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炼化一体化过程全流程低碳运行分析与决策优化综述
1
作者 彭鑫 沈菲菲 +3 位作者 张庭伟 堵威 钟伟民 钱锋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1-582,共12页
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高能耗高排放行业。面向双碳背景下传统石化行业低碳化、智能化转型需求,针对碳排与工艺耦合机理复杂的炼化一体化全流程碳足迹表征精度低问题、耦合互联多装置生产流程碳排异常环节难追溯问题以及实际... 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高能耗高排放行业。面向双碳背景下传统石化行业低碳化、智能化转型需求,针对碳排与工艺耦合机理复杂的炼化一体化全流程碳足迹表征精度低问题、耦合互联多装置生产流程碳排异常环节难追溯问题以及实际工业环境下全流程优化方案不收敛问题,本文以大型炼化一体化全流程为研究对象,描述了利用过程机理、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炼化一体化全流程碳足迹建模理论、全流程碳排异常环节溯源理论以及全流程装置分布式协同决策优化理论,实现炼化一体化全流程低碳优化。在为流程工业碳足迹建模、溯源和优化提供方法的同时,也为实际炼化一体化企业高效、低碳、智能生产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化一体化过程 碳足迹建模 低碳运行 决策优化 分布式协同优化
下载PDF
基于足迹理论的钢铁企业低碳选址评价方法
2
作者 李锐 阚硕 +2 位作者 左精力 唐晓进 宋金昭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7期99-106,共8页
为推动钢铁企业在资源约束下完成产业升级,在环境约束下提升技术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足迹理论的钢铁企业低碳选址评价方法。首先,在钢铁企业常规选址指标的基础上,以足迹理论表征的环境支持力和压力指标为切入点,客观评估待选地区环境容... 为推动钢铁企业在资源约束下完成产业升级,在环境约束下提升技术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足迹理论的钢铁企业低碳选址评价方法。首先,在钢铁企业常规选址指标的基础上,以足迹理论表征的环境支持力和压力指标为切入点,客观评估待选地区环境容量对新建厂址的容许程度,利用改进灰色关联度完成指标定量筛选,构建钢铁企业低碳选址评价体系。其次,运用差异系数法将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优化,采用可拓云模型求解选址综合评价等级隶属度和特征值,并结合可信度因子进行检验。最后,以某钢铁企业产能置换选址为例,确定待选厂址的评价等级。该方法在钢铁企业低碳选址综合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选址 足迹理论 指标筛选 组合赋权 可拓云模型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碳足迹及隐含碳转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明辉 李巍 +1 位作者 陆中桂 康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4-3552,共9页
选择黄河流域5个国家级城市群合计71个城市构建了2017年环境扩展的MRIO模型,评估了包括化石能源燃烧、煤炭开采逃逸、农业非能源排放等3个来源的碳足迹,分析了城市群之间以及城市群内部城市、部门之间的隐含碳转移.结果表明:5个城市群碳足... 选择黄河流域5个国家级城市群合计71个城市构建了2017年环境扩展的MRIO模型,评估了包括化石能源燃烧、煤炭开采逃逸、农业非能源排放等3个来源的碳足迹,分析了城市群之间以及城市群内部城市、部门之间的隐含碳转移.结果表明:5个城市群碳足迹总计约2478.34Mt,其中化石能源燃烧贡献了86.42%,是碳足迹的主要来源,煤炭开采逃逸和农业非能源排放亦不容忽视,分别贡献了10.09%和3.4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是碳足迹的重点部门,生产和消费两个视角下合计分别占总碳足迹的62.67%和36.77%.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是隐含碳输出的关键部门,输出量合计占城市群内隐含碳转移量的51.43%,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是输入的关键部门,占比为26.79%,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是隐含碳主要转移路径.碳足迹和隐含碳转出的重点城市多为资源消耗型、重化工产业占比较高的城市,如鄂尔多斯、滨州等.隐含碳转入的重点城市为维持自身发展需要消耗大量其他城市的产品,如青岛、呼和浩特等.碳足迹主要集中在“几”字弯都市圈、山东半岛和中原城市群,三者碳足迹合计占比在生产和消费视角下分别达到了85.89%和85.02%,“几”字弯都市圈是隐含碳输出最大的城市群,输出量约占城市群间转移量的40.68%,中原城市群是隐含碳输入最多的城市群,输入量约占42.24%.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和完善黄河流域城市群控碳政策和降碳措施提供更充分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城市群 碳足迹 隐含碳 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基于足迹家族的银川市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4
作者 黑正军 刘子西 +1 位作者 马世龙 唐莲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3-1753,共11页
为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探究银川市各产业资源开发力度及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足迹家族计算方法量化2011—2020年银川市各产业足迹,并利用资源环境压力指数法及Tapio脱钩模型对银川市产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 为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探究银川市各产业资源开发力度及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足迹家族计算方法量化2011—2020年银川市各产业足迹,并利用资源环境压力指数法及Tapio脱钩模型对银川市产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最后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对各产业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10年银川市水足迹呈现“V”型变化趋势,2016年达到最低值1.03×106 hm^(2),水足迹主要以农业为主,占70%以上;银川市碳足迹与生态足迹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工业在碳足迹与生态足迹中均占主导地位,分别占95%和85%左右。