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osting xenon adsorption with record capacity in microporous carbon molecular sieves 被引量:1
1
作者 Fuqiang Chen Xinlei Huang +6 位作者 Liu Yang Zhiguo Zhang Qiwei Yang Yiwei Yang Dan Zhao Qilong Ren Zongbi Bao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601-610,共10页
Xenon/krypton(Xe/Kr)separa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industry,yet it remains challenging to develop adsorbents with high Xe/Kr selectivity and adsorption capacity of Xe,especially at low partial pressures.Herein,we ... Xenon/krypton(Xe/Kr)separa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industry,yet it remains challenging to develop adsorbents with high Xe/Kr selectivity and adsorption capacity of Xe,especially at low partial pressures.Herein,we report a series of microporous carbon molecular sieves(CMSs)for Xe/Kr separation.Those materials have ideal bimodal pore size distributions that not only provide substantial space for the accommodation of gas molecules,but also allow selective diffusion of gas molecules.Additionally,the carbon frameworks decorated with polar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afford higher affinity for Xe than Kr,which is proven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calculations and charge density difference analysis.The optimal CPVDC-700 exhibits a high selectivity of Xe/Kr and,more importantly,a record-high uptake of Xe(2.93 mmol g^(-1))at 0.2 bar and298 K,which is the highest among all the reported carbon adsorbents.Breakthrough experiments confirm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such CMSs for Xe/Kr separation,and the dynamic adsorption uptake of Xe and productivity of high-purity Kr are calculated to be 2.91 mmol g^(-1)and 208 m L g^(-1)(9.29 mmol g^(-1)),respectively,which also set up a new benchmark for Xe/Kr separation of carbon adsorb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orption separation XENON KRYPTON carbon molecular sieve bimodal pore size distributions
原文传递
Carbon Molecular Sieve Membrane(CMSM)for Industrial Gas Separation
2
作者 WANGKean HaravaKenji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A19期95-98,共4页
Membrane separation is an enviroranental benign technology for 21st century, and is developing quickly to replace the conventional distillation process. Carbon raolecular sieve membrane (CMSM)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 Membrane separation is an enviroranental benign technology for 21st century, and is developing quickly to replace the conventional distillation process. Carbon raolecular sieve membrane (CMSM)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the contndled pyrolysis of polyimide films. The CMSM is synanetric in structure and presents strong sieving effect towards gas molecules of slightly different diameters. The microstructure of CMSM was manipulated through the thermal treatment program and further modified through activation vapor/chemical deposition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CMSM can be synthesized/modified for specific gas mixtures, such as O2/N2, CO2/CH4, C3H6/C3H8, and ect. The pore size distrilmf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meance & selectivity on CMSM for the separation d some gas pairs was also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分子筛膜 气体分离 环境友好技术 热处理 化学淀积
下载PDF
Ultraselective carbon molecular sieve membrane for hydrogen purification 被引量:10
