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all but mighty:Empowering sodium/potassium-ion battery performance with S-doped SnO_(2) quantum dots embedded in N,S codoped carbon fiber network
1
作者 Shengnan He Hui Wu +4 位作者 Shuang Li Ke Liu Yaxiong Yang Hongge Pan Xuebin Yu 《Carbon Ener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86-200,共15页
SnO_(2) has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batteries(SIBs)and potassium-ion batteries(PIBs)due to its high Na/K storage capacity,high abundance,and low toxicity.However,the sluggish ... SnO_(2) has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batteries(SIBs)and potassium-ion batteries(PIBs)due to its high Na/K storage capacity,high abundance,and low toxicity.However,the sluggish reaction kinetics,low electronic conductivity,and large volume changes during charge and discharge hinde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SnO_(2)-based electrodes for SIBs and PIBs.Engineering rational structures with fast charge/ion transfer and robust stability is important to overcoming these challenges.Herein,S-doped SnO_(2)(S-SnO_(2))quantum dots(QDs)(≈3 nm)encapsulated in an N,S codoped carbon fiber networks(S-SnO_(2)-CFN)are rationally fabricated using a sequential freeze-drying,calcination,and S-doping strategy.Experimental analysis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reveal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S-SnO_(2) QDs with N,S codoped carbon fiber network remarkably decreases the adsorption energies of Na/K atoms in the interlayer of SnO_(2)-CFN,and the S doping can increase the conductivity of SnO_(2),thereby enhancing the ion transfer kinetics.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S-SnO_(2) QDs and N,S codoped carbon fiber network results in a composite with fast Na+/K+storage and extraordinary long-term cyclability.Specifically,the S-SnO_(2)-CFN delivers high rate capacities of 141.0 mAh g^(−1) at 20 A g^(−1) in SIBs and 102.8 mAh g^(−1) at 10 A g^(−1) in PIBs.Impressively,it delivers ultra-stable sodium storage up to 10,000 cycles at 5 A g^(−1) and potassium storage up to 5000 cycles at 2 A g^(−1).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s into constructing metal oxide-based carbon fiber network structures for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fiber network heteroatom doping potassium-ion battery sodium-ion battery S-SnO_(2)quantum dot
下载PDF
One-pot synthesis of Sb-Fe-carbon-fiber composites with in situ catalytic growth of carbon fibers 被引量:2
2
作者 Jiart Xie Wen-tao Song Gao-shao Cao Xin-bing Zh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42-548,共7页
A Sb-Fe-carbon-fiber (CF)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method with in situ growth of CFs us- ing Sb203/Fe2O3 as the precursor and acetylene (C2H2) as the carbon source. The Sb-Fe-C... A Sb-Fe-carbon-fiber (CF)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method with in situ growth of CFs us- ing Sb203/Fe2O3 as the precursor and acetylene (C2H2) as the carbon source. The Sb-Fe-CF 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per- formance was investigated by 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cycling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The Sb-Fe-CF composite shows a better cycling stability than the Sb-amorphous-carbon composite prepared by the same CVD method but using Sb2O3 as the precur- sor. Improvements in cycling stability of the Sb-Fe-CF composite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by CFs, which can connect Sb particles firmly. In addition, the CF layer can buffer the volume change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materials antimony alloys carbon fibers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atalytic growth network structures LITHIUMBATTERIES anodes
下载PDF