2)水资源压力指数整体呈现“V”型变化趋势,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约3倍;碳排放压力指数呈现倒“L”型变化趋势,2019年压力指数达到最大值220;生态压力指数呈现“波浪”型上升趋势,2020年压力指数接近220,表明资源环境压力在逐步上升。3)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整体表现良好,工业整体表现为较差,生活及生态产业呈现良好至差的态势。4)各产业环境承载力和足迹生产效益因素对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水资源消耗量、碳排放量和环境污染程度分别对农业、工业、生活及生态产业起主要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银川市农业足迹变化幅度不大且经济发展迅速,可持续发展趋势良好;工业资源环境压力大幅上升且经济上升缓慢,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生活及生态产业资源环境压力上升速率大于经济发展速率,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迹家族 压力指数 Tapio脱钩模型 水足迹 碳足迹 生态足迹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与碳足迹的配电网多目标双层规划 被引量:1
5
作者 米阳 周杰 +3 位作者 卢长坤 符杨 邢海军 李宏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421-8434,I0008,共15页
针对风光等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RE)出力的不确定给配电网规划运行带来的巨大挑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与碳足迹的配电网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首先,采用带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asserstein generati... 针对风光等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RE)出力的不确定给配电网规划运行带来的巨大挑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与碳足迹的配电网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首先,采用带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with gradient penalty,WGAN-GP)来模拟大量风光出力场景,通过K-medoids聚类算法进行场景缩减;其次,通过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确定各发电单元的碳足迹系数;接着,建立考虑碳足迹的配电网双层规划模型,上层以年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优化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及补偿电容(capacitor banks,CB)的规划方案;下层以运行成本、电压偏移量以及碳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有载调压变压器(on-load tap changer,OLTC)、可削减负荷、补偿电容、储能及分布式电源制定在典型场景下的配电网运行策略。然后,对模型的上、下层进行关联统一,将其转换为单层模型,再采用归一化法向约束法(normalized normal constraint,NNC)求解单层多目标模型。最后,通过IEEE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生成对抗网络 碳足迹 双层规划模型 归一化法向量约束法
下载PDF
低碳化视域下电力电缆碳足迹评估方法研究
6
作者 胡永焕 陈之浩 +2 位作者 洪芳华 倪浩 袁志文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4期190-194,共5页
电力电缆在开展碳足迹评估中存在评估误差高的问题,因此,研究电力电缆碳足迹评估方法。根据评估需求设计目标选型、系统边界确定以及数据采集筛选的评估流程,并且标准化处理采集数据,确定碳足迹测算基础方程,考虑碳足迹测算基础方程的... 电力电缆在开展碳足迹评估中存在评估误差高的问题,因此,研究电力电缆碳足迹评估方法。根据评估需求设计目标选型、系统边界确定以及数据采集筛选的评估流程,并且标准化处理采集数据,确定碳足迹测算基础方程,考虑碳足迹测算基础方程的全面性不足,构建电力电缆全碳足迹生命周期模型,计算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实现电力电缆的碳足迹精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同阶段碳足迹评估最高误差仅为13 kg·kg^(-1),碳足迹评估误差均较低,说明该方法能够精准的评估出电力电缆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评估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 电力电缆 碳足迹 评估方法 碳足迹测算模型
下载PDF
Spatial differences and multi-mechanism of carbon footprint based on GWR model in provincial China 被引量:42
7
作者 WANG Shaojian FANG Chuanglin +2 位作者 MA Haitao WANG Yang QIN J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4年第4期612-630,共19页