3
作者 Ruisong Xu Liu He +5 位作者 Lin Li Mengjie Hou Yongzhao Wang Bingsen Zhang Changhai Liang Tonghua W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6-24,共9页
Hydrogen is a green clean fuel and chemical feedstock. Its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from hydrogencontaining mixtures is the key step in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with high purity(>99.99%). In this work, carbon ... Hydrogen is a green clean fuel and chemical feedstock. Its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from hydrogencontaining mixtures is the key step in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with high purity(>99.99%). In this work, carbon molecular sieve(CMS) membranes with ultrahigh permselectivity for hydrogen purification were fabricated by high-temperature(700–900 ℃) pyrolysis of polymeric precursor of phenolphthaleinbased cardo poly(arylene ether ketone)(PEK-C). The evolution of the microstructural texture and ultramicroporous structure and gas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MS membrane were characterized via TG-MS, FT-IR, XRD, TEM, CO2 sorption analysis and gas permeation measurements. CMS membranes prepared at 700 ℃ exhibited amorphous turbostratic carbon structures and high H2 permeability of 5260 Barrer with H2/CH4, H2/N2 and H2/CO selectivities of 311, 142, 75, respectively. When carbonized at900 ℃, the CMS membrane with ultrahigh H2/CH4 selectivity of 1859 was derived owing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dense and ordered carbon structure. CMS membranes with ultrahigh permselectivity exhibit an attractiv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hydrogen pur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carbon molecular sieve membrane Ultrahigh selectivity High-purity hydrogen
下载PDF
聚酰亚胺的结构调控对炭分子筛膜微结构与气体分离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岳鑫朋 张新儒 王永洪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3,共5页
分析了聚酰亚胺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对炭分子筛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理想聚酰亚胺结构应具备的特点,并对未来炭分子筛膜的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 近程结构 远程结构 分子结构设计 炭分子筛膜 气体分离
下载PDF
基于碳分子筛吸附剂的CH_(4)/N_(2)变压吸附工艺研究
5
作者 梁力友 鲁德华 +5 位作者 袁英 陈禹嘉 潘峰 姚中华 黄晨 李旭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21,128,共8页
变压吸附(PSA)法是一种用于CH_(4)/N_(2)混合气分离的成熟技术,现有研究多集中于CH_(4)含量(体积分数,下同)较低(10%~50%)的混合气的分离提纯,需要针对CH_(4)含量较高(≥70%)的CH_(4)/N_(2)混合气,开发出以碳分子筛为主要吸附剂的PSA技... 变压吸附(PSA)法是一种用于CH_(4)/N_(2)混合气分离的成熟技术,现有研究多集中于CH_(4)含量(体积分数,下同)较低(10%~50%)的混合气的分离提纯,需要针对CH_(4)含量较高(≥70%)的CH_(4)/N_(2)混合气,开发出以碳分子筛为主要吸附剂的PSA技术。利用PSA静态测试与单塔模拟实验筛选出了分离系数高、吸附容量高的碳分子筛,再采用多塔模拟实验确定与之配套的工艺条件,通过改变吸附时间、吸附压力及工艺步序等参数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5-1-2/V工艺步序,吸附压力为0.5 MPa,吸附70 s,两次均压,一均压时间60 s,二均压时间10 s,逆放至常压,逆放20 s,抽真空70 s至真空度-0.092 MPa为最佳多塔模拟工艺条件,在该条件下可将产品气中CH_(4)含量提高至天然气管道输送要求(CH_(4)含量≥95%,N_(2)含量≤5%),CH_(4)收率达到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吸附 碳分子筛 CH_(4)/N_(2)分离 多塔模拟实验
下载PDF
基于沸石分子筛的无机膜渗透蒸发和气体分离技术进展
6
作者 余稷 韩昕宏 +1 位作者 徐婉怡 廖昌建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9期13-16,21,共5页
相较于传统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便于与其他技术集成等优点。与有机分离膜相比,无机膜具有稳定性高、机械强度大、分离效率高、耐微生物侵蚀等优势。针对基于沸石分子筛的无机膜分离技术,介绍了当前常用分子筛... 相较于传统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便于与其他技术集成等优点。与有机分离膜相比,无机膜具有稳定性高、机械强度大、分离效率高、耐微生物侵蚀等优势。针对基于沸石分子筛的无机膜分离技术,介绍了当前常用分子筛膜的种类;探讨了分子筛膜的主要制备方法;详细阐述了分子筛膜在渗透蒸发以及气体分离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如氢气回收、天然气净化、二氧化碳捕集和烃混合物分离。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强调了在降低制造成本、提升分子筛膜制备技术、应对多组分分离挑战等方面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分子筛 无机膜 气体分离 渗透蒸发 氢气回收 天然气净化 二氧化碳捕集 烃混合物分离
