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 Temperature Spectrum for v3 Band of Carbon Dioxide 被引量:6
1
作者 SONG Xiao-Shu YANG Xiang-Dong +3 位作者 GUO Yun-Dong WANG Jun CHENG Xin-Lu LING-HURong-Feng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892-896,共5页
The total internal partition sums (TIPS) are calculated at the temperature up to 6000 K for 12 C16 02. Using the calculated partition functions, we produce the line intensities of v3 band of 12C1602 at several high ... The total internal partition sums (TIPS) are calculated at the temperature up to 6000 K for 12 C16 02. Using the calculated partition functions, we produce the line intensities of v3 band of 12C1602 at several high tempera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ed line intensities are in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HITRAN database at the temperature up to 3000 K, which provides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calculations of TIPS and line intensities at high temperature. Then the calculation is extended to further high temperature, and the simulated spectra of u3 band of 12C1602 at 5000 and 6000 K are 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tion functions carbon dioxide line intensities high temperature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高温氧化膜CO_(2)矿化处理研究
2
作者 程春龙 陈正 +2 位作者 陈长玖 柳力晨 乐启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22-227,共6页
为改善镁合表面高温氧化膜性能,采用CO_(2)矿化技术对AZ80-0.38Nd(质量分数/%,下同)合金表面高温氧化膜进行了处理。对比考察了合金氧化膜CO_(2)矿化处理前后的微观形貌、结构及物相,并采用浸泡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膜层的腐蚀防护性... 为改善镁合表面高温氧化膜性能,采用CO_(2)矿化技术对AZ80-0.38Nd(质量分数/%,下同)合金表面高温氧化膜进行了处理。对比考察了合金氧化膜CO_(2)矿化处理前后的微观形貌、结构及物相,并采用浸泡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膜层的腐蚀防护性能。结果表明,AZ80-0.38Nd合金表面高温氧化膜具有典型的裂纹与孔洞缺陷,CO_(2)矿化处理很好地修复了合金表面高温氧化膜缺陷,提高了氧化膜层的致密度,并在合金表面构筑由棒状MgCO_(3)·3H_(2)O和层片状4MgCO_(3)·Mg(OH)2·4H 2O组成的矿化膜。相比于氧化膜,矿化膜可将合金自腐蚀电位(E corr)由-1.41 V SCE提高至-1.33 V SCE,将合金自腐蚀电流密度(i corr)由1.62×10^(-4)A/cm^(2)减小至2.47×10^(-5)A/cm^(2)。此外,矿化膜还能将合金局部腐蚀转变为均匀腐蚀,呈现优异的腐蚀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高温氧化 二氧化碳矿化 腐蚀防护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高温热泵联合储能发电系统设计及分析
3
作者 章颢缤 周宇 +2 位作者 刘琰 宓霄凌 徐超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2,共10页
为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波动性导致的电力供需不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和高温热泵的联合循环储能发电系统,该系统是卡诺电池形式的一种创新探索。通过熔盐储热装置和水储冷装置实现能量交换,有效联合... 为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波动性导致的电力供需不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和高温热泵的联合循环储能发电系统,该系统是卡诺电池形式的一种创新探索。通过熔盐储热装置和水储冷装置实现能量交换,有效联合了热泵循环加热过程和S-CO_(2)循环发电过程,获得了较高的储能发电系统往返效率。模拟计算了联合循环的典型工况参数和热力性能,分析了S-CO_(2)循环中主要参数对系统整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膨胀机入口温度有助于提高整体循环效率,系统最优往返效率可达62.8%,同时储热熔盐需求量减少;提高主压缩机入口气体参数可使系统效率达到极限值,超过该值后整体循环效率不再提高;主再压缩机分流比为0.35时系统效率达到最优;确定了S-CO_(2)循环系统最佳运行工况,比同工况下简单布雷顿系统往返效率高7.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高温热泵 卡诺电池 热力性能 效率
下载PDF
LNG冷能耦合制备高纯二氧化碳工艺研究
4
作者 安东雨 梁海瑞 +2 位作者 陈锐莹 李安琪 卢昕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6-220,226,共6页