基于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CFRP补强钢板界面脱粘预测研究
3
作者 王庆松 张玉 +1 位作者 张洪雨 陈柏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7,共8页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FRP)补强钢结构出现内部界面脱粘损伤后难以观测的问题,结合Lamb波检测方法和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界面脱粘预测方法。搭建了基于Lamb波的CFRP补强钢板信号分析试验平台,利用ABAQU...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FRP)补强钢结构出现内部界面脱粘损伤后难以观测的问题,结合Lamb波检测方法和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界面脱粘预测方法。搭建了基于Lamb波的CFRP补强钢板信号分析试验平台,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CFRP补强钢板的机电耦合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将长方形和圆形两种脱粘形状的信号在时域和频域内进行分析,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改进的Elman神经网络建立了CFRP补强钢板脱粘预测模型,并将与脱粘面积相关性较高的信号特征数据作为预测模型的特征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性能测试,脱粘形状为长方形和圆形预测值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3.03%和8.06%,结果表明改进的Elman网络对于脱粘损伤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脱粘 LAMB波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 脱粘预测 ELMAN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一种考虑应变率的复合材料动态压缩响应预测模型
4
作者 文劲钧 屈美娇 +3 位作者 沈永鳌 李孟奇 宋雨恒 朱瀚锐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30,38,共9页
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应变率效应的复合材料动态压缩响应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根据材料的弹性模量等属性参数即可预测其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压缩响应。建立了T300/QY8911预浸料制备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应变率压缩响应预测模型... 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应变率效应的复合材料动态压缩响应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根据材料的弹性模量等属性参数即可预测其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压缩响应。建立了T300/QY8911预浸料制备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应变率压缩响应预测模型,预测了该材料应变率为517 s^(-1)、721 s^(-1)和1070 s^(-1)时的动态压缩响应,并开展试验,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应力最大误差仅为-1.5856%,应变最大误差仅为1.7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应变率效应 神经网络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低速冲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缺陷识别方法
5
作者 夏彦卫 贾伯岩 +3 位作者 徐亚兵 王怡欣 刘杰 伊晓宇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3期737-742,共6页
研究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缺陷识别方法,有效采集导线应变信息,提升导线缺陷识别效果。创新性地根据偏振光时域反射原理,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采集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应变信息;通过经验小波变换提取应变信息特征;... 研究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缺陷识别方法,有效采集导线应变信息,提升导线缺陷识别效果。创新性地根据偏振光时域反射原理,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采集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应变信息;通过经验小波变换提取应变信息特征;利用自适应t分布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权值,确定最佳径向基神经网络结构;按照邻近原则聚类应变信息特征,输出导线缺陷识别结果。实验证明:有无扰动时,该方法均可有效采集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应变信息,抗干扰效果较优;该方法可有效提取并聚类应变信息特征,精准识别导线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 传感技术 碳纤维 复合芯 导线缺陷识别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图像融合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冲击损伤检测
6
作者 张晓龙 程晓颖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10期91-95,共5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损伤检测一直是关注的一大焦点。锁相热成像检测和超声波C扫描检测是两种常用的检测方式,但各自存在着局限性。超声波C扫描适用于材料内部深层损伤的检测而对浅层损伤信息不敏感,锁相热成像适用于浅层...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损伤检测一直是关注的一大焦点。锁相热成像检测和超声波C扫描检测是两种常用的检测方式,但各自存在着局限性。超声波C扫描适用于材料内部深层损伤的检测而对浅层损伤信息不敏感,锁相热成像适用于浅层损伤信息的检测,难以反映材料深层次的损伤。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结合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图像融合的算法,将锁相热像图和超声C扫描图像进行图像融合。结果表明,融合图像可以显著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感知质量,并且将损伤面积的误差从39.1%降低到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热成像 超声波C扫描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碳纤维复合材料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FFF制造碳纤维增强尼龙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与预测