下载PDF
预加热-碳热还原-磁选法提取煤矸石中的铁
7
作者 王健璋 王明华 +2 位作者 宫振宇 陈畅 王英鹏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668-673,共6页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与消费国之一,每年的煤炭生产及消费总量平均达到3×10^(8)t。目前,我国累计堆积煤矸石总量已达5×10^(9)t,其中规模较大的矸石山有1900座,占用土地15×10^(7)m^(2),并且每年以1.5×10^(8)—2....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与消费国之一,每年的煤炭生产及消费总量平均达到3×10^(8)t。目前,我国累计堆积煤矸石总量已达5×10^(9)t,其中规模较大的矸石山有1900座,占用土地15×10^(7)m^(2),并且每年以1.5×10^(8)—2.0×10^(8)t的速度递增。如果能找到科学的利用方法,将这些大量存在的煤矸石变废为宝,则会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在中国尚处于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建筑材料领域方面,如制砖、生产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此外,煤矸石也被用于发电和化工领域,如提取氧化铝和白炭黑等,但提取技术和利用率有限。目前,亟需开发煤矸石高值化的应用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其利用价值。煤矸石中除了含有大量硅铝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硫铁矿。考虑到铁的市场价值,可以采用碳热还原的方法还原出铁单质。然而,煤矸石中的碳大多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不仅还原无法起到作用,还会在加热过程中导致煤矸石粉末黏连,以至于影响到铁的回收率。因此,提出先在空气气氛中焙烧煤矸石,以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并将硫铁矿氧化为氧化铁,然后在焙烧后的物料中加入适量的碳,在氮气气氛中高温焙烧还原出铁粉,最后采用磁选法提取磁性铁。最佳还原条件为空气氛围中1000℃下预焙烧1 h,再在氮气气氛中1100℃下碳热还原1.5 h,其中碳氧摩尔比为2.0,煤矸石粒度为48μm。经过碳热还原后,TFe的回收率达到71.3%。除铁后的煤矸石含铁量低,适合做分子筛,以及掺杂于水泥、砖瓦、路基填料等,增加这些材料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硫铁矿 有机物 预加热 碳热还原 磁选 提铁 分子筛
下载PDF
低浓度煤层气提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1
8
作者 聂李红 徐绍平 +1 位作者 苏艳敏 刘淑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05-1511,1521,共8页
煤矿开采过程中排放出大量低浓度煤层气,提纯利用这部分煤层气对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其难点是经济高效地分离CH4和N2。本文从CH4/N2分离技术、变压吸附分离CH4/N2吸附剂和制备新型炭分子筛3个方面逐层对低浓度煤层气提... 煤矿开采过程中排放出大量低浓度煤层气,提纯利用这部分煤层气对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其难点是经济高效地分离CH4和N2。本文从CH4/N2分离技术、变压吸附分离CH4/N2吸附剂和制备新型炭分子筛3个方面逐层对低浓度煤层气提纯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介绍了CH4/N2分离技术研究进展,对其在低浓度煤层气提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对比。概述了常用变压吸附剂分离CH4/N2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它们在低浓度煤层气提纯应用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制取适合低浓度煤层气提纯用的新型炭分子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分离技术 吸附剂 炭分子筛
下载PDF
变压吸附空分的吸附剂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韩跃斌 王一平 +2 位作者 边守军 郭翠梨 张金利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3-48,共6页
介绍了沸石分子筛和碳分子筛(CMS) 的改性情况。讨论了LiX 和LiAgX 沸石分子筛的吸附机理,对比了它们在工业应用中的优缺点;讨论了碳分子筛的制备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展望了空分吸附剂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变压吸附 空分 吸附剂 沸石 碳分子筛 空气分离
下载PDF
炭膜制备及其高效氧氮分离性能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新贵 刘睿 黄美荣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9-76,共8页
 通过论述炭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系统总结了炭膜的氧氮分离性能,并将其与高性能聚吡咙膜和聚苯胺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指出炭膜具有优异的氧氮分离性能,其氧氮分离因子一般为10以上,最高可达36。聚酰亚胺基...  通过论述炭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系统总结了炭膜的氧氮分离性能,并将其与高性能聚吡咙膜和聚苯胺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指出炭膜具有优异的氧氮分离性能,其氧氮分离因子一般为10以上,最高可达36。聚酰亚胺基和聚吡咙基炭膜均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氧氮分离性,大大突破了富氧膜材料的Robeson上限,位于极具吸引力的商业化区域,在空气分离中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工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膜 制备方法 分离性能 氧气 氮气 气体膜分离技术 无机膜 炭分子筛膜