以低温甲醇洗装置尾气为原料,利用LNG冷能在低温、低压条件下精馏制备高纯二氧化碳。分析低温、低压下二氧化碳中杂质分离的可行性以及LNG冷能在二氧化碳提纯中的利用方式,实现了LNG冷能耦合高纯二氧化碳的制备。低温、低压精馏法制备... 以低温甲醇洗装置尾气为原料,利用LNG冷能在低温、低压条件下精馏制备高纯二氧化碳。分析低温、低压下二氧化碳中杂质分离的可行性以及LNG冷能在二氧化碳提纯中的利用方式,实现了LNG冷能耦合高纯二氧化碳的制备。低温、低压精馏法制备高纯二氧化碳工艺电力消耗仅为传统中压精馏法的3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二氧化碳 LNG冷能利用 低温精馏 分离提纯 工艺模拟
下载PDF
KOH对熔盐电化学还原CO_(2)制备碳材料形貌的影响
5
作者 贾沁馨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521-524,共4页
人类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致使CO_(2)排放日益增长,对环境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高温熔盐电解法捕获空气中CO_(2)并转化为高附加值碳材料是一种有效减少CO_(2)的方法。以碳酸锂-碳酸钙二元碳酸盐(Li-Ca)为熔盐主体系,通过梯度电流电解还原得... 人类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致使CO_(2)排放日益增长,对环境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高温熔盐电解法捕获空气中CO_(2)并转化为高附加值碳材料是一种有效减少CO_(2)的方法。以碳酸锂-碳酸钙二元碳酸盐(Li-Ca)为熔盐主体系,通过梯度电流电解还原得到碳产物,并对生碳机理进行阐述。考察KOH添加剂对阴极碳产物进行形貌控制。SEM表明KOH添加剂促进球体向多孔碳材料的形成。通过调控温度、添加剂(KOH)的含量对阴极碳产物进行材料结构优化。通XRD、Raman表征可知,1 000 K、KOH添加量5%为最佳实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熔盐 二氧化碳 电化学转化 碳纳米材料
下载PDF
Isotope effects of plasma chemical carbon oxidation in a magnetic field
6
作者 Vyacheslav Fedorovich Myshkin Valeriy Alekseevich Khan +1 位作者 Dmitriy Aleksandrovich Izhoykin Ivan Alekceevich Ushakov 《Natural Science》 2013年第1期57-61,共5页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plasma chemical reactions is widely studied today. However, insufficient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research of paramagnetic phenomena which takes place in plasma systems. ...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plasma chemical reactions is widely studied today. However, insufficient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research of paramagnetic phenomena which takes place in plasma systems. The results of modeling the process of redistribution carbon isotopes between different phases while oxidizing it in high-frequency low-temperature plasma in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are shown in the article. Th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s of components involved in the oxidation process in a plasma system are defined. A principle possibility of isotope-selective plasma chemical reactions in a magnetic field was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Th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 of 13C in the gas phase up to 1.3 times relative to natural abundance was obtain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carbon heavy isotope in the gas phase depends on the magnetic field action area. The best results were achiev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magnetic field impact area and the priority area of the appearance of plasma chemical reactions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FREQUENCY DISCHARGE LOW-temperature PLASMA carbon dioxide Magnetic Field Plasmachemical Reaction ISOTOPE Effects
下载PDF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CO_(2)吸收液中9种有机胺类化合物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泽坤 万慧慧 +6 位作者 李红 陈绍云 赵金凤 孙玉明 蔡蕊 徐强 张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9-806,共8页
