但允许文石直接在海底生长,从而导致大量文石以海底沉淀方式产出,而新元古代适度的氧... 海相碳酸盐的沉淀方式被认为与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密切相关,即太古宙至古元古代缺氧的铁化海水中碳酸盐沉淀抑制剂Fe2+和Mn2+强力抑制灰泥在水柱中成核,但允许文石直接在海底生长,从而导致大量文石以海底沉淀方式产出,而新元古代适度的氧化海水则有利于灰泥以水柱沉淀方式形成。然而,碳酸盐沉淀方式的长期变化还可能受控于其他因素,其与海水氧化还原条件之间的关系还需要通过大量具体实例来验证。针对上述科学问题,笔者选择碳酸盐沉淀方式尚处于过渡时期的华北中元古界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碳酸盐沉淀方式及与之对应的氧化还原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华北高于庄组三段(约1.56 Ga)、雾迷山组四段下部(约1.48 Ga)和铁岭组二段(约1.44 Ga)发育大量灰泥水柱沉淀,其Ⅰ/(Ca+Mg)值较高(普遍大于0.5μmol/mol)、Ce负异常(低至0.8),指示适度氧化的条件;而高于庄组四段下部(约1.55 Ga)和雾迷山组二段中部(约1.50 Ga)则发育大量纤维状文石海底沉淀,其Ⅰ/(Ca+Mg)值约为0,指示次氧化至缺氧的环境。因此,本研究首次用大量实例证实了前寒武纪海水氧化还原条件对碳酸盐沉淀方式的重要调控作用,并且后者可作为海水氧化还原条件分析的重要指标,适用于高效开展长序列、多剖面的低氧背景下前寒武纪碳酸盐岩地层的氧化还原条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海底沉淀 灰泥水柱沉淀 碳酸盐沉淀抑制剂 二氧化碳浓缩机制 稀土Ce异常 Ⅰ/(Ca+Mg)值
下载PDF
CO_(2)掺混比例对于O_(2)+CO_(2)混合喷吹氧枪射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韬 朱荣 +4 位作者 冯超 黄标彩 董凯 魏光升 丁国慧 《工业加热》 CAS 2022年第7期1-7,共7页
二氧化碳应用于转炉顶吹,既是对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缓解钢厂减排任务,又可以提高转炉脱磷率,降低火点区温度,减少粉尘产生和排放,降低终渣TFe,有利于减少钢铁料消耗,降低成本。使用Ansys Fluent软件对六孔氧枪喷头射流进行数值模拟分... 二氧化碳应用于转炉顶吹,既是对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缓解钢厂减排任务,又可以提高转炉脱磷率,降低火点区温度,减少粉尘产生和排放,降低终渣TFe,有利于减少钢铁料消耗,降低成本。使用Ansys Fluent软件对六孔氧枪喷头射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设置二氧化碳混合比例分别为0,30%,50%,100%,分析不同掺混比例对六孔氧枪喷头射流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掺混比例提高会降低喷头出口速度,但速度衰减减缓,流股掺混减弱,射流动压上升,冲击能力增大。本研究结果可为转炉顶吹二氧化碳的工艺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混合比例 射流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柱色谱分离-分子筛络合洗脱过程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分馏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浩伟 赵佳玉 +4 位作者 曾凡刚 谢曼曼 尚文郁 王淑贤 孙青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9-357,共9页
应用气相色谱-气体同位素质谱(GC-C-IRMS)分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之前,需要对饱和烃样品中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进行预分离、富集,在预分离和富集过程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是否发生分馏是高精度分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δ13C)... 应用气相色谱-气体同位素质谱(GC-C-IRMS)分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之前,需要对饱和烃样品中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进行预分离、富集,在预分离和富集过程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是否发生分馏是高精度分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δ13C)的关键。本文以正构烷烃混合溶液为对象,利用柱色谱、5A分子筛络合、环己烷-正戊烷混合溶剂两次洗脱,GC-C-IRMS分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研究前处理过程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是否发生分馏。结果表明:使用柱色谱分离前后,多数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相差-0.2‰~0.2‰;当5A分子筛不完全络合时,未络合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偏重约0.7‰,可能发生了微弱的碳同位素分馏,但并未影响洗脱后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使用环己烷-正戊烷混合溶剂洗脱前后,碳同位素比值相差-0.2‰~0.5‰,以同样方式洗脱第二次,获得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与模拟样品相差-0.3‰~0.2‰。分析不同回收率(>20%)正构烷烃的单体碳同位素比值,处理前后的差值基本在0.3‰以内,可见当正构烷烃回收率低至20%左右时,其单体碳同位素仍未发生明显分馏。柱色谱分离-5A分子筛络合-混合溶剂洗脱方法适用于回收率大于20%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 碳同位素分馏 柱色谱分离 5A分子筛络合 混合溶剂洗脱 气相色谱-气体同位素质谱
下载PDF
1.57μm IPDA激光雷达云回波信号CO_(2)柱浓度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雪洁 刘继桥 +6 位作者 樊纯璨 陈橙 杨巨鑫 李世光 谢缘 竹孝鹏 陈卫标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02-214,共13页
路径积分差分吸收(IPDA)激光雷达可装载于飞机或卫星上探测大范围大气CO_(2)浓度,具有全天时和探测精度高的优势。全球云的平均覆盖率可达60%,因此在激光穿透大气射向地面的探测过程中,除了地面和海洋回波信号,还有很多云层回波信号。... 路径积分差分吸收(IPDA)激光雷达可装载于飞机或卫星上探测大范围大气CO_(2)浓度,具有全天时和探测精度高的优势。全球云的平均覆盖率可达60%,因此在激光穿透大气射向地面的探测过程中,除了地面和海洋回波信号,还有很多云层回波信号。结合机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ACDL)信号采集特点,针对复杂的云层回波信号,提出一种基于中位数绝对偏差的离群值筛选法提取信号,可分离多层云回波信号及云层与地面回波信号同时存在的信号。分析云信号的探测能力,并利用云层回波信号积分值反演云上CO_(2)柱浓度,结果与原位测量仪测量结果变化趋势一致,二者偏差为2.8μ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二氧化碳柱浓度 云回波信号 差分吸收光学厚度 大气遥感
原文传递
直射太阳光红外吸收光谱技术遥测大气中二氧化碳柱浓度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巳阳 徐亮 +5 位作者 高闽光 金岭 李胜 冯书香 刘建国 刘文清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5-280,共6页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高导致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实时遥测二氧化碳气体柱浓度,研究了一种地基低分辨遥测系统和实时光谱数据反演分析方法.利用该系统在合肥地区进行了连续观测,从太阳吸收光谱中实时获取了...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高导致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实时遥测二氧化碳气体柱浓度,研究了一种地基低分辨遥测系统和实时光谱数据反演分析方法.利用该系统在合肥地区进行了连续观测,从太阳吸收光谱中实时获取了整层大气透过率.采用逐线积分非线性最小二乘光谱反演算法,从整层大气透过率中反演了二氧化碳柱浓度和氧气柱浓度,并以氧气柱浓度为内标函数获得了二氧化碳干空气柱体积混合比,精密度优于3%.将2012年9月25日12时到15时本系统测量的二氧化碳干空气柱体积混合比均值与此时段过境本站点区域的日本温室气体卫星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偏差小于1%.可见,该系统和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是一种有效的温室气体观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光谱技术 遥测 二氧化碳 柱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