7
作者 李飞飞 蔡金明 +1 位作者 程玉华 蔡艺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3,共7页
以熔丝制造(FFF)技术加工了碳纤维增强尼龙零件,采用田口试验设计研究了填充图案类型、填充密度、层高和打印方向对零件拉伸强度的影响,利用径向基网络(RBF)预测了不同工艺条件下零件拉伸强度。基于信噪比分析发现,在研究的4个试验因素... 以熔丝制造(FFF)技术加工了碳纤维增强尼龙零件,采用田口试验设计研究了填充图案类型、填充密度、层高和打印方向对零件拉伸强度的影响,利用径向基网络(RBF)预测了不同工艺条件下零件拉伸强度。基于信噪比分析发现,在研究的4个试验因素中,填充密度对零件拉伸强度的影响最显著,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如下顺序:打印方向>层高>填充图案类型。熔丝制造最优参数水平组合为:填充密度100%,打印方向0°,层高0.1 mm,填充图案类型六边形,在最优参数组合下,零件拉伸强度试验值为114.09 MPa,高于方差分析的回归方程预测值(108.18 MPa)。当径向基网络中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56时,预测零件拉伸强度的均方误差(MSE)最低,为0.003 2,预测最优参数组合下零件拉伸强度为113.24 MPa。径向基网络预测值与试验值的MSE为0.46,回归方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MSE则达到20.01,表明径向基网络预测熔丝制造技术加工的零件拉伸强度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制造 碳纤维增强尼龙 田口试验设计 径向基网络 拉伸强度
下载PDF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多股碳纤维复合芯导线隐蔽性缺陷检测
8
作者 贾伯岩 夏彦卫 +2 位作者 刘宏亮 徐亚兵 伊晓宇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7-474,共8页
为解决大容量、大跨越输电用碳纤维导线由于隐蔽性缺陷无法检出而导致频繁断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多股碳纤维复合芯导线隐蔽性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搭建导线运行环境并模拟导线运行工况,采用基于分布式光纤布里渊... 为解决大容量、大跨越输电用碳纤维导线由于隐蔽性缺陷无法检出而导致频繁断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多股碳纤维复合芯导线隐蔽性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搭建导线运行环境并模拟导线运行工况,采用基于分布式光纤布里渊散射的时域反射技术,检测碳纤维导线的温度和应变分布情况,并结合光时域反射技术,检测碳纤维导线中光纤的损耗情况。经过综合对比分析,获取可表征多股碳纤维缺陷隐蔽性缺陷的光纤温度、应变、损耗等信号特征量,并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将各信号特征量作为模型输入,通过模型训练确定模型内各权系数,使其能够有效地检测多股碳纤维复合芯导线隐蔽性缺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获取各类光纤信号特征量,并且能够准确地检测各类导线隐蔽性缺陷,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技术 多股碳纤维 复合芯导线 隐蔽性缺陷 信号特征量 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失效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凡 邹司农 任毅如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7-453,共7页
针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失效强度分析与预测问题,利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将不同参数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失效载荷的影响进行非线性拟合,并分配各参数的影响权重;通过有限的训练样本构建预测模型,来预测复合材料螺栓连... 针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失效强度分析与预测问题,利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将不同参数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失效载荷的影响进行非线性拟合,并分配各参数的影响权重;通过有限的训练样本构建预测模型,来预测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失效峰值载荷。使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得到层合板螺栓连接失效峰值载荷的数据组,以此来构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通过测试确定当隐藏层数量为两层时深度学习模型开发效果最佳,以预测值与有限元仿真值之间的均方误差作为损失函数、学习速率取0.01,当均方误差最小时停止训练,此时得到最佳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得到所有失效峰值载荷预测结果中的最大值以及对应的参数组合,并与同样参数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相差1.4%;相比有限元仿真和拟合经验公式的预测方法,深度学习预测方法具有明显的时间效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螺栓连接 失效峰值载荷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下载PDF
某大型固体发动机T800碳纤维壳体封头结构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喻琳峰 任全彬 +1 位作者 张爱华 宋学宇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1-620,共10页
针对15 MPa内压载荷下某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结构优化设计问题,采用代理模型辅助优化算法得到最大沿纤维方向的应变最小的后封头补强模型。基于Python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构建精细化的碳纤维壳体后封头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预测其破坏位... 针对15 MPa内压载荷下某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结构优化设计问题,采用代理模型辅助优化算法得到最大沿纤维方向的应变最小的后封头补强模型。基于Python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构建精细化的碳纤维壳体后封头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预测其破坏位置并得到优化目标参数。以碳纤维缠绕层带宽、纵向缠绕层退移距离和补强位置为优化变量,最大沿纤维方向应变为优化目标,利用LHS(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建立关于优化变量的参数化组合样本,结合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对国产T800碳纤维缠绕壳体后封头最大沿纤维方向应变进行寻优求解。结果表明,在纵向缠绕层退移半径为19.98 mm、带宽为25.96 mm、补强层起始半径为579.38 mm时,最大沿纤维方向应变可以达到最小的0.0158,相比未优化设计结构下降了4.2%,为今后的大型国产碳纤维缠绕壳体封头设计提供了设计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壳体 封头补强 仿真分析 纤维应变 神经网络代理模型 遗传算法