Global warming has been one of the major concerns behind the world's high-speed economic growth. How to implemen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carbon footprint and the economy will be the core issue of the worl... Global warming has been one of the major concerns behind the world's high-speed economic growth. How to implemen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carbon footprint and the economy will be the core issue of the world'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heated debate of th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tegrated with the "Top-Down" life cycle approach and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and multi-mechanism of carbon footprint in provincial China in 2010. Firstly, this study calculated the amount of carbon footprint of each province using "Top-Down" life cycle approach and foun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carbon footprint and per capita carbon footprint in provincial China. The provinces with higher carbon footprint, mainly located in northern China, have large economic scales; the provinces with higher per capita carbon footprint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central cities such as Beijing, Shanghai and energy-rich regions and heavy chemical bases. Secondly, with the aid of GIS and spatial analysis model (GWR model), this paper had unfolded that the expansion of economic scale is the main driver of the rapid growth of carbon footprint. The growth of population and urbanization also acted as promoting factors for the increase of the carbon footprint. Energy structure had no considerable promoting effect for the increase of the carbon footprint.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o inhibit the growing carbon footprint. Thirdly, 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ies and low-carbon industries, as well as advocating low-carbon city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carbon efficiency would be the primary approaches to inhibit the rapid growth of carbon footprint. Moderately controlling the economic scale and population size would also be required to alleviate carbon footprint. Meanwhi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cities would evoke extensive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footprint spatial differences multi-mechanism GWR model China
原文传递
光伏发电装备减碳技术的边际减排成本模型研究
8
作者 张诗悦 《中国能源》 2024年第7期39-48,共10页
光伏发电装备是能源技术的重要载体,成为落实“双碳”战略、实现能源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本文通过结合国家政策导向探索光伏发电装备的减碳技术路径,围绕光伏电池、组件和智能化发展等减碳技术加以分析。并进一步采用边际减... 光伏发电装备是能源技术的重要载体,成为落实“双碳”战略、实现能源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本文通过结合国家政策导向探索光伏发电装备的减碳技术路径,围绕光伏电池、组件和智能化发展等减碳技术加以分析。并进一步采用边际减排成本原理,分别构建基于碳足迹核算和碳市场交易机制的光伏发电装备技术经济性评价模型。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助力我国光伏发电装备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装备 减碳技术 边际减排成本模型 碳足迹 碳市场
下载PDF
新型铁路蓄冷运输装备碳排放测算与减排潜力分析
9
作者 陈宗瑜 郭晓婷 +2 位作者 韩璐莎 李思强 李新伟 《制冷》 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
蓄冷运输因其经济节能的特性,日益受到关注,如何评估蓄冷运输碳排放亦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构建从摇篮到坟墓的新型铁路蓄冷运输装备的碳足迹模型并展开分析。研究表明,该冷藏运输装备的碳足迹总量为73.... 蓄冷运输因其经济节能的特性,日益受到关注,如何评估蓄冷运输碳排放亦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构建从摇篮到坟墓的新型铁路蓄冷运输装备的碳足迹模型并展开分析。研究表明,该冷藏运输装备的碳足迹总量为73.98tCO_(2)eq,与传统冷藏运输装备相比,碳排放减少86.76%;运行储能阶段的能源消耗是最主要的碳足迹贡献来源,占比58.78%。对减排路径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表明,制冷效率和能源类型的选择与冷藏运输设备碳足迹密切相关,制冷效率提高20%、40%、60%可降低碳足迹6.10~13.91%;相比较现有国家电网碳排放因子,选用更加清洁的能源发电如水电,风电等可减少碳足迹49.85~59.73%。研究可为蓄冷装备研制和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运输 蓄冷运输装备 碳排放 碳足迹模型
下载PDF
安徽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
10
作者 张悦 刘奔跃 李大硕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5-69,共5页