下载PDF
分子筛吸附剂的工业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邢淑建 臧甲忠 +3 位作者 刘伟 刘冠锋 孙春晖 于海斌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6,共4页
近年来,吸附分离技术以其高效、低能耗和产品纯度高等特点在化工分离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详细介绍了分子筛吸附剂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气体分离和油品净化等领域的工业应用。对分子筛吸附剂的研究方向提出几点建议:1)降... 近年来,吸附分离技术以其高效、低能耗和产品纯度高等特点在化工分离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详细介绍了分子筛吸附剂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气体分离和油品净化等领域的工业应用。对分子筛吸附剂的研究方向提出几点建议:1)降低生产成本;2)提高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3)建立和完善评价吸附剂性能的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吸附剂 废水处理 空气净化 气体分离
下载PDF
低浓度煤层气脱氧浓缩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0
12
作者 曲思建 董卫国 +1 位作者 李雪飞 陈亚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39-1544,共6页
为了解决低浓度煤层气安全输送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低浓度煤层气利用率,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以'十一五'科研成果为基础,研究开发出了可工业化应用的低浓度煤层气脱氧与变压吸附浓缩工艺技术及装备,并利用煤基炭材料... 为了解决低浓度煤层气安全输送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低浓度煤层气利用率,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以'十一五'科研成果为基础,研究开发出了可工业化应用的低浓度煤层气脱氧与变压吸附浓缩工艺技术及装备,并利用煤基炭材料研发平台自主研制了高效吸附专用煤基碳分子筛。通过脱氧浓缩,将体积分数20%~30%的低浓度煤层气浓缩至90%以上,O2体积分数降低至1%以下,CH4回收率在90%以上。工艺采用一次增压、二级浓缩的方式,吸附压力为0.3~0.5MPa,运行能耗为0.5~0.6kW·h/m3CNG。浓缩后的气体可加工成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天然气(L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浓缩分离 变压吸附 碳分子筛
下载PDF
变压吸附分离CH_4/N_2的分子筛吸附剂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克万 辜敏 鲜晓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3,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变压吸附(PSA)分离CH4/N2所采用的分子筛吸附剂,包括沸石分子筛(ZMS)与碳分子筛(CMS)的研究和应用状况;介绍了ZMS和CMS的种类及其PSA分离CH4/N2的原理和效果;详细阐述了不同种类ZMS的组成、孔结构与其PSA分离CH4/N2效果之... 综述了国内外变压吸附(PSA)分离CH4/N2所采用的分子筛吸附剂,包括沸石分子筛(ZMS)与碳分子筛(CMS)的研究和应用状况;介绍了ZMS和CMS的种类及其PSA分离CH4/N2的原理和效果;详细阐述了不同种类ZMS的组成、孔结构与其PSA分离CH4/N2效果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各种不同分子筛PSA分离CH4/N2中的优势与不足。具有动力学分离效应的分子筛型吸附剂在分离CH4/N2的PSA过程中具有能耗费用低、分离效果较好的优势,因此加强其研发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沸石分子筛 碳分子筛 CH4/N2 分离变压吸附
下载PDF
甲烷沉积法对甲烷/氮气分离炭分子筛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香兰 周玮 +3 位作者 张英 张祥 张雷杰 石好亮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11年第5期20-25,共6页
高性能甲烷/氮气分离用炭分子筛是保证低浓度煤层气变压吸附分离的前提。以椰壳炭化料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活化制备了炭前驱体,以甲烷为沉积剂通过气相炭沉积调孔制备炭分子筛,考察沉积时间、沉积温度、沉积剂浓度和沉积剂量对变压吸附... 高性能甲烷/氮气分离用炭分子筛是保证低浓度煤层气变压吸附分离的前提。以椰壳炭化料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活化制备了炭前驱体,以甲烷为沉积剂通过气相炭沉积调孔制备炭分子筛,考察沉积时间、沉积温度、沉积剂浓度和沉积剂量对变压吸附分离甲烷/氮气效果的影响,采用N2吸附法分析了炭前驱体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炭化时间40 min,活化温度850℃,活化时间120 min,水蒸气流量1.71 g/min时得到的炭前驱体微孔发达。以甲烷作为沉积剂时,甲烷/氮气的分离效果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沉积时间、沉积温度和甲烷浓度对甲烷/氮气的分离效果影响不大。最适宜沉积条件为:沉积温度850℃,CH4浓度20.6%,CH4混合气流速为1200 mL/min,沉积时间1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分子筛 甲烷/氮气 分离 沉积
下载PDF
炭分子筛的结构和表面性质对其吸附分离CH_4/N_2和CO_2/N_2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薄 辜敏 鲜学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858-2862,共5页
