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ing the maturity of China's seven carbon trading pilots 被引量:4
1
作者 LIU Zhe ZHANG Yong-Xiang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CSCD 2019年第3期150-157,共8页
Indicators based on the developed version of th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were set up to access the maturity degree of China's seven pilot carbon markets from 2013 to 2017.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turity degree o... Indicators based on the developed version of th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were set up to access the maturity degree of China's seven pilot carbon markets from 2013 to 2017.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turity degree of Shenzhen and Beijing pilot carbon markets ranks first;while those of Guangdong, Hubei, and Shanghai rank second. Tianjin and Chongqing rank lowest. Most of pilot markets failed to perform well on price efficiency except Shenzhen. There is significant disparity in the scores that the pilot carbon markets got, with a range from 9 to 73. The drivers to maintain market maturity is different among the pilot markets, either with a good performance on market structure, scale, or efficiency could lead to a certain score. Much could be done to increase the maturity level of the carbon market. Further downscaling the firm size, raising the legislation level, and increas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third party entities may help the carbon market to grow health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carbon market pilots Maturity assessment Market structure Market scale Market efficiency
下载PDF
Carbon Reduction Policies: A Regional Comparison of Their Contributions to CO_2 Abatement in Six Carbon Trading Pilot Schemes in China
2
作者 XIU Jin-Feng CHOU Jie-Ming +2 位作者 DONG Wen-Jie YANG Zhi-Yong DAI Ru-Fe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5年第4期233-237,共5页
The contributions of carbon reduction policie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for six carbon trading pilot schemes in China, in four municipalities(Beijing, Shanghai, Tianjin, and Chongqing) and two provinces(Guangdong a... The contributions of carbon reduction policie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for six carbon trading pilot schemes in China, in four municipalities(Beijing, Shanghai, Tianjin, and Chongqing) and two provinces(Guangdong and Hubei). The carbon emissions accounting method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actual CO2 and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CO2. Chinese carbon reduction policies abated CO2 in the six carbon trading pilot schemes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policies came into force. However, the contribution of policies to CO2 abatement varied among regions, and the effect of carbon reduction policy on municipality pilot schemes was greater than on provincial pilot schemes.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of carbon reduction policy to CO2 abatement was 28.3%, for the pilot carbon trading scheme in Beijing, and the smallest contribution was 3.7%, for that in Hubei. It is crucial to consider "carbon leakage" and a carbon trading linking program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arbon reduction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abatement carbon trading pilot schem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duction contribution
下载PDF
环境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协同对绿色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程龙 唐恒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6-885,共10页
基于反事实思维,以2006~2019年中国192个城市为样本,运用回归控制法(HCW),实证检验低碳试点城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协同对绿色金融的驱动效应,并重点分析政策协同影响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绿色专利信号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政策协同... 基于反事实思维,以2006~2019年中国192个城市为样本,运用回归控制法(HCW),实证检验低碳试点城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协同对绿色金融的驱动效应,并重点分析政策协同影响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绿色专利信号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政策协同能够给城市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显著正向冲击效应,且这一结论具有较强稳健性;无论是数量维度还是质量维度,政策协同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绿色专利信号,尤其在强化高质量绿色专利信号方面较为突出;仅当绿色专利申请具备一定质量水平时,才能在低碳试点城市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协同影响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专利信号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试点城市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绿色金融 协同效应 HCW法
下载PDF
Pilot Trial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Natural Mineral Water Rich in Hydrogen Carbonate on Functional Dyspepsia and Heartburn
4
作者 Ute Pohl Annegret Auinger +1 位作者 Gordana Bothe Ralf Uebelhack 《Ope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6年第3期88-96,共9页
