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pping the Short-Chain Odd Carbon Number Olefins Using Nickel(Ⅱ)-Catalyzed Tandem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and Friedel-Crafts Alkylation of Toluene
1
作者 Sergey V.Zubkevich Vladislav A.Tuskaev +9 位作者 Svetlana Ch.Gagieva Alexander A.Pavlov Victor N.Khrustalev Fei Wang Li Pan Yuesheng Li Daniele Saracheno Anton A.Vikhrov Dmitry N.Zarubin Boris M.Bulychev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1期2855-2865,共11页
Nickel(Ⅱ)complexes with pyrazole-based ligands are widely employed in catalysis of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and subsequent Friedel-Crafts alkylation of toluene.We have prepared ten new nickel(Ⅱ)dibromide complexes w... Nickel(Ⅱ)complexes with pyrazole-based ligands are widely employed in catalysis of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and subsequent Friedel-Crafts alkylation of toluene.We have prepared ten new nickel(Ⅱ)dibromide complexes with various substituted bis(azolyl)methanes.They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using^(1)H NMR,IR,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d elemental analysis.The structures of three complexes have been unambiguously establish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It was found that these complexes in the presence of Et2AlCl or Et_(3)Al_(2)Cl_(3)are active both in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and Friedel-Crafts alkylation processes(activity up to 3720 kgoligomer·mol[Ni]^(−1)·h^(−1)).The use of Et_(3)Al_(2)Cl_(3)results in a higher share of alkylated products(up to 60%).Moreover,catalytic systems activated with Et_(3)Al_(2)Cl_(3)produced small amounts of odd carbon number olefins(up to 0.8%).The Friedel-Crafts alkylation was used as a trap for previously undetected short-chain odd carbon number olefins(C_(3)and C_(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Friedel-Crafts alkylation Nickel(Ⅱ)complexes N-LIGANDS Odd carbon number olefins
原文传递
Determination of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 Fractions in Tartaric Acid, Oxalic Acid, Glucose and Fructose—National Center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Georgia
2
作者 Lamzira Pharulava Levani Eliashvili +1 位作者 Vakhtang Betlemidze Bachana Sulava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CAS 2024年第8期229-240,共12页
Tartaric acid, oxalic acid, glucose, and fructose are highly important compound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se substances is fascinating from a scientific perspective. They are key components found in wine, vegetabl... Tartaric acid, oxalic acid, glucose, and fructose are highly important compound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se substances is fascinating from a scientific perspective. They are key components found in wine, vegetables, and fruits. Understanding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organic compounds is crucial for comprehending various biochemical processes and the nature of substances present in different natural products. Tartaric acid, oxalic acid, glucose, and fructose are widely distributed compounds, including in vegetables and fruits. Tartaric acid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quality and taste properties of wine, while oxalic acid is also prevalent but holds great interest for further research, especially in terms of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We can unveil the mechanisms of processes that were previously impossible to study. Glucose and fructose are the most common monosaccharides in the hexose group, and both are found in fruits, with sweeter fruits containing higher amounts of these substances. In addition to fruits, wheat, barley, rye, onions, garlic, lentils, peppers, dried fruits, beans, broccoli, cabbage, tomatoes, and other foods are also rich sources of fructose and glucose. To determine the mass fraction of the carbon-13 isotope in these compounds,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ir changes during natural synthesis. These compounds can be modified with a carbon center.