对日本Takeda(CMS-1)、Kuraray(CMS-2)和德国BF(CMS-3)3种炭分子筛(CMS)的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它们对CH4/N2和CO2/N2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分离性能,以及CMS的结构与表面性质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MS-1和CMS-2... 对日本Takeda(CMS-1)、Kuraray(CMS-2)和德国BF(CMS-3)3种炭分子筛(CMS)的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它们对CH4/N2和CO2/N2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分离性能,以及CMS的结构与表面性质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MS-1和CMS-2可实现CH4/N2的动力学分离,还可实现N2/CO2的平衡分离;CMS-3平衡分离CH4/N2和CO2/N2的效果要优于动力学分离。孔结构是影响炭分子筛分离性能的直接因素,孔径分布的差异使CMS-1和CMS-2对CH4/N2的位阻-动力学分离效应表现得更为明显;表面含氧官能团有利于提高炭分子筛的吸附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分子筛 CH4 CO2 N2 分离
下载PDF
酚醛树脂基碳分子筛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艳 尤隆渤 胡浩权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55-58,共4页
以酚醛树脂为原料 ,采用固化、干馏、粉碎、造粒、炭化和碳沉积制备工艺 ,制备了用于空气分离的碳分子筛。采用单塔变压吸附法及重量法对自制的碳分子筛及日本样品碳分子筛的空分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以酚醛树脂为原料 ,可制得选... 以酚醛树脂为原料 ,采用固化、干馏、粉碎、造粒、炭化和碳沉积制备工艺 ,制备了用于空气分离的碳分子筛。采用单塔变压吸附法及重量法对自制的碳分子筛及日本样品碳分子筛的空分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以酚醛树脂为原料 ,可制得选择吸附系数大 ,吸附容量大 ,强度好的优质碳分子筛 ,其性能已达到或超过日本样品碳分子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分子筛 酚醛树脂基 空气分离 吸附性能
下载PDF
煤层气在活性炭和炭分子筛上变压吸附分离 被引量:16
17
作者 席芳 林文胜 +2 位作者 顾安忠 刘薇 齐研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54-57,共4页
变压吸附分离是有效的气体分离提纯方法,采用合适的吸附剂可对煤层气(CH4/N2混合气体)进行高效分离,节约能耗。在单床吸附装置上测量了CH4/N2混合气体在3种活性炭和4种炭分子筛吸附柱上的穿透曲线,并进行实验研究再生条件对吸附剂分离... 变压吸附分离是有效的气体分离提纯方法,采用合适的吸附剂可对煤层气(CH4/N2混合气体)进行高效分离,节约能耗。在单床吸附装置上测量了CH4/N2混合气体在3种活性炭和4种炭分子筛吸附柱上的穿透曲线,并进行实验研究再生条件对吸附剂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7种吸附剂均对CH4/N2混合气具有一定程度的分离能力,且高温真空再生后吸附效果更好;但仍需开发出更有效的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活性炭 炭分子筛 变压吸附分离 穿透曲线
下载PDF
变压吸附气体分离用煤基炭分子筛的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姚伟静 辜敏 +1 位作者 鲜学福 林文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9-553,共5页
阐述了国内外应用于变压吸附分离气体的煤基炭分子筛吸附剂制备研究进展,总结了以褐煤、烟煤、无烟煤为原料,制备炭分子筛所采用的不同工艺方法及其特点;详细讨论了主要的制备工艺条件对煤基炭分子筛结构和分离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炭分子筛 制备 煤基 气体分离 变压吸附
下载PDF
CH_4/N_2混合气在炭分子筛上的变压吸附分离 被引量:14
19
作者 席芳 林文胜 顾安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2-1035,共4页
测量了CH4/N2混合气在一种炭分子筛固定床上的穿透曲线;研究了该炭分子筛对CH4的提浓效果,以及原料气流速和吸附压力对分离效果及CH4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初期,该炭分子筛选择性吸附N2,吸附床出口基本检测不到N2,合理地控制吸... 测量了CH4/N2混合气在一种炭分子筛固定床上的穿透曲线;研究了该炭分子筛对CH4的提浓效果,以及原料气流速和吸附压力对分离效果及CH4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初期,该炭分子筛选择性吸附N2,吸附床出口基本检测不到N2,合理地控制吸附时间可使吸附床出口气中CH4浓度达到96%以上;原料气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大于压力的影响,且流速太大不利于CH4/N2混合气的分离;随着流速和压力的增加,CH4的回收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氮气混合气 炭分子筛 变压吸附 分离 动力学
下载PDF
碳分子筛分离氧氩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崔红社 刘应书 +2 位作者 刘文海 乐恺 张德鑫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3-496,共4页
基于碳分子筛动态吸附机理,建立了分离氧氩的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流程形式、清洗比、吸附时间对碳分子筛分离氧氩过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过程中增加产品气清洗阶段可以显著提高解吸气的纯度.为了得到质量分数为99.0%以上的氧气,... 基于碳分子筛动态吸附机理,建立了分离氧氩的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流程形式、清洗比、吸附时间对碳分子筛分离氧氩过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过程中增加产品气清洗阶段可以显著提高解吸气的纯度.为了得到质量分数为99.0%以上的氧气,循环过程中清洗比应控制在0.4左右,最佳吸附时间为60s.以95%氧、5%氩的混合气作为原料气,实验装置的产品气纯度可以达到99.4%,氧气回收率为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分子筛 氧氩分离 变压吸附 清洗比 高浓度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