Background: Dyspepsia and heartburn are among the most frequent complaints of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mpacting quality of life.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drinking a natural mineral... Background: Dyspepsia and heartburn are among the most frequent complaints of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mpacting quality of life.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drinking a natural mineral water (medicinal product category “Heilwasser” in Germany) high in hydrogen carbonate (Staatl. Fachingen STILL) on functional dyspeptic complaints and heartburn. Methods: 56 men and women with self-reported heartburn were enrolled to this one-arm pilot study. They had to drink 1.5 L of a hydrogen carbonate rich mineral water each day over a course of six weeks.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e number and duration of heartburn episodes in a daily dairy. The 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 (RDQ), Quality of Life in Reflux and Dyspepsia questionnaire (QOLRAD) 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 (GILQI)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therapeutic course of the treatment and the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12) to assess general quality of life.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were calculated and pre- and post-treatment changes were compared using the Wilcoxon test. Results: The consumption of a hydrogen carbonate rich mineral water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heartburn episodes per week significantly by 4.8 ± 8.2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p < 0.001). The duration of episode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25.7 minutes after six weeks of intervention (p < 0.001). Accordingly, the subjectively perceived severity of heartburn, regurgitation and dyspeptic complaints as well as the GERD dimension as assessed by 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disea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as measured by the 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 (p < 0.001) and by the Quality Of Life in Reflux and Dyspepsia (p < 0.001) questionnaires and the gene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s assessed by SF-12 (p < 0.007). Conclusions: The present pilot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hat supplementation with natural mineral water rich in hydrogen carbonate may improve heartburn and dyspeptic symptoms, which finally resulted in an improvement of the subjectively perceived quality of life. Drinking mineral water rich in hydrogen carbonate may be an alternative remedy for the treatment of dyspeptic symptoms and heartburn. Trial Registration: Eudra CT No 2013-001256-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BURN DYSPEPSIA Natural Mineral Water “Heilwasser” pilot Study Hydrogen carbonate
下载PDF
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及试点设想 被引量:2
5
作者 钟小剑 卢顺发 +1 位作者 丁树芳 祁新华 《中国水利》 2024年第4期17-21,共5页
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是“两山”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在界定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内涵基础上,论述了基于“主体—要素—运行”多层次框架,构建“多主体协同—多要素投入—全周期运行”的水土保... 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是“两山”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在界定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内涵基础上,论述了基于“主体—要素—运行”多层次框架,构建“多主体协同—多要素投入—全周期运行”的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并以福建省龙岩市为试点示范区,系统梳理其试点基础及必要性,并提出相关的试点策略,以期为龙岩市及类似地区实践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水土保持碳汇 “双碳”目标 试点示范 龙岩市
下载PDF
碳化复合桩(MCP)原理与应用试验研究
6
作者 刘松玉 王亮 +4 位作者 刘宜昭 杜广印 蔡光华 孙鹤 单彦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9-1367,共9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MgO碳化固化软弱土技术的碳化复合桩(MCP),通过透气管桩向MgO搅拌桩注入CO_(2)气体进行碳化形成新型复合桩。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对碳化过程和碳化后的温度、物理、力学等特性的分析,论证了该技术在粉土和淤泥质土中... 介绍了一种基于MgO碳化固化软弱土技术的碳化复合桩(MCP),通过透气管桩向MgO搅拌桩注入CO_(2)气体进行碳化形成新型复合桩。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对碳化过程和碳化后的温度、物理、力学等特性的分析,论证了该技术在粉土和淤泥质土中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MgO充分水化的条件下,不同深度的碳化反应较为均匀;在透气管桩外围存在有效碳化距离和最大碳化距离,在有效碳化距离内可获取良好的碳化效果,揭示了MCP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在室内试验基础上开展了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MCP施工工艺方便、成桩效果好且桩身强度均匀,碳化桩体标贯击数均值为39;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为1920 kN,相对于PHC管桩提升37%。室内与现场试验表明,MCP复合桩兼具固碳与加固效果,对岩土工程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复合桩 氧化镁 碳化距离 现场试验 工程特性
下载PDF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与展望(2024)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科 吕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7,共12页