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isotopic analysis method, these compounds are converted into carbon oxide or dioxide [1]. At this point, the average carbon content in the given compound is determined, but information about isotope-modified centers is lost. Dilution may occur through the transfer of other carbo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in the sample or by dilution with natural carbon or carbon dioxide during the transfer proces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carbon-13 isotope propagation directly in these compounds, both completely modified and modified with individual carbon centers. The literature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determining carbon-13 substance in organic compounds, both with a general approach and for individual compounds [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taric Acid Oxalic Acid GLUCOSE FRUCTOSE Mass Spectrum Ion Current Intensity Mass Line Mass number Molecular and Fragment Ions carbon carbon Center
下载PDF
Deliverability of wells in carbonate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s and the capillary number effect 被引量:1
3
作者 Li Yong Hu Yongle Li Baozhu Xia Ji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51-56,共6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zhong No. 1 carbonate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 in China, i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s condensate well deliverability. A single-well radial si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zhong No. 1 carbonate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 in China, i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s condensate well deliverability. A single-well radial simulator for dual-permeability reservoirs wa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fluid properties, permeability, and pressure drawdown on well deliverability with and without the capillary number effect. The simulation shows that well deliverability basically maintains its initial value and is not affected by the capillary number when the formation pressure is higher than dew-point pressure. However, well deliverability drops rapidly when the formation pressure is lower than dew-point pressure. Even if the condensate dropout is very low, well deliverability without the capillary number effect reduces to 50 percent of its initial value when reservoir pressure declines to 95 percent of dew-point pressure, but well deliverabilit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f the capillary number effect exists. The capillary number effect is most significant when reservoir pressure is just lower than dew point pressure, then the effect decreases; the reduction of well deliverability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reduction of gas relative permeability of the matrix system near the wellb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ate reservoir gas condensate capillary number effect well deliverability dualporosity media
下载PDF
熔融温度对DLC薄膜杂化状态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罗宏博 杨来东 +2 位作者 连潇 王建吉 朱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6-271,共6页