下载PDF
短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伏金刚 朱冬梅 +1 位作者 罗发 周万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8-60,共3页
以短切碳纤维为填充物,环氧树脂为基体,采用涂刷法制备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短切碳纤维的分布、含量、长度对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的影响。碳纤维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呈二维随机分布,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碳纤维在基体中形... 以短切碳纤维为填充物,环氧树脂为基体,采用涂刷法制备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短切碳纤维的分布、含量、长度对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的影响。碳纤维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呈二维随机分布,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碳纤维在基体中形成导电网络的能力明显增强。采用波导法测试了复合材料在2.6~18GHz频段内的复介电常数,结果表明,在该波段,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都随纤维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纤维长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并随频率的增大呈现明显的频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切碳纤维 导电网络 复介电常数 频响效应
下载PDF
碳纤维三维网络体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云 陈雷 +1 位作者 樊小华 费又庆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2,共5页
以酚醛树脂粘结短切碳纤维(SCF)并炭化制得碳纤维三维网络增强体(CFNR),再采用真空袋成型法浸入环氧树脂(EP)制得新型EP/CFNR复合材料。通过显微镜观察CFNR和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采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力学性能,以及用电阻仪测定导电性能... 以酚醛树脂粘结短切碳纤维(SCF)并炭化制得碳纤维三维网络增强体(CFNR),再采用真空袋成型法浸入环氧树脂(EP)制得新型EP/CFNR复合材料。通过显微镜观察CFNR和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采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力学性能,以及用电阻仪测定导电性能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炭化后的酚醛树脂将SCF粘结成连续的三维网络结构,EP/CFNR复合材料中SCF间有明显可见的炭质粘结点;当SCF质量分数为7.3%时,EP/CFNR复合材料较纯EP,EP/SCF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分别提高33%,29%,压缩强度分别提高23%,10%,同时,其体积电阻率是EP/SCF复合材料的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网络增强体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导电性
下载PDF
一种低膨胀高刚性的炭纤维网络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剑民 冯艳荣 +3 位作者 吴振军 王彦军 李丝雨 孙萍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1-276,共6页
利用酚醛树脂粘接短切炭纤维,炭化得到全炭型的稳固炭纤维网络增强体(CFNR),真空浸胶后制得一种低膨胀、高刚性的CFNR/聚丙烯(PP)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热机械分析仪对CFNR/PP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热机械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 利用酚醛树脂粘接短切炭纤维,炭化得到全炭型的稳固炭纤维网络增强体(CFNR),真空浸胶后制得一种低膨胀、高刚性的CFNR/聚丙烯(PP)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热机械分析仪对CFNR/PP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热机械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载荷条件下,常规短切炭纤维(SCF)/PP复合材料的形变是CFNR/PP复合材料的2.3倍。相同温度下,CFNR/PP复合材料、SCF/PP复合材料和PP的储能模量和弯曲模量都依次下降。在30℃和110℃时,CFNR/PP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分别为SCF/PP复合材料的1.8倍和2.5倍。而且,CFNR/PP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尺寸稳定性,其平均热膨胀系数(30~120℃)是SCF/PP复合材料的1/4。可见,与松散的短切炭纤维网络增强结构相比,CFNR在提高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刚性和热尺寸稳定性方面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网络增强体 热机械性能 刚性 模量 热膨胀系数
下载PDF
热处理对中间相沥青-碳纤维黏结界面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欧阳婷 陈云博 +1 位作者 蒋朝 李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29,共6页
中间相沥青在碳化过程中轻组分不断逸出而发生剧烈膨胀,对以其为黏结剂或基体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有显著影响.利用TG、XRD和SEM等考察了预氧化条件对碳纤维的热稳定性、碳收率、晶体结构和纤维在乙醇水溶液中分散性的影... 中间相沥青在碳化过程中轻组分不断逸出而发生剧烈膨胀,对以其为黏结剂或基体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有显著影响.利用TG、XRD和SEM等考察了预氧化条件对碳纤维的热稳定性、碳收率、晶体结构和纤维在乙醇水溶液中分散性的影响规律.从多个预氧化条件中甄选出以270℃保温150 min处理的氧化纤维进行碳化条件影响规律的考察.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700~900℃碳化的碳纤维直径变化最显著.利用FTIR和SEM考察不同碳化温度碳纤维与中间相沥青黏结剂制备的碳黏碳纤维网络体的界面相容性.结果表明,500℃碳化的碳纤维与碳质黏结剂的结合紧密,结点平滑无裂纹,具有优异的界面相容性.500℃碳化的碳纤维与中间相沥青黏结剂在后续碳化处理中共同经历碳结构的主要形成阶段,可改善黏结界面,为提高材料性能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 预氧化 碳纤维 复合材料 碳纤维网络体