碳交易通过显性碳定价原则,将排放的负外部效应内部成本化,为处理经济发展与减排关系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全球共28个碳交易体系投入运行,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全球排放总量的17%,实施区域从发达国家逐步拓展至发展中国... 碳交易通过显性碳定价原则,将排放的负外部效应内部成本化,为处理经济发展与减排关系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全球共28个碳交易体系投入运行,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全球排放总量的17%,实施区域从发达国家逐步拓展至发展中国家,从欧洲、北美等地逐步拓展至拉美、东亚等地,更多的区域选择将碳市场减排目标与宏观减排目标绑定,并通过不断优化制度提高市场有效性,碳市场影响力逐步提高。2023年中国全国碳市场核算、核查、配额分配、数据管理、自愿减排等制度方法取得重要突破,全年配额成交2.12亿吨,是2022年的4.2倍,成交均价68.15元/吨,较2022年上涨23.24%,较第一个履约周期上涨59.04%。经过两个履约周期的建设,全国碳市场已形成要素完整的全流程制度框架,责任主体分工明确,支撑平台安全运转,碳排放数据质量大幅提高,碳价格发现机制初步形成,碳减排激励约束效果初显,推动碳市场成为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下一步全国碳市场将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梯次纳入水泥、民航、电解铝、钢铁等行业;优化配额分配方法,适时引入有偿分配机制;调整履约机制,明确结余配额结转规定;出台多项中国核证自愿减排方法学,完善强制减排与自愿减排市场的衔接;加快推进与国际碳市场的连接,促进技术、方法、标准、数据互认互通,协助积极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碳市场 欧盟碳市场 试点碳市场 成效与展望 碳价格
下载PDF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否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秀梅 赵凯欣 张慧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中国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路径。基于2006—2020年的城市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考察低碳试点城市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差异。结果显...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中国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路径。基于2006—2020年的城市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考察低碳试点城市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差异。结果显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和绿色金融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发展,且对不同资源禀赋城市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具有异质性影响。研究建议持续扩大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推行范围,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 渐进双重差分模型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下载PDF
基建投资、工业土地价格与城投债发行利率
9
作者 王锋 陈天 刘思雨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21,共14页
以2011-2019年中国155个城市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GMM方法探讨了基建投资、工业土地价格对城投债发行利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和工业土地出让价格对城投债发行利率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影响,且... 以2011-2019年中国155个城市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GMM方法探讨了基建投资、工业土地价格对城投债发行利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和工业土地出让价格对城投债发行利率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影响,且低碳试点城市和非试点城市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基建投资的总体效益与技术效益的提高有助于融资平台以较低的利率发行城投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投债发行利率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工业用地价格 低碳试点城市
下载PDF
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文举 钱新新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4,共19页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从七个试点省份出发,选取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碳...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从七个试点省份出发,选取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提升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中国工业的低碳转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通过成本约束和结构升级途径促进工业低碳转型,而技术进步途径的作用尚未实质性显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而在外商投资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工业低碳转型 全国统一碳市场 碳排放强度 低碳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与绿色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雷汉云 代冰鑫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
基于200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出绿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推行视作准自然的实验,研究分析该政策对我国绿色高质量发展产生的政策效应。研究结论如下:该试点政策的推行对绿色高质量... 基于200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出绿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推行视作准自然的实验,研究分析该政策对我国绿色高质量发展产生的政策效应。研究结论如下:该试点政策的推行对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助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研究表明在该项政策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程度、碳排放水平越高的省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显著。这一研究结论既是对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证支撑,也是对推动我国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重要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 绿色高质量发展 双重差分法 熵值法
下载PDF
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溢出效应
12
作者 钱丽 汪美鑫 肖仁桥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8-119,共12页