安徽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为定量评估其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碳吸收量以及碳足迹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利用2001—2021年安徽省农业投入和产出统计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源、碳汇和碳足迹,并利... 安徽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为定量评估其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碳吸收量以及碳足迹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利用2001—2021年安徽省农业投入和产出统计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源、碳汇和碳足迹,并利用脱钩模型评估碳足迹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结果表明:2001—2021年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各类碳源中土地翻耕和化肥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比较大;碳吸收量大致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加的变化;碳足迹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均低于同期实际耕地面积,表明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处于碳生态盈余状态。总体来看,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与农业经济增长呈脱钩状态,但不排除相对复钩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碳排放 碳吸收 碳足迹 脱钩模型
下载PDF
中国灰水和碳足迹减污降碳空间联合网络研究
11
作者 楚亮 顾岩 +1 位作者 席文佳 郑欣然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7-197,共11页
当前,中国面临着污染治理与碳减排的双重挑战,减污降碳成了社会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该文以减污降碳为背景,利用2012年和2017年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分析2012年和2017年中国30个地区间贸易产生的灰水足迹与碳排放量,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 当前,中国面临着污染治理与碳减排的双重挑战,减污降碳成了社会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该文以减污降碳为背景,利用2012年和2017年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分析2012年和2017年中国30个地区间贸易产生的灰水足迹与碳排放量,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关系的视角,对2012年和2017年省际间灰水足迹和二氧化碳空间联合网络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山东、河南和江苏等经济规模较大的地区灰水足迹和碳排放量较大,海南、青海和宁夏等经济规模较小的地区灰水足迹和二氧化碳排放较小。(2)山西和内蒙古是主要的灰水足迹和碳排放净流出区域,广东、浙江和江苏是主要的灰水足迹净流入区域,地区发展和交通因素是灰水足迹和碳排放流动差异的主要原因。(3)在2012年和2017年中国省际灰水足迹和二氧化碳的空间联合关系中,所有地区均处于空间网络中。个体特征表明,西北经济规模较小的地区以溢出效应为主,经济规模较大的地区以接收其他地区的溢出关系为主,这是产品或服务流动导致的。研究结果可为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碳减排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灰水足迹 二氧化碳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模型
下载PDF
成渝地区碳足迹时空格局演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应钰 吴纪凤 程华英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4年第4期19-24,共6页
成渝地区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经济区域,如何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有效控制碳排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成渝地区各市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从自然-社会二元系统视角对其碳足迹进行测算和分析,探索碳足迹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和影响... 成渝地区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经济区域,如何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有效控制碳排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成渝地区各市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从自然-社会二元系统视角对其碳足迹进行测算和分析,探索碳足迹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实现“碳达峰”提供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二元视角的碳足迹测算;2)通过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综合分析碳足迹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3)基于改进Kaya模型的碳足迹分解与影响因素分析。本文旨在揭示成渝地区碳足迹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找出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所在,为制定区域差别化的碳减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自然-社会二元系统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Kaya模型
下载PDF
北京市能源消费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和偏小二乘模型 被引量:57
13
作者 陈操操 刘春兰 +6 位作者 汪浩 关婧 陈龙 王海华 张继平 李铮 刘晓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2-1632,共11页