下载PDF
短碳纤维填充HDPE复合体系的渗流网络与压阻行为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剑锋 宋义虎 +2 位作者 郑强 吴刚 沈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38-1341,MJ05,共5页
研究了短碳纤维 ( Short carbon fiber,SCF)填充高密度聚乙烯 ( HDPE)导电复合体系的渗流 ( Percola-tion)与压阻行为 ( Piezoresistive behavior,PRB) ,发现 SCF经物理接触而形成的导电网络是复合材料导电的根源 .体系的压阻行为呈现... 研究了短碳纤维 ( Short carbon fiber,SCF)填充高密度聚乙烯 ( HDPE)导电复合体系的渗流 ( Percola-tion)与压阻行为 ( Piezoresistive behavior,PRB) ,发现 SCF经物理接触而形成的导电网络是复合材料导电的根源 .体系的压阻行为呈现浓度依赖性 .受压时 SCF间隙的减小与渗流网络的局部破坏 -重建过程随填料浓度、载荷大小和力学循环次数的变化而变化 ,导致 PRB表现为电阻负压力系数 ( NPC)、电阻正压力系数( PPC)或两者兼有的现象 .讨论了体系 PRB的稳定性 ,发现由于 HDPE基体的塑性永久形变 ,电阻 -时间基线随着压缩循环的进行而发生漂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碳纤维 高密度聚乙烯 复合体系 渗流网络 压阻行为 稳定性 导电材料
下载PDF
碳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的温阻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鲁学林 王钧 +1 位作者 徐任信 张联盟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08年第5期16-20,共5页
为了研究温度对处在"渗滤"区的导电复合材料导电行为的影响,以乙烯基酯树脂为基体,用短切碳纤维(CF)为填料,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温度和CF体积分数的变化对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处于"渗滤&qu... 为了研究温度对处在"渗滤"区的导电复合材料导电行为的影响,以乙烯基酯树脂为基体,用短切碳纤维(CF)为填料,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温度和CF体积分数的变化对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处于"渗滤"区的导电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影响显著。当温度从20℃升到100℃时,CF体积分数为2.00%和3.04%的复合材料其体积电阻率降低了28.01%和37.38%,CF体积分数为4.03%和5.63%的复合材料其体积电阻率分别升高了3.00%和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复合材料 电阻-温度特性 短切碳纤维 导电网络
下载PDF
碳单丝网络单元的力阻实验与建模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玺 葛权耕 +1 位作者 朱四荣 李卓球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3年第4期725-728,共4页
通过碳纤维网络单丝单元的力阻实验,讨论了碳纤维毡的电阻网络并以2阶碳纤维单丝网络单元为研究对象,对它的力阻特性进行建模分析,分析表明理论电阻值与载荷间存在线性关系,且符合实际值.说明基于电阻网络的力阻传感模型对于碳纤维单丝... 通过碳纤维网络单丝单元的力阻实验,讨论了碳纤维毡的电阻网络并以2阶碳纤维单丝网络单元为研究对象,对它的力阻特性进行建模分析,分析表明理论电阻值与载荷间存在线性关系,且符合实际值.说明基于电阻网络的力阻传感模型对于碳纤维单丝网络单元的传感特性解耦研究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单丝 网络单元 功能特性 力阻效应
下载PDF
运用神经网络设计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伟 张志谦 +1 位作者 吴晓宏 盖学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4-335,共2页
 提出一种设计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新方法。利用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建立起工艺参数与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关系模型,同时给出了实例用来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神经网络 工艺参数 设计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勇新 王敬 +2 位作者 岳清瑞 张宁 阳涛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共5页
通过试验资料分析 ,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预测的BP算法结构模型 ,通过模型预测值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精度可以用于预测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最后 。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碳纤维布 加固 混凝土 承载力 计算
下载PDF
碳纤维导电纸导电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钟林新 张美云 +1 位作者 陈均志 张震强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研究了碳纤维(CF)长度、湿压榨条件、植物纤维打浆及用量对导电纸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F长度对纸张导电网络通路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而打浆、湿压榨及植物纤维用量对CF间的接触电阻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整CF长度、植物纤维用量及抄造... 研究了碳纤维(CF)长度、湿压榨条件、植物纤维打浆及用量对导电纸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F长度对纸张导电网络通路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而打浆、湿压榨及植物纤维用量对CF间的接触电阻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整CF长度、植物纤维用量及抄造工艺条件可以优化导电纤维网络,提高导电纸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导电纸 导电性能 导电网络 接触电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