低碳试点政策是促进城市碳中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以2009-2021年中国266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多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低碳试点政策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第一,低碳试点政策促进试点城市碳中和技术创... 低碳试点政策是促进城市碳中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以2009-2021年中国266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多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低碳试点政策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第一,低碳试点政策促进试点城市碳中和技术创新,且对零碳与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更显著;低碳试点政策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在高行政等级、大规模人口、低资源依赖、高数字化水平和高环境规制城市表现更显著。第二,低碳试点政策通过强化政府管制、完善市场制度和加强社会监督促进碳中和技术创新,其中,政府管制的传导作用最显著,其次是市场制度,而社会监督的作用最弱。第三,低碳试点政策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来自邻近地区的间接效应占比高达77%,且产业结构优化会增强低碳试点政策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试点政策 碳中和技术创新 制度理论 空间双重差分法 溢出效应
下载PDF
碳市场试点政策提高区域碳汇的机理研究
13
作者 袁晓玲 韩宝晶 张江洋 《管理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共15页
碳市场除了碳排放交易外,还包括碳汇交易。大量文献已验证了碳市场试点政策可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却忽视了验证其对碳汇的影响。结合中国碳汇交易的特征事实,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碳市场试点政策对试点区域和非试点区域碳汇的影... 碳市场除了碳排放交易外,还包括碳汇交易。大量文献已验证了碳市场试点政策可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却忽视了验证其对碳汇的影响。结合中国碳汇交易的特征事实,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碳市场试点政策对试点区域和非试点区域碳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非试点区域相比,试点区域的碳汇水平显著提高;碳汇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财政环保支出与碳汇正相关,经济发展与碳汇呈U型关系,城市化与碳汇负相关。因此,建立更加规范、专业的碳汇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碳汇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省际碳汇生态补偿机制,是提高碳汇的有效路径,对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试点政策 区域碳汇 碳汇交易 双碳目标
下载PDF
低碳试点城市工业碳排放脱钩状态及驱动因素研究
14
作者 黄元生 刘佳婕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9,54,共8页
基于工业碳排放测算,采用Tapio脱钩模型及LMDI模型对我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2013—2020年的工业脱钩现状及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厦门、杭州、重庆、贵阳在2013—2020年已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工业碳减排及与工业经济发展间... 基于工业碳排放测算,采用Tapio脱钩模型及LMDI模型对我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2013—2020年的工业脱钩现状及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厦门、杭州、重庆、贵阳在2013—2020年已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工业碳减排及与工业经济发展间的绝对脱钩状态,南昌虽较2013年工业碳排放量有所增加,但当前已实现工业上的弱脱钩状态,天津虽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工业碳减排,但尚未实现脱钩,处在增长连接状态,深圳和保定则处于扩张负脱钩状态。能源强度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主要促进各地碳减排,产出规模效应则表现为主导性的工业碳排放促进因素。各地需加快工业产业优化,加大技术研发,提高工业产业劳动生产率,落实强化工业碳减排对工业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试点城市 工业经济发展 能源消费 工业碳排放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对试点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及溢出效应——基于PSM-DID和SDID模型的实证分析
15
作者 余谦 吴婷 +1 位作者 覃一冬 贾鹏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14,共11页
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本文选用2003~2021年全国27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CETP)为出发点,用生态效率测度绿色发展水平,通过PSM-DID和SDID模型实证检验了CETP对绿色发展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 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本文选用2003~2021年全国27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CETP)为出发点,用生态效率测度绿色发展水平,通过PSM-DID和SDID模型实证检验了CETP对绿色发展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CETP能显著促进绿色发展,且通过了安慰剂检验和稳健性检验;(2)CETP产生的创新效应对绿色发展有推动作用,但产业结构效应不显著;(3)CETP对周边试点城市产生了显著负向的溢出效应,但对非试点城市的生态效率无明显影响。最后,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绿色发展水平 生态效率 间接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碳配额
下载PDF
低碳试点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
16
作者 韦铁 潘怀宏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9-39,共11页
低碳和数字化发展是当前中国绿色技术创新面临的两大重要机遇,但现有研究仍缺乏对低碳试点城市政策、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三者关系进行系统讨论。因此本文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波特假说,收集2007—2019年中国制造、化工等工... 低碳和数字化发展是当前中国绿色技术创新面临的两大重要机遇,但现有研究仍缺乏对低碳试点城市政策、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三者关系进行系统讨论。因此本文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波特假说,收集2007—2019年中国制造、化工等工业部门及综合性中大型A股上市公司共9370个样本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来验证低碳试点城市政策、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三者关系。结果表明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可以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重要机制。同时,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制效应因不同的绿色技术类型、企业性质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不同的异质性特征。研究为中国低碳试点城市政策、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三者关系的讨论提供理论解释,同时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试点 数字化 绿色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波特假说
下载PDF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加剧还是抑制
17
作者 方先明 孟可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2,共10页