文章基于Tersoff势函数,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金刚石的分子模型,分析了不同熔融温度和冷却过程对原子键合结构,径向分布函数曲线和配位数的影响,从原子尺度阐明了DLC薄膜制备过程中原子形态杂化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DLC薄膜主要由C-... 文章基于Tersoff势函数,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金刚石的分子模型,分析了不同熔融温度和冷却过程对原子键合结构,径向分布函数曲线和配位数的影响,从原子尺度阐明了DLC薄膜制备过程中原子形态杂化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DLC薄膜主要由C-sp3和C-sp2杂化相组成,当温度低于6000 K时,熔融和冷却基本不会使C-sp3杂化发生结构转变,薄膜的性能比较稳定。当温度高于7000 K时,熔融过程中有大量的C-sp3杂化原子转变为C-sp2和C-sp1,冷却和弛豫平衡会引起高能态C-sp3杂化原子转变为C-sp2,但C-sp1杂化的含量基本不变。熔融温度主要影响DLC薄膜制备过程中C-sp3和C-sp2相的百分比含量,当体系中C-sp2含量超过40%,薄膜的性能将趋向于石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熔融温度 径向分布函数 配位数 类金刚石 杂化
下载PDF
基于改进白鲸优化算法的低碳柔性工艺规划 被引量:2
5
作者 孔云 周学良 冷杰武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8,共9页
针对数控加工过程的低碳柔性工艺规划问题,建立了以加工过程中机床、刀具和装夹的转换次数和碳排放为目标的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改进白鲸优化算法的求解方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变异操作增强其全局搜索能力,并在种群初始化中采用以加工资... 针对数控加工过程的低碳柔性工艺规划问题,建立了以加工过程中机床、刀具和装夹的转换次数和碳排放为目标的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改进白鲸优化算法的求解方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变异操作增强其全局搜索能力,并在种群初始化中采用以加工资源为导向的启发式规则选择策略与随机生成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初始种群的质量,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最后,以一个零件的加工信息为测试实例,验证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并与其他3种算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获得更优解,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工艺规划 碳排放 转换次数 白鲸优化算法
下载PDF
基于阶梯式碳交易机制与细化电转气和碳循环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6
作者 王利猛 张逸 曲洋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5-343,共9页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为提高能源的低碳化利用,提出一种基于阶梯式碳交易机制与细化电转气和碳循环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低碳经济运行策略。首先考虑阶梯式碳交易机制,采用碳交易市场,利用区间数与...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为提高能源的低碳化利用,提出一种基于阶梯式碳交易机制与细化电转气和碳循环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低碳经济运行策略。首先考虑阶梯式碳交易机制,采用碳交易市场,利用区间数与碳交易费用达到控制碳排放的目的;其次在细化电转气的基础上引入电解槽(eLectrolyzer,EL)、甲烷反应器(methane reactor,MR),并增设碳捕集装置(carbon capture system,CCS),实现碳的循环利用。最后构建以购能成本、阶梯式碳排放交易成本、弃风弃光成本、碳捕集成本最小为目标的IES优化调度模型,利用CPLEX建模优化引擎将原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问题对此模型进行求解,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碳交易机制 区间数 碳捕集 碳循环 弃风 弃光
下载PDF
GC-MS测定中间馏分油烃类分子组成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王乃鑫 刘泽龙 +3 位作者 杨静 马苏甜 孙岩峰 刘颖荣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4-783,共10页
基于操作简便、普及度高的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GC-MS),利用模拟碳数切割与碳数校正,建立快速分析中间馏分油烃类碳数分布分子组成表征方法。该方法与测定中间馏分油烃类族组成标准分析方法NB/SH/T 0606—2019使用相同的仪器配置,在不... 基于操作简便、普及度高的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GC-MS),利用模拟碳数切割与碳数校正,建立快速分析中间馏分油烃类碳数分布分子组成表征方法。该方法与测定中间馏分油烃类族组成标准分析方法NB/SH/T 0606—2019使用相同的仪器配置,在不增加硬件设备与分析时间的条件下,30 min即可同时得到烃类族组成、碳数分布以及正、异构链烷烃碳数分布等分子组成信息。利用该方法测定的碳数分布数据与配置软电离源的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GC-FI TOFMS)测定数据基本一致。利用烃类分子组成计算出的碳、氢元素含量与标准分析方法NB/SH/T 0656—2017的测定结果相符。根据GC-MS测定的烃类分子组成数据,预测了45个柴油的十六烷值,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在±2.0之间。建立的表征方法解决了以往只有使用配置软电离源的中高分辨率质谱才能实现中间馏分油烃类分子组成表征的难题,在保障数据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仪器成本,节省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GC-MS) 中间馏分油 碳数分布 烃类分子组成 十六烷值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获得淋巴结数目的影响因素
8