二氧化碳(CO_(2))吸收捕集是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措施。有机胺类化合物被广泛用作工业回收CO_(2)的吸收剂,建立有机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方法对于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氧化碳(CO_(2))吸收捕集是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措施。有机胺类化合物被广泛用作工业回收CO_(2)的吸收剂,建立有机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方法对于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以亲水相互作用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同时测定CO_(2)吸收液中9种有机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样品以水作为溶剂,稀释后经0.22μm尼龙滤膜过滤后,进样分析。采用Accucore HILIC色谱柱(100 mm×2.1 mm,2.6μm),在30℃条件下进行分离,流动相A为90%乙腈水溶液(含5 mmol/L甲酸铵和0.1%甲酸),流动相B为10%乙腈水溶液(含5 mmol/L甲酸铵和0.1%甲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测定,通过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实验对比了不同色谱柱对有机胺类化合物的保留能力以及不同流动相的影响,并对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9种有机胺类化合物在0.04~25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 2)均≥0.9910;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004~0.0080 ng/mL,方法的定量限(LOQ)为0.0035~0.0400 ng/mL;在1、1.5、3倍样本浓度添加水平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5.30%~104.2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4%~7.95%。应用建立的方法对某项目现场样品的吸收废液进行检测,9种有机胺类化合物均能被有效检测。对实际样品进行稳定性测试,于4℃条件下,在48 h内RSD为0.10%~6.35%。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简便,可为有机胺类化合物的检测提供参考,并为CO_(2)捕集技术的开发和工业化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有机胺类化合物 CO_(2)吸收剂
下载PDF
液化残渣基CO_(2)吸附剂的制备与性能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倩 王岸楠 +7 位作者 陈再明 孙峤昳 王保登 王永胜 孙楠楠 胡剑 李井峰 熊日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620-6630,共11页
以煤液化残渣(CLR)为原料制备CO_(2)吸附剂,在实现碳减排的同时,可有效提高煤直接液化工艺的经济性和环保价值。本文采用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为碳源,通过预氧化、炭化活化等工艺,制备出了吸附性能较优的CO_(2)吸附剂。利用热重分析仪(TGA... 以煤液化残渣(CLR)为原料制备CO_(2)吸附剂,在实现碳减排的同时,可有效提高煤直接液化工艺的经济性和环保价值。本文采用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为碳源,通过预氧化、炭化活化等工艺,制备出了吸附性能较优的CO_(2)吸附剂。利用热重分析仪(TGA)、低温氮吸附仪(BET)、扫描电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手段对吸附材料的微观形貌、孔径结构以及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显示,低灰分液化残渣所制备的吸附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微孔结构,更有利于CO_(2)的吸附。以低灰分液化残渣为原料,在较优活化条件下(活化剂/原料质量比为1∶1、升温速率5℃/min、活化时间1h)制备的CO_(2)吸附剂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在40℃、15%(体积分数)CO_(2)模拟烟气条件下的CO_(2)吸附容量为4.47%(质量分数),在0℃、1bar(1bar=105Pa)条件下的CO_(2)吸附容量可高达27.70%(质量分数),低温吸附性能优异,吸附速率快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残渣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捕集 吸附剂 低温吸附
下载PDF
耐热材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含氧气杂质环境下的腐蚀特性研究
9
作者 王明选 牟文彪 +1 位作者 刘亚飞 肖刚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1-396,405,共7页