为了量化人口、城市化和技术等因素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引入修正的碳足迹方法计算1990~2011年城市能源消费碳足迹,采用STIRPAT模型和偏小二乘模型对城市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城市化、人均收... 为了量化人口、城市化和技术等因素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引入修正的碳足迹方法计算1990~2011年城市能源消费碳足迹,采用STIRPAT模型和偏小二乘模型对城市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城市化、人均收入、人口是碳排放最主要的正向驱动因素,而能源消费强度、产业结构和研发投入比重等因素导致碳排放降低.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城市碳排放总量虽然整体状况还在增加,但增长速度在逐步放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尚未实现协同.根据模拟结果,降低碳排放和建设低碳城市的建议是发展集中型和紧凑型的城镇功能组团,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合理引导居民绿色消费,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STIRPAT模型 PLS模型 影响因素 北京
下载PDF
基于终端消费的旅游碳足迹测算——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60
14
作者 王立国 廖为明 +1 位作者 黄敏 邓荣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124,168,共5页
低碳旅游是生态旅游的定量化研究方式之一,其核心是旅游碳足迹的测算。根据已有碳排放模型,文章建立了两大旅游碳足迹模型:综合模型(1)可测算区域时间和空间跨度的旅游碳足迹,而行业模型(4)则能进一步分析各旅游部门的碳足迹。并以江西... 低碳旅游是生态旅游的定量化研究方式之一,其核心是旅游碳足迹的测算。根据已有碳排放模型,文章建立了两大旅游碳足迹模型:综合模型(1)可测算区域时间和空间跨度的旅游碳足迹,而行业模型(4)则能进一步分析各旅游部门的碳足迹。并以江西为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江西省旅游碳足迹总量为379.17万吨~395.83万吨,其中国内旅游碳足迹占95%以上;平均旅游碳足迹54.09千克/人次~56.46千克/人次;旅游六大部门的碳排放比例依次为旅游交通碳足迹占总量的37.84%,购物占15%,住宿占10.28%,餐饮占8.78%,游览占4.73%,娱乐占4.06%;影响旅游碳足迹总体变化的关键因子主要有碳排放系数Kn、能源强度系数En等因素,且其定值决定了研究的最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消费 旅游碳足迹 江西省 模型
下载PDF
上海市能源利用碳排放足迹研究 被引量:86
15
作者 郭运功 汪冬冬 林逢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8,共6页
能源利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对其碳足迹及生态压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碳排放足迹的相关含义及研究方法,计算得出1995-2006年上海市能源利用的总碳足迹、各能源类型和产业类型的碳足迹、碳足迹的产值和生态压力值。并... 能源利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对其碳足迹及生态压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碳排放足迹的相关含义及研究方法,计算得出1995-2006年上海市能源利用的总碳足迹、各能源类型和产业类型的碳足迹、碳足迹的产值和生态压力值。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岭回归函数进行STIRPAT模型拟合,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足迹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适应性的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总碳足迹从1995年的1.05 hm2/人上升到2006年的1.36 hm2/人,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②1995-2006年各能源利用的碳足迹及其分配率均以煤炭最大,石油次之,天然气最小,且煤炭利用的碳足迹分配率逐年下降,石油与天然气与之相反;③2001-2006年第一、二产业的碳足迹变化不明显,而第三产业与产业总碳足迹呈明显上升趋势;④能源利用的碳足迹产值从1995年的1.79万元/hm2增加至2006年的3.79万元/hm2,碳足迹的生态压力也从1995年的129.6上升至2006年的231.8;⑤能源利用碳足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拟合研究结果中没有出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一步证实能源利用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STIRPAT模型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上海市
下载PDF
冷链物流系统碳足迹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广海 吴俊章 +4 位作者 游力 谢如鹤 唐海洋 钟俊锋 屈睿瑰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5,共7页
为系统衡量冷链物流的碳足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冷链物流碳足迹的系统方法并构建了冷链物流系统碳足迹模型。研究以香蕉全程冷链物流碳足迹问题展开实证分析,采用生命周期评估法、投入产出法、碳排放系数法界定冷链物流不同流通环... 为系统衡量冷链物流的碳足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冷链物流碳足迹的系统方法并构建了冷链物流系统碳足迹模型。研究以香蕉全程冷链物流碳足迹问题展开实证分析,采用生命周期评估法、投入产出法、碳排放系数法界定冷链物流不同流通环节碳足迹的核算范围,测算了生产、采收处理、预冷及冷藏运输、贮藏、配送作业和终端销售等各环节所产生的碳足迹;运用实际案例对模型优化求解。在本案例中,当系统总成本为354.74万元,对应的系统总碳足迹为148.62 t;当系统总成本为369.21万元时,对应的系统总碳足迹为145.21 t。对冷链物流碳足迹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碳税的增加能使系统总成本最大程度增加0.8%,而腐损率的上升可使系统总成本和碳足迹以相同的趋势增加约35%,说明该模型可有效测算冷链物流活动中的碳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物流 碳排放 碳足迹模型