作者 刘克毅 梁广芃 +1 位作者 柴芳 刘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8-514,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联合预防性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获得淋巴结数目的因素,分析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于2019年1月至2...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联合预防性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获得淋巴结数目的因素,分析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因甲状腺乳头状癌收治入院并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联合预防性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193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将病理所获得淋巴结数目分为高获得淋巴结数目组(n>6枚)和低获得淋巴结数目组(n≤6枚),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高获得淋巴结数目的影响因素,通过相关分析判断获得淋巴结数目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此外,通过术后并发症分析获得淋巴结数目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获得淋巴结数目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r=0.240,P<0.05)和淋巴结转移率(r=0.161,P<0.05)分别呈线性正相关,控制转移淋巴结数目不变,淋巴结转移率随获得淋巴结数的上升而降低(r=-0.444,P<0.05)。两组获得淋巴结数目单因素分析比较,性别、年龄、手术时长、BMI、肿瘤最大直径、多灶性、桥本甲状腺炎、病灶位置、被膜侵犯、对侧甲状腺结节、甲状旁腺移植、BRAF基因V600E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纳米碳在两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和应用纳米碳是高获得淋巴结数目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应用纳米碳所占曲线下面积为0.658(95%CI:0.580~0.735,P<0.05),桥本甲状腺炎所占曲线下面积为0.584(95%CI:0.504~0.665,P<0.05)。此外,术后患者声带麻痹和淋巴漏的发生在高、低获得淋巴结数目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不变,获得淋巴结数目越多,淋巴结转移率越低,应用纳米碳及患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可提高获得淋巴结数目,高、低获得淋巴结数目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桥本甲状腺炎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纳米碳 获得淋巴结数目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分析工业丙烯腈中的杂质
9
作者 钟鸣 姜丽燕 +1 位作者 李继文 王川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298-301,共4页
以氮气为载气,选用酸改性聚乙二醇(FFAP)毛细管色谱柱对工业丙烯腈中杂质进行了定性分析,并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并根据有效碳数理论,以丙烯腈替代丙腈、顺式(或反式)-丁烯腈替代甲基丙烯腈,测定丙... 以氮气为载气,选用酸改性聚乙二醇(FFAP)毛细管色谱柱对工业丙烯腈中杂质进行了定性分析,并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并根据有效碳数理论,以丙烯腈替代丙腈、顺式(或反式)-丁烯腈替代甲基丙烯腈,测定丙烯腈标样中杂质的回收率为90.1%~106.8%,相对标准偏差为0.8%~7.5%,检测限低于6.6μg/g;对丙烯腈产品中杂质分别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及内标法定量时,同一组分的3次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良好,2种计算结果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气相色谱 有效碳数法 校正因子 校正面积归一化法
下载PDF
活性炭对VOCs的吸附性能与其特征值之间的关系
10
作者 熊烨栋 柯权力 +6 位作者 黄康康 闵炯 金传敏 章佩丽 顾震宇 翁小乐 卢晗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93-4201,共9页
以甲苯为典型VOCs废气分子,考察了不同活性炭样品的碘值、四氯化碳吸附率(CTC值)、总比表面积和微孔比表面积与其动态甲苯平衡吸附容量的关系.结果发现,无论是低浓度还是高浓度的甲苯废气,CTC值均与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呈现较高的线性相关... 以甲苯为典型VOCs废气分子,考察了不同活性炭样品的碘值、四氯化碳吸附率(CTC值)、总比表面积和微孔比表面积与其动态甲苯平衡吸附容量的关系.结果发现,无论是低浓度还是高浓度的甲苯废气,CTC值均与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呈现较高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 2高于0.92,而碘值只在低浓度条件下与活性炭吸附容量相关性较好,这表明CTC值相比碘值是更适合表征活性炭VOCs吸附性能的特征指标.此外,以含氧类VOCs(乙酸乙酯)为吸附质,CTC值也同样显示出与吸附容量优良的相关性.除活性炭外,本文还将上述方法拓展至硅胶、分子筛、碳硅复合材料等其他多孔吸附材料,结果证明CTC值可以用来指代不同多孔吸附材料的VOCs吸附性能,相对误差在30%以内,表明CTC值作为一个吸附特征指标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VOCs吸附量 四氯化碳吸附率(CTC值) 碘值
下载PDF
HC浓度对EGR冷却器沉积层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胡明杰 张洵 +3 位作者 韩志强 田维 左子农 方嘉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50-58,共9页
不同试验条件下沉积在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冷却器换热管内表面的颗粒物会形成不同表面微观结构的沉积层。为了量化分析沉积处表面微观结构的分布特征和三维表面的起伏特征,提出采用沉积层表面结构特征面积占比和表面分形盒... 不同试验条件下沉积在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冷却器换热管内表面的颗粒物会形成不同表面微观结构的沉积层。为了量化分析沉积处表面微观结构的分布特征和三维表面的起伏特征,提出采用沉积层表面结构特征面积占比和表面分形盒维数两个参数分析沉积层的表面微观结构变化规律,并利用其分析碳氢化合物(HC,hydrocarbons)浓度对沉积层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气体中的HC等挥发性物质的析出会影响EGR气体中颗粒物的尺寸,改变沉积层表面凹坑和凸起结构的数量和尺寸分布;随着HC浓度的增加,沉积层表面凸起结构所占的面积百分比逐渐增加,凹坑结构所占面积百分比变化较小;用于表征沉积层表面起伏程度的沉积层表面分形盒维数随试验气体中HC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R冷却器 积碳 微观结构 分形盒维数
下载PDF
白油碳数分布测定方法研究
12
作者 赛尔达尼·色依提 栾利新 +1 位作者 赵小峰 秦红艳 《润滑油》 CAS 2024年第4期33-37,共5页