为研究氧气杂质对腐蚀行为的影响,搭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实验平台,在氧气浓度为10^(-4)的混合工质环境下,研究了氧气杂质对耐热钢T91、310S和Inconel625腐蚀特性的影响。采用称重、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式,对实验前后... 为研究氧气杂质对腐蚀行为的影响,搭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实验平台,在氧气浓度为10^(-4)的混合工质环境下,研究了氧气杂质对耐热钢T91、310S和Inconel625腐蚀特性的影响。采用称重、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式,对实验前后的腐蚀增重、腐蚀产物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和元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合工质环境下T91、310S和Inconel625的腐蚀增重分别为高纯二氧化碳环境下的1.36、1.55和3.19倍;在混合工质环境下T91腐蚀产物中Fe_(2)O_(3)含量增加,310S表面出现大量叶片状Cr_(2)O_(3),Inconel625表面结核消失;与高纯二氧化碳环境相比,在混合工质环境下3种材料表面C元素质量分数大幅降低,均达到5%左右;3种耐热钢的腐蚀增重曲线均符合抛物线腐蚀规律,310S和Inconel625的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T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高温腐蚀 氧气 T91 310S Inconel625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下含流体砂岩裂隙摩擦特性的试验研究
10
作者 沈闹 李小春 王磊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4-754,共11页
砂岩储层中由流体注入导致的地震活动与砂岩断层(裂隙)的摩擦行为有关.为了揭示不同温度条件下含流体砂岩裂隙的摩擦特性,在温度范围为25°C~140°C和有效法向应力范围为4~12 MPa的试验条件下,本文分别对干燥、水饱和以及注CO_... 砂岩储层中由流体注入导致的地震活动与砂岩断层(裂隙)的摩擦行为有关.为了揭示不同温度条件下含流体砂岩裂隙的摩擦特性,在温度范围为25°C~140°C和有效法向应力范围为4~12 MPa的试验条件下,本文分别对干燥、水饱和以及注CO_(2)锯切砂岩裂隙进行了速度分级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干燥砂岩裂隙,增大有效法向应力和升高温度均能增大裂隙的初始摩擦系数,而改变有效法向应力对裂隙摩擦稳定性影响不明显,仅升高温度会略微降低其摩擦稳定性;(2)对于水饱和砂岩裂隙,裂隙的初始摩擦系数同样会随着有效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但会受到升温的弱化作用,而增大有效法向应力和升高温度均能降低裂隙的摩擦稳定性;(3)对于注CO_(2)砂岩裂隙,裂隙的初始摩擦系数受有效法向应力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与水饱和砂岩裂隙相反,但裂隙的摩擦稳定性仅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受有效法向应力的影响不明显.因此,砂岩裂隙的摩擦特性受有效法向应力、温度和注入流体类型的共同影响.该试验结果对理解流体注入诱发地震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裂隙 摩擦稳定性 初始摩擦系数 高温 二氧化碳
下载PDF
渤海油田深井腐蚀原因分析及防腐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涛 张羽臣 +1 位作者 李进 刘伟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12期160-162,共3页
渤海某油田储层埋藏深,温度高达183℃,井底压力48.6MPa,天然气组分中含较高浓度CO_(2)和少量H2S,生产过程中偶发油管腐蚀现象,造成油套环空带压。以A1井油管腐蚀为例,通过开展腐蚀形貌分析、腐蚀产物化验及腐蚀模拟实验,分析管材腐蚀主... 渤海某油田储层埋藏深,温度高达183℃,井底压力48.6MPa,天然气组分中含较高浓度CO_(2)和少量H2S,生产过程中偶发油管腐蚀现象,造成油套环空带压。以A1井油管腐蚀为例,通过开展腐蚀形貌分析、腐蚀产物化验及腐蚀模拟实验,分析管材腐蚀主要诱因,并开展环空保护液性能评价实验,优化防腐策略。研究结果表明:CO_(2)分压、温度是腐蚀主控因素,同时发现氯离子浓度高会加剧超级13Cr材质腐蚀速度;生产工况下淡水基环空保护液防腐性能优于海水基环空保护液,未发生明显点蚀;该井按照新防腐策略成功在现场完成工程应用,生产至今管柱未发现明显腐蚀,油套环空压力正常,生产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二氧化碳 腐蚀 环空保护液
下载PDF
高温工况下管内S-CO_(2)强迫对流换热实验研究
12
作者 谢榕顺 张广旭 +3 位作者 赵弟宏 卢功豪 洪钢 张尧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61-1770,共10页
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动力循环对能源转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许多研究人员对S-CO_(2)对流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然而现有研究集中在低温工况(10~200℃),高温工况(200~500℃)的实验数据匮乏。本文通过实验研究高温工况下竖直管内... 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动力循环对能源转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许多研究人员对S-CO_(2)对流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然而现有研究集中在低温工况(10~200℃),高温工况(200~500℃)的实验数据匮乏。本文通过实验研究高温工况下竖直管内S-CO_(2)对流换热特性,分析热加速效应以及浮升力效应对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工况下S-CO_(2)的传热变化趋势类似于气态CO_(2),但在数值上有很大不同,同时热加速以及浮升力效应对高温S-CO_(2)传热的影响忽略不计。最后通过对几种典型经验关联式在高温工况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有很大差异,因此本文提出适用于高温S-CO_(2)传热的经验关联式,它提供了更高精确度,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高温工况 热加速效应 浮升力效应 经验关联式
下载PDF
小容量燃煤S-CO_(2)发电系统热力学构建路径分析
13