为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中国逐步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该试点政策的实施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如何,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该研究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然后,利用2006... 为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中国逐步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该试点政策的实施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如何,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该研究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然后,利用2006—2021年中国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Dagum基尼系数,并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准自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抑制收入不平等现象。自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实施起,相比非试点地区,试点地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平均下降了0.9%。②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抑制收入不平等现象的效果,通过环境治理投入和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来实现。③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因初始收入分配禀赋、劳动力资源配置、碳强度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初始收入分配禀赋低的试点地区和劳动力资源不足的试点地区有着更好的效果;对碳强度高的试点地区没有明显效果。④进一步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提高试点地区共同富裕指数。自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实施起,相比非试点地区,试点地区的共同富裕指数平均提升了0.5%。基于研究结果,总结提出:持续推进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深化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完善地区环境治理投入机制,提升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梳理收入失衡地区分配结构,引导资源错配地区的劳动力流动以及关注碳强度高地区的就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 收入不平等 环境治理投入 绿色技术创新
下载PDF
碳交易试点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
18
作者 黄华继 葛庆华 高志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17,共10页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对于经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基于碳交易试点政策来探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2010—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对于经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基于碳交易试点政策来探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2010—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2)在碳配额方式采用部分有偿、碳交易价格较低的地区正向影响效果更为明显,除此之外,相比于东部地区,在碳交易政策背景下的中、西部地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效果更显著;(3)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该环境规制满足“波特假说”的设定,能够激励企业研发创新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时还有降低企业纳税压力或者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这两条提升路径。基于上述结论,建议可以从加强传统企业设备升级、增加有偿碳配额方式、维持碳交易价格或者增加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等来维持企业自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试点政策 全要素生产率 波特假说 企业创新
下载PDF
低碳城市建设能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动能吗?——来自低碳城市试点的经验证据
19
作者 赵振智 程振 吕德胜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1,共12页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进行数字技术创新、响应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及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以低碳城市试点的开展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该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进行数字技术创新、响应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及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以低碳城市试点的开展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该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能够促进试点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通过创新能力要素集成、决策制约与治理改善、机会识别驱动等路径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低碳城市试点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结果具有条件异质性,企业ESG软监管绩效评级、公众环境关注度和政府环境关注度对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成效存在不同的调节作用。此外,低碳城市试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果对位于高城市数字化环境水平、处于业绩逆差、 CEO具有信息技术背景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低碳城市试点产生了促进企业间数字化转型的追赶效应,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推动企业朝着“专精特新”化方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 企业数字化转型 创新能力要素 机会识别 环境关注度
下载PDF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企业数字化关注度——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准实验研究
20
作者 王砚羽 陈逸涵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1-47,共17页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低碳经济与数字经济交叉融合,低碳转型与数字转型相辅相成。以此为出发点,将2010年开始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20年上市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该政...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低碳经济与数字经济交叉融合,低碳转型与数字转型相辅相成。以此为出发点,将2010年开始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20年上市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该政策对企业数字化关注度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数字化关注度;位于低碳试点城市的企业比不在低碳试点城市的企业对企业数字化关注度平均上升8.5%。该政策通过企业层面的风险以及企业产出这两种机制促进了企业数字化关注度。在异质性分析中,该政策对企业数字化关注度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不同年龄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为中国上市制造业在低碳转型中加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注意力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检验,为政策效果提供进一步数字效应研究,为未来研究低碳化与数字化交叉前景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 数字效应 数字化关注度 因果推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