在不同种类白油产品中,碳数分布可以反映产品的性能指标,如氧化安定性、食品级白油的体内累积与吸收量、疫苗白油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等。文章从测定原理及适用性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模拟蒸馏法、凝胶色谱法3种测定碳数分布... 在不同种类白油产品中,碳数分布可以反映产品的性能指标,如氧化安定性、食品级白油的体内累积与吸收量、疫苗白油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等。文章从测定原理及适用性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模拟蒸馏法、凝胶色谱法3种测定碳数分布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C-MS与模拟蒸馏法测出的碳数分布较为一致,凝胶色谱法由于原理特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油 碳数分布 GC-MS 模拟蒸馏 凝胶色谱
下载PDF
热历史对乍得原油析蜡特性及黏温性质的影响
13
作者 李鑫源 姬鹏举 王翊婷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4期27-32,共6页
在测试乍得原油物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热处理温度和降温速率对析蜡特性及黏温性质影响。以乍得A、C两种原油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蜡含量、倾点、族组分和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发现乍得原油属于高含蜡原油;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其... 在测试乍得原油物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热处理温度和降温速率对析蜡特性及黏温性质影响。以乍得A、C两种原油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蜡含量、倾点、族组分和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发现乍得原油属于高含蜡原油;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其析蜡特性,结果表明:较高的处理温度、较大的降温速率会导致析蜡点后移,更高的处理温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油在降温过程中的累积析蜡量;通过测定两种原油在不同温度热处理以及不同降温速率条件下的黏度—温度关系发现,较高的处理温度、较大的降温速率能够使原油黏温特性改善;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在降温过程中蜡晶结构逐渐致密。热历史对原油的影响为乍得原油加热输送及降凝改性输送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析蜡点 黏温曲线 碳数分布
下载PDF
武汉市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新洁 叶晓萌 尹娟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3期20-27,共8页
为解决低碳交通发展水平评价中主客观权重差异和群决策定性指标量化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基于博弈论和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的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首先,采用可拓层次分析法(EAHP)和熵权法确定指标主客观权重。其次,使... 为解决低碳交通发展水平评价中主客观权重差异和群决策定性指标量化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基于博弈论和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的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首先,采用可拓层次分析法(EAHP)和熵权法确定指标主客观权重。其次,使用博弈论确定指标综合权重,以解决主客观权重带来的差异问题。最后,采用三角模糊数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并结合TOPSIS进行综合评价,客观全面反映不同专家对定性指标的意见。通过上述模型对武汉市2015-2021年低碳交通发展各方面和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5-2021年武汉市低碳交通发展水平呈稳步增长趋势,评价值从0.4048上升到0.6067,与实际情况相符。该评价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城市的低碳交通发展水平评价,进而更好地推进城市低碳交通系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发展水平 博弈论 三角模糊数 TOPSIS 低碳交通
下载PDF
长庆油田某作业区原油特性及防蜡剂研究
15
作者 周进 董立超 +10 位作者 赵坤 王建锋 王泽东 强焱 王嘉玮 程飞 薛峰 孙威 杨兵谏 鲁福荣 周杰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4年第5期19-23,共5页
以长庆油田某作业区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碳数分布及原油成分等测试,对导致该区块井筒严重结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结蜡的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原油中沥青质和胶质与蜡的质量比低;二是原油中高碳数组分占比大且碳链长度长。基... 以长庆油田某作业区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碳数分布及原油成分等测试,对导致该区块井筒严重结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结蜡的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原油中沥青质和胶质与蜡的质量比低;二是原油中高碳数组分占比大且碳链长度长。基于结蜡原因分析结果,构建高效三元共聚物防蜡剂,添加500 mg/L防蜡剂时防蜡效果明显,防蜡率达到70%以上,原油凝点降低6℃。蜡晶显微及黏度测试结果可见防蜡剂和石蜡之间产生的共晶会破坏石蜡的晶态结构,影响了石蜡三维网状结构的形成,因此达到防蜡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蜡 碳数分布 防蜡剂 防蜡机理
下载PDF
我国民航客运碳排放因子及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吴金燕 李宁海 +2 位作者 赵义馨 童瑞咏 毛保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6,175,共9页