作者 王兆福 徐进良 +1 位作者 孙恩慧 郭源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92-4103,共12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循环具有灵活、紧凑的特点,小容量燃煤S-CO_(2)电厂可作为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调节电源。该文以小容量燃煤S-CO_(2)发电系统热力学构建为目标,从循环结构和主汽温压参数的选择出发,...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循环具有灵活、紧凑的特点,小容量燃煤S-CO_(2)电厂可作为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调节电源。该文以小容量燃煤S-CO_(2)发电系统热力学构建为目标,从循环结构和主汽温压参数的选择出发,提出以下系统构建路径:1)结合燃煤热源特点,从系统高效和技术经济性出发选取循环结构;2)通过主汽压力对循环热效率的敏感性分析,选取最优压力;3)从材料高温强度的角度出发,避免S-CO_(2)锅炉受热面超温过热,进而在材料边界条件下,选取主汽温度。基于此路径,提出更适合于燃煤热源的三压缩末级部分压缩循环(tri-compressions with last-stage partial compression,PTC),并且增加一次再热(reheating,RH)措施,推荐PTC+RH为小容量机组基本循环,选取25MPa/605℃为小容量机组主汽温压参数,最终完成了50MW耦合锅炉模型的燃煤S-CO_(2)系统设计,系统发电效率达到41.15%。该研究结果对小容量S-CO_(2)系统构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燃煤发电 小容量机组 末级部分压缩 高温强度
下载PDF
高温CO_2吸附/吸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黄煜煜 李振山 蔡宁生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7-561,共5页
化石燃料火电厂是CO2主要排放源,直接脱除高温烟气中的CO2可以减少系统的能量损失,CO2高温吸附剂和吸收剂的开发研究得到重视。本文主要对高温CO2吸附剂中的碳基吸附剂、沸石、类水滑石化合物及高温CO2吸收剂中的锂基吸收剂和钙基吸收... 化石燃料火电厂是CO2主要排放源,直接脱除高温烟气中的CO2可以减少系统的能量损失,CO2高温吸附剂和吸收剂的开发研究得到重视。本文主要对高温CO2吸附剂中的碳基吸附剂、沸石、类水滑石化合物及高温CO2吸收剂中的锂基吸收剂和钙基吸收剂等进行分析比较:经过化学改性的类水滑石化合物在140℃以上具有高温吸附剂中最高的CO2吸附能力,钙基吸收剂中的PCC(沉淀碳酸钙)和CaO/Ca12Al14O33在600℃或更高温度下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和循环反应活性。针对上述高温吸附/吸收剂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研究高温吸附/吸收机理,提高循环吸附/吸收CO2能力和改进其制备工艺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高温 吸附剂 吸收剂
下载PDF
高温雷达吸波材料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3
15
作者 丁冬海 罗发 +2 位作者 周万城 史毅敏 周亮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1-469,共9页
"薄、宽、轻、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型武器装备对雷达吸波材料提出的耐高温、抗氧化、高强度及高韧性等新要求。高温雷达吸波材料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综述了C、ZnO、SiC三类高温吸收剂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它们吸波性能改... "薄、宽、轻、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型武器装备对雷达吸波材料提出的耐高温、抗氧化、高强度及高韧性等新要求。高温雷达吸波材料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综述了C、ZnO、SiC三类高温吸收剂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它们吸波性能改进途径及电磁参数的温度响应机理;然后对比了涂覆型与结构型高温吸波材料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高温结构吸波材料的优势、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温吸波材料未来潜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吸收剂 SiC吸收剂 ZnO吸收剂 高温吸波 综述
下载PDF
高温高压条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溶解度试验 被引量:42
16
作者 范泓澈 黄志龙 +3 位作者 袁剑 高岗 童传新 冯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1,19,共7页
根据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测得的甲烷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在碳酸氢钠型水中的溶解度数据,对两种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及地层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层水中的溶解机制不同,导致两种气体的溶解度值随温度、压力条... 根据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测得的甲烷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在碳酸氢钠型水中的溶解度数据,对两种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及地层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层水中的溶解机制不同,导致两种气体的溶解度值随温度、压力条件的变化具有不同的演变特征;综合前人低温(小于90℃)测试的溶解度数据,可将甲烷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演变关系划分为缓慢递减(0~80℃)、快速递增(80~150℃)和缓慢递增(大于150℃)3个阶段;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随压力升高而逐渐增大,其溶解与析离能力受压力影响更为明显;实际地层中,两种气体间溶解度的差异演变影响了天然气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甲烷 二氧化碳 溶解度 析离能力