下载PDF
面向低碳化设计的复杂装备碳排放分层递阶模型 被引量:22
17
作者 孙良峰 裘乐淼 +1 位作者 张树有 伍晓榕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81-2390,共10页
为支持复杂装备的低碳化设计,分析了复杂装备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环节,提出了这类碳排放的描述方法。通过追踪零部件各生产环节中的碳排放,用基础零部件的工艺过程信息来描述其碳排放信息,构建了面向生产过程的基础碳排放库。利用功能分... 为支持复杂装备的低碳化设计,分析了复杂装备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环节,提出了这类碳排放的描述方法。通过追踪零部件各生产环节中的碳排放,用基础零部件的工艺过程信息来描述其碳排放信息,构建了面向生产过程的基础碳排放库。利用功能分解树映射结构形成产品结构的分层递阶划分,并通过结构的逐层搭建及碳排放信息的逐层提取,自底向上地构建了产品的碳排放分层递阶模型。重点分析了该模型在锻压机设计中的应用,搭建了锻压机低碳化设计平台,通过对产品的碳排放分层描述,准确定位各层高碳排零部件,为低碳优化设计提供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化设计 碳足迹 分层递阶模型 产品设计
下载PDF
京津冀能源消耗的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18
作者 周国富 宫丽丽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7-31,共5页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环境面临压力。运用能源消耗碳足迹衡量指标,计算出京津冀地区1996~2011年的能源消耗碳足迹;然后利用STIRPAT模型进行拟合回归,讨论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定量关系,找出能源消耗碳足迹的影响因素,从...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环境面临压力。运用能源消耗碳足迹衡量指标,计算出京津冀地区1996~2011年的能源消耗碳足迹;然后利用STIRPAT模型进行拟合回归,讨论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定量关系,找出能源消耗碳足迹的影响因素,从而验证京津冀地区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表明:首先,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耗结构一直变化不大,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其中煤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京津冀地区碳足迹呈现上升趋势。再次,京津冀地区人均GDP和能耗结构是驱动碳足迹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产业结构对碳足迹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最后,脱钩指数分析表明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处于相对脱钩状态,而回归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耗 碳足迹 STIRPAT模型 脱钩指数
下载PDF
我国博物馆旅游碳足迹估算与低碳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承财 戴湘毅 +1 位作者 李橙 范文静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146,共6页
近年来博物馆旅游作为独特的专项旅游产品深受广大旅游者的喜爱,我国博物馆数量较多,节能减排任务迫在眉睫。文章首先界定了博物馆、旅游碳足迹的相关概念,然后选取三座建筑规模与年客流量不同的博物馆,从直接、间接与完全三方面构建博... 近年来博物馆旅游作为独特的专项旅游产品深受广大旅游者的喜爱,我国博物馆数量较多,节能减排任务迫在眉睫。文章首先界定了博物馆、旅游碳足迹的相关概念,然后选取三座建筑规模与年客流量不同的博物馆,从直接、间接与完全三方面构建博物馆旅游能耗与碳足迹估算模型,估算得出,2012年我国每座博物馆旅游能耗与碳足迹均值分别为52.26 TJ与8771.62 t,所有博物馆旅游完全能耗与完全碳足迹分别为187 569.54 TJ与3148.14×104t,直接能耗与间接能耗的比例分别为48.73%与51.27%,直接碳足迹与间接碳足迹的平均比例分别为64.43%与35.57%。最后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与废弃处理三个阶段构建博物馆低碳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低碳旅游 能源消耗 碳足迹 低碳发展模式
下载PDF
中国旅游交通碳足迹特征分析与低碳出行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杜鹏 杨蕾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63,74,共6页
交通是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旅游碳足迹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气候环境的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对旅游交通碳足迹的科学测算是研究旅游产业碳排放,实现低碳出游的基础。文章基于自下而上的视角,结合终端消费的特征,首次引入时空差... 交通是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旅游碳足迹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气候环境的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对旅游交通碳足迹的科学测算是研究旅游产业碳排放,实现低碳出游的基础。文章基于自下而上的视角,结合终端消费的特征,首次引入时空差异因子,构建了具有较好开放性的区域旅游交通碳足迹测算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空间分析。测算结果表明,2011年我国旅游交通碳足迹总量约为132.1×108 kg,各省市区碳足迹结构特征差异明显。最后,认为依靠市场机制,增加低碳交通工具的比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强制度建设和低碳宣传教育将是我国近期出游低碳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交通 碳足迹 测算模型 低碳旅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