针对民航碳排放问题,对民航客运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构建飞机碳排放因子模型,选取保有量较高的典型机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机型大小、航程、客座率、经停次数对碳排放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飞行器技术提升、客座率、平均运距、大... 针对民航碳排放问题,对民航客运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构建飞机碳排放因子模型,选取保有量较高的典型机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机型大小、航程、客座率、经停次数对碳排放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飞行器技术提升、客座率、平均运距、大型飞机的比例上升,我国民航客运碳排放因子呈下降趋势;仅改变航程时,碳排放因子随航程增加而下降,2 000 km航程下典型机型A330、B787、A321、B737满载且以额定巡航速度飞行的碳排放因子较800 km下降13%~22%;仅改变经停次数时,碳排放因子随经停次数增加而增大,且大型飞机经停的碳排放因子增幅更大,1 000 km航程下,A330、A321满载时经停1次碳排放因子较直达时分别增加约31%、19%;经停导致的碳排放因子上升可由经停带来的客座率提升抵消,为保持碳排放因子保持不变,大型飞机所需客座率上升的比例更高,1 500 km航程下,直达航班客座率为50%时,A330、A321机型经停1次的客座率需要分别达到62.1%、57.7%,才能使经停航班的碳排放因子与直达航班保持一致;从碳排放角度考虑,中型客机比大型客机更适合开行经停航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碳排放因子 机型 客座率 经停次数
下载PDF
考虑碳交易政策的柔性作业车间生产调度研究
17
作者 单冰艳 张洪亮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10期146-148,共3页
在碳交易政策背景下,对柔性作业车间生产调度问题进行研究,考虑了车间调度环境的波动性,将工件波动的加工时间用区间数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区间数理论构建了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以区间完工时间和区间碳交易成本为优化目标,并... 在碳交易政策背景下,对柔性作业车间生产调度问题进行研究,考虑了车间调度环境的波动性,将工件波动的加工时间用区间数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区间数理论构建了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以区间完工时间和区间碳交易成本为优化目标,并提出了区间模因算法(IMA)用于调度方案的求解。为了提高算法性能,提出了双种群启发式机器选择策略和基于双目标优化的局部搜索策略。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IMA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政策 柔性作业车间 区间数 区间模因算法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文化旅游的减排效应——基于我国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18
作者 顾振华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83,共26页
我国建设文明、和谐和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离不开文化旅游业的融入和反哺,而节能减排则是未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目标的重要手段。二者之间存在何种关联,它们之间的影响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带着上述思... 我国建设文明、和谐和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离不开文化旅游业的融入和反哺,而节能减排则是未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目标的重要手段。二者之间存在何种关联,它们之间的影响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带着上述思考,文章首先阐明了文化旅游激发“亲环境行为”及产业结构转型这样两条影响机制;随后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利用2003年至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323个地级市的2182个县域面板数据,展开了相应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各地文化旅游的发展显著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激发游客的“亲环境行为”是文化旅游产生减排效应的直接机制,产业结构向文旅转型,高污染企业发展受限则是间接机制;(3)文化旅游在地级市样本和中西部地区样本中的减排效应更为显著。文章既为实现节能减排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又在旅游、生态、居民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关键联系,还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 二氧化碳排放 亲环境行为 工业企业数量 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基于显微镜标尺法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孔隙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9
作者 马锐 曾志强 刘岩岩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4年第6期15-17,共3页
使用显微镜标尺法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孔隙率试验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孔隙格子数的测量重复性。
关键词 显微镜标尺法 碳纤维复合材料 孔隙格子数 测量不确定度 重复性测量误差
下载PDF
不同铺层数平纹碳纤维力学特性分析
20
作者 邹浩 张小萍 +2 位作者 张福豹 朱昱 刘苏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6-261,共6页
为明确面密度为200g/m^(2)的3K平纹碳纤维的力学特性,分别进行不同铺层数下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冲压式剪切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的损伤形式为断口处的分层、纤维从基体中拔出和断裂、垂直于载荷方向上的纤维束撕裂、基体... 为明确面密度为200g/m^(2)的3K平纹碳纤维的力学特性,分别进行不同铺层数下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冲压式剪切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的损伤形式为断口处的分层、纤维从基体中拔出和断裂、垂直于载荷方向上的纤维束撕裂、基体之间的挤压、纤维的剪切断裂、基体的挤压变形。拉伸和弯曲试样的位移载荷曲线的起始阶段是线性的,弯曲试样的位移载荷曲线的起始阶段是非线性的。在2—12层的铺层数变化范围内,所有试样的铺层数载荷曲线呈现线性变化,试样承受弯曲载荷的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纹碳纤维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力学特性 不同铺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