下载PDF
燃烧产物二氧化碳高温辐射的窄谱带模型参数 被引量:20
17
作者 董士奎 余其铮 +1 位作者 谈和平 贺志宏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窄谱带模型法与 CG近似及 LS近似结合能够很好处理非灰、非等温、非均匀介质的辐射传输问题 ,在飞行器发动机燃烧室及尾喷焰高温辐射传输问题研究中多被采用。二氧化碳是含碳类推进剂主要的燃烧产物 ,其辐射特性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重... 窄谱带模型法与 CG近似及 LS近似结合能够很好处理非灰、非等温、非均匀介质的辐射传输问题 ,在飞行器发动机燃烧室及尾喷焰高温辐射传输问题研究中多被采用。二氧化碳是含碳类推进剂主要的燃烧产物 ,其辐射特性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重视 ,但其现有的窄谱带模型数据不完整或分辨率太低。本文利用最新的高分辨率高温燃气光谱数据库 HITEMP(序列号 :31 5 3) ,并将其中的谱线光谱参数外推到 30 0~ 30 0 0 K的温度范围内 ,计算得到了一个新的、完整的、分辨率较高的二氧化碳窄谱带模型参数库。以本文计算的模型参数为基础 ,采用窄谱带模型计算了各种光学路径下的发射率、穿透率 ,其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辐射 二氧化碳 窄谱带模型参数 产物 光谱参数 飞行器发动机
下载PDF
温度对二氧化碳腐蚀产物膜形貌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2
18
作者 林冠发 白真权 +2 位作者 赵新伟 郑茂盛 路民旭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1-105,109,共6页
在高温高压静态釜中对 3种油、套管钢材N80、P110和J5 5进行了CO2 腐蚀模拟试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比分析了腐蚀产物膜的厚度和表面平均晶粒大小随着温度改变的规律。结果显示 ,3种材料所得到的腐蚀产物膜的纵向形貌为双层结... 在高温高压静态釜中对 3种油、套管钢材N80、P110和J5 5进行了CO2 腐蚀模拟试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比分析了腐蚀产物膜的厚度和表面平均晶粒大小随着温度改变的规律。结果显示 ,3种材料所得到的腐蚀产物膜的纵向形貌为双层结构 ;其膜厚随着温度变化的最大值均在 12 0℃处 ,N 80和J5 5两种钢的最小值在 160℃处 ,而P110钢则在 180℃处。 3种材料成膜晶粒的尺度随着温度的变化都出现了一个峰值和一个低谷 ,峰值都在 12 0℃ ,低谷所对应的温度却不相同。N80和J5 5两种钢在 160℃ ,而P110则在 180℃处。虽然 3种材料腐蚀产物膜的峰值或低谷存在明显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产物膜 二氧化碳腐蚀 温度 膜厚 晶粒 形貌结构 高温高压釜 扫描电镜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CO_2腐蚀水泥石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19
作者 周仕明 王立志 +1 位作者 杨广国 杨红岐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3,共5页
天然气中普遍存在二氧化碳气体,干气情况下CO2基本没有危害。但是如果地层出水,CO2会在湿环境下对井筒中的各种物质产生腐蚀。分析了在分压4.8 MPa、95℃和分压5.0 MPa、130℃、150℃的湿环境下,CO2对水泥石的腐蚀规律。通过对比分析腐... 天然气中普遍存在二氧化碳气体,干气情况下CO2基本没有危害。但是如果地层出水,CO2会在湿环境下对井筒中的各种物质产生腐蚀。分析了在分压4.8 MPa、95℃和分压5.0 MPa、130℃、150℃的湿环境下,CO2对水泥石的腐蚀规律。通过对比分析腐蚀前后的水泥石试块的物理性能和反应产物,认为CO2腐蚀水泥石的主要产物是CaCO3,CaCO3和CO2在湿环境下进一步反应生成可溶解的Ca(HCO3)2。腐蚀后的水泥石试块强度降低,渗透率升高。腐蚀深度在低温区与温度成正比,在高温区与温度成反比。水化产物中CaAl2Si2O8.4H2O(钙长石)具有较强的抗CO2腐蚀能力。实验发现,胶乳可有效降低水泥石的腐蚀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水泥环 二氧化碳 腐蚀 抗压强度 渗透率
下载PDF
高温下钙基吸附剂吸附CO_2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何涛 曹彬 +5 位作者 胡军印 贺久长 穆西 徐龙 刘艳 马晓迅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11,共4页
CaO基吸附剂是一种理想的CO2高温吸附剂。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由不同前体制备的CaO高温下对CO2的吸附性能。利用吸附仪测定了各吸附剂的比表面积等参数。实验发现CaO的最佳吸附温度范围为700—750℃;由CaC2O4.H2O制得的CaC2O4-CaO具有... CaO基吸附剂是一种理想的CO2高温吸附剂。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由不同前体制备的CaO高温下对CO2的吸附性能。利用吸附仪测定了各吸附剂的比表面积等参数。实验发现CaO的最佳吸附温度范围为700—750℃;由CaC2O4.H2O制得的CaC2O4-CaO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实验条件下,其吸附量为理论吸附量的89.1%;在较宽的CO2体积分数范围内,CaC2O4-CaO始终保持很高的吸附性能;吸收速率的大小受吸附剂比表面积、孔体积、孔结构等参数的共同影响。高温下,CaO基吸附剂吸附CO2的微观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高温吸附 氧化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